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杂志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文坛杂志创刊于1982,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当代文坛杂志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文坛杂志创刊于1982,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主管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6-0820
国内刊号:51-1076/I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20.00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关键词: 文学观 德里达 读解 女人 法律 长篇小说 市场销量 说文学 写作 边缘化
文学在当今时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倒不是说文学在走下坡路或边缘化,实际的情形是文学照样热火朝天。看看图书市场销量和每年上千部的长篇小说,就不能说文学凋零。如果看看网络上的写作,那些是什么东西呢?既不能归为政治、也不能归为哲学或社会学伦理学,那只有归为文学。博客写作全是借了文学之名,但谁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呢?所有被归在文...
关键词: 主义 中国小说史 鱼 鲁迅 先生 校注 考证
记得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鲁迅先生曾大谈魏晋风度,从思想的通脱一直说到魏晋人的癫狂卖骚,自由放荡。尤其是他们吃五散石,我看与今人吃白粉没什么两样,以为这是一种赶时髦摆阔气的方式。鲁迅生前虽然做过中国小说史,但是,就单个作家的研究而言,他只校注过《嵇康集》。为什么他要选择嵇康来考证?窃以为,多半是由...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文学思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反启蒙 文化全球化 国际市场竞争 社会文化结构 中国经济 科学话语 人文社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广泛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中。经济上的全球化是否将导致文化上的全球化?虽然学界对这一问题尚无定论,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众多学者对全球化的言说热情。当讨论趋于深入,我们逐渐可以察觉到,如今探究文化全球化的发生问题已不再紧要,不管全球化是否已成...
关键词: 中国视野 文化研究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问题 创作思潮 80年代 文学艺术 现代观念 新时期
文学和文化问题的提出,在新时期开始后已经是第二次了。80年代在“寻根文学”的创作思潮中,当时尚属年轻一代的作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文学要寻一寻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其中,韩少功是第一个发出“寻根”呼声的:“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中国还是中国,尤其在文学艺术方面,在民族的深厚精神方...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快感 后现代主义 晚期资本主义 政治 文化逻辑 精神病理学 詹姆逊 精神病态 精英文化
一 欣快症:大众文化的精神病态 “欣快症”是詹姆逊从精神病理学角度对后现代主义所作的著名诊断。詹姆逊将欣快症界定为焦虑与异化感的消逝,以及一种无痛的、类似于吸毒幻觉的欣快感,并视之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和大众文化的美学表征。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文中,詹姆逊通过对两双鞋子(凡高的“农民鞋”与沃霍尔...
关键词: 审美创作 个性化 追求 辞赋创作 司马相如 创作构思 创作实践 心得体会 自言自语 审美体验
蜀地早期杰出的赋作家和赋论家司马相如曾经就辞赋创作表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在这里,司马相如非常强调赋的审美创作构思“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的“自得”性。所谓“得之于内”,从司马相如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并结合其创作实践来审视,即在他看来,辞赋创作既要深思熟虑,又...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文学经典 20世纪50年代 语境 现代化进程 文化思潮 60年代 改革开放 社会学 全球化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来风靡世界的一种文化思潮,其反对权威、解构崇高、消解中心和尊崇多元等特点,使艺术、文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产生了经久不息的论争。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也日益卷入到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末 现当代文学 失衡 失度 文学史形态 作家作品 图书 言说
自20世纪80年代末学界倡导“重写文学史”以来,市面上现当代文学方面的图书与日俱增、层出不穷。十几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的不仅是纯文学史或准文学史形态的图书,更包括那些五花八门、铺天盖地的冠之以选读、解读、重读、再读、导读、快读一类的图书。现在回过头看,这些图书大多接受了“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若干理念,无论是在对现当代文学的总...
关键词: 先锋文学 启蒙话语 新时期 现代派文学 失效 资本主义社会 精神指向 创作方式 自由联想 人的异化
先锋文学其实是一个变动不居、应用很泛、并无固定所指的术语,缺乏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人们一般用它指称在创作方式和精神指向上表现出大胆突破与创新的文学,而且多指西方的现代派文学。西方的现代派文学在艺术上长于运用象征、变形、通感和自由联想等手法,在思想上强调反传统,表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人的异化等问题。
关键词: 20世纪末 地域视角 民间视角 文学话语 范式转变 当代知识分子 文化视角 批评视角 80年代 主流地位
地域视角和民间视角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两个重要的文学批评视角,但上世纪末端中国文学潜在着这样一赫话语范式的转变:民间视角似乎逐步取代了地域文化视角的主流地位。这种转换自有其原因,但根本在于民间视角是对地域文化视角的发展和超越,它在切入文学时,贡献出了一种在特定的历史处境下比地域视角更富有当代知识分子人文价值关怀的方...
