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0 04:45: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专业工程造价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要:结合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新思路,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定位,对以造价员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定位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从2003年我国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来,工程造价领域不断得到规范,对于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006年开始设置至今,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已招收500余人,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相应地,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2007年、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超过15%,为工程造价管理及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我院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进而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动手能力强、能持证上岗的“双证型”人才。
(一)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旨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装饰公司和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工程咨询公司、中小型设计院(所)和监理公司等咨询单位,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外合资或合作、外商独资的工程公司等建设业主单位。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被要求既懂预算又懂施工,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既懂造价又懂经济和相关法律法规,既能搞土建预算又能搞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伴随当前社会工程造价业务领域不断拓宽,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也应胜任资产估价、司法仲裁与鉴定、银行抵押贷款、保险公司担保等多种工作。
(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造价从业人员能力要求:(1)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投资估算、审核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能力;(2)具有对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优化的能力,并能编制工程概算、工程预算;(3)具有编制工程招标标底价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能对标书进行分析评定;(4)具有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管理的能力,能编制工程结算、决算;(5)熟悉工程合同条件,能熟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索赔、保险等问题;(6)具有运用计算机确定、管理工程造价的能力;(7)具有组织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各类计价依据的能力;(8)熟悉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我们通过职业资格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来分析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1)就能力而言,工程造价学生到毕业时应具备各专业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能力;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能力;管理工程项目的能力;开展工程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管理的能力;以及关于工程变更索赔的实践应用能力。(2)就知识而言,学生应掌握土建、安装和装饰的识图知识;了解建材、构造、结构、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得经济、管理、财会与审计等基本的经济和管理知识;了解工程造价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识;概预算的基本理论及编制方法、财务结算与决算等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作为一个社会人,还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变化、职业变更、技术更新、个人发展等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言,要能够拿到“双证”。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能持证上岗。建设行业明确规定,获得专业技术与管理型的职业资格证的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工程测量、材料试验等工种的技能型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通过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因此,我院与天津市建设委员会共同组织学生参加天津市建设事业专业管理人员上岗培训,包括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和测量员等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了很好的通过率。
(三)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
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人本观念的确立,高职教育给予学生的一系列职业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为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和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应变创新能力以及经验态度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灵活性和弹性化相结合。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按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设置。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为公共课程,包括德育、体育、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土木工程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cad、技术经济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工程造价电算化、安装工程识图与预算。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开设了工程材料试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建筑cad绘图实训、建筑工程施工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综合实训以及毕业环节实训等。同时设置了两门公共选修课(学生自由选择两门学院公共选修课)和两门专业选修课(施工组织与设计、建设工程监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对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我们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注重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叠,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与用人单位和定岗实习基地相关人员座谈,我们了解到社会普遍反映造价专业毕业生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于是,我们在建筑识图部分大量减少画法几何比重,着重训练学生识读工程图的技能,加强平面标注的知识,以使学生能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对建筑力学部分,大量减少公式推导与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讲解,着重加强学生对结构强度、稳定性与破坏形式的认识。在建筑结构部分则着重加强学生对构造的认识和掌握,比如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弯钩的长度等,这样就形成了简练而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专门针对当今工程造价领域“量价分离”的要求设置,工程造价电算化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会操作一到两种造价软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破除静态单方向陈述知识的教学状态,基于职业为中心进行课程组织,逐渐试行弹性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课堂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元整合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是:(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2)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强化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落实“双证书”制度。(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弹性化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二)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综合采用了任务引导向型思路,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例如,对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测量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突出技能培养,以“用”促学。我院成立了测量兴趣小组,并有专门的材料实训室,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的以讲解知识为中心转向设计、策划和辅导实验为中心。对建筑构造课程,有些章节采用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现场参观,通过现场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感性认识,又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动手砌砖、抹灰、开挖基坑,让他们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切实感受到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采用项目导向型案例教学法,将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专项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工程量计算规则贯彻到实际工程的计算上来,并同时进行工程量计价软件的操作应用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亲验式教学法,进行情境模拟,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教师先提出一般性问题,再提出特殊情况下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讨论结果,提交报告单,请具有典型性的小组代表作答,最后教师就小组不同意见进行点评。
此外,我们也改革了考核方式。考核改革的重点是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淡化记忆型考核。课程考核按照理论课、实践课分别进行。理论课根据课程内容采用闭卷、开卷、口试、考察和小论文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实训课主要采取“任务法”进行考核,即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全面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一门课可采用多个任务进行多次评估,将平均成绩作为学生的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在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的课程,都增加了实训环节,而且实训形式多样。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实训与学生技能鉴定考取中、高级测量工相结合,学生学习和技能鉴定两不误;建筑构造增加认识实习、施工组织及各科预算(包括土建预算、安装预算等),都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预算软件课程大量增加了上机操作学时。通过增加实训环节,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工作,其他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也能马上胜任工作。
总体而言,高职层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训的规模与巨大的社会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人才培养工作与行业需求之间的符合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提高。我院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改革,希望把该专业建设得越来越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阶段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提高的现实,开展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汇总,提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建设性建议。
论文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 职业教育 社会需求 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
一、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趋势与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投资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建设市场对造价工程师的需求随之迅猛增长,而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相对缺少,已引起各方关注。
我国由于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和其他原因都造成了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太窄、素质偏低、年龄老化等问题,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国际水平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工程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如国外,甚至很少做到能动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更难找出有人能优化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这些都说明了原有的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建筑大市场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所以对从业人员必须制定培训和再教育计划,并监督实施。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智高能的人才”。从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出发,对造价工程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造价工程师除应具备工程师的技能素质,以及工程造价(投资)的分析与控制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应具有经济与金融的基础知识,经济分析技术,项目管理技能,经济与建筑法律知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才能适应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要求。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涵盖了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管理等范围,由工程造价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组成,培养具有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工作岗位技能,面向建筑行业主要从事造价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当前,有很多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然而,培养出的学生能否真正满足社会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相关职业的职业化基本训练”。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要体现出职业化这一特点。目前,很多造价专业学生不能胜任与专业有关的相关工作,知识结构偏向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向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出了不少新挑战。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水利水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研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途径和方法。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重新整合课程设置,形成以培养核心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改革与研究,力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使工程造价专业能主动适应建筑行业人才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社会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针对如何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问题,2009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师生,组织进行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调查问卷活动。调查对象面向湖南省建筑业协会中各类大、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67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问卷从不同的角度人手重点调查建筑业企业用人标准的倾向问题。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力与素质有何要求?以下是对调查问卷整理的结果。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
从调查的结果得知调查显示,95%的建筑业企业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但数量并不多,这跟建筑业企业本身的行业特点有关。建筑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一般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需求是根据其所承接的项目特点来定的,根据统计数据。一般中小型企业更希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具有多种综合技能。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员工爱岗敬业、忠诚、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多数企业都更青睐于用得上、留得住、动手能力强、工作有闯劲的员工。根据问卷调查,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程度以责任心为最高,占34.5%,其余依次为竞争意识与能力为33.5%。适应能力为24.6%,思想品德为12.1%,实干精神为21.5%。意志承受力为l0.9%,这表明,企业在选用人才上更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能力。因此,高职学校应全面、科学地理解职业能力,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认为,职业能力不是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
再看用人单位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各企业对这一专业的职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造价员证、监理员证、工程cad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证书要求是基础,能力要求是核心。企业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外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专业化。熟悉相关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懂得相关的施工流程与规程、对国家的政策、企业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分析与把握。
