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

杂志介绍

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是由内蒙古日报社主管,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创刊于2007,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 主办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 国际刊号:1003-9341

  • 国内刊号:15-1078/Z

  • 发行周期:月刊

  • “街道属于谁”的中国答案——“街道是我们……大家的!”中国展序

    关键词: 街道空间  中国展  公共空间  城市形态  自发性  古代城市  社会阶层  自发活动  答案  管制  

    如果将齐与秦视为"放任"与"抑制"的两个极端,此后中国各时期的城市形态则是在这两极之间的摇摆。控制"小异"的尺度不同,将导致城市形态的差异化。作为最主要的公共空间,街道隐藏着自发性的全部变数——既是自由市场的温床,也是聚众滋事的隐患。这一空间的形态可以反映出政府对城市控制的策略和力度。

  • “街头文化”与“街道城市”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公共空间  都市空间  街道空间  历史城市  文化批评  传统城市  都市语境  空间转化  民间文化  

    虽然古代中国城市受传统的建筑与规划格局的影响,而具有某种"特异"的东方性,如平展的都市空间、整体规划及快速营造(如明代北京,在十五年内迅速规划并建成),但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历史城市一样,"街头文化"同样是中国传统城市民间文化、地方政治和城市活力滋生的主要公共空间。"街头文化"发生的空间并不仅仅在街道、胡同里弄,也可以是茶馆酒肆、地

  • 街道的公共性与看不见的私密

    关键词: 公共性  公共建筑  私密性  街道  建筑物  行结构  行为  权力  技术  发生  

    街道属于我们大家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转换为:街道是否具备公共性?我们不妨以街道的私密作为公共性的对立面,通过对街道私密性的考察来探讨街道的公共性问题。一、功能私密与景观化街道空间由其两旁的不断延伸的建筑物限定,这些建筑物大量的是非公共建筑,它们的空间属性决定了其使用功能、内部结构、

  • 展览作品阐述

    关键词: 作品  城市空间  街道  长安街  城市形态  立交桥  展览  小广告  城市公园  设计  

    UID绿色街区——上海高架道路是上海独一无二的特征。让我们想象一个由高架形成的密集栅格,带有充足停车位的车库镶嵌其中,以确保行人至附近地区任一目的地的距离都达到最小。这一系统不仅使交通更有效率,更解放了地面上的道路以挪作他用。它们可以变成仅有"软交通"穿行的绿地及公共空间。高架道路将配备噪声隔板,光线反射装置、通风设施及二氧...

  • 你和朱加发生过性关系吗?

    关键词: 性关系  作品  摄像机  官方意识形态  中国当代艺术  怀疑主义  艺术家  影像  真理  乌托邦  

    朱加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独特的风格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界。他的摄影与录像作品就是在那时浮出水面的。当时改变社会的理想刚刚出现,中国开始进入一段敏感的转型期。那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以及接踵而来的柏林墙的倒塌和全球政治气候的改变。接下来的十年里,整整一代经历过历史创伤的中国人开始...

  • 没有情绪的情绪——朱加访谈

    关键词: 情绪  摄影作品  摄像机  探索过程  工作室  摄录机  艺术家  突破口  艺术发展史  录像  

    1994年秋天,北京街头出现了这样一辆三轮车——车辐上固定着一架小型摄像机,车子经过宣武区虎坊路、前门饭店,最后到了陶然亭桥。2年后的春天,通过摄像机摄取的影像首次呈现在了侯翰如先生在加拿大温哥华的精艺轩画廊策划的展览"不确切的快感"上。这就是在中国录像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探索意义的代表性作品《永远》。最初,我本人对于这件作品的了解...

  • 和朱加有关的评论

    关键词: 录像机  运用  北京  作品  评论  个体  公共厕所  城市移民  意识  审美距离  

    朱加是最具实验性的中国录像艺术家。他集中描绘了日常的现实与环境。他的代表作《永远》(1994)运用远景(remote scenes)拍摄,刻意地显示了相机与观众的存在。他将一台摄像机固定在一辆在北京常见的三轮车车轮上,镜头朝前。当他开始骑车的时候,录像机便开始记录北京街头发生的一切。作品的速

  • 关于朱加

    关键词: 不同视点  摄影作品  录像  摄像机  镜头  观众  艺术家  距离  习惯  性关系  

    朱加的兴趣点是视点。他的录像和摄影描绘的是现实的实物和环境。他摄影的手法和选择的镜头不仅远离拍摄的对象,同时让观看者注意到摄像机的存在和观看行为本身。他代表性录像作品是曾经在国际上展出过的《永远》(1994):他把一台摄像机固定在三轮车左轮边缘的一个点上,镜头向外,骑行在路上,当车轮向前行走滚动时拍摄下街头的转动的影像。转

