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经济论文

时间:2022-04-08 04:21: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煤炭经济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煤炭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政策取向与制度构建

作者:肖森予 李东科 赵一霖

[摘要]文章在解释循环经济的定义基础上,结合贵州煤炭工业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循环经济在煤炭工业中的适用性,提出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政策取向,包括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政策、调整煤炭产业由量向质转变和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激励政策等,最后提出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贵州;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制度保障

一、引 言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的“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简单流动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立足以可循环资源为起点的,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的,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废弃物)—产品”的反馈式闭环流动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我们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废弃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成熟阶段。

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是为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直接污染而采取的替代废弃物简单焚烧、填埋方式的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体现了从废弃物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转变;废弃物零排放是指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反馈式闭环流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贵州煤炭工业的现实情况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是建立区域能源基础的主要资源之一。据新近完成的贵州省煤炭“十一五”勘查规划显示,未来五年贵州省规划煤炭勘查项目达168个。其中通过使用省级煤炭勘查周转资金加快推进普查及必要的详查,提交资源储量224.28亿吨,新增查明资源储量86.29亿吨;通过接替资源勘查延长三个危机矿山的服务年限;通过引导和加强商业性勘查,提交资源储量127亿吨,其中新增查明资源储量76.54亿吨。贵州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种分布也较集中,这构成了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可建设功能、性质不同的煤炭生产基地。但是,贵州煤炭工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不高、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制约贵州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到贵州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如何在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在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中政府应该持怎样的政策取向及如何构建保障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循环经济在煤炭工业中的适用性

循环经济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经济增长的模式来看,马凯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技术范式的革命。二是从经济形态看,循环经济是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解决更多劳动就业的一种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用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着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上述特征能针对性地解决煤炭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量,通过不断提高和改善利用矿产资源的技术水平,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合理利用,实现矿区社会、企业、产业和环境和谐发展。由于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沿着煤炭产业生产多种相关产品,如洗选精煤炼焦,煤焦油生产煤化工产品,中煤、煤泥和矸石综合利用发电,煤矸石、粉煤灰及煤渣生产建筑材料、修路、复垦土地、美化生态环境等,把资源“吃干榨尽”,实现综合利用。

二、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政策取向

(一)加强制定煤炭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政策

围绕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各地区的优势、特色和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和重点任务,努力做大做强贵州煤炭产业。把贵州煤炭工业放在整个西部大开发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做好区域规划,实现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及行业间的互补,这是提升贵州煤炭工业的必由之路。在具备较强煤炭产业基础的地区规划建设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并制定支持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资金、人才、项目、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向基地倾斜,推动煤炭工业产业链、产业群的形成。

(二)运用政策调整煤炭产业由量向质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投资方向,使社会资源流向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和产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贵州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一是要调整投资方向,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贵州煤炭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瓶颈”问题;二是要将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造和提高传统煤炭产业,使之成为贵州参与国际国内能源市场竞争的主力;三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材料,提高煤炭产品档次,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推动煤炭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支持构建煤炭产业链,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多元持股、同下游产业的企业联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煤一电、煤一化工、煤一建材等高耗能、高附加值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推动单一煤炭资源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研究探索矿区开发的新模式。

(三)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煤炭企业目前既要缴纳矿产资源税和水资源税,又要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水资源补偿费。因此,建议对煤炭企业承担的税费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清理,以减轻煤炭企业的税费负担,有利于矿区工业生态经济建设,对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给予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政策;对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工艺与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或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加速折旧等政策。

(四)制定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激励政策

一是项目支持,尤其是对于煤炭企业申报的燃用低热值煤炭资源的坑口电厂项目和有关技术改造项目,要优先发展,加快审批,确保尽快建投运。对于在国家调控政策出台前批准立项实施,现已建成投产的项目,建议尽快办理核准手续,促进这些项目的健康运行。二是政府优先购买循环经济企业所出产品,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保证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如: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生产的建材产品可免征增值税,并由政府优先购买;对于煤炭企业利用煤矸石、煤泥生产的电力可减半征收增值税,并优先入网。由此,通过政府的表率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和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三、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道德规范的总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作为规则的制度可以有多重规则构成,但在各种规则结构中,法律制度较其他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为它往往是利益集团冲突的一种均衡选择,具有公共选择性和国家权威性,因而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制度结构中起核心作用。因此,制度构建的关键在于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有效的实施。从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实际来看,政府重点要采取如下制度保障:

(一)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健全煤炭法规体系

一是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完善办矿审核制度,严格准入标准。关键是,要通过立法来制定严格的煤炭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煤炭产业升级。二是根据国家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加快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煤炭企业的社会和历史负担。三是研究建立煤炭产业积累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积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接替产业,重视煤炭合理开发与矿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矿业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支持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

(二)加快制定循环经济相配套的各项专项法规。根据国际上的立法经验,如日本、德国等国家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都是从统领全局的基本法与专项法两个层面来展开的。其中,基本法主要从宏观战略层面规定国家或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制度,而专项法则是就对象单一的涉及某一特别领域的专门立法,是基本法的具体配套法律。因此,应该本着“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原则,制定内容具体和有可操作性的《能源产业循环经济法》或《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逐步建立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三)加强煤炭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煤炭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执法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环境执法机制的配合。在环境执法方面,由于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得不到全面的执行;由于环境执法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各个执法机关之间协调不足,种种情形影响了环境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确保有关法律的正确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执法机制,特别是建立严格的执法员选拔制度,全面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通过对各个有关执法主体的职能和执法主体之间的权利关系进行科学规范,避免多头执法和执法缺位。此外,还要在环境执法机构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执法责任机制和执法监督机制,以加强对环境执法的监督,确保环境执法工作严格依法进行。

(四)建立和完善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当前的实施循环经济的评价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社会监督重视不够,公众参与机制不足,特别是广大市民对煤炭企业的环境行为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信息了解不足,这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不严。因此,建设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必须重视建立和完善有关评价和监督机制,特别是加大公众参与评价和监督力度,在立法上要完善公众参与评价和监督的具体程序,明确处理公众意见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实施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保证循环经济战略在贵州煤炭工业中的实施。

四、语结

在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充分利用政府进行外部推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内部驱动作用,做到政府扶植与市场导向相结合。一是按市场规律发展循环经济,走市场化、产业化和全民参与的道路;二是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地运用各种法律法规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循环经济方面的诱导作用;三是健全各种相关的保障机制,使贵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发展与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与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倡导人类活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贵州煤炭工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面临着再创辉煌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为贵州煤炭工业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提供一个积极的战略路径选择。

煤炭经济论文:低碳经济及煤炭经济生态圈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力求建设无污染、少排放企业模式。其中,低碳经济,作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正在被各大企业所倡导。煤炭行业作为一个高碳行业,也在不断的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正在积极、努力构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污染量过大,产出较低,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由此低碳经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所谓低碳经济,指的就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创新手段以及新能源手段开展的全新的经济模式,其中的煤炭经济生态圈就是以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而建立形成的新兴模式[1]。

1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概述

1.1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煤炭消费第一的国家,煤炭的使用率仍然很大,对煤炭的需求量也一直不断地增加。作为一种非再生资源,煤炭的总储量是有限的,长期、大量的开采最终一定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影响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曾向世界表态,相比较2005年,2020年的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下降40%左右[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高效的低碳经济,建立并采用最新型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

1.2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定义概述

煤炭经济生态圈,整合了节约理念、生态效益理念、绿色发展趋势理念等,通过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以及煤炭产业集群扩张效应而建立的一种以煤炭产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也就是一种生态集群圈。它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煤炭行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煤炭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将煤炭经济圈进行了行业和生态角度融合。其发展背景以及指导思想主要为低碳经济理念。构建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目的是建立煤炭资源开发为主、加工产业为辅,并带动相关产业及其辅助机构快速发展。在一定的煤炭发展行业区域空间内,煤炭经济生态圈可以集聚不同圈层的产业,最终实现煤炭产业和其相关的经济产业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合理优化配置,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生态圈经济。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发展低碳经济、集约开发资源、系统升级煤炭产业。总之,要想做好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就必须积极处理好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在主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得当的基础之上,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最终对煤炭资源进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的合理、适度地开采,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煤炭行业生态圈内的经济健康发展。

1.3实行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意义

在目前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经济生态圈逐渐形成,其构建和发展始终以“低碳经济”为指导,以“低碳经济”为中心点。对未来煤炭经济以及集群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之后可以带动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固化的煤炭行业发展模式,也就是“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通过低碳、低污染来提高煤炭行业以及煤炭企业的整体效益。②煤炭生态经济圈带动了煤炭行业以及周围区域相关行业的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通过建立集群效应来发挥煤炭产业的核心主导作用,并积极的带动周边产业的相应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系统要素分析

所谓煤炭经济生态圈,它是一个集群效应,发展内容不仅仅只有煤炭经济,还包括其他经济生态圈中的产业。整个经济生态圈就是一个集合群,期间涉及很多的相关行业和产业,而煤炭资源的开采自然也就会与这些涉及行业进行相互关联,最终构成了统一的经济生态系统。概括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系统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资源要素、主体要素以及环境要素。

2.1主体要素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主要由煤炭产业、煤炭相关产业以及辅助机构三部分构成[3]。可以说,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就是煤炭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些主体要素涉及的行业众多,主要有煤炭开采加工企业、钢铁产业、煤化工业、煤炭深加工产业、发电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作为煤炭经济生态圈中核心的煤炭产业,主要是指煤炭企业的聚集,该聚集多在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密集的地方,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等来实现优势互补,进行煤炭开采。这种聚集在一定程度上也便于企业进行技术、知识、设备的创新研究,从而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2.2资源要素

煤炭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组成了煤炭经济生态圈中的资源要素。这两种要素也是主体要素的作用对象。只有合理的开发煤炭资源,并进行正确的资源使用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最大化利益,也是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炭资源在整个生态圈中是基础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没有煤炭资源就难以形成整个煤炭经济生态圈,所以,对煤炭资源应该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多行业共同作用下实行合理的煤炭资源开发工作,最终提高煤炭资源的正确利用率。煤炭经济生态圈若想发展成为一个创新的、生态化的煤炭主体功能区,就必须对煤炭资源进行充分重视和合理利用。

2.3环境要素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环境因素主要构成要素有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能脱离环境这个大空间,煤炭经济生态圈也同样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建立,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生态圈的构建一定会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所以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充分重视生态圈中的环境因素,尽量做好发展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3低碳经济下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要点

3.1集约整合煤炭资源

对煤炭资源进行集约化整合以及集约化生产,充分提高该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2合理处理污染排放物

合理、高效处理并使用煤炭资源后产生的污染物。在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之后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所以在今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中要着重建立有效的污染处理措施,并采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和再次利用,重复再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3.3清洁开采煤炭资源

生态圈模式因为具有集群效应,所以其他相关行业可以对煤炭开采提供技术支撑,进而进行清洁开采。

3.4技术创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

低碳经济主张节能、减排,所以煤炭行业和相关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新技术投资与研发,并创建最新的管理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最大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和使用,减少污染排放,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结语

本文研究了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模式,就其要素组成、涵义内容以及存在意义做了相关论述,旨在为煤炭行业和企业提供经济发展空间和未来发展指引,只有建立符合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才能确保我国煤炭行业乃至整个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相关行业和企业应该把握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行业和企业调整、转型,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二娟 单位:郑煤集团运销公司

煤炭经济论文:知识经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

煤炭的开采利用推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工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无限地、粗放地开采最终将会导致煤炭能源的危机、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全面分析煤炭工业现状,研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1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1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