(2)操作手段熟练化。表现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达到相应的水平:网络操作、制表操作、统计分析等操作达到相应等级水平。
(3)写作水平:包括书法良好,会撰写各种报告,并能按要求写出个人工作总结、会写各种公文及论文写作水平。
(4)外语水平:包括外语语种、口语与听力的熟练程度。
(5)服务他人的主动性及工作的积极性——敬业精神。这不仅是许多企业在测试专业人才时所用到的一种方式,对学生更是一种严格的要求。
(6)灵活的应变能力。遇到问题能沉稳思考、妥善处理。
可见,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与实务,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设性方案建议
根据调查的结果,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职业化要求,构建特色化专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1.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目标应该明确: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以服务地方、行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双证融通、产学结合,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院是水利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的设置是根据市场需要(主要针对政府机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院、咨询单位等从事造价、监理行业)和学校特点定位为: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同时要掌握好建筑工程造价、公路工程造价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全能型造价人才。
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2005年10月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素质全面、基础宽厚、技能多元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按强化素质课、拓宽基础课、优化专业必修课、加强实践课的思路设置教学课程。
(1)构建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体系
构建理论和实践交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围绕理论基本知识点,强化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综观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应该培养专业基本能力、职业应用能力和可转移能力。根据三大能力体系。分别结合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设置三个系列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以适应就业方向的能力要求。
第一大能力是专业基本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英语测量、工程cad等专业基本能力。
第二大能力为专业应用能力。学习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预算或标底编制、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工程招投标文件应用等。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能力是学生可转移技能的培养。我院强调学生可转移的技能培养,设置了素质拓展学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职业规划能力、交流能力(书面、口语和图形)、信息处理技巧、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信息技术等技能。这种教育模式加强了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了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2)突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
学校的专业建设应特色化,建设方向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课程设置和体系与行业、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结合方面。应形成一个反映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为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专业教学计划中,重点安排职业技能教学的课程,适应造价员、监理员等不同的岗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性课程,其比重应超过80%,而且,专任教师中一部分应该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使专业技能教学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使的学生满足社会的要求。围绕教学培养目标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基本出发点,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以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的编制工作为核心,培养三大能力体系(专业基本能力体系、专业应用能力、可转移技能),围绕职业技能证书的知识调整教学体系,使毕业生能够快速、准确高效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高职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交通土建类工程造价专业(以下简称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研究道路、桥梁、隧道、港航等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的专业,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涵盖的内容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进度款结算以及竣工决算等。工程造价专业在高职院校经历了十年的发展,至今已经为行业企业培养了诸多相关岗位的高技能从业人员,如计量员、造价员、采购员、合同管理员、监理员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也日益完善,增大了相关岗位人员的需求,并且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调查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为同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从业人员队伍现状
(一)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从目前行业用工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普遍存在人才结构性短缺现象。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勘察设计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占总数的65%,但他们从业年限大都在10年之内,缺乏深厚的专业技术底蕴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从项目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来看,工程造价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层次以上的本专业人员仅占总数的20%不到,大部分岗位由非专业人员担任,他们不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而且人员稳定性不够,流动性较大。例如,广西人才市场交通运输厅分场2011年12月统计的数据显示,广西在建施工项目中,大专层次以上的工程造价专业从业人员仅占12.8%,非专比例高达87.2%,结构极不合理。
(二)行业知识不全面。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组成非常复杂,它不仅涉及项目本身,还涉及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所在地区的有关财政税收政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要具备与工程造价组成有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的知识。目前,大部分从业人员只知道依据国家颁布的定额及相关编制办法规定来完成各阶段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而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合同管理与索赔、风险分析与管理等方面了解甚少,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力不够。当今科技创新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从业人员只有对市场材料和机械的规格及价格、实施工艺过程充分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造价分析。但是,许多从业人员自我提高和继续教育意识淡薄,市场分析能力不高且洞察力不够敏锐,长期处于“闭门造车”式的工作状态,编审能力无法提高,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管理。
以上可以看出,从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仅就所在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谈一孔之见。
二、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办学沿革及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龙头专业,兴办于2002年,迄今有8届毕业生近600人,现有在校生近400人。该专业拥有较为完善的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其他专业共用的专业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基地于2008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实训条件能较好地满足专业上课需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该专业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08年开始施行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顶岗实习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及实施内容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努力,这也是下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三、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指把学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办学的特点,同时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内容如下:
(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各门实践课程虽然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知识传授为主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重大转变,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仍未能有效融合在一起,未能实现一体化教学;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之间关联不大,没有实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我们可以加入企业元素,对于工程造价、工程招标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竣工决算等主干课程,让行业专家参与制定课程标准、承担教学任务,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理论教学与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实践教学高度吻合,通过融会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一体化目标。
为实现系统化教学,对于各门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我们统一以企业某真实项目为背景进行系统开发与建设。即打破传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以同一项目各阶段所完成的不同工作任务为路线,开发实训项目并制订考核评价标准,使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系统化,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各课程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面向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是与其他专业共同使用的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它积极发挥着为学生提供实训操作场所、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的功能,但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且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仍尚未开展。
为使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借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广泛利用与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各企业之间的熟络关系网,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为依托,以实践课程建设为载体,与企业共建共享互赢的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方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我们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及工作任务重新进行场地的规整、设备的配备,由企业添置软件及相关规范,为实践课程的实训项目提供技术和师资条件,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和职工培训。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可直接将校外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交流合作能力及创新探索能力,企业可以聘用学生为其创造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
(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服务求发展、贡献谋支持”为原则,充分利用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资源,回报行业企业长期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统合起来,在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第一,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的科技成果也有了转化的平台。第二,协助完成企业的工程项目任务,为企业分忧解难,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完成工程结算资料及竣工决算资料等。第三,以专业教育资源为基础,开展社会人员转岗培训、技术培训、预算员等工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使专业教育融入社会、行业和企业中。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业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及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应建设由校内、校外教师组成的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第一,对于现有校内专业教师,鼓励他们提高学历、提高职称,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参加专业培训班,考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交通运输部甲级造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到生产一线参与工程技术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一线岗位的需求情况,为我们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第二,聘用在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建设。评价体系是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的检验,也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应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其次,确定重要的考核指标,如学生“双证书”获得率、顶岗实习适用度、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再次,构建评价体系工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通过对这套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更加全面、市场分析能力和洞察能力更加成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程度不断增强,及时解决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应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为导向,从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内容、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专业教学团队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开拓创新,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使其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未来站稳脚跟。
摘要:高校实践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高效结合,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职业能力的视域出发,系统分析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材、课程考核方式、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打造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等举措,以期完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职业能力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的就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对劳动者的综合就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财经类高校也都普遍开展了实践教学,但大部分财经类高校的实践教学的目标仍然定位在对学生的从业能力(即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就是综合职业能力(亦称关键能力)。而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的作用日益凸显。
2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个人在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具备的相应知识、技能及经验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它对某项工作或者项目的推进及其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职业能力主要涵盖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基本职业能力通常指个体的学习、表达、辨别、感知及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则是指完成某一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专业素质。而职业综合能力,亦或称为关键能力,是指在不同职业之间转换时所具备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决策阶段:具有通过项目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概算的能力以及造价信息的管理能力;设计阶段:具有依据工程规模、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情况,编制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能力;招投标阶段:依据工程项目情况适时调整报价的能力、具有编制投标书并参与具体投标的能力。施工阶段:具有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计算施工阶段工程量的能力,并能够对施工期间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竣工验收阶段:具有依照项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测标准,对工程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和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能力。
3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工程造价专业以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而来,属于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实践技能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层面:
