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经济论文

时间:2022-04-09 11:48: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水利工程经济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中农村经济发展探究

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

1.1水管单位管理人才匮乏

工程管理质量的好坏,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直接关系,而现有的水利管理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明显不足,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多基层单位只有少数专业技术人员,有的单位甚至一名都没有,管理队伍文化程度较低,只能对一些水利工程进行简单的维护和处理,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而且人员不足。

1.2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尚未完全适应新的体制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的管理和养护也要适应新形式的变化,但长期以来所实行的管养方式,导致一些思维方式和做法处于僵化的状态,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的体制变化,管理上基本还是属于行政命令,而养护则由养护公司承担,这种上指下派的工作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体制变化,导致管养双方矛盾不断发生,结果是工程管理上不去,养护也不到位,工程管理质量和维护水平都差强人意。

1.3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的全面性和经常性不能保证

由于技术、资金、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一些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难以保证全面性和经常性,尽管多数工程也有养护管理,但往往是阶段较强,突击完成的情况较多,缺乏养护维修的定期性及周期性,很多工程因缺乏及时的养护而导致功能的缩减,很多设施设备提前老化、失修。

1.4维修养护设计方案编制方法不完善

维修养护方案应当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科学的编制、设计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价格预算、人工预算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工的预算,往往采用定额的标准来进行,但由于市场的波动,导致预算明显偏低,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在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方案,必然会与实际操作上有所冲突,由于认定的标准和实际的偏差而产生的矛盾,导致工程量的认定有很大的难度,影响实际的维修养护效果。

1.5维修养护技术资料缺乏规范

在实际的养护管理中,管护任务都是由水管单位下达的,一些任务书内容不明确,技术要求不明确,而且有很多都难以实施操作。另外在具体的管护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的约束和指导,导致一些记录不详细、内容不全、质量控制不到位等情况屡屡发生,很多养护维修都没有影像资料,维护管理公司如何施工、使用什么材料、运用什么机械等都没有原始记录,不能真实反映维修养护的工作全过程,导致完工工程量、结算、验收等资料缺乏依据支撑。

2做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对策分析

2.1转变思想,落实制度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管理和养护的水平,所以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管护意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确保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养护的水准。要加强各单位对法规、制度的学习,进行理论宣传和培训,提高思想意识,打破固有思维,能够运用新的思维和方法适应新体制,在管理工作中规范操作,妥善处理各种问题,达到现代管理的标准。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适应管养分离的工作需要,根据管理和养护要求,科学设定岗位,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一方面是通过对内部人员进行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的培训,采取讲座、现场操作、听取报告等形式,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媒介,如电视、网络、手机等工具,全面提高现有管理养护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人才,从一些大专院校及其他单位引进一些具有技术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管理及养护队伍中,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管护的水平,提高管护能力。

2.3制定详细的维修养护专项规划

针对于现有水利工程的方案,进行科学调整,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维修养护方案,提高养护的标准和要求,按照新方案高标准、高起点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科学养护,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为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2.4调整和完善日常维修养护方式

针对日常维修养护要保证全面性和经常性,以及工程巡堤查险的需求,建议将日常维修养护划分为日常养护和日常维修两部分。日常养护是指以人工和使用简单工具为主的项目,对工程小缺陷进行修补,通过固定的人员对水利工程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而日常维修则是对水利工程中的问题进行以材料为主的维修,基本上是每月实施一次,由水管单位进行月普查,以任务书形式下达任务给养护公司,由养护公司实行日常维修,任务完成,水管单位进行月考核。

2.5加大管理养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在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中,资金不足往往也是导致管护水平低的一个方面,所以要尽可能加大管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多方位筹集资金,建立专项管护资金,并如期到位,各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占用或挪用。另外在预算编制时,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尽可能在编制养护方案时,以定额为基础,允许在项目、内容和计量方式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或修改,缩小与实际不符的差距,同时满足实际需要,在确保工程不老化、不退化及工程安全运行前提下,尽可能多做专项来解决历史欠账问题,以利于改变工程面貌,改善日常方案编制方法,提高管护的水平。

作者:戴庆武 单位:公主岭市二十家子水库灌区管理所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监理作用下的经济效益

一、水利工程监理与经济效益进行概述

(一)水利工程监理

水利工程主要包含农业灌溉、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多种工程项目。水利工程监理代表一种专业化管理手段,具体是指严格参照法律规范与文件合同,规范管理水利建设。在我国,建设监理最早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建设监理的应用即可全面监管工程投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还可显著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有助于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1]。

(二)工程经济效益

效益,顾名思义是效果与利益的总成,由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共同组成。对于工程经济效益而言,指代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利润与减少的损失。通常在经济分析过程中,收益等同于经济效益。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社会效益促进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发展的基础,生态效益是必要条件。分析我国发展现状可知,水利工程的本质为公益性项目,它可被应用到生产领域,它可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它表明经济效益评估具有复杂性。

(三)两者的关系

水利工程监理在管理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坚持特定的原则,并在国家规定的正常范围内开展监理工作,不仅要对业主负责,切实保障业主自身利益,还应肩负起社会责任,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知,水利工程监理与经济效益紧密相关。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并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二、水利工程监理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发展

水利兴建作为基本社会活动,其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伴随着时代的前进,水利工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工程质量标准日益提升,对工程经济效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建设投资最初为48%,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比例先增长又下降。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强调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期,水利建设步伐日益加快,逐步建成各种基础设施,并投入运行,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水利工程监理的具体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由多个阶段共同组成,在不同的阶段,水利工程监理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1、在投资决策阶段工程监理在此阶段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全面论证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等内容,并在投在预算环节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业主的自身利益;2、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之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工程收益;3、在施工阶段待完成工程方案设计工作后,则应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此阶段,工程监理应制定科学的合同付款计划,仔细检验资金流计划,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综合分析合同付款情形,采取有效的整改意见,认真审查付款申请;4、在竣工验收阶段此阶段可映射最终的投资成果,还能体现实际造价,并与工程参建各方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

(三)水利工程监理的工作重点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全面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确保工程经济效益阶段,因机制不合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普遍存在监理职责模糊等问题,无法有效发挥在施工进度、工程投资、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方面的调控作用,失去设定工程监理的价值,并会阻碍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3]。另外,业主行为的标准化程度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工程监理作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主体,受业主委托,应全面负责工程监管工作,贯彻落实业主的各项决策,然而,在施工实践活动中,因尚未针对业主指定具体的约束机制,他们过多干涉施工现场中的各项决定,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投资的控制难度。为确保监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应做好以下内容:首先,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准备阶段,工程监理应参照合同规范,联系具体情况,认真检验设计方案,合理评判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与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在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减工程成本投入,为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其次,严格审核工程结算款。工程监理应依据工程合同严格审核、认真结算,仔细审查工程量,保证工程数据真实、可靠。同时,着重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严格执行签证程序;再次,妥善处理设计变更。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设计变更,例如,单价项目调整、工程量计算偏差、价差项目调整等内容,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会使项目造价出现变动,引发投资增加。因此,我们应妥善处理设计变更,工程监理应全面掌握变更流程,一旦预见价格调动或者项目增减等情况应认真记录,严格审核,确保设计变更透明化、合理化;最后,有效处理工程索赔。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如若出现工程索赔,将会带来停工或者增加成本投入等损失,为降低或者避免此类损失,在施工阶段应认真遵守合同规范,以免出现工程索赔。

