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当代文坛杂志

杂志介绍

当代文坛杂志是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文坛杂志创刊于1982,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西方文论的知识型及其转向——兼谈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向

    关键词: 当代西方文论  中国文论  现代性  知识型  20世纪90年代初  语言论转向  

    置身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随着我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关联度愈来愈深入和复杂,西方文论在我国当代文论中的作用力到底如何,我国文论的独创力究竟何在,无疑是需要认真追究的问题。而要追究这个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了解当前正与我们频频打交道的那部分西方文论(例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研究”等),而是同时需要由此出发...

  • 长篇小说观潮(之二)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小说观  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  乡土中国  中国文学  农村题材  

    乡土中国的世风与人心——范小青的长篇小说《赤脚医生万泉和》 百年中国文学,成就最大的就是乡土文学或后来被称为农村题材的小说。这当然是两个不同的文学概念。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没有“农村题材”的命名。这个范畴被称为乡土文学,它是那个时代最成熟的文学。这当然与中国乡村的前现代社会状况有关,与作家的乡土记忆和经验有关。虽然那个时...

  • 文学的境遇与批评的基础

    关键词: 文学  批评  境遇  思考性  娱乐化  话题  观看  悲观  

    最近几年,文学的死亡成了一个颇为热闹的话题。话题的起因,殆与“可视文化”的日渐隆盛有关。人们对“图象”的依赖,使得电视和网络取代了书籍,使得娱乐化的观看取代了思考性的阅读,也使得有的学者产生了悲观的情绪,甚至看到了文学的日之夕矣的没落前景。

  • 恢复对“中国”的爱——论当代文学的批判主义历史观

    关键词: 历史观  批判主义  当代文学  人道主义精神  当代小说  自觉意识  批判精神  

    在阅读当代小说的过程中,经常有一种分裂的感觉。从总体上看,作家的审美自觉性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作家的批判精神也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无论是写人与历史、文明、制度之间的冲突,还是写人性自我的挣扎、变异,都渗透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失望常常不期而至。当你跟随着作品进入小说世界时,小说的意义—...

  • 诗歌:从“80年代”到“新世纪”——答诗友十八问

    关键词: 80年代  诗歌  精神空间  商业文化  市场经济  不相容  姿态  诗人  

    1.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文化影响日渐强大深远,很多诗人表现出与此不相容的精神姿态。这种姿态是正常的吗?物质的丰富是不是真的会挤压精神空间?

  • 文学是怎样死亡的

    关键词: 文学  死亡  全球化时代  中国  活着  

    读过一些议论“文学死亡”的文章,想到的竟是这样一个问题:假若文学真的必有一死,会是怎样的死法呢? 显然不会有类似传言中“人类末日”那样的“文学末日”:在某个特别时刻,咔嚓一声,人间的文学就统统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如果文学不是这样地“整体赴死”,具体的文学纵然一定有所死亡,文学也绝不会断然灭绝的。比如,只是中国的文学死亡...

  • 主持人语

    关键词: 主持人  短篇小说  迷恋  叙事  

    徐则臣是一个具有较强叙事潜能的小说新手。我说他是一个新手,主要是他在最近两三年才引起文坛的注意。就像一个刚刚学会开车的人,对车总是有着极度的迷恋,徐则臣也是一样,对小说似乎有着某种异乎寻常的迷恋——在这两三年里,他每年都有差不多十来个长、中、短篇小说发表。我想,这应该是执着加勤奋的结果。

  • 徐步向前——徐则臣小说简论

    关键词: 简论  小说  文学世界  排行榜  文坛  

    自从2004年以短篇《花街》(《当代》第2期)和中篇《啊,北京》(《人民文学》第4期)在文坛冒出头来,徐则臣这几年的发展可谓扎实而迅猛。不但每年都有十几篇力作推出、作品数度进入年度排行榜、作家本人也几次获得文坛重要的文学奖项或提名,而且,其创作不断地在几个向度上顽强推进,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学世界。

  • 小说是个体想象的天堂——徐则臣论

    关键词: 想象  天堂  个体  小说  写作策略  现实题材  生活经验  精神心理  

    从题材上说,徐则臣的写作有京漂、故乡、谜团三个创作谱系,这已经是评论界的共识。其中的“谜团”谱系,采取的写作策略是抛开生活经验而对抽象的人性存在进行“正面强攻”,完全可以看做他为了实现前二者的技艺精进而进行的想象操练。从目前的情况看,文学界和评论界对徐则臣的认可,主要是因为他的“京漂”系列。一是因为这是一个更容易惹人...

