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09:54: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临床医学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要:本文指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出科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完善实习目标,探讨提高临床实践教学中出科考核的质量,科学合理设计出科考核方案,为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供有效信息。
关键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习;出科考核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实习出科考核作为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环节的一部分,不仅是检验学生在完成一个学科实习后掌握该学科理论和技能程度的重要考查方法,也是加强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及学生学力评价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阶段出科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多由实习医院的临床科室自行掌握,科室之间、实习医院之间的考试标准、考试题型各不相同,考试内容单一,成绩评定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各实习科室及医院的教学质量无法横向比较,未能充分体现考核的作用;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出科考试不受重视,走形式、靠印象打分的情况屡屡存在,既不能体现学生自身各方面医学能力的发展,又不能体现同学之间实习效果的差异,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起到指导作用,形同虚设。因此,我们以改革毕业实习出科考核内容和形式为切入点,以促进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为目的,贯彻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临床毕业实习阶段中其能力成长过程的评价和反馈,初步建立了一套与临床实习目标相适应的实习出科考核标准化实施方案。
1完善实习阶段学习目标
召开教学督导、临床教师、学生的座谈会,了解各方面对毕业实习出科考的建议;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等明确列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阶段需掌握的所有临床技能,制定每项技能的评价标准。将各项技能分类整合,统筹明确各临床带教科室负责技能、带教内容。将出科考内容明确纳入实习入科教育,使学生进科室实习之前就明确学习目标,为有目的进行实习做好准备。各实习科室对于学生实习态度、技能达成目标做出具体要求,包括实习医师平时工作要求、实习医师必会技能(医患沟通技能、体格检查技能、诊断技能、常用操作技能)、科室常见病种中西医诊疗常规、特色病种及诊疗常规、常见病中西医临证问诊及思维程序、常用药物、方剂(包括协定方及特色制剂)六大方面,并提供出相关学习资源,便于学生自主性学习。
2制定出科考核标准化实施方案
设计了四位一体的出科考核方案,具体包括中西医临床专业知识在线考试、中西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考查、床边综合能力考、min-cex临床能力测量四个方面,每月实施,连续记录学生能力成长过程。第一,建立网络题库及在线考试评价系统。我院实现了在院内网络环境下基于临床教学规律的中西医学专业出科考试题库构建,运用自主学习和定期考试评价功能促进了学生转变学习理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运用跨科目组卷实现了中西医综合性考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第二,建立中西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考查病案题库,学生以实习小组为团队,分组进行考试,对病案进行中西医诊断思维的陈述,包括诊断分析、治则治法、用药处方,饮食起居调护等,考查学生临床思维辨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第三,以临床病例为中心实施五站式床边综合能力考试,考查学生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包括床边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案书写、临床答辩和专科技能操作考。第四,采用以Mini-CEX为主要形式的平时考察,重点考察学生临床接诊、体格检查、人文医学、临床诊断、健康咨询、组织效果、整体评价七方面能力。
3注重反馈辅导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形成性评价来评估学生临床技能、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针对每次出科考核结果,给予学生系统的分析和反馈,帮助学生思考自己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差距,进而促进学生吸取经验、改进学习,提高能力。同时教师可针对出科考核所反映出的学生实习中的共性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医院可根据教学薄弱环节开展系列相关师资进修和培训工作,组织临床教师集体学习、研讨、交流,选派部分教师参加有关培训,促使医院、教师对教学效果反思和学生对学习状况反思,从而达到多形式、多途径保障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综上,通过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出科考核标准化实施方案定期考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辨证思维及人文医学能力,及时反馈和辅导,实现了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化、规范化管理,也为提升该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作者:曾雪萍1 舒静2 沈宇弘1 施丹1 王大鹏1 郝微微1 单位: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学处 2.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1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估的现状
1.1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评估认识混乱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对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评估没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认为毕业生在学书面考试成绩即为对该毕业生进行的质量评估,或者仅对教师作教学评估,认为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即反映其学生水平高低;另一方面,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认为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质量评估仅是为了在求职过程中提高毕业生的成功率和学校该专业的招生情况。故在评估过程中主动放弃一些不足项目,使评估流于形式,丧失客观性。这样对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及毕业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都不能起到指导作用。
1.2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估方式单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估应体现多方面标准,而现阶段多数高等医学院校仍仅采用毕业生参加的各类理论考试作为主要评估依据。虽然部分院校也会在实验室举行实践考试,但这都不能体现毕业生的高素质和综合能力。如职业道德、协作能力等往往不能用上述方式进行评估。
2新的评估标准应符合以下原则
2.1客观性原则
评估指标的制定应具有客观性,在制定过程中应尽可能考虑各种因素,收集各类信息。
2.2科学性原则
评估指标应能够准确体现被评估者的情况,并且各指标间要求无重复、无矛盾、无因果关系。
2.3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指标制定尺度应适中。定量指标易操作且较为准确,但不宜体现被评估者的自身特色;定性指标可通过分析比较来把握被评估者发展的趋势,便于指出改进方向,但不如定量指标易操作。所以应该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4可比性原则通过观察评估结果,可获得明确结论。该结论应能反映出各毕业生的不同属性,使评估者能够就各指标的结果相互比较。
3评估标准的建立
新标准应符合上文所提出的四原则,能反映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工作能力以及思想动态。通过分析以上原则,在汇总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的评估标准。对毕业生进行评估从四方面进行:职业价值主要包括了政治素养、工作责任感和医德医风;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建立和保管医疗记录能力、创新能力及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与人协作能力、同学或同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能力;学习和工作成绩主要包括在校学体情况和论文、科技及受表彰情况。
4评估试运行
4.1确立评估对象
从我校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中随机选取153名学生作为评估对象。
4.2确立评估内容及区分评分等级
评估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学习和工作业绩,共4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评分级别共有5级,分别是优秀(5分)、良好(4分)、一般(3分)、较差(2分),差(1分)。14项评分指标满分为70分。
4.3具体评估方法
评估时间安排在被评估人就业后的第6个月,以便用人单位对被评估人有充分的了解。参加评估人员包括在校期间曾教授过被评估人的各教师和用人单位被评估人的科室主任。其中问卷收集分两部分:在校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成问卷,统一由所在系部主任收集并确认;用人单位的问卷在填写完成后由医院医教科主任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
4.4收集评估问卷
此次评估共发放问卷153份,收回144份。该次评估问卷回收率为94.1%。
4.5评估结果
4.6评估结果分析
评估结果显示总体上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都达到良好程度,其中政治素养、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建立和保管医疗记录能力、在校学体情况领先于其他指标。但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和论文、科研及受表彰情况总体评分稍低,说明这3项有待加强。另外,有少数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存在较大不足,表明这2项发展不均衡,在今后的教育中应注意全面发展,加大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4.7结语
该评估标准能够反映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现阶段水平,进而检验出我校该专业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同时能够通过评估改进教学方向。综上所述,按照本文所提出的原则制定的评估标准可行。
在高校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加令人担忧。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本文分析了某医学院校(简称“A校”)2015届601名和2016届795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探究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困境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A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
A校2015年毕业601人,就业率97.0%(583/601);2016年毕业795人,就业率95.5%(759/795)。2015年和2016年A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机构分布情况见附表,所呈现的就业特点是:⑴就业单位多元化,即就业单位除了医院、读研深造等,还有保险公司、医药公司、美容院等与医学相关的新型行业和单位。⑵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逐渐增加,从2015年的17.5%增加到2016年的23.9%。读研深造的学生增加较多与《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有关,从2015年起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毕业生可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⑶就业单位层次趋向下移,越来越多的学生放低姿态,选择到普通医院乃至社区医院、乡镇医院就业。如2015年在省级三甲医院和市级医院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3.3%和25.6%,但到2016年二者的比例分别降至了5.8%和18.2%;而在县级医院,以及社区、乡镇医院就业的学生比例在2016年为41.7%,与2015年(36.4%)比较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一方面体现了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层次较高的医院用人倾向于高学历化;另一方面,说明了学校采取的积极的就业引导措施起到了作用,如动员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为基层医疗单位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现状,学生能够按照“先就业再择业”的思路积极就业。
2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矛盾
2.1高校大规模扩招与社会医护需求数量趋于饱和相矛盾
从全国高校大范围扩大招生开始,很多医学院校亦紧跟全国形势大规模扩招,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造成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大型医院招聘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限于一些紧缺专业,如儿科学、精神病学等专业,而其它专业的人员配备相对饱和。因此,社会提供给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短期内变化不大,造成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供求失衡。2.2医院进人高学历化与本科学生期望值太高相矛盾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医院也相应提高了用人门槛。一些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只盯在大中城市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不愿去县级、乡镇医院、社区医院或民营医院就业。而基层医院近几年蓬勃发展,正处于需要引进大量医学人才的阶段,但基层医院由于薪资待遇、就业前景、地理位置等原因,很难吸引本科毕业生前往就业。
2.3学生择业观念单一与当前就业形势多样化相矛盾受
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从事医药、保健、美容等行业。但目前新兴的与临床相关的服务行业,如美容、康复、医疗保险、社区医疗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如果固守传统的就业思想,将错失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2.4毕业生专业技能薄弱与就业竞争激烈相矛盾
目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一些高校的教学条件差、教学资源短缺,课程设置欠合理、师生比例不恰当等,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加上医学生考研热持续升温,部分学生实习期间大部分时间用于复习考研,忽视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导致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就业竞争优势不强。绝大多数正规医疗单位均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毕业生,岗位数与报考人数比例相差悬殊、竞争激烈,那些专业技能薄弱的毕业生自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3当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3.1临床实践能力不强
首先,随着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师生比悬殊,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当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后,医院带教老师有限,不能较好地锻炼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以A校为例,其附属医院为大型三甲医院,医院里既有在读的研究生,也有规培医生,使得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动手锻炼的机会较少。其次,本科实习生没有处理好考研与实习的关系,没有完成临床实习任务,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作为医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具有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但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3.2对家庭的依赖心理缩小了择业范围
目前的毕业生多为90年代以后出生,普遍存在对父母家庭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性、比较自我、缺乏担当和责任感等问题,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择业时眼光局限在父母所在的城市,错失了很多工作机会。
3.3习惯被动等待、缺乏主动出击的心态
部分学生存在“等、靠、要”的心态,不会主动探寻就业信息,在当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被动等待,无疑会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有的毕业生往往在最后一个学年寒假过后才开始准备找工作,甚至有的还要等待考研的结果,因此错失了很多机遇。
4对改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4.1学校与家长联手,促使学生心理“断奶”
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心理上“断奶”。一方面,学校应建立一套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隐患,培养学生独立、坚强、团结协作的品格。另一方面,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注重培养子女乐观、开朗、宽容、随和的性情和独立、坚强、自信、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品格,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转变择业观念,脚踏实地就业
首先,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培训机制,从入学时即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与就业相关的活动等,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告知他们应立足自身,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将来就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并彻底转变“天之骄子”的心理,在毕业时能脚踏实地的从容择业。其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配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接受学生对有关职业规划、就业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工作,为学生解疑答惑。
4.3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过程的关键阶段。医学生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的临床实习,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拓宽知识面,尤其是强化了专业技能,从而使医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学校应与实习医院联手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和培养,并将实习生的表现量化为分数纳入学生的毕业考核,从制度上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4.4缩减招生名额,实施精英化医学教育