三、结语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监理正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理论与体制尚不成熟,亟待进一步完善。为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实现水利工程的稳步发展,我们应加强水利工程监理建设,结合工程实况,改进体制规范,强化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全面服务于水利工程。

作者:庞斌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对乡村经济的作用

1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洪涝旱灾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满足防洪除涝及农业用水需求仍是治国安邦头等大事。就乐亭县而言,濒海傍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成该地区年降水量极不均匀,旱涝交替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重点论述乐亭县农田水利工程在经济中的作用,探讨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2 乐亭县基本概况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部,地处滦河下游,地势平坦,属滦河冀东滨海平原区。全县陆地总面积 1 308 km2,海岸线长 124.9 km,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乐亭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607.4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707 mm,7、8、9 三个月占全年雨量的 79%,易造成洪涝灾害;春秋冬季多干旱少雨,往往造成干旱。

乐亭县以生产粮食和果菜为主,工副业生产为辅,素有“冀东粮仓”、“渔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乐亭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在保证粮食作物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已逐步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四大特色主导产业。

3 农田水利工程对乐亭县农村经济的影响

3.1 防洪除涝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乐亭县地势低洼易涝,全县低洼易涝面积达 43 万亩。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兴修水利工程,防洪除涝,建设稳产高产田,是保障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全县有滦河防洪大堤 14.9km,滦河防洪围埝79.6 km;建有 10 年一遇的骨干排水河道 12 条,总长 366 km;5 ~ 10年一遇的重点排水渠道17 条,总长 133 km;3年一遇的乡村三、四级小型排水渠1 900多条,总长 2 600 km;修建小型桥、闸、涵 7 680 多座。全县控制流域面积1 278.6 km2。上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使乐亭县沥涝灾害基本得到控制,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3.2农田灌溉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乐亭县农田灌溉工程系统称为滦乐灌区,包括滦乐灌区工程和引滦综合开发工程。由于乐亭县受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影响,虽然境内有 29 条河流,但都属于季节性河流,主要作用是排水除涝,根本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求,打深水井采地下水灌溉农田,对沿海乡镇来说又存在成本高、效率低,过量开采易形成漏斗区甚至出现海水倒灌问题,为了彻底解决乐亭县农业用水问题,引滦河水是唯一的正确选择。为此,乐亭县政府制定了全县农业用水的方针,沿海乡镇以引滦河水为主、其他乡镇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灌溉农田,并通过30 多年的努力建成了全县农田灌溉工程体系,成为全国农业水利化县。①滦乐灌区工程。滦乐灌区工程是乐亭县唯一由外调水组成的灌溉体系,由滦县孟营闸引入滦河水,跨越滦南县直至乐亭县沿海。滦乐灌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灌溉体系,使滦河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输水能力和水的利用率。滦乐灌区的建设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的落后面貌。②引滦综合开发工程。该工程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滦河水资源,改善滦河沿岸农业灌溉条件,对引滦综合开发工程荒滩及中低产田进行综合开发治理。主要受益乡镇有 6 个,总效益面积 15 万亩,其中开荒1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5 万亩。A:滦河橡胶坝工程:该坝主体工程座落在滦河上,距滦河入海口18 km,总投资 970 万元,坝长 160 m,一次性可拦蓄水量 400 万 m3,年可调节水量 2 000 多万 m3。橡胶坝的建成改造了乐亭县东南部沿海荒滩和缺水导致的中低产田,充分利用部分滦河水资源,发展水浇地,开发和改造两岸的荒地和中低产田,同时对两岸大面积的地下水进行补充和淡化,扩大灌溉面积约5万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杨家林橡胶坝工程:该工程建成后,立即投入运行,一次性蓄水 212 万 m3,解决沿河乡镇 5 万多亩地的灌溉用水,与姜各庄橡胶坝形成联合灌溉系统,总效益面积 16 万亩。B:桥周干渠工程、二滦河清淤工程、王庄子供水工程和汤家河供水工程均系橡胶坝续建配套工程。供水渠道共计 24.58 km,各类桥闸涵建筑物32座。

滦乐灌区的建设运行不仅解决了沿海6 个乡镇农业用水问题,对沿海农业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实践证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是开发盐碱荒滩、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没有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就没有今天乐亭沿海农村的繁荣和发展。

4 干旱少雨对乐亭县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00年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滦河上游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乐亭县滦乐灌区引水量骤然减少到 1.5 亿 m3,仅相当于正常年引水量的55%,而且不能适时供水,当年造成 2.91 万亩稻田未插秧,死苗面积 7.49 万亩,部分稻田严重减产。从 2001 年至今,每年灌溉面积不足 10 万亩。2008年分配乐亭水库用水 9 700 万 m3,灌区完成植稻面积仅为 8.5 万亩。上述事实说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既要充分考虑防洪除涝、灌溉工程建设,更要重视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损失,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更应全方位提高防御旱灾的能力。

4.1实施机井灌溉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乐亭县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有着悠久的地下水开采历史。全县拥有机井数量已达 26 136 眼,全县耕地面积全部达到水浇地条件。乐亭县机井建设和机井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全县农业抗旱保丰收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连续干旱少雨,沿海地区植稻因供水无保证,地下水便成为灌溉的主要水源。井灌区使全县农业达到了受灾不减产,从而有利地推动了乐亭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4.2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是今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近年来,由于降水量减少,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之传统的灌溉方式落后,造成农业用水浪费和浇地成本逐年增加。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为农业用水提供科学的灌溉方式、实现节约用水是今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高效农业的必要保障,也是应对干旱、节约用水的革命性措施。通过乐亭县大力发展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实践证明: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具有节水、节地、省工、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

4.2.1 地下管道管灌。乐亭县 1990 年 10 月引进地下管道灌溉技术,在乐亭县的 4 个乡镇 11 个村庄进行试点示范并逐步推广,被列入河北省 《节、打、蓄、引》 节水示范县。目前,管灌已成为乐亭县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2011年乐亭县实施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工程项目,在12个乡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14万亩。整个工程总投资 7 000 万元,项目实施后,年综合效益主要是:一是增产效益,亩平均增产153 kg,增产效益为3 425万元。二是节水效益,年节水量 893 万 m3,折合成电量246万度电,每度电 0.61 元计算,年节省 150 万元。三是节地效益,按节地 2%计算,则项目区节地 2 800 亩,亩平均收入按 800 元计算,则可增收效益224万元。四是省工效益,亩地节工 1.5 个,则项目区可节省劳动用工 21 万个,每个工按25 元计算,则增收效益为 525 万元。本项目综合效益 4 324 万元。

4.2.2 滴灌。乐亭县于 1985 年首次在于坨乡一户人家建成固定式果树滴灌系统,控制面积 85 亩,投资 1.2 万元,具有省水、省工、果品增产等优点,效果良好。膜下滴灌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节水技术,适用于大田、大棚作物,节水增产效果明显。2003 年 4 月,县水务局在王滩镇苑庄村进行膜下滴灌推广试点,安装滴灌面积368 亩,投资 14.5 万元,为县内膜下滴灌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由于造价较高、易堵塞和不易检修等原因,因此该项节水灌溉技术正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尚未能大面积推广。

