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创刊于2008,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管理类。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 主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季刊

  • 全年订价:¥616.00

  • 论自然遗产地保护

    关键词: 自然遗产地  可持续发展  遗产保护与管理  

    20世纪人类创造了惊人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对自然遗产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保护遗产不仅是提高群众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多样性,具有令世界羡慕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相对于数目十分有限的世界自然遗产而言,我国还有大量的同属"世界级"、"国家级"的珍贵自然遗产需要加强...

  • 基于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方法

    关键词: 城市  生态规划  技术集成  编制方法  

    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说明生态规划的社会需求、目标定位、问题难点及其科学体系的创新点、组织与管理;通过生态规划编制和应用的案例与实证分析,解析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的不同法定规划中应用的分析方法、编制技术、指标体系等编制方法和关键技术。

  • 城市规划实施的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设计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生态安全  评估  调控  

    围绕我国集约化城镇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目标,针对国家法定城市规划编制与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生态规划及生态修复技术,论述了城市规划实施的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在分析现有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规划实施的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体系应包括:确定城市规划实施的关键瓶颈因子,识别城市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

  • 论遗产的价值取向与遗产保护

    关键词: 中国  世界遗产  价值  文化多样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全球治理的基石。中国在加入这一公约之后,迅速融入这一公约所建立的遗产保护体系,相关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宪章、原则在保护的理念和实践方面都不断地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产生着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同时,基于文化多样性背景,保护对象和保护原则同样体...

  • 上海世博会的生态规划设计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生态规划  

    作为上海世博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规划设计以将短期事件转化为城市永续发展的长期效用为目标。作为历史上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生态规划在"和谐城市"与"正生态"的理念下,从上海的未来发展着眼,实验生态城区,示范城市更新,营造浦江两岸的生态滨水空间,演绎人类21世纪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方向。

  • 苏州古城的保护历程

    关键词: 苏州  古城保护  实践  

    苏州古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1982年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方针指引下,苏州多方位探索保护古城的道路。当代中国正处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问题。苏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一些借鉴。

  • “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及其在滇西北的实践

    关键词: 遗产地  保护地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滇西北  

    本文介绍并评述了世界保护联盟(IUCN)的"保护地管理分类";分析了滇西北保护地体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土地利用、区域城镇体系、区域内外现状保护型用地之间的关系;详细阐述了建立完善滇西北保护地体系的目标、战略、空间布局、管理机制和管理政策以及行动计划。

  • 设计主导的城市再生?——卡迪夫海湾的设计效果及其对未来城市再生和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再生  设计效果  海湾城市  城市开发  城市竞争力  地方政府  城市改造  标准设计  

    设计主导的城市再生自1999年在英国推行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至少在地方政府看来,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改造方式,设计主导的城市再生对推动和加强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着眼于威尔士首府——卡迪夫市的经验,尤其关注卡迪夫海湾近20年来城市再生项目的发展进程。在英国的城市开发公司中,唯独卡迪夫海湾城市开发公司负责为城市再生项...

  • 论中国城市土地开发的空间性

    关键词: 中国城市土地开发  空间性  治理术  

    本文从城市土地开发的角度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首先解释了中国城市土地开发的空间性以及权力与空间的关系;其次,概括了中国由"社会的国家控制化"向"类摩登"的城镇治理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城市空间性的影响,即土地开发由国家支配、熟地生产与消费两环节紧密连接在一起、短缺遍地的模式,逐渐转变成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中心的、膨胀与短...

  • 20世纪生态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关键词: 生态科学  生态城市规划  科学研究  科学信息  

    生态城市正在成为不少城市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研究也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期重刊马世骏1990年发表于《生物科学信息》的"20世纪生态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文,希望为当前生态城市规划研究提供借鉴。

  • 基于人类生态学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社会研究  澳大利亚  制度改革  负责人  研究所  

    彼得·桑德斯是悉尼独立研究中心社会研究负责人,也曾是澳大利亚家庭研究所的研究主管,在英格兰萨塞克斯(Sussex)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多年,出版许多关于阶级不平等、私有化、住房产权、贫困和福利制度改革的论著。本文根据2001年彼得·桑德斯发表在罗南·帕缔森(Ronan Paddison)主编的《城市研究手册》中的"城市生态学"译出,主要论述基于人类...

  • 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政策回顾与实施问题

    关键词: 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  历程回顾  实施问题  

    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的出现已经有50年的历史,在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回顾了市区绿化隔离地区的规划与实施历程,对其不同阶段的实施特征进行了归纳;然后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建设过程中,在新村建设、农民就业与保障、绿化建设与管理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 从事区域与城市研究学术生涯的回顾

    关键词: 学术生涯  城市  区域规划  中国地理  历史进程  生日  

    2008年3月9日是胡序威先生的80岁生日,本文是他在生日聚会上向同行们所作的学术生涯回顾。作为中国地理界和城市规划界最早从事区域规划研究的著名学者,其个人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中国区域规划演变的历史进程,其中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故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 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综合报告》

    关键词: 生态系统评估  人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合作项目  可持续利用  机构组织  世界银行  

    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组织在2001~2005年间开展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它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为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评《生态城市:在与自然平衡中重建城市》

    关键词: 生态城市建设  自然平衡  副主席  理事会  国际  

    《生态城市:在与自然平衡中重建城市》(Ecocities:Rebuilding Cities in Balance with Nature)(2006年修订版)一书的作者——理查德·瑞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教授是著名的国际生态城市专家,曾任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前美国纽约规划局局长等职务。早在1975年,

  • 评《景观都市主义文集》

    关键词: 主义  都市  景观  宾夕法尼亚大学  普林斯顿  硕士学位  出版社  建筑学  

    《景观都市主义文集》是由美国学者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主编、格雷厄姆基金会(GrahamFoundation)资助、普林斯顿建筑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一部系统介绍景观都市主义思想的著作。瓦尔德海姆1989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征稿简则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城市  征稿简则  栏目设置  规划理论  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  字数  

    本刊栏目设置本刊设有7个固定栏目:1.主编导读。介绍本期主题、编辑思路、文章要点、下期主题安排。2.特约专稿。发表由知名学者撰写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论文,每期1~2篇,字数不限。3.学术文章。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分析等研究成果。每期6篇左右,字数不限。4.国际快线(前沿)。国外城市与区域规划最新成果、研究前沿综述。每期1~...

  • 主编导读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导读  主编  生态城市  保护自然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规划师  

    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正在成为规划师规划和设计城市与区域的新目标。本期将生态城市列为重要议题,从多个侧面加以论述。李文华、刘某承的“论自然遗产地保护”认为:尽管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数目十分有限,但拥有大量的同属“世界级”、“国家级”的珍贵自然遗产,创立和保护自然遗产地不仅有利于修复和维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为可持续发...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甲一号楼A座7层,邮编:100085。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