3.1校内外实践活动
当前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自发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验、校企合作实习以及各类学科竞赛等。自发社会实践指学生充分利用大学期间的寒、暑假,自己与居住地附近的施工单位进行联系,进行为期2~3周的实践锻炼。专业课程实验指在学校专业实验室中,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专业教学大纲进行的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活动。比如认识施工图、CAD绘制施工图、工程量计算等方面的训练。校企合作实习指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习。校企合作是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科竞赛。各类学科竞赛一直都备受高校、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推崇。例如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广联达算量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在比赛中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3.2师资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对其任课教师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具备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而目前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存在的较为突出现象表现为:一是大部分专任老师都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专业实践技能方面相对比较欠缺。这与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社会和企业工作实践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二是虽然学校也会从企业中聘任有资质的技术骨干做为兼职教师,但是由于这些外聘教师在教学时间和服从学校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可靠的保障,造成学生的学习有数量没质量。[2]
3.3课程设置
工程造价专业对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实践性较强。就目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来说,现状仍不尽合理,表现在:一是课程教学安排中仍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明显不够,远低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实践教学活动应占总学时的50%以上,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不能达到契合。究其原因在于设置培养方案时没能对工程造价专业相关岗位群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偏重于理论课程的设置,而忽视了对应用型课程的安排,从而造成与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相脱节。
3.4实践教材
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还取决于实践教材是否完善及科学合理。工程造价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地区适用性。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根据建筑行业发展与更新迅速的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对实践教材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实践教学的内容为专业人才目标及规格做好服务。如果实践教材知识陈旧、不能及时跟上建筑行业发展的调整变化,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势必会打折扣,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得到相应的锤炼和提升。
3.5实践教学模式
在不少财经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课内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的三阶段教学模式仍不鲜见。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三分理论+七分实践”是最佳教学方法。[3]课程讲授上如果过多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很多学生感到虽然理论知识容易理解,但仅依靠理论知识,势必会导致实践环节无法顺畅地运行,最终会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脱节,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校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视作首要任务,从而忽视实践教学。另外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环节,一些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仍然侧重理论性和学术性,而轻视对实践能力的运用。
3.6实践教学管理
学校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监管缺失,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活动效果的另外一个因素。在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往往首先考量的是审核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监控实践教学成果,却容易忽视对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动态跟踪、以及每个实践环节运行情况的管理与评价。教学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良好的监管与管理,也会影响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4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优化举措
4.1把握培养“双师型”教师导向,建立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
高校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将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培养与引进“双师型”素质教师,建设一支过硬的实践教师师资队伍。[4]一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访问学习,以便能及时了解目前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5]二是提倡和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教师层面来说,做到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兼备,可以更好地对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加以更有效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因此可以得以提升,使学生成为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2以实践教学为主导,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从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6]在确保职业能力完整性的前提下,拓宽和调整学科设置的课程思路及理念,及时调整及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实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专业技能和相关职业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4.3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由于目前90后学生是本科在校生的主力军,他们更愿意通过主动、娱乐的形式来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并用就成为一种理想的方式,如采纳灵活多样且趣味盎然的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模拟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最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事先设定的学习任务,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的目的。
4.4以实践应用为中心,不断完善实践教材
关于实践教材的选用,除了延续由专业教学团队来编写实践教材外,还可以尝试邀请相关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实践教材的编写中,并与经验成熟的公司企业共同开发相关网络课程建设,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可以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实践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以期编写出更符合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教材,以期实现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4.5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以此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育。考核成绩既要反映出学生一贯的课堂表现,又要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尝试采用以下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上课出勤、回答问题等环节)+期中成绩(课程实验成绩、实践活动成绩等)+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比20%,期中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40%。这样考试结果能基本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果提供可信的参考。
4.6树立职业能力培养主旨意识,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首先,高校应做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主要是在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进行实训锻炼,因此高校在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层面力度应加大,努力打造系统和高质量的一体化实验室,使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中来开展相关的实训锻炼,积累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更加理性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其次,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对接,积极合作,建立和培育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资源。此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应涵盖对实践教学目标、计划、大纲、实施和教学效果等一系列环节的全面监控与评价,做到各个环节并重。而不是只针对实践教学中的某一环节的监控与评价。因此,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实践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5结语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对高校而言,亟需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助力实现应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工程造价专业鲜明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应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材、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高素质实践教师队伍,全方位夯实和完善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高效培育和提升的目标。
作者:李侠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随着我国在基本投资方面加大力度,对于工程建设人才需求在逐年加大。作为培养工程建设人才的院校,肩负着重担,社会需求的工程建设人才既需要掌握工程技术,又要掌握工程造价理论与经济知识,能够从事工程造价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中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院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工程造价;教学模式;探索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快速推进,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均在大力发展房地产,随之而来的是带动建筑业蓬勃发展,社会对工程建设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逐渐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脱离出来,形成单独的专业。社会的需求,引领各大院校的工程专业招生一度成文热门专业,但是因培养模式的落后,教学方法的陈旧、课程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等原因,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需要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符合现阶段需要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岗位直接面向企业的工程技术岗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是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目标,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首先应明确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经济学知识,熟练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现代工程造价的理论与方法,在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方面得到实践的训练,具有独立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实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进行融合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这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简而言之,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扎实专业知识,胜任工作岗位。从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多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方面的工作。各院在设置工程造价专业时,应借鉴在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引导下,教师才能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教师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应用能力的前提。目前大多数元宵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的系统性不强,老师只教学自己所授课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涉及多个学科,其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与融合性,授课老师并为考虑这一点;部门学校直接沿用其他学校的课程体系,并未根据学生、学校的情况选择教材。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对于工程造价形成整体性的思维。建筑工程是一个整体,学生所学知识分散,理论与实际脱节,很难综合运用专业知识。鉴于这种现状,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要转变思路。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综合的知识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充分考虑职业岗位与能力的需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师可先行调研企业目前的需求,对工作岗位进行汇总,并提炼出核心的工作任务,再依据教学规律融合到课程体系设置中去。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高效教学的前提保障。
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与目标。现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实际的项目经验;还有一些外聘的教师在企业任职,虽然实际经验丰厚,但是在教学方式与水平上较为欠缺;部门教师忙于教学,未涉列最新的工程项目知识;教师整体队伍科研水品较低,在高水平的刊物上鲜少有关工程技术、科技开发的,课题研究也较少。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的关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学生的关键。面临目前的现状,各院校应通过多方面的改进,加强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在薪酬制度上,为教师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高水平教师的加入,同时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的稳定性。其次,加强教师的培训与交流,为教师搭建培训的平台,教师的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方法、理念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让教师经常与工程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不是任何一位老师可以独立完成的,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团队力量才得以完成。
四、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工程造价专业中。这是多年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弊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这类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应用在实际项目中。这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提问法等。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度过,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也要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多媒体一体机在教学中的使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有许多理论课,这些理论课的学习,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领悟其中的内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通过音频、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情境。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应该灵活掌握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结合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生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工程造价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且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建筑一线。鉴于此,可以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探索与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作为新的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按照计划将校内课堂学习与校外企业学习进行合理安排,适当增加校外学习的课时。学生在学习了工程造价方面的课程后,为了更好的学以致用,可以安排由学校教师带队去企业现场进行讲解学习,企业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负责人进行教学。两边的教学者进行合作教学,这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个方面,各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
六、结语
