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北方文学杂志

杂志介绍

北方文学杂志是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主管,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北方文学杂志创刊于1950,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北方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 主办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 国际刊号:0476-031X

  • 国内刊号:23-1058/I

  • 发行周期:旬刊

  • 全年订价:¥340.00

  • 朴素的纯美——迟子建小说中的白色世界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  白色意象  朴素  纯美  

    迟子建的小说中有着丰富的白色意象,雪花、冰河、月光、白云、灯火,这些白色国度里的精灵寄托着迟子建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生命体验,迟子建为它们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篇章。在这个白色的世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朴素的纯美。

  • 聆听时代的主旋律--浅析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关键词: 郭小川  致青年公民  时代  主旋律  

    郭小川在当代的诗歌成名作是总题为《致青年公民》的一组政治抒情诗,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等。本文的《致青年公民》是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作者以其充满激情的语言,展现了宽广的胸怀和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产生了很大影响。

  • 内在的音乐 诗情的律动——论戴望舒对象征主义诗学的接受

    关键词: 戴望舒  象征主义  音乐性  诗情  

    戴望舒在接受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过程中,将其对诗歌内在音乐性的追求经过创造性转化,提出了“诗情的律动”这一既有世界性,又不失中国民族传统特点和个人特色的诗学主张。这对建立中国现代无韵自由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探索意义,对中国现代文学事业的建设也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 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互文解读

    关键词: 互文性  文学翻译  

    林语堂用英文撰写的小说Moment in Peking通过描述京城三大家族的起落沉浮,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的深刻变化。作为中国与西方交流的桥梁,这部鸿篇巨著极大地促进了本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此外,由于林语堂先生的双语(双文化)身份,他的创作实际上也是一个翻译过程,这些无不体现出这部小说的互文性特征。本文拟以互文性视角解读林语堂先生...

  • 试论丁玲小说的女性疾病叙事--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

    关键词: 女性  疾病  压抑  出路  

    在现当代文学中疾病叙事逐渐进入文人视野并深入至文学作品,作家对病体的关注和隐喻叙事日益显现。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对疾病题材的热衷与不同寻常的体验,更体现出其女性性别抗争的色彩。本文以丁玲的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为切入点,对具体文本呈现的疾病叙事现象进行分析,从女性病因、病状及出路等方面来展开,从而展现中国现...

  • “美丽的,苍凉的手势”--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叙事艺术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叙事学  

    张爱玲关注女性命运,从女性视阀展开故事,掀开了中国女性内心的另一面,摆脱了传统男作家从男性视点把玩男女关系的优越感,体现出对男女社会权利与地位平等意义上的要求。因此,其对中国传统父权制象征秩序压制下的女性生存状况的揭露有不可低估意义。本论文即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切入,探讨她是如何使用文本揭示传统中男性霸权的限制,隐...

  • 无处安放的忧伤--《何以解忧》的存在主义解读

    关键词: 张抗抗  何以解忧  生存状态  存在主义  生命意义  

    张抗抗小说《何以解忧》以知青为个体的生命存在,悲悯地关怀了社会底层民众的迷惘、无助、无所适从的生存状态,在其现实主义的外表之下具有深刻的存在主义哲学意味。何以解忧?作者诱中之导,从悲观到超越,在无处安放之中拷问了生命意义。

  • 浅谈“80后文学”写作特点及其对青少年写作的影响

    关键词: 影响  写作导向  

    近年来,“80后文学”成了青少年学生继相追捧和盲目模仿的对象,这对于青少年乃至文学的发展都是一种挑战和冲击。本文通过对“80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特点以及对青少年写作的影响的研究,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80后文学”,树立正确的青少年写作导向和价值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 贾平凹个性心理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贾平凹  个性心理  城乡二元  知识分子  农民  

    研究贾平凹的个性心理,从而探寻其个性心理对于作品创作的影响塑造,对于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与作家创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贾平凹的个性心理特征,认为它具有自卑与超越的性格气质与矛盾复杂的精神世界。这些促成了他在题材选择上始终关注于城乡二元化,在人物塑造上则对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体更具偏好,也带给了贾平凹小说独特的...

  • 黑天鹅的脚注--《紫藤花园》中李可心形象分析

    关键词: 李可心  黑天鹅  女性命运  两性关系  

    《紫藤花园》是上海著名女作家王晓玉的代表作,同名电视剧《紫藤花园》更是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作者以锐利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与紫藤相对应的反面角色--李可心,堪称是作者刻画的最好的人物形象之一。李可心像一只黑天鹅,冷艳,自私,具有攻击性,深藏于爱欲之下的是一个扭曲的灵魂。她作为一个圆型人物,具有自身与时代的复杂性,剔拨出这只...