  • 书讯

  • 省略和空白的叙事美学——论徐则臣小说的叙事特点

    关键词: 小说艺术  叙事特点  叙事美学  省略  青年作家  内容题材  艺术性  

    在“70后”的一拨青年作家中,徐则臣无疑是少数几个已经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风格和特色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在内容题材上比较丰富多彩,“如果把徐则臣的作品加以题材上的分类,那么,人们看到的大抵有如下两个方向:其一,以一个外地来京者的视角,观察和描摹活跃在北京不同角落的外地人的境遇和心态”;“其二,是对故乡印象的附拾与整理”...

  • 试论徐则臣小说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语言特色  小说研究  文学评论家  当代文坛  思想内容  语言风格  驾驭能力  创作技巧  

    徐则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作家,在获得了春天文学奖等奖项后,吸引了中国当代文坛大量的关注目光。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评价徐则臣的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充实,文笔从容而沉静”。这让我们看到了徐则臣的小说不仅思想内容颇具魅力,语言风格更是独树一帜。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没有好的语言,小说就很难抓住读者的心。徐则臣的作品取得的成功与他...

  •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主体论  新世纪文学  当代文学批评  后新时期  文学研究  90年代  

    2007年伊始,一家当代文学批评杂志再次以“隆重”的篇幅推出了“新世纪文学研究”的专栏。从1990年代一些批评家提出“后新时期”②到因千禧年而诞生的“新世纪文学”,一种欲终结“新时期”于一宿的姿态呼之欲出。不过,对所谓“后新时期”和“新世纪文学”的切切强调不仅没有让一个时代的背影渐行渐远,反而让“新时期文学”以更加峻急的态势...

  • 关于“读者之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读者  文学现象  当代文坛  文学理论  赵毅衡  科学性  忧虑  

    2006年第6期的《当代文坛》上刊载了唐小林教授、刘朝谦教授和欧震博士的三篇关于“读者之死”讨论的论文及赵毅衡教授的倡导之语。刘朝谦教授《“读者之死”所指为何》一文,传达了即使冒两个方面的风险①也要指出当下已经发生且还在发生着的文学现象——“读者之死”。那么“读者之死”到底所指为何?是不是故弄玄虚、虚张声势以赢得眼球的观...

  • 空洞苍白的自我重复——张炜长篇小说《刺猬歌》批判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张炜  刺猬  批判  空洞  阅读感受  

    说实话,对于张炜的小说创作,我一向是充满着期待的。张炜自《古船》以来主要的长篇小说,我都极认真地阅读过。而且我还撰写过一些肯定性批评文章。·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于作家在2007年初推出的《刺猬歌》,我自然也是充满了期待。我真诚地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成为张炜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作品。尤其是封底“这是张炜积三十年历练而成,是已出版的...

  • 哲学视阈下的比较诗学理论

    关键词: 诗学理论  视阈  哲学  实践精神  理论品格  当代文化  文化融合  东西方  

    比较诗学理论是当代全球范围内最前沿的诗学理论之一,它以宏阔的理论视野,整合的理论方法,创造的理论品格,实践的理论精神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理论体系并赋予其强烈的实践精神,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当代文化境域中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重新看取世界的窗,力图为迷失的人类寻找一条新路。

  • 省思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精神的价值失落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价值失落  文学精神  文学创作  创作思潮  经典文学作品  人格精神  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是一个精神价值失落的时代,一波又一波的文学创作思潮浮光掠影而去,各种争论吵闹把文学精神撕裂和淹没,却终没能留下人们公认的经典文学作品。反省当代文学的创作思潮与成果,我们不得不哀叹我国文学创作的精神失落。不管是主张文学是政治服务工具还是强调阶级斗争的写作宗旨;不管是牢骚盛多的伤痕文学还是乡情浓厚的寻根文...