针对当前医学院校扩招、医学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2012年5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卫生部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总体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点的招生数量,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缩减招生数量……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少而精、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只有切实减少医学生招生数量,真正实施精英化教育,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而高效的运用,才能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从而造就高精尖的医学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李海莉 徐朋辉 单位:皖南医学院
临床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包括理论教学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医学的理论教学,并经过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培养一名合格医师的必要途径,而如何对医学生毕业成绩进行考核,对其理论学习及实践成绩客观评价,是衡量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很多医学院校思考及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结合临床各教研室的客观条件,对2009届部分毕业生采用多站式考核进行毕业前测试,探索多站式考核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院2004年入学的临床医学系学生按照入学成绩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两组间学生无统计学差异。
2.研究方法。试验组按照多站式考核培训要求对学生在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病历书写、及仪表仪容等各方面进行培训,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实习带教,待实习结束后进行统一毕业考试,对其考试成绩进行评分。
3.统计学方法。评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二、结果(附表)
三、讨论
医学临床教学是极其复杂、实践性极强的信息交流互动过程,传统的医学教育重视理论教学及基础知识的传授,课堂上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大部分时间用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考试只是机械性记忆,使学生思维方式被局限在教师的思维范围内,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进入临床后存在有理论知识无实践能力的现象,同时,医学院校普遍缺乏科学、客观、规范的毕业评价体系。多站式考试又称目标结构化临床毕业考试(ObjectiveStructureClinicalExamination,OECS),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医学院校已数年研究,可对医学院校毕业生进行综合及客观评价。我院将多站式考核方法引入毕业生实习考试,是希望能科学客观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完成从实习生向准医生的转变,我们应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
总之,医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采用的多站式考核只是考核方式的一种探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探索出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我们的医学教育有全面、科学、客观、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一、原因分析
1、医学教育扩招严重,医学生总量过剩。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大学教育扩招,“2007年,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高等本科院校有2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医学门类在校学生达到138.6万人。”,其增长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医学生总量已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医学生就业困难是必然趋势。
2、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学生质量下降。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存在层次繁多、结构复杂、学制混乱等问题,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难以制定准确、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和办学层次还不能主动适应新的卫生服务模式的需要,与社会需求脱节,且逐渐成为影响医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扩招以来,医学院校的硬件建设、软件设施和师资建设都远远跟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教学资源的紧张,必然导致学生质量的下降,也影响着医学生的就业。
3、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落后。医学教育大众化,引起了学生数量的增加,同时也导致了人才质量的下降。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生都被社会认为是“精英”、“天之骄子”,因此,医学生在择业时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值,还有着很深的“精英情结”,仍将目光盯在发达地区和大医院。以我校2012届临床本科毕业生为例,仅有14%的学生留在县级医院工作,基本没有学生选择到乡镇和农村就业;绝大多数学生都愿意选择到东部和中部就业,仅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到新疆等西部地区工作;更倾向于选择医疗机构,而医疗机构中首选三级医院,其次是二级医院,很少有人愿意去农村医院。
4、国家对基层医疗人才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尚不完善。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本人就业观念落后、功利思想严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缺乏相应较完善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12个部门在2009年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对大学生村官在物质保障、社会保障和发展保障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如生活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购买社会保险、优先录取为后备干部、考研加分等,对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也出台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但相关的保障和激励措施还不完善,不利于激发医学生服务基层的积极性。
二、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结合自身就业工作经历,提出缓解临床医学生就业困境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大力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准确定位医学生培养目标。大规模扩招必然引起医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带来就业困难的问题,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可缓解供大于求的困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质量。同时,要大力推进医学教育改革。“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中级人才,以培养应用性岗位人才为主。”目前,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正在转向基层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需要的是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中级或初级医务人才。因此,应根据形势变化,将医学本科教育目标调整为“培养中级医务人才”,这样有利于明确培养目标,有利于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此外,应强调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完善临床见习、实习体系,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增设适用于基层医疗的课程,如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地方病的治疗、社区服务和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等。
2、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财力、物力的投入,不断添置必要的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大力改善基层医疗单位的工作条件,保证一般的常见病能在乡镇医院、社区医院得到有效诊治。同时还要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基层医疗人员的各项保障措施,鼓励医学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服务,如提高待遇、增加学习提升的机会,对于表现优秀者在职称晋升、考研升学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提升基层医疗人员退休金额度,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制度留人。
3、加强就业观教育,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而不能只看重金钱待遇、工作条件,避免因期望值过高错过就业良机;加强对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打破“铁饭碗”的传统观念,鼓励他们先就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通过努力工作、认真学习获得更好的待遇和更多发展的机会;加大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对于服务基层、支教、支医的相关政策,邀请往届到基层工作者、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工作者回校作报告,使之树立立足基层、回报社会的理念。
4、充分利用校园招聘会,帮助学生成功就业。校园招聘会是医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据统计,约有80%的毕业生是通过校园招聘信息找到工作的。用人单位直接来校园招聘,往往是基于对学校和学生的认可的,避免了院校之间、学生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之间的竞争,同时,校园招聘会上求职机会集中,针对性强、安全性高,也可大大降低学生的求职成本。因此,校园招聘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求职途径,也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可让学生关注校园招聘信息,充分利用校园招聘会和就业网实现就业。必要时,可以帮助学生做好推荐工作。
作者:隆娟吴卉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摘 要】目的:探讨医学在线考试系统运用于OSCE计算机考站考核医学毕业生临床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校2015-2016届2521名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毕业生计算机考站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估医学在线考试系统考核医学毕业生病例分析的能力效果。Y果:医学在线考试系统考核内容的设计基本涵盖医学本科生所需掌握的全部专业知识,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病例分析和相关辅助检查的掌握情况。结论:医学在线考试系统作为完善的教学考核模式,能够客观、真实、全面评估考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较符合本校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需求。从实践来看,医学在线考试是信息化时代考试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建立完善的试题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需要不断的动态维护,因此,试题库及网络在线考试从硬件资源、软件平台以及命题过程等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高。
【关键词】在线考试;医学生;毕业考核;应用研究
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是当今医学院校的核心任务之一,而考试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也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比较公正的测量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在医学教育测量方面,考试也因为采用了新的方法、手段,而在教学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合理地开发使用医学院校的网络考试系统,将有力地推动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我校于2014年开展OSCE考试,并将医学在线考试系统运用于计算机考站,全面考察医学生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2016届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各分流方向、麻醉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依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国家执业医师考核标准,以及强技能、强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对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评估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进行临床考核。OSCE考试其中一站为计算机考站,考试时间30min,根据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建立病例分析试题库,考查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考生根据学号及密码登陆第一临床医学院在线考试系统,由系统随机从试题库抽题做答后自动判分。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考试题库的组成:由北京众恒志信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等多家医学试题库。系统由题库学习、达标作业、网上考试、手工评卷、题库管理、考试设置、试卷分析、账户管理、权限分配、通知、账户配置、题型配设置、系统日志、初始化设置十四大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初始设置、帐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统计分析五大功能模块,贯穿考试组织工作的整个过程。如图1。
图1
(2)考试题库的应用:第一步考生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学号)和密码(初始密码666666),第二步点击“网上考试”里面的“参加考试”,即可进行答题,考试时间20分钟,试卷左上角以倒计时方式显示考试剩余时间,当倒计时为0时,系统则自动交卷并显示成绩,特别注意在答题过程中不能中途退出,否则默认自动交卷,考生无法再次考试。如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结束可自动提交答卷,系统自动生成成绩。
2 结果
我校2015-2017届2521名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毕业生参加OSCE毕业考核,共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心电图室、CT室及放射科等相关临床科室。该系统已在我院投入使用四年,已完成四届医学类临床医学生毕业考核的应用,基本满足了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我院传统考试方式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完全避免了传统考试方式中所必须进行的试卷印刷、人工阅卷、分数登记等一系列的工作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学生问卷调查,88.7%学生对计算机考站表示满意,80.2%学生认为考核内容符合临床实习所在科室需掌握知识点,92.6%学生认为能够适应毕业在线考核模式,总体合格率90.5%,优秀率8.2%,基本符合考试要求,其中有62.4%学生写下了相关反馈意见,具体内容如下:(1)考题和知识点有重复;(2)阅片图像不是太清晰;(3)答案存在不合理选项。
3 讨论
优势:我院在线考试系统平台自投入使用至今,相比传统考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降低了医院的成本。所有考生成绩都以电子文档形式导出进行长期保存,节省了纸质试卷所占用的空间。由于在线考试系统是对每个考生随机生成的试卷,在试题难度系数相同的情况下,试题的顺序和题目都是不同的,因此有效防止了考生传递答案等作弊方式,严肃了考试纪律,从而端正了学风,保证了考试的客观性。同时考试过程和成绩处理过程中都不受人工操作的影响,考试结束后考生自动提交试卷即显示成绩,杜绝了考生利用各种关系进行成绩修改的现象,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
不足:我院的在线考试系统经不断的升级与改造,现已相对成熟稳定,这为在线考试系统的实践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医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医学教材也是在不断更新的,因此考试题库本身也应不断地整理和完善才能适应医学教育的需要。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包括电脑网络设备的维护和题库的维护及更新,这样才能使整个在线考试平台能够良好地运转。
总之,医学在线考试系统相对于传统考核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仅可以简化传统考试过程中的试卷组织、审定印制、传送收集、评判归档等多个繁琐环节;还可排除人为直接干预考试活动的可能性,具有客观公正性;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更重要的是把单纯的考核拓展为考核、培训、分析、管理的一体化模式,这也是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摘 要:量化管理是用数据和实施判断质量的一种科学的标准化管理方法,我国临床医学毕业实习量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提高临床毕业实习质量,我们借鉴其他医学院校的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2009级临床医学毕业实习学生实行量化管理模式(以内科学教研室为试点),制定毕业实习生量化考评表,对学生在内科轮转期间每一环节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指标分解,在每一实习带教环节增加考核量化指标,规定相应的分值,如实记录毕业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积极探索和创新临床毕业实习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临床毕业实习管理和评估体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毕业实习效果的意义。
关键词:临床医学;毕业实习 ;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指标的确立,有利于客观评价临床教学质量。有文献报道,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在临床毕业实习过程中,引入量化管理模式,实现实习全过程的考核量化管理,促进临床实习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提高临床毕业实习质量。
医学教育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临床毕业实习是院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际、从课堂走向病房、由学生向医生过渡,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习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在成为一名医生后临床实践能力的高,一个临床医生的道德水准、品格素养、工作作风、思维模式、都与临床实习密切相关 。
目前许多因素制约着临床毕业实习效果,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受到限制;学生缺少动手机会,制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得不到规范系统的临床思维培养和技能训练;学生在每一科室轮转过程中,实习效果如何,临床思维和技能水平达到什么程度,仅限于在出科考试中体现,由于每次实习考核的内容不够全面,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学生考研就业压力大, 对临床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等。