煤炭的开采引起地貌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的景观,甚至还造成地表局部塌陷,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采煤过程中破坏了地下原岩应力状态,造成地下水流失、水位下降。排出的矸石堆积如山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而且矸石自燃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大气污染严重;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及工业垃圾破坏了植被和生态环境,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河流或渗入地下,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1.2煤电一体化污染

粗放的煤炭开发利用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为了延伸产业链煤电一体化综合利用势在必行。在谋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对大自然无情的伤害,火电厂发电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烟气、粉煤灰、炉渣、废水),其中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其中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其次是造成光学烟雾的氮氧化合物,它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00倍~300倍;二氧化碳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粉煤灰含有放射性元素容易致癌对人体伤害极大;悬浮颗粒则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为了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保护环境将成为永恒的主题。

2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重要支撑。煤炭工业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步伐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的耗竭将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收稿日期:2016-03-23作者简介:徐学领(1987-),男,云南人,2010年毕业于云南能源技术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现在曲靖市煤炭工业局工作。严重问题。煤炭资源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过低的采出率将导致过快消耗,它的耗竭虽然不如石油那样迫在眉睫,但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应该予以重视。

3当前形势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攻略

3.1优化煤炭行业的结构

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肆掠夺,产能过剩已成为当下一大难题,因此只有化解过剩产能才能实现脱困发展。只有借知识经济的东风,关掉效益低下的矿井来降低煤炭行业整体的运行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用高新技术装备企业,才能提高产业层次。另外对关闭矿井失业人员进行分流重新安置,实现煤炭产业结构的多样化降低产业风险。

3.2清洁开采技术

在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中,为了减少煤炭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技术,才能更清洁、效益、经济。如:为了减轻污染大力推广综合开发、开采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①优化采掘道布置,多布置煤巷减少岩石巷道掘进量;②合理选择采煤方法、生产工艺,提高煤炭回采率;③井下矸石尽量在采空区进行充填,减少矸石山堆积对环境的影响;④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广成熟“三下”采煤;⑤推广煤层气瓦斯综合技术,对井下废气合理利用;⑥研究原岩应力控制技术,减少地表塌陷合理保护村庄、河流、农田;⑦开发降尘、降噪、防潮、降温等技术,创造清洁工作环境;⑧开发和实施矿井水治理与利用技术,保护水资源。

4稳步推进煤炭加工转化,积极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①积极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拓展精煤产品;②开发利用煤层气瓦斯、逐步形成商业用气、发电、化工产品等;③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的技术交流合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形成水煤浆、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煤炭液化等洁净煤技术;④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有特色的煤化工产品如高效化肥、乙炔、甲醇、活性炭等系列产品;⑤大力开发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如煤泥低热值燃料发电、矸石砖厂、粉煤灰建材等产品开发,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为子孙谋福利。

5推动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

行业发展科技先行,为进一步推进机械化、安全质量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矿井建设的总体要求,必须抓好五个方面的科技攻关:一是推进综合机械化采煤,提高矿井采出率;二是推进信息化平台、救援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三是发展洁净煤技术,着重发展选煤技术、水煤浆技术、煤气层瓦斯利用技术、废气综合利用技术等,实现绿色开采;四是开发和研制防治瓦斯、煤尘、水灾、火灾、顶板的可靠技术、设备,进一步遏制事故的发生;五是开发研究煤化工技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6结语

未来经济的发展煤炭基础能源地位将不会改变,从全国来看,风能、太阳能有季节性限制,核能的利用有很大局限性,只有煤炭才是最稳定可靠地能源。但由于煤炭属于不可再资源,我们必须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确保能源达到最大限度潜能的开发利用,在开发过程中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高度清洁利用煤炭,确保知识经济时代煤炭工业稳步发展。

作者:徐学领 单位:曲靖市煤炭工业局

煤炭经济论文:低碳经济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

摘要:

概述了建设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重要性和构建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主要内容,提出在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应增强绿色运营意识,以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炭企业;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近年来一直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着百分之七十左右,战略意义重大。煤炭物流促进了煤炭资源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资源流通速率,使得相关煤炭产品的价值增加。与此同时,煤炭物流活动又因其自身属性和现有生产条件限制,对环境造成了很多污染和资源浪费。如何实现煤炭物流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当今社会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1煤炭绿色物流的提出

绿色物流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物流活动自身的拓展。是指物流过程中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来提高经济效率。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来规划和实施各项物流活动。其实绿色物流就是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结合统一起来,最终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煤炭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开采)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和回收物流,非绿色因素贯穿煤炭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因其煤炭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远,以及煤炭自身的特性,在物流活动中抛洒现象严重,而且煤炭生产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些污染。为了降低煤炭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并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可以采用绿色开采和绿色配送,这样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企业的资源,以便达到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并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而煤炭绿色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的机遇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煤炭企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仅加大了扶持力度,而且更加明确了政策指导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些政策使得煤炭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煤炭企业构建绿色物流系统指明了方向,为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为环境的治理保护提供了保障。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企业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物流园区的规划,让附属设施日益成熟和完善并且更加的实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状况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让企业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在电子信息系统日益发展的今天,在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方面逐渐形成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促成信息流转速率加快,特别是跨地域、跨企业的连接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处理的实现,使得物流信息使用效率剧增。随着人类对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观念不断增强和走向成熟,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物流自身环境的认识和改善解决污染意识也逐渐增强,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绿色服务和绿色物流等观念日益走进了人们的心中。人们往往会抵触那些不利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特别是针对能耗高、污染重的煤炭企业。具体到煤炭企业的绿色物流,就是要从煤炭企业自身的产品出发,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以提高运载效率和降低运输路程,使用新能源等绿色运输工具,降低废气排放以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封闭式运输、储存等以避免煤炭扬尘,并且去利用先进物流技术来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这样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来进行绿色物流。

3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构建

煤炭想要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煤炭去完成绿色化的进程,煤炭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是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如果不能够解决煤炭的污染问题将会影响企业和城市形象并且影响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煤炭的绿色化将会决定煤炭企业未来的地位和前途。绿色煤炭经济包括三部分,绿色开采、绿色物流和绿色燃烧。而绿色物流又是贯穿于整个物流经济中起支撑作用的环节,生产设备进入矿区和煤炭产品最终到达客户的手中,都需要物流的连接。所以,绿色煤炭经济是以绿色物流为基础的,煤炭绿色物流也是煤炭绿色化的关键所在。煤炭绿色物流系统中不仅仅有煤炭生产企业、集团,而且还包括政府和公众。煤炭物流系统是煤炭企业和社会各界之间的纽带,是和社会频繁接触的媒介,所以政府和社会公众在煤炭绿色化的过程中不应该是旁观者的角色,而应该作为主体去参与到煤炭绿色物流的系统的构建中来。我们需要政府去建立起环保监控体系、制定相关绿色物流法规,提供煤炭物流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控,不能依赖于企业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应该加强外部对煤炭企业的监督和控制。社会公众作为环境污染的直接接触者,受污染危害最严重,他们也应该加入到煤炭绿色物流体系的监督中来,建立绿色物流系统不是某个企业自身的责任,它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煤炭绿色物流系统构建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可循环发展的经济系统。煤炭经济的循环发展是煤炭企业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煤炭的循环经济,物流系统是绿色煤炭的重要的基础和保障。①绿色煤炭物流系统即满足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它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有效的改变了煤炭企业在社会各界中的印象和观感,同时作为输送物资的载体,它提供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性。②绿色物流系统可以减少物流物资的投入,减少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污染排放,提高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大大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③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的道路被拓宽。物流阶段所涉及的许多过程都可以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这样可以提高材料回收率和再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是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煤炭企业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炭产品的污染问题给企业和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任务,而且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污染,而且还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适时调整改变低碳运营思路。因此,推动煤炭绿色物流发展是企业和社会必然的选择,也是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实现社会和企业双赢的必由之路。

作者:杜家瑞 高宇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煤炭经济论文:煤炭销售知识经济分析

摘要:

对传统的煤炭销售进行了分析,并着重研究了知识经济对煤炭销售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广大煤炭行业管理者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煤炭销售 作用

引言

近年来,数字化网络大行其道,发展十分迅速。因此,作为数字化网络的载体,知识经济也随之进入大家的视野。在知识经济的刺激和影响下,各类企业之间竞争越发激烈。为了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各企业纷纷开始研究知识经济,并将其应用在企业管理之中。由于中国能源行业正处在向市场化稳步前进的过程中,煤炭销售传统的模式或方法已经被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淘汰。在这种情况下,煤炭行业必须深刻理解知识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并将知识经济科学合理地运用到煤炭企业管理之中,才能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知识经济简述

在信息革命的发展进行中,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应运而生[1]。知识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状态,也是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只有充分利用知识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作为帮助数字化网络运行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依附网络,快速捕获人们关注的目光,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通常情况下,知识经济对人们的影响多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方面。除却对个人的影响外,知识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还对各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传统煤炭销售分析

2.1员工素质低下

通过观察发现,煤炭行业中,销售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低下。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第一,忽视细节,决断盲目。大多数员工在销售过程中,不仅没有注意销售市场的细节问题,还忽略了销售中间环节的细节问题。对认知不全、了解不完整的销售问题,部分员工常常出现盲目决断的情况,严重阻碍了煤炭的转移销售[2]。第二,管理高层对知识经济的认知不全。多数销售的高层管理人员至今没有正确了解知识经济,对其重要性置若罔闻。在这样的管理之下,员工的销售技能、理论知识和整体素质无法提升,销售过程也极度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从而严重阻碍煤炭销售的发展和进步。

2.2产业链条单一

就传统煤炭而言,其销售模式太过单一。首先,煤炭商与客户之间是单一固定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隔绝了其他客户与煤炭商的交流和沟通,严重影响了煤炭销售途径的开拓。同时,这种单一对话的方式严重遮蔽了销售管理者洞察市场变化和需求的眼睛,致使煤炭商对经济市场的环境变化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快速地做出应对策略。从而容易破坏煤炭生产和销售的一致性,导致煤炭生产与市场要求不符,影响煤炭销售[3]。其次,煤炭商对单一合同认知不足。这是引起煤炭商与固定客户间矛盾和利益冲突最为常见的问题,双方都对合同认知不全面,发现问题后,往往不进行正确处理,而是不履行协议承诺。该问题常常由交易数量引起,煤炭商在进行批量和定量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生产数目存在差异,导致客户所需煤炭数量减少,从而严重影响客户对商家的信任,造成拒绝往来交易情况的发生。

2.3脱离知识经济

在传统煤炭行业中,其体制和知识经济间的脱钩关系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便如此,现如今还是存在很多这样的企业,无视知识经济对行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一个煤炭企业的发展如果缺乏知识经济,那么这个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质量将无法进行有效审核[4]。至此,煤炭粗制滥造的现象将会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另外,没有知识经济为煤炭专业销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煤炭派发将变得缓慢复杂,根本无法及时完成客户要求。及时实现所签合同的承诺是每一个企业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简而言之,无法完成客户需求,也就意味着客户销售市场的减少。总而言之,一个企业如果脱离了知识经济,那么企业的生产部分和销售部分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企业销售部分,不仅销售源头会出现问题,所有中间环节也将断裂,甚至整个销售链都会崩溃。

3知识经济对煤炭销售的积极作用

3.1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通过实践分析,知识经济通过帮助管理者进行企业良性管理,能够将科学有效的知识经济管理理念充分渗透进企业的销售管理工作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整个销售体系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还能够有效促进和推动管理者对基层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考核。在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的过程中,丰富员工知识是提高其各项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从某种程度讲,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对企业销售有极为重要的实际作用。这些作用不仅表现在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的结合中,还表现在销售过程中客户、市场供需以及签订合同的结合中。这种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经济特征进行灵活销售的员工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保证,同时也是企业整体向上发展的优秀带动者。

