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杂志介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国际刊号:1002-6142
国内刊号:11-1677/J
发行周期:月刊
全年订价:¥340.00
关键词: 艺术电影 电影节 生存之道 多元价值 电影产业 吴冠平 从业者
吴冠平:过去我们讨论艺术电影节展的时候,更多的是注意到存在感,如何给多元价值创作提供生存的空间。但最近一两年中国电影产业状态发生了变化,电影从业者的心态也有了微妙改变。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批评 历史经验 影印本 电影学 丛书 史料
“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经验与当下问题”研讨会,是国内第一次聚集与批评活动相关的各类声音的大型学术会议。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票房 中国大陆
今天的中国电影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假如可以借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记载来说的话,就是“有喜而忧”。大家知道,截至2015年12月3曰,中国大陆电影票房已突破400亿元关口,这自然是一件大喜事。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批评 结构性变化 本质规律 自我否定 批评家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批评是对中国电影的思考、讨论和阐释。中国电影批评与中国电影一样,走过了一条自身内涵丰富并且有其本质规律性的道路。不过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学者和批评家多少有点不以为然,甚至有些有意无意自我矮化,自我否定。
关键词: 电影批评 路径 契合 电影理论 电影研究 评论
当下电影理论、电影研究、电影批评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这种新的问题与新的挑战,成为我们的一个困扰。这是中国自有电影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爆炸性的增长时期,我们遇到的时代究竟好还是坏,我们该如何评价与评论?有些评论觉得现在的电影糟的很,
关键词: 电影批评 历史经验 删除 电影评论 电影文化 中国 电影学 研究院
“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经验与当下问题”,这好像是一直以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难以直面和启齿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假装看不见,但今天不愿回避问题的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的钟大丰老师、吴冠平老师执着地提点出来,
关键词: 电影批评 互联网传播 数字技术 媒介技术 艺术
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巨变,电影也在发生巨变。如果说在“大艺术”领域,曾经有过艺术是否终结的争议,电影也在经历同样的危机:影院电影是不是要衰亡,网络微电影还是不是电影?电影由于数字技术、互联网传播等媒介技术的变化,以及电影本身制作与传播(电影批评就本质而言,也是一种传播),
关键词: 电影批评 转型 媒介 艺术 征文比赛 网络平台 影评 群众
如果我没有记错,大概在1990年前后,有过一次全国性的群众影评征文比赛,我没有准确统计参加比赛的人数。那个年代的所谓“群众影评”,通常是跟“专家影评”或者“学院影评”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在那个没有网络平台的年代,这两种影评,构成了电影批评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北京国际电影节 公众型电影节 迷影 策展战略
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从2015年起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主要承办,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却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机制。本文旨在分析现下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形态与处境,并探索与其适用的规划思路与策展方案。希望通过实践经验与成熟案例的对照来说明,电影节需要整体性策略来统领、指导、支撑具体实践,更需要战略性布局以明确文化属性、实现文化...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经济时代 经济发展模式 创意 电影 信息技术 生存条件 模式转变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的所有领域,信息化这一新的现代化生存条件,使传统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被淘汰、转型的趋势。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怀旧 精神退行 成人礼 失语
随着当前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的下降,青春片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准电影类型愈加受到市场欢迎,而自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卖之后,以怀旧为噱头的青春片如《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更是雨后春笋般地参与进当下80后集体怀旧热潮,并大多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本文因此将这些影片归类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所谓的怀旧电影的范畴之...
关键词: 自媒体微电影 叙事 数字媒介 电影艺术
自媒体微电影,指的是首先并主要在自媒体平台上、观看与传播的,片长少于60分钟、具有完整故事睛节的微型电影短片,它是“微电影”(Shot Film)在新媒介背景下的发展与突破。本文将从媒介叙事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对当前我国的自媒体微电影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力求能够发现并总结出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微电影的叙事规律、特征及其缺陷...
