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第四纪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第四纪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第四纪研究杂志创刊于1958,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地质类。

  •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新疆博斯腾湖记录为例

    关键词: 博斯腾湖  中亚干旱区  全新世  气候变化  西风模式  

    位于受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提供了全新世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的可靠记录。对该湖钻探岩芯、沉积年代以及孢粉、碳酸盐含量、粒度等代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到全新世早期湖泊干涸,风砂沉积盛行,气候干旱;约8cal.kaB.P.以来现代湖泊形成,气候相对湿润,其中,约6.0—1.5cal.kaB.P.期...

  • 中国北方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沙漠与黄土记录——以光释光年代为基础的直接对比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晚第四纪  全新世  古气候变化  沙漠沙地  黄土  

    中国北方有约200×10^4km^2的面积被黄土、沙漠和荒漠戈壁沉积物覆盖,这些地区堆积物的形成变化与第四纪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关于中国北方沙漠与黄土记录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的研究不少,但是,由于受到方法和条件等限制,系统的(高密度的)和独立的年代学工作比较薄弱,从而使诸多已经发表的关于沙漠-黄土记录的亚轨道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结论受...

  • 中国西北干旱环境的形成时代与成因探讨

    关键词: 中国西北  干旱环境  干旱沉积  形成时代  成因  

    西北干旱环境的形成时代是我国古环境研究的重要问题。干旱环境的存在可据地层中风成沉积、风化沉积、水成沉积、古生物等信息综合确定。对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河西走廊、陕甘宁等盆地的中、新生界干旱环境沉积记录分析表明,我国西北干旱沉积及其时代可上溯到晚侏罗世初期(约160Ma以来),其间可分为三大阶段i1)晚侏罗世至古近纪(约160...

  •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在兰州召开

    关键词: 国际会议  气候变化  亚洲中部  兰州大学  全新世  干旱区  

    亚洲中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国际会议(RACHAD 2006 workshop)于2006年7月25日至27日在兰州大学召开。

  • 中国北方过去2000年沙尘事件与气候变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  过去2000年  

    文章依据冰芯、树木年轮等自然记录和历史文献记录,分析了中国北方不同地区近2000年的沙尘事件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区西部,历史时期的沙尘变化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制约,无论在10年尺度,还是百年尺度上,沙尘事件与温度变化均表现为显著的反相关,即气候寒冷期与沙尘频发事件相对应,气候温暖期与沙尘发生变弱期一致;在半干...

  • 苏干湖沉积物粒度组成记录尘暴事件的初步研究

    关键词: 粒度组成  尘暴事件  苏干湖  

    文章通过分析苏干湖表层沉积物、流域表层沉积物、大气降尘以及湖泊冰面囚固碎屑颗粒等的粒度组成,比较了流域地表沉积与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差异和苏干湖表层沉积粒度组成的空间变化。初步认为苏干湖沉积物粗颗粒组分(〉63μm)主要由风力搬运入湖,〉63μm组分的含量可以用来指示研究区尘暴事件的演化。结合湖泊沉积岩芯纹层计数年龄,重建的...

  • 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

    关键词: 甘青文化区  环境变化  新石器文化  

    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甘青文化区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新石器文化非常发达,遗址丰富,类型齐全,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古文化中心。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的变化,发现自大地湾文化至马家窑文化时期,研究区文化在空间上扩张,而后逐步向南退缩。这一变化和气候的干...

  • 黄土粒度分布中的超细粒组分及其成因

    关键词: 黄土  粒度  成壤作用  

    多个剖面的粒度测量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中普遍存在超细粒组分,其平均粒径大致0.4μm,在全样中的含量大致5%-6%。超细粒组分的含量在黄土中低,在古土壤中高;并且同一地层自西北至东南增加,这些特征都显示超细粒组分的形成与成壤作用强度相关。一般情况下超细粒组分的粒度在黄土中粗,在古土壤中细。黄土高原各季节的现代天然粉...