5 今后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5.1完善灌区工程设施建设,提高灌排标准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规模化、集约化农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目前我国灌区已占全国 4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80%的商品粮、90%以上的经济作物。因此,加强和完善灌区工程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5.2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面对世界性缺水状况,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期节约用水的意义,要通过渠道衬砌、管灌、滴灌、喷灌、灌溉用水计量等技术措施和试点示范作用改变传统灌溉模式,从而达到节约用水、提高效益的目的。

5.3加强防洪防潮工程建设。防洪防潮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防洪防潮工程大部分已运行多年,带病运行现象明显,必须加大投资力度予以整治,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5.4 加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对非公益性的小型水利工程要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建设、管理体制,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工程经济论文

一、水利工程经济投资三超问题

1、工程建设的施工时期,很多的承包商只是在不断的追逐所谓的最大化利润,对相关的工程款额进行虚报或是多报。并且,对应的监理方对于工程的最终质量以及工期非常关注,不过还是有较少部分的监理方对于经济投资管理监控方面很缺乏,这也是重要的三超因素。

2、还有就是对应的工程技术与经济投资没有合理有效的结合,很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的经济投资方面的了解非常不足,更是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事后的复核时期,只是简单的关注该工程建设的经济、概算以及对应的规则等方面进行管理控制,各个环节与部门分离性很大,最终的效果非常的不尽人意。

二、水利工程经济投资管理控制策略

1、工程施工招投标。施工团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者,诸多的实践表明工程的质量、投资、工期最重要的就是该项目工程的施工团队选择。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务必要转变之前传统的直接性任务下达型做法,展开项目建设施工招投标,择优选取资质好、信誉高的施工团队。以便于确保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的最终质量,这样可以将施工团队自身的各类管理性水平激发并提升,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经济投资管理控制非常有利,挖掘出相关企业的技术潜能,利用最先进的施工策略来缩减工程的经济投资。

2、强化合同管理。要不断的强调项目工程的相关合同管理,特别是在合同的履行期间。项目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的管理期限应该是从该合同的起始谈判日开始,到工程的结束。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签订,除去必要的国家性法律规定,并遵循平等、互利、统一的原则,对某些单项的工程进行较为明确的说明,便于缩减合同履行期间出现互相的扯皮。并且,在合同履行的期间因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会导致工程在进行的过程在会偏离了经济投资的最终目的。所以,一定要基于原理性的指导进行动态控制,经由相关的合同管理人员对该项目工程建设展开跟踪式的检查,技术的发现问题并即刻进行调整处理。

3、工程完工验收及后评估。在这个时期要对相关的竣工决算表进行编制,比如实际的项目工程建设目标性造价,并对各个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积累有效的资料,已持续的提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投资管理控制水平。项目的后评估时期是在项目施工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1至2年的运行之后施行的一次系统化项目后评估。关键就是影响性评价,也就是水利工程项目在投入运行之后对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经济成效评价是对于相关的项目施工建设经济投资以及国民的经济效益,还有必要的财务效益与技术进展及规模效益、可行性探究程度进行一定的评价,并且还要对该工程项目竣工投入运行之后的总体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便于将各类经验进行综合性的总结,为之后类似的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找出更有效的技术与经济投资组织方案,持续提升项目的决策水平以及最终经济投资效果目的。

4、强调项目工程信息管理。对应的经济投资控制及信息管理有着直接性的关联,信息才是投资控制的关键基础及依据。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信息管理过程中,务必要重视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以及储存与传送,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或是便捷的信息检索。经济投资规划设计,比如项目工程的总体投资以及各个部分的投资;投资消耗状况信息,也就是已经使用支出的各类实用性费用;项目任务总量和已经完毕任务量信息,比如各个部分工程计划的任务总量以及实际上完工的任务量,并未完工的任务量;环境信息,其包含了其余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各类经验性数据。这诸多的信息收集重要的是全方面、精确并且及时,对信息管理来讲以往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该类工作是较为薄弱的,所以在以后的建设施工中要较为关注,并利用对应的计算机辅助性方式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进行一体化的综合性处理,这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经济投资是极为有利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经济投资的因素有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较长,且对应的投资量很大、资金的流向非常复杂,如果没有一定严谨的管理控制体系,最终的经济投资目标就很难呈现,或者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水利工程经济投资管理控制是一项一体化系统性的工程,对应的建设企业对项目工程的经济投资控制管理务必要渗透于整个项目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各个时期,都要时刻的关注经济投资控制,保持经济投资的意识,利用并认真的分析相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信息,以便于合理有效的缩减或者说是尽量的避免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浪费流失,尽可能的提升水利工程经济投资效益。

作者:王志强单位: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地区水利工程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1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甚至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严重存在,工程运行困难,严重制约了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村小型水库、水利工程众多,工程属集体所有,大部分转包或转卖,集体不受益,农户是受益人,但没有使用权,以至于出现“用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用水”,“使用工程个个有份,管理维护人人无责”。产权不明、权事不清,这种权、利分离造成一些水利工程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管理责任不明,加上维护维修资金的严重匮乏,工程或遭到破坏、或被盗、或年久失修而废弃,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1.1维护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在前期投资计划中仅将建设资金列入预算,而并不包含后期的维护费用。水利工程设施投入使用后,产权主体和运行管理主体往往模糊不清。原因之一是维修资金来源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水利设施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现问题,维修就是一笔大的费用,乡镇、村两级政府出这笔费深感吃力,受益户则往往关切度不高,甚至是事不关己的态度。二是没有专门管护人员巡查看护管理,导致水利设施被盗、遭人为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从目前效果看,“一事一议”政策由于资金筹资额度小、落实难度大等问题而缺乏可操作性。灌溉用电、用水的价格都相对较高,大部分农民承担不起,而政府对农村水利投入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不足,造成管理单位在做征收水费的工作时存在困难,工程很难正常营运。

2水利工程建设盖州市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命脉。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1农业种植结构与农田水利工程

盖州市是个丘陵地区,山多地少,农业人口53.49万人,土地面积2930km2,耕地面积61.02万亩,其中水田5.62万亩,旱田37.56万亩,菜田7.63万亩,林果10.2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15亩;水利工程: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6座,小(Ⅱ)型水库12座,提水闸16个,泵站11个,塘坝183个,窖池36个,灌溉井87240个,有效灌溉面积39.1万亩,占灌溉面积的65%。占农村水利工程绝大多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现状却令人堪忧,这些工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人用、没人管,有人问、没钱修”的现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管护不到位等等,很多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2健全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增加水利工程数量

政府要建立健全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投资、政策融资、社会筹资、银行贷款、个人捐资等多种方法来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保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新型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扩大水利工程的建设范围,增加财政投资规模;其次,为避免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主管部门应该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定向定额补贴等方式,引导全社会、集体乃至农民增加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第三,要充分利用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债资金、水利建设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来实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保证。农民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在小农水项目建设上,应改变过去政府一手包办、农户参与决策和监督少的做法,遵照农村水利工程“民办公助”的原则,推行农户全过程参与的建设模式。要广泛调动受益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2.3改善种植结构,增加农业收入

