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时间:2022-03-13 09:11: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美丽乡村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生态农业下美丽乡村建设思考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应融入生态文明观念,突出地方特色,弘扬地域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应使农民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对农民的个人选择给予尊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支持、引导上下功夫,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动力所在。

关键词:生态农业;美丽乡村;问题;措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很早就对此决策发表过论述,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1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从国家环保部调查研究全国生态文明意识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国内老百姓掌握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极为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行为并不关注。政府行为是公众很大程度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实际决定因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较强的依赖政府行为。在大多数的地方,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实际上,很多干部和群众还没有正确的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没有办法真正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到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能用实际行动对环境进行保护。

1.2规划水平不足。科学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的最重要工作,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小组规划与科学规律并不能吻合,规划内容还处于极为肤浅状态,对实际的发展需要不能达到满足,设计内容深度不足,此外整合不到位的状况在一些农村项目中也存在,对实际条件情况过分追求,把量力而为作为工作的唯一着重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思考和改进农村发展建设上办法不多,在建设内容上不科学性极为严重,从而对建设美丽乡村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

1.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整合力度不够,仅靠上级资金支持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但是有些地方投入单纯依靠有限的地方财政,这导致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增加,工作推进不力。同时,大多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农民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收入水平,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难度增加的因素,从而限制了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的提升,距离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很远,与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很大的差距。

2对策

2.1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地方政府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贯穿于整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乡村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实现村容整洁,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村民居住环境,解决农村道路、污水治理、人畜饮水、信息、卫生等民生问题,真正的造福于村民。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应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地方政府应重视构建农村生态文化氛围,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2.2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全局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着眼点,把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把绿色环保作为建设新型社会的重点内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地方政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村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做到统筹规划,要注意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发挥地方优势,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和民俗气息,规划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把中长期的规划和近期的工作目标科学、有机结合,量力而行,不能顾此失彼,贪大求快,讲求实际成效。

2.3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支撑。美丽乡村需要有美丽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刷刷墙,换一下屋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提升乡村魅力,可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特点,引导农民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地域农业品牌建设,为农业生产品牌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农民投身创业,增强农民群众良好的品牌意识,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发展,彰显农业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美丽乡村,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各地实践证明,发展生态游、农家乐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有效抓手。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兴文明本质上就是兴生态,而生态的衰亡实质就是文明走向衰亡。积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充满良好性与积极向上性的前提条件,并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红群 单位:河南省洛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美丽乡村一直都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性组成因素。而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坚持将生态文明当做基础。建设者应该将生态文明的观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生产环节中来,将地方特色发扬出来,是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真正将农民当作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发挥市场的调节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配合。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需要使政府,市场,社会,农民等相关组成部分形成有机联系,使改革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野;美丽乡村;新农村

在党的十八大上,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应该建设美丽中国,这也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一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到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也曾经发表过相关的论述,实际上美丽乡村对人进行对于美丽中国建设,有这根筋性的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将生态文明等做大前提。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生态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接下来的建设活动提供扎实的基础和保障。正因如此,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为前提。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并不是一句空谈,他需要地方政府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日常的农村建设工作中来,是整个农村呈现出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村容状况变得更加整洁,浴场,管理工作更加的民主。总的来说,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中国的美丽乡村,其最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提高城乡发展的水平,使其趋向于一体化,减少城市和乡村在发展上存在的区别,切实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实际上,美丽乡村建设中实现在中国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微缩,政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就是,请对农村经济政治情况文化生活社会管理,提高整体的建设水平,他对于农村的精神建设有着非常重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的和谐,社会风气变得更加的美好,人文氛围变得更加的积极向上,社会秩序更加严谨。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依据是生态文明,其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是科学进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它能够反映出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改善居民的生存居住环境,是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幸福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社会治安秩序得到逐步的改善。美丽乡村应该将生态文明当做自己的发展基础,提高其整体的创新水平,加快京津冀的发展转型,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美丽乡村需要利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来帮助其完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提高农村的整体建设水平。地方政府应该真正为村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生存环境,使其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利用这样的活动,政府能够创造更加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是农村的外在美经验和整体素质形成的内在美实现统一。

二、基于生态文明观念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根据国家环保部在今年2月20号公布的国内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国内老百姓在生态文明上存在着以下情况,先整体对于持票人向所有的较高的认同感,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却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注意生态文明行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公众对于生态文明的观念实际上有很大程度来源于政府行为,换句话说,它对政府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在大多数的地方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干部和群众实际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没有产生非常正确的清醒认识,他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要求,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2、规划水平不足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而言,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规划,很多地方政府进行的小组规划并不符合科学规律,规划内容非常的肤浅,难以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设计内容不够深化。此外还有一些农村项目存在着整合不到位的情况,其过分追求实际条件情况,在工作中只重视量力而为,并未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村发展建设进行良性的思考和改进,建设内容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科学性,这也严重影响了国内“美丽乡村”的建设水平。

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对于国内大部分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而言,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资金整合力度有限。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但是有些地方的地方财政投入比较有限,这无疑增加项目资金整合的难度。同时,由于农民的本身收入水平有限,他们并没有很多的资金积累,这也增加了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难度,这就促使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非常有限,与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建设标准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还有一些城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实际上是来自于项目资金整合,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在工作上不够积极,项目本身存在着叠加的情况,资金的筹措难度就变得越来越大。此外,资金筹措渠道过分单一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资金上的问题,常常会导致整个项目计划几乎难以落到实处,加长了建设的整个周期。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对策

1、以生态文明为依托

地方政府应该坚定建立以下几点观念,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情况,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落到实处。其次,地方政府应该对农村生存环境进行必要的整治,真正为村民建立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高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使每一个村民真正建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地方政府应该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帮助农村建立良性的,积极向上的生态文化氛围,这对于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积极学习省内外其他地区的先进建设模式以及建设经验。比如浙江省的仙居县在美丽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三生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对于推进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进行绿色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将生态文明的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坚持全民参与,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坚定信念,踏实的逐步完成各项工作。

2、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地方政府应该提高对日常规划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全局着眼,尊重考虑到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建设绿色环保的新型社会,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其次,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应该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工作安排,帮助他们提高建设的效率和建设的效果,这对于稳定农村的建设有着根本性的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地方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群众的感觉和意见,参考他们的实际需要和要求要求进行日常规划,提高建设的效果,使日常对话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真正通过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

3、以产业培育为支撑

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农业生产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服务,帮助当地农业生产建立品牌,使农民群众具备良好的品牌意识,发展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的农业形式。而且,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真正重视各种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从行业类型和规模入手,考虑到它的实际功能,帮助农民建立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农业庄园,真正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农村本身具备的良好的自然景观,通过田园风光或者山水资源以及地方民族特色等,帮助当地政府发展积极向上的,充满竞争实力的旅游服务,加快形成以景点为带头,骨干景点为支撑的特色旅游形式。

四、小结

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注视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加快美丽中国建设的进度也同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曾多次强调,生态兴的本质就是文明兴,而生态的衰亡就意味着文明的衰亡。根据党的相关会议要求,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创新意识,真正树立起良好的生态观念,完善自己的日常生产制度,提供良好的良性的发展机制。如新世纪的现代社会更加需要我们运用生态文明的观念推进自己的日常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农村建设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美丽乡村,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中国农村建设的整体情况而言,都是必须尝试的一个重要举措。

作者:潘凌云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探讨

摘要:廊坊市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而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大力治理农村环境.所以本文从环境治理出发,对农村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意见。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

1、引言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近几年,廊坊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总要求,以霸州市省级重点片区建设为引领,继续深入推进固安县和北三县两大往年省级重点片区,同步打造9个市级片区,突出抓好265个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及面、串点成片,不断向全域拓展,逐渐步入由“建设美丽”向“经营美丽”转变的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巩固建设成果,深入谋划下步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廊坊版建设。因此,针对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和规划,采取治理与修复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顺利进行。

2、廊坊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全国50%以上GDP,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上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在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

2.1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城市周边原有的工业项目,已经不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同时受到地价、环境治理成本升高的影响,这些企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成为一种趋势。一些不法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只顾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把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使工业污染在农村蔓延,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一些乡镇企业中从事电镀、有色熔炼加工、废塑料加工、包装印刷等,由于工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环保意识淡薄,经常出现偷排偷放现象,具有企业规模小,排放量大、造成污染严重的特点。粗略统计,乡镇工矿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目前已占到廊坊市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左右[2]。随着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走向快车道,乡村级“工业园、工业小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成立,一时间招商热席卷各地。廊坊市许多的企业相继在乡村各种不同的工业园(区)落户建厂,在当时确实对当地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增长作用,但由于乡村园区规模小,而各种配套设施不健全,特别是应该建设的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造成园区工业废气、废水、工业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致使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显现,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民事纠纷集中暴发。另外,廊坊市农村工业企业大多以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式工业为主,分散、规模少为特征,主要包括文安县废塑料(造粒、吹塑)加工,安次区的包装印刷,霸州的小电镀,大城的有色熔炼加工和岩棉等,其部份企业工业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排环境,污染危害非常突出,环境压力加大。

2.2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份农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一些农村呈现出“村中污水成流、村外垃圾成山”的景象。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随着污染加剧,同时也将严重污染了空气、水源、耕地,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影响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3]。

2.3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新型农业种植方式的不断普及,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农村大量使用,除带来农业丰收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棚膜废弃物,其中棚膜由于便于利用,得到了一定程度回收利用;而废弃地膜因回收成本高,综合利用价值低而普遍得不到有效回收,更谈不上利用;上述废棚(地)膜长期滞留于土地中,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农业意识和农机综合处理能力的影响,加之回收利用的成本问题,当前农村除常规的秸秆还田、用作畜禽青贮饲料外,秸秆现场焚烧为主要消纳方式,每到夏初秋末,焚烧烟尘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廊坊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但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2.4水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近几年,廊坊市受大气降水减少和地表水上游入境水量不断减少的双重压力,已使本区域内河流水体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另外农村中的生活污水和一些企业存在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超标排放到附近地表河流,更加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一些村庄水源地靠近地表河流,河流下渗到补给地下水,则造成了农村饮用水的污染。此外,农村供水设施基本上靠农民和村委自筹资金建设,受投入不足影响,多为小型规模,长期在设备简陋、处理工艺落后情况下运行,加之输水配套管线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农村饮用水给水水质难以得到安全保障,是当下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大部份仍然处于粗放型经营,单纯追求提高农产品单产数量,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结果为土壤板结和酸化、有机质含量流失下降、导致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出安全水平,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安全构成威胁,破坏了农业生态平衡。目前,我国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4]。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35%,比发达国家低将近20个百分点。化肥、农药的大量流失,长此以往,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形成了恶性循环,首先在土壤中沉积,通过下渗进入地下水,被雨水冲刷流进河流、湖泊,有部分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土壤、空气、水源污染。

2.6环保工作重城市轻农村

前些年环保工作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人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情况下,已经成为全国环保工作的短板;部分领导为了追求GDP的高速发展,不惜牺牲生态环境,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敷衍塞责,并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为难情绪,干劲不足,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村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缺乏自主性,对农村的"脏、乱、差"现象见怪不怪的不良习惯仍有一定市场。

