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2-03-28 04:19: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转型

摘要:中学阶段所学的历史知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是其历史知识的基础甚至全部。换句话说,中学历史知识可以培养一个学生的历史观甚至价值观,对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历史人物的言论行为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引导甚至能成为一个参考因素。但是目前我国中学课堂的历史教学暴露出太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和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相悖,因此,如何改变历史教学现状对于教学的主导者——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挑明当前我国历史课堂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教师的角色定位,最后对于教师如何做到角色转型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历史;现状;教师角色;定位和转型

一、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形式单一,多媒体缺乏

几十年来,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似乎一成不变,都是教师带着一张嘴,拿着一只粉笔在黑板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历史事件、介绍着历史人物,然后分析该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或者总结该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以及后人对他的评判。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成为了真理,学生在学业和考试的压力之下,只能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过多时间去思考、去评判,都是将教师的话记录下来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回去强记,目的只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得到一个更高的分数。这种现状是很悲哀的,学生学习的目的不该是为了应付考试,每门课程的设置都有自身的意义,历史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铭记历史,这样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才不会忘本。其次,还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让学生以史为鉴,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定的参考。但是,当前的历史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当我们提到一个历史事件时,很多学生都能将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却不能将很多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学习出现了断层的问题。

2、历史教师越俎代庖,将自己的看法嫁接给学生

历史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理应站在一个客观公正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角度去从事自己的历史教学,但遗憾的是,人是感情动物,对一切事物都带有自己的一定看法,历史教师也不另外。在其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看法片面的传播给学生,但是,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检验,只是将教师的分析作为真理强记下来,这样学生对于该历史事件或者该历史人物的看法也就变得片面。比如在讲解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很多教师会为国民党鸣不平,过度洗白,一味强调在抗日期间国民党的贡献远远大于共产党,甚至评判共产党渔翁得利,没有国民党的帮助,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种看法的荒谬度我们姑且不去评判,但是这种荒谬的看法在学生群体中扎根,激起部分学生对于共产党的愤懑,在日后则表现得更加激进。

3、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狭隘、抽象,不具发散性

中学历史课本一般是按照事件顺序根据古、今、中、外来进行编排的,教师在讲解时也是按照这个顺序一步步展开,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分析也十分透彻,学生对于某一段历史的理解也比较全面。但是,我们的学生总是将历史事件割裂开来处理,无法看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想举一个西方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案例:美国一次历史考试曾出过这样一道题目,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很多学生都分析道“如果窝阔台没有死,那么黑死病就不会传播到欧洲,修女和神父就不会死,人们就不会去怀疑上帝的存在,也就不会有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意大利和西班牙就不会强大,日耳曼和奥匈帝国就不会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回答得颇具高度,让人眼前一亮,我想这种答案在中国学生的回答里应该是鲜有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十分狭隘,一是一,二是二,机械地传播历史知识,千品一律地分析历史意义,却不能将诸多历史结合在一起来考量。另一方面,学生都是被动地去等待教师讲解,没有自己课下独立的思考和总结,也从来不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成为考试的机器。

二、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

1、历史教师应该充当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对于课本的兴趣

中学历史的综合性强,同时也是几代历史学家和研究者的心血,自然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学生如果能将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其历史基础便很扎实。但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对于教材没有过高的兴趣,教师说到哪里他们就看哪里,不愿自己主动去阅读,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了。历史教师应该扮演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将课本上较为抽象的、难懂的部分用现代化的方式重新展示给学生,并且和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的距离,使历史事件不再成为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这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近感,更加愿意去学习。同时教师要从心理因素去排除学生对于教材的恐惧,不要让学生认为阅读课本是一种负担,要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享受。此外,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隐藏着的深层次历史问题,让学生知道教材的内容远不止人眼能看到的部分,还有很多有待开发和挖掘的部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主动去寻找教材隐含的内涵。具体的做法就是做诱饵,故意提出很多问题,抛砖引玉。

2、教师要做拓宽学生视野的钥匙

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材的编者很难在几本书中将所有的历史提及到。但是中华五千年的厚重历史和世界的历史知识却是无限的。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在篇幅局限的情况下,很难面面俱到,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列书单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一定的阅读来拓宽视野,去看看别人的评判和标准,这样才能更加公正、多角度地区分析一个历史事件,同时自己的理解也不会片面,而是更加深刻。但是,教师对于书单的罗列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首先,要和教材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天马星空,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教材的理解有辅助作用;其次,书单的罗列在数量上要少,质量上要精。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十分繁重,除了历史课程还有诸多其他课程需要学习,因此不能占用太多时间,这就要求数量要少。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之下,书本作为商品其质量也不如从前,历史书籍更是种类繁多,教师应该做出一定的筛选;最后,对于书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不能强迫学生去阅读,否则只会让学生更加讨厌历史课程,有违初衷。

3、教师应该充当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者,由课堂的领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

当前历史课堂上,教师的分析不容置疑,一直被当作真理,学生很少会去考虑教师的分析是否存在问题,长期以往学生就不会自己主动思考,更不会有创新意识,这种教学模式只会训练出新时代的“掉书袋”,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不一样的声音。问题的提出对于师生双方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学生主动去思考了,会记忆更加深刻,另一方面,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会重新思考,转换角度,从而得到更深的理解,对于自己也是一种进步。

三、如何实现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1、改进历史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笔者前面提到,当前历史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学生负责听课和记笔记。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能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在备课时花更多的时间,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思维。比如说,对于一件工艺品,教材上即便进行多么详细的文字说明,对于学生来说依然是抽象的,不如一张图片来的明了。再比如,可以通过播放百家讲坛片段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某一段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具体。

2、教师应该丰富学生学习历史的途径,摆脱死记硬背的模式

笔者认为这是历史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的关键。学习历史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大家都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记忆,但是很快就会因为时间的问题而淡忘。教师应该间接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换一种形式来让学生学习历史。首先,教师可以对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辩论,教师在这场讨论中扮演者参与者的角色。比如,李鸿忠究竟是卖国贼还是大清良臣?再比如你认为曹操是乱世枭雄吗?隋炀帝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等。这些辩论会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学生会在课下搜集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其次,可以开展历史人物板报、演讲和征文比赛等形式,让历史走进学生中去,使其不再成为谁在书本中的文字。

