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创刊于199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历史类。
杂志介绍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创刊于199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历史类。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5-4952
国内刊号:11-3200/K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80.00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出版发行 国史教育 当代中国出版社 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史 人民出版社 1949年
[编者按]经中央批准,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成立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这35年的历史。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工程 启示作用 大型丛书 成果
经中央批准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问世了。这是继大型丛书《当代中国》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又一部重要成果,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一个创新成果。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理论工作者 学风 基本建设
在举国上下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前夕,历时20载、凝聚着老一辈理论工作者和国史工作者心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终于出版了。这是国史研究的一项基本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春秋 风雨
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现在出版了。这是对党的十八大的一份献礼,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创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从中共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开始形成;从中共十六大到2011年“七一”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各项制度、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中共十六大 法制建设 历程 成就
近十年来,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司法及司法行政工作持续发展;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这些成就,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公共财政 财政转型
新世纪以来,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国家财政的支出方向与支出结构,和以往相比,近十年来的财政支出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第一,高度关注民生的支出倾向,逐步加大了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等直接关乎民生的支出项目的倾斜力度;第二,以财政收支为手段加强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双重统筹;第三,加大了对科技创新...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住房保障 中共十六大 回顾 展望
以中共十六大为界,新时期前一个阶段是以社会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重建和形成阶段,后一个阶段是以统筹城乡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创新和发展阶段(住房保障仍停留在前一个阶段)。目前,中国已初步建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项目齐全、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建立了世界上最...
关键词: 民族 民族问题 民族关系 和谐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将“和谐”赋予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时代内涵与本质特征。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 和谐世界 中国外交
中共十六大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为未来世界的发展勾画出美好蓝图,也为新世纪中国外交规划出宏伟目标。和谐世界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中国长期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中...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文化 创新 战略定位 文化均势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直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创新。政治文化的创新首先是政治观念的创新,以人为本、服务政府、公民社会等观念引领政治文化创新的走向,推进了民主法制等的制度化建设,也使其包容性与和平发展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从文化内涵上看,中国共产党的政...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新中国 宪法
新中国宪法视野中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得以酝酿和完成奠基,这表现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制定之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正式确立和经历曲折,这表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午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的制定之...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国际因素 中俄关系 国内 俄罗斯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致词
[编者按]2012年6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莫斯科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俄关系及其国内国际因素(1991~2011年)”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及中国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及俄罗斯地区发展部等机构的30余位学者...
关键词: 中俄两国 友好合作关系 展望 睦邻友好 互利合作 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 世界和平
2011年12月27日是中俄建立20周年。20年来,中俄两国所建立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战略协作、世代友好的伙伴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对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
关键词: 中俄关系 中俄两国 历史 政府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有43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和近400年的交往历史。最近20年来,在两国领导人和两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不断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关键词: 中俄经贸合作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展望 经济结构 地区一体化 地缘优势 合作发展 客观需要
中俄建交2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的“地缘优势”、“经济结构性互补”以及两国逐渐形成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基础。出于两国各自“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中俄两国应克服困难,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水平,逐步形成促进地区一体化的“中俄经济同盟”,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彼此的国家利益...
关键词: 中俄文化交流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简论 人类社会 文化的作用 社会进步 国际关系 社会领域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冷战后,在国际关系中文化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有着传统友谊的中俄两国不断扩大在人文社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亮点。
关键词: 军事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俄 军事援助 工业体系 合作期 苏联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10年里,中国和苏联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框架下,经历了密切的军事合作期。中苏的军事合作和苏联的军事援助,对中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俄关系史 东亚 不稳定因素 中俄两国 合作组织 奠基性 冷战后
中俄友好是中俄两国对东亚和平与稳定的巨大贡献。1992~2002年是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奠基性阶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东亚因素在中俄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东亚因素中,既有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又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述评 国家关系 发展趋势
自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立以来,学界对这种新型国家关系开展了积极的研究,从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动因、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公明党
为了向日本政府传达更为明确的信息,推动犹豫不决的日本领导人早日作出决断,中方再次邀请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由于种种原因,竹入本人访华时未能带有田中口信或亲笔信,因此,竹入访华并没有日本政府的委托和授权,而是接受了中方的紧急邀请来到中国的。1972年7月27—29日,三次会见竹入义胜,向日方提出了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
关键词: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国政府 民众情感 说服教育
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从战略高度淡化处理战争记忆,不希望历史问题影响中日复交大局,但却不可避免地与民众的民族情感发生了一定的)中突。作为代表民众整体利益的中国政府,不可能不考虑民众的这种情感。为了消除和化解民众的抵触与反感情绪,中国政府以对日“区分论”思想为依据,对民众进行了大量的说服教育和正面引导工作,告诫...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外交 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宣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此,中日关系发展已历经40个春秋。在学术研究层面,中日邦交正常化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近十年来,相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试就此做一番学术史的梳理。纰漏之处,恳请方家补正。
关键词: 粮食产量 1957年考订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提出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为3900.9亿斤,与《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所述3700亿斤不同,且两书都未注明出处。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出现这两个不同的数字的原因是统计粮食产量的口径不一样,粮食产量3700亿斤中未包括大豆的产量。笼统地说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约为3900亿斤”或“3900亿斤左右”更为恰当,且应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民族区域自治 建设和发展 历史经验
2012年8月11~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理论研究室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新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共中央 中央领导 十一届五中全会
离休后的邓小平,在中国的内政、外交和党建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而影响深远的新贡献。
关键词: 中共十六大 多党合作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实践 政策 思想政治基础 国内局势 中共中央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沉着应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局势,着眼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科学发展多党合作建设理论:提出多党合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准则。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共十六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理论创新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中共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创新突出表现在:在战略目标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关键词: 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现代史 运思 借鉴 中国社会发展 1949年
中国当代社会史亦称中国现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是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
关键词: 社会史研究 检讨 命题 变革与创新
近年来,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史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与此同时,繁荣发展中的社会史研究也面临着“碎片化”(“碎化”)和缺乏理论关怀等质疑。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战备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国防和军队建设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历史 国家安全环境 突发事件
战备是指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或军事突发事件而在平时进行的准备和戒备。以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为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和战备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