原来种植结构主要是以玉米、高粱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经济附加值低。现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大棚、蔬菜、瓜果、苗木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对原水利工程灌溉、降渍、抗旱的标准要求不一致,其标准更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高农业农民收入是县级政府的主要任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适应农业产业调整就显得更加重要。

3对策和建议

3.1完善管护机制

农村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农村水利工程投入大、见效慢、管理难、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公益性较强。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问题,应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严格界定各类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是解决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公共性和农户家庭经营的个体性矛盾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民建、民管、民有、民营”的模式,逐步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培育成为用水和管水主体,赋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灌溉工程自主管理职权,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农村水利服务体系。

3.2改变种植方式

农田灌溉占用水量的70%,农田灌溉用水无非是打深井和用水泵引水的方式,造价高,增加农业产品成本。因此通过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采用滴灌来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改变种植方式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降低农产品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3采取涵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降低了农产品成本,提高了农业收入,达到发展壮大农业经济的目的。

4结语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大力提高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县、乡级水利事业发展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村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大硬伤。通过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完善管理机制,调整种植结构,采取涵盖保墒技术,加强农业节水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农产品的成本,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金鑫张春洁单位: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营口分局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估

为了更加直观地进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的评价,对于获得的各项数据需要通过报表法来进行各种报表的编制,从而方便管理者和决策者能够从各个方面直观地对比经济运行状况,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

比较法和优选法

在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比较法和优选法为工程项目寻求更加客观、合理和科学的经济决策和技术决策。通过比较和优选既可以在横向上对于不同的决策方法提供比对和选择的依据,也可以在纵向上看到方案的改进方向。所以比较法和优选法是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进行决策选择的重要手段。

综合评论法

前文已述,进行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的目的在于能够得出当前工程运行的实际动态。通过经济效益评价能够发现工程运行的诸多问题。所以,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最后,必须根据所得到的各种动态数据以及报表对整个项目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整体的运行状况作出最终的综合评价,并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体的量化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评价真正滴发挥作用。

评价的指标及评价方法

1、费用计算

费用是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一项重要的评价参数。只有通过费用的计算才能够得出只有的经济效益的好坏,而费用计算的客观、准确与否也直接影响最终的经济效益测算的结果。对于工程费用的计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费用,另一方面是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费用。不可再生资源的费用是指在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水、森林、矿产等自然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对于这部分不可再生资源的费用计算应该按照资源的机会成本来确定其影子价格。

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是采用影子价格法,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及规范要求,剔除投资概算中施工单位的税金、计划利润等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费用。项目费用包括工程固定资产和年运行费两项。固定资产是指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对各种重大设施的建设费用,也包括对原地质环境的改造费用。年运行费则是主要是包括管理费和综合维修费。其中管理费是指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补贴在内各种运行管理所产生的费用,而综合维修费则是指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维修费用。

2、经济效益估算

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地反映工程建设和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估算可以客观地发现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效益估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前面计算的费用价格,根据各项参数指标进行细致地核算和分析。首先,估算要考虑项目建成后能够灌溉农田的实际面积。这也是进行经济估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的经济指标。

其次,在进行经济效益估算时还要考虑由于实施了改工程而对农田的抗旱能力、抗涝能力和抗碱能力的提升程度以及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所带来的连锁经济效益。

上述的经济效益的估算,最终都可以通过报表的形式进行呈现。通过报表的形式,决策者可以一目了然由于实施了该工程而造成的农作物的生产状况和经济状况,从而对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有了更加直观和感性上的评价。此外,除了各种角度、各个方面的报表,还需要根据这些报表来编制完整的项目改造的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中需要对项目运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详细地阐述,以便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作者:陈占坤单位:四平市秦家屯灌区管理局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水利工程供水水价

[摘要]本文从水利行业的特点分析和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并提出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三个方面,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要分别考虑,制定水价。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价探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水利工程供的水也是一种资源,就是水资源。它的价格如何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工作中一直研究的问题。现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水利行业的特点

1.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从水利本身的实际情况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被大家所共识、它不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防洪保安全的任务,而且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和电力,还有养殖、航运等,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部门服务的,它的建设应是超前的。

2.水利工程供水的特点

水利工程供水,是由所修建的工程设施,通过蓄、引、提将水送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花费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通过交换的方式,将水卖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已逐步被大家所认识。但是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换范围受到限制,它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到处都可以交换。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它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原材料的生产,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而形成的。在我国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产水量的多少和来水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受天气的影响,年际间变化很大。你想多蓄水,天然不来水就蓄不到水;不想多蓄水,来水多了就要弃掉,造成水资源流失。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

1.制定水利工程供水水价

国务院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中提出的核订水费标准的原则,目前仍然适用。即“水费标准应在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情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水利既然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服务的,当然这种服务应是有偿的。它的产品是水利工程供的水,是不可替代的垄断产品,它的价格制定,应像电力、城市自来水、天燃气等那样,由国家制定。

2.对不同用水部门应制定不同的水价

水利工程供的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各个部门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水价时,也应分别制定。

(1)供农业用水水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且农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当时修建水利工程时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对农业用水的水价应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比较合理。

目前,我们国家工业还不太发达,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用水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经济力量。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国家投资,小型工程是国家补助资金农民出工修建的。工程建成后农民受益了,用水就应交水费,水管单位通过收水费。维持工程的简单再生产。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利润很低,供农业用水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若水价比较高(成本加利润),农民一算帐,用水灌溉所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所交水费的,农民就不用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对工业用水所定水价,应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水,它的价格制定,应按商品定价的基本理论制定,即P=C+V+M,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工业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水利又是基础产业,它的价格制定应从整体考虑。成本部分可根据单位产品的消耗计算出来,利润部分应按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投资利润率计算比较合适。

另外,还要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其资金利润率还可高于社会平均值,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促使节约用水。

利用贷款或集资修建的供水工程,在制定水价时,就不一定用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盈利部分。而应根据贷款或集资的条件(如利率、宽限期、偿还年限等),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所需的资金利润率,计算出水价。

(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种:水库供水给自来水厂,然后由自来水厂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售给居民,供这种用水户,在定水源水的水价时,要和自来水通盘考虑,两者利润要一致。否则利润大多都被自来水公司拿去,形成社会分配不公,影响供水的积极性。

第二种:水库供水由水源一直供到居民家中,制定水价时,要分别考虑。

①自有资金建的供水系统工程,所定的水价要和该城市自来水公司定的价格一致。

②水管单位利用贷款建的工程,其定价原则和方法应和前面讲的供工业用水一样。工程未建之前,进行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将水价算出,向当地政府或用水户讲清,最好订下供用水合同,明确水价。

三、水利工程供水要制定浮动价格

上面谈到的几类用水水价的制定方法和原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要考虑的。由于水利工程供水随机性比较大,来水量的多少,是受气候影响。有时来水量大于所需的供水量,受工程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蓄起来,需要弃水。这时的水价就要下浮,使用水户尽量利用自己的设施,将水蓄起来,免得将水弃掉。当来量很少时,可供的水量远小于所需水量,此时的水价就要上浮,利用价格杠杆限制用水、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新晨