作者:王兴龙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新课程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正在日渐改变,全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笔者不是只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整理相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对他们当时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事有那些启发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山、和谐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弊病,笔者设计了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总之,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也尽可能灵活多变,每堂课都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人说,黄沙如海,却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后还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帅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现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然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特别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强调学习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而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

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历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在教学中,凡涉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者并不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怎样得出结论。他们怎样找材料?怎样整理材料?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像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来的,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能力没有真正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推理、总结过程不了解,就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历史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历史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如此看来,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学生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此外,学生对“概括应用”这个基本环节也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把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甚至一开始就做变式题,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显然,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五、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悦,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布置学生围绕这一课的内容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上课时让学生充分地议论、提问,教师也参与议论,并强调指出:教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或课前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去准备(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上课时师生再来一起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六、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听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能成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并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争论、探讨。这样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学创造还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学习服务。

再次,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必须“死记硬背”,形成惧怕或厌烦心理,或者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近来用“态度、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目标的作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有人将其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此外《标准》中还在“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这是以往各版本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从未明确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它提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从终生教育的大教育观看历史教学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当然至关重要。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北京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展示课《战国七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间的开放与融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首先,确定了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就“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大胆地进行了取舍。从教学实况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第一,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经我们最新的调查表明,北京市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活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由原来平均每节7分钟,增加到了15-20分钟。《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两节研究课,采用了人文学科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课堂实录师生讨论的片断在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播放后,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莅会各方面专家的肯定。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探索和试验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停留在一般感知层次的学生活动,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其次,要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三,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历史学科教育技术运用的状况是不平衡的,大致分为两种状况:一是以城八区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得较快,有些区已经把让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软件视为教学基本技能。一是以远郊区县为主,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起步,教学媒体还以投影、挂图为主。我们主张应将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利用现已推出或上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技术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而市区教研中心应为实现全市历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变现今全市软件开发“人自为战、封闭”式的小生产模式为开放、共享的模式创设条件;另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要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展开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处理,更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数和时间)的保证,也要有质(即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上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绪如何,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怎样。

第三,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第四,改进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首先是变单向评价模式为双向评价模式。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教师日常教学情况怎样,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最有评价权。学校和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教师时,也应重视学生的看法。当然,让学生评价教师,有一个科学和慎重操作的问题。其次是合理采用量化统计和分析描述的评价策略。量化统计的评价策略重数据、重实验控制,表述精确,但难于全面地评价教育效果的丰富内涵。比如评价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况,光用活动的时间和发言的人次显然不能说明实际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描述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活动中的表现。分析描述性的评价带有综合性,能够准确表达教学活动的意义,但没有一定的数据也会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在评比性的教学评价活动中,量化指标有时是不可少的。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本文从新课改后,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方面进行研讨,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从而提出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出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主要体现了专题史的特点。它的优点是与通史比较,因为研究的范围、空间更加广阔,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因为课程知识的广泛性和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即告知学生在历史上的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事以及重要人物的事迹等等已经不合时宜了,历史教学必须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对传统历史教学的扬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且是一门思辩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对内容繁杂的历史事件做思辩性考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只会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成一个模式,就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死读书的学生。时至今日,我们需要的是有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是能够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所以必须变革传统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

2采用的方法

新课改之后,就必须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即问题授课方式,结合高中历史标题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2.1问题授课方式

在这种授课方式下,教师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前言提出的三个问题,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扮演雅典城邦的执政官的角色来设计民主方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得出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这种教师点拨、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历史感。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教师在授课之初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讲授第一课“封邦建国”一课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递进的问题:1.封邦建国的条件是什么?2.分封的对象有哪些?3.分封形成了怎样的等级结构?4.西周封国和商朝封国有什么不同?学生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搞清楚了,自然就对“封邦建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老师这样的层层设问,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然,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不只是问题教学法,还有讨论法、讲述法、情境重现法、辩论会法等等。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笔者尝试过很多的方法,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就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比如,在完成第三课的教学后,发给学生柳宗元的《封建论》全文,让学生在研读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一篇《论封建》的论文,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他的教学手段还有播放历史纪实片、考古专题片、评点历史影视剧等,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2.2模块化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采取职业教育中的模块化教学法,将这种教学法移植到历史教学中来。所谓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一出台就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该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认为我们可以借签这种教学方法,在历史课上使用。因为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我们所使用的新教材也是按专题编写的。

如在我们讲授一堂高中历史课时,根据专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授:

(1)划分小组。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

(2)确定内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

(4)学生实施。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的身份较为明显,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5)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地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最后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3开展课外教学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很强调课堂教学,对课外教学则很少关注,仅仅只是偶尔让学生去参观名胜古迹,次数非常的少,甚至有的学校从来就没有组织学生去参观过。

所以,除课堂教学要改革外,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历史研究性学习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很多学校没有条件把学生带进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但完全可以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活动来模拟历史,可以通过表演历史小戏剧,再现历史场景。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自主研究;其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或者做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

综上所述,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也要适应形势的需要,进行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历史是高中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认真学习历史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P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措施

高中生的学习目标是顺利通过高考,因此,每门课程在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历史的灿烂文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与创新能力。如今,新课标的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从知识到实践、从素质到能力进行全方面的提升,并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师生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提出了挑战。在以往的教学中重教师轻学生,学生是被加工的对象,完全受教师的摆布,可以说只是执行命令的机器,而没有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参与,这样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会机械运用教材上现成的知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问题稍有变化就会不知所措,灵活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缺失。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转变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构建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与记忆,更灵活地运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者,而要是一个学者,是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共同体。因此,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不可动摇的权威者走下来,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变师生间的对立为平等、民主、和谐、融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体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事半功倍,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之上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开发新课改的内容资源,在课堂中实现教学目的。相比较传统的书本传授的模式,我们可以采取多方位、多手段并用的方法,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进行课堂的补充,让内容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比如,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在导入时可以用《秦王扫六合》的主题曲,甚至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学生情绪激昂的氛围中学习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知道了这样一个国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如何进行统治的。