3、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3.1加强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严格依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长期已来,在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与执法工作都非常薄弱。一是要加大组织建设,有计划分步奏进行人员培养,尽快成立一支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管的综合执法队伍;二是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环境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态势,坚决严惩,使生产者经营者不想污、不敢污、不能污,自觉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者。三是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典型湿地等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地方行政法规和政策及污染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3.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在农村各地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广大农民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对村镇有关人员和工业企业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环境法律法规讲座,让农民意识到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大事;让农民时刻牢记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光荣,着力增加群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让群众在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中承担责任,获得荣誉,做到发展与保护并行,建设与美丽并重。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成为城镇居民的美丽乡愁。

3.3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国家层面对农村污染防治投资严重不足,地方各级政府又缺少资金投入,专项治理经费也难以申请到位,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今后应采取财政和村集体补贴、住户付费、社会资本参与的投入运营机制,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扶持措施,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强化县乡两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把农村的环保指标纳入当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中,促进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视[3]。廊坊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狠抓农村环境清理整治工作,在大力开展“两改一清一拆”专项行动基础上,推进“PPP”市场化运作模式,基本建立了有清运车辆、有保洁队伍、有资金保障的“三有”长效管护机制。2016年全市省级重点村清理垃圾杂物297.5万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和路障1.6万处,建立垃圾处理长效保洁机制的村庄达到3128个。据统计,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全市省级重点村铺设供水管道408万米,完成村内主要道路和街巷硬化5026公里,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2.5万个,铺设污水管网129万米,建设污水处理设施9934处。在推进农村“电代煤”和“气代煤”工作中,深入推进荣乌高速以北涉及8个县(市、区)的全域“电代煤”“气代煤”,省级重点村已完成煤改电、煤改气2万户[5]。

3.4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要统筹考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治农村污染。尽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农膜减量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鼓励生产使用可降解农膜,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度。健全化肥农药包装物、农膜回收贮运加工网络,减少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污染。制定促进企业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安全农产品生产、有机肥推广使用的税收、价格、信贷等优惠政策。对因秸秆禁烧引发的生产方式改变、农业结构调整、秸秆综合利用设备购置等投入,应给予一定财政补贴。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农村生态恶化趋势,保障农业健康发展[6]。

3.5大力推动农村生态工程建设

围绕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建设绿美乡村目标,廊坊市启动了“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工程。省级重点村完成村内街道和休闲游园绿化427万平方米,建成环村林带绿化4034万平方米。三年多来,我市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共铺设供水管道408万米,覆盖全市农村的10个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全部建成,随时监测农村水厂饮用水水质[5]。

4、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省、市委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站位全局,统筹推进,以提升北三县、固安县和霸州市三大省级片区引领,突出打造香河省级重点片区和9个市级片区;以倾力打造40个省级精品村为抓手,全力实施“12个专项行动”,建设好268个省级重点村和161市级重点村;以推广垃圾处理“PPP”模式为主导,全力提升“两改一清一拆”工作水平;以打造旅游精品村为亮点,全面启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培植新业态,突出“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工作中努力实现“四个跨越提升”。

5、结语

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快、更好的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同样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希望,要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政府的积极性,上下同心,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建设成果。

作者:贺轶才 单位:廊坊市环境监测站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论文

一、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

(一)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基本情况

昆明官渡社区的季官社区就着落于滇池北部,距离昆明市只有10公里,是官渡街道办事处,管辖着3个村民小组。现在有农户733户,农村人口为2033人,劳动力1240人,但是人多田少,平均下来一个人只有4分地,据统计,2008年当地总收入为9710万元,2009年总收入为10486万元,平均下来,人均不足2000元,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村中建筑没有整体规划,布局凌乱,交通条件差,卫生条件也差,村里的各项设施明显落后,没有活动场所也没有文化和医疗设施,一部分的人员经济跟不上,陷入困顿,整个村子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可以看出,发展集体经济也就是改变社区人民生活的关键。

(二)季官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具体做法

1.保留集体资产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居委会领导经过再三考虑,并没有及时的把村里的土地征用款分发给广大村民,而是集中起来作为集体资产保留下来,从而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居委会领导率先在辖区推行股份量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运作模式,建立了合作社,通过配股和购股的方式兑给广大村民,在社区中建立了7万多平的商业写字楼,购物广场,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商业社区—官南城,这样下来,每年为集体利益增加了3000余万的收入,平均下来,每个村民也能分的3万以上的红利。加快季官社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注册成立公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成立了“云南官南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官南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市季官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抓住了发展古镇旅游的商机,积极的去招商引资,很多有实力的大商家纷纷来到这里发展,各个公司加强自己的业务。既相对又独立,又共同服务于季官社区的集体经济发展。3.创新社区管理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季官社区的村民慢慢富起来了,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为防止由富返贫现象的发生,社区领导班子及时的开会讨论,必须要了解民生,勤访民意,定期做暗访,深入群众,经过反复的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要以完善管理制度入手,社区提出了“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理念,为此,社区举办了各种就业培训班,鼓励村民就业,每人都能获得3次就业培训、推荐工作的机会。对于有劳力但不就业的村民,社区也制定了管理办法,每年将会受到扣除年终分红总额10%的处罚。经过这些措施,使得季官社区少有游手好闲的居民,人们生活都是蒸蒸日上,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样的面貌又时刻的影响到下一代人。

二、发展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中央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因为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三农”工作的推手,更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如何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昆明市官渡区季官社区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学习,我非常赞同“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没有文化产业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的说法,以下仅从发展集体经济的角度,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和建议。1.集体经济组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美丽乡村也许可以通过国家政策项目的规划得以推动建设,但是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做后盾,美丽乡村的建设搞不好就是昙花一现。因为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保障,既然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就必须要依照法律所赋予的要求和职能。要重视自身的组织建设,要完善和巩固土地的承包管理,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管和运营,要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的思想素质培养,完成各个部分的定为,在部分地方落后,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地方,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工作,要以先进的集体经济组织带动落后的地方,明确好现有的组织结构,成员结构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把农业和地方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相结合,大步迈向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2.探寻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实现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从季官社区的发展来看,集体经济就是增加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生活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更加确保快速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集体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同时又关系到地方的生产,生活,保障了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又与城乡一体化相辅相成,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我们都知道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发展美丽乡村,我们必须要产业经济发展为生命线,没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就不能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那也不能持久的发展下去了。在此之外,我们还要立足于现有的资源,将环境优势和人文特色相结合,保留传统的地方文化,并开发其他特色产业经济,合理利用土体开发,保证环境卫生,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环境,鼓励农村的绿色生产基地的发展。加强招商引资的工作,吸引实力型的企业来投资。在国家的帮助下,鼓励小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从实际出发重在联合发展,各村发展自身的特点,实现互惠互利,达到共赢,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3.提升公民整体素质,稳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美丽乡村的创建与维护都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农民,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难以实现。从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稳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来看,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学习现代的科技技术,二是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发展,创业、就业。为了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我们要把现在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推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到农村,增强广大农民的思想素质。三是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的建设,让广大的农民同志积极的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同时要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以前老一套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增强人们的自我意识,让人们真正的体会集体的力量能改变现有的落后生活,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只有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才能有效的发挥人们的潜在力量,才能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好集体经济和维护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总之,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和总目标,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同时,还需要整体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只有在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整体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我们的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中国梦才可能实现。

作者:李盼盼 范全欢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对“美丽乡村”的正确认识,是合理规划配置乡村景观设计、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通过讨论了“美丽乡村”内涵、建设的原则,得出建设的方法,并以商洛市山阳县板庙村为例,详细介绍了“美丽乡村”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的营建策略,表达出“乡村景观建设应以构建适宜的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的规划设计观点。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板庙村

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给城乡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项建设的投资力度增长迅速。但同时由于自身经济、管理、意识等方面落后,资源的缺乏,影响到农村建设的综合效应。因此针对农村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提出乡村建设应跳出原有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通过乡村面貌的维护和提升,完善村庄的文化基础和生活设施,挖掘乡村本土优势,促进乡村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的理念,不仅是针对于乡村景观建设层面,更重要的是乡村社会层面的建设。其一,景观层面.可以实现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提升,完善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分析当地地理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创造出突显乡村特色的景观环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自然环境的整合,除了改善景观效果外,同时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1]。其二,社会层面。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规模,丰富各类物资,营造富裕的生活条件。同时,在生产生活中,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村民建立友好互助关系,形成文明友善风气,完善农村和谐发展。

二、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综合原则

“美丽乡村”不是单一的方面,而是多元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在规划时,要着眼于整体进行各景观要素的优化和组合,使其与自然乡村环境相融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既关乎于外在的美丽,更需关注内在的宜居。规划时应尊重当地文化特色、生产生活习惯,坚持以点带面,精心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且兼具乡土文化特色的乡村人文环境。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充分展现乡村的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美、文明现代之美,综合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使美丽与宜居并存,宜居与宜业相融。

(二)生态保护原则

一般而言,景观规划需要在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满足景观建设的要求。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乡村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在无形当中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景观的营建过程中,要协调景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遵循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原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

(三)地域特色原则

乡村作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和农耕文明的起源,保留了完整的农耕文化特征,承载着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且因为地理特征及民族间的差异,形成特色各异的文化,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从地域特色的原则出发,通过合理的规划分析,从当地的文化中提炼精华,创造出独特的乡村文化。通过此手段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地域乡村文化,同时更能获取当地居民的认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尊重乡村原有肌理,营建符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景观形态,根据合理的区域划分,形成不同的景致,既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特点,又可以代表乡村文化,充分体现乡村文化素养。

(四)可持续性原则

在我国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受到人口、经济、文化、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侧重粗放型的资源开发利用,出现诸如森林乱砍乱伐、土地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等现象,给乡村环境和现有资源造成了极大伤害,生物和景观多样性也不可避免地被破坏[2]。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善待自然,规范人类发展行为,实现乡村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

(一)以乡村肌理为依托,构建聚落景观格局

村落作为人类聚居的主要形式,经过历史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其特有的聚落形态,该形态成为了自然肌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美丽乡村”的景观营建中,应合理规划,尊重乡村肌理,构建聚落式景观格局。在实施过程中,需保证景观和居住群落之间的紧密联系不被打破,保证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并且为情感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条件。而且还要合理分配景观和休息、劳动和娱乐区域,促进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挖掘当地景观材料,有效放大其功能和作用,建立温馨的聚落景观格局。

(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创造魅力特色

景观乡村的传统历史、风俗人文、乡情乡风等,都是当地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乡村地域特色的体现。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营建过程中,要突出地域文化,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元素,例如当地的建筑形式、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及别具当地特色的小品形式等[3]。对地域特色的提炼和发扬,促使生活环境和自然相融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突显出区域景观的特殊性,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乡村景观独特魅力,也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板庙村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一)区域概况

板庙村位于陕西商洛市山阳县境内,山阳县属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商洛市南部。东邻丹凤、商南,西交镇安、柞水,南接湖北郧西,北与商州毗邻,有“三山夹两川”之称。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以农业、药材和矿产为经济支柱。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2.9%,植物种类丰富,既有许多南方植物,也间杂生长许多北方植物,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较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板庙村处山阳县石佛寺镇,毗连毛沟村、台上村、吕沟村,周边大山环绕,风景怡人。该村现有村落生活环境较差,经济水平一般,土地大多为集体所有制下的自营形式,主要类型有农用耕地和自住民房。房屋建筑以1-2层为主,满足基本居住要求,但建筑样式参差不齐,与乡村风貌特色不统一,村子零散为数不多的土胚建筑和牛棚等,但缺乏保护,处于危房状态。

