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当代电影杂志

杂志介绍

当代电影杂志是由国家电影局主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电影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2013-2014年贺岁档——2013-2014年贺岁档电影市场盘点

    关键词: 贺岁档  票房  类型  营销  

    本文全程扫描2015-2014年贺岁档影片排映和票房概况,分析档期特点和类型,关注贺岁档市场热点问题和营销趋势。

  • 为有天明多壮志——著名导演吴天明追思会(发言节选)

    关键词: 导演  追思会  吴天明  节选  电影事业  人才培养  黄建新  电影人  

    黄建新: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亲属和朋友,两天前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八宝山与天明导演告别,今天我们又聚集在一起,共同缅怀这位在电影路上快乐前行,对中国电影事业、电影人才培养做出卓越贡献的电影人——天明导演。

  • 永远的吴天明

    关键词: 吴天明  80年代  电影导演  访谈录  艺术界  第四代  

    或许真的有心灵感应,我相信了。正巧那几天有个老朋友相邀聚会,想聊一聊80年代的事,要写点什么东西。我便在家翻查一些记叙文学艺术界80年代访谈录之类的书和文章,不知怎地,心里就想到了吴天明。但遗憾的是不见天明的踪影,不免失望,有些不平和惆怅;书中也绝少80年代他与第四代电影导演群落的作为和贡献。历史不应有空白,不能有意无意地...

  • 穆牧访谈录

    关键词: 访谈录  吴天明  简称  

    与吴天明的姻缘 陈墨(下简称陈):您与吴天明相识,是他先注意您,还是您先?穆牧(下简称穆):肯定是他注意我了,我也没那心眼注意他。就是分到西影厂,我都忘了我俩什么时候就好了,结婚的时候是哪年,我都忘了。

  • 《狗十三》

    关键词: 影片  拍摄  导演  电影  

    彰显个人印迹的主流表达 皇甫宜川(以下简称皇甫):《狗十三》是一部成长题材影片,同时也是保平导演第一部用别人剧本拍摄的影片,请保平先来谈一谈拍摄这样一部电影的初衷。

  • 跨媒体实践中的文化基因融合与裂变——从电视剧与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看

    关键词: 爱情故事  文化基因  电视剧  跨媒体  电影  北京  实践  裂变  

    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以下简称《北爱》)2014年情人节在全国开始放映,掀起了一波新的大众爱情波澜,延续了2012年电视剧版((北爱》爱情余波。两者在故事上毫无关联,相同作品名称、主题和主创队伍却使得两者之间存在深层次联系。在当今火热的媒介融合潮流中陈思诚导演的实践提供了电视到电影的跨媒体艺术创作的典型案例,可以从文化基因...

  • 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与“重写电影史”——美国加州大学鲁晓鹏教授访谈录

    关键词: 电影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  华语  教授  访谈录  电影史  重写  海外  

    如何看海内外华语电影研究 李焕征(以下简称李):鲁教授,您好!作为一个海外学入,您在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世界电影研究、华语电影研究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请问您对当下海内外的华语电影研究是如何看的呢?

  • 1979年:中国电影的革故鼎新之变

    关键词: 1  979年  中国电影  文化生态  电影理论  电影本体  电影接受  

    1979年中国电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电影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时期的文艺专制变为文艺民主。与之相适应的电影理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变现为电影理论平台的建设和电影理论本体的创新。就电影本体而言,1979年的电影在题材范畴、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和影像语言形式创新方面都有新的突破。1979年前后,中国电影的...

  • 20世纪80年代城市电影中的空间呈现和文化政治

    关键词: 80年代城市电影  空间呈现  文化政治  

    20世纪80年代城市电影中的空间影像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生产的城市、技术员的城市到个体户的城市和消费的城市的转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空间呈现中地域性因素的突出和越来越明显,这在有关“北上广”的影像表现中尤其如此。这种状况表明,80年代的城市电影中城市空间的呈现常常处于城乡、中西和内外之间多重关系的交叉点上,因而有关城市空间的...