3.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历史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让学生识记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知识,而是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将课堂向外延伸,以社会为大课堂,寻找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与现实找准结合点,将教材知识向生活延伸,以体现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使学生的眼光与视野不只是局限在教材上,而是向生活延伸,向社会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政治,提高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与历史思辨能力。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相关资料来支持论证自己的历史观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让学生真正学会历史,会学历史。

4.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历史观

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在不同的时间点也会对历史事件的考量不同,对历史的事件的评价更是如此。目前,史学界对诸多的历史事件存在争议,如近代化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等。这就要求我们能综合不同的历史观点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争论中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在讨论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历史观。

关于“殖民扩张”问题的看法,我们可以让学生认为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也可以理解为加速了被殖民地区落后的经济生产模式的解体,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同时也冲击了当地落后的制度和思想观念,甚至可以让学生明白,殖民扩张也极大地促进了被殖民地区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程度。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不同的历史观点去解读,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

总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只要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就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历史观。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略谈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摘要:传统的教育目标非常单一,就是使学生的分数能够提高就是好的教育,而新课改的方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在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应注重多元性,坚持以学生为本位。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发展不单单是高分就是人才,首先应该将教育学生的人格放在第一位,所以,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关键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那么,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谈看法。

在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历史课程往往过于封闭,教学模式过于单调,教学方式不灵活,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和固定,以教授历史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却显得有些滞后。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培养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学模式的固定化和封闭化,使教学不能联系实际,忽视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往往顾此失彼,使历史教学的功效不能通过历史课程充分发挥出来。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历史课只是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甚至是教师讲,学生记。没有互动,也没有交流,教师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却很容易忽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浅层的知识认知上,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最终使学生厌烦上历史课,抵触上历史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以前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评价,常常是只注重讲授知识,对学生评价很少甚至不评价。教师讲课怎么样作为课堂效果的依据,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听课情况深入探究。即使有评价也是片面和单一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只注重历史课的最终成绩,也就是在期末考试的成绩好就是历史课程学得好,对平时的监督和考评基本没有;二是只注重笔试的成绩而忽视实践能力的考查,不能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考查内容上只注重记忆性的知识,而忽视历史素养能力的考查,即考查内容只注重知识性,不注重思想性,不能引导学生在考查层面上将零碎的历史知识系统起来,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

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当前在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实现素质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历史新课程改革中主要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高。

1.在教学目标上实现多元性和开放性

传统的教育目标非常单一,就是使学生的分数能够提高就是好的教育,而新课改的方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在v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应注重多元性,坚持以学生为本位。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发展不单单是高分就是人才,首先应该将教育学生的人格放在第一位,所以,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而态度和价值观的建立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还包括学习情绪、兴趣、动机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历史教育的多元性发展。其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所以,今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逐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历史教学的学习,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人格和修养逐渐内化到学生心中,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所以,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至关重要。

2.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应重新审视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重要的主体位置上,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导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历史的课程中体味到乐趣。那么,如何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应认识主体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以前主要以教师的“讲”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知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接受能力、层次差异等多种因素,保证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2)应尊重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教师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关系。我们知道激励教学是重要的教育教学方式,只有多多鼓励学生,学生自然就会愿意学习。所以,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这样每一位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得到认可和尊重,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应发展主体

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去设计教学课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提高能力,培养素质。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新课程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摘 要: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在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倡下,初中历史作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教育有助于初中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在新课程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成效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探索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正成为初中教学中十分严峻的内容,也是对初中教学改革的考验。

一、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系统内所进行的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历史教学正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关系着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对培养全面人才的一个要求。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初中教育中还存在着对历史教学不重视的问题。由于学校、教师对这一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很多初中生与家长甚至对历史课程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从现有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历史课程存在抵触情绪,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初中历史课程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这就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应当积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课堂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扩展性的探索。而如何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如何有效地开展历史课堂的讨论等,都是全新的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及其相关的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探索。

二、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路径

1.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有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其对各类新鲜的事物特别好奇,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如何提高初中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死记硬背等教学模式。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每堂初中历史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因为初中生是带着任务来学习的,所以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对这些相应知识点的收集,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自学能力,由于要在课堂中对已收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各类现代化的技术引入课堂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初中生对知识的渴求。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多媒w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的技术逐步走进了课堂,比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使初中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知识点的内涵,从而增进初中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助于其对知识点的掌握。

3.理论联系实际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要逐步培养学生将理论使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有效整合学校内与学校外的各类历史资源,将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各类资源的功能发挥最大作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服务。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各类活动,以有效地巩固相关的知识。比如,可以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到各类历史古迹或是各类历史教育基地中,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不再是课堂上空洞的知识点,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收集、分析、解决能力。

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与方法,正成为初中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改革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关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就相关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教育事业改革日益深化的形势下,各科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都发生了大的变化。初中历史教学作为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学科,在改革过程中,也应遵循新课标要求,着重强调“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探究欲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现阶段,我国愈发注重素质教育,在各阶段教学中,都逐渐将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作为重要教学任务,并引入“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也应遵循新课改要求,基于“以生为本”视角开展教学改革,进一步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

1. 形式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融入存在形式化的问题。一些教师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认识不足,未能将其充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仅对教学活动进行表面上的改变。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单向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而在新课标要求下,一些教师为了展现“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开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整体教学方式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只是将板书换成了多媒体屏幕,改革内容十分简单,不存在质上的变化。同时,一些教师也仅仅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融入作为一项应对公开课的手段,仅在公开课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平常的课程中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历史教学改革形式化严重,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及新课标要求严重不符。