(二)板庙村景观规划设计

1.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

板庙村的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在满足村民群居式生活习惯的要求基础之上,提升村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在板庙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村民活动空间较为局限,在农忙之余不能发展其他业余爱好;二,村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出现垃圾随处乱堆造成环境污染、厕所不合理设置影响乡村整体风貌及造成环境污染、道路系统不完善并且陈旧破损严重、公共照明系统不完备影响村民夜间活动等诸多问题;三,村容村貌杂乱无序,出现乱搭乱盖现象,破败的简易棚影响整体村容风貌,建筑样式和色彩参差不一,有红砖墙亦有瓷砖墙,有坡屋顶亦有平顶房。针对以上问题,在板庙村规划设计中提出的策略为:一,村中设置可供村民聚集、交流、休闲、运动的场所。在场所的设计上,协调村民的人口数量和场地的尺度进行容量配比,不夸大建设造成浪费,也避免造成场地紧缺,同时通过对各年龄段村民活动需求进行调研,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中设计出满足各年龄段村民的活动需求的场所;二,加强板庙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各级垃圾回收点、规范厕所设置及统一其建造样式、整修及合理规划道路系统、设立规范的公共照明系统并在重点区域进行着重照明;三,根据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建筑外观整改。板庙村位于陕西南部,其建筑形式融合了陕西关中特色和陕南民居特点,在设计中借鉴传统的建筑式样,进行进一步提炼,利用原有的白墙为基调色,辅以灰色和木色,统一建筑外观,使整体村容风貌和谐统一。

2.生态性景观规划设计

在传统的新农村改造过程中,更多的是希望将农村建设的更贴近城镇,所以在建设材料及树种的选择上,更愿选择与当地环境不相适应的城镇建设材料和娇贵的观赏性植物,不仅使得村庄失去了原有的朴素风味,同时忽略了生态平衡的保护。在“美丽乡村”的营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生态性原则,因此在对板庙村的规划设计中,提出了以下策略:一,种植当地乡土植物。乡村非常宝贵的财富就是它所蕴含的朴素之美、地域之美,植物作为提升乡村风貌的重要元素,在其选择上以当地本土物种为先,进行合理配植,达到烘托乡村氛围、改善乡村环境的目的;二,使用本土生态材料。在对板庙村场地规划和设计中,采用该村随处可得的毛石、青砖、灰瓦、枯木、竹篾等材料进行组合搭配,不仅可以节约成本降低生态影响,而且该材料的自然肌理和周围自然环境更加协调,加强了乡村的质朴之感。

3.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

板庙村以传统农业和经济林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对生产性景观进行规划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规划经济林种植区域,将成熟季节相同的农作物交叉种植,形成颜色各异的板块,在经济林中合理布局交通,使到访游客能够更好地通达其中,增加农民收益。

五、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不仅仅是景观美化,其本质是乡村景观建设应以构建适宜的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发挥乡土资源优势,综合利用景观要素,营造优质乡村景观。

作者:时培文 单位:安康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探讨

[摘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更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邓州市台湾村高山族小学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基础教育配套设施中硬件、软件情况,发现问题,最后有针对地提出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议。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教育;配套设施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明确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1邓州市台湾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台湾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南5km,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村原住民到邓州市始于清康熙七年(1668),最早是由依那思罗等8名台湾籍将士跟随降清明将黄廷到邓州冠军里屯垦而定居此地。经过近350年的繁衍生息,目前台湾村原住民后裔已有近3000人。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台湾村采取一系列行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台湾村以“特色文化村”为基准,在保护和发掘特色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优化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整体规划面积约为1.5km2,建筑面积约为46万m2,由以黄廷广场、妈祖庙为中心的闽南组团、以台湾风情园为中心的卑南族、邹族、布农族、阿美族、泰雅族组团和冠军古城组团组成,预计可容纳12000人,还规划建设露天博物园,建成以居住为主体,集文化体验、商业娱乐、遗址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性园区。园区现设有“风雨沧桑三百年,海峡两岸一脉情”的主题资料室,展示台湾村原住民风情、民族住宅特点、高山族风情礼仪、海峡两岸同胞友好互通往来及展望台湾村的未来等内容。目前,台湾村已有部分村民居住在新建成的三层洋房里,洋房区域统一规划,道路平整,整齐美观。

2邓州市台湾村高山族小学配套设施建设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农村基础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保证基础教育公平,更应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1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的校园整体绿化情况较好,种植树木较多。经过改造和翻新,目前有两栋两层教学楼,主干道路是水泥路,还建有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为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学校建有电脑室、实验室,内设有实验器具、专业桌椅等专业化设备,还投资建有音乐教室,脚踏琴、电子琴、架子鼓等音乐器材一应俱全。虽建有电脑室,但电脑都为陈旧老式电脑,无法正常更新,部分不能使用,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仅有几台较新的电脑为老师备课、查阅资料使用,实验室也处于关闭和闲置状态。音乐教室曾用做编排高山族的歌曲和舞蹈,但由于仅有的一名音乐教师离职,目前没有一名专职教师教音乐课,致使器材闲置浪费。学校在学生宿舍方面投入较大,每位学生都有独立的床铺,每间宿舍配备有两台空调,保证冬暖夏凉。学校还建有多媒体教室,配备可触屏操作多媒体,可连接电脑使用。由于不能熟练操作,老师嫌麻烦又浪费时间,平时不用或很少利用多媒体讲课。学校信息化设备严重不足,也没有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当前高山族小学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一黑板、一粉笔的口授教学,教学手段单一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的图书馆“明德书屋”为某大学捐赠,由于没有专职老师管理,图书也没有及时更新,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和查阅资料的需求,由于图书资源的严重匮乏,日常没有对师生开放,学校而是选择采用“班级图书漂流”的形式让学生传阅课外图书。

学校体育资源配置脱节现象相当严重,虽然足球场绿荫环绕,周围设有足球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训练方法的展示栏,但足球场场地还是最原始的土质地面,青草效果也非常一般。学校另外也仅有两个篮球框、几个乒乓球台,连单双杠等基本的体育器材都没有,现有的篮球、足球等体育课必备的教学用品仅能做到十个同学分配到一个足球或篮球,且已经破旧不堪、急需更换。当然,在课余时间学生是不允许使用这些体育用品的。据了解,高山族小学规划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场,涵盖各种体育器材和塑胶跑道,但由于资金和场地的原因,目前还未投入建设。总体上看,高山族小学的硬件设施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配套设施总体不足,利用率不高,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开放度越高,越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特别是小学生的好奇心总是无限扩大,只有提高信息化资源、体育资源等配备设施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才能发挥和拓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高山族小学的基础配套软件设施建设情况

高山族小学注重提升学校的软件设施,以此来弥补硬件设施的缺失。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成具有高山族民族特色的学校,办学思想为立足三声教育,奠基和乐人生。所谓“三声教育”就是书声启智、歌声怡情、笑声抒怀,让每一位学生在书声、歌声、笑声中健康快乐成长。努力将高山族小学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水平、高规范的小学。学校有着丰富多彩、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高山族小学的课堂教育摆脱了部分农村学校的“应试教育”,课堂文化建设采用“问题导学法”的高效课堂模式,“学生是课堂小老师”的课堂理念,以“学习小组”模式进行课堂改革。“学生是课堂小老师”是通过在北京的学习,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自主打分,树立学生的主角意识的特色课堂学习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帮扶的形式,将小组分为A/B/C三个等级,又将B等级分为B1、B2两个等级,A同学帮扶C同学,B1同学帮扶B2同学,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每位学生的进步幅度。

“小组建设”是高山族小学打造高效课堂模式的支柱,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团队精神,增加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有利于实行分层教学,既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课堂纪律则通过星级管理模式,对于达到标准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家预习时,要反问自己;在课堂上,要反问老师;在课后有什么不懂问老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高山族小学的另一个软件特色就是遍布校园的文化宣传栏、文化楼梯间、文化长廊、教室内外的文化专栏等。例如校园宣传栏有关于古典勤学的故事,引导学生勤学好问,乐记善思;引导学生要好问,做个好问的小学生,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又如在文化楼梯间,张贴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安全常识、好习惯养成教育等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图腾,介绍台湾少数民族特点等。教室内外文化也相当出彩,每间教室外墙都有知识集锦,每间教室里面都有自己的班级特色,开设绘画天地,展示同学们的绘画作品,名人语录等等,装饰优美,各具特色。还推广阳光大课间,时长为半个小时,在上午的第二节下课后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会让学生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充分让学生休息、放松。

高山族小学的教师文化建设要求教师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制定制度保障教师的权益。但实际中,高山族小学的教师多数是高中或中师毕业生,学历较低,仍有部分老师属于民办教师或代课老师,没有转正,所受教育和专业知识储备水平远远低于师范生,且教师年龄层次严重脱节,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接受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受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留不住青年教师,缺乏新鲜血液,农村优秀教师都通过考试、应聘的形式到条件好的学校或地区担任教师。在四年级课程表中,语文教师负责担任语文、作文、品德、英语、写字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师负责担任数学、美术、科学、音乐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班主任则担任安全、班会、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一现象严重制约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高年级学生,除语文、数学、英语升学必考的科目外,其余课程基本不开设,音、体、美只面向低年级同学开设。当前,高山族小学的留守学生问题也较为突出。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子女多数留在家里由老人代为照顾,一些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又与老人存在代沟,会出现学习困难、性格缺陷等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值得推荐的是,高山族小学推广具有现代科技的手机软件,可直接在手机上下载APP,通过学校安装的网络摄像头,老师和家长可随时随地看到学生在校的情况,还可通过家长留言、班级相册、通知活动、签到提醒、园丁排行榜等版块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方方面面。

3改善农村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议

农村基础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不均衡严重影响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全面发展,弱化了基础教育的根基作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有利于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我国的教育资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来源较单一,由于城乡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分配上不均衡,致使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制约了学校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硬件设施往往与城市相差甚远,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源逐年锐减等问题,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严重滞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1)力争扩大和完善政府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坚持公平公正的分配原则,缩小城镇教育经费的差距。教育经费短缺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可借助社会力量,最大限度的集中资源,发展基础教育事业。还应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监督机制,完善教育救助机制,减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

(2)完善基础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购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购买新的图书,引进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师,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现代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能够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当今社会,教学设施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信息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设备,将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更公平的平台。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职业意识,培训农村教师队伍。师资配置的均衡化是实现基础教育质量、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前提。首先要从数量、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优化农村师资队伍,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需要配备教师,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秀教师;其次,实行教育财政城乡统筹,改变教师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给予农村教师公平合理的晋升渠道和薪资水平;再次,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思想到行动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不断强化自己的师德,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最后,要加强教师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素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受各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教育依然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只有及时发现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到本质原因,才能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王幸美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

1.存在问题

(1)在理念上,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比较普遍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但部分村民缺乏全局观念,过分重视住房扩建和硬件建设等,忽略了整体环境美化、建设内涵、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软件方面的提升,造成对美丽乡村整体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2)在规划上,重数量轻质量,特色不明显2011年以来,编制了48个农村新社区(村庄组团)建设规划;各镇、街道和村根据建设需要,又分别编制了特色村规划;2013年又编制精品村、重点村等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数量多但相互衔接难。这些规划缺乏村庄的整体布局和优化,部分还过于理想化,实施难度大。有些规划由政府统一委托编制,部分规划深度不够,精品意识不强,千村一面,特色挖掘不够,导致一些村庄存在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

