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

时间:2022-03-30 05:35: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

计算机在中国普及的这几十年里,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也逐渐在高校中得到重视。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给予高等教育全力的支持,使得高校的活力增加,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计算机科学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们选择计算机专业,使得计算机专业成为现在高校热门专业之一。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教育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也在急速的发展,但是发展的结果并不因如人意,近几年来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们在面对就业时,遇到了两大困难。首先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高校扩招之后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其次便是毕业生专业技能并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造成这样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校在进行人才的培育时,缺乏对学生们社会实践的培养,没有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动,片面的培养学校主张的高知识人才,却缺乏最基本的实践经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发展相脱节。

一、高校必须将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

根据高校的自身特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必须首先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也要讲实践融合在基础理论当中,深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高校不再是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的输出,还要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提高本校的学生质量与教学质量。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时,要求学生们首先要掌握好学科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将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具备基本的能力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所要求的有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能力与学习动手能力;其次,在进行基础知识教育是要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远离,把专业教育当做平台,实现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深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呈现出的多样化形态,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一方面要求学生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对于技术工作与实践研究方面的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上,大部分的高校都主张在整体上进行计算机科学现状与特点及其内在存在的规律,结合社会现实与专业研究优势,将学科的基础做扎实,进行实践与特色多方面的发展。在高校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专业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构建多个层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其对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在高校,学生们需要从整体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教学内容的知识面进行拓展,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讲解是,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并且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切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索,让学生们更深入的思考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对于课堂的改良可以指引学生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增强实践的能力,课堂教学也可以更加具有特色。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课程,按照这四个层次的要求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

三、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关节点课程体系

所谓的关节点课程指的主要是指课程体系中能体现专业特色且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能起到特别关键作用的课程。中国的高校在培育人才时,需要发现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节点,在这基础上的关节点课程体系,需要建立实施保障体系,并且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上进行改革试验,在此基础上积累经验。在考虑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用人单位的需求与专业优势方面的因素后,在四个层次课程体系中,仔细的按顺序的选择关节点课程,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研究的关键在于关节点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否成功。关节点课程体系的建立包括许多方面,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以“关节点”课程教学为主的学生素质考核评价体系是判断以素质本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保障。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体系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关节点课程,并且将学生们培养成为具有专业素质的社会型人才。中国的高等院校按照这个关节点课程体系,选择与计算机科学与专业技术相适应的关节点课程,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或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我国高校专业学科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作为人才集聚的高校必须要选择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作为高校教育将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选择适合本校的关节点的课程,培养学生们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素质。了解社会上对人才的需要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将学校的四个层次的关节点课程体系与社会的供需想结合,努力为国家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改善学校单一的教学模式,实现社会的和谐。参计算机在中国普及的这几十年里,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也逐渐在高校中得到重视。在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给予高等教育全力的支持,使得高校的活力增加,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计算机科学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们选择计算机专业,使得计算机专业成为现在高校热门专业之一。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教育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也在急速的发展,但是发展的结果并不因如人意,近几年来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们在面对就业时,遇到了两大困难。首先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高校扩招之后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其次便是毕业生专业技能并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同。造成这样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校在进行人才的培育时,缺乏对学生们社会实践的培养,没有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动,片面的培养学校主张的高知识人才,却缺乏最基本的实践经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发展相脱节。

作者:韩冰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体系内容的建构

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较为广泛的两项内容,其中课程实验是指课内试验和独立的实验课,课内实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以此来补充课堂教学所不能传授道德技能知识。独立实验则是针对课堂理论教学而言,对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有效衔接。一般课程时间教学大纲包括了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原理以及实验概念和环境方法等。另外,课程设计是指和课程的某个环节相对应的实践环节,它的难度高于课程实验,应外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多种突发性因素,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未形成系统的计算机教学体系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注重理论性,在技术主干课程的开设上存在概念与方法上的独立性,但是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尚且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在计算机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大多数中职学校都未能形成系统的计算机教学体系,特别是在相关课程的传授或者理论知识的研究上,仅仅停留在验证某个概念或者方法上,对于计算机的整体认识程度不够深入。另外,实践教学手段的单一型也是计算机教学缺乏系统性的一大表现,多数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课程传授中往往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考核体系的设置上也存在诸多缺陷,这些问题都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进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一个系统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是学生进行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这些问题应该被有关学者专家重视。

2.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个体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其中涉及到每个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知识阅历等等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概念化的教学倾向是最为明显的,这种现象延续到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就容易导致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现象。[3]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建构的原则

在现代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的建构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基础建设,同时注重素质、突出能力,优化和重组专业课程体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得学生的实践目标更加明确。在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校外与校内的配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实践教学建构的原则性工作上应该注重目标性原则,因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必须是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进行,所以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建构能够保证其自身的有序和科学进行。[4]

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建构的策略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总和作用,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活动中,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体把握也是教学建设的一大关键点,这对于推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建构中,首先要对实训、实习和综合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五个子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注重对这些问题的实际分析处理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潜能。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在进行专业人员的培养上应该加强其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其次是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相关学科的内在交互性,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将来的计算机课程与实践教学设置中应该朝着实用性和复合性迈进。

作者:李海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发展非常快的学科,尤其是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之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我们能够不断地对学科前沿技术进行关注,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这些前沿知识,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增长。但是,我们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没有根据社会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更新,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也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可。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应用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只有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关的应用能力,才能够切实承担各种工作任务,解决各种突发问题。但是,很多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理论素质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使得学生难以快速地融入到岗位工作当中。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良好教学方法能够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科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方法影响下,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差、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低,因而教学质量较为低下,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计算机科学与计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1.及时更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

首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前沿内容予以不断地关注,然后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将学科前沿知识融进来,既能够让学生明白学科发展方向,又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前沿知识,提升其专业知识的新鲜程度,避免被社会淘汰。其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另一部分为学科前沿知识,基础知识为固定的教材,学科前沿知识则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而随时更新,促进教材内容的时新性。

2.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加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应用。实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理论课程之后开展实践,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其次,让学生进入到相关的企业中进行实践,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学习,促进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3.改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开展教学,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应用能力的提升。其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来促进教学过程的进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兴趣提升的前提下实现应用能力的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因此,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大幅提升。

作者:王月红 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探讨

1.三段制学分课程设置比较

第一,美国大学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小于中国大学。如果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三段式教学过程分类,中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学分和国际上总体相差不大。但是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兰州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明显高于美国的三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71%)之多是普渡大学(20%)的三倍有余,是UIUC(24%)大学的近三倍,同时是麻省理工大学(43%)的近两倍。兰州大学(37%)也是接近普顿大学(20%)与UIUC大学(24%)的两倍。在我国,第一、第二学年主要是学习公共基础课,这体现了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方面,在总学分有限的情况下,这会导致专业核心课程的弱化。由于基础课大多数属于必修课,必修课所占比重过高,课程的多样性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进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塑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三所大学公共基础课比例相对较小,有利于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扎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选修课课门类多,任选课学分比例大。虽然两国在选修课学分比例方面不相上下,但是美国三所大学的选修课课程门类多,任选课比例大,每个学生选课的模式多种多样,同一专业的学生注重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培养。美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采取主辅修制,学生除了主修学校规定的必修课以外,课程的设置通常包含与本专业无关的其它学科领域的课程内容,这样就能加强计算机科学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横向合作,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些新的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新的专业和与此协调的课程。我国课程设置中任选课门类偏少,学分分值相对较高,学分和课程内容衔接较弱,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相对窄小。有一些选修课也是集体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知识面的扩宽有一定的限制。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发展,虽然选修课的数量和范围都有所增加,但仍然都局限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范围内,难以有所突破。