因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加大。鉴于我国各院校的教育发展现状,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正在逐步完善。各大院校只有先明确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自身条件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改进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共同努力促进工程造价专业的高速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建筑人才。文中的观点仅为各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探索教学改革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韩琪 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一、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情况
核心课程教学全能型比例18%(根据多个学校调查加权平均计算得出)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总体比较年轻,刚出校门的研究生比较多,普遍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较少,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诸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广联达造价软件应用全部能教的教师较少。这类教师对工程造价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难以融会贯通,很难在实训环节全面指导学生。此外许多工科院校的青年教师,大都是高校到高校,没有经历过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际锻炼,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加上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欠缺,难以真正做到联系工程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少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大多数招生人数较多,而教师往往严重缺编,部分高职院校为应付教育厅检查不惜伪造数据,通过虚填兼职教师人数来达到师生比。经过调查,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年课时量达到600学时以上,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上课备课,缺少学习培训以及参加校外实践的机会与精力。
(二)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发展迅速,很多院校招生规模暴增,在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必须每隔两三年深入企业一段时间,才能把行业最新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面对工程造价专业的高实践性要求,与之相对应政府与学校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每年在省教育厅筹划下虽然有一些教师企业锻炼机会但也是相对较少,比例有限,面对庞大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群体,通过如此狭窄的渠道获得实践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三)高职院校教学相关领导认识误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停留在介于高中和本科大学之间地带,管理高度行政化,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甚至担心教师在企业锻炼能力提高,不再专注教学,不好管理,这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一些高职院校领导认为教师大量出去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学校课程没教师带,在本来教师相对较为短缺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显得捉襟见肘。还有些学校高职院校系部领导工资系数取决于系部教师工资的平均数,如果出去锻炼教师较多,个人的收益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一些高职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出去企业锻炼,有些教师在外面工资薪酬比在学校还高,容易影响军心使在校教师无法专心教学。为此一些领导视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锻炼为洪水猛兽,甚至要求专业教师在学校实行坐班制。
(四)一些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职业惰性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纯粹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出身的并不多,大多数由土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类专业转入,能够带本专业一两门课程就觉得比较吃力,如果要成为本专业行家里手,能带建筑工程概预算、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核心课程就必须花费很长时间自己摸索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好这些课程。这些外专业转入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满足于上好一两门课,即使有企业锻炼的机会也出于个人面子问题不愿意进入企业从基层预算员做起,这些心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这类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上的提高。
三、三明治模式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践能力素养在教中学
教学相长,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对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能够使用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比较体现实践能力的课程主要有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工程造价软件应用。这几门课程只有深入实践、参加过实际工程项目才能熟练掌握技能,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把知识讲透,讲得深入浅出。青年教师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会发现实践能力的不足,这是“三明治模式”的第一步,通过理论教学发现自己的不足,据此获知需要提高实践能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通过注册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取行业准入通行证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进入企业的通关证。注册造价师考试课程分为四门,这四门课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应该努力通过造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只有通过了造价师考试才能较为方便地在企业兼职,也相对在行业有较多的话语权,能够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造价文件。
(三)进入企业锻炼承担企业项目任务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二步。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应该每隔三年或者五年进入企业锻炼一年后再回来教学,高职院校应力求建立这样的教师培养机制。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之后,力争参加项目,比较合适的是进入造价咨询公司,直接从事一线工作,诸如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跟踪审计、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等。通过这些工作的磨练,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可以比较深刻地掌握工程计量计价,定额使用换算技能,这在学校的教学中是很难领悟的。另外在企业从事实际工程造价项目时候,能够体会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经验,甚至现行定额无法解释的问题,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践能力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项目,对一个造价项目可以从破土动工到竣工验收整个环节都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工程结算时,面对施工单位结算资料的造价审减问题,审查工程量,审查取费,审查单价,审查变更索赔等资料,都可以学习到很多工程造价实践知识,这些专业实践知识将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回校任教把实践经验总结成为专业实训资料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三步。在学习到丰富的实践经验后,回到学校后进一步进行总结提升,这是专业实践技能回炉重铸的过程,可以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把工程结算资料、工程商务标投标文件等这些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资料整理成实训资料,从而在指导学生实践时能真题真做。特别是一些工程商务谈判,一些工程审计中定额的理解分歧,一些工程合同纠纷以及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等造价案例,是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宝贵经验知识,当专业教师把这些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用于教学,教学过程也能够栩栩如生,高度仿真工程现场。
(五)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兼职
这是“三明治”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第四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明确提出“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之外,如果能在企业兼职成为建筑公司技术顾问、项目经理或者造价师事务所合伙人其实对教学也是一种很大的促进。在企业兼职的同时可以学会处理各种工程实务,并可以利用企业工作的身份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联系实习、就业单位,这其实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特别是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从事企业兼职工作,如果涉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工程结算审计等问题可以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助手搭档,引导学生真题真做,快速进入到工作角色中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工程造价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培养欠缺的情况,采取“三明治”模式进行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使得大量青年教师或者缺乏实践经验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教学———教学+企业兼职”这样的模式获得和提高实践能力,从而使工程造价专业建设能够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人才市场需求,是一条可供参考的较为科学的途径。
作者:胡凯 郑睿 余勇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1架构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对造价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两门课程《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出版的《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教材,内容大同小异。为避免重复教学,有必要加以区分。笔者认为,工程估价应侧重造价的确定,重点教授工程量的确定。而工程造价管理侧重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学习估价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各阶段计价的方法以及造价的控制。在理顺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划分教学模块,整合教学内容。
2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
工程造价类课程和实践联系紧密,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去企业挂职,参与实际项目造价的编制与审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再回到课堂讲授时可结合实际项目的例子言之有物。同时,作为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最好参加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了解最新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及时反馈给学生。工程造价类课程由于周期性会有有关造价的新法规,新政策的出台导致课程需要不断更新。如2013年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相对于08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44号文变革了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等。因此,担任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师必须适时调整讲课内容,更新课件,重新选用新教材,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重视前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培养
不少同学学习造价的障碍不在于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本身,而是专业基础课没有打扎实,比如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由于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等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土木工程系教师,在授课内容也参照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导致学生学起来觉得难学而产生厌学情绪,能够抓住重点学习的学生较少。其实,对于工程管理专业同学而言,不需要会结构施工图的设计,也不需要会施工技术,只需要看得懂图纸,懂施工技术而不是去现场施工。而造价类课程首先需要学生看得懂图纸,在进行造价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懂施工技术,因此,必须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后续造价类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4抓好后期理论与实战结合的专业课教学
工程造价类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计价的原理,各阶段造价的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施工结算与决算)。工程造价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工程造价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工程中,穿插一些工程实例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可选取教学楼作为造价编制的对象,从前期造价的编制到后期施工阶段造价的核算结合本省定额来实施。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可粗略一点,不拘泥于一些细枝末节或无代表性的施工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造价的计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基础工程和钢筋工程等隐蔽工程,一定要通过实物观察、照片对照、三维建模等手段来还原图纸的真实面貌。后期结合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夯实理论知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尽可能真题真做,手算与电算结合,对比两种方法,找到差异,为后期毕业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和广联达软件的学习宜采取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学。课程设计,宜从最基本的图纸讲解开始,有针对性进行辅导,也可以采取在线答疑的形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课程设计完毕,学生实际已完成一份造价文件的编制的实际操练。广联达软件的学设主讲老师外,还应配备多名辅导教师,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广联达图纸应尽可能选用实际工程图纸,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参加广联达举办的造价类的竞赛来促进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软件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造价类软件的操作能力。
5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师的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因而有必要建设工程造价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在校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实现企业开放,直接在企业顶岗实习开放性的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当完成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理论学习后,让企业造价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课程设计或学生到企业作为造价专业人员助理从事造价的工作。建设工程造价工作室,让双师型教师或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的老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面向社会承接工程造价业务,学生参与造价项目。
6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工程造价类考试应紧密结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自1997年实施造价工程师考试以来,每年10月份均设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因此可建立真题题库,工程造价类考试试题直接从题库提取,按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来考核学生。但最终成绩的评定不能仅看卷面成绩,还要结合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广联达上机和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等。综上所述,理顺《工程估价》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关系,建立新型工程造价类课程体系,有利于工程造价类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分工明确去教学;工程造价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参加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学生识图能力与施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采取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广联达软件上机操作等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立工程造价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工程造价工作室等,为实践教学提供硬件支撑;结合工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考试内容,并将实践环节也纳入考核的范围。工程造价类课程知识庞杂,实践性强,如果按常规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对该类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希望通过对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推动整个工程管理专业的全面改革创新,从而达到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作者:曾淑君 单位:文华学院
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分析
对于造价员岗位而言,要求学生具有能够识读工程图纸、会计算工程量、会编制清单报价文件、会进行成本控制、会使用工程造价软件等职业能力,并且要具有吃苦耐劳、讲究诚信、责任心强的职业素质。根据学院对毕业生单位的走访调查发现,拥有过硬的工程造价基本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学生,是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并能获得较好的职业发展。同时企业也给出了对我们教学上的一些宝贵建议,例如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缩短走入社会的不适应期;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吃苦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等。针对部分毕业生在职业竞争中的这些薄弱方面,文章认为有必要将这些薄弱能力继续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加强,尤其是在工学结合、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引起重视。
2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
