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3 11:24: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美术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美术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谈美术和科学交叉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的创造活动中,既有抽象逻辑思维,又有空间形象思维,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表表达。美术的形象表达具有语言文字不可代替性,如果没有美术形象表达,人脑中抽象逻辑思维往往就无法输出和传播,人类文化可能就只有诗歌和散文,而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自然科学。所以,教师组织开展美术教学,除了美术基本原理、表达技法、欣赏的基本方法教学外,还应当引导学生理解,只有把美术的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和形象表达能力充分运用到自然科学中,才是中小学美术教育全面、真正的内涵和目的。广大青少年能在美术活动小组和科技活动小组中交叉活动、交替学习,对他们的创造力的培养和形成有很大裨益。

从美术原始起源看,古代美术研究认为是石制工具的制造,石制工具是原始的造型艺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自身智力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类学会了简单地勾画动物和植物的外部形态,这一切原始美术活动,还仅限于生活中的需要。随着劳动产品剩余量的不断增长,原始起源的实用美术活动,上升到追求表现妇女的外表形态特征,实用美术逐渐转向以满足人们情感享受为目的欣赏性美术。此后的美术工作者,往往偏执于美术自身的基本规律的思维,全力投入于欣赏性美术的创作与欣赏。美术的真实价值不只是在于欣赏,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在于它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广阔空间领域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表达。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除了一般的文字表达之外,还可以利用符号(如表示雌性,表示雄性)、字母、数字、图表等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但是任何一部人体解剖学、天文学、地质学、无线电学等,如果没有由美术形象表达技法诞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图画”(有学者称为“科学画”)则是不可想象的。美术的表达方法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强大作用无处不在,却不太为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所注意和重视,甚至被忽略。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培养美术队伍的后续力量固然重要,但是,美术教育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具有更加深远的、不可估量的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没有美术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表达能力,人类社会就只能有诗歌和美文,而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自然科学,欣赏美术并不是美术的全体,甚至也不应是美术的主体,美术的形象表达能力最大量、最重要对人类自身最为需要的是在自然科学之中。我们应当纠正把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注意力集中到博物馆里的“维纳斯女神”的欣赏上面的习惯性倾向。

二、美术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四大类,这是以具有“审美价值”为主体范围内的涵盖。其实,广义上说,美术更多的包含在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天文等所有自然学科和工程设计创造之中。美术教学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走向创造的道路,不仅是美术创造的道路,更应该注重往科学技术的创造方面扩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一个人的创造力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表现,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创造力大小最为密切。观察能力主要指对具体事物(物体)整体内外在特征、性质的识别、辨别和记存的能力。思维能力可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平面想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表达能力有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形象表达能力之分。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基本上只是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单纯的过度记忆能力强化,致使众多学生造成“记忆疲劳”(容易遗忘,只形成短时强硬记忆,难以形成长久记忆),而对人的创造性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极为淡化,这是对人的创造力的扼杀。

大力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在交叉活动过程中,进行形式多样的美术创作练习,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型工艺品练习、剪贴画制作、小型雕塑制作、贺卡设计制作等,从中引导学生努力保持各自“特色”(写实、现代、夸张、变形等),并指出不同风格,不同艺术观点,不必强求统一。这些训练,极大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空间,同时学生创造能力得到激发和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美术教育协会把1984年大会的主体确定为“社会文化变革的挑战与创造性教育”,足以使我们明白美术与创造力具有不可分割的内涵性。

三、美术教学与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人们认识世界可采用科学的方式,也可采用艺术的方式。美术就是人们用艺术的方式认识世界的,它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具体性、形象性、可感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与其他科学方式相比,有其独到之处,而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进行科学技术创造的能力之一。通过美术户外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就是一种有效方法。在户外训练过程中,采用整体—局部—整体和比较法的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中生动有趣的物象,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分析,从花的比例、结构、形体、色彩等方面,采用上述原理进行多角度观察。由于物象直观、生动,因此容易掌握花的各种属性的认识,同时在自觉不自觉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我校部分学生在美术小组和创造发明科技小组之间交叉活动,利用美术小组活动时学习和培养形成的观察的基本方式和形象思维能力,对日常生活中门窗清洁工作作了广泛的观察,通过对不同种类清洁器对比分析,联想某些机械臂原理,创造了“J12无烦恼门窗清洁器”。着名科学家钱学森说:“形象思维对一个科学家来说太重要了,它可以使科学家们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更宽一点,活一点,如果缺少了形象思维就不可能在科学上取得重要成就。”美术小组和科技小组之间的交叉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为学生从理论到创造性实践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四、美术教学与空间想象力、形象表达能力培养

空间想象力、形象表达能力是科学创造必备的前提条件。在交叉活动过程中,以美术活

动,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形象表达能力有巨大作用。化学家戴安邦说:“现代自然科学要求具备高度的想象力,没有绘画能力,就没有想象力和用形象来表达示意的能力。”例如,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是空间相信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在解决科学问题的作用中最光辉的典例。1953年,威尔金斯拍摄了DNA定向行纤维X射线衍射照片。此后,沃森和克里克凭借他们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表达力,并根据威尔金斯的照片,最终提出着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生命科学从此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从而产生现代生物基因工程。农业生产也从杂交育种跨进基因操作创造新品种的时代。 参与科技小组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表达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交叉活动过程中,空间想象力训练主要是培养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方面,采用默画练习、添画练习等方式,促使学生初步掌握空间想象力。形象表达能力的培养,着重从分析造型概念临摹作画入手穿插简单的写生练习和速写练习。(1)对各造型因素、概念的分析介绍,如形体、结构、透视、比例,等等;(2)基本作画技法介绍,如用笔、用纸、明暗、色彩,等等;(3)写生训练,如几何形体、静物的写生,一些动植物的速写训练等。通过上述实际训练,学生大都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表达力,在具体科技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水利科学家徐芝纯所说:“有绘画基础,在造型时就能用短短的几分钟把你的设想画出来,这比用语言来表达好得多。”例如,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在设计一个生态环境与降雨过程水的运动定量说明的实验时,得益于美术教学和科技教育交叉活动中空间想象力和形象表达力的训练,就能较容易地把实验设计的方法用图形表达出来。

五、结语

科学不仅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且离不开形象思维作依托。许多情况下,还需要通过美术形象表达进行输出才能传播。青少年在美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之间交叉活动,对创造力的形成极有裨益。用郑胜天先生的话语结束本文:那种认为只有美术天才的儿童才需要上美术课观念已经过时了。美术教育不应以为社会培养输送一代代艺术家为其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它能发掘个人的创造性资源。

美术教学论文:关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摘 要】美术课是中小学所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然而,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诸如美术教育理念落后; 美术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教材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等。