  • 和朱加有关的评论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摄像机  相互联系  评论  摄影作品  事件  冰箱  图像记录  风景  不同时间  

    就在张洹谈论表演艺术中受众所暗指的意义的时候,朱加(生于1963年)将社会本身作为一件表演艺术。他的照片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找寻即时的艺术。他的摄影作品《他们有性关系吗?》(1995)任意地将这种关系插入到两个在街上漫步的人身上。1997年的作品《刻意的重复》将一架摄像机放置在冰箱里,记录下人们开、关冰箱门时的表情,通过与冰箱的关系使人物...

  • 他们俩有过性关系?

    关键词: 性关系  日常生活  艺术家  人道主义  作品展示  黑白照片  探索过程  提出问题  幽默  智慧  

    朱加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即时的艺术,这是令真相与人道主义显现的探索过程。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展示了智慧与幽默。例如:《他们有性关系吗?》(1995),(50张黑白照片)、录像作品《Open,Open again》和《与环境有关》(1997),都表达了艺术家对艺术与生

  • 真实的智慧是创作的根本

    关键词: 作品  创作者  影片  非线性  智慧  环境  传达  方式  真实  影像艺术  

    1994年,影像艺术家朱加制作出了作品《永远》。他将一架小型摄像机固定在三轮车的轮辐上,然后踏着车在北京街头随意穿行,所摄的图像不加控制,以360度旋转,在扰乱观看习惯的同时以镜头语言探讨媒介与知觉的距离。朱加的另一件作品名为《与环境有关》,是以投影的方式将一条鲜活的鱼的形象透射到地面上,影片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开始与结束,自始至终画...

  • 和朱加有关的评论

    关键词: 作品主题  摄像机  录像机  表演者  冰箱  投篮  艺术  行为  人类  画面  

    朱加的作品《刻意的重复》是将一架摄像机放置在冰箱里。不同的人打开、关闭冰箱的门,这些行为都被记录下来。这样的经验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同人行为、习惯的普遍反映。朱加的艺术语言解释了生活中简单事件——就是说进与出、寂静与活跃的双重意义。同时,通过被动的机械行为衬托人类举动的思想性。

  • 绘画的消失:王光乐的艺术实践

    关键词: 绘画观念  水磨石  自然主义  设问  抽象  问题情境  艺术实践  颜料  自我指涉  表征  

    不管人们对王光乐画水磨石的动机做何种猜测,如一种传记式的批评要么特意提到他的叔叔是一位泥水匠,要么强调他画室的地面就是水磨石;也不管人们对他的作品做多少引申性的解读,有人说是抽象,有人看见了禅意,也有人发现了某种"时间"主题——对于王光乐来说,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他没有承认,当然也没有否认那些或多或少有些僭越的解释。他只是按照...

  • 我记忆中的“塞壬”艺术工作室

    关键词: 艺术工作  女性艺术家  西方女性主义  记忆  策划人  作品  批评家  创作热情  小组  参与人  

    塞壬小组由四个成员组成,奉家丽、袁耀敏、李虹、崔岫闻。成立于1998年世纪女性艺术大展期间。其实有关这种小组性的文章应该由四个人分别写,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敏感记忆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文章只能代表我自己的记忆,希望能看到其他三位的精彩文章。1996年我在中央美院第八届研修班毕业展上展出了我的第一批油画"玫瑰与水薄荷"创作的部分作品...

  • 弗兰克·谢佛尔专辑 一个荷兰纪录片人与年轻的中国纪录片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弗兰克  纪录片创作  荷兰  作品  实验音乐  实验方式  工作站  三部曲  音乐家  

    荷兰的纪录片源远流长,从上个世纪初期的伊文思纪录片作品开始,长河一样流淌至今。纪录片的发生,最早肯定和现实的再现、被记载有关,之后的延续拓展和继续延伸,又和人们觉得"真实现实"之中或之外还有更多含义更多命题更多值得反映反省有关。纪录片的拍什么和怎么拍,在荷兰的纪录片中,多种内容和多种方式丰富纷呈的纪录片传统发展至今,已近百年,...