(3)在操作上,重建设轻管理比较突出受部分村干部能力的局限,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的结合;加上有些镇(街)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和管理人员缺乏,造成建设内容和管理机制不科学。如在规划和建设的管理方面,已编或在编的几个村规划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村旧房已拆除而改建的审批手续半年未完成。在村庄长远发展方面,过分强调现状条件和近期利益,造成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甚至有些村热衷于形象工程。在建设管理机制方面,未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实际需要制定适应村庄规划建设的管理机制。

(4)在投入上,建设需求大而资金来源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对该市首批1条精品线和11个精品村统计,计划总投资为3.69亿元,平均每个村为3075万元。除去旧房改造由村民自负外,村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环境景观等项目将主要由村集体筹资。而中西部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薄弱,基本无收入来源。同时,由于市级层面尚未出台具体的资金拨付、使用等政策,使各镇街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资金瓶颈,导致创建底气不足。

2.对策

(1)深挖内涵,拓宽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一是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清洁、朴素、自然,要坚持全域覆盖,大力开展清洁乡村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二要结合财政实际和村民意愿,有序安排重点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理念,分类推进精品村、重点村建设。三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乡村旅游跨越提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要弘扬农村优秀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和彰显农村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农村传统耕读文化、孝德文化的整理和重建,充实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之魂,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和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2)因地制宜,重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貌一要转变村庄规划设计理念,以塑造丰富的新农村特色为目标。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自然村落的空间生长肌理,努力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二要将尊重群众意愿与尊重发展规律相结合。村庄规划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编制过程既要坚持科学性,遵从村庄发展规律,又要广泛听取村民群众意见。规划方案要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兼顾村民的近远期利益的需求。三要推广优秀规划设计方案,形成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优选和推广特色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3)注重结合,创新工作机制与建设管理并举一是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单列。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和新农村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意识。二是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地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利用“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千百工程”等活动载体,各方借力,形成整体合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考核,实施动态管理。下发“美丽乡村”创建考核标准,实行市、镇街、村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定期考核相关镇街美丽乡村建设内容,通过月督查、月考核、月通报以及年终考核等制度,强化考核督查,根据考核结果对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的要通报批评,对创建优秀单位以奖代补。

(4)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注重财政引领。优先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努力创新融资模式,积极争取现代农业引导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放大投资支持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整合各项资源。努力整合乡村旅游、农业两区、联村公路等乡村建设相关财政资金,优先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倾斜。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村民自筹自建模式。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要努力解决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要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

(5)深入宣传,提高全民参与建设的意识一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村民素质教育。开展以“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房屋内外优美整洁、勤劳创业增收致富、家庭成员和睦团结、热心农村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样板户创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样板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团结的农村人文环境。三是加大清洁乡村宣传力度。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为落脚点,以清理清运垃圾、拆除违章乱搭建、整理房前屋后乱堆放、整治公共卫生设施、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等为突破点,加大清洁乡村宣传力度,力促全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胡志酬张显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一、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大。受自然环境影响,传统村落的分布体现出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东部较多,西部较少的特点。自然环境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南北方虽然都是传统农业社会,但地理、气候、地质不同,南方要么地处沿河地带,临江而建,多石木结合,以石夯基、以木建房、以瓦遮挡,多一、二层厅堂式住宅,顺水流向依势而建,形成错落有致、水乡如画的村落景致;而丘陵地带则傍山靠地,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多吊脚楼和富有民族风情的村寨。北方传统村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西和北京,历史上,山东、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带是农耕文明最昌盛的地方,即使是今天,中原地区农业生产在三产中仍占据约1/3的比重。传统村落必有其不同于南方也不同于山西和北京所代表的北方村落特点,它们形成了中原风格的传统村落,孕育了传统村落里的文化。目前,对中原的村落研究少之又少。虽然中原的村落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不及江南的诗情画意,从北方来讲,则少了几分家族式聚居氛围,但通过研究,从中能看出中原传统村落对中原璀璨文化的承载是以不同于南北两种风格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基于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当前对传统村落保护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传递出对传统村落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解、方式方法都存在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一)损毁的速度快于保护的速度。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不超过5000个,目前还在减少。如果不对传统村落保护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设计方案、法规制度,别说是没有被列入保护名录的传统村落,即使是已经列入保护名录的,也会因为保护措施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消失。传统村落的损毁包括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自然性损毁指村落建筑经历风吹日晒雨淋虫蚀等自然现象造成的部分损毁或全部损毁,属于传统村落消失的不可控因素。传统村落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环境:一种地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口流动性大、文化交流频繁之地;还有一种散落在相对偏远、贫穷落后的山区,人口流动性小、文化交流稀疏。前者从自然性角度考察,损毁的可能性极小,而后者则因地势地形、经济条件限制导致村落容貌自然性恶化,后期不能及时修补,不少自然村落悄悄地消失了。但相对于自然性损毁,社会性损毁的破坏力度远不止此。之所以用社会性损毁而不是“人为”性损毁,是在将传统村落视作一个微型社会,在其与村落外的大社会碰撞时做出的选择这一角度界定的。包含当前学者关注的几大问题:1.村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导致村落消失这种现象在偏远(山区内陆的传统村落)村落普遍存在,青壮劳力离开土地,留下妇孺老弱守着村落。外出人员的离去,既切断了与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连接,也切断了他们乡愁的根,对失去农耕后续力量的传统村落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毁灭。2.自然村落合并导致村落消失一份来自《2016年山东新农村建设政策规定,山东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96—2013年,山东省城市建成区外乡数量从1022个减至89个,行政村数量从8.3万个减至6.5万个,自然村数量从9.8万个减至8.6万个,许多村庄呈现“空心化”态势。比较小的几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大的行政村,几个小的行政村合并成更大的行政村,如此既能节省管理成本,又为农村扶贫脱贫提供自然条件。在合并自然村时若不注意传统村落的重要性而盲目合并,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3.现实生活迫使村落居民迁出导致村落消失村落原居民迁出村落,并非出于本意,但又迫于生计不得不迁,迁出后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却无法保留住原有的生活样态而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空壳”化,使其成为一种展示品。然而,被记住的乡愁恰恰是嵌入当时那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之中并滋润着原居民,并非从外部强行灌输,这也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极易采取的便捷思路,以为用现代化的手段搞出一个田园式的村庄,继而旅游开发,观光采摘,再辅以各种名目的采摘节、娱乐节就是在做留住乡愁的大文章。这给人们留下一个现实困境:如何保持村落居民物质与精神两种财富的平衡?(二)保护不当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自然性损毁和社会性损毁导致传统村落的消失,而保护不当等人为破坏行为则导致传统村落文化的流失。一种情况是对传统村落的漠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到执行实施,缺乏科学的判断和衡量,一味“求新”,搞大拆大建,将传统的建筑拆除而后兴建一批现代材料的仿古建筑,美其名曰“古镇”“古村”。设计者茫然不顾南北地域差别,一律沿用江南白墙黛瓦、花园庭院。另一种情况则打着保护传统村落的旗号,违规开发村落,搞成“千村一面”的旅游景点,将原居民整体迁出村落,另选地址安居,甚至租用原居民住回原村落,扮演着以往的角色。村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首先被打破,继而形成的历史性的村落也难逃其掌,尽随“落花流水去”。(三)缺乏专业人士对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目前,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成了学界研究的热点,各省纷纷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挂牌明示。而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缺乏相关专业人士的参与。不少地方的政府为了追求GDP与开发商合作,盲目对传统村落乱开发、滥开发,而政府把管理权让渡于开发商不再过问,只管收税。到头来,开发商怎么开发、如何保护都不是政府关心的问题,受害的是传统村落。专业人士参与的保护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式保护,而是具有研究性质的保护,目前这一块仍是短板。(四)各省关于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不够健全。2014年4月25日,国家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旨在防止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出现盲目建设、过度开发、改造失当等修建性破坏现象,高屋建瓴的指明传统村落保护的方向、尺度、惩罚、监督等细节,确保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然而,全国传统村落分布范围广、历史跨度大,具备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省份和地市应尽快制定适合本省、本市的法律法规,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五)传统村落居民对传统村落的认识有待提高城市化步伐加快,相对于村落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进城务工人员更希望留在城市。许多打工子弟乃至他们的下一代,已在城市扎根,脱离农耕文明时间与定居村落的意愿成正比。对于留守村落的居民而言,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现有生活水平是最紧要的事情。然而,村落的现有建筑、文化等却成了他们达成诉求的障碍,他们不关心传统村落问题,不关注保护问题。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存留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精神,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家风传承、家族荣誉、个人理想等人文精神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文化依托。正是村落里走出来的人世世代代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保护传统村落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通过兼顾保护与管理,实现“乡村记忆”的美好愿景。

