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10:22: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中国环境问题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 要: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发展给人民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已严重威胁到了数亿农民的生活、健康、生命。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废水、废气、生活污水、垃圾污染触目惊心,愈演愈烈的农村环境污染已与我党倡导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显得格格不入。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成因;治理原则
一、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规模化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财力与政策方面扶持畜禽养殖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客观上,养殖业发展所产生的粪便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物。因畜禽养殖业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污染问题。例如,新河县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因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趋势越来越严重,它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自2008年以来,新河县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各类农业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到2013年,新河县的养猪、养牛、养羊等场所已达到二千多家。养殖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污染物。经有关物所检测,农村污染物中氮、磷在整个污染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农村来自农田化肥流失与生活用水的排污量有4000万吨,而畜禽养殖业的粪便排污已达9500万吨,污染物排放总量已远远超过工业污染排放量。
(2)农田施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
资所造成的污染。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外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农产品高产质优,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高效农药、化肥和农业薄膜等具有高残留、高污染特点的农业物资。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化肥使用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化肥利用率却低于其他省份,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了河北省土地、水源、其他生物、大气与人们身心健康。2013年我省对邢台市污染源结构进行了实地监测。其监测结果表明,新河县农业用肥流失的氮污染物占全市氮污染负荷的40%。来自农业用肥流失的磷污染物已占全市年均磷污染负荷的20%。
(3)生活污水与垃圾对农村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人口越来越密集。农村经济发展促使人口居住更加集中。高密度人口生活场所极易造成大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它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环境。但是由于资金紧缺,缺少污水处理技术等外在因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处理水平已不能符合当前实际需要。一部分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生活垃圾补直接堆放到街道或村边,直接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村办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村办企业在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它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直接途径。但是,村办企业大多规模小、工艺落后、设备简陋、高消耗。大多数企业没有必备的治污设施,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二、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原则
(1)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我国城乡之间虽存在必定的地域分隔,但城乡环境同归于一个全体,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但是我国环境保护长时间偏重城市,使得村庄环境不断恶化。为了改进村庄环境,推动城乡环境保护共同开展,应彻底改变环境保护重城市轻村庄的倾向,把城乡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方位统筹规划、全面管理。应加强机制建造,拟定环境卫生标准与责任区准则,广泛开展美好村庄评比活动;加大环保资金支持和环保设备投入,建立健全多样化投融资渠道;完善村庄环保法律法规;抓好村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程建造,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开展农民环境保护组织,加强村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尽力营建大家齐动手,人人都参加的良好氛围,表现乡民自身力气美化生活环境。
(2)坚持和谐开展、环境(部分)优先原则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跟着经济的飞速开展,资本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我国面对的一个重大疑问。因而,坚持经济建造与环境保护和谐开展是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需求。可持续开展即是既能满意当代人的开展需求,又要满意子孙完成资本永续使用的环境。因而,村庄社会的开展就必须完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甚至在一些特别层面,充沛杰出环境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准则。日本专家岩佐茂指出,环境与经济之间和谐开展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不构成经济增加妨碍为前提去和谐环境与经济之间联系,即以经济增加为主统筹环境保护;二是完全以环境保全为出发点去和谐经济开展,即是在优先思考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与经济开展相和谐。事实上,如何和谐环境与经济开展一向即是困惑我国的一个疑问,最少就当前来说,我国没有依照咱们所期望的那样去完成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展的和谐。而且,在我国,不是一切的村庄都必须有,坚持环境优先,是在部分地区首要确立环境优先的准则,即环境(部分)优先。
(3)环境管理的渐进性与连续性相结合原则
近五十年来,我国村庄不惜牺牲环境,片面追求经济增加的做法,必定致使村庄环境恶化的缓慢积累。同样地,对村庄生态环境的修复管理也只能是一个从量变到突变的突变进程。村庄环境管理的连续性指的是当代人在拟定环境管理计划进程中,应同时思考子孙人环境管理方法的衔接性,尽最大可能防止子孙人在环境管理中面对妨碍性艰难,所以说它具有连续性。要彻底改变村庄遍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坚持渐进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准则。
(5)乡民自治的原则
环境保护应以教学为本。要做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就应向乡民宣扬环保知识,推行环保技能,努力进步其环保认识。首先,在乡村各中小学开展绿色进校园活动,经过征文、绘画、废物利用手艺制造等竞赛活动,进步中小学生的环境认识,培育其社会责任感,构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行为规范,做到环保作业从娃娃抓起;其次,对广阔乡民加强宣扬引导,进步农民环保认识。发动乡民自觉参加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引导乡民重视、理解与支撑环保工作,提高乡村全体环境质量,厚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造和生态文明建设。
(6)加强行政管理监督和科技规划宣传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环境差异较大,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既有效利用资源,又切实保护环境。应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如加大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力度;结合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计划,以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明确综合整治任务;对有污染的乡镇企业,加强督促检查,促使其达标排放;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长期严格监控,对新建产业,严格把关,尊重“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
