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科学杂志

杂志介绍

大学教育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大学教育科学杂志创刊于1983,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 情本的认知:脑科学对教育的启示——兼与董奇教授商榷

    关键词: 脑科学  情感障碍  身体体现性  情本  教化  

    脑科学在揭示脑的工作机制、原理以及脑损伤与认知、情感障碍的相关关系上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操作性与可验证性。理论与技术的耦合又为打开黑箱的大脑提供了精要又深远的户牖。然而,当认知的身体体现性原理启开学界探微大脑的规式作用时,学者们过度揄扬脑与认知的关系而未深解“实证科学揭示的不是脑的认知,而是情本的肉身”的真实义,即身体对...

  •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新探

    关键词: 论语  孔子思想  有教无类  

    关于“有教无类”的解释众说纷纭,没有一种说法能够令人信服。广为人接受的解释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然而,这个解释与孔子总体的教育思想不符。河北定县出土竹简《论语》中“有教无类”写作“有教无■”,这个字,应该释读为■。■从?得义,本义是“头部下坠的样子”,引申为“塌陷、崩溃”。“教”在春秋时期文献中的常用...

  • 大学信任文化的隐匿及其根源——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阐释

    关键词: 大学信任文化  社会资本  隐匿  信任结构  信任机制  信任文化重建  

    信任文化是大学组织重要的社会资本。它通过鼓励大学组织内的合作行为,促进大学组织成员以及大学组织本身的发展。但是,信任文化却逐渐远离了当今的大学。大学信任文化逐渐隐匿,体现为大学组织对成员的“不信任”姿态、组织内部群体间的信任缺失以及人际关系的脆弱,并导致了大学组织成员以及大学组织竞争力的下降。大学信任文化隐匿折射出信任文...

  • 21世纪国际工程教育研究的动态、热点与前沿——基于WOS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 国际工程教育  stem教育  核心素养  人工智能  工程伦理  

    国际工程教育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我国的工程教育和新工科建设提供借鉴。通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样本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21世纪国际工程教育研究热点集中在综合实践能力、多维思维与实践能力、跨学科深度整合能力、高效获取并有效利用信息的基本素养和学术表达能力五个方面。...

  • 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力审视及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学生权力  大学治理  学生参与  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学治理中的学生权力是指在大学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学生依靠自身资源,为了某种利益诉求或实现某种权利而展现的对决策过程和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和制约的能力。学生权力在西方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大学治理中学生权力的生发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繁荣的经济发展与成熟的参与型文化为依托,完成学生权力从“外在派生”向“内在生发”...

  • 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逻辑与建设路径——基于中外两所大学两个一流学科生长史的考察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学科组织  生成逻辑  建设路径  芝加哥大学  清华大学  

    没有世界一流学科,就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要找到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的路径,有必要理清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逻辑。考察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学科与清华大学生物学学科的生长史发现,虽然二者学科属性不同、生长土壤和文化背景有异,但都内隐着世界一流学科生成逻辑的共性,那就是以“知识生产”为逻辑起点,以“人才培养”为逻辑主线,以“组织创新”为逻辑支...

  • 跨学科教育的教学改革之“道”

    关键词: 汪丁丁  跨学科教育  教学改革  问题导向  批判性思考  社会责任感  

    汪丁丁教授主持的跨学科教育承续儒家的心性传统,帮助学生明确人生计划、理解中国社会及其核心价值,最终成长为中国本土社会里的“有灵魂的专家”。它倡导“问题导向”的知识路径,遵循“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逻辑结构来建构课程与展开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为知识划界和判断正确知识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以心相...

  • 历史视域中的朝鲜书院及其“突出的普遍价值”——韩国书院申遗问题刍议

    关键词: 东亚文明  世界文化遗产  古代书院  东亚书院  朝鲜书院  韩国书院  

    书院源出中国,是东亚儒家文明的重要载体,有1200余年历史。中国书院从明代开始移植国外,第一站即是“东国”朝鲜。朝鲜祭祀与讲学并重的“正轨书院”基本参照中国的书院制度,南宋的朱熹与白鹿洞书院是其重点仿效的典范。朝鲜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但放到东亚书院这一历史视域来看,这只是一种地域性特色,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区别于东...

