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是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管,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当代作家评论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关于新作几句不得不说的话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张清华  作品  春节前  说服力  余华  诗歌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来参加我新作有关的研讨会,张清华在春节前就跟我说要筹办这样一个活动,我很抗拒,我说现在最好别找事。主要是感觉到作品不够,这几个短篇,一组所谓的诗歌,一些散文,几部戏曲,真是不值得拿出来讨论。但是清华说,应该通过这样一个讨论,对自己的这些作品有一个相对清醒的认识,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我一直是欢迎批评的作家,从来没有...

  • 莫言的反精英之路

    关键词: 莫言  精英文学  赞扬  

    今天大家在这里谈莫言的一系列新作,可我脑子里面在想别的。莫言大概是1985年出名的,快40年了,在我看来,他的文学之路就是一条“反精英文学”之路,同时又坐稳了精英文学的江山。回顾一下我和莫言在一起的时候,我所了解的莫言,他有三个时期是争议最大的。第一个是《欢乐》时期,第二个是《丰乳肥臀》时期,第三个就是现在。现在坐在我们这个屋子里...

  • 闪亮的细节及其他

    关键词: 莫言  个人  小说  

    很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研讨会。差不多半年前,有一次我跟莫言老师吃饭,他突然跟我说,你那个《望春风》里面有一段写一个人鼻子流血,他在一个鼻孔里塞上纸,然后抽烟。莫言问我,你写到这的时候,为什么没写他的烟从一个鼻孔里冒出来?当时我想了半天,回去以后我找出小说重新看了这一段,确实如此,我忽略了一个细节,当一个人的鼻孔里塞着草纸的时候,烟...

  • 归去来,或从故乡的方向看——读莫言新作的旧角度

    关键词: 莫言  故乡  旧居  摄制组  纪录片  文学  言说  

    近几年中,我有机会去了几次高密东北乡。有两次是开会顺访,参观了莫言在故乡的旧居,还有一次是作为“文学顾问”,跟随纪录片摄制组张同道等前往,一起陪莫言回了一次故乡。这次还参观了他当兵时在高密县城的旧居,好像是在南关的一座小小的院落,有他亲自盖起来的几间平房,院中有两棵长势很好的石榴树,好像还有一棵是银杏。深秋时节,院子里一地金黄...

  • 形式实验的“返乡”与乡土记忆的“当代”意识——细读莫言小说新作

    关键词: 乡土记忆  莫言小说  返乡  实验  细读  意识  当代  书写方式  

    当“乡土”正在消失的时候,通过怎样的书写,才能留住这个世界?这已然是近20年文学时谈时新的话题。而如何直面与整合近40年不断嬗变的乡土记忆,往往比遥体人情、悬想事势、建构历史寓言更为复杂。2017年8月,莫言续写并改定了三则短篇小说——《等待摩西》《诗人金希普》《表弟宁赛叶》,回望乡村改革过程中故乡的人与事,不断实验着“返乡”的书写...

  • 论莫言戏剧人物塑造的三个倾向

    关键词: 人物塑造  莫言  戏剧  人物形象塑造  文学剧本  英雄形象  平民形象  

    人物形象的塑造一直是莫言所擅长的,小说如此,戏剧亦是如此。正如莫言在戏曲文学剧本《高粱酒》后记中所说:“我体会到,写剧本与写小说有很多共同点,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写人物。写不出人物的小说不是好小说,同样,写不出人物的剧本也不是好剧本。”莫言:《〈高粱酒〉改编后记》,《人民文学》2018年第5期。由此可见莫言对于其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

  • 很多个可能的“我”

    关键词: 评论家  

    1.我有时会把自己称为“原评论家”,正如我现在有时会被介绍为“《人民文学》原主编”,这很好,一个人总会进入这样的还原过程。

  • 一个现代文人的文、气、象——李敬泽论

    关键词: 李敬泽  现代文人  聪明人  墨迹  散文  庄子  文章  涂鸦  

    正在涂鸦一篇莫言“墨迹展”的文章时,又赶上李敬泽的散文研讨会,便停笔思考李敬泽的散文。那时,黄昏降临,我隐约看见一个人在黄河边散步,辨不清形象,似乎在感叹逝者如斯,又似乎在对自己说,你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他之上天空的墨迹越来越大,最后将整个天空都涂黑了,他也一并融入黑夜。突然想起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曾问天地:这世界真的有...