四、水利工程供水要按时定额配给,超额加价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况且它是不可替代的。我国水资源很紧缺,在用水分配顺序上是优先考虑居民生活用水,而后才是工业和农业用水。每种用水都要按定额配给,超定额用水。加价,以促使节约用水。目前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很大,农业灌溉要按定额配水,超额加价的办法,促使输水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改建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将节约的水用于工业。对工业用水也要按定额供水,超额加价并实行累进制,这是促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水利工程供水的水价制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要通过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水利行业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定出对不同类型的用水水价是很重要的。今后在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方面,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途径与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各方面行业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同领域之间百花齐放,其中水利工程领域也不例外。水利工程与普通建筑工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是建筑过程之中的差距,更是功能上的差距,水利工程能够为我国的农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我国吸取了外国先进的水利建设经验以及技术,迅速提高了水利工程建筑的水平以及质量,但是在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围绕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和加强途经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建筑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水利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管理;管理制度;水利工程

1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面临的若干问题

1.1传统管理观念的扎根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方在进行水利工程建筑时,仍然抱着老旧的传统管理观念不放,仍然是实行“人治”的传统思想,认为应当由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各个方面的工作管理,经济管理就应当由会计部门以及财务部分全权负责,部门负责人一言九鼎,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权利发生滥用,最终发生贪腐、挪用建筑资金的情况,这就是传统的管理理念,而现代的管理理念则是“法治”,是通过管理规章制度全局性地进行经济管理,不以某一个人某一个部分的指令为标准,对于所有人都适用同样的规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使用。

1.2管理制度匮乏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小中型的建筑企业要不就是完全没有管理制度,要不就是管理制度虽然设立但是形同虚设,这既是管理理念的缺失更是有部分人特意而为,所谓“权利需要关在笼子里”就是这个道理。谈到管理制度,就不能简单地要求建立一个管理制度,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完善的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但是目前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最缺乏的就是科学与合理,这方面的缺失是需要长久的努力与学习才有可能形成。

1.3运行资金短缺

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的重要一点就是运行资金量上的差距,一般工程而言都能够快速地资金回笼,因此在运行资金上一般不会发生短缺的情况,但是水利工程不仅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筑资金,同时在建筑工程完成后,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仍然很难快速的回收资金,导致后期工程维护上与运行上的资金发生短缺,这种情况是常常发生并且难以避免,这是由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导致。防洪排涝是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之一,但通过防洪排涝很难收到物质上的收获,这更多是一种公益性的工程建筑,很多情况下是由水利部门以及国家直接出资,就容易导致收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最后发生运行资金短缺的情况,也是导致目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出现重大问题的主要原因。

1.4经济管理技术不足

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部分,需要管理人员有着相应的管理学识,但是在现实情况之中,往往在建筑工程企业内部没有这样的管理人员存在,这就导致了在出现需要经济管理水平较高的人员解决问题的时候无人可用的情况,并且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科班教育,往往都是由其他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教导就开始上岗,因此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过经济管理,这就导致了在经济管理之中不能很好地解决突发问题,这不仅仅是水利工程行业的现状更是整个建筑工程领域的现状。

2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方法

2.1树立新型的经济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

要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摒弃过去的“人治”传统经济管理理念,重新树立现代的“法治”经济管理理念,经济管理理念上的转变是需要从上到下进行,即首先要在管理层推行这种管理的理念,让每一位管理人员以及经理都认识到管理观念的转变有多么重要,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与管理效果,真正做到资金落到实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水平。尽管采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理念,要摒弃“人治”的传统思想,但是并不代表着管理人员就不再重要,因为管理规章毕竟是死板的、书面的,而某些突发状况需要变通地进行管理,这时候就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管理规章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变通,不管是采用传统还是现代的经济管理理念,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资金使用到位并且有着效果,因此树立新型的经济管理理念不是外表上、名义上的转变,是在坚守最终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经济管理的方式上的转变。

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就要妥善地处理资金的收入和使用两大问题,必须严格审核每一笔资金的使用,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发挥其效果,当资金收入时,要进行及时地记录与妥善的安置,财务部门内部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资金的走向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同时应当明确分工,对于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多个不同部门之间对于资金的使用之上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防止越权情况的发生。最后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规章,这个管理规章是要经过充分地规划才能够进行制定,需要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专业人士的指点,并且充分地征询基层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意见,最终制定而出,这个管理规章要行使在整个建筑企业之中,任何人员都要遵守。

2.3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

对于质量监督员而言,需要具有相当水准的专业水平,在监督之中也要采用专门的质量检测工具进行,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首先要保证相应的硬件水平处于高端状态,要加大对于质量监督的投入,及时更新相关设备,防止因为设备落后而导致质量监督出现误差,其次要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相关专业技能,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正是需要相关人员拥有较高水平的相关专业技能,从而才能完成准确的质量监督检测过程,获得全面的质量监督结果。2.4加大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在进行经济管理时,资金出现严重的短缺,就算管理水平再高,管理方法再科学也无法挽回这种根本性的缺陷,因此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当然这种资金的投入不是无止度,需要相关单位根据具体的水利工程需要进行资金预算上的设计,既要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完成,更要保证不会出现国家资产的流失,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

2.5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无论是哪种建筑工程,都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安全第一,建筑第二”,建筑工地是安全问题的高发地区,这是由于建筑工程各种高危险程度的施工器械和坑道等危险地区,严重影响着施工人员的人身生命安全,一旦人员发生安全事故,想需要建筑方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而就是赔款等经济上的损失,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追究体系,那么这个相应的损失就需要由建筑方承担,造成没有效果的资金支出,从而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水平,因此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按照相应的体系,找到需要承担责任的相关责任人,则可以进行相应的追责,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结语

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农业、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在进行招标或者建设,在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很多经济管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才能真正提高水利工程的建筑整体水平,需要整个行业人士的不懈努力。

作者:田洪国 单位:山东黄河河务局聊城黄河河务局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陆续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目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途径与方法,以促进水利资源的经济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重要性;途径;方法

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经济管理不仅需要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更需要懂经济、懂管理的专业人才。由于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受地理区域的影响,这就要求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要找到更有效的管理办法与途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从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发挥水利工程的更大作用。

1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城市防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1.1基础性和广泛性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因素,扮演着关键角色。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可以合理的协调好水资源的利用,同时对水利工程的养护有着重要作用。1.2公共服务性和社会效益性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不仅为农业服务,还为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服务的公共性、效益的社会性。如我国著名的三峡水电工程的建设,它在保持中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清洁能源开发的方向上有着重要的意义。1.3有效性的统一和协调水资源是关系到全球地区和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兴水利和除水害关系到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全局。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综合规划水利工程、统筹安排,可以有效的统一和协调生态环境,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确保社会持续、国民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2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传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单位进行经济管理的程序和办法普遍陈旧。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然非常落后,这些管理条例已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无法在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结构相符合中进行有效管理。2.2水利工程的生命检测和数据收集缺乏系统性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存在的问题更多,安全隐患更是不可大意。在水利工程施工工程中,受操作和各种其他因素的制约,其状态会呈现出多种变化,由于这种变化的隐蔽性,不能进行快速检测,造成不可遇见情况的继续,进而难以彻底排除安全隐患。例如,土石方爆破作业中,火工材料运用不当,会造成爆破安全问题;在汛期或潮汐期间施工,会有洪水和潮汐突然侵袭的状况,安全隐患无处不在。2.3管理水平低,经济管理意识不强由于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致使检测的有效性达不到预期目标,不能随时随地的掌握水利工程动态信息,节能养护效果不达标。工程经济管理缺乏统筹性,预期效果难以实现。2.4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零散不集中,使得管理人员工作质量差,工作效率低下,工程管理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更能发挥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好的保障。2.5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运行资金缺乏防洪排涝是水管单位和工程经济管理部门的共同任务,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大量生产维修活动会消耗较多的人力、设备和财力。通过供水收取的费用,远远不能解决管理工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这种情况导致了工程养护维修不能正常进行,从而使水利工程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

