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是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管,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被分解的鲁迅

    关键词: 鲁迅  分解  哥伦比亚大学  普通读者  知识体系  学院派  知识化  精英化  

    谢谢哥伦比亚大学诸位友人的盛情,使大家有了一个对话的机会。 关于鲁迅,中国和日本的反应有些相似,有一个学院派里的鲁迅,还有一个普通读者眼里的鲁迅。前者把鲁迅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越来越精英化和知识化,后者大概和日常的体验有关。自从网络活跃以来,我们能从这个天地间感受到多样的声音。

  • 鲁迅的照片略说——“多媒体鲁迅”研究之一

    关键词: 鲁迅博物馆  多媒体  照片  生平事迹  文献资料  文艺出版社  纪念活动  传媒集团  

    二00六年,为配合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的纪念活动,鲁迅博物馆重新制作了鲁迅生平事迹展览,同时编辑出版了大型文献资料图册《鲁迅》(中原传媒集团、河南文艺出版社,二00八年版)。这本书收录博物馆数十年来搜集珍藏的上千幅图片,全景式地展示鲁迅生平事迹及其时代风云,而且朴素地罗陈资料文献,用鲁迅的自述文字...

  • 哥伦比亚大学“多媒体鲁迅”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哥伦比亚大学  鲁迅博物馆  多媒体  研讨会综述  中国研究  past  专家学者  

    二00九年二月二十一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办了题为“多媒体鲁迅:现代中国研究的过去与未来”(Multimedia Lu Xun:The Past and Future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包括北京鲁迅博物馆孙郁研究员和黄乔生研究员在内的中、美、澳大利亚三国共九位专家学者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刘禾教授主持...

  • 在名教与伪士的围困中突围

    关键词: 突围  名教  转型时代  依附性  新学语  王国维  明义  

    词汇对于社会与文化、思想有着强烈的依附性与共变性,尤其在转型时代,随着新生事物、外来思想的大规模涌现,词语的新变与增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显然自清末以来中国经受着持续的“名词爆炸”、“主义风行”。一九0五年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开宗明义指出:“我国学术而欲进步乎,则虽在闭关独立之时代,犹不得不造新名。

  • 对话与独白——论李松涛《忧患交响曲》

    关键词: 交响曲  李松涛  忧患  独白  对话  发言权  眉毛  酸  

    眉毛,是情绪的小道具 无足轻重却高高在上 对酸甜苦辣它没有发言权 ——不少人恰是社会的眉毛 可诗人正相反

  • 苦痛的多重变奏——李松涛诗艺一叶

    关键词: 李松涛  苦痛  诗艺  变奏  个人体验  创作历程  思维方式  不自觉  

    对于苦痛。李松涛无疑有着强烈的个人体验,以至于他在谈论自己诗歌创作历程的时候,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强调这种体验的重要性。他坦言:“一而再,再而三的剧痛,不能不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我在离手术台和太平间很近的地方,肯定要想一些常规日子里不想的事情。”

  • “诗说:”——读李松涛的诗

    关键词: 李松涛  诗说  呼吁  

    “诗,悲切地说:”,“诗,豪壮地说:”,“诗说:黄河——”,“诗呼吁:”“诗悄声建议:”,“诗……遂以恳切的口吻嘱咐:”,“诗祈祷——”,“诗无意中发现——”,“诗盼望——”……这是李松涛《拒绝末日》中几乎处处可见的诗中之“诗”。

  • 消失的秋日——悼李子云老师

    关键词: 老师  李子  文学活动  六十年代  不在场  历史  内心  

    李子云老师的文学活动,一部分是我们这一辈人不在场的历史,一部分是我们目击了的现实。对五十、六十年代那段不在场的历史,我们今天在论述时,即使持批判的立场,也不能掩饰我们内心的矛盾。在见到了李老师之后,我的一个想法是,我们今天的反思远比他们当年的突围要容易许多。