  • 立体桥式的写作——从《会饮记》说起

    关键词: 写作  立体  文艺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双鱼座  李敬泽  北京  非典型  

    看《会饮记》,我一个人偷笑——“萨特的妈多半是双鱼座,然后他们就养出了个如此抽象的儿子”③李敬泽:《会饮记》,第184、158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此刻,非典型双鱼座的我正被儿子具体地嘲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马恒君:《庄子正宗》,第198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随笔能够写到这种随意、会心的境界并不容易,要有顽童的...

  • “历史”的另一种言说方式——论李敬泽散文对历史的“修补”

    关键词: 李敬泽  历史  言说方式  散文  修补  故事集  

    许多学者认为李敬泽的文体很难辨识,毕飞宇指出:“当一个人把考古、历史、哲学、美文和小说虚构糅合到一起的时候,这样的文本我们该如何去称呼人家呢?”(《李敬泽:从“看来看去”到“青鸟故事”》,《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3期)刘大先指出:“如果非要给李敬泽的文章一个方便的称呼,我只好笼统地冠之以广义上的‘杂文’之名。”(《李敬泽的形象》...

  • 时空的辩证与讲述中国的方法——论李敬泽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 中国故事  文学创作  李敬泽  辩证法  时空  译林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2017年7月,李敬泽的《咏而归》由中信出版社出版;2018年10月,李敬泽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会饮记》。这三部著作既可以看作是思想随笔集,又可以看作是小说作品集。李敬泽在中国故事与异域想象、文献史料与文学虚构、历史思辨与审美幻想之间穿梭,在辩证的时空视域中既“讲故事”又“说历...

  • 有关《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起源  学生研究  学术方向  课堂作业  吉林大学  80年代  

    这几年我一直写作以新时期文学的起源为主题的系列论文。这个学术方向最早的构想,来自2006年的一篇课堂作业。2006年夏天,我从吉林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准备去北京跟随程光炜教授读博士。从2005年开始,程老师领着学生们从事“重返80年代”的研究,2005年的秋天我正巧借宿在清华大学,去不远的人大旁听过程老师的课,提前熟悉了学术思路。2006年9月入...

  • 走出人文主义的执念——谈中国当代科幻文学

    关键词: 科幻文学  中国当代  人文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当代中国文化  世界范围  中短篇小说  科幻小说家  

    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接连获得雨果奖2015年“最佳科幻长篇小说奖”和2016年“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使得美国的世界科幻大会和雨果奖这两个原本只有科幻迷关注的小众事物,突然间成为媒体、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两位中国科幻小说家得到国外评奖委员会的认可,也和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联系在一起,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在世界...

  • 当代小说的情节模式再议——以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为中心

    关键词: 当代小说  70年代  60年代  中期  情节模式  后期文学创作  话语信息  主流思想  

    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的文学,大致可以1971年为界,戏剧和诗歌为前期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小说则是后期文学创作的主导体裁,这包含着重要的话语信息。这一时期的小说分为两部分:一类是符合主流思想,且公开出版的小说;另一类则是所谓“地下”小说。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前者。

  • 私人生活/民族认同的缺失物如何重新可见——重评铁凝《大浴女》

    关键词: 民族认同  私人生活  铁凝  长篇小说  革命叙事  历史批判  性别认同  

    此刻,提出要对《大浴女》这样一部近20年前的小说重新进行讨论,需给出明确理由。这是铁凝较为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显然不是最深刻、创作意图最为宏大的作品;虽曾引发热议,但瞩目度并不特别持久。今天,以一种后见之明,其重要性可能在于:构成了《玫瑰门》与《笨花》之间,即从激烈的性别与历史批判至重建民族革命叙事、整合民族与性别认同之间的...

  • “十七年”诗歌选本的编选法则与“强制传播”特征

    关键词: 诗歌选本  传播语境  编选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传媒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十七年”诗歌传媒研究中出现了一种“冷热不均”的现象,《诗刊》《星星》等颇具影响力的诗刊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青睐,而那些曾经深刻规约着1949—1966年诗歌审美风尚生成与递变的为数众多的诗歌选本,至今仍处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一些饶有意味的现象与问题依然未得到认真清理与反思,比如在“十七年”政治与文化相互胶合的文...

  • 媒介嬗变中中国文学文本样式的延伸、转折与嬗变——以“电脑文本”与后现作比较为例

    关键词: 电脑时代  中国文学  文本样式  嬗变  媒介  文学文本  

    媒介嬗变使得文学文本从“纸质时代”到“电影时代”到“电视时代”走入了“电脑时代”,这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写作至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传播载体革命。电脑的智能化程度也将对文学文本产生巨大的影响。电脑进行文学文本创作的最大优势就是高效率化,其便捷程度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文学文本的认知。无论是《辞海》抑或是《战争与和平》,人们都可以在短短...