2.启示及建议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发现,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公共课比重大、选修课比重小以及选修课门类少,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等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合理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保障政治理论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缩减以公共基础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占比以及选修门类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需要。同时以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人才目标,以公共课程为基础,以本学科的课程内在逻辑体系为根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的能力为着眼点,注重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作者:王澄海 王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划研究

一、专业实践环节没有建立合理的管理、激励及评价体系

由于学院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导致学生只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也不可能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容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与习惯,限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造成部分已经有的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执行,没有真正发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总结出问题所在,我们进行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提出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方案,并且指出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同。依据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要求,围绕着专业,结合各门课程特点,我们对计算机实践环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尝试。

二、面向问题找到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

1.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大纲,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以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有一定的专业认识能力和抽象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与自信、创新、吃苦耐劳精神品质为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也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认真理解,以此作为教学导航。在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时,不能向以往一样只罗列出知识点,必须在提出典型应用的项目及项目分解的任务,纳入计算机前沿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具体任务操练时还需指明课程群中各课程间的联系,以及实践环节中对综合项目的实际作用,并要求提供全面、专业的参考资料。在实际操作过程讲解中要增加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我们对已有的专业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整合,突出联动性和任务性,对任务的难易进行相应的分类,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活动改变过去演示性和验证性的现象。

2.制作出严格规范的实践流程。实践性环节与理论授课相差甚远,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教师中心,强调以学生为本,通过对项目内容的深层挖掘分析,对任务的恰当安排,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实践流程的实施一般包括:项目的收集,任务课题的拟定、任务课程的实施步骤、学生设计与开发、提交、评阅、总结等。教师的引导要从收集到总结,穿插在每个实践环节之中;利用网络及参考资料辅助学生搭建项目知识框架、划分出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任务中的问题,引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由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发挥更大的潜能。每个实践环节的具体任务都要明确要求,使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做都有统一的标准。实践操作的实施主要体现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产生相应的文档资料的编写能力。

3.挖掘适合的实践项目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中的主干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中课程群的实践教学项目,不要仅限于课程本身,而应尽可能地与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相关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科学的项目。当学生在完成某一主干课程实践任务时,能复习或了解先前学习的相关课程,并在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能通过本课程任务进行综合理解,知晓本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就要求实践项目既要锻炼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更需要给学生理解本专业实践设计整体知识体系的网络。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认识计算机专业本身的规律,让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维,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满足就业岗位需求。

4.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考核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考核不仅能体现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改变;同时也能够评价学生的知识体系及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应分层分类的进行,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每一个单元中设置考核评价环节,考核内容,评分要求、评价方式非常明确,将学生态度也纳入考核内容。过程考核占最终成绩的60%,综合考核点最终成绩的40%。总而言之,在完成综合项目及各项操作任务与考核任务过程中提升技能、增长知识、学以致用,同时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位学生终生受益。独立院校在科学、严谨的教学制度下能够培养出具有真正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真正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许志英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综述

一、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条件限制教学质量

当前由于很多高校的发展不均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条件也不同,特别是计算机的硬件设施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教学需要。如果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施配备不上,学生就不能在很好的多媒体教室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学生的操作技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此外,学校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开展丰富的课外科技活动,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更好的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我们学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如下:(1)体系构建的目标:培养高级的专业应用型人才(2)体系构建的规范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与人才的培养计划相一致,并且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规范,使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3)体系构建的整体化: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按各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协调统一,贯穿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过程,并分层次逐步深化提高。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我们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课程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1)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通过对学生的某项专门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该领域的工作能力、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将整个学科知识贯穿起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并通过模拟生产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实习:实习是每个高校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时所必须的,因为通过实习可以对所学知识如何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有充分的了解。具体可以学院内部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学院联系单位学生进行实习,或是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进行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教师通过学生的实习报告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鉴定。(3)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及毕业设计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科研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社团、勤工俭学、学术讲座、社会服务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提高自己的对综合素质。(5)创新创业:我们学院在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采取开放实验、科研科技活动及创业大赛等活动对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结语

在具体的实践中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作者:甘赟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摘要:现代社会已经步入电子信息科学时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院校,针对时代的对人才的培养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教师资源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做出更符合要求的改革、导师的相关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此外还可以组织课内外的兴趣小组等相关的措施来提高教学方面的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的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不管是理论上的创新害死技术上的改革都日新月异。而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计算机学科也将面临着网络化、集成化、多媒体化及在计算机科学革命带动下的社会信息化。崭新的信息时代的带来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同时也对其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社会的人才培养理念及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纳入教学改革是我们计算机学科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简述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专业属于新兴的前沿学科专业,其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其专业领域内,相关的科学技术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改变,其相关的科学技术每隔半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就会进行更新换代。因此,这也就要求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否则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就当前的形势看来,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教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学师资队伍的水平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教学教材内容不能反映当前计算机学科的前沿技术;教学方式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说黑板和粉笔的使用还是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使用,进而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长期没能得到创新方面的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缺乏实践能力,跟社会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为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相应的计算机教学必须做出相关的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培养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依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教师教学和科研讷讷公里的提升程度。教师及其自身的素质高低是决定教育系统优劣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工作心态、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管是在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是人类发展历程中超前的一项事业,教师进行教育工作不仅要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更要以未来发展方向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就要大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师资力量。

(二)加大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针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以及在教学方式上都做了相应的变化。课程改革是为了帮助刚进入这个领域学习的新生了解这门学科,让他们认真学习,最终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在这一学习领域中不断的去探索,利用自身已经学到的知识去了解未知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不少专业课程中都包含了实验内容、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的学习环节、其中集设计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开发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性的知识可以得到验证,学生的创造性及学习的主动性将得到有效激发。

(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在大学校园中有很多的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者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创造力的培养与这些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参加计算机协会或者电脑节等,在专业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一些计算机学科方面的竞赛,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人才的理念中,作为一线教学者不仅要遵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于培养人才的发展规律,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到将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更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全新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

摘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已在苏州大学进行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

1 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成为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党的十六大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等战略思想。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无限的商机。