面对临床毕业实习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提高临床毕业实习质量,我们借鉴其他医学院校的经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2009级临床医学毕业实习学生实行量化管理模式(以内科学教研室为试点),积极探索和创新临床毕业实习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临床毕业实习管理和评估体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毕业实习效果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医学毕业实习学生120名,已经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轮转到内科进行为期3个月内科实习的学生,根据入科时间顺序,第一轮、第二轮为实验组,第三轮、第四轮为对照组各60名,入选前,学生性别、年龄、成绩无显著差异。
(二)方法
制定毕业实习生量化考评表,对学生在内科轮转期间每一环节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指标分解,在每一实习带教环节增加考核量化指标,规定分值,如实记录毕业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涉及到如下四项一级指标 :
1.平时成绩:包括七个二级指标,分管床位数、病历书写数量、 参加教学查房次数、参加学术讲座次数、参加病例讨论次数、各种临床技能操作种类、各种临床技能操作次数,依照完成各二级指标数量及种类,给出分值。
2.出科考试成绩:从
3.“多站式”考试:于内科临床毕业实习结束前进行,从
4.职业素养:遵守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学习态度沟通能力、医德医风等,考查学生有无违规记录,0~9次共十个等级,并给出分值。
合计所有项目所得总分,学生达到一定分值才能毕业。观察通过临床毕业实习量化管理, 对研究对象所得分数进行比较, 进而积极探索、分析新的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毕业实习效果的影响。实习科室相同,带教老师资历相同。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按照旧的实习考核鉴定表要求的内容进行实习,学生本轮实习结束时,自行填写实习鉴定表,教师写评语,进行评分,学生实习期满接受考核后即完成本轮实习。实验组:实习前,对带教老师培训,告知带教老师实践评估体系标准,并要求按照量化管理评估体系标准进行带教实习,修订教学管理办法,明确带教老师职责,实习结束时,带教老师和评估老师分别按照旧、新两种评分办法评分。
二、特色和创新点
(一)增加了临床技能培训
由原来的入科前培训一次,改为培训三次,充分利用临床技能培训考试中心,制定培训计划,确立培训方案,筛选培训教师,在功能区,培训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如实记录培训考核的成绩。
(二)增加了院级监督的力度
在以往的轮转、考核基础上强化了院级监督的力度,成立教学督导组,同时建立医院、教务部、教研室三级管理制度,对临床毕业实习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包括学生轮转、培训内容、出科考试、书写病历、教学查房、典型病例讨论、出科考试、出勤情况等各环节予以监督指导,及时了解毕业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将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教研室,要求教研室提出整改措施,上报教务部。
(三)革新毕业考核模式
以往实习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出科考试,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于实习结束前一周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实习考核方法由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病历书写、思想品德四部分组成,理论考试占30%,临床技能考核占40%,病历书写占20%,思想品德占10%。我们改革实习考核方法,改为平时成绩、出科考试成绩、“多站式”考试、职业素养四方面成绩。
三、结果
学习结束后,对内蒙古医科大学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名成绩进行比较,各项成绩分析结果为:(1)平时成绩满分70分,对照组平均得分52分,实验组平均得分65分,比对照组提高25%。(2)出科考试成绩满分10分,对照组平均得分6.5分,实验组平均得分8.5分,比对照组提高30.8%。(3)“多站式”考试成绩满分10分,对照组平均得分7.2分,实验组平均得分8.9分,比对照组提高24%。(4)职业素养满分10分,对照组平均得分6分,实验组平均得分9.5分,比对照组提高58.3%。60名实验组学生圆满完成毕业实习任务。
四、结论
1.通过对2009级临床医学毕业实习学生进行量化管理,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对毕业实习进行综合考核、将毕业实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操作,严格准确记录下来,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科学制定学生实习成绩评价办法, 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实行过程及考核成绩,兼顾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2.全方位、多侧面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医德医风、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等。各环节学生违规明显减少,体现在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工作态度、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
3.通过增加技能培训和量化管理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
4.进一步规范了毕业实习。
5.提高了教师的带教责任感,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意识增强,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和带教能力。
五、讨论
1.通过临床医学毕业实习量化管理,提高了临床毕业实习质量。
2.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知道在临床毕业实习中具体要做什么。
3.量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公平客观地反映临床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学生实习时少看病人多背书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讯作者 :赵栓枝,附院教务部副部长,主任护师。
摘 要:毕业评价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评价,也是学校是否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最后一个保障环节。嘉兴学院于2013年开始构建了以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思维-操作技能-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五位一体”的、面向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评价;基层医院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社区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当前,国家医改的重点是“保基本、强基层”,“强基层”是主战场,医学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主战场、面向基层。作为主要为基层医院输送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学业评价体系,以培养出符合基层医院需要的合格人才。毕业评价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业评价的最后一个环节,学校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的测试,而忽视对学生在真实医疗环境中应具备的医德医风、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等的评价。2010年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发表了题为《教育医师-号召医学院校和住院医师教育改革》的专著,指出医学生应是为多方面角色、责任、知识、技能的整合。为此,嘉兴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遵循“医德为先、能力为重、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办学宗旨,从“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思维、操作技能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五个方面着手,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历时一年多的综合评价,以期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架和遵循原则
2008年9月16日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该标准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适用对象,从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三方面提出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嘉兴学院已有64年医学办学历史,2003年开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十余年来,如何进行有效的“毕业评价”一直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
经过对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等的调研,学校认为“毕业评价”应结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规格,遵循“综合性、过程性”的原则。综合性是指评价的内容应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提出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基础,设计包括医德医风、理论知识、临床思维、操作技能和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五个方面的评价项目。过程性是指评价应从学生进医院实习前就开始进行,历时一年多,分阶段实施,每一阶段有重点。
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
1. 医德医风的评价
从学生入校开始学校就着手医德医风的教育,并通过大一主题为“医院-医生与患者”专业认识实践、大二的暑期社会实践和大三的医院暑期集中见习等活动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意识和践行良好医疗行业风气的医德医风理念。在学生实习前动员会和进医院实习的第一天,学校和医院均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同时,医院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实习生导师,导师掌握自己学生的实习轮转次序。当学生轮转完一临床科室出科时,导师均要联系该科室的教学秘书,对学生的医德医风进行联合评价。
2. 理论知识的评价
在学生实习前学校组织涵盖内、外、妇、儿科的临床课程理论综合考试,以10%的比例计入理论知识评价。实习期间,学生有2次机会参加内、外、妇、儿科的出科理论考试,取成绩高者作为出科理论成绩,亦以10%~20%的比例计入理论知识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学校再组织上述四科的理论考试,并以70%~80%的比例计入毕业理论知识评价。
3. 临床思维的评价
在学生实习前学校组织以PBL和CBL形式的临床思维实训,通过者获得相应学分,不计入毕业评价。实习期间,由临床科室教学秘书负责每位学生在轮转科室的临床思维评价,并将各科室的平均评价计为毕业临床思维评价。
4. 操作技能的评价
在学生实习前学校组织涵盖内科、外科、护理、急救等常用操作的临床技能实训,通过者获得相应学分,不计入毕业评价。实习期间,由临床科室教学秘书负责每位学生在轮转科室的临床操作技能评价,并以20%的比例计入毕业操作进技能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学校组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开设包含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使用标准化病人)、影像读片、心电图诊断、急救技能、护理技能和外科手术技能等共十二站的临床操作技能多站式考试,并以80%的比例计入毕业操作技能评价。
5.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评价
在实习的一年中学生有两周时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内容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沟通能力。由社区的兼职教师负责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并以50%的比例计入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学校在组织的OSCE中引入相关内容的考核,使用标准化病人,并以50%的比例计入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评价。
三、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评价体系的组织保障
鉴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嘉兴学院每年划拨教学专项经费给附属医院,各附属医院院长均被聘为嘉兴学院医学院的副院长,对本院的教学工作负责。各附属医院设有教学办公室,其业务接受嘉兴学院医学院教务办公室领导。为使毕业综合评价得以顺利实施,学校将学生全部安排在所在地的各附属医院实习。医学院教务办公室联合附属医院教学办公室成立毕业综合评价督查小组,组长由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担任,负责协调和督查工作。附属医院负责遴选并培训临床医生作为实习生导师,每一位导师负责1~2名学生,负责学生实习期间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的教育和评价;在每个临床科室设置教学秘书,负责轮转学生的医德医风、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评价。理论知识评价和OSCE由医学院教务办公室组织,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负责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学校还委托医学院牵头与学校所在地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嘉兴学院社区(全科)医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由学校下拨专项经费支持培训社区医生成为兼职教师。
四、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评价体系的监控与反馈
1. 以“学评教”为依据做好实习生导师和临床科室教学秘书的遴选
自2012年开始嘉兴学院在各附属医院实行实习生导师和临床科室教学秘书制度,逐步完善导师和秘书的职责。之后每年6月,即学生进医院实习前,毕业综合评价督查小组会组织上一年实习的学生对实习生导师和临床科室教学秘书进行评价,召开会议,评出优秀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并将学生的评价情况反馈给各附属医院。各附属医院教学办公室根据学生的评价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实习生导师和临床科室教学秘书作调整。毕业综合评价督查小组要求附属医院教学办公室在学生开始实习后一个月内,组织导师-学生结对见面会,并发放聘书。
2. 发挥学校教学秘书和医院教学管理人员作用
医学院教务办公室设有后期教学秘书岗位,该岗位的人员同时也是毕业综合评价督查小组成员。后期教学秘书掌握每个学生的实习轮转次序及其导师情况,定期到医院与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召开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检查实习生导师和临床科室教学秘书的工作,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毕业综合评价督查小组。
3. 做实社区(全科)医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嘉兴学院社区(全科)医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由医学院负责管理,每年召开会议,探讨在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毕业综合评价督查小组。
嘉兴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实施“五位一体”毕业综合评价体系,已有3届学生接受评价。从毕业生调查问卷和师生座谈会得到以下反馈:第一,与以往相比,“五位一体”综合评价对毕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学生认真实习;第二,历时1年的过程性评价,严格了临床实习实训管理,对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有益;第三,“五位一体”既是医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基层医院全科医生的重要基础。自评价体系实施以来,嘉兴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2014年和2015年的浙江省大学生医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获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名列省内各医学院校前茅。
【摘 要】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学科在临床医学生毕业学年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模式改革实践、注重教学导向等措施促进医学生完成临床医学本科阶段毕业学年外科学学科的学习,以期对存在问题加以改进。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问题与改进措施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学学科重要的二级学科,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学科的基础。现代外科学的研究内容不但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及其他外科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而且还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不断在更新变化。现代外科学体系庞大,不管在深度还是在广度均迅速发展,任何一个外科医生都不能再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了。如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外科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学不断呈现专业化分科,学习外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每一位有志于做外科医生的临床医学生至关重要。然而,临床医学生由于越来越大的就业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外科学课程在毕业学年的学习,特别是实践环节的学习更容易被医学生所忽视甚至放弃,这对于毕业后或研究生住院医师临床工作中的临床业务训练及思维均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临床医学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改进措施予以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1.1 外科学教学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医学院校多重视外科学的理论教学,而轻临床实践带教,在外科实践中未带给医学生应该获得的学科知识。外科学是医学院校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必修学科,通常从第3学年下学期开始学习,整个学科学习时长基本达3个学期。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的第3、4学年,外科学理论得到了良好的讲述,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系统理论认识和训练。在临床医学本科的第5学年,即毕业学年,临床实习即开始,本科生开始在医学院或综合大学附属医院等各级医院开始接受以临床医生带教的临床实践为主的学习模式。通常教学医院在外科学理论讲授中有较系统的教学计划,投入良好教学经验的教师教授外科学学科理论。然而,在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多数教学医院未建立将理论与临床实践良好衔接的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外科学教学队伍;因临床工作繁重,也不能抽调专职带教老师讲述日常外科实践中遇到的理论知识,导致没有专业师资研究具有外科学的特色教学,更做不到对临床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的系统教育和对外科疾病相关知识的全面教学。
1.2 临床医学生毕业学年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被忽视