3.2加强信息技术运用

销售商遵循知识经济的指导,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煤炭销售上。通过网上销售煤炭的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资源的浪费和损耗,最大程度地控制了煤炭企业成本投入,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最优利益。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销售模式,信息技术的利用是在市场变革中发展起来的,其自身具有采集、分析功能,不仅能够自发地对网络信息进行大范围精确采集,还能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网络能够将企业的生产特征和优势显现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固原有客户的合作关系,还有利于吸引潜在客户群体,是拓宽企业销售渠道的好方法。

3.3紧密联系经济环境

在帮助煤炭企业的销售过程中,通过深刻理解知识经济发现:煤炭企业发展和进行最有效且最快捷的关键在于市场需求的洞察以及生产技术的运用。只有不断洞悉市场的供需变化,结合高效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要素才能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才能将销售与整个产业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销售商与生产商的身心统一,达成销售与生产同理想共利益的良性和谐局面。总而言之,只有加强与经济大环境的紧密联系,煤炭企业才能达到稳步发展的状态。

3.4改革创新应用技术

从一定程度上说,生产和销售是一体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故此,销售环节的进步和发展需要结合知识经济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高科技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保证煤炭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水平,还能充分保证煤炭供需的一致性。知识经济理论指出:为了应用技术的改革创新能够取得最优效果,企业必须在生产中对先进技术和高科技设备进行深化应用,并积极创新应用思路。只有将普通事项深入化、细致化,才能实践探索出最理想的生产技术,才能对销售过程起到稳定和加强作用,从而整体全面地提升煤炭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水平。

4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黄金时代的稳步到来,中国各行各业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煤炭行业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能源企业,知识经济是其市场化道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者以及促进者。作为煤炭行业的重中之重,销售人员不仅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支柱,还是掌控全国各地煤炭分配的主要决策者。因此,煤炭销售人员更应该深入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意义,结合销售实践,不断进行研究和摸索,从而将知识经济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刘丹 单位: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多种经营管理局

煤炭经济论文:煤炭经济采矿工程研究

1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2年5月以来,受国际经济总体低迷,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形势转入新常态的影响,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尖锐,库存量增大,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亏损扩大。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38.7亿t,同比下降2.5%,这是2000年后首次出现下降;全年煤炭出口574万t,同比下降2.5%;全年国内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2.9%;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持续在3亿t以上;全年煤炭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61.8点降至137.8点,累计下降24点;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减少1101.4亿元,同比下降46.2%。基于此,部分煤炭企业出现裁员减薪现象。

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比“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增加22万人,且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加之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直接冲击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笔者通过分析各煤炭行业高校的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现部分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未能就业,与煤炭行业“黄金十年”时煤炭企业争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相比,形势已发生急剧变化。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为例,2015届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总人数为302人,初次就业率与2013届、2014届相比降低,其中到煤炭企业的就业人数为63人,仅占就业总人数的11%。

3采矿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3.1社会层面

3.1.1煤炭企业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需求疲软

受煤炭行业经济下行趋势影响,煤炭企业生存困难,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减人增效的政策,调整招聘计划,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骤减。以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招聘会为例,2015届校园招聘会共收集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有效就业信息129条,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需求人数的供需比为1∶0.43。而2013年同期为1∶8,2014年为1∶6.15。与之相比,煤炭企业招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变弱,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需求持续下滑,总量严重疲软。

3.1.2经济结构调整导致煤企就业市场竞争加剧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源环境问题,如雾霾等大气污染,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阵痛导致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重化工企业经营困难,出现破产和兼并重组,致使一些企业裁员,引发结构性失业。客观上增加了煤炭企业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3.2学校层面

3.2.1专业招生计划调整滞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增多

高等教育专业调整受政策、办学方向、师资等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专业招生人数调整未能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岗位需求变化相对接,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煤炭行业“黄金十年”时期,采矿工程专业招生人数迅速增加。但是,笔者查阅2013年、2014年煤炭行业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招生计划发现,各高校并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减少招生数量,基本与2012年相当。

3.2.2就业指导滞后,缺乏系统性

在煤炭“黄金十年”时期,采矿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好,出现企业争抢毕业生的现象,学校也会因此忽略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就业指导。当煤炭行业经济形势下行时,学校才开始重视和加大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但是,大部分就业指导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且一般在大四上学期开始,而未能从大一入学就进行全程化、立体式的就业指导。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学校采取的形式也较为单一,最常见的就是举办就业讲座、就业宣讲会等,且内容集中在走马观花式的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收集等,缺乏对学生面试技巧与礼仪等在就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缺乏对学生整体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存在系统性短板。

3.3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自身层面

3.3.1能力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匹配

由于采矿人才断层,煤炭“黄金期”,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成了煤炭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此种情况致使部分学生感觉没有就业压力,学习态度不端正,其在大学期间培养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需求产生差距。首先,基础知识狭窄,采矿工程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部分学生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实践较少,且轻视通识教育课程,造成知识面狭窄,专业知识技能薄弱。其次,综合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忽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如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致使自身综合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就业难度增大。

3.3.2过度看重专业对口,职业期望高

在煤炭行业景气时,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大部分去煤矿就业,与专业对口。但是,在煤炭行业不景气时,一些学生不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观念,在求职过程中仍然过度强调专业对口,束缚了自己的就业空间,选择职业的范围减小,增加了自身就业难度。另外,受煤炭经济形势好时往届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的影响,学生对工作薪酬期望高,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不相符。在非煤炭企业求职时,学生十分看重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性质,多数只应聘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北上广”等大城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企业和基层岗位应聘。

4解决采矿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思考

4.1积极发挥社会作用,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在煤炭经济下行时,煤炭企业应该认清形势,积极应对严峻挑战,努力走出经营困境,并发挥企业的社会作用,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首先,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动应对新能源革命,创新发展,扭转当前部分煤炭企业亏损的局面,确保利润;其次,煤炭行业应注重协同治理,加大关闭小煤矿的力度,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煤炭资源有序开采,提高利用率,增强市场竞争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解决煤炭经济下行压力下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煤炭企业就业竞争压力大的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煤炭行业的复苏,应在调整经济结构时,合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小型企业,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正向拉动就业。经济发展的进程说明,增加就业岗位要依赖于高尖端企业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多数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劳动者学历不高、职业技能弱等问题,它们希望引进大学生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研发与服务能力,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实力。

4.2高校深化改革,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4.2.1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设置

采矿工程专业设置应根据煤炭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主动适应煤炭企业的需求变化,避免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出现巨大的供需矛盾。首先,高校要主动加强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合作,全面了解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需求以及人才需求计划等,对煤炭行业做出前瞻性的科学预测。及时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设置,降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风险和困难。其次,煤炭主体高校间要加强合作交流,在设置采矿工程专业时,不能只考虑本校的情况,要在全面调查煤炭行业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煤炭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办学规模、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高校要与企业之间建立反馈机制,了解用人单位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评价反馈,把它作为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设置的重要标准,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要求等,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

4.2.2加大就业指导与服务力度,推进就业工作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是专业性、系统性与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要加大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力度。

1)完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系统性。就业指导与服务要贯穿于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求学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低年级重点讲解分析煤炭行业的经济形势和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制度,通过就业指导课、模拟求职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特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求职技巧、求职礼仪与注意事项、面试技巧等;对毕业生则重点组织校园招聘会、提供与采矿工程专业相关的求职信息、就业咨询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

2)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树立“基层大有可为”的就业观念。学校要通过召开基层就业宣讲会、编制基层就业指导手册等措施,做好“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应征入伍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的政策宣讲工作,让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树立积极就业观,以实现就业。

3)组织多方力量,拓宽就业渠道。学校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多方力量参与到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多渠道推荐毕业生就业。同时,整合采矿工程专业校友资源,通过他们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信息等。此外,鼓励、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国内或国外继续攻读学位,进行深造,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4)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加大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发掘创业潜能,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和资源优势进行创业,从而实现就业。

4.3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完善自我,调整观念

4.3.1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首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上接第59页)和精深的采矿工程专业知识,注重实践,并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拓宽自身的择业选择面。其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在大学期间抓住各种机会,在不同的平台上历练自我,提高自身的组织领导、社交、创新等综合能力,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4.3.2调整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方式

煤炭经济下行,加之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调整就业观念,实现多方位就业。首先,不要过分强调与采矿工程专业对口。不要直接放弃与采矿工程专业无关的就业岗位,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把握机会,尽快找到适合自己而非一定是专业对口的工作。其次,调整职业期望值。在煤炭经济形势、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要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值,摒弃不愿到基层就业,只应聘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观念,主动到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作者:畅军亮 吴丹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经济论文:煤炭企业知识经济发展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及其作用

知识经济是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兴起并将逐渐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力量。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上面的经济模式。通过对知识和信息的合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的增长动力是知识经济最为明显的特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煤炭企业经营活动中,知识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企业的核心优势及竞争力将逐渐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而传统的物质资源的地位将会有所下降。在经济发展中,煤炭企业的人才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主要力量;管理机构和决策机构的知识化使知识产权成为最重要的产权形式,因此知识将会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知识经济的到来无疑会改变煤炭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管理,这些原因必然会导致煤炭企业的体制制度的调整。

二、知识经济对煤炭企业管理结构的影响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我国煤炭企业的外在经济的开放性得到极大的提高。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新兴科技产品、技术导致煤炭企业的外部竞争压力更加激烈,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和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煤炭企业必须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使煤炭企业走向知识型企业的道路是煤炭企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很明显的与时代息息相关。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了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已经逐渐超越资本而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具体表现为:

(一)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基本资源。

用户对煤炭企业产品的需求成为煤炭企业生产和产品研究的重要目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客户对产品的意见和预期,这有助于促进煤炭企业生产、研究过程中的分工细化,有助于更高品质的生产技术的推广。

(二)知识成为企业挽留和实现人才价值的重要工具。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职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职工的个人发展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不大。但是在经济时代,企业是知识和人才的载体,企业的主要目标将逐渐由其中的知识型人才所决定。传统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目标逐渐将转变成以知识人才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目标。具体表现为企业培养知识人才、发挥人才的特长、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造福于社会。

(三)知识经济带来了不同以往的企业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带来的管理模式,其关键在于知识人才,因此管理过程中始终要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员工的情感和思想状态,通过不同员工的不同精神状态进行管理,以激发员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者从传统的命令者和监督者,逐渐变成了不同环节、不同部门、不同生产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协调者。同时,由于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煤炭企业外在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煤炭企业对管理者以及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各种企业培训促使员工得到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对人才和知识的要求,是保证煤炭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