【关键词】农村; 美术; 教师。

不言而喻,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而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然而,很多农村家长及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却这样认为: 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绘画,学会绘画。其实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绘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既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陶冶他们的高尚人格。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美术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理念就是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 40 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认识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悖,有碍于中小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及他们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会缺乏审美意识的培养,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则会视上美术课为他们学习语文等文化课的羁绊。

二、美术教学模式单一。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往往只是对教材内容做简单复述,机械地去执行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而没有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得更有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太过单一,难以使学生真正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学内容具体分为“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设计·应用”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造型·表现”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美术老师要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 直观感受—综合分析—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师资培训。培训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加深专业知识,了解教学改革动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

与此同时,要做好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抓好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带教工作,使他们更快成长。要多开展教学评优活动,搭好舞台,帮助教师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能力,包括教材分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等。

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针对性。

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师仅仅依靠教材而不考虑农村实际情况的现象,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农村的美术教学,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地方特色的美术课。例如: 野外写生、萝卜雕刻、泥塑、剪纸、折叠、麦草手工艺术、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寻求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资源。

总之,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农村新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钻研、思考,改善农村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开展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这是时代对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希望。

美术教学论文: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工艺美术的探究

近几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开展了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鼓励草原文化艺术的研究,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理应充分开发、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这一有利优势,把散落在民间的民族工艺美术整理出来并开发出有益于教学的课程资源。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为主要阵地,把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其中,使专业课程与本土工艺美术相结合,对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资源进行发掘、利用、整合、创造,从而实现教育的文化传承、选择和创新功能。

一、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与特色

民族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凝聚着各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着各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内蒙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多种文化相互交融,这些都是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而内蒙古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基础。因此,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主要归纳为以下几大品种。

(一)绘画工艺美术

绘画工艺美术主要包括皮画、毡画、沙画、树皮画和木浮雕画。皮画选用优质天然牛皮为原料,采用皴、擦、刻、染、凹凸等工艺技术手法,经手工多次绘制、刻画、雕塑而成,题材多为草原风情和蒙古族传统图案,风格淳朴、粗犷。羊毛毡是游牧民族的特有产品,当代毡画继承了蒙古包用毡绣的传统,又吸收了木板烙画工艺,产品充满了异域风情,且容易携带,已成为内蒙古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二)雕塑工艺美术

雕塑工艺美术包括牛角雕、驼骨雕、犴角雕、猛犸象牙雕、巴林石雕、佘太翠雕、兴安石雕、麦饭石工艺品、根雕、木瘤雕等。其中巴林石色彩丰富高雅,深沉润泽,内容丰富,俏色取意,深浅皆宜,是观赏石中的精品。

(三)金属工艺美术

金属工艺美术主要包括金银制品和铜制工艺品。蒙古族的金银制品不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银碗是蒙古族传统的餐饮用具,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牛角镶嵌银质的牛角结盟杯、镀金的马等金银摆件及蒙古族银餐具系列。手工錾花工艺铜制火锅纹样细腻、工艺精湛,极具民族特色。(四)民族服饰及刺绣工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姿,别具一格。蒙古族服饰艳丽美观,有头饰、长袍、腰带、蒙古靴四个主要部分,妇女头饰是最受人瞩目的装饰。诸如鄂伦春、鄂温克族的传统服饰均由兽皮制作而成,赫哲族有制作鱼皮衣的古老传统。蒙古族刺绣源远流长,应用范围广泛,色彩丰富艳丽,具有强烈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

(五)其他工艺美术

其他工艺美术主要有皮革工艺品、牛角工艺品、三少民族的桦树皮制品、艺术挂毯、剪纸、仿辽瓷等。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发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承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民族工艺美术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也发生了极大的动摇。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工艺美术的冲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数珍贵的民族工艺美术正在逐渐消亡,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品种进行保护已十分紧迫。然而,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生存环境的恶化;二是一些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在逐步消亡;三是一些传统民族工艺美术和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四是民族工艺美术资源流失严重。因此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刻不容缓。而民族工艺美术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利于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构建新的传承模式。为此,把民族工艺美术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代表性的传承人进入到相关院校传授工艺美术技艺,充分发挥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加强民族工艺美术教育,办出自己的区域民族特色,对培养高素质的工艺美术专门人才意义重大。开展民族工艺美术融入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将其课程和教学内容实施于专业教学中,通过有效而多样的民族工艺美术教育方式,将其文化内化,使学生在了解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现存状态后,从而更加珍视工艺美术文化瑰宝,产生传承、保护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的积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民族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使其发扬光大。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总之,民族工艺美术要得以系统的传承,就要在高等院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美术师资队伍去探究民族工艺美术的理论和技艺;通过构建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支撑高校民族工艺美术教学;编写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的课程教材资源。以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平台,播下民族工艺美术的“种子”,使高校成为传承民族工艺美术的前沿阵地。

(二)有助于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接受的都是西方三大构成的设计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地区传统的民间美术和色彩意识知之甚少。民间造型观念有着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民族工艺美术以其质朴的造型、深厚的内涵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某些观点形态息息相通,对它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通过收集、挖掘、整理、选择优秀的内蒙古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尝试把这些内容渗透进专业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并初步学习和掌握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感受和了解内蒙古地区民族工艺美术的特色,深化、补充、延伸专业知识,让学生熟悉和热爱本地区的民族工艺美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欣赏和创作实践水平。在教学中要将内蒙古工艺美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折射出的生活、生存方式加以表现,让学生们熟悉和感悟民族的美术思维方式,培养和树立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本地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调查与采访、设计与制作,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学习的多样性,从而塑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主体。

(三)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生对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关注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在贯彻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保持地方资源特色,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是传承、弘扬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开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将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融入到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中,使民族工艺美术得以更好的传承,现针对我区的情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论教学

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有基本理论讲授、课堂组织讨论答疑、考察与调研以及实践与创作四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而后两个部分属于实践教学。基本理论讲授主要是通过介绍、讲解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来使学生了解其品种、艺术特色、材料和制作工艺,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概貌。最后,遴选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可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二)实践教学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实地的参观、采访,进行人文内涵考察,了解那些民族工艺美术的文化背景,系统地收集整理有关的理论和技艺,积极向老艺人请教、向民间艺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其精髓。最后,选择其中感兴趣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进行技法学习和实践制作,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体验、感受。本阶段重在学生的参与,教师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指导,侧重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资源为素材,以艺术设计教学为载体,搜集、筛选、开发、整理适合教学的民族工艺美术,结合本地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建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色课程,把工艺美术素材性课程资源转化为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形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学资源,探索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民族工艺美术传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优秀的民族工艺美术在课堂中得以弘扬和传承,真正的促进内蒙古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

美术教学论文:美术教育中的游戏与教学的优化整合

在谈及儿童美术教育时,一位台湾学者曾经感慨地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儿童极 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 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学习和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 精神、将转变了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一棘手的问题。然而, 当我们运用“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的整体改革思路思考美术教育时,我们原先的困惑化解了。

