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地理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地理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地理研究杂志创刊于1982,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环境类。

  • 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乡村科学  乡村振兴地理学  国家战略  

    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主题,也是地理学乡村系统研究的主要前沿课题。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分隔、人地分离和日趋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经济社会背景及其重要意义,指出深度探究人地系统耦合、城乡发展融合、村镇功能契合重大理论与科...

  • 中国乡村地域类型及分区发展途径

    关键词: 乡村地域类型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振兴  分区发展对策  中国  

    由于我国乡村地域差异显著,乡村振兴需分类有序推进。本研究立足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从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等维度构建了度量乡村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划分了乡村地域类型,明确了分区发展途径。结果表明,我国乡村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自东向西递减规律;全国乡村地域类型可以划分为11个一级区和45个二级区,不...

  • 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类型识别--以辽宁省78个区县为例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交互作用  类型识别  发展对策  辽宁省  

    以具有国家粮食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功能与特征的辽宁省为例,通过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居住生活和生态保障四类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定量分析功能间交互作用,识别各区县优势功能类型,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从省域层...

  • 京津冀都市区乡村振兴模式及其途径研究--以天津市静海区为例

    关键词: 乡村发展度  乡村振兴  发展模式  京津冀都市区  静海区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的静海区为例,利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区位等栅格尺度数据运算对县域乡村发展状况评价,通过对乡村发展度空间聚类分析,划分了乡村发展类型区,并提炼了乡村振兴极。研究结果显示:静海区经济、人口与区位要素的空间分异度明显高于资源环境要素;依据乡村发展度将静海区划分为商贸经济发展区(11.7%)、工业发展区(20.2%)、设施农...

  • 西北贫困地区乡村类型识别与振兴途径研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地域系统  类型识别  振兴途径  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贫困地区既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又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如何科学识别村落类型,分类推进典型区域乡村振兴发展,对于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解析了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理论,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剖析了村域空间结构格局演变和城乡要素结构功能优化重组;构建...

  • 江苏省乡村地域功能与振兴路径选择研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转型  地域功能  空间格局  路径模式  江苏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乡村振兴的差异化路径成为研究热点。乡村地域功能具有空间的差异性,明晰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格局对于准确定位乡村发展模式、实施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定量评价方法,构建了包含生产发展、生活保障和生态保育为核心的乡村地域多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以县级尺度识别了乡村地域功能的空...

  • 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

    关键词: 村域  土地利用功能  影响机制  大城市郊区  乡村振兴  

    村域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村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合理发挥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多元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村域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究,然后以成都市郊区江家堰村为例,定量揭示了其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影响机制,提出了土地多功能利用助推乡村振兴途径。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功能因土...

  • 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与关键技术初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规划体系  技术方法  

    推进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与关键技术研究是当前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乡村振兴规划内涵和本质特征,探讨乡村振兴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构建规划基本体系框架,提出规划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发现:(1)乡村振兴规划核心在于从宏观层面科学引导乡村五大发展目标统筹共建,具有宏观战略性、前瞻性、统筹性、...

  • 乡村地域多体系统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识别方法  城乡融合  村镇有机体  居业协同  乡村振兴  

    乡村与城市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城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针对我国目前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和地理学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亟需构建乡村多体系统的识别方法体系,加快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多级目标体系建设。本文依托城乡融合系统和乡村地域系统理论,尝试构建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

  • 城乡关系研究进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研究进展  启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已经进入城乡关系变革及乡村发展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认知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发展和演变规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调整城乡结构和优化城乡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外城乡关系理论及我国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乡村发展...

  •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典型案例剖析及其启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弹性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基于对国际典型案例剖析,系统阐释了土地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社会资本培育在协调乡村人地关系,提升内生动力,构建乡村新型主体,实现乡村地域"人-地-业"耦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施土地整治适应了乡村人地关系变化,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载体。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是提升乡村内生动...