  • 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莫言小说  艺术特色  读者阅读  故事情节  作品  语言  文章  

    引言:当你阅读莫言的作品时,首先征服你的不是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而是作品中文章用词的语言。文中所用到的每一个词语,都非常的生动、活泼、具体,从来空洞、虚无。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好像在跳舞和歌唱,活鲜鲜水灵灵地来抟你,拽你,让你的灵魂无时无刻不跟随着他那语言来旅行和飞翔,让人心旷神怡,他的文章生动活泼和优雅细腻,潇洒蓬松,让...

  • 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说略

    关键词: 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世间万物往往被附加某种情感因素,成为人们寄情于物的物象。在诗人们作品中的山水、花草不仅是简单的具象,还折射着诗人的思想精神。云是中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关注。徐志摩诗歌中“云”意象很多,他用云表达着对“爱、美、自由”的追求,徐诗中的“云”同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又有相通之处,我们略加分析。

  • “权”“利”交织下变异的灵魂--分析毕飞宇笔下的“玉米”形象

    关键词: 毕飞宇  女性观  

    毕飞宇在《玉米》中以全知全能的视角真切地展示出了一个个匍匐在男权社会下同生活困境奋力抗争的女性身影,她们无一例外地走入了“万艳同悲”的毁灭之路。“玉米”作为作家塑造的最理想的农村少女,参与到了这场权力和欲望的追逐,体会到爱情的绝望,经历了尊严的毁灭。本文仅从女性群体沦陷事件中挑取“玉米”作为典型形象展开论述,探究一下...

  • 一曲惆怅感伤的赞歌——读《秦腔》断想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传统文化  式微  神秘  

    贾平凹将故乡商州作为社会的缩影,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从民间立场出发,对乡土进行着审视,《秦腔》即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贾平凹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社会转型给故乡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担忧,以及对传统文化式徽的惋惜与愤慨。

  • 也谈“后朦胧”以来诗歌的“口语化”现象

    关键词: 诗歌  口语化  口语狂欢  

    自上世纪20年代胡适主张用白话写诗以来,白话诗便开始了其生命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从第“第三代”开始的对诗歌口语化道路的探索,则让白话诗达到了自诞生以来最辉煌的时刻。笔者本文拟从“口语化”诗歌产生的土壤以及其暴露出来的弊端等几个方面对“后朦胧”以来的诗歌口语化道路的探索实践进行一个浅解读,以期对口语化诗歌的研究尽自己的一...

  • 鲁迅“青年之死”主题杂文解析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如果说鲁迅在小说和早年谈论文化与礼教等的杂文中重在揭露中国传统文化、礼教的吃人本质,那么鲁迅谈“青年之死”的杂文更多的是揭露杀人者赤裸裸的凶残。鲁迅“青年之死”主题杂文蕴含的沉郁之情与生命之痛,激荡着鲁迅的血性与骨气,蕴含着鲁迅战斗与得救的思想,表现着作家的良知与责任感。

  • 觉悟之后的战斗--简析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中的女性经济权问题

    关键词: 娜拉出走  女性经济  觉悟  独立  

    鲁迅不是一个为女性主义摇旗呐喊的人,可他对女性解放问题保持着一种深切的关怀,他从社会的具体现象生发开去,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引起大众对女性问题的深思。鲁迅特别强调女性要自己解放自己,而其中,最首要最迫切的便是女性的经济问题,鲁迅在其《娜拉走后怎样》便深刻地谈论了这个话题,认为,女性首先要有“不做傀儡”的觉醒之后,还要...

  • 浅谈卞之琳早期的智性诗歌

    关键词: 卞之琳现代汉诗  世界诗歌  意象  智性  

    现代汉诗诞生于新文学运动,是对已丧失活力的传统文学的反叛,也是对二十世纪社会政治文化的充分反映。卞之琳是整合中国古典和吸收外来影响较为代表性的一位,继承地批判古典文学和外来文学,他的作品饱含中西文化的精华,具有时代特色却又受用于众,充满着智性光辉。

  • 汪曾祺短篇小说《陈小手》的叙事分析

    关键词: 汪曾祺  叙事分析  短篇小说  当代作家  作品  阅读  

    引言:当代作家中,汪曾祺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他们对我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我生活中,引领我意识和思维,品德与道德。我阅读汪曾祺的作品将近二十年,享受在作品中的乐趣回味深长,除了工作忙绿除外,每天一有时间,我就会翻翻汪老的篇什,先期是阅读,是熏陶,后来渐渐变为怡悦心神,成了养生的作业了。