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定位

一个两岁左右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鸦,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 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预,他 们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游戏。因为这种自由制作过程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重过 程而不重结果。儿童作用于美术材料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经历和体验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过程。而 儿童的美术作品则是儿童自我的一个部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然而,还应该看到,美术活动除了对儿童的一般发展具有教育意义外,还对儿童发展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美术活动不仅在现实生活层面上,而且在对美的追求的层面上,能使幼儿感受和理解真 、善、美,引起幼儿的情感律动,给幼儿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 美术教学能使幼儿不只局限于自身的经验,能带给幼儿经过修正的、理想化的现实,使幼儿能按照教师给予的 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技能和方法进行作业。

我们在给美术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定位时,更多地注重前者。我们认为,在幼儿阶段,儿童有十分强烈的内 在表现自己的愿望和动机。满足幼儿美术游戏的需要,让幼儿自主地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也没有放弃后者,我们认为,美术的技能学习是幼儿美术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 师应尊重幼儿的现状,从其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出发,去确定略高于幼儿基础的教学要求,而不可机械地按照 教学进度去勉强幼儿。这样的价值定位,使我园的美术教育有了基本立足点。

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 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这样做势必会 压抑幼儿的创造性。

以前,我园教师教幼儿画画,往往先自幼儿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幼儿交待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 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画头饰,给幼儿 示范的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4种,让幼儿任选一种, 但是必须按教师示教的方式画,不允许幼儿超出此 范围。改革后,同样是画头饰,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矩形等,启发幼儿可 以用这些“零件”组装成各种画。教师虽然也向幼儿出示了许多幅“零件拼装图”,但是更鼓励幼儿根据自己 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每个幼儿都画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头饰,如房子、 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等等。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把美术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 教师要他做的事。

过去,教师们常发现不少幼儿一笔画错了就不想画了,或者重新换纸再画,或者对教师说:“我画错了! ”“我不会画!”如果教师在此时批评或责备了幼儿,那么其手脚越来越被束缚,越来越不敢画了。现在,放 手让幼儿自己画画,错与对的界限变模糊了,幼儿再也没有拘束和压力,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教师看到一个 幼儿在一个螃蟹的标本旁画螃蟹,她先画了一个圆,又在圆的周围画了8个扁扁前椭圆,这8个椭圆的位置显然 与标本不一样。这时,教师没有立即去纠正这个错误,在她画完时,教师对她说:“你画的是个海葵,是吗? ”那个幼儿点了点头,又在那个“海葵”的边上兴致勃勃地画螃蟹了。这次,她吸取了经验,比上次画得像多 了。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它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 ,使材料转变为表现的媒介,没有它,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这就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运用自 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御美术材料。但是,由于每个 幼儿的发展水平各异,兴趣亦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做法,对不同的 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

例如,为了让幼儿练习画垂直线和水平线,我们设计了“为小动物造笼子”的美术活动。以往的教学,要 求全体幼儿在一个小动物前各画6条横线和垂线,形成一个封闭的笼子。这种做法, 使已会画的孩子兴趣索然 ,依样画葫芦般地再画一遍;而对那些还没有很好掌握画水平线的幼儿,常常把线画斜了,或者不是画不到边 ,就是画出了头,几次挫折就使其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教学 要求。对已会画笼子的幼儿,我们启发他们画更漂亮的笼子(如图一);对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先帮助他们“ 钉”个框架,让他们用连接短线条的方式去替代用长线条画笼子,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取成功,求得经验

美术教学论文:对聋校美术多元化教学评估探索

一、什么是多元化教学评价

多元化教学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等。首先,主体多元化评价是指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和家长评价组成的评价主体,在美术教学中尤其注重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对知识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活动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特别是聋人学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为生理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过去我们大部分教师都只是认可了聋人学生对事物感观认识的优越性,忽略了学习美术知识需要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的有效结果。自我评价是再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能做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指评价学生作业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这种评价方式就是把过去纯粹的量化评价转化为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在过去的学生作业中看到的只是分数的等级,一个学期下来看到的也只是作业数量的积累,缺少质的分析,最终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学习的目的,提高不了学习的兴趣。聋人学生本身在学习上就存在很大的被动性,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就完全以应付形式、任务形式来完成学业。聋人学生的生理因素决定他们需要更大的成功感,需要增强自信。美术作业能够体现学生的想象思维、动手操作能力,成功作品的展示更能让学生体验喜悦,同时,美术学习结果本身又是通过研究、设计和制作解决了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正是“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生生存、学会发展”的体现。

二、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实践与作用

1、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体现。让聋生站上讲台面向同学评价自己的作品,就这一行为而言,对聋人学生本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与肯定,我们尚且不去评价他所阐述的语言词汇是否丰富,词藻是否华丽,就这一行为已是对聋生克服自卑心理的一个有效措施。从更深意义的理解,聋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会了系统语言的使用,掌握了正确的专业术语,这对他们融入主流社会与正常人进行交流有极大的帮助。他们通过自我展示,重新认识了自我,肯定自我,加强了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2、互评是学生相互学习与肯定的体现。认识自我、肯定别人、欣赏别人是改变聋生心理孤僻的有效途径。由于听觉和语言障碍,导致聋生社交面窄,获得知识的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听觉障碍也对聋生整个神经系统的分析活动带来了影响。聋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孤立性,同时引发出人际关系冷漠,多疑、合作意识差,不轻易肯定别人、欣赏别人。聋生的生理因素造成他们性格的自我封闭,形成了极不完善的自我世界观、价值观。通过相互评价可以使学生真正懂得认识事物,懂得辨别真善美丑,学会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增强学习的信心。

3、教师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指引与动力。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是有权威性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学习的信心与激情就会倍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作品,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给予不同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作品的优缺点。改变以往单一教师评价为教师集体评价,综合不同意见,指出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会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

4、家长的评价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支持与延伸。聋校目前开展的专业是根据现有的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决定的,但聋生在选择学习专业种类时大多数采纳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参与评价,就是家长一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了解学校专业的设置,关心孩子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融合,关心与重视学生的成长,同时也是对家长意见的肯定。家庭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通过参与评价,更深一步了解学生的成长,增加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给予学生更大的支持。

5、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保证。多元化数学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前纯量化评价方法.更能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等级、分数、评语、展览多形式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现阶段的学习状况,改变以往一拿到试卷就看成绩,看到成绩就或喜或忧,或卑或骄,并不能体会到自己在创作过程上的成长与进步,不能正确认识到自我的不足。多元化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构成一幅优秀美术作品所要具备的元素(构图.透视.线条.色彩等…),认识到这些元素的有效组合。教师通过画面评语解说指出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作业修改,多角度肯定学生的进步,展示学生不同时期的作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与别人的差距,认识到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元化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以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评价。实施美术教学多元化评价是聋校近期开展的一项教学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从多角度去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希望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在心理发展、语言发展与专业知识掌握等多方面更加贴近主流社会。当然,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我们会面临许多困惑与不解,但我们会为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做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快乐、高效的学习环境。

