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杂志是由武汉大学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长江学术杂志创刊于2006,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理性 主体自由 民族国家 现代性批判
现代性概念在西方聚讼纷纭,转译入大陆学界后更莫衷一是。这不但模糊了该概念在西方语境里的问题性,也对该理论模式在诊断、解决中国文学问题时的可信任度与效用问题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概念源流、理论原则、制度实践和负面效应等层面对其思想谱系予以梳理与界说,以为当前“中国现代性”论说及现代性质疑提供恰当参照。
关键词: 城市小说 叙事 性别视点 文化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承栽着新兴的生活经验、新型文学观念及美学范式的当代城市小说再度重返文学的场域,围绕着“城市”、“都市”这一客体形象而衍生出“城市小说”、“都市文学”、“都市文化”等概念,其中性别视点与城市叙事构成了一个新的写作与阐释的视角,蕴涵着文化、性别、个体生命以及“人与城”之间相关的命题,呈现诸多未曾显露...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异域 非现实性 错置 移位
华裔文学在20世纪后半叶蜚声美国文坛,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从几部当代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入手,探讨这些公认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取舍及其错置和移位的处理所指向的创作特征。研究表明美国华裔作家借用中国文化元素符号,创作出具有非现实的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以此揭示其所要表现的主题。
关键词: 欧阳修 师友交游 文学 道路
欧阳修青少年无名正言顺的师承,使他每每抱憾。这种遗憾却促成他浓厚的师门观念,使他珍惜一切求教、切磋的机会而转益多师,最终造就了他博大的才识而成为一代文坛宗师。在其文学成长的道路中,胥偃、钱惟演、谢绛、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都起过不同的关键作用,欧阳修没有师门,却广入师门。
关键词: 欧阳修 贬谪 夷陵 滁州 主题性 空间建构
景祐三年(1036)和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先后贬谪至夷陵和滁州。这两次贬谪,使欧阳修重新思考人生。从夷陵到滁州,欧阳修所追忆所书写所建构的,不仅是一个主题性的空间隐喻,同时还有他的理念阐述——关于文学的想象与写作,关于生活的丰富与乐趣,关于人生理性通达的深刻思辨与独特体悟。在实践诗歌日常生活化的创作理念之基础上,也把...
关键词: 夏言 辛弃疾 信州 明词 比较 文学接受
明代中期极具影响的词人夏言,作词效法苏辛。夏言与辛弃疾都有退居上饶的生活经历,在退居期间,他们以同中有异的方式夸爱信州,认同信州,并在退居期间化悲愤为进取的力量。夏言与辛弃疾在时代背景、自身经验、思想禀赋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夏言最终未能达到辛弃疾的文学高度。夏言的问题,在明代词人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明词不振”的原因,应...
关键词: 基督教神学 生态关注 人文学术 相互关系
当代基督教神学对生态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注,并且出现了两位代表性的思想家。德国神学家莫尔特曼从生态问题展开的神学批判,其批判不仅指向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也包括了基督教传统本身。他甚至认为西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正是导源于基督教信仰中的某些偏差。美国神学家特雷西似乎并不直接谈论生态问题,但其相关论说不仅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莫尔...
关键词: 德勒兹诗学 贝克特 小说三部曲 后结构主义思潮
贝克特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最具原创性的作家之一。这位以荒诞剧((等待戈多》名世的作家富于先锋实验精神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龙之死》和《无法称呼的人》,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后现代叙事风格与特色,甚至具有超越其戏剧的丰赡内涵与重要性,并且与德勒兹美学旨趣密切相关。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与后结构主义诗学观念互渗交叠,互阐互证,共...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军旅文学 世界性因素 影响与接受 对话与创造 现代性
以比较文学的视野考察当代中国军旅文学,可以见出围绕“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或“世界性因素”的许多重要话题,在军旅文学中皆有着个性化的阐述方式。当代军旅文学之“中外关系”在时代思潮的起伏更迭中呈现出鲜明的时段特征,对其“世界性因素”的研究也将展开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和跨学科的学术空间.其中,文学接受的复杂性、深层次观念更新...