外科学为多数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重点,多数大型教学医院已达到以系统或器官为依据的外科分科,如泌尿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胰腺外科、血管外科等外科专科,外科学的发展及细化分科对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外科学整体的认识无疑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本科外科学教学以讲述外科学基本理论和训练外科基本技能为目的。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虽已完成外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学习,并通过外科学基础实验课初步得到了外科操作技术和技能的认识和培训,但多数学生对外科疾病并无立体的认识,也对外科疾病的诊治如手术原则等无清晰的概念。医学生进入外科系统各科室后不知从何开始学习和开展实践工作。相对于内科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外科学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临床操作能力通常要求更高,学习强度也更大。临床医学生在毕业学年面临毕业后的找工作、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压力,甚至在外科等学科系统实践过程中脱离临床,放弃临床实践,从新开始毕业学年前的理论学习。
2 改进措施
2.1 制定符合毕业学年医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的教学体系
临床医学生并没有专门为其设计的实践学习及培训过程,目前的外科学临床环节也没有固定而有效的教学体系。随着规范化培训制度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临床实践带教教学较前有所好转,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实践积极性。通过,对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采访调查,普遍反映外科学课时压缩,教学内容节奏过快。因此,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方案,充分讲述外科学理论知识,将对医学生毕业学年掌握外科临床实践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外科学实验课作为临床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良好教学可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外科临床实践能力。但临床实习的医学生普遍反映外科学实验课课时安排过早,当开始临床实践时实验内容已经生疏。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外科学实验课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虽然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有利了外科学学习,但是外科学实践更像是一门连接外科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一门课程。如安排学时在毕业学年,可能更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外科学知识。重视临床外科实践能带医学生的不止是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带给他们良好的外科临床思维,这些可以使医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认识更立体化,更容易达到对知识的长期记忆。
2.2 加强教辅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对毕业学年临床医学生的观察、沟通及采访,发现其普遍心理是怕临床实践占用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时间,而且临床见习无专业指导老师,实习带教老师教学辅导欠佳。因此,构建良好临床教学模式,提升教学人员传授外科学理论技能和培训考试经验,能增加医学生在实习工作中获得外科学知识达到临床工作能力和研究生入学水平的信心。目前,多数教学医院的中青年带教老师多数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为硕士以上学位获得者,有丰富的学科学习经历,有严谨的学科思维模式,有找工作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经历,对本科生的外科学培养有良好的经验和针对性。选拔具有优秀素质、德才兼备的临床带教老师,建立结构合理、团结一致的临床外科学教学队伍可将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良好衔接,为临床医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对提升外科学教学水平,使医学生获取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外科学理论知识均有益处。发展外科学优秀带教师资,开展特色的外科学实践教学,建立对临床医学生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负责的本科生导师制,对以后的研究生升学及工作推荐进行评估评分,将有利于系统对医学生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实践和外科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教育。
2.3 加强外科学实验课程与临床实践精品课程建设
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临床实习是最佳获得外科学知识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在外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学习中有良好的教学衔接,使医学生能受到良好的临床实践前教育,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转化能力将有较多裨益。在医学院校尚无将实践教学编纂为教学教材的内容,没有可用的临床实践教程对医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辅导,多数医学生因为无可利用的如实习手册等临床实践书目,导致在临床工作中难以掌握外科学知识重点和胜任临床实习工作。因此,建设临床实践精品课程能够帮助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掌握重要的外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增加在实践工作中的信心,强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结合,提高对外科学整体的学习能力。
2.4 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升医学生学习动力
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自身生命发展变化规律和个体疾病诊疗的科学。其对人类的影响力与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作为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医学高等教育,除必须使学生具备牢固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 还要具有多种综合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科学,是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外科科学研究与实践,多需要对病人进行有创性操作,器官切除或重建等,不仅对病人身体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病人心理也有明确的影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外科学实践学习环节至关重要。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临床医学生对外科学学习的热情及动力,使学生们更积极的参与到理论和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4-5]。
综上所述,相比于内科学,外科学学习更为直观和立体,一个外科疾病,在外科理论和技能支持下很快能得到验证,获得完整的认识。在临床实践环节中学习外科学知识更为直观,更为实用,记忆也更为深刻。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毕业学年如能带着问题在临床中学习外科学知识,将更能深入理解研究生入学等相关考试的思路,获得更优异的成绩;完善的教学模式及优秀的带教老师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对以后的外科学以至于整个医学科目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目的 了解自石景山教学医院毕业的临床医学5年制定向班2006级、2007级、2008级毕业生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调查,结合访谈,了解毕业生的评价,并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均评价较好,对医院的教学工作给与了肯定,但是在增加实践机会、加强临床带教老师能力与考核方面提出了建议。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班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需要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医院师资培养需坚持不懈。
关键词:定向班;毕业生;质量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注明:本科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年制定向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为远郊广大农民服务的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我院自2008年起承担定向班的临床教学任务,为了解学生毕业后工作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各类知识和技能进行自评,并对医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利于医院评估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我院于2012年~2013年开展了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主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2006级、2007级、2008级毕业生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6.84%。为了便于调查,问卷设计成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此外,我们还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把问卷和收集到的资料输入计算机,用Excel进行分类统计。
2 主要调查内容
2.1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技能评价:计划对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科室主任、职能部门人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依据,采用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毕业生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技能评价,了解毕业生整体情况,评估教学质量。实际实施过程中,因为2006级、2007级、2008级毕业生都参加北京市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均未在本单位工作,而是进入到了北京市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轮转,无法进行科室主任和职能部门人员的问卷,所以只进行了毕业生本人的自评。
2.2临床阶段学习需求调查 对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工作实际,了解在医院学习期间有哪些需求,除课本知识外,哪些方面应该强化,为今后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2.3临床阶段教学建议 根据对问卷及深度访谈的汇总,了解学生临床阶段教学管理、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为改进医院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2.4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客观评价教学质量。
3 结果
3.1根据问卷汇总及访谈,调查2006级、2007级、2008级毕业生104人,其中有1人出国、4人从事医疗以外的职业、有4人读研未参与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95人。他们多数进入二级医院工作(82.76%),少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17.24%);均从事临床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65.5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需要相符,17.24%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17.25%的学生认为存在一定差距;对于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的问题,51.72%的学生回答是基础理论,27.59%的学生回答是临床技能,20.69%的学生回答是科研能力。
3.2在毕业生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中,85.61%的同学将人文社科知识、英语水平、动手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思想品德修养、事业心与责任感、身体素质等评价为"好",将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处理与整合能力、职业精神、团结协作、法制观念、心理素质评价为"较好",将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评价为"一般"。从而看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均在较好以上,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3.3三届学生执业医师通过率分别为:2006级88.89%,2007级75.69%, 2008级83.33%,差异较大,可能因为2007级为第一届必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工作压力加大有关。
3.4学生对教学医院的教学工作比较满意,对于教学安排、教学实施、质量监控、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集中为:增加实践机会、加强临床实习带教及监督、对带教老师进行考核评价和质控等。
4 讨论和建议
4.1毕业生思想道德及职业精神的培养得到肯定。定向班学生毕业后在远郊区县工作,自我评价对思想品德修养、事业心与责任感、职业精神、团结协作、法制观念等方面均为"好"或"较好",而且接受调查的学生100%服从各区县工作安排,说明定向班培养的"留得下、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是非常成功的。
4.2 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仍待加强 虽然毕业生对动手能力评价为"好",将专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业务能力评价为"较好",但在建议中仍提出了增加实践机会,在访谈中发现,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学生,与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比较,仍然感觉自己在知识、技能各方面存在差距。这虽然因为他们学历层次不同、入学成绩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说明在临床学习阶段对定向班学生应该进一步强化,突出他们将来在基层工作的特点,注重实用性技能的培养。尤其学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不理想,应反思原因,不能过多强调客观原因,积极正面引导,加强督促学习,提高通过率。
4.3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多数学生将科研能力评价为"一般",虽然将创新能力评价为"较好",但在实际的访谈中发现,定向班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比较欠缺。他们大多数在区县医院工作,是区域最大的医院,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在临床教学的后半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指定导师进行一定的科研训练都是很好的途径。
4.4教学医院师资水平的提高是需要常抓不懈的。根据学生对医院的建议,对于带教老师的建议最多。医院作为教学医院时间不长,师资的能力和水平需要不断训练与强化,今后一段时间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工作,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进行师资培养,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毕业生质量调查是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决策依据[1,2]。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使我们看到近年来我院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教学质量的提高永无止境。我们体会到本科生教学任重而道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改革也非常重要和必要,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索,为北京农村医药卫生战线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合格人才。
[摘要] 临床医学毕业实习是关乎医学后备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近年来,随着医患矛盾发生率的居高不下、医疗事故责任法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重临床轻教学、重辅助检查轻物理诊断思想的蔓延等,本科毕业生临床动手能力出现下滑态势。新形势下,医学生临床能力究竟该如何培养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事关今后医疗系统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为此,本人结合在本院科教科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的经验,对当前医学生临床毕业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冀为解决当前医学本科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困局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临床医学;毕业实习;临床技能;培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5年医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站以及整个医学职业生涯的肇始,临床医学毕业实习承载着将思想王国的理论巨人转变成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常见疾病诊疗问题的实践家的重任,在整个医疗培养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新技术开发的加速、重临床轻教学及重辅助检查轻物理检查思想的蔓延、医患矛盾发生率的居高不下、执业医师法及医疗事故责任法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各医疗单位用人学历门槛的节节提升,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动手机会不断被压缩,出科考核的把关被人为放松,由此导致毕业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持续下滑以及未来医疗岗位上事故频出的恶性循环[1-3],因此,新形势下医学生临床能力究竟如何培养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且事关今后医疗系统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为此,本人结合在本院科教科管理岗位上工作20余年的经验,对当前医学生临床毕业实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冀为解决当前医学本科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困局提供参考意见。
1 临床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医生是一个直接关系患者能否尽快康复的高危职业,专业性与责任性极强。娴熟的医患沟通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思维习惯都是为正确无误的诊疗能力保驾护航的关键要素,也是一项进入临床工作就需要不断培养和历练的关键能力[4-5]。经过大学4年理论课学习的本科生,尽管在医学理论知识的构建上已经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初步掌握,但面对瞬息万变的病情以及反复无常的社会百态时,其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在此情况下一个良好的医疗带教环境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但令人痛心的是“百年大计,教育为先”的理念在各大医疗基地却被“质量第一,效益为先”的理念所淹没,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及科研产出成了各级医疗机构的立院之本,教书育人、培养优秀医疗后备人才的原动力在强大的经济效益面前愈发显得苍白无力。相当部分观点认为,即使毕业实习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训练,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勤加磨练照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殊不知,刚刚走上毕业实习岗位的青年学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一旦在不规范的医疗操作指引下或者一旦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形成粗枝大叶、无所事事的恶习,就可能伴随其一生的行医过程,害人害己。纵观当前医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1 医院层面