“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计算机人才需要每年增加100万。在我国总共664所本科学校中,有505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人数接近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3。这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计算机专业建设数量大、任务重。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这样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高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距。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4.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与计算机发展同步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模式还不够丰富,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截至到2004年12月,全国IT职位需求数达到72302个,比2004年1月份增长了17336个。需求职位以研发工程师、产品工程师、软件设计开发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系统分析员、Java开发工程师等技术岗位为主。赴日软件工程师以及小语种IT工程师在本地就业机会也很多。然而,面对如此多的就业机会,一方面是大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却是IT企业难以找到满意的IT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与IT企业结合不紧密。

针对以上问题,计算机教育界一直在开展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其中层次化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即根据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将计算机人才大致分为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中第一类以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教授和学者;第二类注重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第三类以培养专业技术熟练的、优秀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为目标。

事实上,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早就从社会功能、智能结构等方面对人才类型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人才可分为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这四类人才中,学术型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工程型人才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技术型人才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学术型人才不应作为主要培养类型,而技术型和技能性人才更适合高职高专等院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角度看,工程型人才的特征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演变为软件或硬件产品的设计、项目规划或决策。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与企业沟通的能力是这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大力培养工程型人才符合地方院校特色,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2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型人才的特征要求,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角度,以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设立了数据库综合实验和硬件综合实验等五个大型综合实验;制定了二年级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三年级到企业进行暑期实习、四年级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实习的企业实习计划;开设了日语等小语种选修课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公选课,包括聘请企业高级主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IT项目管理选修课等。本节仅从强化实践环节这一侧面介绍我们在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探索。

1.教学模式概述

苏州大学与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软件园毗邻,周边IT企业众多,其中苏州工业园区55%的企业为IT企业。苏州工业园区下属的国际科技园现有企业240多家,80%为IT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IC设计。苏州大学在多年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注重计算机专业人才基本理论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同时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论文设计看成一个整体,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某种具体的开发手段,更能全面掌握整个课程体系和开发过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从“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毕业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同时,我们与企业密切联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新模式。

2.主动适应IT企业需求,定制企业需求的培养方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市的IT企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跟踪IT企业的发展,分析其人才需求状况,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现状,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各相关企业联合成立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苏州大学IT专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指导与支持。同时,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还不定期地给计算机专业学生举行技术讲座及前沿知识讲座,并与教师进行座谈,共同商讨有关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仅为学生、教师打开了了解市场的窗口,同时也为企业和学校架起了人才需求的桥梁,从而实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定制化培养。

3.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

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而创新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建立了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把有原来固定的实验时间安排改变成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可分设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以培养学生专长。

4.建立创新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实验室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经。目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紫金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了苏州大学摩托罗拉单片机实验室、江苏省嵌入式软件技术中心苏州大学分中心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实验室,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学院成立了自己的开放实验室,主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成绩优异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进行创新性实验的条件,并制定了完善的开放实验室条例,规定了其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

如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结成科研小组,采用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指定课题或企业提供课题等方式,经开放实验室评审委员会评定后才能进入开放实验室。科研小组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论文。由于开放实验室必须以课题小组形式申报课题,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因此,开放实验室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激情,为其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5.建设加强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有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应积极引导教师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主战场,把专业建设深深根植于生产实践之中。在实践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们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的摩托罗拉、AMD、罗技、旺宏等世界知名IT企业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实习基地,并与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昆山成立了苏州大学中创软件工程学院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我们将企业实习划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认知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周,主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各企业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前流行的开发工具和软硬件平台。二是暑期社会实践,时间为50天,主要让学生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一些小型项目或一些模块的开发,甚至是文档的整理工作,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到底能如何运用,并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三是毕业实习,时间为一学期,主要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较为完整的项目开发,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具备独立胜任项目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应注重学生管理与质量监控。以毕业设计为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如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选题原则与类型、毕业设计的步骤、校外毕业设计试行办法等条例,并发放企业严格执行。对于安排毕业实习生多的企业,我们还专门安排指导教师长驻企业,从而确保了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

3 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江苏省程序设计及网页设计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始终在98%以上,人才就业面也非常广。目前,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在扩大实习基地范围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如开展“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IT企业联盟等松耦型校企合作模式和共建创新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既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也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本文获得“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二等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该文针对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着专业优势下降、社会认可度下滑、培养目标趋同、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提出要搞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就要树立有前瞻性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科学准确把握专业建设定位,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优化课程体系为核心, 以加强学科建设为支撑,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动力,凝练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

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变革走向也表明,打造特色,彰显特色,走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是其生存、发展、成功的正确选择。

专业建设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特色专业就是具有优于其它学校的、稳定的、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独特风格的专业,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它是学校根据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激励性、示范性。专业有了特色就有优势,有了优势就有实力,有了实力就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在高等学校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建成一批办学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竞争能力较强、深受社会欢迎的特色专业,不但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培育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生存活力、持续竞争能力、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资源合理配置、国际合作交流、产学研结合等主要内容。不同层次、不同科类、不同地区的学校,应该基于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努力将共性很强的专业建设工作建出个性,建出特色。

具体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由于它是分布面最广、年招生人数最多、在校生人数最多、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难度可想而知。

1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WWW的出现将“计算”泛化了,平民化了,“会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必须调整培养规格和要求,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有相对优势的知识结构和明显的专业特色。

(2) 招生不如以前,表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认可度下滑。就业不如以前,表明社会对计算机教育的认可度降低。但这并不是说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减少了,恰恰相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是不断增长的。因为计算学科是一门基础技术学科,在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计算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技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速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市场的吸纳能力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额,就业压力开始加大;另一方面,IT行业所具有的技术前沿、更新迅速的特点,使就业市场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创新能力,还要求毕业生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可适应性、可培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而高校的教育教学还没有适应或者说还没有完全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这一日益苛刻的要求。

(3) 不同层次、不同科类、不同地区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趋同情况十分严重。对于较早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本科院校来说,由于经验的积累及国家的扶持,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完善,但对于大部分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办本科院校来说,较多地是从表面上模仿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设置,并未从根本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6JG047)。

(4) 前几年,过于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各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变化,教学计划频繁修改,使得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与优势被淹没了,难以形成专业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离市场需求越来越远。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计算机技术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规律,计算机专业应有自己的特色,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有其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和执行的深度,“宽口径”不能掩盖专业特色。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策略

2.1树立有前瞻性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是前提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创新和变革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创新性原则、差异化原则、相对稳定原则、前瞻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2科学准确的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

“特色”的科学准确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专业”的命题,要在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在对专业教学资源条件进行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行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实际,准确把握专业建设方向,发现特色,凝练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矿业类高校,与煤炭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校友资源、毕业生就业,还是横向科研项目的获取、校企合作等,都是如此。因此特色专业建设完全有必要主动融入行业发展中去,通过提升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改善行业的IT人才素质,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在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加快特色专业的建设。同时,高校的属地化特征也要求与地方实现更紧密的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既有利于提升专业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实力,也有利于获得切实的支持,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就是要把培养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IT人才作为特色。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

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是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而一个专业是否有特色,也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是否有特色。如果没有一支教育理念先进、学术功底深厚、教学水平高超并不断追求创新的特色教师队伍,专业的办学特色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搞好特色专业建设,就必须加强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强校”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的各种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一支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敬业奉献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