结束语
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其制约瓶颈,如要打破此发展僵局,农村的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不仅是从简单的自然环境的治理,更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摘 要:近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恶性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各地日益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到中国人民的人身安全。
迄今为止已有多家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越境污染进行密切关注并报道,例如: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西北地区沙漠化、雾霾天气及沿海地区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日本本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密切关注和持续报道。日本媒体格外关注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援引本国经验,围绕中国环境治理提供对策。本文拟通过从2013年度《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中摘取整理出有关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从外媒视角,疏理出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点和评论性报道,同时针对这些素材,试分析日媒对中国环境问题报道的意义及对受众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环境问题;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环境治理;受众影响
一、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
2011年以来,雾霾天气频发,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将雾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这种伴随着严重空气污染的天气现象危害增加,引发了全社会对于“PM2.5”的热议。我国环境新闻报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30年的发展变迁,曾经视为社会的边缘议题的环境问题也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核心性议题,环境新闻报道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报道领域。
日本《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在中国环境报道问题上做的远远比中国的主流媒体多,由于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年来又发生了几起越境污染事件,因此日本媒体格外关注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迄今为止已有多家日本媒体对中国环境越境污染进行密切关注并报道,例如: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西北地区沙漠化、雾霾天气及沿海地区污染等环境问题对日本本土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密切关注和持续报道。媒体报道一方面传播中国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的媒体受众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应怎样做好环境报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拟通过分析2013年度《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出版的中国环境报告,试图提取出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点,并浅析其报道对中国受众的影响。
二、研究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报道的意义
分析2013年《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不难发现,两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报道均聚焦于雾霾问题。目前从国内媒体报道来看,关于雾霾报道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将雾霾报道作为一种重服务性的气象新闻研究,而忽略了雾霾问题作为一种环境新闻报道所呈现的特点与趋势。同时,即使《南方周报》等主流报纸将雾霾问题作为环境问题报道,也只是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分析雾霾报道的一个方面,整体分散且缺乏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学习并研究国外媒体对中国雾霾的相关报道,呈现雾霾报道从主体到内容再到传播效果的全面内容。
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关于中国环境问题报道较为系统,同时《读卖新闻》做的关于中国环境问题报告,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因看中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而引发的一些列环境问题,从人口爆发到三峡大坝,从稀有动物濒临灭绝到土壤沙漠化,但占用最多报道篇幅的还是大气污染。2013年环境问题首当其冲的莫过于雾霾问题。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国内外媒体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报道视角。国外媒体对中国雾霾问题报道的研究能够反思我国雾霾报道乃至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环境新闻的传播机制。
三、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环境报道的受众影响
第一,日媒对中国环境的负面化信息导致口罩以及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热销。在日本主流媒体的关于雾霾的报道中,大多数是关于雾霾的形成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雾霾本身是一种污染危害,带有一定的负面性,容易引起受众的恐慌心理,于是纷纷去选择购买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第二,提高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2013 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机构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显示 67.96%的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都表示在出行前优先考虑空气质量之后再决定是否出行。公众通过借助新科技参与实时播报,查看城市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关注度明显上升。第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日媒体长时间对于雾霾知识的普及报道,弥补了大众对雾霾无知的空白。媒体不同于平民百姓以讹传讹,能够通过查找新闻事实,阐述雾霾治理措施,使受众能够将生产生活活动与雾霾污染之间建立联系,从而理性反思,主动思考改善雾霾状况的举措。
四、中日两国媒体对环境问题报道之比较
目前看来,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量要远远少于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量。而且中国媒体对日本的报道更多是和历史相关的报道,而日本媒体却格外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已变成核心议题,因此日媒的焦点又聚焦在环境问题上。中国媒体在环境方面的报道依然存在不足,应该进行更加准确、全面而又真实地进行报道,引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思考,也是今后环境合作中应充分考虑的课题。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出口贸易 资源枯竭 贸易与环境冲突
一、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初,环境问题被认为是一国国内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国内问题转变为全球问题。热带雨林的减少、臭氧层的消耗越来越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有许多。从社会层面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层面看,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为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环境资源具有很强的非独占性,如空气、水、公海的鱼类等,无人需要为其承担资源枯竭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贸易和环境会发生相互影响。