  • “我们的父亲”与传统——解读刘醒龙的《黄冈秘卷》

    关键词: 刘醒龙  黄冈  教育叙事  解读  父亲  长篇小说  政治经济学  教辅材料  

    《黄冈秘卷》是作家刘醒龙的最新长篇小说。初看题目,读者很容易误以为是市面上的流行教辅材料《黄冈密卷》。但这不是一字之差的问题,而是其中隐含了作家刘醒龙的金蝉脱壳之计。诚然,这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吸人眼球的教育叙事外部框架,即“我”私下侦探并且破解市面上《黄冈密卷》的隐秘市场发行机制,这牵涉到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 悬疑其表,隐喻其里——评刘醒龙长篇小说《黄冈秘卷》

    关键词: 黄冈  长篇小说  隐喻  刘醒龙  

    《黄冈秘卷》是隐喻之书。《黄冈秘卷》是忧惧之书。《黄冈秘卷》是一部读完后至少还要回过头来再读一遍的书。

  • 家族叙事破译黄冈文化精神密码——论刘醒龙的长篇小说《黄冈秘卷》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家族叙事  刘醒龙  黄冈  文化精神  密码  破译  自我超越意识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8年第2期刊发了刘醒龙新长篇小说《黄冈秘卷》,《长篇小说选刊》2018年第4期转载,并配发了刘琼的“《黄冈秘卷》同期评论”《以父之名,或向父亲致敬——从〈黄冈秘卷〉透视刘醒龙》——这是目前可见的较好的一篇《黄冈秘卷》的评论,不乏精彩的洞见,遗憾篇幅所限,仍有言未尽意之处。2018年7月,《黄冈秘卷》单行本由湖南...

  • “东北—历史—故事”:《刀兵过》阅读札记

    关键词: 历史故事  东北  札记  阅读  

    《刀兵过》是一篇“东北历史故事”——“东北”、“历史”、“故事”。

  • 历史·成长·信仰:《刀兵过》论

    关键词: 历史叙事  现代民族国家  信仰  地域文化特征  文化小说  地方性知识  文化现代化  李晓峰  

    《刀兵过》是一部展现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艰难转型的小说,是一部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地方性知识独特的文化小说。如何实现民族国家复兴以及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考,也是小说在九里浩荡之“刀兵过”宏大历史叙事中隐含的重大问题。

  • 元现代视野中传统文化的复魅——以《刀兵过》中的王克笙、王明鹤父子形象为例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视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魅  形象  父子  王明  

    发表在《中国作家》2018年第4期上的长篇小说《刀兵过》,随后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单行本。老藤:《刀兵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首先对其作者老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老藤,原名滕贞甫,山东青岛市即墨区人,1963年出生,在东北工作,当过党政干部,后成为辽宁省专业作家。这些信息让我感到某种亲切,因为同龄、同乡,而且我也在东北工作过几...

  • 一波三折意蕴深沉——论《天堂蒜薹之歌》的两次修改

    关键词: 作家出版社  修改  深沉  大江健三郎  群体性事件  长篇小说  

    1988年,莫言在《收获》杂志第1期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随即作家出版社于当年4月出版了同题单行本。作品的创作源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起农民与地方政府冲突的真实事件--"因为当地官员的腐败无能和思想的保守以及他们工作当中的官僚主义",(1)特别是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失误等原因,引发了农民冲击政府机关的群体性事件。

  • 坚执的勇敢与无尽的情怀——论迟子建新作《候鸟的勇敢》

    关键词: 迟子建  情怀  勇敢  候鸟  文学文本  自然现象  文学写作  日常生活  

    迟子建的文学情怀、人类情怀与自然情怀是融合的。迟子建每创造一篇文学文本,大自然都会成为主要的叙述基点,她不只将自然物及自然现象作为参照,而是作为生存及文学体验的“家”。她那温柔的情性表达中,含蕴着无尽的自然情怀。事实上,但凡文学写作,即便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只要充蕴着无尽的自然情怀,发自心底且有着深沉的、对大自然的依恋及惜爱,...

  • “荒凉”的情感记忆与美学表达——素素地域文化散文论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素素  美学表达  情感记忆  文论  荒凉  散文作品  

    素素早年就以记者生涯在文坛引人注目,她热爱散文,文笔清峻秀丽,多写女人心性、一时的体验和丰富的联想。她的散文原本就有相当充沛的理性思考,显然,这些对人生和世界的关注,总是有一种思想的能量跃出女性的生活。在出版了《北方女孩》《素素心羽》等散文作品后,素素显然是想超越女人心绪的范畴。此后,素素一直致力于地方和地域文化的书写,她对...