(1) 凝聚、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研究团队。遵循“强化特色,突出优势,整体带动、动态发展”的原则,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优秀领军人才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形成能够适应和把握现代学术研究方向的协作、创新型学术团队,争创科研高地,确定学科优势,培育和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通过团队建设,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提高科学研究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形成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水平高、素质好、能力强、结构合理、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和地位的优秀学术群体,为特色专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 选拔、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实施了优秀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科研、、出版著作、申请专利等方面予以经费支持,对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留学深造积极鼓励,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干事创业环境,促使一大批优秀学术人才快速成长起来。另外,每年都选拔一定数量的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并坚持多年利用寒假、暑假由校院两级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

(3) 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厚待遇,营造良好发展空间,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留住、用好现有人才,着力打造人才高地。而且,在人才引进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上向特色专业侧重,以此保持专业特色不断充实、提高、发展。

2.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特色专业建设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把“基础理论实、应用研发能力强、创新能力优、人文素质高”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多方面素质的提高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如连续多年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培养训练大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吸纳大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培养训练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形成专业技能培养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等等。

2.5优化课程体系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

专业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课程体系。教育部最新《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简称CC2006)将人才培养的规格归纳为下述的三种类型、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河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培养目标自然是工程型、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确立了“打好理论基础,拓展人文素质,细分专业方向,强化应用能力,突出技能培养,跟踪最新技术”的教学原则,建立了由基本理论、素质教育、专业基础、就业定向等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

2.6加强学科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支撑

反映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是专业建设水平,二者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和支撑平台,是“源”;专业寓于学科当中,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是“流”。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学科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是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其高水平实验室建设与研究基地建设,可为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因此,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保证。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所以能获评河南省特色专业,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河南省重点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校级重点学科的有力支撑分不开的。

2.7特色文化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动力

一所大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应该是文化特色,这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灵魂和标志性特征。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特色文化建设是特色型大学建设以及特色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找准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提升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提高师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规范师生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河南理工大学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铸炼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办学理念、“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严慈,严谨,严格”教风、“勤勉求是”学风和“勤奋务实,爱国爱校”办学传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为学校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总之,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特色的鲜活和与时俱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方面的具体做法,即将实验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课内综合性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和自主创新实践四个层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工程三个专业方向上大规模设立综合性课程设计。

关键词:实验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计算机学科

1紧跟学科前沿,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我院长期跟踪、研究了ACM和IEEE联合推出的教学计划和美国CC2001教程,并深入剖析了国内外十多所一流大学和著名军事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并据此制订了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2本科教学计划。我们将实验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课内综合性实验、综合课程设计和自主创新实践四个层次,如图1所示。这四个层次之间点面结合、融会贯通、配合紧密、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以计算机硬件方向为例,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数字逻辑”三个课程内的基础验证性实验和课内综合性实验基础上,开设“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在“计算机原理”和“数字系统设计工程”两个课程内的基础验证性实验和课内综合性实验以及“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基础上,开设“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在“计算机控制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三个课程内的基础验证性实验和课内综合性实验以及“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和“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基础上,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形成从电子器件到功能单元、再到部件、最后到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依次推进,最终让学生深入而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原理与技术。

这种创新性的实验体系科学、可行,有效保证了实验建设具有先进的水平和显著的效果,为后续实验内容、实验平台、实验组织管理等方面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和自主创新实践采用项目团队的方式组织和实施,帮助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综合课程设计的作用,我们率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三个专业方向上大规模设立了综合性课程设计并单独设课,见表1。这些综合性课程设计穿插在系列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开展,实验内容结合了我们的科研方向,体现了综合性和系统性,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多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强调系统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以及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研素质。

图1 实验课程体系的层次

表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

2教学科研结合,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我院在坚持依照教学大纲施训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结合我院科研实践和成果,设置了9门综合课程设计并逐步开设一批新的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学到较新的知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课程,作为“数字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的后续课程,要求学生在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平台上掌握计算机部件级的逻辑功能设计,通过数字闹钟、八位运算器、交通灯、乒乓球游戏、流水算术逻辑部件、串行收发器等课程实验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较先进的设计手段掌握数字系统设计和调试的工具和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的“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课程中进一步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HDL语言描述电路,并使用HDL语言设计和实现一个完整的八位机,通过逻辑模拟和综合,在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平台上测试和验证。通过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原理和组成,掌握计算机部件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比如“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尝试对以Agent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进行扩展,以机器人为主线,将人工智能的各个论题处理成机器人任务,学生通过构建机器人并编程完成任务,更好地将人工智能的各个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论题对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激励,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相当的成就感。目前我们用于实验教学的典型实验内容如表 2所示。在学校“十一五”实验教学经费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丰富和拓展更深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

表2 “人工智能导论”实验教学内容

3 依托学科优势,完善实验支撑体系

经过“十五”的建设,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实验教学软硬件条件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实验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在实验教学硬条件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建设并完善了专门的基础教学实验室“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下分“计算机系统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三个分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方便老师与学生开展课程实验教学;另一方面我们依托“211”工程和“985”建设,利用“高性能计算中心”等专业科研环境支撑创新活动、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

在实验教学软条件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充分贯彻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宗旨,将一些科研成果,如银河系列巨型机系统等直接服务于课程实验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开发调动老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自主编写配套的实验教材、自主研制配套的软硬件实验平台。

在不断吸取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材建设先进成果的基础上,面向我院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需要,自编实验教材和讲义十余部,例如《收音机安装指南》、《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计算机系统课程综合设计指导书》、《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网络工程课程设计》和《网络攻防课程设计》等,并有多部高水平教材已经正式出版。目前我们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和课程体系相配套、结合自身科研实际的富有特色的完整实验教材体系。

在硬件实验平台方面,我们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制成功了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平台,见图2。该平台可以满足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设计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等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

在软件实验平台方面,我们自主设计研发了NetDemo计算机网络原理辅助教学系统,见图3。该系统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原理和有关协议进行参数可配置的、直观的、动态的多媒体演示,使原来静态的板书式文字教学成为动态的、图文并茂的、交互式演示性教学,在提高学生对网络原理理性认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2 计算机系统综合设计平台

图3 NetDemo计算机网络原理辅助教学系统

4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我们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目前我们的实验教学队伍主要包括专职实验教师、兼职实验教师、TA(教学助理)和研究生教辅组成。从2004年开始我们借鉴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在综合性课程设计课程中聘请TA。此外在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所有研究生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辅导,课程辅导成绩合格方可毕业,研究生教辅力量成为实验教学队伍的有力补充。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增强了学院实验辅导力量,促进了实验队伍建设,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5注重全面发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通过“十五”期间的全面实施,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提高,2006年我院“创新实验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获国防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我院毕业学生业务能力强,能够适应军队和国家建设要求,受到用人单位和领导机关的高度评价。