关键词: 联合作业 商业 开场白
侯克明:首先,欢迎《寻龙诀》的主创们,分别做简短的开场白。
关键词: 谈判 市场 作者 国产片 票房
《寻龙诀》自上映以来,随着票房成绩日益走高,截至2016年1月8日共16.15亿元,位居国产片第2位。围绕它的话语基本都集中在“票房奇观”、“工业水准”、“原著改编”、“政治寓言”几个领域。
关键词: 电影市场 制作策略 国内 影片 票房
自2014年8月开机并公布上映时间,一年多关于《鬼吹灯之寻龙诀》和原著小说《鬼吹灯》IP之间的故事就不曾间断过。最终影片改名为《鬼吹灯之寻龙诀》(以下简称《寻龙诀》)于2015年12月18日在国内上映,截至目前,在国内已取得了超过15亿元的票房成绩。
关键词: 哈尔滨 上海 中国第一家专业影院 早期电影文化格局
在“中国早期电影史就是上海电影史”的强大逻辑作用下,哈尔滨在20世纪初创造的影史辉煌一直被遮蔽。哈尔滨独特的城市历史境遇,造就了哈尔滨独特的早期电影文化。哈尔滨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影院诞生地,其较早成熟的电影市场、较早繁荣的电影文化、较早设立的电影机构相较于国内其它城市,都有着在电影史上隆重书写的意义。
关键词: 纪录影片
抗战期间,中国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大批反映当时国内战事的纪录影片,但没有一部作品能像《民族万岁》那样,从民俗学和人类学高度全景式地展现了各少数民族同胞支援抗战的豪迈壮举。与同时期其它纪录影片相比,本片无论是主题内容的“政治性”表述,还是形式风格的“差异化”表达,都显露出了郑君里导演初执导筒的艺术才华。尤其是他对电影创作...
关键词: 社会写实片 台湾电影 70年代末
台湾地区电影史上瞬时存在过的“社会写实片”好似电影人游走在刀口上的纵情一刻,弹指一挥,顿化作时间的瓦砾。1979至1983年间是“社会写实片”创作的高峰期,尤其偏好改编自当地真实法律案件或新闻纪实报道的“犯罪片”。因影像与现实之间犀利的指涉关系,导演特别采取“犯罪片”类型为创作路径“借壳孵蛋”,取材于社会民生。却刻意地将写实...
关键词: 先锋导演 香港身份 性别权力 电影语言 电影新浪潮
龙刚、唐书璇、桂治洪是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转型期内最重要的三位先锋导演,他/她们在那个年代的创作,于电视新浪潮与电影新浪潮发生之前构成了香港电影的先锋探索潮。此潮流在探寻香港身份、探究性别权力与探索电影语言等方面取得了影响深远的成就。尽管三位先锋导演在1980年代初先后退出影坛,但是他/她们的成与败,对香港地区的电视新浪...
关键词: 日本译制片 1980年代 遮蔽与敞亮
日本译制片对1980年代的中国产生过较大影响。它们重构了当时民众的现代化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催动了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生成,也在某种程度上隐秘地改变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模式。我们对此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是:既要正视它们产生的积极影响并对其做出合理评价,也要对它们的消极影响,如“哈日”情结的生成等进行必要的审视与反思。
关键词: 宇宙灵魂 沉寂的力量 事件的内在时间
沉寂,是为了感受每一个独特的生命瞬间的能量生命的情感力量在这些瞬间中累积,并在某个沉默中引爆沉默和停顿是引爆接下来的一个瞬间的引线,暗示着命运的突转在沉寂的画面中,影像不是为了给出运动,而是为了给出时间凝滞或者运动稀少的人和物,成为时间的承载器,他们仅有的运动,是为了呼唤深藏着的潜在记忆,让记忆降临当下,让情感和精神...
关键词: 波兰电影 科幻 电影与政治
本文描述了1959年以来波兰科幻电影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与波兰政治历史重合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9年到70年代,其中鸟托邦叙事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电影展示的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中,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进行的多国合作,这也与彼时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相重叠。第二个阶段是70年代后期到1989年波兰科幻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反鸟托邦故...
关键词: 日本动漫
“物哀”是日本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对当代日本动漫艺术的审美精神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三个层次体现:日本动漫中对“知物哀”者的“解情趣”有着充分的表现和肯定;“解情趣”的审美观照对象由美的事物扩展到一般日常事物;审美的日常化进而造成了日本动漫中独特的审美对象多样化甚至是“审丑”。
关键词: 电影翻译 中国电影 海外传播
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的翻译情况,已经成为外国观众接受中国电影的极大障碍,深深影响了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理解与认知。中国的电影学界与翻译学界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影翻译对电影走出国门的重要性,科学系统地研究电影翻译已经成为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紧迫课题。电影翻译并不仅仅是影片对白的翻译,本文以电影《狼图腾》的翻译为例,试...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历史经验 电影批评 研讨会综述 北京电影学院 学术研讨会 电影文化
2015年12月24日,“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经验与当下问题暨《电影学文丛》、《中国电影史料影印本》丛书新书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电影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主办。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