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清原地区 新太古代 英云闪长岩 地球化学
摘要:辽北清原地区英云闪长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SiO2、Al2O3、Na2O,Ba、Mg^#,LREE,而贫K2O、Yb、Y、HREE的特点,显示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并具有Adakite(埃达克岩)和新太古代富铝型TTG岩石特征。岩石ΣREE偏低,稀土元素显示强烈分异,基本无Eu异常,Nb、Ta和Yi负异常,具有低的Nb/Ta、(La/Yb)N比值及其它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与岛弧或大陆边缘弧玄武质岩石特征相似。岩石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该岩石形成年龄为2550.2±7.1Ma,时代为新太古代。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英云闪长岩可能是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由俯冲的含水玄武质洋壳部分熔融形成,残留相中有较多的角闪石和斜长石,较少的石榴石。辽北清原地区英云闪长岩的这种成因机制表明当时陆壳以水平方式增生,华北克拉通2.5Ga左右可能存在微陆块碰撞拼合事件,碰撞拼合之前不同微陆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古大洋。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要求:
{1}文章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
{2}坚持文以质取,实行双向匿名审稿,三审定稿。编委会自收到稿件起2个月内向作者反馈审录结果。
{3}确保稿件的原创性,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删减,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说明。
{4}论文下方要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例如:××省××市(区、县)××路××号××收]、联系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以便我们及时快捷地与您联系。
{5}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目录。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