2004年以来,我们组织本科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60余次,参加人员近700人次,有415人次获奖,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奖项有:8人次获国际数模竞赛一等奖;14人次获国际数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二等奖;18人次获全国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43人次获全国数模竞赛、嵌入式系统设计竞赛等二等奖。本科生组队参加主要由研究生参加的全国微软“创新杯”软件开发大赛获团体银奖。

6致谢

感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十一五”教学研究项目“探索开拓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空间的方法和途径”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十一五”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资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摘要:本文从学校的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依据、思路及特点。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定位;培养目标

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山东半岛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及家电是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将形成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网络与通讯、新型元器件和软件等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群。烟台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主要承担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使命,将建设成省内一流大学,目前正处于由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过渡过程中。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烟台大学校级重点建设与特色建设专业,该专业一度是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理工科专业之一,这一方面反映了我校高等教育对国家及地方信息化建设浪潮的积极响应,同时反映出了专业建设的规模大、任务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学科发展达到省内一流,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过渡。这一定位基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与发展要求,综合考虑了目前与将来可实现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与定位相符的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工程实践或计算机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加学生对于专业方向、课程的选择机会。

2专业方向的确定

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比地方信息产业发展的状况同CC 2005的观点,结合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有三个: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与信息技术方向。

2.1CC 2005 建议的专业方向

IEEE/ACM的CC2005 课程体系规划了5类人才:计算机科学(CS)方面的专家主要关注计算的理论和算法,重点在于计算的理论基础;软件工程(SE)师主要关注大规模软件在它的生命周期内的开发与维护;计算机工程(CE)专家致力于开发和维护基于计算机的产品;信息系统(IS)专家关注信息资源获取、部署、管理以及在组织内的使用;信息技术专家(IT)则在一个组织或社会环境中通过计算技术的选择、创建、运用、集成和管理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2.2专业方向的确定

在计算机科学方向上,我院有比较雄厚的教师资源,国家在信息产业中加强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人才,该方向的确定也是为本学科在省内乃至国内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证,我们将CS确定为研究型的专业方向。在工业企业中,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工程方面的人才,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对这方面的人才有一定的需求量,在师资、设备等方面我们也有比较大的优势,我们将CE确定为工程型的专业方向。经调查,我们过去的毕业生约有50%左右在从事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而在未来也将长期延续这方面的态势,我们将IT确定为应用型的专业方向。信息系统方向的要求更贴近管理领域,不作为我们的发展方向,软件工程由于已经具有了软件工程专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不再考虑该方向。

2.3各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方向――目标是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具有较高的抽象计算思维能力,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复杂算法,懂得系统软件的开发与测试,能够参与大型软件的编写,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该方向学生经进一步深造后,将满足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复杂的计算机系统的需要。

计算机工程方向――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研究和开发及软件和硬件综合应用的高级工程专门人才。该方向学生能够满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求。

信息技术方向――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了解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具有将计算机基础理论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能力,对信息技术的效用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构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在各种企事业单位有效地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该方向学生将满足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的需求。

在三个方向中,从学科建设角度,计算机科学是重点,是长期培养各方向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证与动力来源,也是保证我院省内学术地位的体现;从毕业生流向上看,信息技术是关键,是实现学生就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保证,影响到我校的声誉。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希望学生在有明确方向的同时,各方向也能有一定的交叉,计算机科学方向的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而计算机工程和信息技术方向的学生也在理论、思维方式上有较扎实的基础。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本次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教学大纲的确定,既继承了旧版教学计划中的成功经验,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继续加强专业基础的培养。我们认为,即使是应用方向的学生,为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此同时,制定教学大纲时强调了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的结合。

继续坚持四个不断线。(1)数学不断线:在前六个学期中,每学期均安排一定量的数学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2)外语不断线:除基础外语外,在三、四年级通过专业外语和双语教学课程继续加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3)程序设计不断线: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功,加强程序设计类课程使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应工作的能力;(4)实践教学不断线: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了对实践条件的建设。

加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本次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供的专业必修课学分为42.5,专业选修课可从52学分中选修10学分,并有三个方向,每个方向9学分的课程可供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所修课程。

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中更新了教学内容,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从加强基础,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基础课程奠定三个方向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涵盖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单元,选修课程从扩大学生视野的角度设计课程内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初探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和IT行业市场的状况,提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紧跟信息时展和社会需要,以IT产业人才分层需求和IT行业产品主导市场的特点为切入点,按照IT产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进行专业定位。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应用型专门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高等院校结构性调整,新增了一批处在省辖地级城市的新进本科学院,校名大部分为“地名+学院”形式,这类学校一般称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并且一般都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问题。如何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定位是这类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专业发展现状

过去1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几乎所有的学科专业都有很大的发展,而发展最快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以说是跨越式发展。

(1)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本科教育在外延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到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为1867+444=2311(所),其中本科720所。高等教育总规模为2500万,毛入学率为22%,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年招生546.05万人、年毕业生377.47万人,在校生1738.84万人,研究生110(硕士生89.66+博士生20.8)万人。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模最大

目前,由于国家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广泛需求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迅速发展,使得该专业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专业。据统计,1996年全国共布点410个,到了2005年全国共布点775个,本科在校生人数为44万,平均每点675人。软件学院10年前根本没有,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建了162家。1996年招本科生26000人,2005年招了10万人。另外,硕士点、博士点也大幅度增加。

(3)只设一个体现计算学科的本科专业我国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只有一个体现计算学科的专业,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的计算学科人才的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已经不能容纳目前的办学规模,尽管后来又增设了几个目录外专业,但由于受到设置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够铺开。

2 就业与市场的矛盾

急速的扩招造成了各种计算机人才尤其是低水平的计算机人才泛滥,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媒体又打出计算机人才紧缺的报道,造成了供需之间的极大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专业的发展一定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一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教育与需求的脱钩

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人力资源储备、IT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美国、印度和爱尔兰的信息产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然而,由于只有一个体现计算学科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致我国的大中专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培养方向模糊,培养的学生都是“通才”;且学校办学水平有差别,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培养方案无特色、结构不合理,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构上不合理。这就导致了教育和需求的脱钩,偏离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2)学与用的矛盾

即使有的高校在一个专业下设置了好多方向,且专业方向的设置都是非常合理的,并且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学生毕业时却很难达到这个预想的目标,所以毕业后学生很少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大多数学生从事了业务员、收银员、文员等工作,导致对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

(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目前全国计算机专业招生仍然不错,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抱有很好的想法,以为一进校就天天和计算机打交道,所以都选择学习计算机专业。但到了学校才发现,第一学期学习的都是公共课,专业方面只有“计算机导论”,这样很快便失去了对专业的兴趣,等学习专业课时也很难再提起学习的热情。而从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反馈来看,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在学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程范围太广,学得不精,理论多于实践,学习时没有动力,特别是没有达到一定的技能。