2.1优化工程造价专业在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围绕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工程造价岗位的能力需求,选择典型项目,在对岗位(群)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岗位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以工程造价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灵活,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多变的需求。针对课程内容,以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进程,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推行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课程,同时增加前沿技术(如BIM软件)等建筑数字化、信息化的相关内容。
2.2继续深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共
首先,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又走出校门到实际工程造价岗位接受实战训练,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众所周知,基础理论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而岗位的实战训练则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对职业能力的一种培养方法,能够在实战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其次,将工程造价职业资格考核制度引进校园。职业资质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对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3。工程造价专业的相应资质是被企业认为学生具有一定职业基本能力的外在证明。所以,提前让学生在学校中就熟悉和了解并拥有了工程造价专业相应的职业资质,无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据调查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改进实习实践环节。2012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1。所以,高职院校应在现有的实训条件基础上,深化“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首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用而且会用,获得职业竞争力,这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基础。增加具有特色的实训环节,实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真正能够在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教学。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在教学中增加工程造价软件操作的课时数,以及学生在顶岗实习前的工程造价综合实训等。通过实践环节力度的加大和形式多样化,让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或者通过很短的实习期也能顺利胜任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生就省去了许多培训的宝贵时间。其次,根据现有的教学手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没有局限性,形式要灵活,只要能到教学目的,充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3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上的能力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提高。在如何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问题上,增强工学结合和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工程造价行业岗位的人才。
作者:王晓 陈登智 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内容:调研区内电力工程造价行业人员就业情况、人才结构及主要岗位职责、调研高职专科层次的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表现及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二)调研方法:企业走访、电话访谈、专家座谈、问卷调查。
(三)调研对象:电力行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电力施工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工程师、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会计等。
(四)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回收归纳———信息分析———信息补充———建议及对策
二、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评价调研及结果分析
(一)调研企业的人才结构
对企业人才结构及来源调查显示:相关企业工程造价技术人才的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0%,大专学历(高职)占56%,中专占2%,本科占32%。
(二)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岗位及要求
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开放的主要职业岗位为: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招投标、资料管理。其中,造价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制工程预结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资料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编写施工方案、绘制图纸、协助编写投标书、资料的分发和收集整理;施工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为: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监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检查承包单位的人力、材料、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记录;复核从施工单位获取的计量数据并签署原始凭证;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总包及施工单位工艺进行检查及记录,对质量检查及记录;对结构主体质量进行旁站监督,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和做好简历日志及有关监理记录。由此可见,虽然不同的职业岗位分工清晰,但能看得懂图纸,熟悉图纸是各岗位最基本的要求,沟通协调能力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是各岗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综合素质高,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技能,理论基础扎实,加之实践能力较强,对相关行业还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优势。
(三)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现状
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的岗位安排变动性较大,施工企业对新进的毕业生主要安排在施工员、资料员的岗位上,造价单位根据毕业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安排。我院的毕业生一般会被分配做配网或主网工程,工作5-10年后,其中有能力的一部分毕业生将被提拔到经理的岗位上。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需求目标是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四)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工作评价分析
1.能吃苦耐劳但理论基础较薄弱
通过调查,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大部分都比较能吃苦耐劳。虽然一些工地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是都能克服困难,坚持工作。但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对工程技术、工程管理、过程经济、电气设备、电力生产概论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在理解和解决一些工作任务时较吃力。
2.单项能力不错但综合能力欠缺
调查表明,部分学生在电力工程专业某些课程和某些模块学得很好,单项能力较强,如工程计量、工程计价或工程结算等。特别是近两年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一批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区、全国的高职技能大赛工程造价项目比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的集中培训让部分学生的一些单项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工程造价工作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工作,包括识图能力、工料法计价能力、清单计价能力、熟悉招投标法、熟悉合同,会应用软件进行算量与计价等等都需要一个人能综合熟练应用。因此,在综合能力应用这块,我们的毕业生还有所欠缺。另外,对于通用技能,包括识图能力、学习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专业人才的一般能力。多数企业普遍认为识图能力、学习能力特别重要,为关键能力,而外语应用能力只在某些岗位上有要求,这说明企业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有识图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特别是电力行业的工程施工标准比一般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要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优质高端的材料被使用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材料更新换代非常快,需要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紧跟技术前沿。
3.踏实肯干但动手实践不足
通过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工作态度端正,踏实肯干。但是,由于电力工程设计和建设要求规格很高,在校动手实践机会不多,能够参与真实工作情境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对接的实践欠缺,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为不熟悉工作或害怕与师傅沟通而表现出动手实践能力欠缺。其次是计算机应用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工程造价电算化相关软件应用不够熟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4.比较敬业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
很多企业对所需要的人才,除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也希望毕业生能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查显示,对于自身的工作,我院工程造价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比较敬业。但在遇到不懂、不清楚或者需要与别的工作人员对接的时候,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比较腼腆,语言表达技巧有所欠缺。
三、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用人单位对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评价的分析与归纳,可以清晰知道目前用人单位对相关人才需求重点在两方面:一是高素质;二是复合型。高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知识),又包括基本素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复合型,即懂施工、会预算、能管理。引进复合型人才,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因此,企业特别是优秀的大型企业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围绕这两个重点,在工程造价人才培养上做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一)制定切合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避免盲目拔高或技能滞后。(二)充分拓宽学生就业选择渠道,专业课程设置处理好“专”和“多”的关系。(三)兼具“其他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李静 马桂芬 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性、应用性能力的人才,而本科教育培养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虽能熟练运用课本知识,但缺乏足够的创新,不能更好地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这就与工程管理专业的目标背道而驰了。本文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
0引言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有综合性、应用性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贴近工程,更加接近实际。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我国建筑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学校近年的就业状况来看,许多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大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始有脱节的迹象。因此,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就成了此专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够较快融入到就业岗位的关键。
1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学校没有制定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我们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各所高校中了解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被高校重视,各种实践培养计划也通过各种方式应用到教学当中,如单位实习、课程结业后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该院工程管理专业紧追时代潮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视,在实习、课程设计以及相关软件的学习方面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实践方案实施的深度和广度同国内一些知名高校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某些应当安排实习或者课程设计的课程因为课时问题而没有开设,或者因为课程冲突而选择放弃开设。该院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只开设了土建、装饰以及安装三个方向,但也只有土建方向完整的可以上完一个学期,装饰和安装由于时间原因只开设了半个学期,使得学生对这两个方向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工作单位的要求,更别提学院没有涉及的市政和园林这两个方向的课程及实践环节,使得一些市政园林单位望而却步。除此以外,学院并没有开设相关算量软件的必修课程,而是把它作为学生课后练习的手段,使得学生不能系统、熟练地掌握算量软件的操作以及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也大大浪费了这些教学资源。安排工地实习的时间过短,相对于项目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实习的真正意义。种种问题的出现,都指向了该院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不系统、不完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基础,亟需从学院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寻找突破。
1.2校内外实践性教学不能协调一致
据了解,我国一些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把实践环节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基本从算量软件、测量认识实习以及已完工程认识实习等方面着手,校外实践则是把学生安排到具体的工作单位进行实地实践。由以往的经验来看,校内实践因为强制性的缘故,学生执行的较好,掌握的也比较透彻,但是校外实践由于缺乏一定的监督,自由度较高的缘故,学生应付的居多,很难从中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应加大对校外实践的监督,使学生切实地从校外实践中受益,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3校外实践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实习单位的特殊性,它需要把学生安排到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现场。这就加大了学校安排实习单位的难度。此外,一些造价工程师在算量的时候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刚进单位实习的学生大多对实际工程造价工作接触不深,对于复杂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套价规范又不得不向他们请教,这就对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因此他们对这方面有所抵触。种种原因使得学生的校外实践质量不高,难以达到学校既定目标。
1.4基础理论知识难以同实践环节真正有效地结合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其实践环节的教学多依附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没有考虑到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没有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培养计划的重点,指导思想仅仅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和认识生产,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安装造价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只需要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会套定额计算工程造价,没有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没有设置复杂情况来考查学生独立解决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创造能力,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1.5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入职造价行业有许多的硬性条件。一些拥有造价员从业资格证书或者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很容易被用人单位认可,获得应聘机会,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从业经验以及执业证书,入职有一定的难度。该院尚未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是否拥有从业资格证书也没做硬性要求,仅仅依靠学习成绩以及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作为评价指标,其可比性和可信度并不能完全被用人单位信服。对于那些全国性的英语四、六级以及计算机等级证书不能体现其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因此,把从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列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计划中是极其必要的。
1.6学院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对其他土木专业有所差距
该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地位同土木专业有一定的差距,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日后工作的重要保障,从本专业的教学、经费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来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目前,一些本专业的配套设施尚未落实到位,工程管理实验室的部分软件过于陈旧,迫切需要更新换代,这使得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2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提高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研究
