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创刊于199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建筑类。

  • 基于就业视角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选择研究

    关键词: 北京  生产性服务业  就业  产业选择  

    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现代产业转型的主导方向,也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模式。在深入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指出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北京市应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云计算、新型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设计服务业等产业门类。

  • 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面板数据  

    利用1999—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入手,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实证检验全国及三大区域人口一土地一经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规律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我国东、中、西部的人口一土地一经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出现了积极的改进,但在各区域之间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盯收敛性检验则表明...

  • 低碳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关键词: 低碳城市  阶段划分  碳基能源  脱钩  

    低碳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特殊形态,是目前低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梳理了低碳城市的研究进展,以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和脱钩理论为基础,尝试对城市低碳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以城市碳基能源排放为核心指标,把低碳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了5个阶段:初级阶段、急速上升阶段、锁定阶段、解锁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碳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并平稳上升...

  • 超循环理论视野下的城乡规划编制问题及优化思路

    关键词: 系统科学  超循环理论  城乡规划  

    系统科学揭示了城乡系统内部复杂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然而当前规划师在面对城乡系统时,大多仍以简单线性思维对城乡开放复杂巨系统进行考量。引入作为系统科学基础理论之一的超循环理论,在分析当前城乡规划失效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城乡规划编制的思路:由控制量变转向关注关系变化、由蓝图式规划转向基于非线性特征的渐进式规划以及由管理...

  • 城镇体系秩序重组对空间规划的挑战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秩序重组  空间规划  

    经济是塑造城镇体系秩序的最主要力量。随着经济从区域向全球化发展,各国的城镇体系已经从基于大小规模的等级秩序向网络化转变。但中国的城镇体系依旧体现出行政等级的逻辑。以白沟镇为例,它在“保东次中心”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城镇体系的行政等级秩序受到直接颠覆。这主要源于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由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 "三规合一"的市域城乡总体规划

    关键词: 三规合一  城乡总体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分析“三规”不协调产生的根源,指出在城市层面实现“三规合一”的城乡总体规划的目标和内涵。进而提出结合区域政策输入制定整体发展战略,结合产业类型与土地承载力划定四类主体功能区,结合人口预测和产业布局确定市域城镇体系,以“统一口径、总量控制、城乡统筹、布局一致”为原则协调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四条线”进行空间管制,建立“行...

  • 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浙北运河聚落整体性保护方法——以嘉兴名城保护规划为例

    关键词: 历史性城市景观  运河聚落  嘉兴  历史文化名城  整体性保护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概念,旨在面对愈加严重的开发建设压力,为城市遗产保护和管理寻求更加动态、多样的指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对浙北地区以运河聚落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内涵解析和整体性保护方法进行...

  • 广佛同城背景下居民城际出行行为研究

    关键词: 广佛同城  城际出行  出行特性  空间分布  

    以同城化背景下的广州和佛山两城市间具有城际出行行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社会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两城市间居民的出行目的、方式、频次、费用等出行特性与出行者的职业、年龄、收入等社会属性进行了交叉分析,研究了广佛城际出行的变化及空间分布特性。研究发现广佛同城效应形成了一种新的城际出行模式和...

  • 基于对外交通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关键词: 对外交通  城市发展方向  城镇势力圈  上海  

    根据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对外交通主要方向相关性的理论,通过分析对外交通的主要方向可以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2001—2004年、2005~2008年上海市对外的交通方向、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历程,并根据对外交通的主要方向对上海市2020年城市空间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认为2020年上海市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以朱桥和安亭、枫泾方向为主。...

  • 交通技术革新与时空压缩——以沪宁交通走廊为例

    关键词: 交通技术革新  沪宁交通走廊  

    服务质量日益改善、运行速度逐步提高的交通技术正不断地“压缩”着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现象的普遍意义,试图提供一个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以交通技术革新最活跃的沪宁交通走廊为例,分析其间的运输方式因交通技术革新带来的时空收敛现象,测度其时空压缩速率,分析其时空收敛具有的特征。最后指出。交通技术革新造成的时...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城市化  有效性  上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随着我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以往仅以政府投入单方面目标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进行评价的方式已不能全面评价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状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基于人口学视角,根据相关理论及学者的研究,建立了评价我国城市基本公共...

  • 顺德区基础教育均等化规划探索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城镇化  外来人口  需求特征  顺德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满足常住人口对公共物品基本需求,核心在于合理配置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外来人口市民化过程。以基础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目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构建顺德区基础教育设施配置均衡化评价体系,提出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管理建议。满足外来人口子女就...

  • "大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问题及其对策——以广州新塘镇为例

    关键词: 大城镇  公服设施  配置  新塘镇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涌现出许多规模巨大的“大城镇”,外来人口数量众多,但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却较低,对城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行政体制和规划管理瓶颈亟待突破。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概括总结了“大城镇”公服设施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管理、政策、规划设计四个方面分析了问题...