  • 台湾电影2013

    关键词: 台湾电影  201  3年  纪录片  新锐导演  题材  

    本文从票房、题材、艺术性、纪录片等方面盘点2015年台湾电影成绩。

  • 2013年香港电影的多元突围

    关键词: 地域性  师徒文化  新香港精神  突围  

    2013年的香港电影展开了多元突围:地域限制得到突破,师徒文化进一步发展,警匪片中人物的反转得到巧妙深入,本地电影人群策群力挖掘新人,政府不断出台新政进行扶持、加速转变。这一年的香港电影,精彩纷呈。如同凤凰涅槃一般,香港电影的新春已经到来。

  • 深度合作与适度融合——管窥大中华地区影片生产之现状

    关键词: 深度合作  适度融合  技术控制  大中华想象  

    本文从技术合作与文化融合两个角度,探讨当下大中华地区影片生产的现状与问题,指出电影中文化融合的理想范型其实有赖于创作者对电影技术的策略性运用,即技术上的深度合作可以保证并催生适度而合理的文化融合。

  • 本土的局限 草根的困惑——点评“后海角”年代几部庶民电影

    关键词: 台片  票房  本土  草根  喜剧  热血励志  

    本文由《海角七号》以后的卖座台片切入,归纳其中交集,分析其语言运用、意识形态、场面调度及观众消费心态。

  •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片名英译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片名英译  

    电影片名的成功英译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之一。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的重要性,这给电影片名的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片名英译较好地完成了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而且成功地实现了电影片名的应有功能,不失为电影片名英译的成功之...

  • 传递中国梦 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梦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国际传播  文化走向  中国梦  世界  中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综述  

    为认真学习贯彻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做好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的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课题项目,研究中国电影创作如何阐释中国梦、书写中国梦,推动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于2014年2月18日在北京举办“中国梦与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讨会。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 2013年外国电影盘点(上)——2013年美国电影盘点

    关键词: 2013年  美国电影  盘点  

    2013年好莱坞商业大片续集当道,超级英雄踏上内心世界重建之旅。低成本恐怖片以小博大,市场影响力明显上升。独立电影涌现出一批具有深沉厚重的人生思辨和文艺情怀的优秀之作。但是,不少寄予厚望的视觉大片的相继亏损,却暴露出在新媒体时代美国电影工业的新症候。

  • 2013年英国电影综述

    关键词: 英国电影  老龄化社会  发行渠道创新  

    2013年英国国产影片稳中有进、屡有突破。虽整体票房仍被好莱坞把持,但汤姆·霍伯的《悲惨世界》和克里欧·巴纳德的《自私的巨人》是当之无愧的年度电影,为英国影片赢得世界性声誉。音乐题材与老年题材的交织成为当年度能见度最高的国产影片类型,符合老龄化社会主力观影人口的欣赏口味。英国政府对国产影片的发行和出口进行了专项扶持,鼓励探...

  • 2013年日本电影创作观察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创作  母题2013  

    2013年,东日本大地震2周年。日本电影创作较为活跃。日本影人以影片纪念或者致敬逝去的往昔前辈,日本电影以记录或者实录表达对政治或者社会的痛思。创作母题有所坚持,那就是作者们所认为的父权的丧失与找寻;创作母题有所转换,那就是东日本大地震之殇将民族深陷于悲痛与恐惧的藩篱。有影人仍在不懈坚持对曲高和寡的艺术之巅的不懈探索,有...

  • 《共青城》影片分析——共青梦

    关键词: 青城  影片分析  承担责任  羽绒服  共青团  工业区  师傅  王晓  

    1996年,曾经辉煌一时的共青城羽绒服厂因种种原因陷入困境,为了给师傅治病,王大军和王晓磊策划了一个骗局,逼迫厂长发工资。王晓磊害怕承担责任,临阵退缩,王大军独自承担,被师傅赶出共青城。六年之后,已在深圳成为共青团模范代表的王大军,意外得知共青城羽绒服厂面临破产,他与毛厂长等人一起为挽救工厂而努力。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 回顾与展望交织的现实影像

    关键词: 影像  展望  电影频道  城市宣传片  电影艺术  社会建设  人民群众  中国梦  

    《共青城》作为电影频道推出的“中国梦”新片之一,运用电影艺术,弘扬艰苦卓绝的“共青精神”,激励、引导人民群众投身社会建设。共青城历史悠久,事迹繁多,如何寻找适宜的切入点,对其进行影像化,又不使之沦为单纯的城市宣传片并非易事。其作为电影频道出品的电影,对影像的处理在其制作条件所限下达到了合格的水准,不失为一个可供借鉴的...