2. 过度化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过度化问题刚好与形式化问题相反,是教师过度偏重“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所产生的。一些教师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十分认可,未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这一理念的应用进行有效控制,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反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虎门销烟”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中,提出“林则徐行为不利于环保”的观点,历史教师为遵循“以生为本”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对其所提出观点展开探究,并要求学生对其他销烟方式进行探索,但是却未能考虑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超出了历史教学范围,不符合历史教学目标,对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提升无法发挥明显作用,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3. 简单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融入存在简单化的情况,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仅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且提问内容多为“同学们对这一观点是否认同”等缺乏引导性及启发性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多采用鼓励方式,导致学生对教师问题敷衍应付,无法得到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二、基于“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 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

“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这一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方面的水平程度,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失败原因”的问题,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生对小组成员都十分熟悉,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成员展开激烈的讨论,实现思维的融合及碰撞,得到了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对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并且有效地补充、巩固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既符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2. 正确引导学生探究路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注意“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作用发挥的“度”,对课堂进行良好掌控,正确引导学生探究路径,以免教学方向偏离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思维发散、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正确观点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也应正确引导,使其思维始终在教学主线上。例如,在学习秦始皇、武则天等历史人物时,学生对这些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相关内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正确指导,帮助学生区分真实历史事件与小说、电视剧虚拟情节,始终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在教学内容上,以达成教学目标。

3. 结合学生兴趣开展多样化教学

过于简单的教学方式变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而,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展多样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官渡之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编制历史情景剧。初中生对表演十分感兴趣,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能够有效地提升其对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获得历史知识的补充。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充分融入角色,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拉近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巩固所学历史知识。

三、结论

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融入至关重要。目前,一些教师在这一教学理念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深入理解,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机会,正确引导学生探究路径,结合学生兴趣开展多样化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725000)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师范院校历史教学存在明显的教育理念滞后、和历史新课程改革不协调、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理论基础薄弱、教学研究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着重针对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主要路径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各师范院校的历史专业都纷纷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期适应时展需要。随着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展开,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后,历史专业的教学效果怎样?是否可以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相适应?笔者针对这些问题针对一些释放院校教授历史专业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前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多数和历史教学论课程相关,下面我们针对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满足素质教育发展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始从这时传达出来。对于各学科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历史学科也是如此,传统历史教学的目标并不全面,各项具体目标之间都存在尖锐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这种情况,对历史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从20实际80年代素质教育实施提出以来,中小学开始了行动,展开大幅改革,@对于师范历史教学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师范历史教学改革更加迫切。

2.历史学科面临的困境

从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学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个国家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该国家国民的文化水平高低以及道德品质素养,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利用科学的历史经验为自己的行动及决策提供指导,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但是要想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与决策能力,还需要经过漫长的形成过程,历史学科与数理化等工具性学科不同,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历史教学改革的过程是无比漫长的,需要很久才能让人看到它的价值。

3.师范历史教学的弊端

当前师范院校的教学内容为两门通史,其教学内容重复,根本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采用的教材观点也非常落后,例如《世界近代史》使用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矛盾、殖民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战争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的线索进行历史学习,利用这种观点编出的教材根本不能将世界近代史全貌反映出来。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简单的教学手段,教学课堂中很少窥见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

1.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需要

在历史教师培养过程中历史教学论课程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在历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所以,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教学改革的脉搏,时刻关注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向学生传递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相关信息,并针对历史改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把握历史课改的具体内容,把握住新课改的发展方向,与历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相适应。

2.把握时代脉搏,应用新媒体技术

在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手段革新是重要的突破口。随着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教学媒体技术开始应用于历史教学中,目前教学手段开始逐渐朝着多媒体、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历史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现给学生,有效的活跃了历史课堂的气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看书、教师讲授变得更加直观,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很多历史问题的了解。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可以将教学时间、空间打破,使资源共享得到实现,从而进一步加快更新教学内容的步伐。

3.注重培养学生教学研究能力

在师范院校历史教学中唤起学生教学研究的意识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育网站、教育类期刊阅读与历史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综合了解当前的教育理论及相关热点问题;其次,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出一些综合性文章来,锻炼自己写作的能力;最后,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将历史教学中的某个问题作为自己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以此为核心进行资料搜集及文章写作的相关工作。这样一来,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提升,更好的为以后教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4.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首先,应更新传统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形成的“知识质量观”、“专才教育观”单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将开发学生智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不断的将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之中;其次,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必须拥有非常扎实的历史功底,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历史研究领域的新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学生视野的拓展非常有利;第三,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衡量教师的综合水平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教师是否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同时加快对学科体系的建设,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这样才能为历史教学领域输送更多优秀的历史教师。本文对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虽然当前师范院校历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相信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师一定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管窥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摘要]历史课程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然而教材的局限和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限制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设计教法时,要兼顾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农村中学;教材;学情;教法

一、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笔者求学时涉猎了很多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中接触了各种教学一线的教法和学法,但在课堂上运用时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总会有差距,再完美的理论也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来检验。

记忆中的历史课是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说古论今,最多再加上一块小黑板和两张试卷。学生动手画,张嘴读,到黑板上默写,课外练习和参考资料基本没有,考试成绩还不错。如今的历史课是教师课前查阅各种资料编写教案、设计导学案,课上用尽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展示,课后还要写教学反思和批改作业。学生拥有各种图文资料,课上像演员般展示自学成果,课后要做大量的练习,然而历史成绩在高中文科科目中应该算是最低的。

2.农村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不够理想

真羡慕历史公开课上的那些学生,他们站起来就侃侃而谈,坐下去就合作探究,问题一想就透,习题一做就会。而笔者所接触的学生,有的不清楚中国的朝代顺序,有的抄书还抄错字或找错行,读不懂材料题的大有人在。每年的两次大型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按分数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学生大都在后三个等级。

二、农村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反思

1.人民版历史教材的局限及改进

笔者所在的学校使用的是人民版历史教材。人民版教材将同一时期的历史分割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个模块,一学期只学其中一块。笔者所在农村中学,只有部分文科班的学生可以将这些历史整合起来,大部分理科生根本不知道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更有甚者连中国的朝代顺序都不清楚。可喜的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纠正了这一弊端,必修课程设一个模块,名为《中外历史纲要》。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希望新的历史教材尽早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养成和提高学生认识历史所必备的时空观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有切实的依据。