  • 差异运动与比较文学中的认同意义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运动  同意  解构理论  人类精神  学理依据  德里达  

    在解构理论看来,从根本上说,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体现,文化与文学不是基于一种唯一的因素之上的统一体,而是基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运动之上,是异质的多元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德里达的“延异”观念中获得学理依据。

  • 审美经验与生活经验移置——论大众文化艺术形构特征

    关键词: 文化艺术  审美经验  生活经验  大众  实用主义美学  实践美学  抽象理论  感性认识  

    当前,文化批评界和美学界对待大众文化艺术和审美的见解表现为两个走向:一是沿着欧洲传统观念,认为美学应该限制在有关美的纯粹的抽象理论中;二是实践美学从美学之父亚历山大·哥特利市·鲍姆伽登“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的观点出发,认为美学的对象不应是理论著述中的检验而应该是具体生活品质的检验。前者认为美学与艺术都不能含有...

  • 文学:思考的意识与能力——上世纪百年中国留学生文学比较

    关键词: 文学比较  中国留学生  能力  意识  留学生文学  西方文化  中国文坛  距离  

    对于民族的从前、今天和未来,古往今来,大凡文学人便不能不思考。但要思考得深刻透彻,需要一定的位置、角度,没有正确的位置和适当的角度,会产生横看侧看的偏颇;还需要一定的距离,不拉开点距离便不能总览,会有身在此山的局限。而上世纪百年两次国门打开,为文学人不同前人的思考提供了条件。走出国门的留学生在全新的视角下,在与西方文...

  • 当代方言写作的民俗观照

    关键词: 方言写作  民俗生活  观照  当代作家  文学创作  生活细节  文化意蕴  方言文学  

    方言写作已成为当代作家与评论家们密切关注的对象之一。就文学创作本体而言,广义的方言写作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纯粹用方言写作的方言文学,它以方言来思维并贯穿整个文学叙事结构,譬如某些方言色彩极为浓厚的地域小说。二是在共同语写作过程中适当地使用方言俗语,方言经过书面语的简单加工却又不失原味。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方言”作为...

  • 巴赫金的文学内容与形式思想——兼及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

    关键词: 内容与形式  文学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  巴赫金  批判  科学意识  研究者  自觉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历来的文学研究者多有关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只有在现代学科得到极大发展和文学科学意识充分自觉的意义上,这一问题才可能得到回答。在文艺学史上,巴赫金第一次对它进行了专门的、深刻的和令人信服的思考。下面对他的思考予以分析和研究。

  • 现实主义:"回避"的策略与"发现"的手段--毕飞宇小说解读

    关键词: 小说解读  现实主义  回避  历史题材  写作兴趣  小说创作  表现方法  小说体式  

    在迄今为止的小说创作中,毕飞宇尝试了诸多小说体式和表现方法,他关注的题材领域也在不断转换。90年代初,他偏爱采用“寓言化”叙事方法处理历史题材,小说具有鲜明的“先锋”性;之后,他转而关注城市生存的无根化、欲望的冲撞与变形等等“当下”主题,“都市小说”似乎成为他的写作兴趣所在;近年来,《青衣》、《玉米》、《平原》等具有鲜...

  • 回归自然:迟子建的终极乡土

    关键词: 乡土叙事  迟子建  回归自然  中短篇小说  终极  生活经验  文学成就  当代文学  

    虽然已有数部长篇,但总体而言,迟子建的文学成就还是以中短篇为代表,这些小说堪称当代文学的传世经典。而在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块是乡土叙事,它占据了迟子建最大篇幅的叙事激情。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迟子建的美学理想离不开乡土的客观存在。1990年代,迟子建经过一段动荡变换的转型期,走上平实而又绚烂的写作路向,...