3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3.1树立先进理念,转变管理模式尽管国家比较重视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方面进行革新,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经济管理上管理人员的想法还相对保守,仍然不能“推陈出新”,不能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因此,需要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人员转变管理模式,树立先进管理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比如可以开展学习水利法规,进行集体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本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还应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课程,认真学习行业知识,提升素质,增强管理本领。3.2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扎实的技术功底,经济管理人员应合理运用有效资金为其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开展技术检测等工作。比如,可以在水利实验室配置万能材料试验机、混凝土养护室自动养护仪、光电液测试仪以及混凝土级配试验所需的全套设备等,这些都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及时快速的检测数据。3.3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体制为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便于水利工程管理,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一方面,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建立严格的监管体制,各部门需要定义好自己的责任,避免监管体系中责任不明的出现。建立相应的激励体制,以便更好地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工程特殊环节,要及时进行系统跟踪,在出现安全隐患时,做到及时正确处理。比如,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狠抓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到位到岗情况,同时应了解掌握施工、监理的基本情况,提出质量管理方面的有关要求,掌握好经济监督管理的主动权。3.4加大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的项目多数为公益项目,这就使得水利部门的融资处在很尴尬的境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家、社会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国家、政府对水利工程资金的投入必须大大加强,有了国家财政的支持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比如,政府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放贷政策,对工商企业进行水利工程的宣传,加大融资,得到更多的来自社会的资金,改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资金困境。3.5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统筹优化水资源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这就要求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人员应注重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以提高水利工程利用价值为主的经济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这样水资源才能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服务。例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合理有效的利用了水资源,改变了我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这一工程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扩大了我国的内需,提升了国内GDP。在生态意义方面,南水北调工程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利用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3.6注重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前提是要进行工程的安全管理。不论是建筑工程还是水利工程,安全都是第一要义。在水利工程项目中,需要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度,对安全问题需要未雨绸缪,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万无一失。比如,可以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事故的培训,学习工程安全手册,定期考核,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4结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水利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庞大繁琐,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要细致入微,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对工程的监督绝不松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一套符合本单位的经济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适应水利工程的发展,管理人员还需认真学习有关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民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原动力。

作者:毛文莉 单位:辽宁润中供水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摘要:深化农村水利工程改革,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如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很多水利工程在乡镇部门兼并重组中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文章将从深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革实践中来提出积极的对策,为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有序转型创造有利环境。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水利;水利工程建设;农村经济转型;农业生产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构建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关键环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中央多次强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特别是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更要从保障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基础上,来促进粮食增长,为农村经济持续稳定提供保障。

1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研究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对重点水资源欠缺研究者的区域,从改造传统农业水利工程实践中,来强化病险水库的加固、末级渠系的完善,为农村广大群众提供了有力的用水保障。然而,随着各地水资源差异性的严峻,对农村缺水区水供给不平衡问题尤其突出,再加之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结构不合理,对粮食生产、农民生活都带来了威胁。因此,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意义重大。总的来看,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利设施建设整体堪忧,现有耕地19.5亿亩,其中缺水灌溉的耕地有11亿亩以上,仅有7亿亩耕地实现了有效灌溉;在灌溉方式上,传统浇灌方式占据总灌溉面积的2/3,水资源利用率不足45%;对于农田排涝设施标准较低,加之部分地区水利工程配套设施老化、失修问题,防洪减灾功能大幅降低。二是农业水利工程服务功能退化严重,从现有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属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由于施工技术、标准不高,对于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大打折扣,整体效益偏低;如水利工程淤积严重,各类工程病险加剧、农田灌溉获益面积不足;对于近年来新建水利工程,由于配套率不足2/3,难以获得设计能力;在后期水利工程维护资金投入上不够,也制约了水利工程的服务效能。三是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整体较低,从现有水利工程管理来看,一方面是基础性水利工程的退化、老化;另一方面新建水利工程配套率不足,对于农业生产、农村用水工作无法有效保障,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新农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在灌溉制度、灌溉方法上传统土渠灌溉为主,喷灌、微灌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导致涉水农业水利工程应用效率低下。

2制约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应用水平的因素

自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有所下滑,各县区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往往存在较大缺口,对于原有水利设施管理工作不到位,相关配套工程缺乏必要养护,导致很多水利工程陷入废弃状态。总的来说,造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低下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明确。从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对于集体经济下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退出主体地位,致使很多水利工程管理与农民的分散经营之间形成矛盾,用水单位只管用,管水部门吃老本,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公益性、准公益性目标工作责任划分不明确,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不到位,长期以来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维护资金,财政下拨数量有限,再加之税费改革后,对“两工”的取消,水利建设农民工劳动力减少,加剧了农村水利工程的供需矛盾,农业生产收入的减少,农民外出务工,降低了农业投入积极性,而近年来中央财政资金多用于水土保持、水管单位工资补贴,而真正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更少;据统计,根据我国农业灌溉面积来算,在确保10亿亩土地灌溉目标下,只能依靠节水灌溉技术来解决新增灌溉面积,而节水改造工程每亩资金为400元,相比之下资金缺口非常巨大。三是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主体来看,机构及人员编制不到位,有人用,无人管现象普遍,特别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多以管理上产权制度不明确,导致管理及维护陷入缺位状态;从水利工程运行机制来看,对于管水与经营性工程缺乏明确分开,资金使用不到位,缺乏应有的监督,导致水利工程重建设而轻管理,重枢纽而轻配套。四是水利工程资金渠道分散,缺乏整体性。我国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国土部门等涉农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渠道较为分散,特别是在统一协调机制上,对工程规划与建设缺乏整体布局,导致专项资金多出现“卡脖子”工程,对于农业地头水利工程缺乏投入,支线工程落后于骨干工程,难以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实效。

3构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积极对策

从我国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来看,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周期长、规模大,在推进投资主体市场化实践中,要围绕政府的主体地位来明确投资方向,优化水利工程建设的公益性。从加强水利工程利用效率上,推进试点探索,改善水利项目的运营水平;在水利项目产权、水权改革上,要从责任主体上进行明确,提升水资源的效率。

3.1明确分工、合理调整水利工程建设相关财权、事权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水利建设工程资金管理上,无论是用于基本建设投资还是用于大型灌区改造工程,要从水利工程建设的公益性特点上,对各项财权、事权的主体进行明确划分,特别是在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及中低产田灌区改造工程中,要从财力上给予倾斜,围绕“财政为主、多元主体”思路,构建多元化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体系,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民营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到投资建设中。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细化中:一要创新水利工程建设投融资结构,一方面通过财政贴息、贷款优惠来加强以奖代补方式;另一方面注重对社会力量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投入比例,构建投资渠道多元化。二要强化各涉农水利工程建设的协同工作,特别是在政府主渠道作用中,要加强财政调配工作的衔接机制。三要强化对集中连片区域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如以县级单位为主来进行水利工程集中投入。四要完善建设资金的使用机制,从财权、事权上进行合理分工,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3.2强化农民参与建设积极性,保障工程施工落到实处