关键词: 街市 残雪 现代性 艺术自觉 写作姿态 文学创作 生命体验 艺术感受 生存境遇 专有名词
对于读者来说,残雪小说中时间的消隐,梦的预置和行文的混乱,作为一种叙事谋略抑或艺术自觉,并不令人感到陌生。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役使”作者一直延续甚至强化着这种写作姿态?如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不妨从作者文学创作的“起点”——《黄泥街》——开始,探寻她对“梦”与“街市”及其关系的思考,探究她在特定生存境遇下的艺术感受...
关键词: 叙述者 小说 叙事 李洱 叙述声音 他者 叙述接受者 文学作品 缺席 故事
“所谓叙事,我们指的是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文学作品,即存在一个故事和一个叙述者。”小说中的叙述者有三种类型:缺席的叙述者、隐蔽的叙述者和公开的叙述者。缺席的叙述者是指在叙事中“几乎难以发现叙述者的身影,也难以觉察出叙述声音”;隐蔽的叙述者是叙述接受者“听见一个声音在叙述事件、人物、环境,但却不知道这个声音来自哪里,它似乎...
关键词: 创作比较 残雪 余华 比较视域 先锋作家 文学世界 清新
我用“写梦和梦写”作为余华、残雪创作比较视域之内核,他们两人都在作品中写梦,而且都是先锋作家,几乎同时受到读者的关注,所不同的是余华终由梦中醒来,使其创造的文学世界透露出清新的现实的气息,而残雪至今仍为“做梦”的高手,我称她为“历史的残雪”。
关键词: 人类学 贺享雍 蕴涵 叙事 乡村 简约 重庆出版社 小说 农民作家 乡土气息
我省著名的农民作家贺享雍新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土地神》和《猴戏》,尽管依然飘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回荡着时代的变革旋律,然而,不论是结构编织,情节安排,还是笔墨运用,都一反过去的复调形式、多线并进和浓墨重彩而呈现出“删繁就简三春树”的景象和“抖落铅华见精神”的质朴。在这被评论家喻为“简约乡村叙事”的美学风格的背后蕴涵...
关键词: 贾平凹 孙见喜 创作特色 题材 商州 土匪 90年代 文化资料 出版社 陈忠实
孙见喜的《山匪》(知识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一出,好评如潮。陈忠实由衷地感叹:“《山匪》是我阅读过同类题材小说中非常优秀的一部!”“见喜这个狗东西写得确实很精彩!”费秉勋也这样评价:《山匪》是陕西白上世纪90年代初所谓“陕军东征”以来出现的最优秀、最值得重视的长篇。就连商州鬼才贾平凹也说,且不说小说写得如何,单纯里面的文...
关键词: 余华小说 欲望 生存困境 离合 当代作家 大众读者 90年代 80年代 评论家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余华是少数既受到一般读者、又得到评论界一致称赞的作家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他的创作成果颇丰,但他的创作却在高峰期戛然而止,十年之后才有这部长篇巨制《兄弟》,有趣的是,它遭遇到了大众读者的狂热追捧和专业评论家的严厉批评之间的巨大反差。《兄弟》自然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但我觉得,与余华以往的全部小...
关键词: 中篇小说 陈应松 社会弱势群体 解读 悲歌 流散 写作题材
在新世纪的文学系列中,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始至终吸引着众多读者的关注,继《望粮山》、《独摇草》、《马嘶岭血案》之后,发表于《人民文学》2005年第10期的中篇小说《太平狗》,承续了作者以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民为写作题材的传统,保持了其一以贯之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写作品格,作品直击社会现实矛盾,体现出...