  • 直抵生存本真的自由抒写——宋晓杰诗歌论

    关键词: 自由抒写  诗歌  宋  本真  个体体验  日常生活  飘逸  

    初读宋晓杰的诗歌,给我的感觉是,灵动、飘逸,温婉之中又不乏坚毅,还有淡淡的怅惋和忧愁。进而品味、深入细读,我认为,宋晓杰的灵动,并非仅仅是建立在个体体验之上的那种对于霎那间灵感的捕捉。其实,她的许多作品都与现实贴得很近,看得出,在对日常生活的过滤和整合中,她在努力地将对现实的感悟推向或衍生到对存在理解的高度。那种对时...

  • 精确的幻想——从田原的诗说开去

    关键词: 文化差异性  诗说  幻想  文化碰撞  诗歌  海外  乡愁  羁旅  

    近年来,海外华语诗歌越来越引起批评界的关注,但是许多评论主要集中在其特异的意蕴开掘上,羁旅和乡愁,对异邦文化的陌生和震惊,中外文化碰撞下对母语文化差异性的辨认和挖掘,如此等等。这些意蕴当然值得诠释,但同时也带来一种遮蔽,似乎负笈海外的中国诗人除去以上主题,就没有写出别的东西,诗歌变动不居的“别材”、“别趣”被删除了。...

  • 移木成林——读田原的日语诗

    关键词: 现代诗  现代中国文学  谷川俊太郎  日语  读者第一  组织安排  河南省  

    喜爱现代诗的读者第一次注意到田原(一九六五年生于中国河南省,诗人)的存在,是缘于对话集《话说谷川俊太郎的“诗”》(澪标出版,二00三年)这本书吧。大阪艺术大学文艺系的山田兼士教授二000年组织安排了对谷川俊太郎的公开访谈,当时刚刚开始在该校教授现代中国文学的田原是访谈者之一。实际上此时他已经在数年前开始着手翻译谷川的诗,

  • 乡愁:一种生态主义的焦虑——关于田原的诗之独白与潜对话

    关键词: 生态主义  诗人  潜对话  独白  于田  焦虑  乡愁  随机性  

    在代序的《书前十条》中.诗人田原告诉我们,他拒绝了一位涛友关于“精选”的郑重建议,而在自己十几年创作中随机性地“抽拿”出一部分诗歌,其中包括某些“尚未成熟”的转型期作品,力求“不被遮蔽”地编成了一部《田原诗选》,目的是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诗选在编排上既不是编年性的,也不是主题性的,多少...

  • 迟子建:温柔敦厚,一往情深

    关键词: 温柔敦厚  迟子建  神话色彩  现代社会  生活秩序  形成方式  人类学家  原始文化  

    在现代社会谈论具有神话色彩的人事,或者为现代事物赋上神话色彩,都是吃力难讨好的事。到了此时代,部落的原始性气质,已散为碎片,它的形成方式与生活秩序,也正接近尾声。人类学家、民俗学专家,努力为它们建立各种档案,其最基本层面的工作,实际上是博物馆式的工作,他们努力探究的原始事物是要通向博物馆的,他们几乎成功地完成了异族文...

  • 庄重地离家,轻逸地回归——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离家模式”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离家  庄重  回归  轻逸  叙述模式  模式化  文学史  

    当作家不断重复同一个叙述模式时,往往容易被简单地理解为模式化写作。其实,同一个模式的不断重复,固然会沦落为空洞的变奏——这已被文学史不断证明过了,但也不乏优秀的作家,可以让它精彩纷呈。正如高明的魔术师,可以只用手上那唯一的白手绢幻化出千奇百怪的新元素。

  • 死亡的魔术、神曲、心理三重奏——解析迟子建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魔术  叙事艺术  死亡  夜晚  世界  解析  重奏  