  • 英式住宿学院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及审思

    关键词: 书院制  住宿学院  英式住宿学院教育  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  

    现今世界范围内的高校书院制是英式住宿学院教育不断本土化的产物。如果从20世纪之前英式住宿学院在美国的早期传播算起,其在美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发、兴起、群聚学院计划等几个阶段。随后,英式住宿学院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得到传播。英式住宿学院教育在各地本土化的实践表现出坚持本土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体现行政主导、呈现理念差异和...

  • 古代书院传统与现代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基于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践

    关键词: 现代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书院制  本科生导师制  岳麓书院  

    我国古代书院富有诸多优秀教育和文化传统,教学育人、学术育人和文化育人,构成其当时完整的育人体系。现时的岳麓书院作为现代高等教育育人机构,传承古代书院之优秀传统,结合现代大学之发展规律,深入实施“书院传统与现代教育相融合的全过程、多层次本科生导师制”,在人才培养各环节深度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并进行改革与创新,对于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奖助制度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西南联大  奖助制度  高等教育  资助育人  

    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教育思想对当今仍有重要启示意义。西南联大的奖助工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表现出鲜明的政治性:将育人工作融入奖助制度,秉持以助为主、以奖为辅的原则,全力支持学生完成学业;通过奖学金评选树立典型,引导学生爱国向上;结合社会条件拓宽助学渠道,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在二者的联动作用...

  • 民初教育的民间参与:湖南省教育会在湖南教育决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决策  民间参与  湖南省教育会  教育政策议程  教育治理  

    民初教育行政机构职能弱化,缺乏教育规划意识和督促实施的能力,这种教育现状吸引了富有民主参与意识和教育理想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注,他们凭借教育会这一民间团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决策之中。湖南省教育会汇集全省教育精英,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育问题,并将急需解决的问题发起舆论,积极推动教育决策的议程;同时,通过向政府提供各种议案,以供...

  •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变革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评审制度  历史制度主义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经历了不同变迁阶段。从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形成的基本出发点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受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中央集权、政府以行政手段配置教育资源、大学自主办学的文化传统缺失以及政治行动者的初始行为选择的影响,建立了以行政为主导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及高额建设成本对行政...

  • 为机器立心:智能时代教育的人文使命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教育  人文  技术  

    技术发展并非意味着人类安全和精神进步,技术发展甚至会导致人类灾难和精神堕落。技术的潘多拉魔盒早已拧开,技术越发展,教育的人文使命越迫切。环顾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的侵略性、不可逆性、毁灭性以及极致单一性等特点日益突出,它正在改变物质世界和人类的精神世界,正在导致社会结构的重新洗牌,人类的道德与伦理生活将会遭遇新兴事物未知的深刻...

  • 人工智能+教育: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契机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改革  智慧校园  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展现出个性化、智能化、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也被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然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长期存在着机械化、形式化以及人才评价和反馈机制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在“人工智能+教育”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过程与人工智能技术应深度融合,通过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提高认识水平,用好人工智能助力学生教...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变革的思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高校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培养规格  高校教师  产教融合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加速人类社会秩序的重建。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着高校环境转型升级,重塑了高校教学的意义,促使高校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等等。为此,高校必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树立“不惧机器”的培养理念,打造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调整课程体系和...

  • 中外会通由博返约——《简明中外教育史》简评

    关键词: 教育史学科  教育学科体系  历史发展进程  教育理论与实践  会通  外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探究教育  

    教育史作为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探究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从历史中汲取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变迁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历史的思考与借鉴。教育史学科在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中必不可少,但长期以来,教育史课程的课时数和学分数却在不断缩减,之前分两个学期讲授的“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课程,现在多合并为“...

  • 课程设计是英语有效教学的前提——《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的感悟

    关键词: 英语课程  多元目标  英语教育  有效教学  课程设计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  感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间的交往愈加频繁,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常态。英语作为一门通用的国际语言,其地位愈加突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之一。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大学,邮编:410082。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