美术教学论文: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美术绘画课要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通过看看、想想、讲讲、画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且主动发展,使课堂教学素质化得到真正体现。经过多年来教学的实践,我制定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确定"创境探究,个性表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育人效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活跃思维,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

如教学《愉快的课间活动》一课时,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等,在我给学生讲清楚人物大比例后,我又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最后,一幅幅《愉快的课间活动》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探究释疑

探究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钻研熟悉教材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在探究中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同学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下,思维由浅显入纵深,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并有新的发现和启迪,提高其独立取得知识的本领。

如在三年级教学《三原色与三间色》一课时,运用电脑教学,引出童话人物“豆豆”,在整个电脑演示过程中,都是由“豆豆”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比如说,三原色有哪些?三间色有哪些?怎样调和出三间色?答案在书中,看哪一组回答的快;电脑中“原色和间色”的动画演示,以及精美的范画等等,通过教师的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互变交流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分组讨论决定,并自己动手尝试调色,从中发现问题,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中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为自我表现创新打好基础。

三、表现发挥

这一环节是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乐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又如,教学《反转构成》一课,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方面,为了给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我通过旧知识的《切割移位》导入新课《反转构成》,用电脑演示翻转的过程、我的制做演示过程,以及《切割移位》与《反转构成》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使学生的表现得到发挥,并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现代学生具有的重要素质,同时也是创造意识的组成因素,让学生去讨论、发现、总结。这种表现发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讲评拓展

这环节是对整节课完成教学目标情况的反馈和验证。目的在于领会学习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师的提示下,对学习目标的认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例如在教学《反转构成》一课,对照学习目标,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工艺制做是否好,三看制做态度是否认真。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自己提出鲜明的看法。评出等级,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同时给学生讲美育教育。如反转构成的图案可运用到广告、装潢设计、马路边的花墙等,都是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好内容。

总之,在作业评价上,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

改革教学方法,把学习策略让学生自己掌握,能促进独创性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起到了把具体思维阶段过渡到形式思维阶段的桥梁的作用。多角度,多渠道的综合训练,能使独创性思维进一步升华。

美术教学论文: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电教课中

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电教媒体尤擅于将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像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我在教学《明度推移》一课伊始,通过电脑动画,出示一组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及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图片中图案色彩逐步渐变出现,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创设了明度推移绘制的前提。当这一图片欣赏的导入,事实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他们都对老师制作的美丽图片发出由衷赞叹。电脑动画的运用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构成绘制的情境之中,这时教者利用颗颗幼稚心灵的“愤悱”之情,将热切的情愫升华到理性,让学生由整体欣赏集中到明度推移这一局部审美之中,学生们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谁都感觉到了明度推移的美丽。可是由于绘画知识的限制怎么也搞不懂其原理。这时,我带着微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度推移》及绘制过程。”

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由于二年级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来够强,因此,对秋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如要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特色,就得尽可能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考察、参观、实践,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画情景:秋叶飘落、秋果累累、秋收农忙、秋林漫步、秋菊丛中……当这些大自然的秋景动画再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他们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其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三、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并结合点、线、面教学,巡回辅导,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南极企鹅》一课中,我剪辑一段企鹅动画片给学生们播放,并以激励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企鹅电脑动画:由几个三角形、椭圆形、方形等基本形的缓慢移动组成了正面企鹅卡通形象。又变换几个不同姿态的卡通小企鹅,给企鹅配上围巾、小衣服等,添画冰川、小房子等背景,做不同背景变化,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企鹅,学生中有的居然欢呼起来。了解同龄学生的绘画创作意图,并引导他们演绎情境角色,感受创作意境。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创作激情被唤起、提高。此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套音乐,并开始启迪、诱导,使学生们在所扮角色的引导下,开始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并进入创作的忘我境界。其作品结果显示,学生创作大胆果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魅力。

四、运用电教媒体,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内容。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美术教学论文:分析音乐教学与语文美术关联

音乐、语文、美术三学科关系非常密切,象带有血缘关系的“三姊妹”抓住这种联系进行教学,能收到特殊的教学效果.此“三姊妹”虽自古以来,早已各立门户,但古今中外艺术家集此三艺或两艺于一身者,不乏其人。华西里?康定斯基是画家,他会弹琴,但他绘画力图体现音乐情趣,他的作品经常利用音乐标题,如《雄伟的赋格曲》、《即兴》;而作曲家勋伯格创作的歌剧《幸运的手》直接受到了绘画作品《黄色的音响》的影响;我国古代,许多文学家十分懂音乐和美术。白居易在《画竹歌》中认为欣赏名画,可在无声中听有声。“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中认为聆听名曲,可在无形中见画面。“喧啾百鸟群,忽见孤风凰、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和美术色彩早已结合。宋祁《玉楼春》“绿扬烟里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鹉空好音”是最好之例。苏轼、王维、蒲松龄等留下了留芳百世的美术之作。我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颜文梁先生可谓音美教育联姻的祖辈.他虽是画家,但也能作曲,此等事例举不胜数。下面我们把音乐教学与语文、美术相联系之己见浅谈如下。

一、音乐、语文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情感和准确掌握音乐语言的重要手段

音乐是用音响塑造形象。对没有训练的耳朵(这里叫音乐耳朵),在听音响时,让他说乐曲表现了什么,他会感到非常困难。从这一点看音乐比较抽象,要让学生听懂抽象音响,除教他们必要音乐知识外,还必须挖掘内心深处情感这一主要因素,让喜、怒、哀、乐真正和乐曲发生联系,才能在音响和学生心灵之间搭起一座无形桥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就给了他们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这是学生学习表演、创作的最好捷径。而音乐课和语文学科相联系是挖掘情感的重要手段.因为语言表达情感最直观,让学生了解歌词后,再和音乐曲调结合,效果就有质的变化,学生能立即抓住音乐整体,具体做法如下:

1.朗歌词,划段落,总中心,感乐情。教学中,学习每一首歌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语文水平,引导他们分析、朗读歌词,不识的字,老师要标好音,不懂的词老师要解释。在朗读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歌词,进一步分析、处理歌曲,掌握歌曲整体情感。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让同学反复朗读歌词,老师提问:此歌曲由几段构成?中心表达什么?乐曲情绪怎样?同学们很快划出了段落,我紧接着讲:第一段由三小段构成,通过荡双桨、推波浪,迎太阳等动词,展现了少年儿童活泼、向上的心理,而“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地歌唱”,抓住了儿童的特点和倩趣,好象鱼儿就在面前,欢笑望着我们,这样美好景象,是谁给我们安排的幸福生活?这一问就引出中心,同学们都恍然大悟。此歌表面看很优美、轻快,实质借用写景来歌唱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同时,暗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同学此时把握了中心思想。又讲第二段只有两句歌词:“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读这两句时,令人心旷神怡,凉爽的风是什么呢?“社会主义优越性“,“美好的生活”,“大家庭的温暖”,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此曲情绪应是怎样的?我提问。“应欢快跳跃”,“应深沉抒情”,“应活泼跳跃,同时委婉抒情”,又有许多同学发言。这样,同学们把握了情绪,在学唱时能掌握音乐形象。相反,即使歌曲学得再快,势必造成有声无情,长此下去,怎能培养出好人才呢?