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

文化是“历史性的存在”,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即是要保护村落的历史。如果说建筑物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历史文化要素则是传统村落的灵魂,既要保护生命线更要保护灵魂。如此才能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一)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澄清传统村落保护理念,科学规划,如表所示,领导干部决策层更希望对乡村建设做科学的调查、预判和设计方案,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具备科学的规划。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首先要吃透城镇化的主旨、目的,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市、本乡镇的规划设计方案,兼顾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好本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一种特色,是开启特色小镇建设、宜居乡村建设的便利之门。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防止保护措施的雷同,比如美丽乡村建设的“千村一面”。政协代表冯骥才提出不少传统村落因为“空巢化”和“全面旅游化”变得面目全非,正朝着“千村一面”的雷同化方向发展。这里的雷同不是村落历史景观的雷同,而是村落保护的措施雷同,为增加收入、展示历史文化,统统趋向于搞旅游开发。这里应澄清以下几个问题:1.村落经济来源是否困难无以为继的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搞旅游,但不意味着所有方式的旅游都能达到保护的目的,有些低端旅游只会破坏村落的文化和环境。2.旅游是否是唯一的来源诚然,旅游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快方式,也是最佳宣传手段,但是不是唯一方式呢?社会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空巢化”问题的是否有交集?传统村落保护能否成为解决农村“空巢化”和社会养老的一种可行途径呢?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下最现实、最直观、最具体的载体,利用好传统村落“历史性存在”的价值主体应是上述难题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当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之一,对“留住乡愁”“乡村记忆”都是最鲜活的实践。3.是否所有“节庆”都有文化乡村旅游热衷于打各种“节庆”的牌子招揽游客,于是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相亲节”“花卉展览节”“美食节”等纷纷亮相。直观下,这些似乎都是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但深层的却是缺乏对文化的真切认识和真情实感。文化不是需要深层次的挖掘。(二)健全完善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相关法律制度。传统村落顾名思义因传统得名,这些村落经历无数风雨,具有浓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由于村落建筑(自然景观)取材和设计与现念存在一定差别,如何妥善保护、维修和管理是研究传统村落的前提,即自然生态环境是传统村落的生命线。目前为止,大部分省份还未意识到本省的传统村落的意义和价值,未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在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乃至农村发展的趋势中的重要性,因此缺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最基本的法律条文。首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条文中需明确传统村落的归属。化解居民与村落保护的矛盾是其中最棘手的问题,需要从法律上给予澄清,以现实的物质或精神手段给予解决。其次,制定严明的奖惩规则,对保护有力者施以褒奖,对破坏者进行严惩。破坏行为包括对有形和无形文化的破坏两种。再次,综合平衡招商引资项目,拒绝对传统村落的人为破坏。让古村落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得到善存,精神形态的文化得到传承。最后,严格落实国家四部局《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尽快落地成法。各地市尽快拿出本地市的法律条文。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三)统筹解决修缮资金难的问题。传统村落的维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传统村落的建筑和自然景观都是历史遗存的,一旦损毁,修缮资金不是小数目。况且缺乏专业的工匠从事修缮事宜。另外也要注意,不少传统村落大多闭塞、落后,居民掏钱自行修缮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也有学者反驳现在保护思维中的“亮化、绿化、硬化、白化”,在这方面投钱反而是舍本逐末,还不如保持原有的风貌,还原农耕生产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延续传统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修缮资金的浪费。(四)加大技术人才的梯级队伍培养。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体现在有形无形中,有形的需要专业工匠进行维护,而现在的青壮年热衷于脱离农村入住城市,现有的工匠手艺传承成了文化传承的难题。非物质文化传承同样面临尴尬局面,传统的酿酒、打磨、雕刻等手艺在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照下,日薄西山。传统酿酒方式,纯手工加工工艺的丧失就是传统生活的丧失,传统文化又从何谈起?加大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刻不容缓,更要注重梯级队伍的培养,做到上传下达,代代相传。(五)传统村落管理的创新思路。从管理模式上看,大部分采用招标旅游公司开发,未开发旅游的也在酝酿旅游产业。诚然,传统村落文化传承需要借助旅游的方式,向外界宣传,让游人通过参观、体验的方式带走传统文化。但旅游管理模式需要创新,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村落管理权和资金支配权,应属于开发公司与村落居民一起管理,而不是全部交由开发公司。让居民参与,一是提高居民参与保护的意识,二是挽留居民增进对村落的依赖,三是对开发公司的开发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四是对投入与收入资金有支配权。针对传统村落的“空巢化”和“亮宝式”现象,应广泛征询社会意见,激发社会合力,使社会群众由看客变为参与者,这其中更要注重听取原居民对村落保护管理的意见。本地政府应起到统筹、规划、监督作用,发挥史料馆、文化站的作用。目前山东省枣庄市各村还不具备编纂村志的能力,只在各区统一编纂村名志。下一步应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尽快组织人手编纂村志。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村的简介、村名由来、何时建村、是否搬迁、村中姓氏;建筑样式、年代、村中景观(河、湖、溪、水库、沟渠、山、林、庙、寺、学校以及医疗);经济来源,靠什么维持生计、生产方式;文化,村中名人贤士,高学历人士,人口流动等。把村落由来和变迁一一记录成册,以便研究和管理。传统村落蕴含着和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人的交往艺术,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等,人们到传统村落感受的不仅仅是乡愁,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以,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作者:王桂娟 徐铁权 单位:枣庄市委党校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基于园林学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析

摘要:结合当下园林学视角下的生态性、地域性、文化性等内容,探讨与分析了基于园林学视角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关键词:园林学视角;美丽乡村;生态性;文化性;地域性

受我国基本国策影响,建设美丽乡村是当下我国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诸多地区都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也成为了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在对乡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因为构建步伐较快,对乡村一些基础要素或是实质原则有所忽略。因此,本文从园林学的角度去探究思考美丽乡村建设。

1园林学视角的概述

1.1生态性

景观生态学是把乡村景观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研究对象包含农业、生物、湿地景观、农田等。当前乡村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园林研究者以保护环境为原则规划村庄,对环境进行改造,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其发展。基于此展现乡村生态的优点,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1.2地域性

乡村的地域性包括了情感记忆、生活特征以及地域特征等。当地居民居住的环境以及一些植物、建筑等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文情怀以及乡土气息。这些要素不单单依赖于具有特征性的建筑以及山水等,同时,也依附在地域的文化认知与情怀中。

1.3文化性

基于园林视角下的乡土情怀不单单包含了传统文化形态,还包含交流方式与精神情怀等。在古典园林中经常会用到对联与牌匾等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元素,一方面可以传达该地域的特色,另一方面就是应用牌匾或是对联本身就是文化特质组成元素的。美丽乡村中的文化要与其他乡村的文化进行区分,从而突显乡土特点。延续乡土文化是确保乡村建设的基础,可以使美丽乡村的构建更加多样化,使乡土民情得以保留,进而增加乡民的自豪感。

2基于园林学视角的乡村建设

2.1生态性建设

在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乡村生态的特性。村庄的布局与溪流、河道、山体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或是与自然风景进行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当前已有的景观资源。绿化建设是体现乡村生态的基础,不论是在山水风貌上,还是生物保护中,都是属于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自然流水的添加,可以有效还原出自然生态的美观,对于一些垂柳或是滨水植物等基调树种的配置,创建出一个适合生物与乡民栖息的场所。植物需要应用适地适树原则,时刻注重季节变化,建设出一个美丽且生态的景观环境。在树种选择上基本使用乡土树种,搭配使用引种驯化的景观树种。

2.2地域性建设

在建筑改造方面,保留乡村区域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对于一些破损的建筑作复原处理,既能确保乡村具有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还能对其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保留带来极大帮助。一些新建的建筑物需要通过门楣、门窗等在形式或是颜色上进行处理,使其充分与原有的建筑物协调统一。同时,应用传统的设计元素展现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地方特色。例如,在建设美丽新疆乡村建设中,更要加入民族团结的设计元素,使其空间具有领域性与识别性。对于目前因住宅而形成的巷道,在满足原有机理的状况下,可以对其空间进行梳理,使其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在景观建设上,可以通过种植植被的方式,有机融合景观建筑物,从而构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2.3文化性建设

依据乡村用地设计与该区域地质地貌的特点,依附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建设文化风景区。可以在一些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建筑物旁边构建休闲公园,使其成为邻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或是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的区域,构造出一个可以供乡民娱乐休闲的活动场地。公园可以充分结合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例如,结合孝道,自古以来我国都在提倡孝道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公园的核心雕饰,形成地域文化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乡村文化广场,提供给乡民一个休憩、锻炼的场所,可供村民品茗下棋等,不仅满足乡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要。

3结语

基于园林学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统一的目的就是使乡村更加美丽。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构建美丽乡村不单单是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实际构建,满足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在构建美丽农村时需要重点加强文化、生态、地域的建设,基于此,才可以真正将乡村之美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作者:赵晓忠 单位:哈密市园林管理处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探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城镇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了发展日程上。从根本上讲,生态文明建设指的是通过各项发展策略,实现村屯环境整洁、村容村貌文明、村民安居乐业等一些强国富民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乡村建设成为当前党和中央整合发展举措、全面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当前所提出的一系列中国梦的核心思想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外在表现都愈加突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意义,正确处理其中存在的各项矛盾,从宏观上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各项发展历程上实现“美丽”乡村的发展变迁。

1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思想价值

在农村各项产业建设中,农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对建设美丽中国、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国务院在早在2014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出台了明确乡村旅游地区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为各地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指明的方向。将旅游资源开发和《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在一起,对乡村规划中“提升旅游发展动力”、“强化旅游产业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增进智慧旅游”等项目做出了指示和部署。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决定了乡村建设的发展情况。生态文明主要分为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和生态技术文明四个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了农民生产的各项条件。如果说实施幸福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乡村发展的具体表现,那么幸福乡村建设也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价值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的血肉,它以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拓宽小消费途径,引导人们走上和谐发展的致富道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以“幸福乡村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措施逐步出台。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山、水、林、田、村”的政治要求,分别在房屋建设、水源设施、交通道理、电力线路、通讯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村民的经济收入高了、精神生活好了,文化修养也随之提高。使百姓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致力于打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2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2.1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环境生态工作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的发展特点,一二线城市无论是在生态环境还是经济建设上,都存在一定的发展优势。而农村生态环境因为生态形式和生产污染上的问题,很多村落出现了空心村和老年村,导致农村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显著。

2.2环境污染的效果加剧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污染量有所上升。除了单纯的农业生产,在化肥销售量和家禽畜牧类养殖模式中,因为大多数家禽都处于放养模式,所以导致有害病毒传播,成为影响村民身体健康的污染根源。除了这些农业上的污染源,在乡村文明建设中,还存在环保工作不达标、治理设施的发展意识较为淡薄等现象。同时,在污染设施的治理过程中,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意识不够科学,难以实现乡村环境发展和治理。

2.3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从表面上看,农村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发。但是,无论是兴建土木工程还是目的占地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占地风险。矿产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企业、开放商、村民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农村各项资源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水、空气、环境等资源的污染加剧。同时,在河流、山川、矿产等其他资源中,在我国农村还普遍存在着掠夺式开采、挖河取沙、毁田取土、开矿破林等行为,导致乡村各项生态功能遭到了破坏。

3如何完善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3.1树立全面参与的服务意识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首要措施就是为全体公民树立较高的生态环保意识。我国地广人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相比较来说,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意识和环保意识都够深入。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对推进城乡居民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思想水平和生态意识,要将生态文明宣传融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充分完善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各项举措,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健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本着方向性、指导性的原则,开展形式各样的文明法制宣传活动。例如借助于相关电视、广播、网络媒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悬挂标语、指示牌等形式,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在“乡村绿色旅游业”的思想观念、发展形式和资金筹措上进行全面的发展,从而通过“组合”、“协调”、“低碳”的发展手法,督促广大村民自发的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3.2积极促进政府和社会的融合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广大工作者要树立全面参与的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协调作用。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通过出台、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章,进一步引导社会大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活动中。从农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等团体上入手,努力提高大家对资源的浪费。通过政府和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融合,树立良好的生态风尚。积极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通过讲座、论坛、环保等各项互动,使政府、企业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引导作用。广东地区地处我国大陆南部,内陆江河资源、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广东地区不但历史人物众多,曲艺资源、文化艺术也十分丰富。为此,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大力开展广东乡村特色游项目,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项目,并通过《乡村旅游振兴规划》等文件条文的形式,树立以“粤”为代表的地区品牌意识,以“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养农”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规划,以旅游业带动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3.3进一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

除了要在生态文明的源头上树立环保意识,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协调多项发展力量,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要始终坚持“以人为主”的可续发展核心,将环境治理工作精益求精。在环境治理经费上,定期定时的进行规划和统计。要在乡村环保工作的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排污、减污,通过绿色产品的组织和生产,充分开拓利用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资源。在环境保护经费上,实现开源节流的发展模式,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资源有偿使用”的发展方法,加快环境建设中的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完善各类资源的增收和改革。同时,建立新的补偿措施,通过市场化的发展途径,解决各项污染损害,立足于生态文明的发展视域,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对污染事件、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已经造成环境或资源污染实施的受害者,要扎实推进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增加生态建设中涵盖的含金量,充分谋划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环保资源开发等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科学性的发展成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是我国改革时期攻坚克难的重要需求,也是推进我国经济、文化等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广大工作者要立足于现代生态文明视域的发展表现,使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相得益彰,更好的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作用和先驱作用。

作者:陈颂文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认知理念不够科学、历史包袱有待消解、反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建设不够平衡等问题。为此,要转变基础政府的认知理念,不断增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深入推进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关键词:美丽乡村文化;问题;对策