  • 中亚地区现代表土磁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关键词: 环境磁学  表土  黄土  沙漠  戈壁  中亚地区  

    在中国西北地区主要沙漠、绿洲和戈壁及蒙古国南部戈壁等亚洲中部粉尘源区采集了表土(包括沙漠和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样品的磁学性质(包括磁化率、无磁滞磁化率、等温剩磁、磁滞回线和热磁曲线)。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表土样品中主要磁性矿物是铁磁矿,含有赤铁矿和磁赤铁矿,并伴有少量顺磁性矿物;磁性矿物粒度主要是准单畴(PSD)和多畴...

  • 荒漠植物红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 碳同位素组成  红砂  空间分布  

    文章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内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同时测定了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红砂稳定碳同位素值变化的主要因子。...

  • 中东亚干旱半干旱区C3植物δ^13C值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关键词: c3植物  碳同位素  年均降水量  生长季节  干燥度  中东亚  

    植物化石和土壤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指标常用来反映古气候的变化,然而碳同位素这个指标在特定地区反映气候的定量关系缺乏检验。研究剖面选择自中国的秦岭(34°14’24”N,106°55’30”E)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接近贝加尔湖地区(51°35’08”N,100°45’49”E)的研究剖面线,选择了3种C3植物(Artemisia scoparia,Ajania achilleides和Artem...

  • 特征时期黄土高原风化成壤强度的空间特征与气候梯度

    关键词: 黄土  风化成壤强度  气候梯度  

    文章基于15个剖面,采用土壤学使用的风化成壤强度指数(游离铁FeD/全铁FeT),对黄土高原D0,L2,D1,D4,D5-1层位的风化成壤强度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并与磁化率反映的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冰期(黄土层)和间冰期(古土壤层)的风化成壤强度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减弱的特征,与现代季风气候的基本格局一致。然而,冰期时(以L1为代表)整...

  • 陕西洛川地区全新世中期土壤与气候变化

    关键词: 洛川地区  中全新世  土壤类型  气候恶化  

    在洛川城东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剖面中采集了66块样品。利用气量法、磁化率测定、颗粒分析和显微镜观察方法,对土壤层中的CaCO3含量、磁化率、颗粒成分、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粒度成分显示洛川中全新世土壤可分为两层,中间为薄层黄土层。实验资料表明,洛川中全新世早期土壤CaCO3含量低,平均为0.34%,具有显著淋溶土壤的特征;小于0.005m...

  • 洛川黄土剖面末次冰期间冰段弱古土壤(L1SS1)分子化石及其古植被与古环境

    关键词: 洛川黄土剖面  末次冰期间冰段  分子化石  古植被与古环境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连续取样的洛川黄土剖面弱古土壤层(L1SS1)和相邻黄土层(L1LL1,L1LL2)的分子化石进行了检测,获得正构烷烃、正烷基-2-酮和酰胺等种类众多、丰度较高的分子化石。W草/植=nC31/(nC27+nC29+nC31),W木/檀=(nC27+nC29)/(nC27+nC29+nC31)和W木/草=(nC27+nC29)/nC31记录了草本与植被、...

  • 中国黄土高原西缘甘肃万象洞MIS5石笋δ18O记录与南方地区石笋记录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 洞穴石笋  氧同位素组成  亚洲季风  mis5  甘肃武都万象洞  黄土高原西缘  

    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甘肃武都万象洞石笋WXSM51和WXSM52提供了MIS5(118~79kaB.P.)高分辨率的δ18O记录。研究表明,万象洞石笋δ18O值与夏季风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我国西南部的贵州董歌洞石笋δ18O记录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与高纬度的格陵兰NGRIP冰芯δ18O记录和65°N太阳辐射强度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万象洞石笋δ18O记录了118~79k...