2.歌词与曲调的联系.在朗诵歌词、掌握歌曲整体情绪基础上,再细致给学生讲歌词与曲调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及时掌握曲调情绪,也能掌握一些音乐规律,使之变得浅而易懂。我在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让学生朗读歌词,然后问他们歌词是什么样的情绪?回答:“坚定、有力”教师说:“有力歌曲一般都是一字一音,这样显得有力,同时歌曲一般都是大调式”。说后,把歌词和曲调一起写在黑板上。在教唱《洪湖水,浪打浪》时,首先朗读歌词,然后我间:“这曲子是什么样情绪?”同学说:“是抒情。”我紧接说:“抒情歌曲一般一字多音,并且多用圆滑线。”我又把一字多音上的连线和圆滑线以及切分音对照讲,使学生立即就明白了。整体情绪掌握了以后,我告诉学生,有力的歌曲,在曲子进行到一定程度,也会有抒情,而抒情的歌曲,进行到一定程度,其乐句也会有力。

3.歌词内容情绪与曲子速度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朗读歌词内容,了解音乐语言是个最好办法。歌词内容有力、活泼、喜悦,曲子速度则快,而歌词内容抒情、诉说、哀伤,曲子速度则慢。我在教学生唱《我们是快乐的好儿童》这首歌时,让学生朗诵歌词,通过朗诵感知了少年儿童活泼、欢乐的情绪,所以,我告诉同学此曲速度不能慢。最后,我在课堂上总结:曲子速度快,表达的情绪则热烈、欢快、跳跃、有力等,而曲子速度慢,则表现抒情、优伤、悲哀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音乐表现手法。

4.歌词朗诵语气与歌曲旋律高低强弱的关系。让学生运用语文课所学的知识,掌握歌词哪里是语气读重,哪里读轻。语气重的地方,往往也是歌曲曲调音较高之处,而音调最高之处也是歌词内容最激昂之处。我告诉学生曲调激昂是通过音调越来越高、音量越来越强表达的。曲调悲伤,则是通过音调越来越低,音量越来越弱来表达的。我在让学生欣赏《祖国,慈祥的母亲》这首歌时,让学生逐句朗诵和曲调对应着看,使同学一目了然。歌词的前半部分,音调都比较小,语气深沉。所以,曲调平稳。音以级进为主,曲调力度弱,好似面对母亲,深情、亲切地细语。而到“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朗诵也增加了最大力度,曲调由原来的级进,变成了跳进,音量到了最大程度。然而,我告诉学生歌曲中最强的一句,还要根据歌词的意思,再细分强弱,如上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这句话反复多读两遍会发现,如果把亲爱的祖国读得强,而慈祥的母亲比前一句弱,慈祥的母亲,深情地、加重语气地读,虽然音量比前一句小,效果会更好,把这种朗诵的感觉唱出来,就成了有血有肉的音乐。

5.音的连、顿与歌词抑扬顿挫的关系。音乐上连音、顿音、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怎样使同学更好地了解掌握这个问题,必须在朗诵歌词上下功夫。我在教唱仗唱支山歌给党听方时,学生在朗诵.‘鞭子抽我身”时.我启发学生把鞭子抽我身,朗读得有力、顿挫,这样才能表现出地主的凶狠.我们好似已听到”啪啪”的鞭声,感觉到身仁隐隐发痛。学生朗诵’‘母亲只会泪淋淋’.的时候,我启发学生用柔弱,拉长音调朗读,这样,我们仿佛看到母亲无能为力的样子,从而更加突出了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所以才要《唱支山歌,给党听》。然后我又告诉学生“鞭子抽我身”的旋律,有力顿挫是用休止符和演唱顿音来表现的。“母亲只会泪淋淋”,是通过连音来表现的。这样曲调一强一弱,一顿一连,就对比出了地主和母亲,一个凶狠惨忍、一个软弱无力,这样学生准确地掌握了音乐形象。

除以上几点外,我在课上还给同学们总结过歌词段落与曲式的关系;歌词表达的内容与调式的关系,同样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课中运用语文课中的朗读知识和音乐发生联系,能使音乐形象变得浅而易懂,能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音响表现的是什么。我想,这是学生在欣赏没有歌词的器乐曲、及大型音乐作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语文有促进作用。文学素质的培养,文学知识的积累,一定能给艺术人材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音乐课中,运用美术知识及挂图,使音乐课更加形象、直观、具体

在音乐课上根据歌曲内容,借用美术知识及绘制彩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因图画给人视觉是直观的,学生一眼就能看见。根据图画所描绘的内容,结合朗读歌词,音乐形象才能准确地表现出来。美术、音乐艺术表达很相近,美术靠视觉,音乐靠听觉。如在教学中搞好两科渗透,对于理解学习任何一科都是非常必要的。如在音乐和美术中都讲究色彩的运用,而在美术中色彩是最直接的表现手段。画家常把色彩看作一种象征物。现代抽象主义画派的鼻祖康定斯基认为:蓝色是高贵的;绿色象征自我满足和平静;红色表示力量、胜利,白色代表沉默……在音乐中,作曲家也常利用特定的色彩表现人们的具体感受和情绪反映。英国作曲家勃里斯1921年创作的《彩色交响曲》其第一乐章《紫色》,代表紫水晶,象征高贵、死亡。第二乐章《红色》代表红宝石,象征勇敢、欢乐。第三乐章《蓝色》代表蓝宝石,象征华贵、忧伤;第四乐章《绿色》代表绿刚玉,象征青春希望。所以要想听懂音乐中的色彩,运用美术中的色彩,来比喻音乐就更直观.外国音乐家梅酸说:“要理解我的音乐中的音色、和声及声音的结合,你就必须热爱色彩,必须对色彩敏感,并懂得声音与色彩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不把音乐的色彩和美术的色彩相互渗透,我们就无法理解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歌剧《圣诞节前夕》第六场序曲中所描写的,寒冷的夜晚,天空中白云飘浮星光闪烁的景象;无法理解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第八曲《墓穴》阴森森、冷清清的气氛中,闪烁着骼镂的莹光;无法理解普罗耶夫交响组曲《冬日的髯火》第四乐章的《簧火》那风声呼呼、髯火熊熊的景象……当然表现音乐的色彩,也是有一定手法的。如:调性色彩;调式色彩;和声色彩;配器色彩等。但无论如何这些色彩和美术中的色彩直接渗透,才能做到更直观、形象,使学生更易于掌握音乐形象。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美术挂图,使学生了解音乐的整体感觉。在音乐教学中,我经常使用美术挂图。我觉得音乐的语言在孩子理解起来是困难的,而根据音乐形象和歌词中心思想,概括起来用一个或几个彩图,把它表现出来。会使学生及时掌握歌曲内容、演唱情绪、演唱风格。我在教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之前,就绘制了几幅彩图:(1)群山近景处,画了一群牛在地上吃草。(2)一群鬼子气势汹汹地沿着山路进山扫荡。(3)敌人抓住了王二小,他从容对答鬼子提出的问题,并表示给他门带路。(4)鬼子被带入我军的伏击圈,被打得人仰马翻。(5)我们的王二小惨死大石旁。身仁被[I本鬼一子的刺刀刺了无数f1j口。(6)无数群众眼含热泪.怀念王二小,在蓝天的背景1几.王二小含笑讨着群众。当把挂图挂在墙上,同学按挂图的意思.就获术知道了歌曲内容。通过挂图也培养了学生形象记忆,使他们闭上眼睛通过图画就能想起歌词。按图的顺序记歌词,段落不会颠倒。演唱的时候,让学生感情和图画的场景发生联系。画面是景色优美的,就让学生演唱的美妙、轻淡一些;是激烈的,就让学生演唱的高昂、有力一些。可喜的是学生在演唱第5段“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时……面对着画面王二小浑身血迹斑斑的景象,同学们竟把歌曲的速度放慢,语气加重,有的同学甚至没唱完已泣不成声了。我想这是视听的最好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握住了音乐,了解了音乐。