文化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持久性要素,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实现美丽乡村升级版目标,必须将文化建设纳入其建设全过程,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深层次因素,实现文化建设上的突破。在当前各地建设实践中,“美丽乡村理念融入并成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还存在很大不足,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文化的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遗产做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说,乡村何以美丽的灵魂,恰在于是否能够形成‘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应是一项战略工程。只有将美丽乡村作为一种文化内化到乡村居民心里,构建美丽乡村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自觉和集体人格,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永续发展。

一、美丽乡村文化的内涵

美丽乡村文化是以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基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及思维方式的总和。作为文化形态的一种,美丽乡村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同时又有着自身明显的文化特质,是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文化反思的产物。

美丽乡村文化具有传统性、开放性和地域性。它既是“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自然观和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传统性和地域性,又合理吸收和融合城市文化、工I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等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一个复合型文化体系,具有开放性。从长远来看,随着乡村自然生态、人居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乡村对社会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加,城市“移居”乡村人口数量势必不断增加。

二、当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认知理念有待转变提升。一是对于乡村文化与生态建设的“短视”。文化建设时间长,短期内很难见到实效。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地方政府更关注修路架桥、亭台楼榭等“立竿见影”的物质层面建设,对于文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二是乡村文化过度开发。部分地方将文化建设项目外包给企业,无中生有胡编乱凑的“创造”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和形象,无视文化和生态的属性特征,野蛮开发、过度开发,使得传统乡土文化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文化缺乏生命力。三是是对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盲目追捧。在乡村建筑风格上,跟风模仿西方建筑风格,在文化内容上热“移植”城市文化。

历史包袱有待消解。1. 美丽乡村文化的环境载体建设仍待加强。在长期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程侵占、破坏了大量的农田林地,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严重的土地、水资源污染问题。由于政策的延续性,农村地区仍然分散地存在大量小型加工厂、家庭作坊、养殖场等污染源。2. 农村地区历史文化建筑毁损严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保护、资金支持、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和城市扩张,农村地区古建筑倒塌、被拆除的不在少数,濒危的历史建筑绝大部分也位于农村地区。3. 文化主题“空心化”问题突出。人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现实仍然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程务工,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几乎是农村中青年的全部。中青年是农村传统文化消费,传承的中坚力量和主流群体,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会文化的空心化。4. 村庄大量消失。目前村庄撤并、集中上存在过度化倾向十分明显,有的区县提出了“全域城市化”。村庄持续性的大量消失,势必造成美丽乡村“见景不见人”,“乡愁”无处安放。5. 部分乡村早期规划设计不够合理。早期的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对乡村的地方文化和环境特征考虑,未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固有的传统风貌,导致富有乡村文化特色和田园风光的乡村景观遭到了严重破坏。

“反文化”现象抬头。表现为:1. 赌博、色情等低俗文化抬头。一些本地村民与外地不法分子相勾结,利用农村治安管理相对薄弱、风险小、房租低的特点,进行“设点赌博”。这些赌博行为不仅容易诱发一些家庭问题,也往往与涉黑组织、高利贷行为紧密相连,严重毒害了乡村的社会风气。而那些日常的“小赌”则更为普遍。一些基层文化管理部门将文化场所出租“创收”,任由“民间演出团体”借“文艺表演”之名,靠一些淫秽色情表演博得人气敛财,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之久。2. 非法宗教活动有所抬头。近年来,乡村地区宗教活动具有如下特点:信教群众数量越来越多,商业化建庙建庵比较兴盛,非法宗教场所比例较高。宗教商业化气息浓厚。一些合法的宗教场所成了旅游景点。一些宗教有着严格的集体生活,使教徒感受到了集体归属感,占领了乡村文化“空心化”后的空白。

建设不平衡现象明显。1. 城乡不平衡。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人员素养、活动经费、服务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明显落后,文化活力较低。2. 村与村差异较大。各地在进行“美丽乡村”试点选取的时候,往往选取一些本来各方面建设基础较好的乡村。这些村庄在文化建设上本就超出了全市乡村文化的平均水平,获得“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后,又获得大量的文化社会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文化活动支出。3. 群体不平衡。根据专业机构连续几年的调查,乡村地区不同群体对于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上,老年群体的满意度最高,中年群体次之,青年群体的满意度最低。这也从侧面验证了青年不愿留守乡村的原因。4. 建设与管理不平衡。在现有的申报体制、考察评估体制下重项目申报、轻项目管理,重资金投入、轻制度建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缺少管理、多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三、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的对策建议

转变基层政府认知理念。政府掌握着大量的政策资源、文化资源、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其认知理念如何,从根本上决定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效与成败。在美丽乡村如火如荼推进的现实情境下,政府理应确立关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如下理念,一是“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工程。美丽乡村在本质上是一种观念、价值、精神;只有真正形成一种文化,成为乡村居民乃至整个社会“内化于心”的价值观念,才能实现建设上的根本保证;二是生态价值高于经济利益。真正确立“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事业”的理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乡村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是文化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连续努力,需要数届政府持续不断的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

加强乡村群体文化“自建”能力培育。一是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创造力。立足农村,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出发,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人才的才能与智慧,既要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而又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村文化,又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农民从文化建设的局外人到局内人的目标,从被动地参与者到主动地创造者的转变;二是培育乡贤群体。鼓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知识群体“告老还乡”,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一支新增的乡贤力量。发挥新乡贤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态保护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村规民约、敦风化俗、家风家训建设和乡村治理,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强农村地区文化教育工作。文化的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美丽乡村文化的提升从根本上决定于乡村主体的文化素养。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千方百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集体意识、文化意识教育。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体制机制建设。完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制度,适时制定“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构建美丽乡村文化发展战略,实现稳定发展、持续建设。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进一步统筹城乡、村村文化建设,实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扶持力度,推进“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实现农村、城市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加大对那些经济条件差、文化基础薄弱乡村的倾斜,实现村村适度平衡,共同繁荣。

加强美丽乡村文化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一是继续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展田野调查,深入挖掘乡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和内涵;二是加强美丽乡村相关技术人才培养。美丽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产业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乡村规划与设计、古建筑恢复与保护、民间艺术传承、乡村文化创意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传承人员。可以通过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一批直接面向美丽乡村建设、扎根乡村的实用型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做好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配套工作。文化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诸生态层面不是各自单线影响文化生成,而是通过组成生态综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大略格局和走向”。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同步推进。要继续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政治文明建设。坚持把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听证制度,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情群众提、群众议、群众监督,村级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乡村组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规划、乡村文化建设“多规融合”,实现乡村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化保护、林地保护、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项规划的衔接,确保乡村各项规划参数一致,以实现乡村空间布局的优化。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重视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乡村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是建国初期,五十年代共产党对经济工作及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六项任务,第一项是粮食安全,紧接着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明确粮食安全方面的工作,是确保粮食自给和粮食之类的食品安全。人民群众觉得党中央看准了经济工作及农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今后粮食安全的目标方向,农村将送走寒冷的冬天,迎来充满生机活力美丽生态农业的春天。

关键词:粮食生产;绿色食品;有机资源

1 粮食生产现状

近几年,农民进城务工,劳动收入可观,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很多家庭靠留守老人种地,农民工与种地收入差距大,所以在农村普遍存在荒芜耕地,有的退耕还林或发展经济作物,不是利用坡度大的耕地,而是占用了平坦良田。多年来忽视粮食生产,不考虑粮食自给。人们不应该忘记,1959年至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加上错误的政策,造成缺少粮食而饿死人,后来制订了激发种粮的政策,并达到家家有小粮仓,生产队(现村民小组)有粮仓,乡村有粮店粮仓,区(镇)、县更是生产自给充足的粮库。真是为“备战、备荒为人民”,“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粮食 安全大好形势。忽视粮食生产后,常可见到荒芜耕地杂草丛生的景像,即或有的种粮,也不使用农家有机肥,而是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导致化肥在土壤中转化硝态氮,引起粮食作物硝酸盐过高,加上部分农药的影响,威胁到人畜健康,同时还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越种越瘦,粮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2 重视粮食生产,实现粮食自给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首先要考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所以应把粮食生产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突出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对粮食生产投入,提高种粮的效益,改变粮食直补兑现时尽管耕地荒芜也享受补贴的现象,而应提高实际种粮的补贴;要确保耕地,以实际行动保住基本农田,不能用耕地建工厂和房地产开发;要改变荒芜耕地的状况,采取多种措施把田种足种满,进一步提高科学种植水平,达到高产、高效、优质。尽管人口增多,耕地有限,同样能实现粮食自给。

3 利用生物有机资源,生产绿色食品

重视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粮食自给,而且应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无公害食品,即充分利用生物有机资源发展粮食生产。笔者曾以含农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生物菌种的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其优势:

3.1 是肥效长,抗病力强 肥料的各种成分经微物生物分解后,利用率高,且肥效长,植物抗病力强。业州镇石桥湾村代明祥2012年利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0.5亩,收获时茎叶仍然青绿粗壮,生长旺盛,无根腐病,而相邻的种植同一品种施用化肥的玉米收获前20天已凋谢枯萎。

3.2 是肥力高,增产增收 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米绪凯,农艺师苏志平、黄立强、陈军协助指导利用生物有机肥料种植粮食作物,秋收时,测产验收,景阳镇大树垭村黄英杰,2012年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玉米,平均每亩产量669.9kg,以化肥种植玉米,平均每亩产量586kg,生物有机肥增产14.3%,施用生物有机肥每亩增产83.9kg,增收201.00元。花坪镇村坊村刘新进2013年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的玉米亩产750.2kg,大大高于当地平均玉米550公斤的水平。

业州镇猫儿坪村孙邦益2012年以生物有机肥种植水稻平均亩产546kg,以化肥、磷肥种植水稻的平均亩产452kg每亩施生物有机肥比施用化肥、磷肥亩增产稻谷94kg,增收270.00元。三里乡香米专业合作社2013年大面积以生物有机肥种植水稻平均亩产630kg。

3.3 是有利于减少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 施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的作物长势旺盛,抗病害能力明显增强,据孙邦益介绍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的水稻直到收割前一直没有“蜢子”(稻飞虱)危害,未使用农药,相邻种植的稻米每亩使用不低于200元的农药。

3.4 是改良土壤 由于长期施用化肥,甚至超量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板结,更为严重的是使土壤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影响人畜健康。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有益微生物,避免了土壤板结,消除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有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中央已经重视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将会出现大好形势,相信各级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一定会将全部耕地种粮,消除荒芜耕地的现象,取消荒芜耕地的粮食直补,增加实际种粮补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市场经济更是激发农民积极性的手段。中央电视台曾报道浙江一种植户生产的有机大米每斤销价20元。建始县三里乡香米专业合作社以生物有机肥种植的有机香米每斤销价10元,恩施市搏云食品公司玉米豆皮每斤销价15元,这说明人们能够消费优质优价无污染的食品。所以农村不仅是发展粮食生产,而且做到种植――养殖――种植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即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基础上,同时发展家畜家禽养殖业,然后以养殖业的农家有机肥配合生物肥种植粮食,由于农作物在氮、磷、钾、各种微量元素及生物菌种等有效成份平衡的情况下,既得到较高产量,又是无公害食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农业经济一定会获得理想的效益。人们会展望到春夏季节田野无荒芜杂草,而是一片绿油葱葱的粮食作物。金色的秋天,满怀丰收的喜悦,农村又有漂亮美丽的新居,宽敞的公路,水电畅通,这才是美丽乡村,更是城乡一体化的标志。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