重临床科研、轻教学的办院理念使大部分医院将政策和利益分配向临床一线医生及科研一线人员倾斜,教学方面的政策扶持、可动用资源逐渐减少,成为谁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医疗职称晋升方面无法充分调动广大临床带教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在繁重的医疗任务重压下,带教人员本身也存在专业素养及人文素养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甚至部分医院以在读研究生、进修生来带教本科实习生。这部分带教人员自身医疗基础功底不够扎实,操作技能也不够完善,治学态度一知半解、粗心大意,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查房、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也不能给学生系统地讲授正确的疾病鉴别及治疗,仅仅把学生当做跑腿,随时呼来喝去,其造成的后果自然是误人子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期1年的临床毕业实习要轮转内、外、妇、儿、精神、传染、医技等大大小小40余个科室,每个科室平均不到2周时间,即使按照大科轮转时间适度延长的原则,也不会>2个月。这样的轮转周期使相当部分学生尚未熟悉工作环境就已经另走他科,造成学生不熟悉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很难想象这样的培养周期能够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准医务人员。
1.2 学生层面
存在3个方面的因素:①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就习惯了小皇帝或小公主的生活,缺乏吃苦精神及知难而进的勇气,喜欢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难于接受老师的批评,而医生尤其是手术医生必须依靠团队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一项操作。因此,当这样的医学生在从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转换时,从被动听课、记笔记到主动询问采集病史、处理各种常见病少见病,并进行各种医患沟通,从纯理论转换为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自卑、紧张、畏惧的心理进而影响实习效果[9-10]。还有部分学生因为自我感觉良好,不愿进行贴化验单、拆线换药这样的工作,对教师的临床安排产生抵触情绪,如此也会影响实习。此外,尚有小部分学生自认为未来找工作靠父母关系与金钱,临床实习能否学到真才实学无关紧要,自甘堕落,最终耽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②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及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实践管理规定、手术分级管理规定、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明确规定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保证医疗安全,无执业资格实习生不得独立从事临床诊治服务,如此也压缩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机会,导致临床实习出现“患者不肯,教师不愿,学生不敢”的“三不”状况,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健康成长[11-12]。③考研、择业与毕业实习时间的冲突。随着医学生的大规模扩招,各大医疗用人单位纷纷提高招聘门槛,非博士、硕士不要,迫使本科生在最后的职业抉择中无可奈何地选择考研,为了顺利考取研究生不惜耗费大部分宝贵的实习时间,有研究显示,73%的实习生认为为了考研可以放弃实习,一心去复习考研[2,13],而等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完之后又面临着各个招聘会的相继举办,学生疲于奔命于各大招聘会场,这样下来1年的实习时间基本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
1.3 技术层面
现代新技术日新月异,医疗行业概莫能外。CT、磁共振、PET、显微镜、血管内成像、光学相干成像、纤维支气管镜、胃镜、数字造影、心电图、脑电图等的先后出现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良,导致对疾病的诊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器械检查,而传统的视、触、叩、听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所占的权重在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不断萎缩,因为视、触、叩、听带有医生主观性的经验,而CT、磁共振、显微镜等属于客观检查,尽管可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但权衡医患关系与病人负担,大部分医生在确定诊断前可能会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客观的辅助检查。这种对视、触、叩、听物理检查的轻视造成低年资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缺失,也必将会影响其所带教的年轻学子,使其在面临急危重症患者典型的心肺体征、神经病理征时无法快速地做出正确的诊断与及时的处理。另外,现代医学新技术的发展促使微创和介入越来越多的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普通外科典型的腹腔镜手术只需要2~3人,即主刀和扶镜助手即可完成,复杂手术最多增加1名助手,而助手和扶镜助手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和训练,初入科室的实习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原来外科常见的阑尾炎与疝修补术也越来越多的让位于腔镜微创手术;内科系统最具有挑战性的心血管造影、支架置入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也在不断进行推广,留给实习生动手的机会愈加减少。“持续性拉钩,间断性挨骂”向尴尬的“持续性参观”的转变是目前不少实习医学本科生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新技术给医学生实习所带来的冲击[14-15]。
2 提高临床毕业实习效率的对策分析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是直属大学的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开放病床1400多张,年诊疗总人次150多万人次,年出院病人4万多人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心内科、8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1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10个市级重点专科,省市重点专科数居全市之首[16]。作为江苏大学最重要的教学培训基地,疾病谱广、病源量大,有效满足了实习生临床实践的需求,同时本院还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生教学管理策略,提高了实习生临床动手能力,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现将相关经验与建议简述如下。
2.1端正医教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临床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学是后天”的理念。一个民族要想强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一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当前我国的医疗后备人才还存在很大缺口,此种情况下如果还不能端正态度,严格高效地培养优秀的医学后备人才,那今后的医疗纠纷只会愈加激烈,医患关系更会进入难以遏制的恶性循环。因此,不管是国家的宏观政策层面,还是医院的临床实习带教及管理层面,都应该重视临床毕业实习的带教工作,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接力棒传下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17]。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筛选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带教教师,定期送其到国内外大型临床教学基地进行培训。将带教学生对其的评价及相关教学业绩纳入年终考核及薪酬管理体系,将教学业绩与临床业绩、科研业绩均进行量化折算,不管是教学还是临床科研,只要在这个量化上得分多就可以获取更高的薪酬分配以及更好的考核等级,进而充分调动带教医务人员的积极性。②定期组织实习生代表对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由分管教学的业务院长督促各科室教学秘书协调带教老师及时整改,并视整改力度及效果进行奖惩,或在医院教学医疗质量月报中进行通报。③定期抽调优秀带教医师进行集中授课,主要就医患沟通技巧、病历书写、诊疗技能提升技巧、急诊抢救(最基本的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等进行现场示教讲解,每年进行一次实习生临床技能大比武,对获奖同学及带教老师进行重奖。
2.2 多方提升实习生综合素质,严把准入及毕业考核关
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医患交流不通畅、诊疗过程不合理。随着当前医患纠纷不断加剧的趋势,很有必要从学生阶段就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充足的医患沟通能力、敏捷的逻辑思维、娴熟的操作技能、规范的病例文书撰写能力等多方素养,严格落实准入及出科毕业考核制度,让学生在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结束后圆满完成从“理想”学生到“社会”医生角色的转换,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病情和形形色色的患者面前泰然处之、有礼有节[18]。只有这样优秀的后备人才越来越多,医患矛盾才有可能慢慢消减直至匿迹,我们国家的整体医疗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2.1 落实岗前培训制度,加快学生角色转变,严格考核制度 要保证新进入的学生不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也不增加潜在的医疗风险,那么充分而严格的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岗前培训应该从医德医风、法律法规、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教育、各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的专业特色以及每个科室的重点掌握技能等予以讲解,使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如何在老师的指点下做得更好。另外,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懒散心理及时予以纠正,教育学生一份辛苦一分收获的道理。严格准入制度及出科考核制度,针对本科室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不达标绝对不能在考核记录上放行,使学生能从根本认知并重视实习,不再“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争分夺秒,多辛苦多练手,虚心求教,不虚度光阴。
2.2.2 强化医患沟通能力 2005年原卫生部首次公布的医院运行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中,医患沟通不足占50.56%,技术水平欠缺占17.56%。拯救医患的良方在于重建基于人文主义和人文关怀的人文医学。应届本科实习生由于尚未正式踏入社会,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教育,临床经验欠缺,自信心不足,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敌对状态的患者时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言语生硬、行为拘谨等,加上查体手法不到位,导致患者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不愿配合检查而影响后续诊疗。针对此现状,临床带教老师的心理疏导和言传身教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学生深入病房,换位思考、耐心倾听地了解患者的各种诉求,充分利用眼神、语调、表情、姿势以及各种肢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心,从而配合检查治疗。同时尽可能在工作之余,学习心理学等人文沟通技巧,理论联系实际,或者借助兴趣小组角色扮演达到锻炼的目的。
2.2.3 强化实习生“三基训练”,提高临床技能[19] 带教老师应适当下放诊疗权利,让学生每天分管2~3张不同疾病的床位,争取轮转期间能够熟悉该科的常见病的诊疗程序。但下放权力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放手不放眼,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有失误之处及时指出并纠正。每天早上交班时进行抽查学生病例的检查,在全科医护人员面前公布相关纰漏,使学生知耻而后勇。每个星期进行1~2次教学查房,床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系统地讲解疾病的表现、鉴别、诊疗、预后及该疾病的相关新进展。每周必须参加2~3次疑难病例讨论,尤其是最有借鉴启发意义的死亡病例,听取相关专家对患者最终死亡的剖析,确保自己以后不犯同样错误。每个科室轮转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到门诊学习,注意门诊病人与住院病人心理、沟通、查体、诊疗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在系统查体方面要注意心肺听诊、腹部压痛、神经病理征等的临床意义,能够将典型体征与相关疾病相联系。带教医生在进行胸穿、腹穿、骨穿、腰穿以及其他临床操作时要耐心给学生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在不违背执业医师法且潜在危险系数不大的情况下,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可鼓励实习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实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多看、多做、多想、多学”能力。
2.2.4 教学任务前移,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化解考研求职时间冲突 将部分小专业及医技科室的轮转前移至四年级下学期的见习期,为主干专业的实习腾出较多的熟悉与掌握时间,使学生可以在门诊与病房、普通手术与急诊手术、患者的日常管理及交接班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当前各行业均存在就业形势严峻、各用人单位学历门槛抬升的形势,考研是大多数学生的最终选择,也是当今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学生不好严控考勤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建议随着国家保研形势的发展,实时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如学生想进一步深造,凭借大学5年的课业表现及毕业实习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向研究生招生单位提出申请。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逆转当前实习生轻实习重考研的观念,也从根本上提升医疗后备人才综合业务素质的提升,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2.3化劣势为优势,借助科技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从理论上讲,学生实习最好的教具就是复杂多变的病情和患者,但随着大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所有操作(尤其是有创操作)与学习都在患者身上进行已不可能,因此,借助科技发展建立模拟医学平台可以有效地规避伦理学问题,提升实习效果。例如通过模拟人和标准化患者,可反复训练体格检查及病史采集、基本技能操作等,在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的同时也便于进行标准化的考试。此外,利用ECS综合模拟人和多媒体操作系统,可以创造出多种典型的临床急症进行急救演练。模拟人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电、血氧、血压等都一目了然的显示在模拟监护上,因此,学生操作的规范与否及有效与否很容易判断,同时也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潜力[20]。在现代信息科学急速发展的今天,任何操作及记录都可以进入电脑和网络。因此,尽管腔镜、导管、纤支镜等微创介入的发展减少了临床实习生的动手几率,但清晰的操作直播及远程监控可使学生比以往更能了解手术的全视野,也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实习生如果能够有效而及时地利用互联网,尤其是各大专业论坛学术网站的信息并将之化为己有,将会更加迅捷地提升自己的实习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合格的医学后备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中治标固本、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科技红利带来的医学新进展不断让自己成长壮大。作为实习生管理者的各医疗单位、带教老师及上级主管部门,通过制订更为科学的管理制度、更为多元化的培训方式端正教学态度,严格考核把关,努力增加学生的动手几率,提升临床带教质量。相信经过学生、教师、医院3方的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未来的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摘要]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应用,并对成绩进行分析,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09级22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运用OSCE进行毕业考核。
结果:我院OSCE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一次通过率为94.6%,考试总体平均成绩为71.9±8.1,总体难度系数0.75,整体难度适中,考试内容的设置比较合理,有助于学生掌握临床综合能力。
结论:OSCE是科学有效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方法,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应当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医学 临床综合能力 毕业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是Harden等于1975年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医学生考核评价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和医师资格考试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客观性很强的临床能力考评方法,它改变了传统医学教育中的书面考试方式,通过临床环境的模拟,来考核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和专业技能等。OSCE被认为是评价临床能力较好的方式,它由一系列模拟临床情境的考站组成,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依次通过各个考站,对站内的标准化病人(SP)等场景完成规定的临床任务,采用一定的评分标准,用于评价考生的临床技能和态度[3-4]。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OSCE模式,以我院“临床技能中心”模拟临床情景为依托,适当使用SP和多功能电子模拟设备,构建了OSCE方案,以评价临床综合能力。选取我院2009级22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均为统招本科生,其中女生115人,男生107人,均已完成一年的临床实习。
(二)研究方法
组织学生于毕业实习结束后进行OSCE考试,共设立5个考站,分别为模拟诊疗考站,体格检查考站、外科基本技能考站、妇产科基本技能站、病例分析考站,具体见表1。
(三)主考教师
主考教师为我院带教教师,经各教研室统一培训合格后担任主考教师,评价标准由学院统一制订。
(四)总结
OSCE结束之后,每位参与考试的老师和部分参加OSCE学生对自己在本次考试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进行总结,并以座谈会的形式对OSCE的前期准备、OSCE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意见、建议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参与座谈会的有主考教师、工作人员,共计20人,参与的学生共32人。
二、结果
(一)OSCE考试总成绩分布
参加本次OSCE考试的学生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图1),5个考站总成绩最高分为89.6,最低分为47.7,平均成绩71.9±8.1;同时,区分度系数为0.37,一般认为,区分度系数高于0.3,考核便可以被接受(表2)。区分度系数越高,考核的区分度就越强。
(二)OSCE各个考站成绩分析
表3中的考核结果显示了OSCE的每站成绩均值,5个考站难度指数为0.69~0.78,平均难度系数是0.75,一般认为,难度指数为0.3~0.7是比较合适的。由于我校临床专业的同学第一次参加对OSCE考核,鉴于对该考核模式还比较陌生,但本次考评难度不大,可见本次考评难易度是可以接受的。