2.1系统的教学体系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教学体系,因此可通过以下四个阶段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提升:①基础理论知识传授阶段,设置该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三四年级的专业实践奠定基础;②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阶段,该阶段旨在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熟悉的程度,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③应用性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现实存在的问题,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④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将学生安排到单位进行锻炼。通过在工作第一线的实践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认识自己尚存在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让自己在日后的职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对于刚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工程项目的认识基本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教师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塑造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老师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将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带入,紧密联系实践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意识。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讲台上说出自己对工程项目的认识,老师在台下通过启发、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迪,这更有益于学生拓宽思路,意识到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3实践教学环节及其内容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一方面,按照本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其实践能力发展的平台,将实践教学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育培养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对以往的实践性教学进行反思,科学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反馈,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过程考核,将实践性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2.4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要紧密同时代联系起来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谁能够解决好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谁能够提出新的管理模式,谁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因此,指导思想要紧随时代潮流,实现实践教学的三个替代: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替代培养机械式的动手能力;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替代传统的仿真教学模式;③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替代古板的课堂教学模式。
2.5不能忽视教师素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
教师资源优劣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重要指标,它对于本专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及时更新,因此要求教师除了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外,还要求他们能够不断地对其原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对课程的内容、学科发展动态、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规律等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将其消化整理成浅显易懂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工程造价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承担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任。学校可以按计划分别将教师送到建设领域的相关企业进行包括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工程造价知识、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实践考察,再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带回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其对本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学校也可以利用各企事业单位现成的资源,聘请有经验的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作为学校的校外指导教师,定期给学生开设专业性讲座和进行校外实习指导。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工程造价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也要紧抓实践,实现理论实践两不误。应注意的事项有:①贴近工程实际,面向生产第一线。涉及学生的实践内容必须要增强其实行的可行性,提高与工程项目的关联程度,贴近工程的实际特点。通过这样的综合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模拟实际工程管理工作,真正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既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又为日后更好地融入工程企业,参与工程管理奠定了基础。②进行仿真实践,打破空间束缚。由于符合实践性教学的的典型工程往往由于空间、时间的限制变得可遇不可求,因此仿真工程实践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仅能够突破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活动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又能够灵活地设置变量,达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目的。通过模拟仿真实践,学生既能初步了解造价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也可通过工程仿真训练掌握工程软件计算思路与技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实践的运用。③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化意识。工程管理专业的资格考试主要有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当前本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应与以上资格考试的基本考点相适应,并且学校安排的实践项目的内容也会有意识地向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靠拢,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可以从理论到实践对工程管理类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有所了解,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受到适应社会的熏陶,增强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④依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来制定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及标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说,由于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所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考核方式也是各式各样的,比如,参加造价综合实践的可以提交造价咨询报告;参与施工管理实践的提交项目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参加工程管理等。学生在上述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以及上交的成果报告的质量可以作为教师评判打分的标准。
4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既应是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又该是本院办学的一大特色。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确立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构筑科学、合理、可实践性强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要在筹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训室等硬件设施上下足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工程造价实践性教学既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工程造价的实践训练活动,又能加速培养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最重要的是,它对于传授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鼓励创新及发展个性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新模式的转变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钟莹 武平 单位: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分析技能抽查的政策及实施情况,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考核、竞赛、培训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技能抽查的措施,从技能抽查的结果可以看出,上述应对技能抽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技能抽查人才培养课程标准
为全面提升湖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抽查,教育厅于每年的10月份,组织抽取全省高职的5个专业,并随机抽取有该专业的各院校的10%的毕业班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排名,并向全社会公布,并做到与学校申报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结合,与学校专业建设水平评估结合。对对抽查合格率低于60%的学校进行黄牌警告,对无故不参加考试和第二次考试合格率仍不到60%的学校,取消该专业的招生资格。用学生的平均专业技能水平作为评价该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专业2014年和2015年被连续抽中两次。
1技能抽查的实施
工程造价专业的抽查项目分为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公路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房屋建筑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三个核心模块,模块一:定额的应用;模块二:工程量清单编制;模块三:工程量清单计价。公路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两个核心模块,模块一:公路工程施工图预算;模块二: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水利工程方向的技能抽查项目共四个核心模块,模块一:编制基础单价;模块二:编制建筑工程单价;模块三:编制安装工程单价;模块四:编制工程总概算。以工程造价房屋建筑工程为例,技能抽查标准题库题量97道,技能抽查每道题目的编写都是基于学生解题加答题时间为1至2小时设计的,每道题目都很综合,要参考查阅的资料也比较多,学生若对题目不熟练,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技能抽查考试监考很严格,高压,规范资料繁多的现场要完成题目的解答编制是很困难的。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学校若平时不注重技能抽查题库的学习训练,抱有侥幸心理,等到抽查专业确定,被抽考学生的名单确定之后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集中训练突围是不现实的,风险非常大。再者技能抽查本身对学生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将技能抽查融入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形成一种常态,这样既能随时从容面随技能抽查,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相关技能。具体如何积极应对,将技能抽查融入日常教学与人才培养,形成一种常态,我系工程造价专业做了以下尝试。
2应对措施
2.1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修订课程标准
首先,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修订课程标准。以我系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方向为例,通过分析《工程总价专业技能抽查标准》的开发目标和抽查内容,确定与技能抽查相关的3门课程为《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造价软件》,研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造价软件》的开设在第5个学期,造成一个矛盾的局面是,被抽中的学生在造价软件课程还未完成学习的情况下要去接受技能抽查考试中该模块综合技能的考核,所以将《造价软件》课程的开设时间提前,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修订。在原有的课程标准中,加入技能抽查考试题库的相关标准,并融入课程教学中。
2.2编写印发技能抽查教材
以学校牵头,制定政策,组织编写技能抽查的教材,并编写好参考答案,技能抽查的题库是公开的,但没有参考答案,各专业以专业带头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共同编写针对题库的参考答案,统一标准,确保技能抽查题库教学的准确性。该教材在相关专业学生大二开始学习《建设工程定额原理与实务》课程时就购买分发,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练习书。
2.3多方式将抽查题库及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
将技能抽查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技能抽查涉及的上述3门课程教学的课堂上将技能抽查的知识点、技能点作为教学重点,进行真操实练,并严格按照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系统地考核。具体方式一是以技能抽查题库的试题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由其扩散开进行教学,二是将技能抽查题库试题作为课后作业题,要学生在CRP空中课堂将作业上传,教师进行批改,题库的完成情况及进度一目了然,有据可查;三是,将相关课程的综合实训周实践课程的任务选取以技能抽查题库为载体,直接从题库中抽取编写。
2.4多方位考核
对学生技能抽查题库的掌握及相关标准技能的落实情况要严格把关,进行多方位的考核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将与上述与技能抽查相关的3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补考试题、毕业补考试题确定为从相应模块的技能抽查题库中随机抽取,在巩固学生相关技能的同时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学好相关课程;在参加技能抽查前,学校先自行进行模拟抽查考核,及时总结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2.5组织技能抽查竞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系部围绕技能抽查及技能大赛的考核点来组织技能抽查竞赛活动,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上面技能抽查教材的使用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战比赛,一方面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与飞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丰富其临场经验。
2.6重视技能抽考前培训工作
俗话说“临阵磨刀,不快也光”,技能抽考前的培训是非常关键的。将被抽中的学生集中起来培训,安排相关专业老师全天候指导,制定具体的课程表,展开技能抽考前培训工作。开展集中培训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摸底考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在培训前期,指导老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认识抽考方式、抽查的内容与要求、评分标准等。此外,指导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技能操作的诀窍和要领,强调测试时要注意的问题。培训中期,进行专项训练时,指导教师应尽量多的给学生提供上机和实操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或老师的帮助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逐渐熟练。在培训后期,以技能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和操作的规范性。同时开展内部抽检,针对被抽查同学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后一阶段安排专门的针对训练。对基础差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采用手把手、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指导。
3结束语
通过落实上述应对技能抽查的措施,使技能抽查形成一种日常教学常态,我院在2015年湖南省的工程造价专业技能抽查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证明上述应对技能抽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何进一步以技能抽查为契机促进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将技能抽查标准更好地融入课程教学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作者:欧阳洋 文雅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职业学校注重技能的形成,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是工程造价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方法、课程体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对工程造价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信息化教学;考核方法
教职成[2015]6号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的原则有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重在技能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若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训室实训,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有所欠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人才目标的设定要围绕工作岗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编制工程预结算文件、工程招投标文件的应用型人才,而学校的老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较少,缺乏实践经验,校企合作,引企入校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按照“校企合作、人才互聘”的原则,一是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有典型项目时,教师能够参与其中,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能把企业的新知识、新成果带进课堂,缩短了理论课程与实际工程的差距,能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二是落实“能工巧匠进职校”活动,学校要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技能水平的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促进学校实践技能教学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引企引行入校,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公司对外承揽检测任务,对内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双方开展有效的师资互培互聘、技术研发等工作。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教学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为学生、职工、教师训练和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设施、设备。
二、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项目教学方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给学生一套结构比较简单的图纸,要求学生先识图,再做预算。在看图的过程中,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土方工程算量、基础工程算量、混凝土工程算量、砌体工程算量、屋面工程算量、装饰装修工程算量6个主要学习项目。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从根本上实现了“工”与“学”的一体化.