  • “音乐是最好的”:我的纪录片与音乐在一起

    关键词: 音乐节  纪录片  作曲家  指挥家  马勒  电影语言  康定斯基  音乐作品  卡尔多  艺术形式  

    指挥马勒(Conducting Mahler)彩色74分钟1996年1995年5月,阿姆斯特丹举行了一个音乐节,演出了伟大的作曲家古斯塔·马勒的所有交响乐和歌曲作品。《指挥马勒》这部影片拍摄了所有的排练,通过当代五位杰出的指挥家的眼睛来透视马勒的音乐灵魂。这五位指挥家是:克劳迪奥·阿巴多、伯纳德·海廷克、里卡尔多·穆蒂、里卡尔多·夏伊利和西蒙·莱托。马勒本...

  • 受苦的才能

    关键词: 马勒  指挥家  现代音乐  音乐节  阿姆斯特丹  音乐厅  卡尔多  纪录片  意大利  管弦乐团  

    在20世纪初,荷兰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和它的首席指挥威廉·蒙格伯格和古斯塔·马勒建立了一种很特别的关系。马勒去了阿姆斯特丹几次后,这个交响乐团的高品质演出打动了他,他的作品也被荷兰的观众所接纳。同时他也非常欣赏皇家音乐厅的声学设计。阿姆斯特丹对马勒来说就变得非常重要,就像拜伊罗特对理查德·瓦格纳来说非常重要一样。1920年,马勒逝世...

  • 时光之桥

    关键词: 艾略特  作曲家  传统音乐  影片  采访  不同时间  纽约  隐喻  文学作品  制作  

    制作一部关于艾略特·卡特(1908年出生)的影片就是一段时光之旅,就像走在一座连接了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桥上一样。这座桥横跨于传统和变革之间、美国和欧洲之间,也连接了旧世界和新世界。这座桥梁使人们入迷,将过去和将来的碰撞融入现在。我认为,这位作曲家是音乐的传统中"最后的莫西干人"。当我们走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上的时候,他正在沉思着时间...

  • 飞翔的音乐

    关键词: 弦乐四重奏  直升机  直升飞机  斯托克  音乐作品  音乐节  飞行员  演奏  作曲家  演出  

    德国作曲家卡尔海因兹·斯托克豪森的《直升机弦乐四重奏》是曾经演奏过的最复杂的音乐作品之一。受萨尔兹堡音乐节邀请而创作的斯托克豪森,创作了《光》,包括歌剧作品《一星期中Mittwoch》,《直升机弦乐四重奏》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次独特的听觉经验: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分别在四架直升飞机中演奏;四个音响师陪伴左右;四个飞行员驾驶飞机;安装了...

  • 飞出牢笼

    关键词: 凯奇  作曲家  音乐作品  约翰  随机选择  摄影机  爱因斯坦  音乐传统  古代中国  易经  

    约翰·凯奇的人生哲学简而言之就是,飞出每一个你发现的牢笼。这也是关于改变你听的角度的哲学。约翰·凯奇质疑了一个基本的观念,那就是音乐应该是什么。对他来说,每一种声音都是音乐。他通过他的作品《4分33秒》结束了西方的音乐传统。这是为大卫·图德所作的作品,一个钢琴家走向钢琴却不动任何琴键,一直坚持四分钟三十三秒(他使用了秒表来计算时...

  • 视野与偶然

    关键词: 音乐  凯奇  作曲家  电影导演  创作状态  作品  解释  理论  随机  接受  

    要谈论约翰·凯奇的音乐是不可能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他没有什么用。他特有的音乐展示使得任何的(对音乐的断言)变得毫无结果,完全不必要。对凯奇来说,首要的不是建立什么声音的理论,而是去实践。他确信,如果人们能够接受特别的东西,包括完全的寂静,那么听就可以唤醒一种新的认知,并且成为真正释放自

  • 突然来了一个机会

    关键词: 弗兰克  凯奇  纪录片  电子音乐  机会  禅宗  机遇  理解  酒吧  导演  

    "突然来了一个机会,空空的没有什么目的。"如果把崔健歌词里的"机会"翻译成"chance",那么后半句就可以按照凯奇主义,或者禅宗来理解。chance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机遇",固定成了一个术语,用在和约翰·凯奇以及他那一派人的音乐里。说的是,放弃自我(作者)的参与,让骰子来决定音乐的构成。但chance当然还有"机会"、"可能性"的意思,不像"机遇",被赋...