(四)文化管理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和主要内容。

文化管理是人文管理的基础,是企业人文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的价值观不是由少数或几个管理者来体现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优秀企业的价值观是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模式体现出来的。这种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大多数人通过长期的生产工作所积淀出来的。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促使全体员工形成统一的思想观、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知识经济对煤炭企业企业制度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长期的工业经济导致物质资本占企业主体的模式成为主流,物质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这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作为知识的载体的人才将在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物质资本的重要性相对的将会逐渐下降。在知识经济时代,煤炭企业对人才的拥有量和合理分配使用方面将会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会受到相应阶段人才素质的巨大影响。特殊环节人才的重要性与稀缺性很有可能成为煤炭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特殊知识的稀缺性将会使掌握该知识的人才成为煤炭企业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相应的,这类人才将会在煤炭企业的经营生产中分享更大的权力并获取更大的成果。换句话讲,就是煤炭企业的权力及经营成果将会逐渐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所掌握。随着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制度化和流水线化,企业中分管组织协调和技术设备方面的人才也将不断地分工细化,这将导致职工的职责更加精细,所需技能更加细化,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流水线生产。由于特殊环节人才的极度稀少和专业,一旦出现人才缺失,企业的损失将会十分重大,这种生产模式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进行适量的人才储备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招聘等方式招揽更多的人才并加以培养,使其能够胜任多个环节的技术工作,不至于企业在某个环节出问题时出现“无人可用”。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使职工的劳动能力能够衔接起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生产生活的和谐和紧密关联,以保证知识的稀缺性不至于过度明显、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知识经济正如我们日常所见,已经促使企业逐渐从“资本的逻辑”转变为“知识的逻辑”,企业的制度正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而改变。知识和人才逐渐地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和稀缺资源,企业内部的管理权正逐渐转移到知识拥有者的手中。因此,煤炭企业的制度也应该转向“知识的逻辑”的企业制度。管理权和分配权逐渐转移到知识拥有者的手中,这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特点。当然,虽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重要性逐渐地提高,知识和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物质资本在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资本参与者、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三者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对企业的影响也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合理的分配权力和利益是煤炭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企业制度是由不同时期不同的物质资本参与者、知识人才参与者、具体劳动参与者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企业管理权分配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由于参与者为数众多,所以只能从整体上分析其对企业制度的作用。这就牵扯到了各个方面的代表问题。煤炭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难以通过企业所有成员来决定企业体制和竞争策略。因此在每个阶层选择一定数量的知识人才来代表该阶层的利益,并在企业运营机制上选择合适的激励方案。建立知识型、综合性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煤炭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必须做出的选择。

作者:杨德 单位:平煤股份八矿

煤炭经济论文:网络经济煤炭贸易结构分析

1对煤炭贸易交易的影响

首先,降低了传递贸易单据频率;按照传统交易模式,煤炭交易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传递的纸面文件,甚至还包含了文件的形成和修改。从一些统计资料来看,一笔煤炭贸易至少需要几十种不同单证,如果连同正副本需要几百份以上,煤炭贸易每年产生的文件就要以亿来计,花费的纸就更多了。从这些巨额的统计数字来看,纸质操作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极易出现错误。但是应用了电子商务后,就采用电子单证替代了纸面单证,简化了业务流程及重复录入单证操作,必然降低参与工作的人数,节省人员费用。

2减少了贸易中介

传统煤炭贸易合同中各种手续繁杂,只有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够完成操作。但是在网络时代环境下,简化了贸易事务中各种繁文缛节,减少了管理煤炭贸易的费用。据相关统计发现,传统贸易结构中煤炭企业许多订单都是从中介手中所得,中介提供的贸易订单占据了煤炭企业总订单的40%以上。但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能够发掘订单附加信息潜力,有效简化了处理数据程序,降低了处理煤炭贸易的周期,同时消除了传递信息中的人工干预,降低了成本。

3对煤炭贸易的采购产生影响

传统方式采购设备属于一个繁琐过程,但是利用互联网就能够加强煤炭企业和供应商间的协作,能够将采购设备与产品之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传递信息及处理系统。在生产中出现了设备故障或需要其他机械,只需要通过网络就能够集中采购,降低管理成本,节约了采购的差旅费,有效防范了采购中出现的一些漏洞。假如说大型煤炭公司通过网络能够降低采购成本,那么电子商务同能能够给中小型煤炭企业降低采购成本,获得新交易机会。而且通过网络采购还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递到供应商,供应商接到信息后及时送货,不会影响煤炭企业正常生产。

4对煤炭贸易新增转换结构的影响

(1)技术转换。

首先软件成本;煤炭企业在开展贸易时还涉及到一些外资企业,就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翻译软件对外文商务信函进行处理,也需要通过专门会计软件对财务报表进行管理。软件成本高低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电子商务系统结构,用户所用一台电脑构成系统,所使用初始翻译成本相对较低;采用主机翻译系统,不管是自己开发还是外购,初始成本都比较高,还要日常维护软件。事实上,采用电子商务系统结构所花费的成本是远远低于主机翻译系统。

(2)学习转换。

员工培训即对煤炭企业中负责电子商务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因为传统煤炭贸易相关人员都是从生产或者依靠人际关系进入的,对网络技术了解不多,许多人员连使用都不怎么熟悉,更不会通过网络技术解决贸易中各种问题。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培训费用均用作了电子商务先期开支所用,也就是应用电子商务间所产生的支出。许多煤炭企业根本不重视员工培训,只注重贸易中的收益,在网络技术下必然不适应贸易结构发展所需。必须要扭转煤炭企业管理层的理念,重视网络技术,重视贸易结构中的人才培养。同时还要定期或不定期请一些电子商务专家到煤炭企业中处理贸易结构中的技术难题,协助管理层制定出良好的实施战略。

(3)规避风险。

在网络环境下煤炭贸易几乎都是通过网络交易,在交易过程中极可能造成信息被盗的危险,黑客能够通过网络纂改交易协议该更交易金额,损失煤炭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随着网络不断开放,交易双方面临着赖账的风险。其二买方可能通过网络否认交易指令,导致交易双方利益无法保障。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就需要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及安全机制,确保交易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机密性,而且还要加强网络安全协议,采取交易协议(如SET,SSI等)进行认证,防止交易中出现抵赖现象。不但要做好网络防范,还必须要使用正版的防火墙,通过网络技术确保网络交易,将风险降到最低。

(4)时间价值成本。

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电子商务能够降低资金周转时间,当买方提前支付了货款后,必然出现了时间价值成本,主要体现在支付过程中采用电子支付比重,以及所损失现金流量,货币成本。事实上,通过网络转款不但节约了时间,还提高了到账的速度,这种模式降低了交易风险。按照传统模式,在转款过程中花费时间较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变动影响交易。但是应用电子商务及时到账降低了交易风险,确保了贸易的正常进行。事实上,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贸易逐渐成为了煤炭贸易发展方向,必然会影响煤炭贸易结构。同时网络经济环境下的标准化及信息中介也走进了网络,不但规范了交易流程、降低了误差率以及节省了交易费用。也只有抓住时间价值,紧跟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速度,才能够提升煤炭交易。

作者:鲍薇 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煤炭经济论文:煤炭资源低碳经济论文

1鄂尔多斯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凭借着最具优势的煤炭资源,依赖于煤炭工业的突飞猛进,鄂尔多斯市实现了由穷到富的资源型城市的跨越式发展。1978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仅为219.3万吨,而2000年至2012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迅速提升,2000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企业共生产煤炭2679万吨,2012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63.938万吨,是1978年产量的292倍,2000年产量的近24倍,约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6.6亿吨的17.5%,占内蒙古自治区煤炭总产量10.6亿吨的60.3%,2003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原煤产量已超过山西省大同市,煤炭产量居全国产煤地级市之首。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推动了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2005~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增加值为例(如表1),以煤炭工业为主,包括纺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蒸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八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192.77亿元增加为2012年的1968.21亿元,占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6.8亿元的78.1%,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71.68亿元的99.8%。其中,煤炭工业的比重逐年上升,煤炭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93.4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1404.25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7.8%和71.2%,形成了“一煤独大”的局面。

1.2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特点

第一,鄂尔多斯市的工业以煤炭、炼焦、电力等行业为主,这些行业企业在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大件耐用消费品、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前期投入较大,设备的使用年限较长,不易废弃。这种特点使得企业转型、退出的难度较大,如果转型必将承担巨大的转移成本,因此,这些企业不会轻易转型。这就导致了鄂尔多斯市的工业企业对这些煤炭、炼焦、电力等行业的深度依赖,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发展在较长的时期都将依托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资源型产业在其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第二,鄂尔多斯市以煤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具有碳关联度高、能源生产和消费含碳高的高碳产业特征。从产业结构方面来讲,煤炭产业在全市工业结构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在60%以上,火电装机在全市装机容量中的比重过高,占全市装机容量的96%。可以看出,鄂尔多斯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高碳排放的特征。从工业产品结构方面来看,工业产品大多以煤炭为原材料,深加工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较大。从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面来看,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占有绝大比例,而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低碳或无碳能源的占比不足,导致鄂尔多斯市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含碳水平高。第三,能源、化工产业在鄂尔多斯市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将占主导地位,使得鄂尔多斯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呈增长态势,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将会逐渐显现,突发环境事件将呈增多态势。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导致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出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发展低碳经济是鄂尔多斯市这种资源型城市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1.3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多的依赖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使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地区产业结构单一,非资源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滞后的问题。同时,由于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第一,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能源消耗较高。鄂尔多斯市的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且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能源的开发和初级加工利用,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内部存在门类较少,结构单一且不够合理,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鄂尔多斯市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能源重化工基地,必然导致全市能源消耗的大幅增加,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第二,煤炭大量开采,资源浪费严重,能源安全问题突出。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能源的高消耗。此外,煤炭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小煤矿,这些煤炭开发企业生产设备较落后,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造成了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煤炭开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采煤过程中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鄂尔多斯每年因采煤而损失的水资源量已达到1.31亿立方米。由于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不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会面临矿竭城衰的危险。第三,资源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产生了严峻的地质和环境问题。鄂尔多斯市依靠煤炭资源获得的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对鄂尔多斯市的资源和环境造成影响,经济发展伴随着环境的结构性污染。一方面,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使鄂尔多斯采煤区及周边环境恶化,采煤区地表塌陷、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问题严峻,并出现土地干旱、植被破坏、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全市采空塌陷区面积已达120平方公里,有空顶2000万平方米,火区面积87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在蔓延和扩大。另一方面,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及煤炭、电力、化工等污染相对严重的产业在鄂尔多斯未来发展中仍将占较大比重,使得鄂尔多斯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弃物的排放量相对较大且将会呈增长态势。

2鄂尔多斯市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举措

实现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将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资源型、不可再生型经济向集约型、科技型、循环型经济转变,要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努力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碳污染排放。鄂尔多斯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资源但不依赖资源的理念,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水平高等问题,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资源转化、推广节能减排工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有效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结构转型,大力推进非资源型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多元化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求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降低产业的能源消耗量,减少碳排放量,在实现产业低碳化的同时发展新型低碳产业。鄂尔多斯市大力推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陶瓷等非煤产业的快速成长,积极发展煤炭、化工机械和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引进建设汽车制造、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构筑非资源产业集群,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鄂尔多斯市将装备制造业作为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建设的重点,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平台。作为鄂尔多斯市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2007年鄂尔多斯市开始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经过6年的发展,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产业发展平台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奇瑞汽车、中兴特汽、精功恒信重卡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以新兴重工能源装备制造、久和风力发电整机制造为龙头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以京东方液晶显示器、荣泰光电为龙头的电子产品制造业。

2.2在调整现有产业结构的同时,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鄂尔多斯市一方面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依托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发展风力发电厂,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鄂尔多斯地区第一座特大型风力发电厂——伊和乌素风电场。伊和乌素风电场装机容量规模1000千瓦。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伊和乌素风电场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6万吨,可减少因燃烧煤炭排放的有害物质达8万多吨。目前,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18个重要的风电基地之一,已并网发电的风力发电机组达上百台。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其中与美国太阳能电池巨头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Solar)签订光伏产业发展及应用合作协议,建设2000兆瓦发电能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厂,并建设光伏产业各生产环节生产线、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城乡光伏应用系统,电站建成后的规模将比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站要大30倍,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类使用太阳能项目。鄂尔多斯市积极利用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同时利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动物养殖场产生的沼气发电,可供500千瓦机组发电。