关键词: 中篇小说 王新军 人心 力作 获奖作品 特殊群体 青年作家 写作风格 代表人物
青年作家王新军的新作《坏爸爸》(载《中国作家》2006年第2期)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与中国残联联合举办的“爱与和平”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该小说是此次获奖作品中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十多年来,王新军扎根西北文坛,以朴实而温情的写作风格逐步引起文坛关注,被评论界誉为“第三代小说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西北小说八骏”之一。他的《坏...
关键词: 武侠小说 荒诞 至情 文化心理 文化现象 读者群 传统
“从2003年以来,凡是喜欢在网上读小说的,无人不知《诛仙》;凡是玄幻小说的书迷,无人不知《诛仙》;凡是武侠小说的书迷,更是无人不在说《诛仙》。”《诛仙》的风靡带动了其它玄幻小说的走红,2005年被称为“玄幻小说年”。《诛仙》与传统武侠小说相比具有何种特点?这种文化现象背后又隐藏着读者群怎样的文化心理?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中篇小说 权力 腐蚀 日常生活 普通人 无奈 震惊 悲苦
罗伟章的中篇小说《我们能够拯救谁》,将底层普通人在权力的侵蚀下,在逼仄的生存时空中的挣扎、痛苦、无奈、坚忍、逃避、妥协、投降、蜕变等等众生相一起呈现在我们眼前,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令人震惊的教育的困境,展示了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艰辛与悲苦。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叙事方式 20世纪80年代后 新历史主义 代表作家
20世纪80年代后,文坛上出现了一种运用新笔法对旧题材进行再创作的新历史小说潮流,并呈现出由旧历史小说到新历史小说,再到后新历史小说的发展过程,其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莫言《红高粱》系列,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余华《活着》,张炜《古船》、《家族》等。新历史小说受西学影响很深,也是...
关键词: 矛盾 小说 文艺理论家 赫拉克利特 独特价值 阅读感悟 想象性 哲学家 古希腊 自然界
小说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矛盾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家皮埃尔·马歇雷曾说,小说就是对观念矛盾的想象性解决。他还认为,小说本身就是对矛盾的一种反应,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把握矛盾的方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可能是第一个明确表述矛盾的学者,他说:“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关于矛盾的定义,我认为列...
关键词: 叙事伦理 小说评论 批评家 话语 青年作家 中国小说 评论研究 现当代文学 伦理问题
谢有顺以《铁凝的叙事伦理》一文获2003年《当代作家评论》奖,以《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等系列论文“对叙事伦理问题做了深刻而独到的阐释”而获第四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2005年度青年批评家奖。以这两次获奖为标志,叙事伦理的研究成为当下文学批评的新热点,以叙事伦理为话题的评论研究层出不穷:不仅有关于叙事伦理的理论探讨,而且有...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中国文学研究 学术研究 中国当代 风景线
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中醒目的成果之一,是中国文学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将有利于推进它自身和女性文学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 女性写作 文化批判 自审意识 张抗抗 20世纪80年代 男权文化 21世纪初 发展轨迹 女性文学 外部世界
梳理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女性写作有着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一是对男权文化搭建而成的外部世界的反叛与颠覆,一是对女性自身文化痼疾的冷峻审视与批判。以历时性的眼光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三个时期,张抗抗的作品表现出从人道主义价值探寻、理想主义话语倾吐到人性丰富、和谐的精神性寻觅过程。与同时代的...
关键词: 张爱玲 细读 佚作 发现 人物内心 陈思和 文本
新发现的张爱玲佚作《郁金香》原连载于1947年5月16—31日的上海《小日报》,其完整版本首发于《上海文学》2005年第10期。《上海文学》的主编陈思和先生在《编后感言》中提及《郁金香》的内容时说道:“这些琐碎事又是笔笔藏有隐情,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是关涉人物内心的感情世界,可以说句句是伏笔,经得起文本细读来细细咀嚼。”
关键词: 散文创作 虚构 中外 评论家
散文被誉为“真”的艺术。对于散文的真实性,还没有哪位作家或评论家表示过异议,几乎人人都在强调散文的真实性,认为“真实”是散文的根本,是散文的生命。
关键词: 雪域高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马丽华 散文创作 文论 纪实 理性 真情 审美理想 人文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一度兴起的“散文热”让受众的目光应接不暇,而在细细品味文本时,接受者更多感受到的则是散文创作的芜杂与放浪。揭开其喧嚣纷扰的面纱,下面掩隐着的是崇尚物质与消费的日益世俗化境遇中,散文的人文精神与审美理想的日渐滑落和丧失,它已“陷入自身艺术发展的某些泥淖”中;在不少作家缺乏真...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心灵 少数民族作家 民族文学 写作 岷山 大地 天空 创作主题 当代文学
在丰富多彩的当代文学中,民族文学是一道不容忽视的独特风景。而在民族文学中,羌族作家谷运龙的散文创作,则仿佛是塞外的一片江南,又好似掩藏在深山中的一个城堡。他的散文,在题材的选取和主题的确立上,无不清晰而深刻地烙印着属于自己和民族的特征,创作的脚步是悠远凝重的,现实的眼光是亲切苍凉的,美好的心灵是襟怀坦荡的,执著的抒写...