  • 情感与行动的交融

    关键词: 情感外化  艺术作品  人类情感  电影艺术  符号形式  艺术形式  表演艺术  艺术家  

    艺术作品,往往都是艺术家内心情感外化的结果。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也曾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不可否认,任何艺术形式的内涵都孕育着情感,都表达着情感。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表演艺术正是“人类情感在视觉上的一种特殊表达语言,

  • 《我们是冠军》影片分析——中国文化语境下对好莱坞叙事策略的移植与价值重构

    关键词: 价值重构  叙事策略  文化语境  影片分析  好莱坞  20世纪70年代  针对性训练  乒乓球队  

    故事梗概: 20世纪70年代末,王建国来到黄村执教少年乒乓球队。他从选拔队员开始就遇到了重重阻力,但他都努力解决。在他严格的训练下,孩子们的乒乓球水平快速进步,在赛前热身时干净利落地战胜了预选赛的对手恒邑小学。不料正式比赛时,黄村小学一败涂地,被淘汰。随即,校长宣布解散球队,黄建国失意而去,回到了当初工作的事业单位。但恒...

  • 完整细致的视听方案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  视听  乒乓球队  训练条件  技术基础  体育题材  表现对象  少年儿童  

    《我们是冠军》以真实素材为基础,讲述了一位深爱乒乓球运动却与冠军失之交臂的教练与他的小队员的故事。因身体受伤而退出乒乓球竞技场的王建国临危受命成为黄村小学乒乓球队的教练,面对毫无技术基础的小队员和简陋匮乏的训练条件,他以梦想为支撑,克服诸多困难创造了奇迹。作为一部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体育题材影片,

  • 用“信念感”激发儿童演员“表演真实”

    关键词: 表演  演员  20世纪80年代初  乒乓球比赛  儿童  激发  信念  训练基地  

    《我们是冠军》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正定青年乒乓球教练王建国带领山区小学生们从零开始,经过刻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省乒乓球比赛季军的故事,展现了正定成为中国乒乓球国家训练基地的历史渊源。全片洋溢着热血和激情,特别引人瞩目的是那群为了打好乒乓球争夺冠军而顽强拼搏的孩子们。小演员们通过质朴纯真的表演,将艰苦条件...

  • 华语新都市电影的内地票房结构(2009—2012)——基于中国内地城市电影票房数据结构模型的产业分析

    关键词: 都市电影  结构模型  电影票房  内地城市  产业分析  中国  华语  个体体验  

    陈犀禾教授和程功将“新都市电影”定义为:“近年来,以表现现代都市青年生活为主题、以表达他们的情感与趣味为宗旨、并以他们构成市场和票房主体的中小成本影片”,认为这些影片“在主题和风格上与之前的都市电影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更加重视个体的都市体验。这种体验区别于‘都市一代’边缘化的个体体验,转向了类型化和商业化的表达”,

  • 90年代台湾女导演电影中的新都市空间与情感位移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都市电影  都市空间  情感方式  女导演  台湾地区  位移  农业社会  

    从“三厅”电影到台湾新电影中的都市,空间标示着年代,也隐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农业社会中共同耕种的土地是人们维系情感的方式,进入工业社会后则产生了更虚拟的经济与人情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台湾女导演的电影中,传统都市电影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出现了新的意义,女性的情感方式和生命轨迹也在新都市语汇中发生嬗变。

  • 从“都市”到“新都市”——对新都市电影中时尚化书写与景观城市形象的反思

    关键词: 都市电影  城市形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时尚化  新都市  20世纪90年代  反思  景观  