2.3加大资源转化力度,推进优势产业升级,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为了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改善地区环境质量,鄂尔多斯市从2005年开始就大力推进资源的规模化经营,淘汰落后产能。鄂尔多斯市摈弃传统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念,在对落后煤矿进行煤炭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产业链延伸,提出了“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发展循环经济原则,通过引进新技术优化优势产业内部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使煤炭生产向煤炭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转变,从而延伸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鄂尔多斯市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为目的,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路径,鼓励企业加大资源转化力度,对资源实施循环技术改造,开发建设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着力构建煤炭、电力、天然气产品、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品四大基地,从而使鄂尔多斯市的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形成上下游产品的有序链接、循环发展,实现资源和废弃物的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通过全面推进煤化工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鄂尔多斯市已形成了煤—电及其废弃物循环利用,煤—电—高载能及其废弃物循环利用、煤—煤化工及其废弃物循环利用、天然气—天然气化工及天然气+煤循环开发利用等一系列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产业升级和延伸产业链,鄂尔多斯市形成了有绝对竞争力的油、气、肥、醚、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并将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2.4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鄂尔多斯市鼓励和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鼓励资源开发企业围绕资源绿色开发和利用进行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面,鄂尔多斯市不断加强对煤矸石等煤系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采用煤矸石发电、提取环保建筑产品、生产土壤改良肥料等方式,形成了煤矸石等煤系伴生资源的大规模综合利用系统。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和引导煤炭生产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煤炭开采工艺和装备、应用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提升煤质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煤炭生产企业的现代化水平。2012年鄂尔多斯市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等方面投入资金32.434万元,与2005年投入科技研发资金9680万元相比的3.4倍。此外,鄂尔多斯市定期组织资源开发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活动,并给予企业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将研究机构成果实现产业化,以增强资源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技术创新能力。目前,鄂尔多斯市已在羊绒、煤炭、化工等主导产业领域,建设了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园区,成为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5推广节能减排工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鄂尔多斯市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原则,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在实施规划环评,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推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的应对和克服了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重型化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困难,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鄂尔多斯市一方面加大节能投入,推广节能工程,在城市建筑设计上推广节能设计标准,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在交通运输上鼓励优先使用节能环保交通工具,推广节能燃料;在公共生活方面,倡导绿色节能生活等等。同时,积极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强化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节能减排治理,对不符合环评的项目不予立项,遏制高污染项目的建设,并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的环境保护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项目“鄂尔多斯市主导产业与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导全市明确产业定位、提升产业层次、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保护及降低污染物排放等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鄂尔多斯市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开发和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碳汇林工程。碳汇林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措施,充分发挥森林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功能为目的的林业活动。2010年4月开始,鄂尔多斯市启动碳汇林项目,动员200多家煤炭企业每生产10吨煤,就捐植1棵“节能减碳树”,共同营建10万亩碳汇林。碳汇林项目的实施,使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起来,有力的促进了鄂尔多斯市低碳经济的发展。

3鄂尔多斯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虽然,鄂尔多斯市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长期来看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期逐渐转向稳定增长期,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仍将存在。长期来看,资源型产业在鄂尔多斯市的产业结构中仍将占较高比重,鄂尔多斯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格局由资源型产业为主向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转型,达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仍非常严峻。鄂尔多斯市在未来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有效地调整地区产业结构,逐步改变现有以资源为主的产业结构;二是如何解决要素供给问题,提高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如何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有效调整地区产业结构的难度很大

鄂尔多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调整,非煤产业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但是,这些产业的发展程度还不够,在地区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小,发展的稳定性不够。鄂尔多斯市以煤炭产业为主体,以“羊煤土气”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结构没有真正得到改变,资源型经济在城市发展中仍占绝对的主体地位。同时,从鄂尔多斯的自然禀赋看,并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开采和加工、电力、煤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鄂尔多斯市的总体经济构成中仍将占较大比重。在以能源及其他资源为主的产业结构下,一方面,鄂尔多斯市要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减少能源的使用和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这种资源型产业结构导致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景气度的依赖程度较大,而由于受到当前宏观经济周期性增长乏力的影响,现阶段鄂尔多斯市的能源产业和房地产业发展不景气,对鄂尔多斯市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现有以资源为主的产业结构,如何结合需求,提高煤炭清洁高效使用的供给比重,对于鄂尔多斯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转型升级而言,是一个严峻挑战。就鄂尔多斯市的能源产业来讲,如何在国家经济建设、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和谋划鄂尔多斯的能源化工产业,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能源化工产业升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实现煤炭、电力、煤化工、煤层气和天然气等煤及与煤相关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

3.2提高要素供给的质量与水平的任务依然艰巨

如何优化要素结构,解决要素供给问题,尤其是如何提高要素供给的质量与水平问题,也仍然是鄂尔多斯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鄂尔多斯市还需要在加快引进人才、科技、资金的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做大量工作。首先,鄂尔多斯市在人才引进和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方面任务艰巨。鄂尔多斯市在引进人才方面已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但是,鄂尔多斯市人口集聚水平较低,同时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鄂尔多斯市人才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使鄂尔多斯市人才基础薄弱,掌握新技术、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缺乏,人才供给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已成为影响鄂尔多斯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吸引、留住人才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此外,在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方面,鄂尔多斯市在鼓励企业提高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引进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低碳经济的推动力等方面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其次,有效解决资金供给方面的问题。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民间借贷现象,而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渐向稳定增长过渡,民间借贷现象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由于民间借贷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待化解,尤其是民间投资不足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鄂尔多斯市在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民间资金的运作渠道,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增加资金运作技术含量,提高民间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等方面的任务艰巨。最后,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与高效使用。鄂尔多斯虽然靠近黄河,但依然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煤炭行业尤其是煤化工行业耗水量大,且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如何进一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如同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一样重要,这还关系到鄂尔多斯能源、资源产业发展的水平与规模,更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鄂尔多斯市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除了要转变地区产业结构,要提高煤炭及其他资源高效清洁使用的供给比例,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与高效使用外,还需要加强低碳经济理念在民众中的普及,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落实。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也是鄂尔多斯市在低碳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鄂尔多斯市生态区位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全国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煤炭的大规模开采,给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对资源开发的承载能力逐渐降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当前,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有所回落,并逐渐转向稳定增长,鄂尔多斯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技术与管理创新、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等多方面不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鄂尔多斯市情的低碳之路。由鄂尔多斯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可以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强力推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配合,一方面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有利的政策、市场环境,形成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从而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欣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煤炭经济论文:经济新常态煤炭企业战略管理创新论文

一、煤炭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神华在创立初,实行了“矿、路、港、航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跨地区、跨行业,逐步发展成跨国的集团公司”的企业战略,立足神东矿区,不断对外扩张业务,多手段获取探矿权,储备了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2003年神华的煤炭总产量就突破1亿吨,相比成立时增长了40倍,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煤炭产销超亿吨级煤企。2004年,神华随即提出了“倾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的发展战略,2009年成为我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煤炭企业。继而,神华又实施了“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发展战略,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3678亿元,在2014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65位。相比神华,兖矿的战略实践则不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兖矿一直是一个亏损几千万的困难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选择了“科技采煤”的战略,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先进的综采放顶煤技术,产量、效率、效益此后连续数十年稳居全国煤炭行业龙头老大位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煤炭全行业亏损,但兖矿利润独占全行业利润58%,1999年更是达到90%。从1997年开始,面对当时的煤炭形势,兖矿实施“煤与非煤并重”的战略,将未来的战略重心放在了煤化工之上。但煤化工在经历了短暂暴利期后,即陷入行业性亏损。2005年开始,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各大煤业都在全国抢占煤炭资源,但兖矿对煤制油寄予厚望,依托自身煤气化经验和已掌握的低温费托合成油技术自主产权,在榆林规划远景10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但该项目遇上国家发改委控制煤制油政策,至2014年仍未审批通过。近年来,由于兖矿本部所属兖矿、济东煤田资源日趋枯竭,不得已走向省外。2011年通过公开竞标虽陆续获得两块省外煤田,但兖矿花费了巨额成本,错失了煤炭资源扩张最宝贵的时间。2013年,神华煤炭产量达到4.98亿吨,接近5亿吨;兖矿产量8419万吨,其中2600多万吨还是来自澳大利亚。从2000年到2013年,兖矿从中国煤炭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上一路下挫,在中国煤炭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排行榜上,从2003年的第4位,降到2013年的第16位;与世界500强的门槛,也是相距甚远。伴随着非煤产业的亏损,经营利润急剧减少。2013年上半年,兖矿净亏损已达数十亿。在煤化工上,兖矿并没有或得预期收益,在煤炭主业上,也没有抓住战略大发展期,错失了在省外以收购、竞标矿权等方式的快速扩张。神华则乘煤炭工业“黄金十年”之机,一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企业。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神华和兖矿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实践,我们可看出:兖矿的战略实践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本世纪前10年的战略发展则不如神华科学合理;也看到:在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战略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家的政策引导虽说至关重要,但市场机制的作用才是决定性的。煤企高层必须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条主线,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进行战略管理创新。并且,大多数煤炭企业的公有制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也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二、煤炭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方向

在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创新,是要朝着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去适应。过去,中国的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企业的战略就是完成政府计划指标,煤炭企业就是完成生产任务。现在,所有的煤炭企业战略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这一新体系,新常态这一新形势。战略风险理论对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十分重视。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目标的成功实现对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企业自身能力是构建企业战略优势的根源,也会导致战略风险。所以煤炭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可以从煤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两方面来研究。从外部环境来讲,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转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经济新常态,才是当今煤企战略管理创新的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转型和新常态的到来,企业管理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下的工厂制管理,过渡到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煤炭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关键要处理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三个成份的关系。第一是与煤炭用户的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布置的煤炭生产任务就是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炭用户构成市场的核心。找到了煤炭用户,才是找到了市场。第二是与煤炭企业本身的关系。市场经济本质就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供求关系的经济。煤炭用户是需求者、消费者,煤企自身是生产者供应者。两者是供需关系、买卖关系、交易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政府制造市场关系。第三是与政府的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缺位、越位、错位严重,过多干涉煤炭生产和煤炭价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转为煤炭市场监管、宏观政策调整和社会后勤服务。即便政府在国有煤炭企业的管理中,也仅是履行出资人监管和资产保值增值职责。从企业自身来说,主要是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规模和效益的关系。现在煤炭企业受政府或行业协会的影响,战略多数是只讲规模产值不讲利润效益,牺牲效益,盲目扩张,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过度追求规模产值,结果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抵御金融风险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战略选择应兼顾效益和规模。在获取效益的基础上扩张规模,在保持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赚取效益。二是质量和成本的关系。煤炭产品质量也是战略,采掘低成本也是战略。现在煤炭企业的困局是,一提高质量,吨煤成本就上升,利润就下降;一降低成本,质量又保证不了。三是一元和多元的关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煤炭企业搞所谓的“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多元战略,多是由政府来提倡,满足稳定社会、保障就业等目的,结果给企业竞争背上了历史包袱。搞一元和多营是企业战略,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由企业自己确定。一元和多元将会是煤企战略创新的一个艰难抉择。四是进入和退出的关系。煤企不是只能进不能退,退不一定就是损失,而是为甩掉包袱。在新常态下,市场竞争会倒逼煤企从长期亏损的多元产业中退出,退是为了进,一个企业也做不到只进不退。企业必须从不盈利、不具备竞争力的业务中退出,转型进入适合自身的行业或开发高端煤炭品种。比如:现在低迷的煤炭市场形势说明,单纯的煤炭产销已进入微利时代,煤企生存发展已不能只靠生产销售原煤和洗精煤,一煤独大,必须更加注重研发喷吹煤环保煤、搞煤电联营、煤制油等。当前,国有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本质也是一种进入煤炭高端产品市场的选择。五是非价格竞争和价格竞争的关系。现在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仅是靠提价或降价。在国外,非价格竞争才是能源企业最主要的竞争手段。企业可以不变动价格,而是专注研发煤炭新品种、提高煤质质量、提供优质运销服务、改善售后态度、加强跟踪回访等,这就是非价格竞争策略。现在我国的煤炭市场竞争,就是单纯的价格竞争。煤企盲目的价格竞争,导致中国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几乎没有市场定价权,大量进口劣质煤趁机冲入中国市场,煤炭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