  • 荒诞背景下的存在探幽——寇挥小说创作论

    关键词: 小说创作论  荒诞风格  小说作家  陕西文学  艺术风格  现实主义  小说世界  视觉冲击  

    寇挥是当代陕西文坛一位颇具创作实力与独特艺术风格的青年小说作家。在以现实主义为创作主潮的秦地作家中,寇挥的荒诞小说创作无疑是一个另类,综观他近年来不算高产的小说创作,我们均可以从中读到各式各样的荒诞叙述。正因作品突出的荒诞风格,寇挥既是陕西文学的一个“异类”,同时也是一大亮色。走进寇挥的荒诞小说世界,好似开始了一次诡...

  • 历史波澜中的人性图式

    关键词: 人性思想  历史进程  图式  艺术创造力  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  中国特色  小说创作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作为著名作家的石英先生历来就是文学评论界关注的对象之一,因为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不仅为我们奉上了大量堪称优秀的散文作品,而且在小说领地也笔耕不辍,展示出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不凡才华,仅新世纪以来就先后出版了《公开潜伏》、《人性伏击》、《人性磁场》三部长篇小说。当然,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作家凭借不凡的艺术...

  • 贺享雍乡村叙事的正调与变调——试论贺享雍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创作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农村题材  小说创作  贺享雍  乡村叙事  重庆出版社  变调  

    新近,重庆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四川作家贺享雍的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系列。这个“系列”,共选收贺享雍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五部,即《后土》(原题《苍凉后土》、1996年6月初版)、《怪圈》(2001年8月初版)、《遭遇尴尬》(2002年5月初版)、《良心》(原题《土地神》、2005年6月初版)、《天眼》(原题《猴戏》、...

  • 从迁台作家创作看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延续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传统  作家创作  台湾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从1921年台湾开始白话文写作算起,台湾的新文学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新文学”的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般被大陆文学史界划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部分,它们的延续和关联已被众多文学史家广泛地探讨和评价过。然而,海峡彼岸的台湾文学与新文学传统的关系,新文学传统在台湾结束“日据”回归祖国后的影响和作用,...

  • 评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巴蜀文化书写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巴蜀文化  台湾文学  书写  文学成就  艺术风格  风景线  梁实秋  

    当我们把审美镜头对准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缓缓扫描的时候,一道巴蜀文化风景线就会清晰地凸现在我们面前。参与构筑这道风景线的作家主要有梁实秋、覃子豪、张秀亚、孟瑶、聂华苓、余光中、琼瑶、虹影等人。他们无疑是一批真正的实力派作家。尽管他们的文学成就犹如春兰秋菊,在艺术风格上也是奇葩争艳,但对巴山蜀水的动人描写却是他们作品...

  • 消费时代文学方言的轻与重

    关键词: 文学语言  方言  消费时代  作家创作  艺术表现方式  话语情境  

    一 新世纪话语情境下的“新方言” 从文学的发展规律来看,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常常是一种新的文学审美形态的开始。进入新世纪以后,文学语言也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当下的几个作家的创作而言,莫言的《檀香刑》里的猫腔、贾平凹的《新秦腔》里的秦腔、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里的方言字典以及“80后”的一些创作,似乎都在昭示着作家创...

  • 《女神》、《屈原》的本原精神及谱系探究

    关键词: 谱系  精神  文学创作  爱国主义  个性解放  思想层面  

    《女神》、《屈原》分别代表着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郭沫若文学创作主要领域的代表作。关于两部作品的具体思想层面,研究者已经有许多的表述,如爱国主义、个性解放思想、摧毁旧世界的战斗激情、创造新世界的理想愿望等等。结合作者创作的特定时代背景,两部作品在具体内容侧重点方面自然有差异,前者的个性解放和后者的爱国主义...

  • 海上风情与青春祭奠——解读《初夜》与《启蒙时代》

    关键词: 启蒙时代  青春  风情  海上  解读  女性作家  

    2007年《收获》第3期刊发了唐颖的长篇《初夜》,与第2期王安忆的《启蒙时代》一样,展示的是女性作家笔下恩怨缠杂的“”时代;书写的是那一段布满欢悦、痛苦、迷狂、寻找和失落的青春履历;记录的是关于时代、思想、爱情、身体和青春的祭奠。这两位女作家均为当红海派传人,对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切肤的细微感受,在各自的作品中,以活色生香的文...