2.农村中学生学不好历史的原因

高中历史课程多、时间紧――3个学期要学完25个专题82个学习内容――而每个学期只有20周,每周只有2节课,除去节假日,几乎一节课就要完成一个学习内容。虽然笔者认为历史是有趣的,打心底也想让学生感受,但在课堂上却是心有余而时间不足。受江苏省高考模式影响,语数外是三“大科”,历史是“小科”之一。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能上的学校就是高职高专,这些学校对历史的要求不高,再加上历年来“小科”里最难的还是历史,成绩好些的学生会认为历史学好了也用不着,成绩中等的学生会认为花时间学好历史不值得,成绩靠后的学生会认为历史学了也学不好。在如此重的教学任务和学情下,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所遇到的困惑就不难理解了。

3.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要夯实知识基础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材中都强调群体的历史,忽视个体的历史,真实历史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件件生动的事例在历史教科书中很少出现,只有在影视剧和语文书中有所呈现。现在的高中生都有自己的偶像或崇拜的对象,但这些偶像或对象大都不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人或物,所以学生记不住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却对其偶像或崇拜对象的事迹如数家珍。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就想法将教材上群体的历史与学生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现在看来,这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三条――历史理解不谋而合。当然,这样讲解的前提是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将知识点在书上画出来,笔记也记在书上,再准备一个默写本,通过画、读、记、默四个步骤切实夯实基础知识。笔者告诉学生:如果全班基础知识都记牢了,会有奖励――看历史纪录片。这样,学生就有相当大的兴趣和动力去学历史,历史成绩也就有所提高。听过笔者授课的学生大都认为历史课很轻松很好玩也很好学。

综上所述,即使教材和学情不利于教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校的声誉也不允许以此为理由来推脱责任,在此大背景下,笔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虽然上不了大台面,但对于笔者所教的农村学生确实是行之有效。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出路探索

摘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为提升学生教育水平,实施课程改革是必然的。初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应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内与课外改革相结合,积极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走出历史教学改革的困难,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必要性;出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也刺激着教育走向改革,只有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多元化人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初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是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方式之一,对此项课程进行改革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历史处于典型的分科课程,不仅没有质的变化,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较为单一化,再加上历史课程课时的一再缩短,使此门课被安上“副科”的名称。而九年义务教学初中历史课程逐渐分配合理化,也相应纳入国家课程管理,甚至与综合课程并存,都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优势。课程改革的关键还在于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否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做到全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似乎要让学生成为专业的历史学专家,收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过或很少接触历史,不管是生理、心理还是知识程度都处于薄弱状态,而初中历史由注重讲解过去的人物或朝代更替,该如何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正确认识并掌握其学习规律,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点因素。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机械训练的现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从而增强综合学习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

1、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制约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历史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与教材中的文字部分的相辅相成,有利于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在内容上也更加全面,同时增设了“自我测评”、“综合探究”等环节,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整体上来看是较为成功的。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是教学中主要的课程资源,新教材文字文字较少后,空白部分必须由教师加以补充,而受到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除教材外的课程资源较为缺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由于当前初中历史仍被划分为“副科”,课时较少,时间有限,新教材中设置的活动环节,若在课堂上完成,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

2、师资方面的问题

新课改给历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社会、文学等跨学科知识外,要求教师还要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不能较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教育理念仍较为陈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中依旧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点主要放在如何将知识讲透彻、如何方面学生更好地背诵记忆上,单一的背诵记忆较为枯燥,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少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因素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其目的也是为应对考试,而忽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力培养存在片面性和功利性。一些教师虽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但往往过于注重形式的改变,如教学中设计大量的问题,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学生活动多,但回答问题机械简单,学生没有实际思考的过程,导致教学活动最终流于形式。还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但未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将课本上的插图扫描到计算机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既无意义,也易造成喧宾夺主。

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初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提出一个趣味性的话题,学生纷纷进行讨论,且想象力丰富,易偏离主题,影响课堂有序性。由于不同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在课堂自主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较为活跃,但大多数的学生往往并不参与讨论。在组织自主探究活动时,不少学生并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若不加强制,学生往往不会主动进行,若强制学生完成,又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受到当前一些影视剧、网络小说的影响,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缺乏严肃性和真实性,如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对于熟悉的历史人物,学生的回答甚至包括《鹿鼎记》、《步步惊心》等一些作品中虚构的人物。

三、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出路

1、切实转变观念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不仅要转变教师观念,也要对学生的观念进行改变。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处于思维活跃阶段,该如何利用历史教学的优势让学生睿智明理,综合思考遇到的事物,是当前每位初中历史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对学生对待历史的传统态度进行转变,引导其用全新的观点和态度看待历史,从而进行高效学习。由于历史学习是一种非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它和自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历史总结了以自然为基准的人类社会,学生应从学习历史中不断提升自我观念,从而达到积累经验的目的,最后作用于自然,发挥历史教学的真正作用。学习历史的意义在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开阔视野,增长智慧。然而历史并不是简单的讲述着过去,它还要和现在连接,将所学知识运用至国家、社会及自身的现实环境中。历史教学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的所需,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教学中贴近实际生活和学生。此外,还要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2、积极变革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总体围绕符学科技能养成和培养符合与社会主义国家相符的合格公民素养两个层面,它帮助人们用微观和宏观等角度看待过去,理解现在。然而传统课堂都是“一言堂”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被动地仰望教师接受学习,使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性受到了极大地压迫,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改变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则是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首先通过历史想象,还原场景。历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其中涉及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和朝代变迁历程,需要通过正确合理地联想让零散的教材知识脉络清晰化,提高学生构建自主思维体系水平。例如在讲解“北京人”生活时,有学生则根据教学内容展开了联想:“十几个北京人随着号角声走出山洞,他们的手里有石头、木棒及弓箭,利用这些工具去森林射伤一只老虎,晚上,妇女,小孩都围在火堆旁分享白天的猎物,满足又幸福。”想象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大胆提问,扩展思维。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保持积极的热情,若单纯运用情感因素感化是不够的,要用其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生问题,进而求解,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与教学内容主题相结合,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从问题中进行深度探讨,达成学习效果。