关键词: 伦理理性主义 伦理批判性 发生学 神话 诗经 诸子散文 史传文学
轴心期中国文化实践活动的伦理理性主义性质和文学悲剧精神的伦理道德批判性,基本形成了中国悲剧精神伦理批判性的发生学起源,这个发生学起源的主要内容包括:表达人与自然悲剧性感受的早期神话,孕育悲剧精神伦理批判性的经典抒情作品《诗经》和经典叙事作品诸子散文与史传文学。
关键词: 钱锺书 文学批评 旁征博引 作识一体 修辞批评
旁征博引是钱锺书文学批评非常突出的话语特征,仅以“打通”,“比较”去认识和评价此特征,尚未触及钱氏批评话语形成的内在原因。钱锺书文学批评话语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文论“作识一体”的言说立场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所达成的是在众多话语现象的聚合中指摘修辞利钝的批评目的,这应该视为钱锺书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与基本向度。检讨此问题,对...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失语 转换 正名
本文通过对“古代文论学者”与“当代文论学者”在“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话题的形成过程中与思路设计上表现差异的分析,揭示了“现代转换”的困境与古今文论研究分野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追求古今融会的“正名”之路对走出“现代转换”困境的启示与意义。
关键词: 隐喻 借喻 相近 相似
隐喻(metaphor)和借喻(metonymy)作为对立概念始之于法国文学批评界,雅各布森(Jakobson)根据语言学研究成果把前者定义为相似,亦即纵聚合关系(paradigmatic),把后者定义为相近,亦即横组合关系(syntagrnatic)。雅各布森认为,浪漫主义具有隐喻的特色,现实主义具有借喻的特色;甚至还说,诗歌之特征就是把聚合关系映射在组合关系上...
关键词: 句式 存活
一般的看法认为被字句以动词后带有其他成分为常见形式,实际上,“A被BV”式在语料中出现频率比较高,不过,其使用毕竟是受限的。从我们的研究来看,“A被BV”句式的存活机制包括动词、构成、句式和语篇这四个方面的制约。除动词外,其他三个方面对于该句式来说都是充足条件,即能满足一方面该句式就能存活。当然,几个方面也可以同时作用于“...
关键词: 汉字 字素 义位 义素 引申
有些汉字,能以其不同字素对应词语义位的不同义素,而这些不同义素还能各自独立、引申发展。从结果看,该汉字以其不同字素记录了语言中的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个义位。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认识汉字的构形原理、审视词义的引申规律以及编撰字典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谓 关涉对象 变换
本文考察《左传》中动词“谓”的句法和语义表现。针对动词“谓”意义比较抽象的特点,采用考察其所能出现的句法格式以及各格式问的变换关系,考察各类格式中“谓”的主宾语的语义角色的方法来分析“谓”的句法和语义。根据不同的句法和语义表现,将《左传》中的动词“谓”分为六类。
关键词: 词性 划类策略 对举
“双”除了是量词外,还有其他的词类性质,本文对“双”量词外的词性进行了讨论,并认为“双”不宜采取“优先同型策咿放在某类词之下,而应采取“同质策咿处理为兼类词。文章的余论部分谈了谈“对举”在词类分析中的地位。
关键词: 姿态语 视觉接收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操作方法 实际效果
用姿态语传达信息、辅助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之一。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为实例,参考视知觉接收认知的科学理论,阐述了姿态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模式在辅助语、解释语和练习语等方面的实用功能和操作方法,并从直观性、动态性、愉悦性等层面分析了它的语言特征以及对教师现场传递和学生接收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从而证明...
关键词: 马士曼 汉语 语法
序言首先说明《中国言法》一书的写作缘起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介绍全书的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因作者一直在印度传教而未到过中国,著书过程十分艰难,缺少汉语老师和翻译词典、中国国内的研究资料,而且欧洲学者巴耶、傅尔蒙等的汉语语法著作尚不足以提供参考。全文五百多个例子大多数来自于典范著作,其时间跨度有三千多年...