  • 铁凝小说中的“棉”意象

    关键词: 铁凝  小说  棉意象  

    铁凝是当代文坛上一个重要的作家,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出现过很多的意象,铁凝借助意象来承载她的情感,而在众多的意象中出现较多的就是关于“棉”一类的意象。本文将以其具体作品中的具体描写作为切入点,探讨分析“棉”意象在铁凝小说中存在的作用与意义,对于铁凝来说“棉”是她筑起了对人性体贴和爱的暖墙。

  • 解药与毒药--从《药》看鲁迅小说中的国民性批判

    关键词: 鲁迅  药  国民性  批判  

    鲁迅的小说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与救世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人并不是懦夫,以自己的笔尖证明中国正在崛起,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以及文学造诣。从《阿Q正传》到《祝福》再到《药》,许多的作品都反映出了鲁迅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又仔细的研究思考,论文仅以《药》为代表,从夏瑜与华小栓的悲剧命运为切入点,浅析之中蕴藏的鲁迅关于国民性...

  • 微澜三部曲--从希望中来到希望中去

    关键词: 蔡大嫂  微澜  希望  

    本文拟通过蔡大嫂三次身份的转换,来说明其是怎样从希望中来再回归到希望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展示蔡大嫂的一些思想语言的变化,窥探“希望”的实质是追求物质到精神再到物质转变的一个过程,完成情感三部曲的演绎。

  • 海派作家刘呐鸥写作特点

    关键词: 刘呐鸥  特点  

    刘呐鸥--这位中国新感觉派的始祖,以超越时代的敏锐眼光,借鉴日欧等先锋派作家的手法,捕捉到上海国际大都市迷幻的时尚风情与都市女性人物形象的时尚生活,写出了都市女性女性特点的丰富内涵。

  • 《花桥荣记》的叙事学分析

    关键词: 花桥荣记  叙事学  外乡人  

    白先勇是当代杰出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更是广受赞誉。并且,他在叙事技巧方面也有独特之处,本文将以《花桥荣记》为例,从叙述者,叙述的时间、空间等方面对这篇小说做简单的分析,旨在探索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叙事艺术。

  •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史铁生作品中的钟声现象探微

    关键词: 史铁生  钟声意象  神性  精神能量  

    肃穆、空灵的钟声是史铁生作品的一大特色,成为我们走近史铁生、阅读史铁生的一扇小门。本文通过对史铁生的文学作品中的钟声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史铁生独有的的思想特色之魅力。

  • 论网络文学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商业化  盗版  文本  

    网络文学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传统文学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但网络文学也显现了不少问题,要想让其健康发展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及时解决。

  • 网络小说的接受新主张

    关键词: 互动小说  文学接受  

    网络小说明显地改变了精英阅读的模式,它是一些网络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上的自由发挥,在接受的世界里,它表现得更加突出。网络小说的接受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作者和读者方面。

  • 从巴金《爱情的三部曲》看三十年代都市女性的觉醒

    关键词: 巴金  女性  觉醒  

    《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是巴金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男女主人公特别是不同形象的都市女性,本文就作品中女性觉醒的表现形式、觉醒的原因以及对当今女性的影响、启示进行浅析。

  • 仰望彼岸花开--《木棉花开的瞬间》精神分析

    关键词: 网络小说  精神分析  生命体验  

    《木棉花开的瞬间》是一篇透射生命体验的网络小说,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借助精神分析学理论,结合自身感悟,试图对文本中流露出的精神特质进行解读,感受作者细腻笔触下所暗示的世界。

  • 不仅仅是红颜薄命--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爱情悲剧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王琦瑶  爱情悲剧  女性意识  

    《长恨歌》是王安忆在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长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刻画了一个上海弄堂女儿王琦瑶一生的悲剧命运,从弄堂女儿到沪上淑媛,再从上海小姐到某政员“外室”,最后沦为单身母亲。但在王琦瑶的悲剧中却体现了作者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通过王琦瑶性格中的坚守与逃离后的回归、作者对男性形象的否定和作者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

  • “大勇主义”流浪汉--从梁遇春的散文浅析兰姆对其生活观的影响

    关键词: 梁遇春  兰姆  大勇主义  流浪汉  

    散文家梁遇春被郁达夫成为“中国的爱利亚”,他深谙英国小品文作家兰姆的人生哲学,将兰姆的“大勇主义”和自身的浪漫气质融为一体,以流浪汉的精神姿态表达自己的个性,用真性情来直面人生的乐趣和苦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真正的生命意义,进而“高举盛到杯缘的春缪畅饮”。

  • 特定社会影响下的关汉卿个性思想

    关键词: 特定社会  影响  关汉卿  个性思想  

    元代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粗犷狂野的游牧文化冲击了较高文明的农业文化,朝廷奉行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废除了科举制度,知识分子贬入了社会底层,仕进之路渺,前途黯淡,大批知识分子退而投身到勾栏瓦肆里搞戏剧创作,关汉卿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的作品深刻地透视元代“官吏每无心正法”、“百姓有口难言”的社会现实,也流露出他退则不...