  • 有关弗兰克·谢佛尔

    关键词: 纪录片  弗兰克  音乐  工作坊  草场  马勒  指挥  训练计划  作品  放映  

    我和弗兰克·谢佛尔是同年生人,相似的还有我们现在干的和纪录片有关,再往多了想想,相似的还有都抽烟,身高接近……然后都是男性……没有了,再也找不出什么相似的了。往差别上想,很明显一大堆,他荷兰人,我中国人:1974年我们俩都18岁,都高中毕业,他进了艺术学院后来又是电影学院,我去农村当知青;4年后,1978年,我离开农村进大学读中

  • 2008年,我的中国经验

    关键词: 纪录片  工作坊  工作站  中国经验  中国文化  参与者  草场  艺术  评审团  制作者  

    2008年5月1日到5日,北京的草场地工作站,一个纪录片工作坊在"五月艺术展示"活动中进行。因为吴文光的邀请,我也有幸和他一起主持了这个工作坊。72名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纪录片工作者参与了工作坊。这段时光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缘由2007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的朋友,印度著名的电影人马尼·考尔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做2008年2月份在印度孟...

  • 纸上谈兵:关于新媒体艺术教学的访谈

    关键词: 新媒体  艺术院校  中国艺术教育  学生  工作室  当代艺术  艺术家  教育改革  基本的  艺术教学  

    时间:2008年6月12日下午地点:杭州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艺苑咖啡馆录音整理:高旭曹恺:记得是2003年秋天,我参观了刚建好的新媒体系,新媒体作为一个系科进入艺术院校,在中国你们应该是第一个。事后我看了很多资料,觉得当时的背景有两个:一个是当代艺术开始进入院校。一个是数字媒体开始进入院校,这都是在2000年以后的事。我想问的

  • 自由媒介 自由姿态——中国美院新媒体系“自由创作”课程教学报告

    关键词: 当代艺术  新媒体  学生  创作观念  作品  艺术家  指导教师  先修课程  方案  自由  

    概述1、课程设置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新媒体艺术系科,从2003年建系以来,中国美院新媒体系的创作课程一直贯穿着本科教学的始终,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得思维宽度,最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新媒体系一直聘请国内当代艺术家为客座教席,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如艺术家徐震、施

  • 我对政治其实没有兴趣

    关键词: 纪录片  作品  铁西区  政治  生活  兴趣  历史  艺术家  电影  东西  

    时间:2008年5月地点:798艺术区的一个酒吧《铁西区》之后张亚璇: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完成了四个作品。两个纪录长片,一个剧情短片,一个电影装置。除了最后的装置,其他作品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历史和记忆。《铁西区》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消逝和一个世界的倾覆;《和凤鸣》则是一个女人的口述史,是一个亲历者,也是幸存者提供的活的证言。你的短...

  • 人世的风景

    关键词: 风景  人世  情感  画面  作品  调子  弘仁  形象  图式  虚幻  

    Ⅰ能够在一见之后令人魂牵梦萦的,未必是刚猛雄浑之物,相反,往往倒是那种忧郁暗淡、带着虚幻之感的东西,来得更具此等的韵味与魅力,只是,这种东西往往倾向于自我隐埋,而且,多半是因为气力短乏的缘故,在它尚未真正完满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了。倘若天假其便,促成

  • 20世纪中国艺术史(连载十三) 国画与新国画文明应对中的艺术

    关键词: 黄宾虹  中国艺术史  中国画  传统绘画  新国画  专科学校  省博物馆  传统主义  编辑工作  折衷派  

    "国画"这两个字很容易与让人困惑的"传统"这个词发生联系。大致说来,"传统"被认为是以晚清为限之前的那些知识。由大多数人或者一般教科书确认的传统被认为蕴涵着神圣的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个知识系统,假如一个人对这些系统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通常会被视为缺乏品行或者没有教养,传统被认为是深厚而难以统摄的,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有可能真...

  • 推荐

    关键词: 推荐  中国当代艺术  事件  作品  红萝卜  马铃薯  面人  有罪  项目  作者  

    嫌疑——7位有罪者和无罪者1997这个项目依据的是真实事件,并且这些事件也曾被国际媒体大量报道过。事件中主要的几位女英雄——来自良好家庭的女孩,年龄介于11-14岁,她们都犯下了被认为动机不明的理性谋杀罪。项目在一家少女管教所开始。7位少女被选中拍照。她们被告知她们的这些照片将会匿名地穿插在一系列普通少女的肖像中。同意的少女将

  • 街道管治

    关键词: 城市管治  地方政府  行为主体  城市街道空间  城市道路  公共政策学  政府行为  政府与市场  概念  运作方式  

    街道管治,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一是针对街道空间,考量如何建立合理实效的公共管治;另一方面,则反过来从管治的概念与方法出发,将街道作为一种研究尺度而不是既定的研究对象,通过重新判定"街道"区别于其他城市空间的特征要素,加深对"街道"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以下的论述选取了后一种角度,因为在认识上,不论对"管治"或对"街道"概念,都还...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邮编:100015。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