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会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聚集各种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制约,在集成电路、软件、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现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信息服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加强创新,促进IT产品更新换代,推动我国向IT强国转变,并进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培养和储备高素质的IT人才。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绝大部分是近十年内新成立的地方本科普通高校,其本科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经验、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文化积淀等方面,同老本科院校差距较大,属于“二本”中的第三世界,属于技术应用教学型。

(1)培养IT人才。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属于“二本”中的第三世界,其专业定位不能类同于其他同层次的老本科高校,要有自己和特色,为地方经济培养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一线需要的大量的IT人才。

(2)培养具有开源意识的技术人才。在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开源意识淡薄、开设开源软件课程的学校少,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开源软件在中国的推广并且助长了软件垄断。而以(Linu)为代表的开放源代码软件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软件发展方向。开源是平等的象征,开源预示着拒绝垄断,开源意味着通用,开源已经对软件行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开源思想。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高等学校,应当大力发展开源教育,培养具有开源意识的专门IT人才。

(3)培养具有程序设计能力的技术人才。这方面能力通过程序设计与算法系列课程培养,该系列课程可以包含计算机导论或者算法初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引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4门课程,依次安排在第一到第四学期。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程序与算法能力。

(4)培养具有搭建系统能力的技术人才。随着IT产业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对软件生产人才的需求已经向系统化、多层次转换,形成软件系统设计管理人员、系统工程师、编程人员等呈金字塔结构的分层格局。整个IT行业在高端缺乏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需求分析人才一一“软件白领”,在中端则缺乏具有搭建系统能力的技术人才――“软件灰领”,在低端则缺乏最基础的编码、施工、销售等技能人才――“软件蓝领”。而搭建系统是以基本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建立某方面应用的信息系统,强调实现给定条件和要求下选择、创建、应用、集成、计算管理等方面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培养具有搭建系统能力的技术人才的主要力量。

(5)培养某一方向具有系统建模能力的“专才”。IT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的壮大,IT产业内部也出现了诸多学科分支,因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IT专业方向设置和专业教学计划要及时进行调整,始终坚持“三年一大变,一年一小变”的原则,以培养更多的“专才”。在这个方向上,学生能够把现实问题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从数学模型再变成算法,再依照算法编制程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IT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因此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应该是:以培养程序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搭建系统能力为核心、以培养某一方向具有系统建模能力为目标的具有开源思想的IT应用型专门人才。当然,同层次的不同学校也应有所不同,办出自己的特色。即使同一所学校,也要与时俱进,随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民办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方向)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市场需求,提出了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从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改革两方面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民办本科;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了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如何满足社会对从事计算机产业和信息化工作人才的需求,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真正目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培养转入了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学生有了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民办高等院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市场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对于国内一千多所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来说,培养何种规格的学生以满足市场需要,也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民办院校则更加关注这一问题。

1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随着1999年各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形式,民办学院更是一朵奇葩。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作为教育部批准的以新机制、新模式开办的本科二级民办学院,紧紧依托校本部的教学资源,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 招生对象的社会性学生的来源有参加当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有来自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转本学生和来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对口单招生。范围广,社会性强,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

2) 办学的特色性民办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是应用型,大多数为本地区、本行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3) 教育质量的保障性依托校本部的教学资源,保证按计划培养出合格的本科毕业生。

4) 学历文凭的公证性文凭的含金量高,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地位。

由于学校招收的学生范围广,社会性强,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相比公办学生有下列一些特点:

1) 人生价值积极务实,但具有现实性和功利性,表现在学习上对社会热门的知识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但不注重基本功的掌握;生活中热衷于社会活动,喜欢表现自己,但忽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2) 基本道德水准呈提高趋势,但抗干扰性差。知道该做与不该做的,但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能坚持自我。

3) 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但缺乏持久性,表现在自我约束力和学习毅力、刻苦精神不够。

4) 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平衡性不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文化底子薄,基础差。

2社会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要求

2.1毕业生就业现状

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也给在校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就业心理压力。不少学生加入了考研大军,出现了“考研一族”,计算机专业人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假象,这里对就业形势做简要分析:

1) 世界IT人才短缺。尽管一些国际大的IT公司大幅减员,但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发达国家,人才缺口达20%,这些国家不得不从中国、印度等国招聘人员。

2) 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不平衡,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

2.2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1) 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认识与目前高等学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素质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具有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这是企业的要求,也是在校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2) 企业要求人才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而目前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 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只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我们不断地走访、调查,目前企业招聘人才已趋于理性化,把实际动手能力作为首选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关于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即:通过四年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实践动手能力强,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应用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应用开发、维护和教学等工作,成为与当今人才市场“零距离”的应用型实用人才。因此,学生在掌握大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以及外语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实际操作与应用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作为民办本科毕业生,特别要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设计方法以及实际操作与维护技能。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使用与维护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译、写的能力。

较宽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吸收、消化国内外最新计算机理论、技术、软件的基础和能力。

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的基础和能力。

这样,本专业毕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外语+计算机+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就业(创业)素质与能力,特别要强调理论注重基础,实践强化能力。

3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3.1培养既有理论,强调应用为主的模式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是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研究型大学,要求学生的理论基础厚实,开发和研究的后劲较足;作为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既区别于研究性的大学,又区别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高职高专。

3.2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变化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两个方向: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针对这两个方向,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见表1和表2。

3.3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1) 民办本科学生的来源广泛,社会性强,基础不一,但从总体来讲,基础较薄弱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因此,不能像对待公办(本一、本二层次)学生一样照抄照搬,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因材施教,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在应用与创新培养中关键的知识点与难点在教学中要反复的提示与重复,以达到巩固消化熟练的程度。

2) 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结合实际,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校内、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更接近就业的实际需求。

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方法、新工具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学生学习到新工具、新方法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4) 加强考证训练,目前,社会上提供了许多认证,其中有国家级的(软件、网络),也有许多企业级的(华为、思科),通过考证,使学生不仅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而且也具有专业技能证书,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

4结束语

江苏省民办独立学院现有26所,尽管此类的民办学院依托的师资、学校层次不一,但培养应用型人才已形成共识,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得学生出口顺畅,已成为院领导、系主任必须要考虑的大事,关系到民办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令人欣慰的是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首届毕业生取得了学位授予率、毕业率、就业率均超过90%的业绩,这为今后南徐学院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民办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陶建平(1966-),男,江苏丹阳人,实验师,软件设计师,华为网络讲师,南徐学院计算机中心副主任,从事实验室管理和与实验教学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的探讨

摘要:本文基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体系,讨论研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的可行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室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嵌入式软件;课程体系

嵌入式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仪器、智能仪器等众多领域,“嵌入式无处不在”已成为现实。而社会对掌握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嵌入式软硬件工程师成为未来几年最为热门的职业之一。2004年6月,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协会(IEEE-CS)和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公布了“计算教程2004”(Computing Curriculum 2004,简称CC2004)。CC2004对原“计算教程CC2001”四个专业方向进行了修改和扩充,并给出了新的评述,其中在计算机工程专业课程中将嵌入式系统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分两个学期进行学习。可见,国内外将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作为一个重点方向。本文根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体系,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进行探讨。