三、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是技能型、应用型的课程,而现在理论课时占的比重较大,而实训课时占的比重较小,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现有的课程体系是分学科开设,学科又多又杂,教材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理论知识的课程开设太多,教材内容偏难。工程造价教学改革改革必须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的开设要围绕实际工作技能展开,减少基础学科的课时,增加技能型课程的课时,减少管理型课程的设置,增加技能型课程的实训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贴近实际,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工程造价软件在工程造价中越来越为广泛的使用,但有些学校工程造价专业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甚至没有机房进行机算的训练。我建议增设工程造价软件这门课,加强上机实践操作,掌握工程算量软件及计价软件,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算量及计价的能力。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进行手算与机算,并分析有无较大的出入。利用定额计价及清单计价编制预结算文件或招投标文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四、运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如何让学生在脑中构建三维模型是工程造价中的教学难点。现在许多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的校园,有的学校还开发了教学仿真软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将情景真实化,施工工艺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可以采用动画或视频进行动态的演示,施工图纸的识图也能更快捷,促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内容。仿真软件能够构建三维的立体的可视的建筑物模型,图纸、模型、尺寸三者对一,有效解决工程算量中识图、理论知识讲解及公式说明等教学重难点,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理论考试一般是闭卷考试,受考试形式及时间的限制,只能考核一些概念、简答或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注重理论而忽视技能的测评,应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我建议学生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两部分组成。理论成绩占到三成,实训成绩占七成。理论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及职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察的是学生对现有理论知识的认知,职业技能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工程算量的能力,可以选一套简单的施工图纸,时间为3到4个小时,出几道代表性的算量的题目。工程造价专业改革是以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学校和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使学生毕业就能适应岗位,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的。
作者:刘晓新 单位:聊城市技师学院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大部分借鉴本科院校或者普通专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包括课程名称)上存在着大量沿用、套用的痕迹。直到2006年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的颁布,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各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工学结合上大胆探索。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工程造价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重庆市为例,一是开办院校和招生数量较多。目前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共13所,2009年工程造价计划招生1327人,实际招生2986人,位居第二,仅次于护理专业实际招生人数(3055人);二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沿袭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较少涉及,而社会紧缺的是水电安装预算方面的人员;三是课程体系较多侧重于单项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四是出现了基础理论薄弱、专业口径窄、终极性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极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与造价员职业岗位相适应,具有“识图——工艺——计量——计价”综合技能,同时学生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人手,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和重新架构。
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根据多年来的行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研,本专业学生主要到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预(结)算及投标报价工作,或到建设单位、房地产企业、工程造价咨询与管理部门从事工程造价的分析、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应该按照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造价员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获得造价工程师初步训练,具备编制、审核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概算、预算、结算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会进行工程招标书和工程投标书的编制,即“能识图、懂工艺、会算量、熟计价”(简称“四位一体”),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而言,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表1所示。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为本的原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不管是基础课程体系还是实践课程体系,都必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能识图、懂工艺、会算量、熟计价”。同时,作为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高等教育,不能重复中等教育的技术水平要求,应更注重新兴技术、高级技术、复杂技术的选择与整合,准确把握市场对造价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可持续发晨原则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在培养学生中出现了基础理论薄弱专业口径窄、终极性教育的倾向,过分追求职能的培养,忽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综合能力低,对未来适应性差,这种倾向极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工程造价环境与计价方式的变革,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学生具备从造价员提升为造价工程师的潜质和素养。
(三)素质优先原则
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造价咨询公司中,造价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才能够保证做好相应的工作。具体而言造价员应该具备: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忠于职守,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商业贿赂;②遵守工程造价行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保证工程造价业务文件的质量;③保守委托人的商业秘密;④不准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执业;⑤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时,应当主动回避;⑥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⑦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计价行为,有权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因此,在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构建中,要体现德才兼顾,德重于才的思想,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逐步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态度及诚实守信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多元合和整体优化的原则
工程造价专业是适应工程建设造价工作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知识体系是跨学科和专门化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工程与管理的统一、识图与工艺的统一、计量与计价的统一。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和整体优化的策略思想,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工程造价课程内容体系,以造价员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职前培养阶段打造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雏形”,获得高职教师从教的学历要求,职前培养和人职教育阶段可以申请实习证书。企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学习、考试,申请临时证书。执教相应时间,经过不断的职后培训,高职教师可以申请初级、中级和高级证书。每种类型、等级的证书都有相应的鉴定标准和考核内容,以高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线,贯穿整个教师培养过程,实现培养的一体化。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借鉴德、美、英等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各个专业的不断细化,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人才培养必须了解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明确教学培养目标,结合高职特色进行课程和内容设置,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建筑结构》课的教学应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鲜明的对立观点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在教学中应强调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只重视岗位技能的培养可忽视理论教学。实际上前一种观念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而后一种观念又忽视了理论教学,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结合,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是摆在《建筑结构》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有必要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分工逐渐细化的新形势,在原土建专业的基础上分支出来的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的问题上必须慎重,只是在原有土木工程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简单地删加,很可能成为一个“畸形”的土木专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专业。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是能够识读结构施工图,熟悉相应结构的构造要求,为今后的工程造价计量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精选,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结构抗震。因此本课程主要是研究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等问题;砌体结构主要介绍些材料的性能、受压构件的计算及混合结构墙、柱的设计;钢结构则主要介绍钢材的机械性能、钢结构的连接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上四部分每一部分单拿出来就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所以内容多,知识面广,而且这门课中公式多、符号多,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对概念、构件的破坏过程理解不清,而这些内容本身就具有连贯性,一部分学不好理解不透彻直接影响后面章节的学习效果。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由于力学基础知识较少,更是感到难学;目前适合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建筑结构》教材较少,大多数都是把混凝土部分、砌体部分、钢结构部分、抗震部分叠加到一起,没有突出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所以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如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有关构造规定要着重讲解,而对于材料的设计原理则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又如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对肋形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内力计算和截面配筋计算等教学内容就可以简单介绍,只要求学生适当了解肋形楼盖中梁、板在荷载作用下的作用即可,而对肋形楼盖板、梁的构造要求则应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来讲授。所以在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对理论计算部分可少讲,重点介绍清楚规范中的构造措施及其做法。
增加“平法”识图教学内容