1.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通常人们习惯于把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1)结构效应。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即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自给自足的国家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进口产品。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提高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提高了各国的消费水平。对于一国的环境而言,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竞争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反之则是负的。(2)规模效应。规模效应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变化,通常被认为具有加剧环境恶化的作用。在生产活动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活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即对环境是有害的。(3)技术效应。技术效应体现了产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政府会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以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2.环境对贸易的影响。首先,各国制定的环境法规和国际环境公约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如产品的环境技术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材料、品质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贸易的作用。但同时,严格的环境措施也可能给贸易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出口企业在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后,由于领先于其他的竞争者,则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如近年来欧盟实施的“环保标签”的认证,使很多得到认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拿到了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其次,各国政府实施的绿色补贴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成员方允许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在利用此规定对生产者提供补贴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由于各国环境标准不一致,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利用对外投资的机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由于外来投资而加剧恶化。
当然,贸易和环境之所以发生冲突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政府没有充分重视环境问题的结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更是如此。
二、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5779亿美元,不仅出口数量大,而且增速惊人,这种高速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我国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出口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中国现行的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给我国的环境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比重,2009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级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尽管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但它也意味着更多的环境成本留在了我国。本文所说的环境成本是指生产和制造工业产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都成为出口这类产品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担。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于初级产品的出口,环境成本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具有优势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业,而那些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环境友好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则较低。目前,我国出口比重最大的五个工业部门是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交通运输与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这五个工业部门正是污染密集型行业。这就意味着相关的几个行业产品出口量越大,对我国环境的危害越大。
其次,从出口企业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18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必须承认,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不一致,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企业新厂址的所在地。据统计,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将25%的资金投向了污染型产业,如近来社会反响极大的大连PX项目的投资。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外商还将本国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以投资的名义转移到我国,给我国环境造成了更坏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出口贸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方式在所有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在加工贸易方式下,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成最终产品然后再出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一些洋垃圾也打着中间产品的旗号进入到我国,这些都加剧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尤其是对危险废弃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耕地,并危及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对策建议
中国出口贸易要实现良性发展,确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走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加强环保的国际合作,提升整体环保水平。从全球来看,发展国际贸易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各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不断升级,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就必须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及其他国际环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种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参与环保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本国环境专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升本国环保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应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歧视和限制的保护条款,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彼此借鉴,共同提升环保水平,联合起来同发达国家谈判,共同为取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进国家间生态标志和其他环境标准的互认,协助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2.加强保护国内环境,鼓励发展环保产品。在积极遵守国际上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及人民、动植物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为此,需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体系,合理规划我国的环境发展。要关注其他国家在我国以投资的方式转移的污染企业、废物作为资源进口等问题,同时要提高我国进口产品的检测标准,认真对我国的贸易政策进行环境评估,进一步完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处理好保护环境和促进贸易发展的关系。