1 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的可行性

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小型、价廉、高可靠性特点,迅速应用在智能化控制领域中,这使计算机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计算机功能。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称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所涉及到的知识有电子工程、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中,人才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搞硬件设计,他们大多数在本科阶段学习电子类或通信类专业;另一类主要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他们大多数在本科阶段学习计算机专业。嵌入式产品硬件设计完成后,后期工作主要靠软件技术人员进行开发与设计,不同的软件体现不同的功能,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软件开发与设计占总工作量的80%左右,所以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中需要更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

目前,我校从事嵌入式应用方向研究的教师有16人,其中副高以上5人,讲师5人,助教6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有8人,在读研究生4人。与嵌入式相关的实验室有计算机组成、接口实验室,以51序列为主的嵌入式实验室,以ARM7为主的嵌入式实验室,正在筹备的以ARM9为核心的嵌入式实验室。

从社会需求、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等多方面可得出,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增设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是可行的。

2 嵌入式软件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2.1 培养目标

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是以应用为主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软件开发的过程,掌握必需的嵌入式软件理论、主流嵌入式系统硬件架构,和嵌入式软件编程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从事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

2.2 培养规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软件方向)的学制一般为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1)职业素质

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职业化的专业人才,企业选拔、考核人才主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德排在首位,因此,职业素质是培养嵌入式软件人才的基础。在计算教程CC2004报告中,各专业方向的知识领域中都包含社会和职业生涯方面的知识,涉及与计算相关的哲学、历史、社会、职业和道德责任、知识产权、隐私和公民自由、计算机犯罪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体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一个合格的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专业能力

嵌入式系统专业方向知识结构比较庞大,为了在本科阶段培养出合格的嵌入式软件专业人才,需要将计算机知识、嵌入式系统知识、相关交叉学科(电子、通信)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领域知识。

(3)实践能力

培养嵌入式软件人才,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要求学生能借助于硬件开发平台进行实际的研究与开发,并且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设计产品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实践技能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3 课程体系结构

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出发,分析现阶段嵌入式相关产业领域、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及发展趋势,合理地安排课程,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根据培养嵌入式人才的能力构成将所学课程归纳为如下五个模块:

人文社科模块(A模块):在于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让学生对社会环境有所认识和了解。可安排政治思想、形势与政策、法律等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大学语文、英语、体育、心理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相关的课程也放在该模块中。

基础学科模块(B模块):在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主要安排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基础课程。

专业知识模块(C模块):是体现本专业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核心、涉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学、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嵌入式系统概论和学科前沿讲座。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方法学、Java 语言程序设计。

实践教学模块(D模块):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主要安排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实训、毕业设计、职前培训或案例分析等环节。

专业扩展模块(E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适应能力,该模块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可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必修课程主要有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DSP软件开发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专业任选课程可安排多种不同要求的选修课,任选课有 Windows 环境与编程、面向对象技术、无线局域网、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安全技术、J2ME、移动通信、家庭网关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WinCE 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传感器概论等。

4 实验室建设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设计技术,必须建立嵌入式软件实验室,在建立嵌入式软件实验实之前,首先要对嵌入式实验课程内容、实验体系、实验室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和规划,以保证嵌入式软件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实验室要配备相应的硬件开发环境和软件。硬件包括开发板、仿真器等必须的硬件设备,最好采用以ARM9为核心的实验开发平台,软件包括常用的Linux、μC/OS、VxWorks、WinCE等常用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实验室要有经验丰富的、具有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进行实验指导。

5 结束语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设置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是可行的,它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嵌入式系统将多种学科交织在一起,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知识点,形成嵌入式软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独特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开放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学及实施策略

摘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倡导“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自主学习是中心,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导师,将导学策略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引导、指导、辅导作用,将学生引入“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境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专业导学分为入学初的目标导学、学习过程中的课程导学、实践导学、考核导学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运用了行之有效的导学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专业导学;导学策略;小组学习;协作学习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倡导“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侧重点由原来的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引导学习过程、启发学习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达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自主学习是中心,教师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导师,在导学结合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将导学策略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引导、指导、辅导作用,将学生引入“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境界。

鉴于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我系重视导学工作,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入学初的目标导学,学习过程中的课程导学、实践导学等环节。

1 入学初的目标导学

在入学初,结合入学指南,我们主要进行了目标导学。帮助学习者建立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确认和选择最佳学习策略和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辅导学生应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手段获得学习资源和信息,并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和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1.1 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理念

我系开放本科学生原有的专科学历多是通过传统的学习模式取得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入学初安排集中辅导向学生详细介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性质、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要求等,使学生在进入正式学习前有一个学习观念的转变,明确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必须树立自主学习、个别化学习的理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探索自觉主动地获取和掌握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能力。

我系2004年秋季曾对开放本科62名学员作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利用网络开展教学这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表示认可。

1.2 专业思想形成的引导

在树立自主学习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入学初,向学生详细介绍开放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教学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介绍本专业开放教育教学过程和基本环节;向学生展示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等。除面授辅导、个别化指导外,在系网主页上开辟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放本科专栏,向学员动态显示了从入学直至毕业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规程、课程介绍、师生交流途径以及包含形成性作业信息和小组学习信息的学习园地等。

1.3 远程学习技术培训、学习资源引导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知识的传播,构建学习化社会,这就需要对学员进行远程学习技能培训。我系开放本科学员,多数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的网上学习能力。入学初,我们主要做了学习资源导学。通过集中辅导、课程责任教师的个别指导,短时间后学员可以顺利、便捷地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学辅导平台“网上课堂”、“电大在线”、“语音答疑”、“双向视频”及“课件学习”等的使用;登录“数字图书馆”、“数字阅览室”等。这些都为学生入学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根据我系开放本科62名学员的问卷调查,“您平时上网学习的地点大多在(多选)”的调查统计结果,可知本专业学生目前都具有网上学习条件;“您平时每天用于本专业学习的时间”的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多数同学每天能抽出1~2个小时,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都参加“网上课堂”学习,其中65%的学员自觉参加,35%的学员经教师引导后参加。

1.4 专业学习计划指导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对于以前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时间上又可以在8年内完成学业,这就要求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妥善解决工学矛盾,循序渐进地学习。在了解学生在专科学习时所学的课程及入学时的水平测试成绩的基础上,专业责任教师向学生讲解教学计划中的各门课程及其相互间的衔接关系,提出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按学校提供的教学计划,根据个人工作、家庭、学习基础与学习时间等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如计划选学多少门课程,需要补修的课程如何安排,计划几年完成学业,每个学期各修哪几门课程等。

2 学习过程中的导学

2.1 课程一体化导学

我系课程一体化导学窗口,除系主页外,更重要的是网上课堂资源。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本专业17门课程的网上课堂已陆续建立起来。每一门课程的网上课堂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细则、考核说明等教学文件;课程导学栏目、课程辅导内容;中央电大提供的IP课件及宁波电大自制的TOD视频课件以及部分CAI课件、网络课件、网上自测等教学资源。