三、讨论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OSCE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开始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进行探索,其中对OSCE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OSCE突破了医学教育中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以较客观地评价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决策能力,是目前较好地考察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方法,目前已成为医学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考核方式之一,是目前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此次我院第一次进行OSCE考试,从整个过程来看,从前期准备到考试实施,均按照设定方案进行,过程顺利,考试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但也存在不足,以待改进。从第一考站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内容进行SP询问,总体来看学生对问诊内容的掌握较好。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问诊思路混乱,有些问诊内容与疾病没有联系;问诊顺序比较凌乱,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不能适时运用过渡性语言;交流中不会应用鼓励等支持性语言等。这可能与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分别为回、藏、蒙、满、东乡、裕古、土族、维吾尔族等,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民族习惯、生活习惯的特点、使它们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实践能力方面,甚至语言方面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临床实践技能考评(第2-3站)成绩分析看,总体呈正态分布,但是外科系统基本技能的成绩较低,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无菌操作观念较薄弱,消毒的理念不清,核对与评估意识欠缺,实施操作中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包括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必要的遮挡等。但是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得分较高;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得分不高,另外得分较低的同学也可能对此类考试的认识和适应能力有关,因此,在教学和临床实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外科系统的基本实践技能,从而能够全面、合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第5站主要考核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该站主要测试同学们对临床案例的分析、判断、决策的临床思维、整体思维的能力,但从考核结果看,成绩普遍较低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整合临床资料的能力,对相关疾病的鉴别要点理解不深刻,对相关检查方式的临床意义理解不够,欠缺临床思维能力,存在思维局限性等。反映了大部分同学在实习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实践技能练习、考研、就业面试等方面,而在平时的学习和临床实习过程中严重缺乏积极、主动的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训练,或仅仅满足于完成带教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
通过本次OSCE考核发现,我院的OSCE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等与国内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站点设置较少和考试时间紧迫、考核内容有待优化、评价标准有待细化等,下一步还应继续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临床医学认证标准和执业医师考核的标准,继续借鉴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经验,并结合实际,修订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OSCE考试方案,逐步完善考核模式和内容,使OSCE更好地发挥其评估和反馈作用,使其便于操作,能够准确、客观、可信、全面、公平地评价毕业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意识和主动性,为学生今后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甘肃兰州)
【摘 要】近年随着高等学校合并扩招、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变,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因素所影响,医学生就业市场也不容乐观,所以对于即将毕业的高校医学毕业的学生来讲,是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困扰着他们学习后期的主要问题,文章探讨学生实习、考研和就业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实习;就业;考研;矛盾;对策
一、临床医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大学扩招使得医学生供大于需求。在毕业生逐年增加,伴随着市场用人单位的逐渐饱和,供需矛盾逐步显现。
(二)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对医学生招生就业产生的影响。以前医学院校是独立大学,现在有很多医科大学被综合大学逐步合并后,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在综合性大学各专业中排名较靠后,就造成有的学生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进入医学专业,并非自愿喜欢学医,这些学生往往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勉强毕业后又面临择业的困惑,就会出现就业不顺利或者不成功。
(三)地区间和各级别医院间的差异限制了医学生的就业选择。
(四)大医疗环境改变对医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如医患矛盾的增加等。
(五)社会环境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
(六)医学生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对就业的影响。
在众多可变或者不可变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专业一样,就业状况发生了变化,况且临床医学专业又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点专业,他们的就业之路似乎也没有过去顺利了,所以他们的就业去更加多元化。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制一般为五年,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从第四学年开始进入课间实习,最后一年进行毕业实习,这一时间和考研复习准备阶段与毕业实习时间重叠。如果想保证考研成功,学生就需要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复习功课等,必然会减少他们在毕业实习中的精力和时间。如何帮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统筹兼顾好考研与毕业实习的关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矛盾分析
一是考研与就业的矛盾,在就业压力和经济原因等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同学还继续徘徊在考研与就业的抉择中。二是考研与实习的矛盾,根据调查分析,现在医学界普遍认为对医学生临床实习冲击最大的是考研。三是就业与实习的矛盾,选择就业的学生经常会外出联系工作,这样会耽误实习,影响实习的学习,最后经常会出现学生临床技能考核不及格现象发生,这样既影响了教学秩序,破坏了医学生系统培养的过程,影响了教学质量。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毕业实习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使学生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具有良好的继承能力和极强的创造力,对于每一个医学生来说,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高校的扩招,和上述六项内容的因素,临床医学专业性强,就业面窄,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走上了考研之路来暂缓就业压力,考研队伍正在逐年加大,从而忽视了毕业实习,导致毕业实习质量严重下降,同时也影响就业质量。对带教老师来说,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与就业上,过多的缺岗导致不能完成实习任务,从而影响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并有可能耽误老师的工作。同时严重影响实习医院的教学安排,师生不能很好配合,学生实习质量更加受影响。教学秩序的影响,学生无法完全遵守教学医院的规章制度等情况。
三、实习、考研和就业之间矛盾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思想教育,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和教学医院共同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时向学生提供信息,让学生看清就业形势,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方向,正确对待实习、考研和就业三者的关系。
(二)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主要是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培养目标和对应就业岗位,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本专业就业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社区门诊等基层医疗单位。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转变“铁饭碗、金饭碗”就业观等,避免盲目用升学来逃避就业压力。
(三)学校加强就业保障,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现阶段双向选择成为当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学校应尽早联系用人单位,尽可能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减少学生就业盲目联系等情况,安心进行临床实习。另外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及早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根据学生的想法和要求,学校直接出面帮助联系和推荐,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实习上。
(四)合理利用时间,做到多者兼顾。当实习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后,应作出果断的决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且学校可以考虑恰当的安排学生的实习,可以根据学生是否考研的意向,分为两个部分,前半年可以将考研的学生安排在较为轻松的科室进行实习,后半年再把选择就业同学安排在较为轻松的科室,做到统筹兼顾。
(五)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临床毕业生实习的质量,对一个医学生将来从医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不仅要优化课程内容,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素质等工作,而且要教学医院要切实加强实习期间学生的行政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考勤、出科考试及评分制度,加强临床技能的考核,确保学生的实习任务能顺利完成。
所以报考研究生是时展的需要,医学领域更需要高层次人才去发展和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学校对报考硕士研究生一直都给予支持和鼓励,但毕业实习是一个临床专业学生学习临床实践技能的最佳时机,临床医学专业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招收研究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临床时机工作能力。而实习医生在毕业实习复习考研,势必对临床技能的实践学习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实习质量的下降。因此对报考研究生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其认识到考研虽是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但毕业实习也是不应放弃的实践学习机会,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将会相互促进。
[摘要]我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实习生以撰写毕业病历为主线,以临床实践为突破口,力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因此,毕业病历在整个本科教学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它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临床医学 毕业病历 重要环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
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理论特长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它分为论文准备、课题研究和论文完成三个阶段,具体包括查阅资料、选定题目、撰写提纲、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几个主要环节,因此,它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有团结协作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随着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大量的精品课程不断涌现的同时,毕业论文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毕业论文的结构体系和完成模式上基本沿用以往的民族院校的模式,故在毕业论文的实践中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的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已成为高校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当前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因素:
我院有计划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500余人,扩招后的招生对象虽然面向全国,但生源主要来自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分别为回、藏、蒙、满、东乡、裕古、土族、维吾尔族等,由于生源地的不同,民族习惯、生活习惯的特点、使它们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实践能力方面,甚至语言方面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另外在大学期间,几乎所有的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保证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提高,特别是在做毕业论文时,许多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基本实践技能、独立思维能力、论文的写作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能力偏低或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由于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有限,所以大多数学生只是临时抱佛脚,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证。
2.教师的因素:
近年来,由于我院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长,因此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方面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加之教师还要承担其他教学、科研等任务,势必造成指导教师短期内教学工作量的洪峰,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毕业论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小题大做,研究内容雷同的现象,以至于有的教师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仍不够认真,投入不足,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尽管院校为了确保毕业论文质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成立由中级职称以上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等,但由于毕业论文时间过于集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能放开选题外,还表现在指导教师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是要求学生按照他的思路去研究、构思。这种指导方法是理论教学中的以教师中心的思想在实践教学中的延续,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热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不敢独自涉猎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是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原因[1-2]。
3.其他的因素: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连续增加,而教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因此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一些实验室的场地和设施明显不到位,从而限制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进行和质量。
最近几年学生考研和就业压力对毕业论文造成不小的冲击。据调查,有些班级考研人数比例达到一半以上,竞争日益激烈,考研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毕业生择业在时间上正好与毕业论文重合,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好工作, 有些就把毕业论文放到了从属位置,对论文的实验工作投入明显不足。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3-4]。
二、民族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新形式探索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提高独立工作能力,达到培养我院医学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论文工作,学生应掌握检索文献、撰写综述、课题设计、收集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基本程序与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具备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根据我校的具体特点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毕业病历,其基本内容按顺序包括《任务书》《指导教师评阅书》《诚信声明》《毕业病历正文》《评阅教师评阅书》《答辩书》;
1.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毕业病历的质量,根据我校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病历工作管理暂行相关要求》;
2.为了使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毕业病历的运行过程程序化、规范化、常规化,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毕业病历流程图》;
3.依据选题指南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完成《任务书》的填写:
同学们可在实习医院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同时参考我院提供的“选题指南”确定毕业病历题目,毕业病历的选题一般从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出发,满足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要求,选题确定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确需更改的,需经指导教师认可。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实践方案,收集临床病例,进行毕业病历的撰写准备工作。