关键词: 当代文坛 学术年会 云南师范大学 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 重庆工商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副教授 编辑委员会 外国语学院
“2006当代文坛学术年会”于8月7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本次会议系〈当代文坛》编辑委员会首次学术性年会,由当代文坛编辑部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兴中教授,副院长王乙教授、陈斌教授、胡彦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铁凝 力作 世风 女性命运 80年代 人物命运 华北平原 抗战时期
乱世中的历史风云——独特的乡村视角 在铁凝眼里,乡村一直是她心目中的家园。从80年代的《村路带我回家》、《意外》到“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孕妇和牛》等小说,铁凝常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黄土地上劳作的农民身上,新作《笨花》亦是以笨花村向氏家族在历史风云中的生存状态为蓝本来创作的。不同于“三垛”等作品...
关键词: 女性叙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现代性追求 新时期文学 艺术 传统与现代 女性文学 改革开放 男性作家
在新时期文学中,铁凝被誉为女性文学的一面旗帜。在国家、民族走向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初,铁凝以清纯靓丽的《哦,香雪》登上文坛,与男性作家共同分享现代性的光荣和梦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学东渐”使她开阔了眼界,“三垛一门”以女性罕见的魄力和超越常规的笔致直逼人性的丑陋和血污,以十分前卫的姿态向这个世界呼喊出:“我是女人”...
关键词: 铁凝 批判 早期作品 历史叙事 知识性错误 知名人士 冀中平原 民族历史 民族精神 宏大叙事
铁凝沉寂六年之后推出的长篇新作《笨花》,得到了文学界众多知名人士的充分肯定。他们一致赞誉铁凝是“扎根在冀中平原上的民俗画家”,《笨花》是“一部实验性的成功的作品”,是“民族历史背景下的民间传奇”,是“民族精神的史诗”,“为中国乡村的历史叙事带来了新的经验”。然而在我看来,《笨花》只是铁凝对自己早期作品《棉花垛》的重复...
关键词: 孤独体验 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创造 人类文化史 心理背景 情感世界 作品内容 哲学家 孤独者
“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一些大孤独者”。“从文本角度来看,一部人类文化史,就是它的创造者们的内外孤独史。孤独感是文化创造的心理背景之一,是文化创造的投影。”深入分析诗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发现,他也时常受到孤独的缠绕与折磨,孤独也同样是其作品内容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诗歌 重庆 梁平 阅读 穿越 人类存在 精神维度 中国古代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的主题和中国古代春秋乱世的诗学主题,都以不同形式和不同的历史会演,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中得到了变构诗歌语词的精神镜照。当代诗人比古人的反思更多了整个人类存在的参照系,注入了更丰富、更复杂、更透彻人性和神性的诗思,也更多了个性的、感性充沛的、特定个人的原创诗性体验。对战争与和平、暴力与权利、生命与死亡、人性与兽性...
关键词: 傅天琳 果园 组诗 生命 印象 艺术 诗人 清新 逃离
傅天琳是一位与土地血肉相连、与果园生命相依的诗人。她说:“这片不是诗却是诗的缘由的果园,种满我的酸酸甜甜。像柠檬树和苹果树一样,在我生命的枝头,发出渺小和清新的回响。”于是,当她逃离城市的浮躁与喧嚣,踏进充满宁静与温馨的果园,我们便立即听见了她深情而忧伤的歌唱。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85号,邮编:6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