2.在具体的歌曲中,用美术的色彩与音乐的色彩相联系。在图画中色彩是直观的,它能给我们留下各种感觉。而在音乐中,根据歌曲的内容与情绪及时给学生以启迪,是掌握音乐的一个手段。我在教唱河北民歌《小白菜》时,用一张纸画了一个大大的黑正方形,然后对学生说:“黑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是悲哀、伤感。那么我们就把小白菜这首歌唱成黑色的吧。紧接着我给学生讲在音乐中怎样表达色彩,并讲了大小调式。我说采用大调式写成的歌曲,色彩明亮、热烈,在美术的色彩上象红色、桔黄色等;小调式则暗淡、柔软。在美术色彩上象黑色、蓝色等;大调式在美术上可以说暖调子,而小调式则是冷调子。在音乐中还有一些具体的表现手法,如表现暖的调子,在旋律线上音越高,则色彩越暖,音的进行往往是跳进,甚至是大跳。而表现冷调子,则旋律线就越来越低。音调下行级进。《小白菜》每句的尾音,都是越来越低的,到“亲娘啊!亲娘啊广这两句时,已带有无可奈何的哭腔了。

3.歌曲中强弱、快慢与美术绘画用笔轻重缓急相互联系。音乐中的强弱、快慢,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要使学生正确、直观、清晰地掌握快慢、强弱的规律,运用美术用笔的轻重缓急(或浓淡干湿)最能说明这一点。如欣赏《我爱你,中国》,讲到此曲的强弱、快慢时,就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结合此曲的强弱、快慢、音高变化,高低不一、轻重不一的曲线,把相对应的歌词写在曲线下面,然后再放录音。让他们看着词,对着曲线,掌握音乐形象相当快,此时,如果学美术的学生看见我们把音乐旋律用笔画出来,他也一定会受到很大启发。那么,他所画出的线也一定具有音乐的旋律感.所以,我们如此上课,不仅提高了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方面的能力,而是且提高了其他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艺术中,音乐、语文、美术三者关系太密切了。因而在教学中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仅对一门艺术有益处,同时也对其它两门艺术起促进作用。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艺术院校一定会重视这一点,而对艺术人才同时进行此三门艺术的教育和培养。我们现在从中小学开始,有意识、有方向地把这几科互相渗透地进行教学,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音美教师要多学、广学,在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强其它两门艺术学科的艺术造诣,这样我们就能在艺海天涯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这样,才能早出、多出人才

美术教学论文:少儿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目标学研究还很朦胧,整个美术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市场经济大潮来临,泥沙俱 下,鱼龙混杂,便经不住冲击,乱了阵脚。

当今少儿美术教学出现了几种怪现象:教学生画儿童画的教师越来越多,教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师越来越少 ;画画获奖的儿童越来越多,真正懂美术、会美术的儿童越来越少;各级各类的少儿书画大奖赛越来越多,真 正检阅美术教学成果的美术展览越来越少。

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给少儿美术教学带来冲击和影响,使少儿美术教学偏离正确方向。少儿美术教学在整 个美术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由于当今少儿美术教育忽视美术基础知识教学,教师为参赛而教画,学生为 参赛而画画,致使小学的美术课与中学的美术课严重脱节。中学的美术教学与高等美术教育也出现断层。这一 系列的连锁反映给整个美术教学造成混乱。

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

其一,市场经济冲击少儿美术教学。近年来,各级各类名目繁多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少儿书画展览、少儿书 画大奖赛、少儿书画评定会等泛滥成灾。据了解,一个学校每年都收到各地各级邀请参赛的通知十多封。什么 国际级的、国家级的、省、市、县的。参加比赛要求每幅儿童作品缴十元、二十元不等的参赛费。据说有的大 奖赛一次盈利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些大奖赛不视作品质量高低,只要交钱基本上都能获奖。一个孩子把太 阳画成绿色,主办者说好!有创意,于是就给个一等奖。此外,大赛的主办者还以各种手段诱惑参赛者和组织 者。如给组织者回扣、邀请免费观光旅游,发组织奖、集体奖、辅导奖、园丁奖等等。

大赛的组织者利用人们的心理牟取暴利。1.由于美术教学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很多不懂业务的 领导把儿童画作品获奖的档次和数量视为教学成果,在工作上大加支持。2.教师评职称、晋级急需证书,所 以美术辅导教师是很热衷组织学生参赛的。3.儿童好胜心、虚荣心强。这类活动只要教师号召,儿童都积极 响应。4.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孩子有特殊爱好,并能获得奖励、当然乐意慷慨解囊。大赛的主办者钻国家对 艺术门类管理不完善的空子,乱收费,乱评奖,乱命名。打着弘扬少儿文化艺术的招牌,以盈利为目的的少儿 艺术大赛,降低了艺术的品味,还大大地冲击了少儿美术基础知识教学。

二、个人名利思想严重,影响少儿美术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美术基础课教学见效慢挨累不得好,不如搞儿童画“见效快”,于是学校的美术课、学后班 、校外的美术班全教学生画儿童画。哪儿有少儿大赛往哪送作品,得了证书学生高兴,家长满意,领导表扬, 自己还能得到实惠,可谓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利用教学为自己服务,很多美术辅导教师这几年就是靠儿童 画起了家。