3、课堂改革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初中历史新教材中的探究环节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内容,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也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亟待处理的问题之一。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标,指导其制定活动的计划,并对学生需要解答的问题、活动方法、观察手段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习探究的过程进行分解,以使学生能够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从而保证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组织一定课外活动,如举办历史图片展览、撰写重要人物小传、召开历史主题班会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丰富学生历史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同时开展趣味性的课外活动,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兴趣。

4、充分合理利用现代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其声画合一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有利,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多媒体运用的合理性、适度性,避免过度使用。除多媒体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逐渐兴起,其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习者可以真正实现随时随地且快速的学习,不再受传统学习环境和固定地点的限制。通过移动设备的利用WLAN或WIFI进入互联网,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一样进行浏览、查询和实时交流,是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访问浏览网站的学习者还可将图片、视频、信息传到网上,与更多的在线网友进行沟通学习,交换不同的学习意见,融合不同的学习理念和方式,改善自身在学习上不足。尤其初中历史作为知识点较为密集的一门课程,移动学习可以不仅能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还起到巩固学习效果,发散思维的作用。

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在新时代背景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其实施改革是必然的,也借助课改的方式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副科”的传统观念,深知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在获取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社会责任培养视阈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初探

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从责任赋予者那里接受责任后,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以及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本文将主要分析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从中学历史教育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初中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理想高远、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社会责任意识也呈现出日益淡漠的现象和趋势。以下将从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角度阐述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社会责任的内涵

社会责任就是指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对家庭和社会、对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以及未承担职责所应承受的后果。社会责任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对现实的人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与个体的关系:社会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个体主动担当责任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处于特定的位置上,肩负特定的使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之间客观内在的社会联系决定着人们的责任,由此可见,人只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个体才能成为社会有机整体的一分子,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一)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学会了解自我,认识到哪些是己之所短,哪些是己之所长,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扬长避短,学生才能够有效地生活和学习,才能够做负责任的事情。树立自信心,是学生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先呈现事例,实际目的是为教师提出问题做铺垫,同时又让学生的思考有针对性。学生的反应应该会很强烈,看书、商讨的学习活动自然生成,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看书、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一部分学生身在神游的尴尬局面出现。教师变换提问的方式,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变换一种学习的角度,在以后类似的学习内容中学生就会采用此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

(二)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责任行为

初中历史教师首先应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责任心发展的目标与各学科教学的内容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责任行为。其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写好每一个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此外,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应注意自己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准备充分的课堂教学、一丝不苟的作业批改、细心踏实的行事作风,均会给学生起到受益终身的影响。

(三)培养责任感――责任感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个体的人文素养核心是责任感。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

学习责任感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历史学科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历史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创设历史情境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了《毕业歌》《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歌曲,再让学生谈感想。在这种激昂澎湃的旋律的感召下,每个学生都不愿只做听众,都想畅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位学生这样说:“听到这汹涌澎湃的旋律,我好像已置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像当时的爱国学生一样,高举手臂,呼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我真正体会到了当时爱国人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决心。我们虽然没有生长在战争年代,没有能为祖国解放事业贡献力量,但在和平年代,我们有责任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总之,学生已经通过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深切地认识到了他们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责任将贯穿于他们学习生活的始终,也自然会对他们将来承担社会责任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城南新区中学)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浅析建筑历史教学改革

[摘 要]文章以结合土木系新课程体系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建筑历史在新体系下的定位和特殊性,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个体教学、教学内容作尝试性的改革探索,以达到适应新教学体系和新培养体制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建筑文化;教学体系

本院土木系根据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为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土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建筑历史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一次改革。这是从新的角度审视建筑历史在土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虽然建筑学专业建筑历史的教学由来已久且有丰富的成果可以拿来借鉴。但如果原本照搬,则和新课程体系相去甚远,不能与之融合。建筑历史这门课程如何适应土木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的教学需求值得研究。

一、建筑历史课程的重新定位

高等本科院校土木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强调的是技术和素质的培养。新的教学计划中,不仅仅强化主干课程,同时也增加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比例。建筑历史就是新增的一门课程。严峻的就业压力,飞速的社会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充满浮躁、速成的氛围。学生同样受到社会的影响,功利心重,只知道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文化的修养。

建筑的重要性不只是人们使用的物质空间,同时作为一种文化体现,它是我们生活的载体,需要工程技术来实现。历史上每阶段的建筑过程和技术都是不同的。因此建筑历史融入到土木课程体系中是一种趋势。未来的建筑工程师们不仅仅会设计结构而且需要对曾经建筑了解,进而创造性的利用时代相关的物质技术条件,来达到社会对建筑的需求。而建筑历史蕴含的深厚建筑文化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明确建筑历史这门学科的定位是极为必要的。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建筑历史教学的特殊性

(一)培养对象的不同

土木专业的学生是工科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以力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为主干学科,但对建筑历史这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知之甚少。针对这样的培养对象,首先,让学生了解建筑历史的知识构成。不能简单认为建筑历史是每个时期的建筑罗列。它涵盖面广,涉及多门课程,如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设备等等。它是综合各个方面的一部历史。因此建筑历史是课程一体化很好的纽带,它的设置将其他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其次,建筑历史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建筑工程师的学生们在进行建筑活动时,则要求有较高的建筑历史知识背景和独特见解作为支撑。学生能从建筑历史中受到启发和点拨,影响其创意和构思;同时建筑历史涉及丰厚的建筑文化知识,让学生将建筑和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构建人和建筑的关系。建筑历史为建筑工程师们提供现代建筑文化的底蕴和仿古建筑的设计知识,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建筑文化。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