  • 赋权视角下的乡村规划社区参与及其影响分析--以陈庄为例

    关键词: 乡村规划  社区参与  赋权  影响  句容茅山陈庄  

    面向乡村振兴的规划需要真正的社区参与,已有研究多聚焦于规划技术改进,对村民参与主动性关注不足,更受制于村民较弱的参与能力。本文从赋权理论激发弱势群体权能的新视角出发,以江苏省句容市陈庄的社区参与乡村规划试验为例,结合社区心理学行为分析的"认知-情感-互动"逻辑,构建乡村规划赋权作用于社区参与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模拟参与选择、活...

  • 基于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性研究

    关键词: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  有序性  耗散结构特征  系统熵模型  龙市镇  

    通过分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建立系统熵模型,运用关联熵和运行熵,从系统的主体(多元主体)、客体(地)和环境三要素入手构建指标体系,讨论系统内部结构和运行状态的有序性,并以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为研究区予以实证,研究表明:研究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关联熵先增后减,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呈现阶段性特征,2008-2011年主要受城市化无序扩张...

  • 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

    关键词: 农业功能  农业发展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竞争力偏弱,农业发展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本文引入"要素-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与产业兴旺的理论基础,解析了中国农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与兴旺路径。结果表明:(1)农业乡村已由特别强调农产品生产与社会稳定,转向兼顾产品供应、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生态涵养等诸多功能。农业的多功能属性,支...

  •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耦合  凤凰县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通过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体系维度解构及动力机制分析,解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以湘西凤凰县作为研究案例地,分别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和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1-2017年面板数据,分别计算了其综合评价指数、协调度、协调发展度,依此将凤凰县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系统...

  • 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宅基地制度改革  城乡融合发展  三权分置  市场化配置要素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其基本路径方向是坚持乡村分化差异性原则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基本驱动力是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创建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上,乡村振兴是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与择业、乡村资源与空间高效利用、村镇居业空间格局优化、社会企业资本持续投入的动态过程;宅基地制度改革能够有效促进...

  •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化及乡村振兴对策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时空格局  形成机制  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预期寿命延长以及生育率下降使得乡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因此科学认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演化及其机理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本文揭示了中国县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 基于城乡转型功能分区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模式探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模式  城乡转型  功能分区  京津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核心在于破解乡村地域系统的"五化"问题。乡村振兴的模式及路径探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内容。我国乡村地域辽阔、类型差异万千,因此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区域的差异化特征,并在乡村分区、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乡村振兴模式的探索。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范围,从"人口-土地-产业"...

  • 京津冀地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研究--基于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的空间效应

    关键词: 乡村非农就业  农民增收  空间效应  地域模式  乡村振兴  京津冀地区  

    探讨乡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对有序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京津近郊区(I)、冀东北地区(II)、冀中平原区(III)、冀西太行山区(IV)、坝上地区(V)五类地域类型,采用2000-2016年京津冀县域面板数据,应用空间回归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乡村非农就...

  • 大城市郊区乡村转型与重构的典型模式分析--以天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

    关键词: 城市郊区  乡村转型  空间重构  产业重塑  组织重建  

    城市和乡村是连续统一体,乡村地域系统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不断发生着转型与重构。探索乡村转型发展路径,总结成功经验模式,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乃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郊区地处城乡交错带,相比农村腹地,乡村转型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以华明镇为例,详细阐述了以城镇化整理路径实现乡村转型发展的典型模式。研究发现,华明镇乡...

  • 转型视阈下珠三角地区乡村发展过程及地域模式梳理

    关键词: 乡村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地域模式  乡村振兴  珠三角地区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系统梳理珠三角地区的乡村发展演变历程及其主要地域模式,对中国乡村发展和振兴的科学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珠三角地区的乡村发展演变历经了4个阶段。(1) 1978年以前,传统乡村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需求刺激下出现"弃田筑塘,废稻树桑",逐渐形成桑基鱼塘的有机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呈现出传统农业景观。(2) 1978-2000年,...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  土地资源  区域农业  农村发展  研究所  乡村发展  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RARD)成立于2005年。2006年依托该中心恢复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室,对外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战略咨询和国际合作。招收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与乡村振兴、土地资源工程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2016年发起成立中...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