三、煤炭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依据

煤炭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应立足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必须明确主体是煤炭企业自身。当前,多数煤炭企业具有国有资产的属性,制定战略多是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主导下,站在国家宏观的、经济发展全局的角度来确定企业战略,没有从企业是市场微观主体的角度研究。从国家或煤炭行业的宏观角度讲煤企战略,煤企易形成类同战略,结果就是不符合煤企的实际,这不是针对企业自身量身打造的战略,基本说的是煤炭全行业或一个省的煤炭工业发展战略。企业是生产力的载体,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国有煤炭企业之间也会存在竞争和市场风险,政府包办不了,所以要求每个煤企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企业战略。在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的战略一定要以企业的实际为根据。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只需履行国有出资人的职责和服务就好。煤炭企业实际可从五方面分析。第一,企业类型。主要有中外合资企业、省属国有企业、中央直属企业和股份上市企业几类。神华是央企,兖矿是省属企业,得到的政策支持力度肯定不同。国有企业还肩负特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特点。第二,企业的规模。煤炭大集团、煤炭大企业、地方中小企业的战略是不相同的。所以,企业规模也不能搞一刀切,之前跟风似地盲目扩大不一定都适合。企业规模应由企业自己的能力来决定。第三,发展阶段。煤炭企业在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或衰落期)的战略也是有所区别的。第四,企业技术状况。在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行业必将向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方向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煤炭企业各自掌握的生产科技、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同,相应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途径也就不一样。第五,职工队伍构成和素质状况。由于不同煤炭企业职工在思想认识、受教育层次和职教培训能力上的差异,造成企业在文化支持、工作执行力、现代化管理水平方面也就有差别。在经济新常态下,科学分析政策导向,扬长避短,多元化、差异化的战略才是煤炭企业在今后一个阶段内战略管理创新的依据。

作者:王伟 单位:山西潞安集团史志办公室

煤炭经济论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县域经济论文

一、煤炭使用现状及未来消费趋势预测

(一)锅炉用煤情况

目前,全县在用的压力锅炉有102座, 其中:燃煤的有95座,制酸余热锅炉2座,燃油锅炉5座。燃煤锅炉额定功率蒸发量总和达到500t/h,如果按常压锅炉每蒸吨60万千卡热值计算,每小时可以产生30015万千卡热量,需耗煤(平均按发热量5000大卡/千克)60吨,如果全年满负荷运行需要耗煤52.6万吨。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和其他原因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假设锅炉使用效率发挥到65%,再加上供热原煤用量占比重较大,煤质比较差,预测全县在用压力锅炉年用煤量在44万吨左右。

(二)居民住户取暖用煤情况

依据2013年度统计资料,全县共有118526户居民,其中城镇居民29649户,按采用集中供热的户占60%测算,集中供热户17790户,这样全县预计有100736户居民,冬季取暖需要自己买煤,每户平均按1.2吨用煤计算,需要耗煤12万吨左右。

(三)规模以下法人单位、个体工商户生产和取暖用煤情况调查

依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登记结果,全县共有单位数3157家,其中法人单位1823家,产业活动单位1334家庭。如果剔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集中供热的单位,用煤较大的行业小类主要是规模以下工业和住宿餐饮业。据推算,这些单位年用煤量在20万吨左右。

(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耗煤情况和趋势预测

依据2013年统计年报数据,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耗量为49万吨。随着县内一些工业生产性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如:兴安化工硝铵制造、福成水泥新型建材、承大水泥、栗源食品工业园、钢延产业园等,预计这些项目建成达产后,将会进一步拉动全县煤炭消耗增长45万吨左右。综合以上因素,目前全县年用煤量在105万吨左右。从未来几年工业发展趋势看,全年用煤量在2020年将会超过150万吨。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就要谋划未来的能源利用方式,一些新上的项目要高效清洁利用能源,建设相应的节能减排设施,起点要高,力度要大,要求要严。

二、高效利用煤炭产生的效益分析

以目前全县年用煤量105万吨为基础,每吨平均按900元计算,需要耗用资金9.5亿元。如果按每千克原煤平均5000大卡计算,按每立方米焦炉煤气4200千卡折算,全县每年燃煤折合焦炉煤气12.2亿立方米,每立米焦炉煤气0.64元计算,需要资金7.8亿元,全年可节省资金1.7亿元。如果按将来原煤用量150万吨测算,需要耗用资金13.5亿元,如果用焦炉煤气替代原煤,需要耗焦炉煤气17.42亿立方米,需要资金11.1亿元,全年可节省资金2.4亿元。目前全县通过燃煤每年的SO2排放量估计在1.68万吨,排放的废气量在10.5亿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预计通过燃煤每年的SO2排放量估计在2.4万吨,排放的废气量在15亿立方米左右。如果全县150万吨用煤,剔除边远居民住户和用于原材料等用煤,用焦炉煤气替代100万吨。这样通过“煤改气”,每年将会减少SO2排放量1.6万吨,废气排放量10亿立方米。通过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逐步用燃气替代煤炭,可以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减少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投入,也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做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大气污染的防治,既是毗邻京津、服务首都之责,又是百姓健康生活之需,更是兴隆“绿色崛起”之要。

三、几点建议

要做到统筹协调,分行业实施,整体推进,切实做好煤炭消费的监测预警,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推进燃煤锅炉改造,提高煤炭终端消费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应出台相应配套政策,鼓励燃煤企业采用高效除尘系统、高强度脱硫系统和低氮燃烧技术,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排放量。逐步淘汰燃煤锅炉,鼓励企业采用燃气锅炉进行生产活动,循序渐进地提高能源消费中燃气的比例。

(二)科学有序发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企业,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

应支持和鼓励煤炭清洁转化产业科学有序发展,从技术可靠性和项目经济性着眼,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制约。应该鼓励新建煤炭综合利用企业,为全县生产和生活由“燃煤型”向“燃气型”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用能方式变革,宣传引导居民合理用能

坚持集中与分散供能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城乡供 能基础设施,提高城乡用能效率。推动低碳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洁净煤和型煤。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使节约用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四)完善相关政策,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

应建立针对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体系,引导和鼓励并重。政府要出台相应的税费、土地、技术、资金等支持政策,让企业能够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过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在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大背景下,兴隆县一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道路,逐步消除经济发展与耗能增长和环境承载的矛盾。努力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效率,逐步提高生产和生活中清洁能源利用比重,走“绿色崛起”之路。

作者:王胜 单位:兴隆县统计局

煤炭经济论文:国有煤炭企业经济管理论文

一、当期阶段我国煤炭行业经济管理现状

1.企业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在任何企业都被看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能够保证企业的资金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整个企业的运营。在经济制度转变的过度时期,更是要很好的认识到财务工作的地位和关键性。然而部分煤炭企业并未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企业内部也缺乏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利润的获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包括财务管理的方法、财务管理的规范等等,但是在我国的煤炭企业中,普遍存在较重视会计管理,而忽略财务管理的局面。企业在生产效率、资金使用等方面所花费的精力较少,这都体现出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忽视。企业中乱用资金、造成资金浪费等现象层出不穷,这都与缺乏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2.煤炭开采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由于近几年我国煤炭行业开采政策的不断放宽,全国各地中小型煤矿大量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这都与开采技术的落后有关。小型煤矿开采的环境较为简陋,技术水平不过关,因此造成开采的浪费,采矿效率偏低。有资料曾显示,我国煤炭开采行业的机械化水平不足七成,这一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高水平开采技术更是少之又少,与此同时,中小型煤矿对煤炭开采只停留在对煤的利用上,其他资源如:煤焦油的提炼,燃料等开发的都很少。

3.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迟缓

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建设的新时期,煤炭行业也不例外,实现信息化发展已成为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信息利用的还不是很充分,机械设备的数字化建设也并未取得全方位的成就,信息化建设不仅仅要停留在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层面,而是要对信息作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此来发现市场的需求方向,走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我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还有待进一步加快。

4.忽视营销理念的重要性

一个正确的营销理念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最为科学的营销理念则是要尽可能的扩大份额,占据市场中的主要部分,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部分煤炭企业仍沿用着旧的经济体制,对于市场竞争的概念并不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传统的营销理念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

二、提升国有煤炭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1.创新煤炭企业的管理理念,丰富管理方式

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不再符合当今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经济制度的转变促使煤炭企业需要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的局面,管理理念的创新可以再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做到管理思维上的转型,向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取长补短,与自身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形成具有本企业特征的管理方法。

2.注重企业上的精细化管理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情况是多变的,且煤炭企业数量较多,相互之间竞争较为激烈,煤炭企业必须较快推进管理模式的改革,注重管理上的细节,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所谓精细化管理主要指要在不同的部门,根据其所处的实际情况,抓住安全生产、质量监管、人员的工作态度等细节,切实做好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

3.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经济管理上的规章制度,将传统的生产思想彻底的进行革除,逐渐向完善销售理念、注重生产安全等先进管理理念过度;另一方面,若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还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措施企业内部员工能够形成自主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实行统一管理。

4.以人才促发展,注重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

企业中的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高度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聘用高端技术型人才,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此外,企业也应注重对员工的定期进行技术培训,适当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快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核心实力。

5.转变营销理念

企业的营销理念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业绩,正确的营销理念可以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应根据市场上变动的供求关系,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注重市场竞争的影响,打破传统的营销理念,一切以客户满意为原则,调节好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抓住市场上的商机。

三、结束语

当前阶段,我国煤炭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若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一定的优势,一方面要从生产环节上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在公司的经济问题上改变管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地进行制度上的改进与创新,同时着眼于以往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以便于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弊端,最终实现经济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田莉 单位: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经济论文:低碳经济下煤炭经济生态圈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寻求排放少、污染少的发展模式,力求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煤炭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量大、污染高等特点极为突出,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煤炭经济亟需进行改革创新,为此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得以提出并逐步展开实践。文中将对该生态圈模式在发展中所需的基本元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关键点。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要素;关键点

为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提出要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努力使低碳经济成为现实。生态圈模式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效益理念、节约环保理念等为核心,将煤炭企业发展与生态发展相结合,使煤炭企业能够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煤炭企业及相关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基本元素

(一)主体

首先是主体要素,这一要素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煤炭产业,它在生态圈的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煤炭资源集中或企业集聚的地方都可算作是煤炭产业,在生态圈中,这些企业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协调开展各项工作;第二是与煤炭有密切关联的产业,这类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电力产业、钢铁产业等都可纳入其中;第三是辅助机构,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在建设生态圈时,各主体应当综合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实现在资源与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在运作中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开采。辅助机构应当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与设备创新,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使得生态圈内的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二)资源

资源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资源与煤炭资源。生态圈中各主体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资源进行的。该模式的生态性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资源以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只有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才能最终实现煤炭产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在整个生态圈建设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它是生态圈建设、形成的重要保障。在生态圈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各企业负责人与科研人员应当对煤炭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共同制定开放方案,使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环境

环境要素主要指生态环境要素、市场环境要素以及政策环境要素。企业的发展与环境变化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煤炭经济生态圈也不例外,因此在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环境要素予以密切的关注,同时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煤炭企业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生态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煤炭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形。因而生态权在建设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应当对环境予以足够的重视,努力降低污染,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还要根据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情况,调节自身的发展方向,力求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发展的关键点

(一)集约化生产

在生态圈模式的建设与发展中,企业应当意识到开展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对生态圈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生态圈建设要求各相关企业能够通力合作,在资源、信息等众多方面实现共享,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补,促进各自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开展集约化经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然途径。