建筑历史理论性强、知识性强、知识点多且偏重人文的学科类型。课程内容广,教学时间少的现实,必然要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做到既保证系统连贯,又取舍合理。若按照建筑学的教学内容授课,必然出现“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也兴致索然,达不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培养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根据土木专业的特点,不必过于深入分析。以往的教学内容将中、外建筑史分开,并分几个学期完成建筑历史理论课程。侧重点是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以建筑美学为基础分析建筑形态,进一步对建筑分解,重构。新体系教学内容在一个学期中将中国古代建筑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和近现代建筑史三大部分完成,必然要求以经典案例分析为主,深入浅出。达到时间短收效大的效果。通过授课,学生对建筑历史有整体把握,对未来建筑发展有预见性,侧重于叙述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的大体做法。

(三)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课件资料的局限性,降低了教学效益。传统教学以课件演示和讲授为主。但一些教材对建筑形式的描述,构建的形象化不够,建筑实例的展示不充分。而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建筑图片资料谁都能搜到,传统课件中的建筑图片已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图片不能把建筑三维直观体现出来。图片二维的局限性显露出来。学生对图片的好奇和兴趣大大降低,课件的吸引力不够,学习气氛不活跃,互动效果不好。课件资料的局限性是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促因。

2、教学方法的单一,不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假若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改进,只局限讲授和课件演示是远远不够的。过多的讲授内容,没有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导致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学生自主参与基本没有。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培养体制。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其积极参与教学中,这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个体教学方法的局限,阻碍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空间。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一旦形成风格很难改变,逐步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即使有不足之处,自己也难认识到更不用说改进了。为了促使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方法需统一整合,各种方法互相渗透,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三、建筑历史教学为适应土木工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体系内容进行调整,必然要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去适应。于是进行建筑历史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体系建设的客观需求。

(一)增加多种手段参与教学

除讲授和课件演示外,一方面加入影视资料和建筑虚拟演示辅助教学。一些关于建筑题材的视频、影视等资料都可以作为教学手段。如“中国古代建筑”、“故宫100”、“筑梦天下”等都是很好的建筑影视资料。节目中生动的解说和立体空间的画面,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建筑的发生、演变。以三维动态展示建筑的形态,吸引学生注意力,对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激发学习建筑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如重要并且特殊构造的建筑物,分步骤的重现其场景。如木构架、斗拱、拱券的结构虚拟演示。另一方面增加实践环节,深化对建筑的认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地考察拍照,直观认识建筑的基本构成,注重过程体验,引导学生自己探讨研究实体建筑,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方法结构

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以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引入,发起讨论,进行师生互通的研讨阶段。如绪论中“我们生活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讨论后,学生带着问题听老师下一步的理论授课,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也不间断的思索,寻求答案。理论授课之后,留给学生课题作业,这个作业起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作用。如“中国木构架建筑有哪几种形式?举例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三)教学需要交流,多引入,多涉及

建筑历史课程授课,应达到与其相关的课程交叉融合。如土木工程制图、结构力学、施工等课程知识带入建筑历史教学中。如欧洲古罗马的建筑和我国古代的赵州桥都是拱券结构的典型,拱券结构利用石块的楔形结构,将自身的重力和受到的压力分解向两边的形成水平侧推力,为了解决这种侧推力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做法。这就牵涉到工程结构力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逐步体会到学以致用,知识无界限。知识的互相渗透,也促使传统教学的改革。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那种以朝代的更迭讲授建筑历史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内容,只知道按照时间的变化来死记硬背建筑特点。有人把建筑历史理解为是各历史时期的各种建筑形式,其实不然,建筑不只是一个物质技术对象,它与宗教、伦理及其他种种社会文化内涵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它要满足这许多社会文化要求,同时建筑自身就是这些文化。历史阶段的建筑不仅仅是形式、技术的不同,还与建筑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如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化没有发生过多风格上的演化,而建筑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宰着建筑文化。因此教学的内容要以历史文化为背景,建筑为主题,结构技术为细节来讲授。

建筑历史教学改革工作还处在起始阶段,以上教学改革只是针对一些基本问题作出了尝试性的探索。教学改革还需不断的深入研究,以达到适应新教学体系和新培养体制的目的。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关于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教学目标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大学历史的改革应顺应时展的洪流,实行“教学”相结合,让拥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必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埋没在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本文简述了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在改革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大学历史 改革 必要性 主要内容 主要方法

大学的教学不同于初中高中的教学,大学是校园与社会接轨的地方,对于大学生的意义有所不同,大学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准备时期,为了能在社会立足,大学生必须在学校做好充分准备,因此,大学历史教学的改革相当重要。

1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过于落后,大学生的历史教学不同于高中生,大学教学相对于高中较为开放,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了大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死记硬背,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内容,很难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老师为主动,以学生为被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主动寻求知识的过程。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主要以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典型的应试教育、应试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仅仅知道历史教材中的重点,比如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时间,没有对历史事件本身进行剖析,没有真正掌握历史学知识,因此,对大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大学历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分级教学模式在大学历史教学中进行了实施,对于不同层次的历史班级,其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有所不同,新形势下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1 教学大纲的修订

大学历史教学大纲的修订,应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尤其是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大学历史教学大纲能够适应历史教学在新形势下的转变,满足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需要。

2.2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修订后的历史教学大纲,为不同的分级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历史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有些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深,可适当增加相关的历史考察、历史讨论等内容,适当提升教学进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奠定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2.3 制定培养后续精英的计划

在进行大学历史教学时,可制定培养后续精英的计划,针对历史基础较好的学生或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设历史学培训班,连续几个学期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

2.4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应注重学生对学习历史学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自觉探索历史知识的奥秘,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历史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发散自身的个性思维,主动思考、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讲授时可以进行启发式提问,让学生自由讨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与学生进行互相讨论,改变原本历史课程死气沉沉的氛围,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3 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3.1 制定教学改革政策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制定合理的教学改革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根据社会的需要,在对教师进行评估考核时,应注重对本科教学的考核,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创新。