以上问题不难见出,主办少儿书画大赛的发了财,教儿童画的教师得到了实惠,受害的是少年儿童——我 们的下一代。他们真正的美术知识没学到,由于赛事多、压力大,文化课学习还受到了影响。

学校历来是传授知识的圣地,每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美术教学更不例外,它不应该受到 经济因素的冲击与干扰,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恶化,会使整个美术事业走向衰退,会成为提高我们整个民族文化 艺术修养的一大障碍。

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利益,不对事业负责,不为下一代着想,总让学生画简笔画、儿童画、或是为参赛而画 画,不注重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势必要把少儿的美术学习引到死胡同。那些只顾个人名利的做法,那些不正确 的教学内容会误人子弟,那些不正规的教学会给少儿以后真正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带来不良影响。

如何使少儿美术教学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建立健全少儿美术教学的考核与评估体系。

2.禁止使用非科学,不系统的教材,特别是简笔画、儿童画、儿童国画等内容。

3.要按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讲课,特别是素描写生、色彩写生、色彩原理、物体比例、结构、透视等美 术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掌握。

4.要理清小学美术教学与中学、大专美术教学的关系。不能只顾眼前。

5.要提高美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6.领导要懂得艺术教学,不能以获奖证书的多少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

美术教学论文:融情境教学于小学美术电教课中

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电教媒体尤擅于将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像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我在教学《明度推移》一课伊始,通过电脑动画,出示一组图片欣赏,每张图片的图案色彩艳丽,不同的图片变化多样,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以及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图片中图案色彩逐步渐变出现,使学生对课题有了很快的理解,创设了明度推移绘制的前提。当这一图片欣赏的导入,事实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有的瞪大了眼睛,他们都对老师制作的美丽图片发出由衷赞叹。电脑动画的运用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色彩构成绘制的情境之中,这时教者利用颗颗幼稚心灵的“愤悱”之情,将热切的情愫升华到理性,让学生由整体欣赏集中到明度推移这一局部审美之中,学生们看了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谁都感觉到了明度推移的美丽。可是由于绘画知识的限制怎么也搞不懂其原理。这时,我带着微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明度推移》及绘制过程。”

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疑”中生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再现情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成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由于二年级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来够强,因此,对秋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如要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自然特色,就得尽可能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考察、参观、实践,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我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大量的动画情景:秋叶飘落、秋果累累、秋收农忙、秋林漫步、秋菊丛中……当这些大自然的秋景动画再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他们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其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三、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并结合点、线、面教学,巡回辅导,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南极企鹅》一课中,我剪辑一段企鹅动画片给学生们播放,并以激励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企鹅电脑动画:由几个三角形、椭圆形、方形等基本形的缓慢移动组成了正面企鹅卡通形象。又变换几个不同姿态的卡通小企鹅,给企鹅配上围巾、小衣服等,添画冰川、小房子等背景,做不同背景变化,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企鹅,学生中有的居然欢呼起来。了解同龄学生的绘画创作意图,并引导他们演绎情境角色,感受创作意境。当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后,他们的创作激情被唤起、提高。此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套音乐,并开始启迪、诱导,使学生们在所扮角色的引导下,开始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并进入创作的忘我境界。其作品结果显示,学生创作大胆果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魅力。

四、运用电教媒体,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内容。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美术教学论文:在美术新教材中的教学实践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更多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

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学习空间,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呢?笔者从三个方面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体验性学习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所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从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体验性学习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例如在讲《我的故事》时,可以在课下动员学生自己搜集一些关于卡通的资料图片,预习一下关于卡通绘画的方法,在课上尝试互相之间以游戏的性质实践如何把现实的面貌转绘成卡通的人物面貌,尝试一下创造自己身边的卡通故事;课上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卡通作品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卡通,让学生更主动地以主体的方式去创造身边的卡通故事,体验在实践中创造的乐趣!在一些创作性的绘画课中,可以同时出好几个题目,让学生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画出符合自己性情有个性的作品。学生的创作欲很强,画面的主题突出,构图恰到好处,学生们会运用头脑中储存的一切信息,使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觉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主动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三、体验性学习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按人体的功能可分为感触觉体验,视觉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体验,思维想象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按认知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媒材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体验性学习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审美体验等等。我在讲《傲雪梅花》一课时,除对课本内容作适当讲解外,为提高学生对国画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的梅花图局部临摹练习。并注意让学生采取如下的步骤:1、从主干的力度, 2、梅枝的结构, 3、墨的浓淡干湿, 4、布局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临摹。练习以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整体的要求,学生明白作业要求以后再进行作业练习。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发展不利因素(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等)。通过这样一番练习,学生对国画的认识和印象会比教师平淡无奇的讲授强出许多。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姿多彩,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就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美术。

体验性学习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互相联系,学习的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视觉、听觉、手感触觉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和共同体。各个器官的学习功能既不能互相替代,也无法割裂分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以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美术课都成为作为主体的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艺术意义的体验和对艺术价值的体验。

美术教学论文: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素质教育要求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的改革给我国教育机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不断完善其他相关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科学、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的和谐关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是新课改革的目标。我们并不是要小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发明创造,画出什么不朽之作,但要他们学会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是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如果我们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不去帮助他们树立创新意识,忽视创造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作为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美术学科也将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

正确的文化心态对美术老师很重要,我们要更多地去读懂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现代文化心态对美术老师要求也很严格,包括对待不同个性风格的学生作品,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心态。这种观念,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是现代价值观的体现,它将有利于美术老师广泛地吸纳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一次,我正在上欣赏课时,正分析油画的颜色、动态、用笔,写意花鸟的着色、意境,突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用漫画更有意境……”当时,因为还要给其他学生上课,我只让这位同学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课后单独找他谈话,了解这位学生的想法后,我们就共同分析了怎样构图和情境设置。第二天他就把作品带来了,他可以把水画成红色,山只用简单的线条画几下。那不受约束的线条和想象力,一般人都很难想到,在过去的美术教育中是以专业与技能的训练为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师示范,学生学画、学做的过程,是以老师为中心,评价以“像”或“不像”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现在的美术课堂就要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展现出个性的一面,放飞学生的梦想。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搜集资料自行创造,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争取与众不同。同学们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大胆地再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二、创新——生活中的体会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是他们对生活细心的观察记忆与情趣想象。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创造和思考。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我给初一学生上课时,有一节是取景框,为了激起学生的激情,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手抬起摆成八字形,然后旋转放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取景框了。同学们想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什么,就可以通过自己小小的取景框去观察了。这节课同学们学的都很认真,而且还兴趣十足。让学生在新鲜的环境中去学习,只有让学生乐学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更容易被激发。老师应多提供学生参与生活的机会,让学生积极思维,用自己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解决“思路障碍”,提高他们掌握学法的成功率,促进学生情感和创造性的发挥。我在给学生上“透视”这一课时,就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引领他们主动去观察路、人和树的变化。远处的树和近处的树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近的清晰、远的模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路上行人的变化,学生自己发现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小、路越来越窄。从而得出透视的基本原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点滴做起。我们要发散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记忆力。用心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其主动性得到提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课题的编写研究中要有激励作用和强化个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承认个性的差异,立足健康发展,构建平等平台,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美术教学论文:园林美术生态式教学综述