  •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立法探讨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促进  立法  

    城市地下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立法价值。但目前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立法理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备等制度缺陷,这与其价值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极不相称,因而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立法规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法律制度,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与促进法...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济特性与监管需求分析研究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经济特性  政府监管  

    地下空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从地下空间的经济特性出发,对地下空间的公共物品性、外部性、自然垄断性等三个方面的经济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府监管需求,并从加强立法、强化规划、制定政策、完善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 城市管理复杂性与基于大数据的应对策略研究

    关键词: 大数据  复杂性科学  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应对其复杂性须基于专家体系、计算机体系、数据体系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重塑,大数据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为丰富和完善综合集成法,推进大成智慧工程提供了新契机。大数据的整体性思维及其对混杂性和相关性的关注使其成为应对复杂性的重要技术支撑...

  • 香港历史建筑保育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育  公众参与  利益相关者  有效性  

    公众参与是香港历史建筑保育过程中的特色体现。与西方社区自主推动以及大陆政府统筹主导不同,香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政府、非营利组织、公众”伙伴式协作保育模式。这种模式的产生是历史传承、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经济环境、文化氛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有效性取决于公众参与目标设置和利益相关者对决策的影响程度。从个体...

  • 街头行政场域中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研究——基于柔性执法的视角

    关键词: 街头行政  场域  综合执法  自由裁量权  

    作为化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者和摊贩之间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的执法困境的执法方式创新,“眼神执法”、“美女执法”、“鲜花执法”等柔性执法行为引发社会争议。柔性执法与执法者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困境紧密相连,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街头行政场域中传统的管理逻辑、社会的公平逻辑和摊贩的生存逻辑这三重逻辑之间的冲突。优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

  • 当代城管执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管理  现实困境  制度创新  

    中国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问题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流动性和综合性,其中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为数不少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中的低收入阶层在不能正式就业背景下,只能通过非正式经济谋生,并成为城市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从制度层面探究城市管理中执法的一个问题——临时摊贩管理面临的困境和...

  • 角色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

    关键词: 社会角色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适应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作为一个现实的群体正大量地流入城市,并且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其城市适应策略与上一代农民工截然不同。新生代农民工采用策略转换角色以适应城市:通过工作获得生活技能,奠定城市适应的经济基础;通...

  • 浐灞十年绿色之路——西安浐灞生态区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 浐灞  生态区  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协调发展  

    西安浐灞生态区于2004年9月成立以后,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先治理后开发的原则,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将一个生态重灾区变成了环境优美、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浐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区发展基础的经验得到社会的肯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8月7日确认...

  • 探寻十年浐灞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产业经济  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开发十年之际,一方面总结自生态区成立以来的规划定位、功能承载和生态治理的一系列措施,已基本完成了生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其作为西安生态补偿区和人口承载区的双重功能;与此同时,浐灞生态区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相互制约的局面,从而要求生态区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之路,通过绿色产业、绿色建筑...

  • 生态立区 务实创新 浐灞巨变——西安浐灞生态区的绿色发展历程

    关键词: 浐灞生态区  协调发展  西安市  绿色发展  

    浐灞生态区是2004年9月西安市成立的新区十年来,坚持生态立区的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先治理后开发的原则,使一个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布的生态重灾区逐步成为水绿相拥、宜居宜创业的生态新城、本文用四个版面的图片——历史追忆:浐灞曾经的风光与悲伤;风光再现:浐灞今日旧貌焕新颜;营运创新:浐灞营运模式与生态化发展;凝眸远望:...

  •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环京小城镇空间发展特征研究—以河北大厂为例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环京小城镇  空间互动  大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环北京的河北小城镇(区、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受行政区划体制限制以及区域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协同发展领域范围界定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困境.以河北环首都县级行政单元转型发展为基点,具体选取河北大厂为研究对象,从大厂与北京及...

  •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投稿  科学技术协会  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  学术性刊物  研究成果  科学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的刊发探讨如何应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基本栏目包括:城镇化、区域与城市、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安全、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名城保护等。本刊来...

  • 人的滨水——哥本哈根滨水空间开发建设理念

    关键词: 哥本哈根  滨水空间  人性化  设计理念  未来发展  

    哥本哈根滨水空间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人的滨水”,也是该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系统地梳理了哥本哈根城市与滨水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探讨其“人本主义”的滨水空间设计理念,总结其滨水空间的整体构架和未来发展,结合图示分析,希望为我国滨水空间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河谷型城市教育设施空间分布公平性研究——以兰州市中学为例

    关键词: 空间分析  公平性指数模型  教育设施  

    以兰州市街道内居民点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网络分析技术,通过构建空间分布公平指数模型,探寻兰州市市区教育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公平性程度结果表明:兰州市市区中学设施随地形呈带状多中心分散组团式空间结构,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协调,中学交通可达性普遍较高但合理服务范围不能覆盖到所有居民点。中学空间分布的公平性...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部,邮编:1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