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杂志创刊于2003,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 教育职业化趋势中的传统与传承:一项关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 大学传统  传承  教育  学问  

    处于转型期中国的大学,在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断裂"成为基本特征的背景下,在研究和发表日益成为大学主要行为特征而各个专业系科分工成为主要结构特征的前提下,存在着一种巨大的张力,即如何在日常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实现教育在传统上的基本功能--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从事研究而是要实现"教以成人"这一东西方传统教育的核心要求,这也是现代早期...

  • “松散而亲密的联盟"——北大魏晋南北朝史方向的重建与学风传承

    关键词: 学风  北京大学  历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大学的专业完成学术重建并形成自己的学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魏晋南北朝史方向是其中一个可供参考的个案。周一良、田余庆、祝总斌三位第一代学人,在步入晚年之际,结成教学与研究方面的“联盟”,开创了学术至上的风气,并由第二代学人传承至今。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归纳人文学术发展的条件,体会学风在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学人作...

  • 师承与专门:北大中文系近代文学研究方向、渊源和风格

    关键词: 师承  专门  导师制  北大中文系  近代文学研究  

    本文在学术史视野下,以1950年代以来北大中文系、特别是“近代文学”专业方向的传承为例,说明师道传承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作用。古典“师承”在现代大学流衍为导师制,成为塑造学科专门的一种制度形式;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大中文系“四老”所奠定的文学史研究格局正是在“师承”与“专门”的张力中形成,其中季镇淮以下“近代文学”研究方向的传承,...

  • 驾驭现代高等教育系统:需要更好地平衡冲突中的需求与期望

    关键词: 治理  高等教育系统  管理主义  大学排名  

    过去半个世纪中治理体系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分析高等教育中治理的特点及其对学术领域的影响,通过考察一些传统模式以及1960一19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辩论与分析,由此阐释大学治理的多样性。本文首先概述治理体系所要针对的核心实质问题,之后分析当前主流的大学治理方式的优缺点。在这一框架中,学者的观点将被特别关注...

  • 从职业教育到学术教育?德国关于“学术化”的辩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术化  德国高等教育  学术教育  

    目前德国的多数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而传统上多数适龄人口接受的是职业教育;但在高等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界线在模糊,并出现学术化的倾向。本文通过考察德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发展的状况,并分析其原因以及对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关系的影响。

  • “沃尔夫事件”——一个经典事件史论题的社会文化史分析

    关键词: 沃尔夫事件  哈勒大学  事件史  社会文化史  社会想象  叙事  

    1723年,哈勒大学哲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因“表达不当神学观念”之名而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剥夺教授席位并驱逐出普鲁士王国。围绕这一基于学术论争的政治事件,“沃尔夫事件”在传统“事件史”范式下转化为德国教育学语境中的“政治一思想史”论题。本文通过以事件史范式反思性重构“沃尔夫事件”,继而以社会文化史视角重新审视这一事件所...

  • 哈佛大学新制通识教育方案及其实施效果辨惑

    关键词: 哈佛大学  通识教育  实施效果  

    近十余年来,2007年颁布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方案一直是高等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国内学界有不少对新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的讨论。本文回顾了方案修订过程中各种争议、妥协以及谨小慎微的创新,对目前该方案实施后的效果和动态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并结合哈佛历史上1945年、1978年两次通识教育改革,探讨了此次改革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启示。

  • 作为跨学科组织的研究中心:以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为例(1950-1975)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中心  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地区研究  大学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区研究在多重动力作用下于美国大学兴起,促生了诸多以学科互涉和学科整合为宗旨的区域研究机构。作为美国大学地区研究组织的典型案例,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形成以区域为认同基础和研究对象、以跨学科为共同导向和特性、覆盖东南亚所有国家的研究和教学制度体系,成功解决了教师聘任和学位授予权缺失的问题,创建了高度灵...

  • 国家权力、符号资本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等级性和同质性——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重点高校政策为例

    关键词: 国家权力  符号资本  高等教育场域  等级性  同质性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具有等级性高与同质性强的特征,既不同于等级性和异质性都高的美国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等级性低的欧陆国家的高等教育。已有研究对于美欧等国家的高等教育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做出了解释,但是难以解释中国的情况。本文借鉴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提出一个国家权力型塑高等教育场域的解释模式。国家在高等教育场域创设多种与经济资本挂钩的...

  • 权利还是义务: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性质的再解读

    关键词: 受教育权  受教育义务  义务教育  

    我国宪法和教育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界对此提出权利义务复合观、权利观、义务观三种解释观点,本文通过分析新中国宪法及义务教育法相关法条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历程,认为对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受教育权的理解应持权利义务复合观,而将受教育的权利理解为起点式及过程性的权利、受教育的义务理解为结果式及目标性的义务。

  • 关于教育学之解释力和批判力的一个验证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理论  科学哲学  

    社会科学的生命力主要表现为对相关社会现象和观念的解释力和批判力.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苍白无力的表现,并非这门学科难以科学化的学科性质所致,而是用以解释和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理论模型之科学性不够.本文以关于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解释模型为例,通过运用这个解释模型解释、分析和批判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教...

  •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反思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强国  制约性因素  回顾与反思  质量发展  内涵发展  

    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若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看,深层的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而且这些问题正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制约性因素。尤其是在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转折过程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显得更加重要,也更为迫切。本文以相关的...

  • ABSTRACT

  •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

    关键词: 教育场域  科举制度  新式学校  中国教育  个案考察  政治格局  中国共产党  现代社会  

    科举制度的废除、新式学校的建立,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巨变,而且直接牵动着政与学的关系在中国现代社会的重构,本书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个案考察,展示了从1895年到1926年的三十年间,新教育场域逐渐兴起的艰难历程。三个个案分别为:1895—1913年,科举被废除前后,湖南省新式学堂逐步取代原有“士绅惯习”的进程;1917—1923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部,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