4.指导教师完成《指导教师评阅书》的填写:
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生毕业病历进展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调整,以确保毕业病历的质量,毕业病历完成后,指导教师或指导医师对学生写好的毕业病历应仔细审阅,认真写出初稿评语,做出恰当评价,提出优点和不足,提出评分意见,然后指导教师毕业病历应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修改和总结工作。
5.学生认真撰写《毕业病历正文》: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充分利用毕业病历这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定的某个疾病进行系统问诊、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诊疗计划等,让学生通过毕业病历撰写,在上述基本程序与方法等诸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和提高。
同时学生应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病历,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学生要签署诚信声明,文责自负。
6.评阅教师完成《评阅教师评阅书》的填写:
答辩委员会指派具有资格的教师评阅学生的毕业病历,评阅教师依据“毕业病历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要求”评阅毕业病历内容是否“正确、完整、全面、严密”,同时评阅教师依据“评阅教师评阅书”基本要求评阅毕业病历学术水平和撰写质量如何,文字表达、专业术语及综合分析的水平。
7.答辩委员会完成对该毕业病历的答辩程序:
在主管教学院长负责之下,成立答辩委员会,同时要组成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按照专业分为内科组、外科组、儿科组和妇产科组,每组有3-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和1名答辩秘书组成。毕业病历答辩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其他教师、学生均可自愿出席。答辩程序主要包括:学生陈述答辩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答辩秘书负责记录答辩小组评定等级答辩小组组长作简短的答辩评价,上述答辩的主要过程原则上应在30分钟内完成,通过答辩以观察和掌握学生对答辩委员所提问题的理解是否透彻、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诸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临床医学毕业论文的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病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模式,充分利用毕业病历这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毕业病历的撰写,在病历书写、查阅文献资料、收集临床病例、改善医患沟通、制定实践方案、增加对该疾病的见解及认识等诸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和提高。因此做好毕业病历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临床工作作风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对全面提高我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士学位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毕业病历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 甘肃兰州)
[摘要] 临床医学本科生下基层就业将直接关系到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学生的出路问题。通过对部分到基层就业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个性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对在校生基层就业意识的调查,发现:求学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保障机制、地区经济状况、生源背景等是影响学生择业基层的关键因素。促进学生基层就业,要靠政府、社会、学校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具体可从四个方面去尝试:找准思想引导切入点,提升学生基层就业意识;改善基层医疗现状,提升岗位吸引力;定向订单式培养乡镇临床医生,确保基层卫生人才的输出;激励政策规范化,创造学生岗位成长可能性。
[关键词] 医学生;就业;基层
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已胜利召开,民生问题更加成为社会的主题。基层医疗卫生是民生之重。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将成为一项双赢的举措。一方面解决了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给基层医疗改革注入优质血液。然而,理论上的可行要在现实的推广上得以检验,仍有一定的差距。国家自2005年后纷纷出台各项政策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资料显示,医学类本科毕业生近几年基层就业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仍是“重灾区”,乏人问津。如何使择业基层成为学生就业的常规渠道,虽非主流,但非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本课题组对汕头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09~2011年临床医学本科生就业基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寻找积极的因素。同时对我校2007、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择业意识及求学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更全面地剖析制约或促进毕业生择业基层的因素。
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基层的现状
基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并不单指乡镇农村,城市的社区也是基层。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6年认定的基层就业范围,医学类基层就业应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医院、农村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等。
1.1 基层就业呈逐年下降趋势
我校2009~2011年基层就业比例分别是:25.97%、23.29%、21.30%,这与《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统计的我省医学类基层就业情况有些出入。我校为一本院校,推行精品教育,学生的就业定位较高。近些年,广东省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本科生公开招考制度,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流向高级别、热门的医院。医学教育的高投入,理应有高产出。服务基层固然是好,但基层明显不是一本毕业生的攻坚要地,基层就业意识明显减弱。
1.2 择业基层以男性为主
在择业基层的毕业生中,男性占到70%。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传承后代、相夫教子和追求家庭幸福,加之男尊女卑的思想,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比自己强、后代能在较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且,女大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要面对婚育的问题,基层的锻炼、更别说扎根基层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男性则好男儿志在四方,时代热血青年骨子里就有一股创业的冲劲,只要政策与条件允许,还是有人甘当“拓荒牛”。择业基层,艰苦创业,成就一番事业,不失为人生的别样收获。
1.3 生源有基层背景是择业基层的关键因素
在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中,85%来自乡镇。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发展格局,造成广大乡镇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全面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城市里的孩子饱受都市文化熏陶,虽深知都市生存的压力,房价、物价高企,大医院难进、没编、临聘、下社区或改行均有可能,但他们就是不愿放弃这都市里的生活,“都市人”的情结非常深重。而生长于乡镇的学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及其百姓的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感受,也许学医的初衷就在于为家乡父老解除病痛,在现时“进”大医院“挤破门”的背景下,回自己家乡,开辟一方天地,不失为务实的职业选择。
1.4 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学生深入基层的程度
笔者发现,学生们选择的基层单位绝大多数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该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本科生能够接受,而非珠三角地区底线则是县级单位。珠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即使是基层单位,待遇也还过得去。而经济非发达地区的基层单位,有的工资、补贴都很难保障。福利待遇是学生们就业时非常看重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交费上学,甚至是贷款上学,家庭举债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头来就业了,连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要家庭接济,作为子女的多少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而父母都有一个较为特定的心理期待,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生活得更好,光宗耀祖。家庭的责任,父母的期盼削弱了学生前往经济非发达地区基层创业的热情。现实的无奈,使大学生容易丧失理想而退缩,物质指挥了行动。
2 临床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识的调查
对我院临床医学本科2007、2008级学生整体发放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问卷调查的题目是课题组成员在大量查阅有关医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国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政策和基层医疗现状文献的基础上,并进行医学生、医生个别访谈,以医学生真实的就业环境为背景,以基层医疗人才生存发展问题为着力点而设计的,内容涉及求学动机、择业意向、择业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157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89.8%,全部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 求学动机的偏差削弱学生基层就业意愿
求学的初衷、成才的动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择业的去向。在问及学医的动机时,只有31.9%的同学选择“救死扶伤”,而认为“学就本领好就业”的高达52.5%。这说明了学生们的求学动机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偏离了医学的目的。医学技术成了谋生的手段,学生毕业择业时自然会挑福利好、工作环境好、发展前景好的单位。从基层干起,磨练成才的客观需求,难以成为学生的主观意愿。“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提升。
2.2 择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无视基层岗位的存在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的因素中前3项依次为:经济收入(28.4%)、个人发展机会(26.2%)、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吻合度(19.9%)。可见,生存与发展是学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这说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身的需要,而对社会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这也印证了笔者对学生择业意向的调查结果:41.8%的学生选择了考研;21.3%学生选择城市大中医院;17.7%的学生选择一般医院;10.6%的学生选择去基层工作。考研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有效折中法,选择考研存在应对大医院招考需要、回避基层单位的嫌疑。城市大中医院仍是学生们的青睐,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考虑基层单位,总体上我院学生的择业意向仍偏高,与就业形势不大吻合。
2.3 基层成为就业的退路
大学年年扩招,已从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化教育。严峻的就业形势,委实给学生们增加了无形的心理压力。当进一步询问为何选择基层,更多是回答找不到理想的岗位(73.3%)。学生主观上不愿服务于基层,如果有其他合适的岗位可以选择,则不会考虑基层。基层成了不得已而为之,退而求其次的落脚点,自然难以站稳。如果是带着就业的落差感服务于基层,就别提扎根基层了。
2.4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择业基层的关键
在学生的主观意识里,基层就等同于落后。学生择业基层最顾虑的就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福利待遇、职称晋升、人才流动是最在乎的,应答率均超过50%。这说明了国家要决心解决基层医学人才匮乏的问题,推进人才的对接,就必须和学生的择业观吻合,制定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到基层就业学生的个人成长,关注他们的未来。下大力气引进人才,还要重点培养引来的人才。
3 建议
3.1 找准思想引导切入点,提升学生基层就业意识
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成长,理想信念较为模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社会责任感淡漠。轻视理论思维、理论学习,造成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对泛泛的空谈、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易接受,你讲奉献,他讲索取。但这新生的一代,自我意识、价值感、成就感很强,被尊重、被需要的愿望非常强烈。
鼓励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学校应该以新医改为契机,多举措帮助学生了解基层医疗服务日新月异的局面,通过组织走访基层、医疗扶贫、邀请就业于基层的医学毕业生现身说法等鲜活的事例,从人才在基层受重视、被肯定、造福一方百姓、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切入学生的思想,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活学生灵魂深处的正气和使命感。正如赣南医学院2006级“订单式”培养生赖小云所说:“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卫生院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但这里却是保障老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好防线。”“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些,但身为医生,能为农民送去实实在在的健康,体会到他们发自肺腑的感激,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如今,赣南18个县市区的农民,一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贴心的医疗服务。“订单生”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贴心人”甚至是“恩人”。“订单生”廖祥飞说:“一个病人能这样信任你,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很欣慰。虽然农村的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但这里有需要我的人,给了我实现价值的舞台,我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医务水平,希望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3.2 改善基层医疗现状,提升岗位吸引力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的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量明显增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3年1月4日的全国2012年1~11月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35.3亿人次,同比提高9.0%。我国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之一就是攻关基层医改,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推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落实绩效工资制度等。基层医疗机构正迎来发展的春天。然而,基层卫生的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如,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并未实现原有的政策设计和目的;职业风险过大,没有分担机制;工作强度加大,没有休息时间;业务水平提升慢等问题。业务水平难提升是阻碍学生服务基层的症结之一。
医学人才的培养有一个“传、帮、带”的过程。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如果没有上级医生的带领,工作是较难开展的。实事求是地讲,我校学生在实习阶段真正用心去实习的不多,有的忙于考研,有的忙于找工作,还有毕业考、同学会等,临床能力是比较弱的。大医院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却难找富有经验的上级医生来带领这班“新丁”。虽然各地一直在落实“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医务人员在晋升职称之前必须在乡镇卫生院服务若干时间”两项政策,但好多都是走过场的。其实,在城市的医疗资源中有一支宝贵的队伍,就是退休的城市医务人员。目前,我国采用的退休年龄,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是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让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赋闲家中,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人口老龄化,国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现实情况下,这个退休年龄是完全有可能继续工作的。事实上,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还在继续工作,有的原单位返聘,有的被其他机构聘请。在当前基层医疗力量非常薄弱的背景下,政府应该把这一块儿医疗资源动用起来,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邀请退休医疗骨干到基层支援医疗事业。支援方式可以是长期驻扎、定期会诊或巡回医疗。退休医疗骨干回村支援工作,将有效弥补基层人才不足和断层的局面,为年轻医生提供了“足不出户”的“进修”机会,大大地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给基层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样,年轻人在基层才不至于被闲置,同样有所为,有所作为,从而增强服务于基层的决心,安心于基层创业,终将成就一番事业。
3.3 定向订单式培养乡镇临床医生,确保基层卫生人才的输出
美国杰斐逊医学院于1974年开始进行了一项称为Physician Shortage Area Program(PSAP)的项目,招收来自农村的学生并面向农村卫生进行培养。项目结果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员也更愿意留在农村工作。近几年,我国一些省市尝试为农村卫生机构订单式培养临床医生,得到当地百姓的充分肯定。如赣南医学院从2006年开始尝试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工作,2010年又开始探索五年制免费定向本科生的培养,争取为基层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走出医学教育的新路子。这种“下单培养,预签就业,毕业后直接到预签单位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如“三支一扶”)的优势就在于这些学生早就做好服务基层的思想准备,下去后工作踏实,少抱怨,当地老百姓评价也高。关于“订单式”培养,政府除了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减轻学生上学负担,明确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外,生源有基层背景非常关键。因为人生性就有着天然的属地情节,高素质人才本土化有利于队伍的稳定。考虑到一本院校学生就业定位较高,而且学生就业时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安慰心里,建议在经济非发达地区、山区县定向招收具有农村户籍的高中毕业生,委托二本医学院校进行培养,真正做到从源头保障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卫生部门需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毕业时确保派回定向地,避免人才的流失。在课程设置上应侧重基层的全科、急救、转诊、妇幼、预防保健等方向,最好是独立办班,确保优质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的产出。