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参与建设施工的主要对象,要从优化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上,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如在水利项目评价中,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媒介宣传,从报纸、新闻、村委公开等信息中,鼓励农民参与决策,尊重农民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论证中的建议,广泛吸收各界人士参与项目评议。同时,在具体水利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坚持“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导向,围绕政府资金投入,创新多种资金补助方式,如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等手段,增强农民参与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具体来看,在施工前期,从水利工程动员大会上,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在村级水利工程建设中,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发动群众参与建设,以筹资或投工方式来推进项目进展;在工程建设环节,对于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对于支线项目及适合农民自身建设的项目,以村组为单位在水利项目监管下进行就地分解,由农民组织施工。

3.3注重管理体制创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上,必须从良好的管理及运行机制上来发挥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体制创新,要完善管理方式,依照节水、保障用水要求,从农业水价改革中,坚持公益性、准公益性的合理结构,对管水单位及维护费用进行妥善解决,尤其是管水单位人员管理,要从制度上引入绩效机制,强化财政支农绩效水平。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等问题,要从完善水利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中,从项目管理的经济性、长期性上,注重多元化评价,客观、公正、全面、有序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如引入项目绩效考评制度,从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严肃性上,与干部绩效、评先评优、下一年度支农指标分配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整合;对于新建水利工程,要从投资主体、收益人、工程所有权、管护责任上进行明确,发挥其综合效益。

3.4注重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体系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体系的完善,一方面要从水利工程编制规划上,结合地域差异性和工程项目施工特点进行合理统筹,如牧区、草原、平原、山地区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差异性;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协同上坚持多元化、多层次协调发展,如结合水利项目规划,协同县级水利建设各部门,从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来进行整合。另外,加大水利法制建设,出台相关水利工程建设法律文件,从水利工程地位、作用、性质、建设及管理各方面进行职责明确,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法制化发展。总之,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从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来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基础建设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苗丽华 单位:洛阳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1.1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时常发生的涝灾、干旱灾害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给农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而农田水利工程可有效缓解涝灾、干旱等状况,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天气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扭转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1.2有助于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农田水利工程在饮水安全、排涝泄洪、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良土壤水质状况,减少旱、涝、渍灾和水土流失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农田水利工程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其茁壮成长,促进农产品产量及质量的提高。尤其近年来,部分地区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在抗旱、排涝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了农作物的丰收,给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保障。另外,现代农业对农田灌溉各环节的要求较高,如灌溉技术、灌溉设施等,而农田水利工程为现代灌溉技术提供了实现的基础,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

1.4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和城市相比,农民收入不高,生活质量差仍是不争的事实。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破解城乡矛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使农民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的成果,促进社会和谐。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对策

农田水利工程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意义重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不断优化建设及管理手段与方法,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及管理水平,为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2.1科学统筹,合理规划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前,水利部门应认真收集建设地区的水文信息,实地考察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信息的基础上,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明确农田水利工程覆盖范围,正确处理建设投入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实施及其作用发挥打好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统筹工作通常是由水务部门带头、其他部门辅助来完成的。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水利部门及相关部门要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和权限,加强配合,齐心协力,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重视施工,加强监督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当做管理重点来抓。具体来说,首先,招标阶段要综合分析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以及施工预算情况,选择实力强、报价低、质量有保障的施工单位。其次,完善施工期间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施工培训、施工管理、施工监督等管理措施,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支撑。同时,明确施工单位不同部门职责,做到职责分明,避免发生问题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此外,工程材料的质量、运输和管理也是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期间,有关部门应加强施工材料管理,由专人负责施工材料采购、运输及现场管理等工作,确保施工材料性能及参数能切实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2.3增加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配套设施的“帮扶”,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有关部门还要重视和加强工程配套设施建设,要设立配套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完善。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把握国家政策性资金,尤其需做好资金的科学合理利用。然后,结合农田水利工程覆盖区域实际,建设功能适宜、数量合适的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顺利实现。

2.4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由于管理薄弱,工程运行时间不长就损毁严重。为延长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政府应尽快出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规条文,就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群众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作出明确规范,管理部门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依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水利部门在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定期检查、设施维护的基础上,要创新管理模式,变公益性水利设施资产为定量化、股份化的集体资产,让群众参与到管理中来,通过“群众参与,群众受益”、“集体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激发群众管理热情,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得到合理使用、有效管理。

3总结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深入研究农田水利工程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契合点,同时采取有效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价值的充分发挥。

作者:余淑媛 单位:丰都县包鸾镇水利工程管理所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论文

一、目前农村水利水电工程面临的形势

1.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目前,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处在不断调整当中,由原来的传统式、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向集约型、市场化、产业化和商品化方向转变。之前农村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些作物主要要求其增产,因此水利设施只需要能够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就可以了。但是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除了种植粮食作物之外,还要种植蔬菜、瓜果、花卉等经济作物,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农村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原先那种只满足作物生长的水利工程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新型经济的发展了。还有就是,市场化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民为了取得更好的市场效益,各自调整自家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地区产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调整、统一调度,这样以来水利设施的配套建设就会面临着诸多问题。

2.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于水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利用之前的水利配套设施开展水产养殖业,水产业对于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高了。水质如果不好,水源被污染,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将会遭受严重打击,农民的利益就会受损。目前的农村地区的水质条件还不能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工作,把握好重点,掌握好方向

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利用“两大优势”,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确立“三个协调”,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四个体系”,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今后,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1.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由于我国粗放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不少地区还在沿用之前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水资源的保护节约意识。要在农村地区普及水资源知识,加大水资源保护节约的宣传力度,使得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农村每家每户都具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大力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与规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水资源的制约因素,逐渐转变粗放农业时的管理思路,由之前的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2.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大力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使用节水灌溉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控制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民支出,有利于保护节约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必须把推广节水灌溉放在农村水利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节水灌溉知识的普及,大力建设节水灌溉配套设施,积极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生活垃圾的乱推乱放,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村的水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再加上农村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倡导建立中国“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4.要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要加强农村水利站的管理工作,增强水利工作者的服务观念,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乡站人员事业经费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计划,并通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再下拨到乡站。要实现事企分开,精简乡站事业编制人员。乡镇水利站要向制定规划、监督建设、经营管理转变,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5.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怎样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怎样实现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我国农村水利工作者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从思想上、意识上对农村水利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要想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使得水利配套设施能够适应农村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新发展、新跨越。要结合农业发展要求与农村实际,引进先进的水利设备和技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指导农村水利工作的开展,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的转变,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