摘 要: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建设让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要让中国美,关键是要乡村美;要让乡村美丽,关键是要让农业的生命力在乡村得以延续。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还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一体化经营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途径,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唯此,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 美丽中国; 乡村; 现代农业; 农民合作

一、“美丽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安居乐业是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美好社会的魅力之体现。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起源于定居生活和农耕生产,它使人类逐渐走出了渔猎而食、随遇而栖的丛林生活,并在原始公社制度下形成了以氏族为单位的早期村社聚落(如中国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文明)。而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载体,乡村、城市和国家都是定居生活的延伸。如果说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定居是以水草丰美、动物繁盛的处所为选择,工业文明时代则是以工商业发达、资本聚集的场所为选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1]178-179伴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商品供给呈现爆炸式增长,使人类的消费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这一时期,人们期望安家落户的地方,除了就业、收入和个人发展机会的考虑之外,还包括对下一代的教育、自身的社会福利与基本保障、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衣食出行的便利、社区治安与卫生、人际关系等因素。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工业文明给人类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世界性难题,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濒临枯竭、农业污染与粮食短缺、人口与就业以及贫富分化等所谓“人类困境”①现象,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各国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号召全党、全国以“美丽中国”为宏伟目标,努力将中国建设成为地球上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

一般来看,“美丽中国”首先体现的是自然环境美。因为人类本身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地球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人类离不开大自然,必须在大自然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没有美好的生态环境不可能有人类美好的生活。但人之于自然的依赖不仅为大地、阳光、空气、花鸟与山水景观,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要素均须取自大自然,包括食物、衣料、能源、建材和所有的工业品原材料等。在这里,大自然会由于人类的过度索取致使生态恶化,也会因为人类的善意维护和适度改造而美好。所以,中国能否建设成为人类在地球上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关键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相适与和谐的关系。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1]230没有良好的社会文明环境就没有美好的自然环境,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不会有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反映。说到底,人与自然之间的相适与和谐,主要取决于人与人之间,以及每个人自己的身与心之间,是否撑起一片和谐与美丽的蓝天。如上所述,“美丽中国”的内涵绝不仅囿于自然环境美,它还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个人的身与心之间相适和谐的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美丽中国”作为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未来发展所提出的美好愿景,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由此出发,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为了让人民在自己国家充分享受蓝天白云与地面清洁卫生的生态环境美,百业俱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共富美,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的社会和谐美,爱国、敬业、诚信的百姓文化美,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美。简言之,就是将“美丽中国”建设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

按照地理学的分类,通常将凡有固定人口聚居的各类空间场所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乡村和城市。人类先有乡村,后有城市;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其中,乡村是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聚落形式,它由农舍、牲畜棚圈、水井、田园绿地和狭窄道路等要素构成。人口相对稀少是基本特点,田园风光为其一大特色;城市则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人口数量大、密度高,建筑林立,街道交通纵横交错,有较多的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3]56-57显然,两者各具功能、各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但又互为依托、彼此共存。笔者之所以说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主要理由基于以下几点:

(一)在中国,乡村地域分布最广、覆盖面积最大、承载人口最多,没有“美丽乡村”就谈不上“美丽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世界大国。仅陆地面积有九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三。除去约占全国总面积近半的沙漠、戈壁、沼泽、冰冻高原和干旱地区之外,在这片幅员广大、地形多样的国土上广泛分布有535万多个自然村落、70万个行政村②,其生产和生活用地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54.8%(其中,耕地占总面积的14.3%,林地占26.7%,园地占1.5%,牧草地占23.2%,其他农用地2.5%,建设用地40%,未利用地27.9%),③占全国目前可利用土地总量的75.31%;[4]307-3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④由此可见,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乡村都属于中国的绝大部分和绝对多数,没有“美丽乡村”就绝对谈不上“美丽中国”。

与城市相比,乡村之美源于它的自然生态。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延伸发展,乡村生态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有资料显示,全国约近一半的乡村生态恶化(黄季j、刘莹,2010)。如:农业种植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的挥发产生的大气污染及其残留物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农用地膜、温室大棚等塑料制品产生的白色污染。2010年初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57.2%和67.3%。[5] 2010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其中有半数以上未做任何处理(仅37%行政村生活垃圾获处理)。①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以致土壤、水体、大气受到了严重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约占中国耕地的10%左右。可以看出,乡村环境污染已经越过了全国 “半壁江山”。[5]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只有乡村美丽才会显得城镇美丽,只有占全国绝大部分土地面积的乡村美丽才会有全中国的美丽。

(二)“民以食为天”,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衣食之源

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显著特点在于,它的经济活动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人均耕地约1.4亩(不足世界1/2)的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然而,前些年由于不少地方追求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GDP冲动”,造成耕地大量流失;加之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乡村劳动力流失和农业人才青黄不接等现象都已成为危及中国粮食安全的突出矛盾。目前,虽然中国基本粮食的自给率仍然在97%以上,但算上大豆,自给率则低于90%,加上所有农产品的自给率大约维持在80%。②可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十分艰巨。

“农业稳,天下稳”。建设“美丽中国”,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2013-12-25)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把农业放在全局工作的首要地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美丽中国”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优先方向,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也就是说,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让农民愿意留下、愿意种粮、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美丽乡村,成为他们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经济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中国,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社会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然而,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基本国情。全国至今尚有1.28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3-03-26),其中绝大部分就居住在乡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实现了农民增收“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之比仍超过3∶1,收入差距仍处于历史高位。城乡差距扩大、贫富分化势必社会不和谐,实现“美丽中国”也会成空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乡村社会事业与农业、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如:提高乡村教育投入和特困生补助标准,增加财政对乡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阳光的普照多一些,努力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增收成果。同时,加大对农业补贴(农民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减少种田成本;并在“多予”政策上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因自然灾害和市场疲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农民增收。唯此,切实提高广大乡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才能让乡村真正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四)乡村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基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是以农耕为主体的文明,农耕文明之根不在城市在乡村。历史上,自以农耕为主体的氏族单位形成后,乡村便成为华夏先民聚落的主要形式。“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人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取粮于田,食粮与腹,养畜、养禽,还肥于田,循环不息,耕作不已;“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些都是从唐宋到明清时期的乡村自然生态写照。正是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中国乡民村田同井、聚族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相依相帮,困难相扶持。形成了乡土中国绵延千年的社会风俗与人际关系。

乡村是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家园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乡村不变成荒芜的废墟、老少弱病留守的空巢、记忆中遥远的故园?建设“美丽中国”的切入点之一,就是要更好地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让“美丽中国”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现实问题,何妨让更多的社会贤达造福桑梓、守望邻里,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两栖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全面发展,努力改善基层治理与百姓民生。让乡村设施多起来、乡村经济好起来、乡村面貌靓起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百姓安家乐业的美好家园,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无数的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

三、在希望的田野上建设“美丽中国”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首名叫《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唱响在神州大地。歌词大意是: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为她富裕、为她兴旺而劳动耕耘。这首歌既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田园生活的憧憬之情,更多表达的是对乡村大地由于农业生产所带来蓬勃生气的赞美。

农业是人类的生命线,乡村和大地是生命的根。如果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没有生命的空壳;如果没有乡村的美丽与农民的富裕,“美丽中国”的建设或将是无根的、虚幻的繁华。因此,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有赖于作为乡村主导产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产业支撑

中国以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石化农业”功不可没。但与化肥和农药施放量的逐年增长同步,人们在获得温饱之余,且愈来愈近地感受到“石化农业”的负面效应。以化肥的使用为例,农业部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消费5000万吨化肥(人民网,2013/07/26)。化肥在目前农业投入成本构成中占60%,农民每年化肥投入高达3000亿元。并且,农业生产长期依赖化肥又带来了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方面是化肥利用率低下。大部分农民仍然凭自己的经验施肥,造成肥料的淋溶、挥发,浪费严重。2011年我国氮肥施用量2400万吨,因肥料利用率低,仅氮肥直接损失约1000万吨,折合人民币约340亿元。另一方面是农田过量施用化肥以及农业有机废弃物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6] 根据农业学者(刘强、薛惠锋,2005;何佳芳、肖厚军等,2010;张福锁等,2010)的分析,过量施用化肥至少有四大危害:(1)过量施肥尤其是氮肥,容易使庄稼贪青晚熟、易倒伏,病害多。(2)长期过度地使用氮肥、氨肥,会破坏土壤结构,致使蚯蚓、蛙类动物和微生物等消失匿迹,造成土壤板结;土传病害大量蔓延,土地耕作价值衰减。(3)超标施化肥,导致了农产品品质明显下降。如:瓜果吃起来不甜,蔬菜入口不鲜。(4)因施肥过量,造成水体、土壤、大气及食品等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7]60-61此外,滥用农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尤甚于化肥的过度施用。换言之,再依赖于增施化肥农药来实现农产品高产稳产的目标不仅会增加农业成本,还必将导致我国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并直接危及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摆脱“石化农业”的困境,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农业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等。

1. 生态农业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物种组合相协调、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结合、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自然再生产建立以食物链网络化、废弃物资源化的物质良性循环体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者效益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例如:在我国北方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南方以江西省赣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为典型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等。[8]1-4

生态农业强调立体产业结构、要求多样化经营,属于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大农业;同时,它的触角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因而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寓多功能、多样化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如:浙江省杭州市浮山村生态农业模式。

2. 有机农业以无化肥、无农药农业而著称,且与我国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它的科技进步与生产率提高。在国外,有机农业又称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或自然农业。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它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和动物排泄物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林祥金,2003-07);德国的有关规定同美国大致接近。作为现代农业,我国的有机农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生态农业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有机或有机转换产品已有约50大类, 400~500个品种(包括蔬菜、豆类、杂粮、水产品和野生动植物产品等);截至2009年,世界有机农田面积为3720万公顷(约占全球农业用地总量的0.85%)。其中,中国的有机农田面积为185万公顷(占到全国农业土地面积的0. 34%)。[9]34-37自2011年至2014年,中国有机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幅度为29.5%、17.5%、32.8%。

由于有机农业禁止施用化肥和农药,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有机农产品以无污染、无危害而受到消费者青睐。1997年全世界有机食品和饮料零售总额约为 100 亿美元,2000 年增长到 175 亿美元,增幅 75%左右;2008 年全球有机食品零售额突破 800 亿美元,增幅超过4.57倍。据统计,中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额正在以每年30%~50%的速度迅速增长。此外,由于有机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因而能够有效增加农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与乡村经济发展。

数据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3. 绿色农业是相对于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的所谓“黑色农业”而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应用“绿色技术”(即资源节约,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的一种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新型模式。狭义上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一般只限于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归入为绿色农业;广义上则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10]15

绿色农业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可持续农业被广泛接受的模式。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与拒绝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品的有机农业相比较,后者允许科学合理地使用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化肥、农药等化学品;二是强调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同时,与生态农业相比较而涵盖面广、技术推广的门槛低、见效快,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大量产出。因此,绿色农业的推广不仅适合国情,也能顺应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市场需要。

结合以上几方面而言,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不仅可以为“青山绿水”提供生态保障,而且通过农业的转型升级,会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产业支撑。