  • 女奴的卑苦与女神的圣怒——对苏童新作《碧奴》的双面阐释

    关键词: 苏童  阐释  女性命运  女神  女奴  人类精神家园  重述神话  

    作为“一门通过含蓄隐喻来体现同一性艺术”的神话,记录了人类祖先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本性的方方面面。现代人在信仰迷途中,走到了神话这一人类精神家园的故乡。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著名出版人杰米·拜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起了“重述神话”大型图书出版项目,该项目“邀请各国著名作家对本国神话传说进行再创作”。苏童应...

  • 三重视界的立体式观照——读《毕四海文集》有感

    关键词: 毕四海  文集  立体式  作家出版社  厚积薄发  观照  视界  文化传统  

    齐鲁大地文化传统丰厚,气象氤氲。对于山东的作家来说,这实在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东作家说得上都是厚积薄发,而这种厚积薄发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力度和分量,因为他们的厚积薄发是在悠悠两千多年的文化积累上的厚积薄发。毕四海是山东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最近一套七卷本的《毕四海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文集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作家近三十年...

  • 《尘埃落定》:母语文化与诗性语言

    关键词: 诗性语言  母语文化  茅盾文学奖  作品研讨会  中国社科院  长篇小说  民族文化  

    中国当代文坛活跃着一批用汉语创作的藏族作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以自身的创作实力在文坛崭露头角。阿来就是其中的一位。他1998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国内好评如潮,国外已经有十多种不同的译本。一部藏族作家用汉文写作的作品能取得这样的创作实绩,赢得国内外研究者普遍的赞誉,除了这部小说具有民族...

  • 乌托邦的终结——评张炜的长篇小说《刺猬歌》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张炜  刺猬  乌托邦  民间世界  现代工业社会  怀疑精神  现代文明  

    张炜是一位极具怀疑精神与批判力的作家。他的一系列小说,对现代工业社会的痼疾与传统宗法社会的黑暗,都有深刻的揭示。虽然一再声称自己是站在民间、大地的立场上进行写作,但张炜对于民间世界的真相也依然保持着一分难得的清醒。所以,尽管对民间世界充满诗情洋溢的爱恋,并希望于此找到精神家园和对抗现代文明痼疾的解毒剂,但张炜所描写的...

  • 《圣天门口》:对激进主义文化的多维反思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激进主义  天门  中国古代汉语  19世纪末期  中国知识分子  社会变革  

    激进主义文化——革命,是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主流。“革命”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存在。如《易经》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在传统文化中,“革命”是合乎天、地、人的重大举动,是王朝变更合法性的主要体现。“革命”包含了改朝换代的意义。进入近代历史以后,“革命”获得了现代性的内容。中国...

  • 文学叙事的现代性与传统性——论《丁庄梦》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 民族传统  叙事风格  文学叙事  上海文艺出版社  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  叙事模式  现代与传统  

    自“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叙事一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惑、挣扎,艰苦地徘徊。一批作家,如鲁迅、沈从文、老舍、赵树理、汪曾祺等,坚持维护民族传统,从整体上恪守着中国传统的叙事风格;而另一批新锐作家,如莫言、余华、刘震云等,则无情地拒斥了传统的叙事模式,肆无忌惮地追求西方文学的现代叙事模式。还有一些作家力图将现代与传统融...

  • 论《无巢》的新闻叙事特征

    关键词: 新闻记者  叙事特征  进城务工人员  社会责任感  底层文学  中篇小说  生活遭遇  人文关怀  

    熊育群的中篇小说《无巢》(《十月2007年第1期)被认为是又一篇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它真实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遭遇与生存状态,传达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作者的身份是新闻记者,这个故事也取材于一则真实的新闻报道:广州一个青年民工将3岁女孩扔下天桥,然后跳桥自杀。

  • 上帝也有狗仔队——透过小说《克隆救世主》论消费文学的恶搞化

    关键词: 消费文学  救世主  克隆  小说  上帝  生产过程  文学作品  接受过程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非常古老和重要的一种互动形式,既包含作者创作的生产过程,也包含文学作品的传播、消费和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85号,邮编:6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