    高明的魔术,一定是用最简捷轻松的手法完成一个反差最大最出人意料的变化。把一个人轻而易举出人意料地变成其他东西,而又不能再变回来,是死亡也是魔术。

  • 刻舟求剑人——朱天心小说印象

    关键词: 刻舟求剑  朱天心  印象  小说  文学讲座  古代寓言  文化局  女作家  

    二00二年在台北文化局,曾经与台湾女作家朱天心同台文学讲座,有听众提问朱天心,为什么在她的写作中,故事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几乎难以寻找到一个完整的故事。朱天心的回答是,好比古代寓言中的刻舟求剑,她一直等待在她的刻度上遇到一个故事。我就用这句成语作我的题目,来谈对朱天心小说的印象。

  • 现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读栾梅健的《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

    关键词: 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工业文明  出新  史实  

    学科研究的发展往往离不开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发现新的资料,向既定结论提出质疑,从而改变定论,推陈出新;一是从新的理论视点出发,对现有资料或史实作出新的解释.多向度地推动学科进步。

  • 寻找,或者无意抵达——面对《无土时代》

    关键词: 艺术情境  赵本夫  人类  文明  长篇  母性  

    《地母》是赵本夫倾心、倾智、倾注全力构筑的系列长篇。如总题所示,大地是系列的贯穿意象,它的自然怀抱性亦即母性,注定其跟人类的自然亲缘,也注定了走向文明的人类与之日甚其远的疏离——“自然”与“文明”的冲突是一个伴随人类进程的沉甸甸的话题。事实上,系列前两部《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的艺术情境巾,那些犴野的想象和欲...

  • 看吧,这“非常态”书写——陈希我论

    关键词: 书写  常态  普通读者  人的尊严  阅读过程  世界  感受  小说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该怎么描述在陈希我小说那里看到的世界?它远远超越我们的经验,它“可怕”、“不堪”、“极端”、“恐怖”、“颠倒”,在那里,人们活得像猪像狗一样,毫无人的尊严,人人都是“变态者”。在阅读过程中,你感受到不安、厌倦、憎恶、排斥,也体验到难堪、黑暗与恐怖。真的,每一个感受都那么结结实实。可是,尽管那个世界...

  •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

    关键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专辑  颁奖典礼  长篇小说  散文家  

    由《南方都市报》和《南都周刊》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于二00九年四月十一日下午在广州举行。阿来凭借长篇小说《空山》第六卷荣获十万元大奖——“二00八年度杰出作家”;臧棣以《宇宙是扁的》荣获“二00八年度诗人”;李西闽以《幸存者》荣获“二00八年度散文家”;

  • 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体意义与文化意味

    关键词: 儿童视角小说  文化意味  文体意义  人物视角  叙述视角  社会属性  小说文本  审美对象  

    儿童视角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人物视角,以儿童作为叙述视角本质上是对成人理性与成人经验的疏离,在这疏离的背后是作家对儿童社会属性、独特认知方式的深刻体认以及对“儿童”作为视角人物与审美对象必将丰富小说文本的极大自信。那么,儿童视角的优越性究竟何在?

  • 论女性童年身体话语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身体话语  文化意蕴  童年  女性  私人写作  个性特色  身体经验  女作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性话语的解禁,关于性的书写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盛事”。而一批年轻女作家在其极具个性特色的私人写作中,又以前所未有的胆量进一步突破藩篱,对隐秘的身体经验进行探幽发微。尽管批评界对“身体话语”关注繁多,但一般都忽略了在这类写作中往往涉及到的关于童年身体欲望的表达。本文立足于“童年之性”这一新的维...