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员能便捷地从网上课堂获取信息,学生的学习资源除文字教材以外,已大量地采用IP课件、网上课堂、课程BBS等网上资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都参加“网上课堂”学习,其中65%的学员自觉参加,35%的学员经教师引导后参加。学员对网上课堂的资源是否丰富和BBS答疑效果都给予了肯定。

2.2 课程学习导引

我系规范“一个书包”的工作,专业责任教师依据试点倡导的“个别化学习为主、集体学习为辅”的教学思想,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开放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学习导引”模板,充实了“一个书包”,完善了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课程学习导引”规定了课程简介、课程教学资源、面授计划、自学指导、关于作业、关于实验、小组活动、课程考核等教学设计一览表。各课程责任教师参照模板,完成了“课程学习导引”一览表,开学初下发给学员。教师通过“一个书包”的设计,进一步明确开放教育试点教学的特点、内涵和要求,明确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构思适应“个体化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案。学生通过“一个书包”的学习,了解课程学习的目的、特点和方式方法,以及“个体化自主学习”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求。

2.3 课程章节导学

网上课堂的课程辅导内容以章节的形式组织,集结章节的内容勾勒出课程的体系结构。例如列出了每一章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的层次、网上音视频内容的地址等;列出了每一章节的知识结构;给出了这一章重、难点内容的分析、理解及应用示例;列出了这一章的辅助学习资料。为了方便学员面授辅导课后的复习,我们将面授辅导课的电子讲义也链接在章节中。

2.4 课程考核导学

课程责任教师对本课程形成性考核、自评自测、期末及终结性考试等提出要求进行指导。网上课堂给出了课程考核说明,列出了中央电大历次考试试卷。

2.5 实践导学

(1)课程实践导学,指课程作业的安排布置,课程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平时作业是形成性考核的重要形式。开放教育试点把安排适量的平时作业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作业增加了学员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使学习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课程责任教师通过作业的布置、批改、总结和检查,可以随时发现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利于教学活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放本科课程实验是培养学员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完成好实验也有助于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领域方面,我系倾向于进行小型探究性、验证性、设计性实验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学习导引、网上课堂导学栏目、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中,对这种实验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给出了可行的指导性实验方法及步骤。

(2)集中实践导学,指对毕业论文(或设计)的指导。对毕业设计,专业责任教师制订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手册。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资格、教学要求、教学环节、选题原则、开题报告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论文格式的要求,评定成绩的要求,答辩的要求,全面验收和终审的要求等。通过目标引导、集中辅导、个别指导等方式对毕业设计各环节进行引导、辅导、指导。

3 学习过程中的导学策略

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及我校中期评估以来形成的“面授与网上课堂相结合,自主学习与教师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系在实施“导学”的过程中,既有面授辅导方式,又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媒体交互使用的方式,扩展导学时空与能力,实现与学习者多方位的实时与非实时的信息交互。

(1)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交互学习体现出多种教学辅导手段综合使用的能动优势,有利于学生更加顺利地学习。交互学习主要包括集中辅导过程中的交互(知识归纳、重点剖析、难点解惑、作业讲评等)、远程辅导过程中的交互(视频点播、直播课堂、VBI教学信息、BBS网上讨论等)、小组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同专业、同层次、居住地较近、所选课程相同、学习进度比较一致的学员一起交流,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个别辅导过程中的交互(电话答疑、电子邮件辅导、手机短信、语音信箱等)。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和学生的不同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对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网上动态助学信息,包括各系网上的教学信息公告,网上课堂的教学资源信息。开展现代远程教学,课程辅导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室里的几十个学生,而是不同时空、年龄、基础、自学能力的大量远程学员。因此,教师平时相当一部分时间放在了维护网上课堂教学资源,理清课程逻辑体系,归纳总结课程重点、难点,提供学习理解方法;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最新信息与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知识面;设计与课程学习内容或方法有关的BBS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发表自我见解等工作上。教师需按时参加中央电大直播课堂教学活动,并及时将课程信息传播给学员,并通过网络教学辅导,使学生认真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会根据自己所需,选择、利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当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输送教学信息并不排除传统的印刷媒体的使用,在我系开放本科学员中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在大量采用IP课件、网上课堂、课程BBS等网上资源的同时,文字教材仍是一种主要的学习资源。

(3)做好远程教育的实时与非实时的交互交流。目前我校可进行远程实时交互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中央电大于1998年9月起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开通的“直播课堂”,校“语音答疑”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的双向视频“虚拟课堂”等。非实时交互交流的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网上BBS讨论等。在我系开放本科学员中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员认同使用课程BBS进行网上答疑。在工作实践中,要进一步推进BBS的应用,教师要主动应用BBS来带动、督促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生的BBS使用情况予以统计,将学生使用BBS的情况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过程的内容之一,使BBS作为远程教学中弥补师生交互不足的有效手段。

我们除了认真组织学生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工具之外,还很重视电话及传统的书信等交互方式的使用。辅导教师在日常解答个别学生的各种问题时,注意作好必要的记录,并及时整理,将其中的共性问题总结出来,在网上进行资源共享。

(4)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安排适量的集中面授辅导课。在了解学生的素质能力基础上,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学意识入手,使用多媒体技术对面授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主要是进行重点难点讲解,技术应用分析、解答疑难问题、作业讲评、组织学生讨论等。着眼于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思辨方法,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组,每次集中面授辅导的内容,系里根据情况有时会为学生提供多次听课机会。集中面授辅导一般安排在双休日或晚上进行。

(5)认真改作业与答疑,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出意见与建议,指导学生下一步学习的目标。现代远程教育强调学生自治,平时作业是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也是其个性的流露,同时更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与监督。因此,学生平时作业的批改是试点工作形成性考核的重要环节,而平时的答疑解惑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导学的角度,教师回答学生提问时,不应简单地告之答案,而应先问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其表述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后引导他自己去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也同样,要善于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把正确的思路与方法或者需修补的内容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共性的也可集中在网上,同时应跟踪检查其改正的情况。

(6)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协作学习就是借助教师的参与,以学习小组形式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合作互助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我系开放本科学员中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学员认同“小组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有帮助。我系以课程为单元建立灵活多样的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具有如下功能:

① 互助功能。这不仅体现在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到启发。

② 激励功能。不论学习好与不好,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会受到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毅力,能消除学生独立学习的孤独感和乏味感。

③ 教育功能。学习小组可以成为远程教育活动的最小细胞,在其中不仅可以互相交流与促进,而且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自我完善。

我系要求开放本科班主任要引导组织学习小组的建立;要求课程责任教师把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帮助学生制订小组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场地及时间,设计小组讨论课题与方式。小组活动的内容可以是评讲作业,课程重点、难点的讨论,课程实验等内容。要将学生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的情况予以记录,并作为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并且规定每一学期、每门课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时,课程责任教师必须有两次在现场,适时引导、调节小组学习气氛,并作总结发言。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辨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