3.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目前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书本知识更加重要,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的实用性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历史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增强其实用性,可侧重对“师范类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师范技能,在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时,有以下几个步骤:(1)在对历史学学生的师范技能进行培养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知识的印象,可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名胜古迹,对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又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2)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其他学校进行调研,变换学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3)对大学生的试讲过程进行拍摄,让大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在试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自身优势,可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指出自己未发现的优势与不足,让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更加深入,借鉴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授课技能;(4)“教育实习”这一环节是培养历史学学生师范技能最重要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正式从事教学工作之前体验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授课的方式和技巧。由于目前中学教学实行了改革创新,大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需根据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习,把握教学四要素,即建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为学生树立模仿榜样、适应教学思维的变化、立足社会实际,关心时事;(5)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或者学年论文,让学生了解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流程,包括选题、格式、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运用,对学生构建自身思想体系的能力进行培养。

3.3 “教”与“学”同时改革

在进行大学历史教学改革时,应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和“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模式和学习目标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大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不仅要注重“教”的改革,还应重视“学”的改革,为了让大学生正确寻找自己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对其进行引导,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应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习的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学习,主动地接触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

3.4 重视教学沟通

(1)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重视沟通,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内容适当调节公选课,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比如历史传奇、人物传记、奇闻轶事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更容易吸收教师所讲内容。

(2)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讲述近几年或者是当下发生的时事,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时事变化,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虽然身在学校却能与外界紧密联系,比如在讲授有关经济的章节时,可跟进时代步伐,讲述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的变化,或者讲述最新的时事,2014年怀登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态度、利率的指引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等等,可适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与所学内容相结合;当讲述的内容与世界政治相关时,可简述朝鲜核危机、斯里兰卡“反恐”、阿富汗战争等等。

(3)教师在进行历史学知识教学时,可结合其他专业的知识内容一起讲解,将不同专业的知识相连接,比如在讲授与政治斗争有关的内容时,可适当加入心理学中人与社会群体的心理变化规律等内容,在讲授社会变迁的规律时,可与“达尔文主义”相结合,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4)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特点之外,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比如性格比较稳重的教师,在教学时可对教材内容进行细化讲解;比较幽默的教师,可用诙谐的语言进行教学,缓解课堂气氛等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历史学知识感兴趣。

3.5 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潜能、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教授教材中必须掌握的知识,也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记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历史事件的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潜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3.6 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担任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只有站在学术的前沿,才能带领学生走到学科的前沿。教师应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对本科教学进行研究。为了让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新成果能够充分了解,学校可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学科知识进行钻研。

3.7 将“重教学结果”转变为“重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最明显的教学弊端,就是“重视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它让学生对历史学知识死记硬背,让学生只懂得应试,不懂得思考,不懂得创新,不懂得探索,因此,在进行大学历史教学改革时,应认识到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3.8 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为了使大学历史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除了要改革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也应进行相对应的改革,对大学历史学科的考核,不能只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考核时应摒弃过去以“标准”答案判断学生能力的方式,应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见解,只要学生的评价有理有据便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达到大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目标。

4 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历史教学改革要注重“教”和“学”两个方面,既要重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要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改革,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历史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让历史教学的改革取得显著效果。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素质教育呼唤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当前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该教育相对应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质、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相对应试教育,它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柳斌《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与素质教育指向是一致的,应该把素质教育当作首要任务来完成。

素质教育内容和任务表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主要任务:把以老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教学关系上占主要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意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到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方式教学形式。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实践上说,则要抓好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要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当代着名心理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深刻地提示了现代教学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学习的过程。所谓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动机的培养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爱学历史,这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也就是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爆发思维的火花,置疑、释疑、并能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对学生的潜能开发过程也越高。越有利“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传统的教学,都是以传授、学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老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把传统的单一讲授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的过程。学生智力的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提高和发展。不接触具体的材料,并加以观察和研究,不可能形成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思想情感的激发,不但需要教师本人在教学中轻注个人的情感,而且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起情感的双向交流。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唱独角戏是不行的。

强化学生当学习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以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语文界有过改革家魏书生倡导的教学民主,把自己的思想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知道教师在想什么,做什么,做到师生思维的同步运行,师生合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历史教学界教学可以借鉴的典范。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既是整体性原则,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二是要把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进行多种内容的素质教育必须取向一致,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以下分别说明。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到全面的应有的发展,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根据人的素质培养过程规律看,如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备学好历史科基础的潜力。虽然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但它和现实关系密切,故事性教强,贯穿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可以再设情境,再现历史场面。改革后的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强,这些都有利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从理论上说,没有学不好历史的学生,虽然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存在的。

针对学生发展水平和特点各自不同,必须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用爱心、责任感,开发“差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史动机,并使之内化成学史动力。区别对待不是降低对差生的要求,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他们引入正轨后,逐渐对其加码,促其赶上其他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要把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成长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应该是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光有“一般学识”或只讲“培养能力”是不完整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即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和谐原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学校德育教育是多方面的,但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的意义极重要。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爱国之心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纽带。祖国和爱国的观念在历史中形成,也需要历史认识来巩固。历史教学也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史学对人生的启示,在于激扬人的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观、历史观,使人成为品德高尚,乐观进取的人。古代的苏武、张衡、诸葛亮、包拯、文天祥,近现代史上的林则徐、谭嗣同、鲁迅、、刘胡兰他们的人格力量至今仍激励着我们。总之,中学历史思想教育内容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是一致的。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好好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1977年,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的科技、教育状况时说:“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可能干得比他们好”。“中国近代以来没有对世界作为应有贡献。这首先二百多年来的帝国主义侵略有关,也与现代反动政府的腐败有关”。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我们古代在看科学技术方面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从唯物辩证观点出发,从史学的角度给人启迪和信心,引导人们向前看。作为史学工作者,更应义无反顾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在教育过程中,认真贯彻德育思想。

第三,取向一致,以形成教育合力,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实现素质教育在人的认识观念上与应试教育有差距,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重视支持,全社会协调一致。学生的教育主战场在学校,因此学校必须摆正各种学科的位置,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功能。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访、倡议书等形式,晓之以理,阐明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历史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学科在人格塑造上的意义,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当前,世界各国为增强综合国力,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更观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心学校教育,我国正处于社会巨大变迁的历史转折时期,迫切要求培养和塑造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新素质新的精神面貌的一代新人。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虽然是青年一代学生,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教师本身也需要提高整体素质。时代呼唤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建树,为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多做探索,多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