(二)处理污染物

在生态圈的建设中,煤炭相关企业应当协调好自身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因此一定要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必要的处理,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利用新型技术、新型设备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要利用技术手段技术处理已产生的污染物,或对其进行再利用,以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使生态环境效益能够得到提升。

(三)创新技术

节能、环保是低碳经济强调的重点内容,因此生态圈内的煤炭及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充分提高煤炭资源的实际实用效率,减少对能源资源的开采,对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另外各种生产技术也应当向着低排放的方向发展,避免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奠定良好基础。

(四)清洁开采

集群效应是生态圈模式的突出特点,无论是信息、资源还是技术都能够实现高度共享,因此煤炭企业在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共享资源,获得相关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清洁开采,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境中。

三、结束语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出发建设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建设、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模式中包含主体、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各要素在生态圈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当把握好关键点,使相关企业能够开展集约化生产、清洁开采,并对技术进行必要的创新,对生产环节以及生产污染物做出相应改善。

作者:郑爱华 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煤炭经济论文:煤炭经济发展中企业会计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煤炭行业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进行改革发展,目前煤炭行业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在此阶段中,如何使会计部门得到进步并且在发展之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是当前煤炭企业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

关键词:煤炭;经济转型;企业会计;改革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财务管理工作成为现在每一个企业的重点工作,从最近几年的产能数据中,可以知道中国现在处于产能过多的时期,导致煤炭行业产量多于需求量出现煤炭价格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因此煤炭企业需要进行经济转型。

一、煤炭企业的具体发展状态

1.煤炭企业良性发展在已经过去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煤炭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安稳的进行过渡并且取得成功,煤炭的总销量在逐年提高,在过去的五年中,煤炭的产值提高约10亿吨,并且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煤炭市场保持稳定发展的同时,煤炭行业的经济也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煤炭行业内部对自身的煤炭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帮助各煤炭企业得到充足的成长空间,并且实现大型煤炭集团的组建,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2.煤炭企业在改革中取得的进步在煤炭企业实行企业会计标准之后,对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严肃思考并提出新的解决方式。目前,我国新型煤炭企业会计标准以国际标准为参考标准,全面向国际化靠拢,同时大型煤炭企业也在积极接受新的会计准则,并且使会计制度顺利的进行改革,各煤炭企业以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前企业的运行特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对突发状况的抵抗能力并且提出解决措施。同时,企业为使开发成本变的更加明显,方便企业管理,对企业内部会计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完善,为煤炭企业会计改革提供结实的基础[1]。

二、在企业进行经济转型的同时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进行完善

1.以国际会计管理制度作为标准进行改革在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的时候,首先要多方面考虑改革的方向,明确改革的重点目标,以国际标准作为主要的参考数据取长补短,了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国际制度之间的差距,并且不断完善。为达成会计制度改革目标,首先应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重视会计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其次,明确会计部门的管理范围,从传统的只重视交易事项转变成对于公司的宏观管理,最后,对公允价值进行细致分析,提高重视程度。全力缩短自身企业管理标准与国际制度的距离,实现管理制度国际化发展。并且时刻关注国内最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制度相互借鉴,为煤炭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改革提供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2.对会计管理制度不断改革,使制度保持先进性煤炭企业进行经济转型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对新会计标准进行研究,对其中的优势进行吸收,将其中具有实用性的要点融入进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当中。例如,从当前的会计准则来看,企业对所得税计算方法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分别为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这两种计算方式,是以企业会计利润为参考数据,进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在最新的会计准则中,在进行企业资产以及外债计算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会计计算基础,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企业资产外债表中现实的资产与负债信息精准化,方便对于煤炭企业进行会计核算。3.以已经上市的煤炭公司作为标杆缩短彼此之间差距已经上市的大型煤炭公司与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在公司内部的会计管理模式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前者一般采用新会计准则,而后者通常采用旧制度,甚至有一部分的企业仍然采用带有行业色彩的管理方式。这种情况对企业之间的交流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在进行煤炭经济转型时。需要对煤炭行业中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减轻各公司之间的交流难度,方便落后公司对上市企业进行学习,是煤炭企业成本精细化得到快速发展[3]。

三、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对会计工作进行创新

1.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大型煤炭企业具有资源整合快、生产规模大、产业结构复杂、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对于当前的煤炭企业发展来说,传统的煤炭会计管理核算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由各公司组成的大型煤炭产业,应该把会计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对各组成公司进行制度把控,并且通过民主得到形式选择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推动会计体制的改革与发展。2.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煤炭行业随着国家的进步,不断的取得进步空间,并且得到快速的发展,使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因为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改变,从传统的纸质书写记录工作演变到如今的计算机办公,工作内容从单纯的记录入账出账的具体数据到今天的经济战略规划与决策。煤炭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事件,也是促进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力,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提升会计工作的专业性。3.促进专业人才成长在促进煤炭企业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对专业会计人才进行培养,并且在其中挑选能够适应大范围会计总结工作的会计管理者。煤炭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的同时,需要注重人才的交接以及专业素质培养,人才培养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个,需要培养财务部门中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才,这种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着意外事故处理能力。第二个,需要使工作人员的风险评估管理能力以及资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会计工作进行改革之后,要继续进行完善,使工作人员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4]。

四、结语

会计管理制度,作为煤炭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可以有效的运用,提升整个企业的收益,在企业面临经济转型时,更应该加强会计制度建设,确保企业良性发展,减少前期生产投入,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

作者:孙锐 单位:西山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经济论文:经济煤炭产业寻租

【摘要】煤炭产业作为一个资源型产业,它的发展壮大要受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寻租是导致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对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会起到排斥作用。本文通过引入寻租者的数量(R)和寻租的价格P(R)两个变量,分析寻租对煤炭产业的就业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煤炭;寻租;资源诅咒

一、模型分析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往往低于资源匮乏的地区,即所谓“资源诅咒”的问题。如中东地区虽然掌握着黑色黄金,其经济却十分落后;日本虽缺乏自然资源,但其经济总量却高居世界第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本文认为寻租是一个重要原因。寻租是寻租者通过贿赂等手段来获取大量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寻租对社会正常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引入寻租者的数量(R)和寻租的价格P(R)这两个变量,来分析寻租对经济体的影响。寻租者的数量是指整个社会用于煤炭产业寻租的那些企业的数量,寻租的价格是那些寻租者所付出的平均成本。

模型假定如下:

其一,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不变,总投入水平为M。寻租作为一种外在要素影响煤炭企业的生产,其中寻租的价格为P,寻租的数量为R,寻租的价格和寻租者的数量线性相关。

其二,煤炭产业是一个封闭的产业,不存在同其它产业间要素的流动。

其三,煤炭企业的生产主要使用劳动(L)与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在总投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寻租,会减少或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资本)的使用。

在一定的技术和企业规模下,企业通过寻租所能获得的最大净收益是OB,随着寻租数量的增加,寻租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寻租者的净收益在不断的减少,当达到B点时,寻租者的收益就变成0,当寻租者的数量继续增加时,寻租的价格不断提高,寻租者将获得负收入。对于理性的投资者而言,曲线BC是一条无效的曲线,而B点就是寻租的最大点。

二、寻租对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影响

当总投入规模不变时,社会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寻租,必然导致投入的资本,劳动数量的减少,进而导致资本和劳动的产出降低。

图2中曲线S表示的是劳动的供给曲线,D1,D2表示的是劳动的需求曲线,当社会把资源用于寻租时,导致对劳动的需求量降低,劳动的需求曲线由D1向左下方移动到D2,形成新的均衡价格W2。而这时劳动所能获得的总收益为W2×L2×L1,而W1×L1-W2×L2的余额就是寻租所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

同理,寻租对资本的收益也会产生排斥作用,它会导致资本要么退出煤炭行业,要么参与到煤炭行业的寻租中去,从而造成煤炭行业的资源诅咒。

当寻租影响到劳动、资本对煤炭产业的投入时,它会导致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大幅度降低。

如图3所示,L表示煤炭需求曲线,S1表示在没有寻租的情况下煤炭的供给曲线,L与S1相交于点F,寻租影响煤炭生产时,供给曲线就变为S2。S2与L相交于E点。在生产规模一定时,煤炭企业投入的总资本是一定的,寻租所占资源越多,意味着用于购买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就越少。因此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它与L相交于点F。

当L与S1相交时,所产生的消费者剩余是三角形HCF,当寻租投入生产的时候,消费者剩余是HDE,劳动和资本的总剩余是HCE,所以寻租所造成的社会的福利损失不仅包含哈伯格三角EGF,还包含了塔洛克四边形DCGE,而塔洛克四边形就是社会福利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间的转换。寻租不仅导致整个社会产出的降低,而且使得消费者福利水平降低。所降低的福利即为ECOF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其中哈伯格三角是寻租所造成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而塔洛克四边形的收益由寻租的双方共同获得,所获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寻租双方的博弈。如果设租方拥有更大的权力,那么它就拥有更多的权益。

通过图3可以看出,随着S2上升幅度的加大,寻租所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在不断的增加,在整个社会福利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和资本所获得的收益在不断的减少。而反映在劳动的收入上,就是煤炭企业职工的福利水平很低,反映劳动力价格的工资甚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资本获得收入即民营企业家的利润大量降低,企业家投资煤炭行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煤炭产业市场竞争秩序被寻租严重地扭曲,政府被“俘获”,整个煤炭产业陷入资源诅咒。由此可以看出,寻租是造成煤炭产业社会福利大量损失,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煤炭产业陷入资源诅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结论

要解决煤炭产业寻租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煤炭资源产权价值的重新估价,新的估价包括各种外部性成本(如员工的培训,安全生产,环境破坏的估价等)和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减少煤炭产业寻租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第二,加强和完善政府管理经济的制度建设,合理界定政府介入煤炭产业的力度和方法,加大对违法官员的惩罚力度,使之所获制度收益高于制度成本。

煤炭经济论文:新煤炭经济形势下的统计管理工作

摘要:统计管理工作是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关键,特别在国家针对煤炭经济严峻形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情况下,煤炭统计管理工作显现出重要的地位,是任何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统计管理;新确定能生产力;去产能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贯彻落实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2016年初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国家安监局根据国务院意见要求下发了矿井按照新确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具体实施意见以及去产能等一系列化解过剩产能实施细则,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切实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通过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化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煤炭经济市场机制,煤炭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格局,要求煤炭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顺应新的生产格局调整及完善,扎实有效的保障企业在新形势下健康发展。尤其统计管理工作身先士卒,去产能、276工作日制等方案编制及执行都需要统计管理及时的参与及配合,保障国家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企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在目前新的煤炭经济形势下如何开展统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新确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统计管理工作

(一)按新确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政策解读

2016年初,以国家发改委为主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按照国发【2016】7号文件要求,从2016年5月份开始,全国按照276个工作日从新确定生产能力,即直接将现有合规产能乘以0.84(276除以330)的系数后取整,作为新的合规生产能力。同时,为防止超能力生产,保证职工正常节假日休假休息,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对于生产特种、与下游企业机械化连续供应以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煤矿企业,可在276个工作日总量内实行适度弹性工作日制度,但应制定具体方案,并向当地市级以上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根据国家一些列276工作日制新生产能力文件精神,从中可以解读出几个要点问题:一是从新确定产能矿井范围。重新确定产能煤矿范围是指所有生产煤矿,包括正常生产和停工、停产的煤矿,对于新建、改扩建、技改矿井,投产之前,也要按照竣工验收鉴定书或者设计能力乘以0.84确定生产能力后再投入生产。二是276工作日制的由来。重新确定的276工作日是全年365天减去11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再减去78个休息日(全年52周,每周休息一天半)得来的。三是如何确定矿井生产能力。①所有生产煤矿,按照设计生产能力或核定生产能力乘以0.84系数从新确定;②所有在建煤矿,按照设计能力乘以0.84系数重新确定生产能力;③2015年淘汰退出的煤矿不再重新确定;④2015年底灾害严重的煤矿重新核定的结果与本次乘以0.84系数后确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取小的数据作为最终确定的产能;⑤重新确定产能小于30万吨的矿井也要进行重新确定产能工作,但不作为产能关闭退出的依据。