  • 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论诗标准探析

    关键词: 姚莹  兴观群怨  雄壮  自然  

    《论诗绝句六十首》是姚莹论诗诗的代表作。姚莹生活在清末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变的时代,其诗学思想受时代影响很深。他强调诗歌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歌赞爱国忧民的精神,实现了大雅之声的再次宏扬和诗歌社会功能的再次强化,推崇雄壮有力的诗风。姚莹论诗还重视诗歌情感的真实,整体风格的自然,反对一味模拟复古和刻意雕琢的形式主义。

  • 从文学手法嵌套关系看《孔雀东南飞》结构艺术

    关键词: 大整一事件  小整一事件  断续  呼应  

    从整一文学手法看,《孔雀东南飞》的文本情节由A遣归、B逼婚、C殉情三个大整一事件构成,这样划分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其情节构造;三个大整一事件可进一步划分为11个小整一事件,这样划分更能明了其情节的细部构造。《孔雀东南飞》两条线索交错、断续,使全诗气韵灵动;出色的呼应使全诗显得针线紧密,进一步加强了整一事件的联系,使全诗成为...

  • 山林隐者的空静澄明——苏轼黄州时期的文学艺术创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黄州时期  艺术创造  苏轼  澄明  空静  山林  艺术成就  

    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心情忧郁,现实的处境让他不能自已,但身处在民众中让他感到了温暖,他开始更加的着力于自己的文学创作,所表现出的诗词多具有旷达豪放的特点,表现出他人生的豁达开朗,不畏艰险,借诗歌表达内心的愤懑。但同时也是这个时期,造就了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 文坛上而立而逝的两位才俊

    关键词: 位尊命短  心傲仪婉  情深缘浅  才高运舛  

    文坛上两位才俊----南梁太子萧统和清初词人纳兰在而立之年,人们对其有更大斩获的期冀中,他们却才情永驻,英年早逝,着实令人扼腕痛惜。尽管他们朝代不同,背景不一,但在冥冥之中似乎有种机缘巧合,特别耐人寻味,仿佛前世有约,生死轮回。

  • 《张协状元》与《琵琶记》的异与同

    关键词: 异与同  

    《张协状元》南戏早期成熟戏曲的代表,《琵琶记》是后期南戏代表作品,二者都是状元婚变戏,故事情节相似,但由于创作者身份的不同等原因,二者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将对二者进行分析和比较。

  • 《钟情丽集》与海南黎族民俗文化观念

    关键词: 钟情丽集  黎族文化  价值观  

    《钟情丽集》是一部明代的中篇传奇,描写了男女主人公辜生与瑜娘曲折的爱情。在研究中,多被认为是反抗封建礼教,争取自由爱情的代表,而忽略了地域文化对故事情节的影响。《钟情丽集》中的情节设置与故事所发生地域海南岛的黎族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作品中人物选择应是受到当地黎族风俗的影响,而非作者为反对封建而完全虚构,反映出海南黎族的...

  • 白朴杂剧《梧桐雨》中的“梧桐”意象

    关键词: 梧桐  凄凉  孤独  哀愁  

    杂剧《梧桐雨》中的梧桐意象是全剧的悲伤氛围更进一步,把秋天的凄凉与萧条上升到孤独、凄凉的意境之中。这一意象见证了杨李爱情的悲欢离合,见证了唐明皇晚年的凄凉与无奈,梧桐独自立于萧条的宫苑,看人来人往,繁华不在,物是人非,独自感受着孤独与寂寞。

  •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意象  兰花  诗歌创作  咏物诗  自然  抒情  诗人  

    以自然之物作为意象抒情,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常用手法。其中,“兰”意象丰富了咏物诗的审美与内涵,诗人也赋予了自然之兰种种全新的含义,使其本身具有多种深意。本文试以“喻隐士”、“喻君子”、“喻美人”、“金兰之谊”四个方面来浅析兰的多种意象。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花园街204号,邮编:1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