(二)一体化经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农业一体化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简称,即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等环节整合在一起,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工农贸一体化的经营方式。[11]19-21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户务农的积极性不高,关键在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务农不能致富。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现农业一体化是让分散的小农进入大市场及实现农业集约高效增长的有效途径。

1. 农业一体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传统的家庭农业实行单一种植作业,一家几亩地的分散经营,一亩地一年赚不到1000元钱,①根本不合算。实行农业一体化,将农业产业链从原来仅限于种养业、原料生产和初加工向深加工、保鲜、储存、销售和运输等环节延伸,使农业的产供销、种养加、内外贸有机结合起来,让农业经营者分享工业和商业利润,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63

2. 农业一体化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农业一体化,通过产销“合同”、“订单”等有利于解决农民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有利于使分散的小生产根据市场需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有利于使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颇具区域特色的乡村主导产业。[13]60-61

3. 农业一体化是以不改变农户承包经营制的既有格局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我国人多地少,广大乡村属于小农经济。农民户均耕地面积约为美国的1/400、欧洲的1/40。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不能走以美国家庭大农场为代表的大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的道路,也不能走日本农业依靠高补贴、高投入的路子。通过农业一体化,突破了城乡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体制局限,将一头拥有技术和资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另一头具有精耕细作传统的农户连接起来,既坚持了家庭承包经营,又能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发展乡村合作社,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农业、农村、农民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农民却远谈不上是体面的职业。这不仅是因为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农业生产苦、农民收入低、农村生活条件差,也不止是因为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居民仍有较大差距,尤为尴尬的表现是当亿万小农单家独户进入市场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规模的不对等,所有的个体农户必然处于弱势地位。与工商资本的“低进高出”相比,个体农户却是“高进低出”。购买生产资料和原材料是零售价,出售农产品获得比批发价更低的成本价。这个“一进一出”,凸显了农民作为个体小生产者在市场经济中缺乏谈判能力的不体面。

要克服小农生产进入市场的缺陷,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重要的途径。事实上,只要农业生产的生物性、地域的分散性以及规模的不均匀性存在,只要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存在,农民合作就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14]4-8

1. 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的竞争力。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农产品供求结构的不断变化,解决小规模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此,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济的同时,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意义上的规模经营,并增强农业的竞争力仍不失为在不改变既有格局下最便捷有效的选择。

2. 有助于推进农业的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与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根植于广大农民之中,既能保持农户家庭的独立经营,又可以按照合作制的规则,克服单家独户在经营中的局限性,维护农民的利益,并使入社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培育和发展与农户有直接利益关联的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发展方向。

3. 有利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实际上是一种学习型组织,通过合作社将千千万万分散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可以使农民学习市场经济,学习科学技术,学管理,有助于培育现代农民,建设美丽乡村。[15]95-100

四、结语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1902-1998)生前坚持认为,农业完全可以成为支持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亮点。他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传统农业在给定的条件下并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要害在于生产要素是由传统的要素组成的。所以,关键在于打破农业本身的封闭体系,既引入现代的生产要素对土地、种子、机器、耕种方式等硬件进行改造;也包括对体制、农民的知识和能力等软件的改造与提升。在舒尔茨看来,即使处在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也并不愚昧,他们精明能干,锱铢必较,时刻盘算着怎样才能少投入,多产出。但由于传统农业收益率太低,刺激不了人们投入的积极性,结果传统农业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舒尔茨特别强调,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让广大农民以主人翁态度自觉提升自己的素质,并转化为建设美丽家园的能力,坚信“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坚信“农业是一番大有作为的事业”、坚信“美丽中国”是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的探讨

【摘 要】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宗族祠堂逐步成为追思先贤、教育后人、弘P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鼓励、支持保护性兴建农村祠堂,对于建设美丽乡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宗祠文化;祠堂;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特别是传统文化建设与传承在工作中成为明显的短板。

实际上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宗祠文化起源于名门望族,原本是权贵和财富的象征。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发展,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源于祖先的骄傲和自豪,那是一股神奇的精神动力,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本文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结合该县宗祠文化实际状况,研究分析了宗祠文化的社会功能,并对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宗祠及宗祠文化的概念

祠,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和物质载体,是家族的象征。一座宗祠就是一部宗族历史,一个村落地标,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宗祠文化,既包涵了一定的物质文化,如古代建筑、牌匾雕刻、堂额联号等,更蕴含了相对丰富的精神文化,主要有宗族家训、经法制度、风俗礼仪以及人们在长期的宗祠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信仰、审美情趣等,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宗祠文化的社会功能

1.宗祠文化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宗祠文化中的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构建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建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尊卑的目的,向后人昭示道德情感、伦理法治和文明教化。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有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2.宗祠文化具有社会维系功能。祠堂供奉先祖,是祭祀祖先的场所。由于历史的变迁,宗族人口日益增多,很多家族不但有族祠(宗祠、总祠),而且有跨越地域的大宗祠,甚至有跨国的宗祠。祠堂就这样把不同地域的有血缘的族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定有庄严司祭仪式。读族谱,使族众了解家族的光荣历史,讲述先祖的“光辉业绩”,以励族人;还要宣读族规、家训,以教育族众;思念祖先遗训及其遗范,以教育自己下一代,祭毕,族人间还要行礼,后辈向前辈行礼。通过祠堂祭祖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宗祠文化的传承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宗祠文化活动具有活态性、民间性、生活性及生态性。丰富多彩、充满时代特性的宗祠活动,往往吸引群众热心参与。充分利用宗祠空间,通过宗祠组织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和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的几点建议

笔者考察了太湖县刘家畈胡氏宗祠、寺前王畈张氏宗祠、佛图蔡氏宗祠、北中玉珠吴氏宗祠等众多宗祠家庙,认为可以立足太湖实际,鼓励支持保护性开发农村祠堂,让农村祠堂成为弘扬优秀传统宗祠文化的最好物质载体。

1.积极引导,发挥宗祠文化的存在作用。一直来,各级政府和干部对宗祠及其活动没有正面应对,发挥其对农村基层建设的积极作用。发挥好了,这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资源,“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的运行效率并降低成本”。应该积极利用,要积极主动地了解群众的想法和要求,做好引导宣传,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社区发展和宗族兴旺的关系,把宝贵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都疏导和汇聚到发展这个主渠道上来,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打造示范点,保护性开发古老乡村祠堂。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日趋富裕,可以有选择性地对一批年代久远、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体现地方特色的农村祠堂,加以保护和整修,发掘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完全可以祠堂为中心进行旅游景点开发建成示范点。例如太湖县的寺前镇,其发展的战略性定位是朴初故里、禅文小镇,乡土文化气息浓厚、宗祠家庙众多且年代久远、保存较好,被定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先进村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太湖县可以在寺前镇先期进行试点,建设祠堂文化示范点。

3.注重科学引导,让宗祠作用“新”起来。一是加强功能拓展。可以考虑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 “美丽乡村?幸福屋场”建设,依托屋场中的祠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在祠堂传统文化中嫁接现代文明,通过增添新的设施,实施新的管理,拓展新的功能,使祠堂展现新的风貌、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二是突出乡贤引领。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农民,蕴含着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塑造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乡土文化能人、德高望重的贤德人士等新乡贤的引领作用,通过设立乡贤榜、悬挂家贤匾、评选星级乡贤等举措,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4.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德育基地。以家风家训为核心,充分发挥宗祠的道德教化作用。要深入挖掘整理祠堂文化中“家训”“族规”的文化精髓,广泛开展“晒家书・传家风”“讲家训・倡新风”活动,在祠堂里书写家风家训、创作最美家风故事墙,悬挂木质家训、张贴励志楹联;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为契机,定期在祠堂组织“先祖先贤追思会”、“家训族规诵读会”、“家风故事分享会”、“道德模范交流会”,让祠堂成为神圣的道德讲堂;广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张建成,1983年10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太湖县委党校讲师。

美丽乡村建设论文:河北省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是各地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馆陶县特色小镇建设适应和推进了当地美丽乡村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当地小镇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完善,吸引力低等。因此,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避免同质化,引进新型产业,真正打造出一个集特色产业、生态文明和文化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美丽中国首次被列入“十三五”规划中,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城镇和农村共同努力,美丽乡村的建设自然必不可少。所谓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是指我们应该遵循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安排,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美丽乡村,开发创新了多种发展模式,比如,浙江省安吉县的生态保护模式,福建省平和县的高效农业模式,都取得显著的效果,建设美丽乡村有效地带动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发展,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

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

河北省各地也加大力度来发展美丽乡村,以馆陶县美丽乡村建设为例。馆陶县致力于发展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指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具有特色产业、文化底蕴、生态文明和其他功能的综合体系。馆陶县自2014年以来积极寻找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建设了粮画小镇、教育小镇、轴承小镇等一系列特色小镇,建设使当地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进当地休闲农业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粮画小镇寿东村采用“产业+文化+生态”的模式:产业建设,发展特色产业,让当地的粮艺公司带动人民进行粮画创作,发展粮画产业;文化建设村里随处可见反映现实,传播整正能量粮食画作,有微电影拍摄基地,建设文化广场,保留了村庄原始的感觉;生态建设,小镇注重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花草树木随处可见。粮画小镇重点发展当地的粮画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生活水平。

瞿庄村是黄瓜销售额达到4亿元的黄瓜小镇,该地发展黄瓜产业,建立了旅游业,人们可以采摘黄瓜,还拥有着黄瓜博物馆,黄瓜食府等。除此之外,当地推进“一产带多村”,不仅瞿庄村发展起来,其邻近的十几个村子也依靠黄瓜产业富裕起来,黄瓜小镇是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旅游业为辅的特色小镇,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增收。

该县还注重对农民素质的培养,让农民接触新知识,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给农民宣传美丽乡村理念,观看成功案例,使农民产生美好的向往并为之奋斗。当地农民的思想理念达到一致,实践起来更具干劲,更有成效。

现存问题

打造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馆陶县通过特色小镇建设确实使美丽乡村建O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收入增加,当地产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但是馆陶县的特色小镇还不完善,还存在些问题。

特色小镇要以创新为重点,发展和引进新型的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素,馆陶小镇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美丽乡村在长期发展中会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

馆陶特色小镇的美丽乡村在建设中应该避免同质化,减少千村一面现象,学习粮画小镇,建设一村一面的特色小镇,增加吸引力。

馆陶特色小镇之前大多是贫困村,缺乏产业基础、资源稀缺,打造美丽乡村面临的阻碍多,特色小镇发展产业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引导,农民的自发性不够。馆陶小镇的产业结构不够完善,产业化水平低。比如浙江成熟完善的特色小镇是集产业、创新、服务等于一体的全方位模式,而馆陶特色小镇相对单一,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不够延伸。

解决建议

特色小镇发展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发展和引进先进技术,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小镇多运用互联网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发展电子商务产业、金融产业等新兴行业。以此来提高特色小镇的智能化水平,美丽乡村建设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要立足当地的特色资源,充分开发资源价值,注重对当地文化和历史的运用,每个地区文化都是与众不同,不可复制的,要注重文化的独特性,寻求差异化发展。

馆陶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加特色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不局限于某一固定区域,美丽乡村不应该仅仅依靠农业的支撑,还应该发展二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形成产业集聚,实现全方位发展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所以在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是要注重产业生态,即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为平台形成产业生态,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构建完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