教师要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不以单纯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而是从造型基础、构成基础和设计基础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习、分析、实践造型表现活动,最终达到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的水平。根据协同进化的原理,素描课程应适应园林专业的课时要求,删减传统教学中丰富的明暗调子的静物素描,从专业所需的空间和结构入手,多切入石膏体结构、空间模型结构的表现素描,并且可以和平面构成课程相平行,运用平面构成相对抽象的、具有创造性、理性设计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补充,使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水彩课程也应减少静物色彩的课时,应以写生风景为主,使学生掌握具体的可操作的园林要素的表现方法。如果和色彩构成课程相平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的属性及色彩搭配的原理,了解色彩在写生中的变化规律,以达到相辅相长的教学目的。园林美术的适度调整可为后续的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可直接利用的基础。

一、努力实现园林专业教学的生态目标

“美”是园林艺术的生命,实现环境美是园林专业人才的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审美能力即是园林美术专业教学的生态目标。园林美术教育在培养园林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园林美术在课程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实践,如组织学生到公园、绿地、广场等地方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这种开放型的学习研究环境.各种雕塑、建筑、景观等立体形态的介入,能使置身其中的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艺术的魅力,更加充分地理解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所创造的和谐之美和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所创造的整齐一律美,通过各种比较和感受提高审美能力,训练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要尊重审美的差异性,也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差异,根据学生的自我感受和兴趣,帮助学生不断发挥个性特点,这有利于在训练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培养其想象创造能力。“雅”是一种魅力,也是一种艺术风格。中国园林设计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也应该培养这种.‘雅”的气质。园林美术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了“雅”肥沃的土壤,让学生在绿色的、生态的、良性的环境中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培养。“雅”是“美”的生态目标的延续,也是一种创意的延伸。园林美术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去追求它、实现它,为园林专业设计铺平道路。

二、在园林美术教学中突出生态自然美

学科会因为交叉而滋生新的学科,因异质化导致多样性。园林美术是园林专业与美术专业的结合,因此突出其生态自然美是一个潜在的教学任务。生态自然美是未经改造的保持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在园林美术的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授构图、黑白关系、色彩关系等,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感知自然美的纯净、和谐。康德曾说:“那单纯的形式本身就可以构成美感,它的美均来自生命自身的蓬勃生机。’,②在培养未来的园林设计师时,通过美术教学让他们认识自然美的特性,了解生态本身的强大魅力,在其后的设计课程中,这种潜意识里的自然美的利用会以最本真的状态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体现自然的回归,在设计中提升其精神境界。美术专业教师应把握住美术与园林的联系,赋予课堂新的生态意义和生命活力,求得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三、结语

园林美术的生态式教学探索是为了促进学科生态系统平衡,增加学科的竞争力,突出学科的特色,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生态教学资源,期待它可以在学科发展进程中产生“正能量”,能实现园林专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美术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智力培养

一、课题的确立

一九九八年,党中央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上下重教兴教,教育战线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共识,并取得一定成效。科研促教育,教育要科研已势在必行。为了配合省教厅的《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总课题的实验,大良镇教办组织了镇各科中心教研组,制定相应的科研课题,美术中心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这一科研课题。围绕“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重点,开展美术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在《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这总课题的基础上,再分几个子课题,如《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发挥想象力、诱发创造思维》、《记忆力、写生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用三年的时间分层次、不同形式地发开展美术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依据及指导思想

1、《美术教学大纲》明确了美术教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并要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在教学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进行简单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美术教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2、美术教育的定义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可见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上。

3、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这是美术教学的革新。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4、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素质如何,与其本身智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智力,包括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身心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

三、课题的实验和策略

1、 遵循四大原则,开展教学实验。美术教学除了遵循教育学提出的教学原

则外,根据美术学科特点以及目的任务和教学规律,还提出四项原则:

①、审美原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区别美与丑的能力,通过参与学习逐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保证。

②、直观性原则,重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深入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③、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美术双基,通过参与实践,大胆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眼的观察力、脑的思维力、手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

④、创造性原则,这是研究的重点,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艺术教育贵在创造,艺术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性的有造才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襄括世界。”从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联想,提倡独创精神,加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2、大胆改革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开展第二课堂,依“纲”还需靠“本”,三年来我镇使用的是岭南版美术教材,该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体现了美、新、活三大特点,有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程内容安排时,我们作了一些调整,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及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学生对家乡增进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使他们学会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学校,还增设了陶艺、电脑美术等课程。各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术技能往往是在活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坚持开展第二课堂、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发掘,综合素质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

3、实行开放性美术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革课堂教学,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平等,尊重个性,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各自的专长。课堂教学力求“教”与“学”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

4、实验形式灵活,体现民主与集中。

几年来,我们实验的教研活动持之以恒,制定了详尽的教研

计划,各组员分别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实验的研究分集中研究和个人研究两种形式,个人研究,就是平时组员根据本校及学生的实际,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方法。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集体研究,每个学期都有三、四次全体组员集中研究活动,进行观摩教学、互相评课、技艺切磋、交流教学体会、参观学习等。尤其是观摩教学,我们力求有专题,并有针对性,围绕“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个目的,解决教学教研中碰到的问题,在评课交流中,大家本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出发点,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研究气氛民主和谐,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真正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教研出成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我镇的美术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智力得到发展,学生学会辨别区分美与丑,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追求美、表达美、创造美,从而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提高。

近几年,美术教师在参加省、国家级的美术课调教评比中,获得4个奖项,教师的美术教育论文6篇获省级、国家级的奖项或发表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名列市的前茅。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活动和书画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获国际奖90多人次、全国奖220多人次、省级奖160多人次、市镇级奖约330多人次。

五、探讨的问题

1、我区的美术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取得较好成绩的相对集中在几所学校,特别是集中在上规模上档次的学校,一些偏远的学校,还没有配备美术教师、美术室也十分简陋或没有美术室。也谈不上美术教学研究。今后应该提高学校管理层的认识,更新观念,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此外,美术中心教研组也尽可能把教研活动普及到美术教育薄弱的学校去,促进全区的美术教育的发展。

2、面对21世纪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发展和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校园网络化。要使自己不掉队,与时代同步,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前段,我们绝大部分的美术教师已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试,促进了大家的计算机学习,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有关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根据教学教学的需要,设计制定相应教学课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新的学年,我们在安排教研活动时,就注重开展有关美术CAI课件设计制作的讲座学习。同时也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踏踏实实为美术教育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