作者:张龑单位: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水利工程中的水利经济学论文

1水利经济学概述

水利效益不同于其他建设效益,具有一定的延后性,需在建设项目完成后一段时间内才能体现,在水利统计的过程中,水利经济效益往往容易忽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人民、国家发展的中心,水利是人们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利经济学是用于研究水利事业的经济活动规律与关系的科学,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一阶段均能得到应用,能够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多个阶段,水利事业作为基础的公益性事业,研究水利经济活动于一九八零年十一月正式成立,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水利经济学在国内国外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水利经济学在国内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水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社会基础结构之一,具有行业经济特点、社会经济特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的发展,现阶段已形成一套富有我国特色的水利经济理论与体系,水利经济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等也会作出相应的转变。根据水利行业的发展特点,水利经济市场化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在水利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还需参与一系列公益性行为,例如防洪、抗旱等。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普遍具有公益性、经济性效益的特点,在水利工程经济特性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良性的水利运行机制,有助于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水利经济研究人员对水利经济运行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由于我国水利经济运行机制比较复杂,再加上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水利经济运行机制不能满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经济运行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的深入,结合国外优秀的水利经济运行理论与技术方法,不断研究与摸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利经济学管理体系,我国陆续颁布相关的水利经济规范及文件,为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我国水利工程改革逐渐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2水利经济学在国外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初期最早的经济学概念由美国提出,人们首次认识到经济、时间、价值这三者的关系与作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基于工程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美国整治与修建水利工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水利工程项目第一次建设资金少于其整体经济效益。随后美国政府连续修复和完善相关的水利工程条例,制定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评价标准与内容,提出水利工程建设应从国民经济出发,对水利工程管理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不断优化建设方案,并指出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与方向。水利工程建设应能够改善国民生活环境,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注重经济、时间、价值这三者的协调关系,资金与时间形成科学、规律的换算值,能够对整体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作出评价和分析。一九六五年计算机技术面世后,随即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水利经济学采用计算机技术及工程理论,不断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在水利事业改革期间,为准确的体现出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提出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概念,即能够反映出区域经济、资源、居民工资、市场汇率等,并将其纳入水利工程计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阶段中,基于地区、国家经济发展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与方法,由此建立了可行性高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评价体系。

3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方向

加大水利经济学的研究力度,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水利经济学作为水利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基础依据,不仅有助于协调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还能优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每一阶段,降低整体工程造价,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发挥出水利工程最佳的效用,保证水利最大限度的利用率。二十一世纪以来,水利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水利经济学附属分支学科也逐渐丰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水利规划经济学、水利灌溉经济学。水利经济学的研究也会朝更精细、更全面方向发展,例如不断衍生出水利经营管理经济学、水利施工经济学、水力发电经济学、防洪经济学、水库移民经济学等。根据我国实际的国情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水利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应着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与地位、水利效益指标、水利事业的性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筹集渠道、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等。水利效益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水利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由于水利效益具有一定的延后性,还需加强对水利效益的定量计算研究、基层水利统计的调查与研究等内容,水利效益的综合计算需要各种数据、信息的支持,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计算方法等有待加强。在实际工作中,还需相关研究人员制定长期、短期内的水利经济学研究规划,并严格按照水利计划,实现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中科学的、合理的、高效的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水利经济学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根据实际的水利工程情况,通过合理利用水利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优化水利工程项目的计划、施工、运营、管理等全阶段,制定最优的工程造价方案与方法,提高水利建设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或规避资源损耗,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水利经济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存在许多有待加强的问题,例如水利效益评价、水利工程资金的筹集、水利工程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等,还需相关水利部门人员加强对水利经济学在实际的水利工程中的研究与探索,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

作者:程秋霞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

水利工程经济论文: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的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从水利行业的特点分析和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并提出在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三个方面,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要分别考虑,制定水价。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价探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水利工程供的水也是一种资源,就是水资源。它的价格如何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工作中一直研究的问题。现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水利行业的特点

1.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从水利本身的实际情况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被大家所共识、它不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防洪保安全的任务,而且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和电力,还有养殖、航运等,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部门服务的,它的建设应是超前的。

2.水利工程供水的特点

水利工程供水,是由所修建的工程设施,通过蓄、引、提将水送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花费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通过交换的方式,将水卖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已逐步被大家所认识。但是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换范围受到限制,它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到处都可以交换。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它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原材料的生产,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而形成的。在我国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产水量的多少和来水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受天气的影响,年际间变化很大。你想多蓄水,天然不来水就蓄不到水;不想多蓄水,来水多了就要弃掉,造成水资源流失。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

1.制定水利工程供水水价

国务院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中提出的核订水费标准的原则,目前仍然适用。即“水费标准应在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情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水利既然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服务的,当然这种服务应是有偿的。它的产品是水利工程供的水,是不可替代的垄断产品,它的价格制定,应像电力、城市自来水、天燃气等那样,由国家制定。

2.对不同用水部门应制定不同的水价

水利工程供的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各个部门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水价时,也应分别制定。

(1)供农业用水水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且农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当时修建水利工程时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对农业用水的水价应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比较合理。

目前,我们国家工业还不太发达,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用水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经济力量。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国家投资,小型工程是国家补助资金农民出工修建的。工程建成后农民受益了,用水就应交水费,水管单位通过收水费。维持工程的简单再生产。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利润很低,供农业用水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若水价比较高(成本加利润),农民一算帐,用水灌溉所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所交水费的,农民就不用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对工业用水所定水价,应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水,它的价格制定,应按商品定价的基本理论制定,即P=C+V+M,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工业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水利又是基础产业,它的价格制定应从整体考虑。成本部分可根据单位产品的消耗计算出来,利润部分应按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投资利润率计算比较合适。

另外,还要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其资金利润率还可高于社会平均值,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促使节约用水。

利用贷款或集资修建的供水工程,在制定水价时,就不一定用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盈利部分。而应根据贷款或集资的条件(如利率、宽限期、偿还年限等),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所需的资金利润率,计算出水价。

(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种:水库供水给自来水厂,然后由自来水厂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售给居民,供这种用水户,在定水源水的水价时,要和自来水通盘考虑,两者利润要一致。否则利润大多都被自来水公司拿去,形成社会分配不公,影响供水的积极性。公务员之家

第二种:水库供水由水源一直供到居民家中,制定水价时,要分别考虑。

①自有资金建的供水系统工程,所定的水价要和该城市自来水公司定的价格一致。

②水管单位利用贷款建的工程,其定价原则和方法应和前面讲的供工业用水一样。工程未建之前,进行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将水价算出,向当地政府或用水户讲清,最好订下供用水合同,明确水价。

三、水利工程供水要制定浮动价格

上面谈到的几类用水水价的制定方法和原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要考虑的。由于水利工程供水随机性比较大,来水量的多少,是受气候影响。有时来水量大于所需的供水量,受工程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蓄起来,需要弃水。这时的水价就要下浮,使用水户尽量利用自己的设施,将水蓄起来,免得将水弃掉。当来量很少时,可供的水量远小于所需水量,此时的水价就要上浮,利用价格杠杆限制用水、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四、水利工程供水要按时定额配给,超额加价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况且它是不可替代的。我国水资源很紧缺,在用水分配顺序上是优先考虑居民生活用水,而后才是工业和农业用水。每种用水都要按定额配给,超定额用水。加价,以促使节约用水。目前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很大,农业灌溉要按定额配水,超额加价的办法,促使输水工程和田间配套工程改建好,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将节约的水用于工业。对工业用水也要按定额供水,超额加价并实行累进制,这是促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水利工程供水的水价制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要通过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水利行业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定出对不同类型的用水水价是很重要的。今后在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方面,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