  • 文学是如何想象政治的——关于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的座谈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政治关系  形象  历史  想象  斯坦福大学  文学与政治  关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王斑教授的《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关学与政治》列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出版后,在国内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刘锋杰教授与译者和几位年轻的博士,专门就此书进行了座谈。他们认为,王斑对二十世纪中国关学与政治关系的新阐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深入地思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 印象点击:如彗星划过

    关键词: 辽宁人民出版社  彗星  印象  谢六逸  才子  梁遇春  朱湘  

    (《才子英年·谢六逸卷》、《才子英年·朱湘卷》、《才子英年·梁遇春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 贩夫走卒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底层文学  下岗工人  精神世界  关心  打工妹  强者  心灵  

    我记得靠二十年前,有这么一个提倡,说是文学,对强者要关心他们的灵魂,对弱者要关心他们的生存。其实有没有这个提倡,多少年以来我们的文学大致就是这么个路子。这几年的底层文学,往好里说,也是关心生存的文学。这里面有个问题是,引车卖浆者之流,贩夫走卒、农民、下岗工人、打工妹,他们就没有精神世界?心灵、精神、孤独、

  • 对学理与现实的双维度求解

    关键词: 中国报告文学  求解  维度  学理  现代社会  社会生活  文化体系  学术敏感  

    报告文学,作为与现代社会相伴而生的文体,在社会生活中日趋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这个与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休戚相关的文体的研究,正引起一部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丁晓原教授凭借学者特有的学术敏感,以一颗执著的探求未知的心灵和知识分子的道义感责任感,将中国报告文学作为自己主要的学术研究对象,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 研究与践行

    关键词: 意识形态性  鲁迅文学  价值重估  教条主义  精神力量  体验式  作品  显学  

    作为一门“显学”,鲁迅的作品和关于鲁迅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这就使它在旧意识形态分崩离析的当代,需要经受“价值重估”的考验。然而,抖去了粘附在鲁迅文学身上的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我们理应看到另一种“意识形态性”:即鲁迅的作品本身的精神力量吸引学者身体力行地进行“体验式”的研究,

  • 文论下载:一个人的文学史如何可能

    关键词: 文学史  个人  下载  文论  春秋笔法  人人平等  乌托邦  史实  

    以什么样的视角和姿态撰写文学史?我并不相信纯客观的抒写历史。纯客观是一种乌托邦。没有倾向不成史。我国传统的史家笔法如“春秋笔法”,如“不虚美,不隐恶”,说到底,倾向就是立场,并不是什么纯客观。但是倾向不能代替史实,尤其对文学史来说,倾向更不能代替文学。作为文学史的发展来说,最根本的是必须敬畏文学,尊重文学和精通文学,...

  • 现代名教的界定与成因

    关键词: 成因  界定  名教  意识形态  生活方式  转换过程  风俗习惯  

    作为“名”的一种形态,“主义”话语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带有价值论断的社会化思想言论,这些言论往往以某种科学、知识学的论证来加强其价值论断的正当性。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从社会到心理、从经济到文化、从世界观到生活方式、从伦理道德到风俗习惯的全面而深刻的转换过程,原有的安身立命的资源失去效力,需要有一个新的意识形态来为人们的思...

  • 二00八年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综述

    关键词: 出版理论  实务研究  文化体制改革  综述  宏观经济形势  文化产业  经济危机  出版领域  

    二00八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大动荡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风平浪静,甚至在一些领域还表现不俗,比较其他行业,国际经济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冲击比较有限,文化体制改革在出版领域率先明确改革目标和路径,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突出部”和“试验区”。与此同时,关于出版理论与出版实务的研究论文成果丰硕,发表了较有质量的学术论文五百余篇...

  • 文艺争鸣二00九年第五期要目

    关键词: 文艺争鸣  艺术经济学  传媒时代  王德胜  神话  

    视点 “娱乐神话”与传媒时代的艺术经济学 王德胜

  • 《作家》杂志目录

    关键词: 目录  杂志  

    作家走廊 中国偶像 杰斯·罗著 汪雨申 邵灵译

  • 《渤海大学学报》目录

    关键词: 大学学报  目录  渤海  现代主义  现代性  抒情性  

    名师讲坛 反思现代主义:抒情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表述 奚密

  • 董事存真——杨军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邮编:1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