3.4 激励政策规范化,创造学生岗位成长可能性
人类在追求一个尽善尽美的未来目标时,决不应忽视使现实社会在尽可能合理和协调的状态中发展。基层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均无法与城市等同。因此,政府要为基层医疗人员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以保障其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社会应当给予的关爱和尊重,实现生存到生活的高度统一。当代大学生是在沐浴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果春风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务实且重利。激励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要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空泛的口号政策。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基层锻炼也能成长成才,消除就业的落差感。除了福利待遇是生存的根本之外,作为医学人才,业务提升是关键。定期的学习、进修不可少,职称的晋升要扶持,职业规划更要明确。政府对人才的激励要有流动机制和远景规划,要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制度保障、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上升通道,让基层的服务者有机会上调到高一级的医院工作。如福建省的《关于招聘临床医学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临床医师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科教[2009]18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除考研加分、学费代偿等之外,还有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自2016年起,福建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将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专门面向参加该项目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我们当然希望基层的服务者变成基层的工作者,扎根基层,但也要营造宽松的人才流动环境,免去学生“下了基层,出不来”的后顾之忧,基层才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收稿日期:2013-03-18 本文编辑:程 铭)
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尤其是民办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医生是非常高专的职业,医学生毕业以后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锻炼才能够独立的上岗,这需要耗费所在单位巨大的培养成本,本文对在校期间如何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再培养成本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初步总结了本次探讨的成效。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降低再培养成本
0 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经济危机对国内各行业各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使我国本来就很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式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成了失业,尤其是我们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医生是非常高专的职业,医学生毕业以后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锻炼才能够独立的上岗,这需要耗费所在单位巨大的培养成本,很多民办医院或者单位不愿招聘毕业生而宁愿去医院挖角或者借调资深医生,这也是医学生难就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根据最近的一个网上调查,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率排在倒数第一位,中医专业排在倒数第二位,虽然这只是一个网上调查,不一定十分可靠,但也说明我们我们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不容乐观。据我所知,除了知名度很高的医学院可能就业会比较好,比如北大医学院之类的,其它一般的医学院尤其是民办医学院学生毕业后从事本行的比率较前者少得多,能留在城市的就更少了。很多都改行了,比如有从事药物、医疗器械销售的,有进入超市当导购的等等。因此,探索要怎么样能在医学生读书期间加大培养力度,尽可能的降低就业再培养的成本,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方法
1.1 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再培养成本的促进作用,提高就业能力,包括开展就业指导课,举办职业规划训练营等等。开展就业指导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盲目就业及重复就业所带来的成本浪费。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都很重要,所以课堂教学和模拟训练都非常关键,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医学理论知识外,就业知识也必不可少。而模拟训练对医学生后来的医师资格考试及真正的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从2007级临床本科毕业生开始施行毕业前OSCA多站式模拟考试,实际上也是一种模拟训练,所有毕业生在毕业前均要参加,这些考试包括内、外、妇、儿、五官、护理等多个科室的临床操作技能,通过这些模拟训练,毕业生掌握的操作技能更全面更规范,毕业生整体医疗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在就业的时候也更有底气。另外,职业规划训练营包括通过活动、讨论、模拟训练等方式提升团队意识和敬业意识;就业中心开展大学生应职模拟、大学生综合素质评选活动等。
1.2 研究志愿服务活动对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再培养成本的促进作用,提高就业能力,包括志愿参与福利院和养老院的医疗活动、三下乡活动、医院内一共等。我校有很多学生利用周末或者课余时间参与城市或近郊的福利院和养老院的医疗活动;同时每年寒假暑假都会派一部分学生去参加三下乡活动,到偏远农村义诊,给农民送医送药,如到永州、望城、攸县等地的偏远乡镇,参与临床实践,这些同学除了实地体验医疗之外,对生活也是一种体验;部分学生参与附属医院及附属教学医院的义工,直接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痛苦,了解医患关系的特殊性。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从而增加学生就业体验、就业交流和就业的社会资本积累,为以后真正参加临床诊疗活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进一步降低再培养的成本。
1.3 研究职业培训对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再培养成本的促进作用,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开展医护人员职业礼仪、面试技巧、就业心理等培训课程,聘请专家教授进行应聘讲座等,使医学生能建立正确的医护意识,学会调整服务情绪和心态,能够明确医护工作目的,了解医护工作中的自我角色,学习如何从自身出发避免医患冲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了解职业的医护形象,用个人专业的形象为以后的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学会医护工作中的举止礼仪,举手投足之间显示良好职业素养等等,全方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毕业生能更好更快的融入职业社会,降低再培训成本。
2 结果
通过以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志愿服务活动、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努力,比较2006级学生,我校2007级临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具体如表1。
从表1可知,与2006级毕业生比较,2007级临床专业毕业生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业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从94.67%提高到了97.62%。我校是一所民办医学院校,而临床专业服务面向定位是根据国家和湖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能适应城镇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基层医疗单位,如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力。这个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服务定位,符合医疗服务市场的需要,国内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还不同程度的处于缺医缺药的情况,所以临床专业毕业生有着很不错的就业前景。另外很重要的就是,由于我校采取了前面所提的一系列培养措施来提高临床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独当一面,获得了单位的肯定,也降低了单位再培养的成本,提高了有效的就业率。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我校的考研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我校2007级上线的大概有180余人,而且学校是一年比一年好,比如有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湘雅医学院、武汉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的都有,南华大学、广州医学院的就更多了,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我校学生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水平。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国内外各高校纷纷加大对在校学生的培养力度,主动创设就业准备活动,开展各种职业培训,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降低毕业生再培养成本,提高就业竞争力。比如胡昌宝等就曾提出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内在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个体就业能力,主要包括提升人力资本,扩充社会资本和调适就业心理准备等方面。石永昌等提出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日本早稻田大学为提高学生就业率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开展社团活动。早稻田大学拥有2000多个校园俱乐部,包括学术、艺术、体育等各方面。学校派专门老师对俱乐部进行指导和管理。第二,参与社区活动。例如,东京从1996年开始收费处理垃圾,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也和周围商店街道的人一起开展环保活动,并以此为乐。第三,使学生得到充足的实习机会。在大学里,许多学院都为学生提供学术方面的实习安排和义务活动。他们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实习计划,提供实习机会。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而且也为适应社会提供机会。美国也注重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而三方合作的德国职业培训制度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所以,不论是国办的医学院校还是民办的医学院校,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医学院校,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再培养成本都是一个值得考虑并且已经在考虑的问题,很多高校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校是一所民办医学院校,在各种培训条件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逐步走上了正规,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2012年2007级临床本科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临床技操作比赛华中赛区获得二等奖,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当然,对于民办医学院来说,由于其具体的情况,可能这些做的还不是很好,所以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力争更好的为毕业生服务。
客观结构临床考试法是由一系列标准化的各种临床情况的站点所组成,要求受试者在指定时间内经过这些站点的一种临床技能测试方法,由测试者记录下每站的活动,并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分[1,2]。我院分别对2005、2006届的458名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OSCE,并在考试后对考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将对OSCE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希望对临床技能教学改革有一定指导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2005届264人、2006届194人(均为5年制),共458人参加OSCE考试。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OSCE考核方法及内容:2005年首次OSCE分为5站,包括标准化病人(SP)站和非标准化病人站。第一站:问诊和体检(SP站):考生与SP一对一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第二站:病案分析。第三站: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片的结果判读、心脏听诊鉴别。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测试。第四站:模拟手术包括刷手、泡手、穿手术衣;消毒、切开、缝合、换药、拆线、导尿。考生随机抽考一项。第五站:模拟心肺复苏(包括徒手和气囊)。2006年OSCE增加了考试内容:考站数仍为5站不变,辅助检查站由原先的3项内容抽考1项,增加为4项内容(另增心电图机的操作)全考,模拟手术项也改为3项全考。考生轮流经过各站,每站为1个单独的房间,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真实病房和诊疗室的氛围。OSCE的SP考站(问诊和体检站)模拟实际临床场景,测试学生在整个临床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能力,由SP分别从问诊内容及问诊综合表现(包括收集资料技巧、交流技巧、医德医风)、体检内容及体检综合表现(包括体检系统性、规范化,重点器官系统检查,查体技巧等方面)评估考生,按照预先制订的评分标准直接对考生打分。
1.2.2 问卷调查方法及内容: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学生考试结束后当场填写OSCE考试意见反馈表,教师及时收回。问卷共设三大方面问题,分别为对OSCE考试的组织与设计评价、对试题质量的评价以及对考试效果的评价,三大方面下设若干子问题。最后另设一开放式问题,考生可对这次OSCE考试组织、形式、内容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将整卷均选择一种答案的列为无效问卷。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全卷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OSCE毕业考试成绩:见表1。
2.2 考生对OSCE毕业考试的评价:两届共回收表格223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实际回收218份。因两届问卷调查的各项问题结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将两届数据合并分析:(1)对OSCE组织与设计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考生对考站时间安排、考站设置、SP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服务、考试设备及考核组教师比较满意(分别占总数的71.6%、84.4%、81.2%、82.5%、83.0%),有82.6%的学生认为这种考试对未来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有帮助;(2)对试题质量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55.5%的学生认为考试较难,多数人认为考试内容涵盖了实习中所要求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能反映学生临床技能的真实水平(分别占79.8%和55.1%);(3)对考试效果评价的调查结果显示:82.1%的学生认为该种考试形式比较公平,62.8%的学生肯定了这种评价方法能够区分出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水平,大部分学生认为OSCE考试能够提高自己进一步学习临床专业的兴趣,增强自己对未来从事临床医学专业工作的信心,肯定OSCE考试有必要进行下去;(4)有学生在回答开放式问题时,希望每门临床课学习结束出科时都能进行这样的考试,认为多进行几次这样的考试,对提高临床技能有更大的帮助。
3 讨论
OSCE是在1975年首先由Dundee大学的Harden教授介绍而来,是近年来国内外较为流行的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一种标准化考核方法。我们综合分析两届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成绩发现:(1)2006届总体成绩优于2005届,尤其是辅助检查站和模拟心肺复苏站,考试内容增加,但平均成绩显著提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2005届毕业生未进行专项的心肺复苏训练,而2006届大部分毕业生都进行了模拟心肺复苏器械训练,并采用了开放式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通过首届OSCE的信息反馈,2006届学生更加适应新的考核形式;通过前一年的考核,带教教师和学生发现了部分毕业实习的薄弱环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尤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和器械操作部分最为突出。其他站如第一站、第二站差异不明显,可能跟考站内容较容易(分别有15.1%和16.1%的学生认为第一站和第二站最容易),并且和理论课内容关联性更大的缘故。(2)5站中辅助检查站成绩最差。尤其是X线片判读,在2006届的194名学生中, 完全失分(0分)的有48名学生,占总人数的24.7%;2005届为抽考,也有12名学生完全失分。其次是心电图检查,2006届有26名学生得0分。本考题中的内容均选择常见病多发病,难度并不大。可能原因是部分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习惯于被动接受报告单上的结论,缺乏自己主动读图习惯,忽视分析能力的锻炼。同时也说明学生对一些程序化的、较死的操作更易掌握,而对需理解记忆的、较活的内容掌握较差,今后在临床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3)医德医风项掌握情况良好。SP站都设有医德医风评分项目,医德医风项表现了一名医生所应具备的自信心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如有的学生体检前当着SP面清洗双手,体检前后帮助SP穿好衣服,对于女性SP注意保护隐私部位等,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
问卷调查显示70.6%的学生认为辅助检查站最难,这与两届该项成绩均较差也很吻合。有趣的是,认为考试内容有超出实际实习范围的与认为未超出的学生比例非常接近(42.7%对47.7%)。我们的考试内容是对照教学大纲制定的,没有超出大纲指定的实习内容范围,造成对待考试内容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原因可能与各个实习点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学生个人实习认真态度和投入精力有关。
针对OSCE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已在采取一些措施,如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开展OSCE形式的强化培训考核,使得进入临床后能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因考试可靠性与OSCE所包含的考站数目有密切关系,我们目前的考站数及现有试题量较少,应进一步扩充OSCE题量,完善考试形式。总之,两届OSCE基本达到客观、公平、有效、标准的要求,考生对OSCE考核总体评价较高。在临床实习结束后,进行这样一次临床能力的全面评估,可以了解到医学生的实际临床技能水平以及存在的不足,从中可初步探寻到目前临床技能学教育的现状,并依此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