(二)按照新能力生产过程中统计管理工作

煤炭企业严格按照国家一系列限产政策要求,编制按新确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方案,并按照方案实施安全生产。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统计管理工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1.编制按新确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方案中的统计管理工作。在按照国家276工作日编制生产方案过程中,需要编制符合矿井实际生产情况的方案,这就需要往常统计报表数据做支撑来分析近期矿井生产经营情况,编制出切合矿井实际的组织生产方案。在编制矿井集休方案过程中也需要结合矿井地测、接续、人员等统计数据情况来分析,编制出比较合理化的集休方案,保障矿井安全生产。2.在执行新能力生产方案过程中的统计管理工作。根据报送国家的按新确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方案,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结合井下实际,进一步细致优化采场布置、简化生产系统,使各矿采场布局相对集中、合理,做好各工区、采煤面、掘进面生产数据汇总,按照统计出来的汇总数据编排矿井各采区、工作面进度及产量计划,月度产量不超新确定生产能力。3.完成新确定能力组织生产统计报表过程中的统计管理工作。在生产统计工作中,严格执行编制的按新能力组织生产的方案,进一步抓好原始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充分真实反映矿井的实际生产水平,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

二、在企业去产能过程中的统计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去产能决策部署,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紧抓煤炭市场短暂回暖的时机,立足当前度危求生存,着眼长远转型谋发展,使整个煤炭市场整体保持了安全生产、运营有序、和谐稳定发展局面。在企业去产能工作中,统计管理工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去产能工作中人员统计工作

在去产能工作重中之重是人员安置问题,如何合理安置人员,劳动力能否顺利转岗安置,不仅关系到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做好去产能单位职工人员统计工作是开展安置工作的前提,能够真正掌握人员结构,给制定安置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去产能工作中产能置换中统计管理工作

国家在化解过剩的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为了保障煤炭市场供给平衡,实现平稳发展,纳入化解过剩产能方案的煤矿也可以获得减量置换指标,但重点仍是鼓励正常生产的煤矿进行置换。也就是说,将鼓励正常生产的小煤矿置换为安全高效大煤矿,而已经申报关闭退出的煤矿,在置换方面就要折减。这就要求企业要统计好、计算好置换产能指标数据,保障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不利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释放出高产高效的矿井的产能,置换出更多的优质产能,可以看出统计管理工作尤其重要。总之,在新的煤炭经济形势下做好统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统计基础工作扎实的开展能够有利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

作者:姬义义 贾卫东 单位:临沂矿业集团

煤炭经济论文: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对策探析

摘要:煤炭是我国基础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因此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这不仅仅是因为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的基础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我国对于煤炭的需求十分巨大,而我国传统的煤炭发展方式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弊病。因此确保煤炭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于维持国家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深入剖析我国煤炭行业在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对策分析

0前言

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煤炭行业并不是非常乐观,而且,煤炭行业发展中还存在自身的缺陷,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笔者就从当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态势出发,逐步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自身的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煤炭经济的稳健发展。

1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

中国的煤炭产业在以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直是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煤炭行业的发展更是显而易见,上升趋势大幅度提升同时煤炭产业急速扩张。而这不仅提升煤炭产业的经济效益更加使得煤炭的质量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煤炭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1煤炭产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煤炭经济快速发展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国民人均水平GDP上升的同时,煤炭经济的攀升幅度也尤为惊人。而在煤炭经济快速上升状态中最突出的一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与煤炭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好煤炭资源是政府必须要科学规划的事情。

1.2煤炭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

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煤炭产业的飞速发展,然而传统的煤炭发展方式虽然成为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一个强大助力。但在环境污染问题上越发严重,而这主要是煤炭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随着全球性的“低碳经济”概念在中国的引入,煤炭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必须要突破的瓶颈。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加快中国传统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中国煤炭产业形成了更加高效、环保的一整套的煤炭生态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1.3国家控制,煤炭产业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

煤炭是我国基础性能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并且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基础性能源的煤炭所拥有的战略性价值将不断攀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产业也将越来越被国家所注重。而国家所引起的重视必将体现在政府对煤炭产业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上。拥有政府的支持,毫无疑问将使得煤炭产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而政府的这种控制方式是一种以“节能”为主的引导式的调控,让煤炭企业接受更为科学性、理性化的先进理念。并配以多元化的发展方式,给予我国煤炭经济更加稳定合理的发展基础。

2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煤炭经济发展至今有过很多的成就,也相伴而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在不断科技化、科学化的发展态势之中,煤炭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以下将从煤炭的自身条件、市场条件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2.1煤炭产业没有形成高度统一性

市场条件对于煤炭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煤炭价格的变化浮动,对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煤炭企业。一个变化无常的煤炭价格显然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很可能会让一些小的煤炭企业因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而转型失败。最终被行业所淘汰,而在我国煤炭经济在区域上呈现出的价格差异是比较大的,主要是煤炭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价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煤炭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可能因为政府没有及时出台一些调整政策使得局部煤炭产业的价格进一步扭曲变形,而这些因市场经济所引起的煤炭经济的局域差异。将直接阻碍我国整体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可能会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2.2新能源对煤炭经济的冲击

环境因素对于煤炭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煤炭这种高污染的产业特性。并且近些年出现的温室效应,更加让煤炭产业发展受限。低碳经济的方式发展煤炭经济必然要降低煤炭经济之前的发展速度,以便求得一种经济收益与自然环境的双赢。然而煤炭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于矿区周边环境的破坏,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煤炭的加工阶段产生的废水、废渣的处理。不仅污染空气、污染地面,对于煤炭废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在我国已有部分煤炭产业集聚地区因为煤炭废水的排放而污染了居民用水,导致大量的疾病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煤炭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3.1煤炭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煤炭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加强科技化水平。在煤炭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需要不断提高煤炭企业对于煤炭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通过科技创新、设备更新,使企业不断跟进社会先进水平。才能更好的在优化煤炭企业结构的同时兼顾好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更加需要为煤炭企业注入“低碳经济”概念,以保证煤炭企业原本的活力与创造力。政府要在政策上支持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其提供足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

3.2加强对煤炭产业的调控

国家需要加强对煤炭产业的宏观调控,以稳定煤炭价格为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足够稳定、安全的环境。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煤炭企业进行产业的自我优化升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必须要根据区域实情进行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落实到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煤炭企业之间要进行统一合作,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价格体系。以求进一步巩固全国煤炭经济的上升势头,一方面强化政府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在全国建立一个煤炭生态经济圈。形成一个煤炭产业集群的完整而统一的煤炭经济发展体,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加方便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控制,更是为了给煤炭产业一个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份具有源动力的可持续性推助力。

3.3促进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环境因素方面,我国的煤炭企业呈现的是一种高污染特性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从人们的思维方式上进行最初的引导。要深入认识低碳式的煤炭生产方式具有的优越性,政府一方面要出台政策辅助企业完成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自身也要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按照适合自身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积极配合政府完成自身的优化升级。企业在贯彻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中,要综合区域各方面条件进行考虑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让员工切实的以生态型煤炭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作业,企业还需要注重设备的更新与煤炭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强化。同时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督,用好权利尽好义务。

4结语

根据我国目前的煤炭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上升,提高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又阻碍着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本文通过对煤炭经济的发展态势的分析,将我国煤炭经济的成就与问题表现出来。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剖析制定的相应的解决对策,切实地阐述着在全球温室效应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深刻说明了,要在我国处理好煤炭经济的可持续的生态、健康发展,就必须搞好煤炭企业、政府以及人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煤炭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袁香莲 单位: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

煤炭经济论文:绿色经济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创新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人居住环境的改变,人们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于能源开采、雾霾防治、能源结构优化等问题的关注在不断增多,绿色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目前存在意识薄弱、组织结构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结合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传统的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对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新的要求和规划,增强创新与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绿色经济;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煤炭行业的生产与利用,具有高能耗、高污染方面的问题,是我国中长期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点行业。而节能减排工作涉及的范畴比较宽泛,既有人为因素,又有制度因素,节能减排的成果又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关注度却在与日俱增,所以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因此,煤炭行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一定要有创新意识,从生产领域和利用领域寻求创新和突破,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煤炭行业节能减排上的难题。

1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1.1未能树立节能减排方面的正确思想和意识

随着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有些煤炭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煤炭企业,却没有充分认识到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对节能减排工作不够重视,企业的发展规划存在目光短浅、随意性强等方面的问题,企业的制度建设也没有对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和落实,致使企业的节能减排的考核体系不完善,会影响相关目标和政策的执行力度。

1.2未能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组织机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煤炭能源供需关系日趋缓和,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价格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管理机构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所以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行为很难实现,环保部门和能源计量机构及人员同样需要积极发挥相关作业,但我国相关人才比较缺乏,各个管理机构和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够,未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3未能处理好煤炭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炭行业都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所以在生产环节和利用环节都存在很多的资源浪费行为,这样的作业模式和管理习惯对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相对不利的。有的煤炭企业过分看重当前的生产效益,所以在节能减排上存在很多的抵触情绪,也没有积极、主动的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节能技术,未能有效处理好企业煤炭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现阶段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所以需要重新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加强行业发展的整体与长远规划,加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使煤炭行业步入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

2绿色经济背景下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创新对策

2.1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确立生态化的行业发展目标

基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要想实现其节能减排的目标,就一定要进行生态化的长远规划,在煤炭生产与利用等多个环节中加强生态技术的运用,以及在煤炭使用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有效节约。尤其在当前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不断加大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绿色经济的追求在不断加强。对于能源的选择上,人们开始倾向于寻找绿色、无污染、低能耗、可循环的能源资源,所以对煤炭资源的替代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煤炭行业以及企业只有不断不进行自身的生态化发展,才能实现行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统一。同时,随着绿色经济理念的宣传和发展,节能减排开始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未来会使得农村群众对煤炭资源的依赖度产生下降,加上农村地区的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更加丰富,所以在煤炭行业必须确立自身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这样才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2.2完善组织结构,加强部门协调与技术创新

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作为组织保障,确立统筹规划、多方参与、协调配合的整体发展思路。要积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享受到绿色经济发展和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带来的福利,这也有助于降低生态化、清洁化技术的推广阻力,及时淘汰一部分落后的产能和设备,关停一些非法小煤矿,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进一步发掘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除了要依赖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技术创新,这就需要每个煤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生产特点和技术特征,加上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力度。例如,有的煤炭生产企业将劣质煤用于发电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发电机组进行节能升级改造,增加了劣质煤的发电燃烧效率,同时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再如,有的发电厂会将发电产生的粉煤灰进行水泥生产,或者制造成建筑材料,从而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的问题。

2.3加强整体规划,正确处理煤炭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

在煤炭资源的生产与利用上,虽然与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只要加强整体规划,正确处理煤炭生产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基于煤炭行业特点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首先,在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时,要实现由高产稳产向清洁、节约、可持续生产的转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煤炭行业发展的当前与长远、产量与效益、产能与节能、增长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要明确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瓶颈和重点,发挥好组织管理职能,积极引进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对原有的组织方式、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使煤炭企业的发展以及行业发展更具超前意识,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再次,在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上,国家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促进政策,让我国的绿色经济和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可以步入更加健康的发展轨迹。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针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政策也将会逐渐细化,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所以煤炭行业以及企业都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工作中来,并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阶段性实现,为人民群众营造宜居、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任大鹏 单位:晋城无烟煤集团成庄矿综掘准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