关键词: 侯景之乱 诗创作 文学家 书法家 梁武帝 唱和 梁代 庾信
庾肩吾,字子慎,南朝梁代南阳新野人。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宫体诗创作的领袖之一。肩吾文才出众,与梁武帝、简文帝、梁元帝多有唱和,深为当朝所赏接。不仅如此,他与其子庾信、徐摘父子并以绮艳的诗风创作闻名于世,号为“徐庾体”,尤其在用典和藻绘上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文坛。庾肩吾的一生见证了粱代的兴衰,他早年的诗作多是游宴西园的...
关键词: 莫友芝 佚诗 辑考 三秦出版社 代表人物 诗作 宋诗派 咸丰
莫友芝是晚清著名诗人,宋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吕15亭诗钞》和《鄙亭遗诗》刻本传世,前者收道光二十四年至咸丰元年莫友芝34岁至41岁八年间的诗作,凡410首;后者收咸丰二年至同治十年近二十年诗作,为莫友芝42岁以后作品,凡546首。他还有四卷诗集《影山草堂学吟稿》抄本,收录34岁之前的诗作,凡391首。值得注意的是,三种诗集之外,莫...
关键词: 学术贡献 傅璇琮 文史 考论 史学家 述论 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事务
在二十世纪后期众多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傅璇琮先生无疑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位。这首先是因为他文史兼善,考论并擅,成果卓著,堪称学界典型:其次是他热心学术事务,善于整合资源,尤喜提携后进,被众多年轻学者目为宗师:而且傅先生学术生命力极其旺盛,五十年来笔耕不辍,老当益壮,近年著述弥丰,境界大开。
关键词: 语文课改 文学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 语文课程改革 现当代文学 综合性大学 中文系
我的专业主要是现当代文学,以往的研究基本不出这个圈子,最近对语文课改和大学语文问题有较多的关心,是工作上的需要,同时也因为观念的更新。我觉得所有大学中文系,包括像北大这样综合性大学的中文系,都应当适当关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这是我们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过去的大学中文系和中学语文教学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许多著...
关键词: 序论 诗词集 读诗
《秋痕集》是黄群建教授的第二本诗词集。诗集付梓前,群建君索序于我,而我虽爱读诗,却很少写诗,作序论诗,自以为难。情急之下,只好说说我的读诗心得,以弁黄君诗作之端。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唐五代 武汉大学出版社 贬谪 唐代文学研究 二十一世纪初 学术界 新感觉
无论是已经成为历史的二十世纪,抑或是二十一世纪初始以来,学术界对于唐代文学的研究,始终都是以硕果累累、创获非凡等成就,而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的,对此,我们只要从《全国新书目》所著录的全国每年出版的上百种有关唐代文学方面的著述中,即可准确获知。而由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9月出版的尚永亮主撰《唐五代逐臣...
关键词: 典故 用典 武汉大学出版社 力作 中国文化 填补空白 研究者 专著
典故,中国文化的瑰宝,浩如烟海。但历来用之者众,专门研究者却不多。近几年,武汉大学罗积勇教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引人注目。2005年11月,罗教授又出版了专著《用典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1),这是他多年研究的一个总结,也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据笔者统计,目前,除出版的一些相关的工具用书之外,《用典研究》(下称《...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散文史 重庆出版社 兼容 古代散文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
50年前,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二年级学生写了一篇15000字的《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的长篇论文,破例分两期在《光明日报》专刊《文学遗产》上刊出,这在北大,也在古代文学学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50年后,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一部《中国古代散文史稿》,这部古代散文研究的专著,也必定会引起同样的效应,因为,这一文、一书都出自谭家健教...
关键词: 人道精神 区别性特征 社会责任感 艺术实践 悲悯情怀 悲天悯人 意识 极性
从文学的角度谈“底层”,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底层”精神和“底层”意识,即一种人道的悲悯情怀和艺术实践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当然,这种“底层”精神和“底层”意识并不新鲜,悲天悯人的人道精神和王道政统意识下的“忧生”传统自古就有甚至中外皆然,所以对当下“底层”进行定义,我们所突出和强调的也就必然是当前作家们那种前所末有...