  • 面对漫天“洪水”探索中国童话新途——评徐则臣的长篇童话《青云谷童话》

    关键词: 长篇童话  徐则臣  中国  洪水  文学作品  代表作家  文学创作  文学文体  

    新世纪以来,王安忆、马原、张炜、赵丽宏、苏童、阿来等成人作家不约而同地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虽偶尔为之,但已构成了新世纪中国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2017年5月,“70后”代表作家徐则臣出版了长篇童话《青云谷童话》,这意味着徐则臣也“跨界”为儿童写作了。要知道,徐则臣自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其作品多是“深扎”现实的小说。而童话虽然时刻呼吸...

  • 距离与超越:苦难经验的审美化——论80年代反思文学的苦难审美化(之二)

    关键词: 苦难书写  反思文学  审美化  80年代  经验  距离  知识分子  政治运动  

    “历史之于我们只能是一种‘书写’,一种获特赦或恩准的‘记录’与书写。历史永远在‘历史’之外。”戴锦华:《犹在镜中》,第53页,北京,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反思文学中对苦难的书写多数是以亲历者和见证者的纪实姿态在新时期创作的虚构性文本。在50至7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流放乡野,新时期重归文坛的知识分子,苦难书写与苦难发生二者在意识形态环...

  • 张中海:在逃离中坚守的“地之子”

    关键词: 逃离  李广田  吴思敬  诗人  天国  母亲  土地  

    提起“地之子”,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汉园诗人”李广田的那首有名的《地之子》:我是生自土中,/来自田间的,/这大地,我的母亲,/我对她有着作为人子的深情。/……我永嗅着人间的土的气息。/我无心于住在天国里,/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李广田的这首《地之子》,以无限深情抒写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与依恋,被广为传...

  • 从“黑夜”到“白夜”——论翟永明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关键词: 时间意识  诗歌史  翟永明  性别维度  诗歌主题  循环时间  

    一、性别化的诗歌时间对于诗人而言,“时间”是一个摇荡性灵且玄之又玄的话题。古今中外诗歌史上,“时间”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诗歌主题。在诗歌的时间抒写中,性别维度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正如有论者所言,“两性分属于不同的时间体系:历史的线性时间与永恒的循环时间。人类时间观念里与男性相关的时间是计划的、有目的的、呈线性预期展开的历史...

  • 荒诞的叙事史与历史化——从王威廉小说的荒诞叙事说起

    关键词: 荒诞叙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威廉  历史化  叙事史  小说  日常用语  

    在描述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时,卡林内斯库并未将"荒诞"囊括入内。然而,正如余虹所说:"‘荒诞’(absurd)一词在二战后的西方由一个不起眼的日常用语上升为一个具有高度思想概括性和丰富内涵的概念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1)20世纪以降,荒诞席卷了从西方到东方的文学领地。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锋文学风潮中,荒诞常常作为一种重要的先锋...

  • 无处安放的肉身——宋小词论

    关键词: 人物  词论  肉身  盛可以  小说  小词  女作家  叙述  

    读宋小词的小说常常令我想起盛可以。盛可以让人见识了一个女作家笔下施放出的冷峻、凌厉和凶猛,相比之下,宋小词的小说少了盛可以刚硬到吝惜词句般的叙述,却在质朴的语言里透出某种虎狼之气。无论是字里行间,还是小说中的人物,你都可以读出盛可以骨子里流露出的高傲,而在宋小词那里更多的是坚忍,一种长路跋涉满嘴沙土却要硬着头皮走下去、咽下...

  • 第一期:人工智能与文学话语新变

    关键词: 文学话语  人工智能  

    近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文学”成为海外研究的新热点。

  • 贺仲明简介2014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中国新文学  博士生导师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南京大学  暨南大学  文学评论  

    贺仲明,1966年生于湖南省衡东县。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5),硕士和博士就读于南京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1999)。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新文学评论》副主编。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受聘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曾入选江苏省“全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

  • 当代作家评论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作家评论  文学批评  认识论功能  进行时态  知识论  批评家  价值  

    在凝固处敲开缝隙,在分裂处提供凝聚文学批评是什么?这是我不断自问的问题。在回答文学批评是什么之前,我们可以先回答文学批评干什么。文学批评首先要去辨认和命名。命名即照亮,命名就是在进行时态的混沌丛林中确立街道巷陌的坐标并赋予它们名称,使后来者有了指引的标识,有了行进的地图。命名执行了文学批评的认识论功能。但文学批评不仅在认识...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邮编:1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