北大知识产权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北大知识产权评论杂志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主管,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北大知识产权评论杂志创刊于2002,发行周期为年刊,杂志类别为政法类。

北大知识产权评论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年刊

服务流程:

杂志简介

Magazine introduction

《北大知识产权评论》杂志,年刊,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商标法与专利法、著作权法、新兴问题与理论问题等。该杂志旨在推动中国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该集刊依托北京大学深厚的文献学传统和学科优势,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的研究成果,成为古文献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其前身可追溯至北京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心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为核心任务,涵盖经学、史学、子学、集部文献以及出土文献、敦煌文献等多个领域。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心形成了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并重的特色,培养了大批文献学专业人才,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如《儒藏》工程、《中华大典》等。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作为中心的学术窗口,自创刊以来,坚持严谨的学术标准,注重文献实证与理论创新的结合。集刊内容涵盖古籍校勘、版本研究、文字训诂、文献学史、专题考据等多个方向,既有对传世文献的深入解读,也有对新出土简帛、石刻、写本等新材料的研究。其作者队伍以北京大学学者为核心,同时吸纳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体现了跨学科、国际化的学术视野。

集刊的出版不仅为学界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也促进了文献学研究方法的更新与学科体系的完善。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技术的发展,集刊亦关注古籍数字化、智能处理等前沿议题,推动传统文献学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作为中国古文献研究的重要阵地,该集刊持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

栏目设置: 商标法与专利法 著作权法 新兴问题与理论问题

杂志特色

Magazine introduction

(1)作者在收到回执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可自行处理,若欲投他刊,应先与本刊联系。退修稿逾期不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2)来稿务求主题明确.观点新颖,论据可靠.数据准确,语言精练.生动.可读性强。

(3)脚注用宋体小五号字。中国年号、古籍卷数请用中文数字。其他如公历年份、期刊卷期号、页码等,均请用阿拉伯数字。

(4)文题: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一般不使用缩略语和标点符号。

(5)详细描述用于实施基金项目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包括采集数据的方式、实验设计或调查问卷的构建等。

(6)插图的序号、标题及注释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格的序号及标题置于表格上方,表注置于表格的下方。全文只有一个表或一个图时,只标注“表”或“图”,不标序号。

(7)引言章节编号为0,一级标题按123等顺序编号,二级标题使用1.1、1.2、1.3等,三级标题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顶格。

(8)论文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职称、学历、工作单位名称及其所在省市名和邮政编码,需注明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等有效联系方式。

(9)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一般应选取3~5个能准确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及研究地点的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10)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并上标。

常见问题

Magazine introduction

相关期刊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气象路50号院,邮编:100081。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