同时,要对相关的出口企业,施行环境准入制度,通过设立较高环境和资源耗用标准及进一步扩大出口征税范围等措施,减少新增产能,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应予以关闭。同时也可将污染企业的信息公之于众,通过公布环保黑名单等形式,使国外进口商获知污染企业的不良行为,停止进口其产品。这样的措施不仅有利于国内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良好的环境形象,减轻国际舆论的压力。
3.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给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中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完全是以牺牲我国环境为代价的,因为其中并未包括环境成本。也就是说,我国环境的恶化没有通过转移环境成本给国外消费者而获得补偿。国外消费者免费享受了我国的水、空气和生态环境,而我国人民却不得不承受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从长远看,产品成本中考虑环境成本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国家应采取措施尽快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运用排污收费、环境税收、排污许可证交易、押金、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调节手段,促使企业改变其污染环境的行为,降低成本,提高环境竞争力,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为了提高公众对各种消费品和其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的认识,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品生产商在改善其产品和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应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对环保有益的消费品,针对像个人护理产品、家居清洁剂、汽车修理用化学品、非农业用杀虫剂、非工业用胶黏剂和密封剂、气雾型喷漆、建筑用涂层等不利于环保的商品消费进行指导,减少对这类产品的消费,促使企业放弃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达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5.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我国长期粗放式、数量扩张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使我国在外贸总量增长的同时,并未获得很大的贸易利益,相反却付出了资源流失与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因此,要缓解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冲突,首先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而技术进步是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根本途径。国家可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运用财政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产品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因此,合理的环境贸易措施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资源、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雾霾天气事件,从社会一般层面来讲,对环境形势的看法比较负面,大家都感觉很糟糕,并且是越来越严重。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我们需要全面科学地对其进行评价。否则就很容易在政策上出现偏差,影响未来各种政策的实行。我认为,可以用十六个字综合判断中国的环境形势,这就是趋稳向好、形势严峻、风险增大、利害分化。
这个判断中,最有争议的就是趋稳向好,有人可能会说现在外面这么严重的雾霾,你还说趋势向好,没有道理。我想强调的是,这里的趋稳向好是指一种动态连续的观察,是指近几年全国的环境形势有趋于稳定开始改善的态势。特别是,过去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地区、工业园区、大河流域等地区环境治理开始有所好转。过去一些城市就是简单搞搞广场、花坛这些环境建设,现在也已经大规模进入生态化理念的时代,每个市长书记都要在城市里搞大面积水系公园这类生态系统,他们认为这才是现代的城市理念。
总体趋稳向好,但并不否认形势十分严峻。这就好比一个病人,经过医生的治疗、手术等,他的病情能有所好转,但他还是一个重症病人,还需要继续治疗。现在中国的环境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去年年初,在黄浦江水源区发现了上万头的死猪漂在水体中间,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触碰到了我们的一个道德底线。
另外,从大气污染来讲,问题也比较突出,PM2.5已经成为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词语。从全国情况来看,去年年初以及最近一段时间,也一直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本来雾和霾属于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在这种雾霾天气的作用下无法扩散消解,所以形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污染城市排名,全球1100城市北京污染排1035名。
当然,最为突出的可能是农村环境问题,过去农村都是青山绿水,但是现在我们很难再说农村就等于环境好,很多地方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特别是对土地粗放的开发利用,几乎不留任何原生态的开发利用方式,这是不可持续的。
随之而来的便是风险增大,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我们现在的经济系统运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出问题可能性就大了,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就跟开车一样,跑的公里数多,发生剐蹭的情况可能会比你开得少的时候要多,这就是我们当今的这种环境形势,风险非常大。
关键是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事件导致的后果是引起社会不公平。过去环境问题是所有人共同承担,但是现在不是,现在环境的污染是由当地的民众来承担,而享受经济发展好处的人不承担环境的后果,甚至有的人移民了。所以近几年来环境污染相关的事件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情况比较突出。这表明中国进入环境事故的高发期,风险明显增大。
中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也最难。但是反过来讲,越是最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越有动力、越有积极性。
去年是中国发展环保事业40周年,做好环境形势评价非常重要。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环境保护有一个目标叫做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如今,距离十二五结束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能不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十二五原来提出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摘自《小康》)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环境问题是全民问题,不能由政府单一面对,所以这个领域有很大潜力和空间,NGO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同时政府应该营造一个enable(赋能)的环境,让有意愿、有使命的机构、组织、个人能够发挥作用应对社会问题。
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会标是一只大熊猫,正是这只憨态可掬的熊猫,WWF得以在80年代成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自1961年成立以来,WWF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在全世界拥有将近520万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网络。它在中国的落地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从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WWF在中国的业务领域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环境问题的转变,也同步见证着三十年来中国NGO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建设的趋势。
WWF在北京的办公室坐落在天安门东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文华宫。宫外亭台楼榭,红墙灰瓦,宫内则是穹顶圆柱的欧式风格,长廊里摆满了西洋油画和大理石的雕塑。中西合璧的环境隐喻着这三十年来WWF在中国的融入。作为首家受邀入华的国际保护组织,WWF的落地曾面临着怎样的身份转变?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腾飞,国际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WWF的首席运营官王超。
基本所有的国际机构都把中国放在首要位置
WWF作为第一家被中国政府邀请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背景是怎样的?