  • 树轮记录的阿尼玛卿山区过去830年夏半年最高温变化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树木年轮  宽度年表  最高温  重建  

    利用采自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的祁连圆柏(Juniperus prezewalskii)样芯,采用国际规范的树轮学研究方法对所有树轮样芯进行了精确定年。针对各样芯不同的生长趋势分别采用负指数函数、线性函数和样条函数拟合与树龄有关的树木生长趋势。对个别在样芯中存在缺失段或缺失年轮过多难以准确判定缺失位置的样芯,采用“搭桥”的方法建立完整序列,最...

  • 山西宁武地区1686年以来年降水重建

    关键词: 山西宁武  树轮宽度  降水重建  

    根据山西北部宁武地区的树轮宽度指标,建立了该地区过去318年的树轮STD,RES和ARS年表,发现上年8月至当年7月(全年)的降水与差值年表(RES)显著相关(r=0.71,n=50),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转换方程,重建了宁武地区1686年以来的全年降水,方差解释量达到48.6%(调整自由度后为46.8%,r=0.697,F=26.471,P〈0.0001)。降水量较少的时...

  • 碱性环境对油松花粉保存影响实验研究

    关键词: 油松花粉  花粉保存  花粉蚀变  碱性环境  

    孢粉是恢复古植被、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然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地层,不同地点、不同岩性提取出的花粉量差异很大,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很多,其中花粉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是在实验室内模拟自然条件下碱性环境对油松花粉(Pinus tabulaeformis)的破坏情况:煮水5小时,泡10%NaOH溶液10天,煮10%NaOH溶液5小...

  • 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关键词: 古地震历史  地震复发间隔  全新世断层活动  东昆仑断裂  

    对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进行了断错地貌填图和古地震探槽揭露,共揭露出6次古地震事件,它们的年龄分别为10302±651aB.P.,8650±500aB.P.,7160±506aB.P.,2830±170aB.P.,1985±121aB.P.和1540±92aB.P.;古地震重复间隔分别为1652±820a,1490±711a,4330±534a,845±209a和445±152a。研究发现,西大滩段全新世古地震活动具有丛集现象...

  •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简介

    关键词: 第四纪  委员会  地球环境  海平面上升  人类文明  简介  中国  现代科学技术  

    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期,是地球环境演化过程中人类出现和现代环境格局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第四纪地球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球气候的大规模冷暖波动,特别是在寒冷时期在地球极地海洋、高纬度陆地和各纬度的高山上出现大规模的冰盖和/或冰川活动,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暖期时,由于冰盖的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伴随这种大规模...

  • 耕作措施对陕西耕作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模拟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鉴于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平衡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以陕西农业生态系统为对象,整合农业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与陕西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陕西地区气象和作物资料,对陕西省2000年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碳循环进行了模型模拟,实例探讨了耕作管理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并由此评价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在气候变化、...

  • 《第四纪研究》编辑委员会

  • 杜恒俭教授简介

    关键词: 简介  脊椎动物化石  第四纪地质  古脊椎动物  科研工作  生物地层  地质系  新生代  

    杜恒俭教授(1917.7-2005.11),男,山东东平人。1943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地质系。他长期从事第四纪地质、新生代生物地层及古脊椎动物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早年跟随我国古脊椎动物化石的鉴定和研究,

  • 《联合国荒漠与荒漠化年》简报

    关键词: 简报  气象  气候  

  • 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顺利举行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第四纪  学术界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专家学者  学术报告  

    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于10月9~11日在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全新世、海岸海洋专业委...

  • 《第四纪研究》编委会议(2006年10月8日)

    关键词: 编委会议  第四纪  国际会议中心  委员会  编辑部  南京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在南京举行期间,《第四纪研究》编委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晚在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编委会主任刘嘉麒主持了会议,主编韩家懋和编委张乔民、袁靖、蒋复初、陈发虎、吕厚远、杨小平、高星、于革、张永战、赵华、周力平、万国江、沈承德、朱照宇、石学法、效存德、郭正堂、王宏等出席...

  • 第四纪研究 2006年 第26卷 总目次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9825信箱《第四纪研究》编辑部,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