    一、新都市电影:从“都市一代”以来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城市开始取代乡村成为了中国电影突出关注与表述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海外学者称为“都市的一代”(Urban Generation)的中国“第六代”电影人纷纷将摄影机对准了社会转型语境下的中国城市变迁的阵痛,

  • 走入城市深处的命名——从都市电影到新都市电影的嬗变

    关键词: 都市电影  嬗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城市  中国电影  全球化背景  90年代  电影思潮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进一步走向分化和多元。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大都呈现出一种有序化的递进或嬗变,每个时期大都以一种电影思潮为主流,可谓条分缕析。

  • 探析明星价值评价——以新都市爱情片类型明星为例

    关键词: 爱情片  价值评价  新都市  明星  中国电影  票房  

    经历新世纪头一个十年的迷茫、探索、磨合和积累之后,2011年以票房“黑马”之姿出现的《失恋33天》和《将爱情进行到底》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时代。

  • 类型电影的作者化实践与民族身份的文化呈现——论当代韩国“悬疑电影”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 类型电影  作者化实践  民族身份  韩国悬疑电影  叙事策略  

    近些年来,韩国新锐悬疑电影相继映现,从2005年横扫韩国国内各大奖项的《杀人回忆》,到2004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老男孩》,再到后来的《追击者》、《那家伙的声音》、《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等,这些影片均以韩国社会现实为所指,以本土文化为依托,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也因其异质性的叙事诗学为国际影界所惊羡;...

  • 眩光:一种独特的现代电影语言

    关键词: 眩光  电影语言  现代性  

    “眩光”是由于视野中不均匀的亮度分布或极端的亮度对比导致的视觉失衡,以致降低物体可见度和视觉分辨力的光源环境。作为一种特殊视觉现象在电影影像制作中理应加以回避,但随着电影科技的进步,媒介记录能力的改善,这一现象最大限度的被弱化,银幕呈现更加接近人的视觉经验同时,因其独特的视觉效果会产生特殊的情绪和心理感染,进而成为一...

  • 初论电影导演的特效思维

    关键词: 电影特效  特效思维  电影导演  

    目前,电影特效已经成为电影产业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导演的特效思维在电影制作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影特效通过高科技手段,达到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能实现导演新奇的艺术构想。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特效电影的现状以及特效电影如何通过导演的引领,协同创新,将技术与人文相结合,开拓创新出有自己品牌的特效技术,创造出感动心灵的特效...

  • 创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论非常规剪辑在叙事性作品中的特殊价值

    关键词: 非常规剪辑  叙事性作品  非匹配  超短镜头  幻境时空  

    剪辑是影视创作的关键性环节,常规剪辑可以保证视觉的流畅、结构的明晰、意义表述的通达晓畅。但作为艺术,创新以及通过影像表达深层次内涵一直是影视艺术所追求的目标,打破剪辑规则,另辟蹊径的非常规剪辑手法在叙事过程中为观众创建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得叙事性影视作品在故事叙述的同时表现出更为深邃的内涵。本文将从视觉的不匹配、镜...

  • 摄影运动控制技术下的电影时空重构

    关键词: 运动控制  凝固时间  照相机阵列  时空结构  

    没有运动就没有真正的电影,连续运转的电影摄影及放映设备,使早期静态照相的凝固空间流动起来,正是运动使时间与空间汇入同一流程。电影总括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而成为一种“劝态的造型艺术”。本文从特有的角度,探讨了电影摄影运动控制对电影时空结构的影响,这里谈到的运动不仅仅涉及到被摄主体与镜头的运动,也包括摄影机拍摄的画幅运动...

  • 散议电影创作中的影像叙事——以张艺谋电影为例

    关键词: 翻译  精炼  转译  色彩  造型  具象  意象  

    本文以张艺谋电影作品为例,详细探讨了电影的影像叙事特性,并从精炼与转译、色彩与造型、具象与意象三个方面进行了诠释。

  • 为有天明多壮志——著名导演吴天明追思会

  • 狗十三

  • 北京爱情故事

  • 幸福对对碰

  • 炫目鸡尾酒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西天文慧园路3号,邮编:10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