识图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其难点。但是,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限制,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完成,作为新入学的新生对建筑工程的构造还不甚了解,所以只是记忆了部分制图规则,还不能灵活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中去。平法施工图尤其如此。所以在学完建筑结构课程后,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构造有了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再结合“平法”制图规则去识读施工图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此,建筑结构课程必须将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否则,这一核心能力将出现“盲区”。教学中,我们讲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种结构类型房屋结构施工图的图示与识读方法,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平法施工图为主。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已被实践证明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我校区还没有属于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结构方面研究的实验室,而教材中的很多公式和结构的破坏过程来自于实验,这样就造成了教学中实验的缺失,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变被动为主动。要实现这一目标,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该法不同于一般的展示性课堂模型教学,其特点是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现以“建筑结构”课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为例,来分析比较课堂讲授法与模型活动教学法的课堂组织路线、特点和效果。
1、课堂讲授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构造要求—实验研究—基本假设—公式推导—公式应用举例—布置作业。
2)特点
整堂课都由教师讲解,在黑板上画图形及公式推导,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由于多根受力钢筋或构造钢筋在同一平面上,只能画出一根来表示,较为抽象,学生不便理解,特别是构造钢筋的布置和作用只有强记,学生普遍感到枯燥难学。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该法适合理论推导,对条理明晰的公式推演尤其效果较好,对本科教育较为适应。但对以培训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高专类专业,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由于对工程技术课程不要求达到设计深度,只需了解设计计算原理,更主要的是要看懂图纸,明白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法。因此,若还是生搬硬套工民建专业惯用的课堂讲授法,对高职高专类工程造价专业是不合适的。
4)效果分析
该法对于公式推导部分是非常有效的,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替代。但对于其他部分教学效果不好,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效果没有体现出来。在更复杂的梁和板的配筋设计或预算中出现的漏筋的情况更多,特别是现行平法图配筋表达方法学生更是无法下手做预算。这些现象的频繁出现与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有着根本的因果关系。
2、模型活动教学法
1)课堂组织路线
介绍工程实例—照图制作梁、板模型—分析构造要求—讲解受力钢筋的计算方法—布置作业计算受力筋—按作业结果制作模型
2)特点
课堂组织由教师先讲解基本要求,以学生制作模型为核心,在制作模型中理解构造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讲解理论计算作铺垫,课后学生把作业模型化进一步加深理解。
3)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模型活动教学法是使学生在制作模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的教学方法,与高职高专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是相吻合的。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就是一个施工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把实际中获得的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就容易使学生达到“上手快、实际能力、操作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素质要求。
4)效果分析
从以往的经验看,学生对现场工程实习都比较感兴趣,几本没有缺席的现象,而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学生缺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可以认为学生是比较喜欢实践活动的。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实践活动课,因而这种教学方法较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到主动的认知。同时,制作模型的过程也是施工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习结构知识还能学习施工知识,是一种综合训练。施工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探索新的工艺,这对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实实在在的。在课堂讲授法中,学生作业出现的错误问题,通过模型制作将不会发生,因为有些钢筋不可能架在空中。可以预计采用模型活动教学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模型活动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理论公式推导就不能用该法来实现。在使用该法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灵活应用。
模型的制作在工程上是经常出现的,大到一个城市的规划,小到一个局部建筑构造,通过模型把复杂的抽象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学活动也是需要通过教师把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简单化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模型、制作模型必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直观的知识,最难理解的是抽象知识,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知识,这一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模型来实现。
实践动手能力强是高职高专类学生素质要求的重要方面,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多数情况只停留在口头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方法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能有效结合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一种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的教学法。
加强实践教学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如带领学生深入工地参观学习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施工现场的结构构造,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随着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紧密结合工程造价人员的岗位知识与能力要求持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笔者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了初步的课改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该课的积极性,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完善,使教学内容更合理,教学模式多元化,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上手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技术应用性很强且和社会紧密结合的新专业。为了满足企业对学生“毕业即能上岗,上岗即能上手”的要求,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工程造价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环节、教学环节和应用实习环节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工程造价;课程设置;专业技能;造价实习
工程造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实用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目前这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与经济活动脱节,专业实习力度不大等。专业特点决定了这类专业要专业方向与培养方向十分明确,要求学生既有相当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充足的实践操作技能,毕业上岗后就会计算工程量、会做概预算。本文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了研究。
1、课程设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所学课程的科目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1专业应用性要强
在保证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应用而非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重视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上应侧重技能应用的培养,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
另外,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面向注册造价工程师层次,对于专科生的培养,可以面向造价员层次,制定与执业资格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得我们在人才的培养上,面向人才市场,并与“职业资格制度”相接轨。
1.2实践教学课程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突出安排实践课程,留出充分的实践时间,精心建立立体完善的专业实践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例如,在保证工程造价理论讲授课时的同时,再安排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学习工程造价的电算软件,最后再安排四周时间去施工单位或造价咨询单位做实习。对于工程监理、工程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也要设置一周时间去生产实践-这样就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
2、课程教学环节
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动手能力强不强,与理论知识扎实与否有很大的关系。个人认为要把好教学环节这一关,要注意以下几点:
2.1教材的选择
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众所周知,2008年,我国的造价行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出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模式由传统的定额计价转变为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学生授课时应选择与实际相适应的教材,最好选用2008年7月份以后出版的教材。要修订过的教材,教学内容应引入新的规范,与之对应的合同管理和工程招投标也要有相应的变动,保证给学生的信息是最新的信息。第二,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对二本、三本和大专、二专的学生,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有区别。二本学生自学能力强,但是动手能力差;三本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而大专和二专的学生基础不好,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因此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选,在选教材上要特别对待,体现出差异。第三,注意教材的质量。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由于评职称的需要,现在出版的教材很多,比如说一本书内容有十章,就可能会有十个编者,那这样的书的主题思想来可能就比较乱了,还会有很多错误。
2.2课程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作为边讲边练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相关动手能力,以便达到增强专业技能的目的,同时要以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教学始终。等到课程结束后拿出一到两周时间做实际工程,借助特定的项目,以训练为主要形式,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并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上手。
2.3适时适度做小结
“适时”是不到火候不能说出教师的见解,学则最恰当时间会收到“柳暗花明”、“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度”是点评不宣过细,但也不宜太简单,根据对学生知识水平分析和个别差异的掌握,既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挫伤处于茫然状态的学生的积极性为度。要以“学”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发提问,通过讨论共同寻求解法。
3、应用实习环节
实习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尤为关键。因此在实习前应制定完备的实习指导计划书,明确规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实习内容和实习环节、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的评定及实习工程的简介。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提倡学生利用寒暑假、节日长假和周末等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时,必须要准备好定额、标准图集、单位估价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等,引导学生熟悉各式各类施工标准图集和构造详图,并要会看现在流行的钢筋平法图。然后准备几套正在进行施工的建筑施工结构图和水电安装施工图,要求学生做好施工图预算。同时也方便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澄清疑问。不过每套图纸最好都有专家完成的工程造价及标准答案。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实地参观、见习,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图纸,安排学生到图纸所指工程现场施工工地上参观实习,收集资料。请施工人员现场讲解,使学生更具体、明确地把握建筑施工与结构构造要求。最后手算完成后,用“电算”,即用软件去检验计算的准确性,这样就将手算与“电算”相结合起来了。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为工程造价专业类学生建立的实习基地和学校的基建处、校企合作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节假日和寒暑假还可以去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4、结 语
以上是笔者从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要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很多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