关键词: 叙事 四川文艺出版社 文学现象 文学史叙述 文学期刊 边缘作家 消费市场 小说家
跻身于2006年的文学关键词,“底层叙事”作为一个文学现象已经得到了批评界的认可。事实上能归纳到“底层叙事”中的作品早已经覆盖了短、中、长篇三种小说样式,在大大小小的文学期刊中占据了重要版面;并且已经催生了一批新的小说家,使原本处于读者视野之外的边缘作家如曹征路、罗伟章、胡学文等迅速窜红,备受瞩目;而出版社也敏感及时地抓...
关键词: 刘庆邦 小说 诗意 百万富翁 流浪汉
一个迟暮之年的百万富翁,在冬日的暖阳中散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墙根处硒太阳,他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去工作?”
关键词: 姿态 精神 文学 关怀 中国社会 关注焦点 共同富裕 两级分化
底层,作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一大关注焦点,它的被辨识和被命名标志了中国社会新局面和新问题的出现。20世纪的最后十年,当共同富裕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当贫富的两级分化一天比一天更真实,“底层”概念浮出水面便既是一种现实需要,也应对了一种心理需要。
关键词: 写作 弱势群体 特立独行 观察力 李敬泽
早在轰轰烈烈的底层讨论之前,“新生代”中的一些作家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些近年才引起人们充分重视的问题。上个世纪末,当很多人还在为经济的繁荣增长高唱凯歌时,鬼子就已经发见掩藏在地表之下的黑暗,注意到杂草丛生的底层生活,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常的勇气,将弱势群体的苦难和人性的挣扎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或许与“新生代...
关键词: 无厘头 趣味 艺术形式 工业化城市 五十年代 金融中心 现代思想 科学技术
香港自五十年代起,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八十年代更成为了世界第三位的金融中心。现代思想、自由的环境与科学技术等使香港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无数的艺术形式在这里展开,电影便是其中之一。香港在回归的九十年代,周星驰所主演的电影,屡破票房纪录,其中《西游记第壹...
关键词: 编纂工作 研讨会综述 古音 武汉大学 商务印书馆 古籍整理 编辑室 工具书
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汉语工具书编辑室联合举办的“《古音汇纂》编纂工作研讨会”于3月22日至23日在武汉大学召开。
关键词: 元和 美学视野 诗歌 中国诗史 承上启下 放大效应 创作特点 文化史
中唐,特别是中唐的元和时期,是唐代诗史乃至中国诗史上极堪注意的一个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其与文化史、文学史等领域相关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择其要者,不外乎以下三点。元和为唐诗之第二高峰,亦为唐诗之大变期:元和诗歌的部分新变已颇具宋调,开启了宋诗某些重要特征之先河:元和诗人的内部交往颇为频繁,形成了较为明...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武汉大学 博士生导师 在职博士生 郭沫若研究 湖北大学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金宏宇(字本钊)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7月生,湖北省英山县人。1979年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83年起先后任黄冈师院写作课助教、讲师。1992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1995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8年考上武汉大学在职博士生,2002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5年起先后任武汉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讲师...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武汉大学 博士学位 博士生导师 中国修辞学 导师组 语法修辞 文学院
罗积勇 湖南衡南人,1961年11月生。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1982年至1985年在中文系攻读古籍整理与研究专业硕士,导师为周大璞先生,师从过导师组中宗福邦、杨鸿年、廖延唐、阙勋吾诸位先生,毕业后留本校古籍研究所工作。1997年开始在职攻读本校汉语史专业博士,专业方向为语法修辞,导师为郑远汉先生,2003年6月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现...
关键词: 黄侃 北京师范大学 日本早稻田大学 语言文字学家 高等师范学校 大学教授 武汉大学 东北大学
黄侃(1886.2.29—1935.10.8),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原名乔馨,字梅君,后改名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1914年秋,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此后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等校。
关键词: 闻一多 古代文学研究 艺术专科学校 西南联合大学 清华学校 美术教育 政治大学
闻一多(1899—1946),杰出的现代新诗人、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伟大的民主斗士。初名亦多,族名家骅,字益善,号友山,后入清华学校,改名“多”,后又改为“一多”。湖北浠水人。1922年7月至1925年5月留学美国,受到系统的西洋美术教育。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文学院,邮编: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