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金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富碱斑岩 矿床成因 滇西北衙
摘要:文章基于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同位素测年、矿物薄片鉴定等室内测试分析,着重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年代、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①矿床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中统北衙组碳酸盐岩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上。②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2个成矿期次和5个成矿阶段:Ⅰ期为内生成矿期,Ⅱ期为表生氧化成矿期。③区内SN向、EW向断裂控制着矿体的分布,成矿控制显著。④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锆石测年等方法精确测定了成岩成矿年龄,反映了成矿年龄和富碱斑岩形成的一致性。⑤区内蚀变可分为3带:“黄绿带”、“浅红带”、“灰白带”,其中“黄绿带”为主要的金多金属矿化带。⑥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属于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
地质找矿论丛杂志要求:
{1}图中外文字母用斜体,单位符号应为正体。框图中英文字母用正体。图中法定计量单位用符号标出,不用单位中的中文名称。
{2}来稿请采用:论文题目—作者—单位、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英文题目、作者名、单位名、摘要、关键词的基本格式撰写。
{3}内容正确、准确、专业、完整,强调创新性,注重实践过程中的发现与创见,避免和回避带有宣传性质的纯粹经验介绍,文字精炼,结构严谨,数据可靠(重要数据请注明出处)。
{4}论文中的引文参考文献采用脚注(页下注)形式,在正文中引文或注释的文字结束处,对应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①②③……)的序号(上标);每页独立顺序编号。
{5}注释和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不作页注和文内夹注。注释和参考文献采用流水编号,前后重复出现采用不同编号。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