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的文化符号塑造

肖远平 王伟杰

关键词:文化符号 海龙 保护与利用 文化遗产资源 经济价值 

摘要:海龙屯文化符号的塑造需要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提升,必须做好海龙屯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等多个层面的工作,使海龙屯获得重生,成为贵州乃至中国的又一个文化符号。 海龙屯申遗成功,将使这座矗立于群山之巅的神秘古堡要塞在废弃400年后迎来新生。如何塑造海龙屯文化符号,处理好其保护与利用、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复杂棘手的问题,不仅是公众关注的重点,更是未来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

当代贵州杂志要求:

{1}论文要求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分类。

{2}请严格遵守《著作权法》,文责自负。

{3}请勿一稿多投。三个月内未收到我刊回复,作者即可自行处理。因人手紧张,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4}来稿中引用他人的作品,按著作权法的规定在正文中应标注参考文献,并在文后著录。

{5}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专题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序号在注释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①②等表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当代贵州

部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关注 15人评论|1人关注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