WWF进入中国前有一段故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第一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宣告,大熊猫已经濒危,当时国内正在出台保护熊猫的相关计划,一位美国记者听说后提醒中国政府WWF的LOGO是只熊猫,可以考虑合作。之后国务院环保办开始和WWF谈判如何进入中国保护熊猫,这个谈判过程很曲折。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还没有海外基金会,也没有NGO,就算是商业性质的机构也很少,其间出现很多困难,最终还是谈成了,1980年,WWF成为了第一个被中国邀请进来的国际NGO组织,开始在四川进行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从此以后,WWF在中国的工作从大熊猫保护拓展到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又拓展到森林、湿地、气候变化、环境政策等领域。
在中国,WWF的落地面临着哪些政策环境的适应?
作为第一家引进中国的国际性非政府机构,WWF的历程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发展有一定指示性作用。上世纪80年代进入初期是探索合作阶段,包括基金会本身也在探索发展模式。1996年工商注册,得到很多政策优惠;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被视为中国基金会行业重要的转折点。2006年,WWF才真正作为基金会注册成一个代表处。其间当然也有曲折,不过个人认为中国社会组织、公民社会的发展算是越来越开放的。
中国用更短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环境代价较大,很难由政府单独面对。针对国内环境问题,WWF主要从两个方向提供解决方案:一是自下而上,通过试点项目提供好的实践经验,一是自上而下,倡导和推动出台好的环境政策。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食品安全、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这些环境问题都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不单是政府,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参与,所以社会组织显得比较重要,现在政府转变职能也反映了这个趋势。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WWF在中国的策略调整有什么影响?
影响太大了,现在基本所有的国际机构在策略上都把中国放在首要位置,WWF也是这样。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在国际上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自身发展也带来很多机会,从扶贫、发展转向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两个主题都是全社会的问题。对NGO来说,中国有越来越大的舞台、空间和前景,尽管中国社会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而言有些滞后,但这种滞后带来很多机会,NGO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二是目前中国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跟美国相当,但中国在国际上能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有所差距。在国际社会中,NGO有着很重要的角色,很难看到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里没有NGO的声音。从这两个方面看,国际NGO都会从战略上重视中国的位置。但是挑战也挺大,首先是法律体制和政策环境,但我认为这反而是机会,空间越大,越有机会拓展潜力。
国际NGO把中国放在首要位置,是指在项目和资金上会优先考虑中国吗?
资金是一个方面,包括WWF在内的很多国际机构认为,中国的崛起和国际机构在中国的作为能改变国际机构的景观。以前很多国际机构的资金来自欧美发达国家,未来这种资金组合可能会改变,但这是比较长远的愿景。国际机构在中国会是怎样的发展路径,未来中国政府对国际机构的视角和期待等问题都还处于探索之中。
整个环境没能让企业意识到责任
WWF这些年来是如何根据环境问题的变化调整在中国的战略方向的?
WWF刚进入中国时,中国经济尚未发展,我们作为一个动物保护机构和当时的林业部合作保护大熊猫。1998年大洪水之后,我们开始做湿地保护工作,物种保护也从单一的大熊猫保护转向大型景观区保护,比如岷山、秦岭。现在我们由单一物种保护转向由其代表的生态系统保护,提出“旗舰物种保护”的概念,即通过保护该物种保护其代表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功能发挥,比如通过保护长江江豚、东北虎和大熊猫来保护不同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文明根本在于保护仅存生态系统,使其更好发挥功能。19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在以GDP发展为重的现实下,我们一方面注重自然理性,一方面提倡绿色发展,比如低碳城市探索,绿色GDP发展指标研究,以及把生态足迹概念引入中国绿色GDP发展框架,希望政府能够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方发展平衡。另外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很多自然资源来自国外,我们也意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对环境的责任。我们启动了“中国领跑世界革新”项目来推动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跟商务部或相关林业协会合作,推动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能认同并采纳可持续标准。去年我们开始推一个市场转型的项目,在中国引进和推广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标准,比如FSC(森林管理委员会)、MSC(海洋管理委员会)、ASC(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RSPO(棕榈油可持续发展圆桌会议)认证。因为有些自然资源来自海外,中国企业又是主要的采购商,我们希望他们选择可持续认证的商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项目发展趋势来看,我们从单一物种保护机构变成综合环境保护机构,一方面与传统环境保护伙伴合作,另一方面与新兴政策、商业力量合作,推动环境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这是我们业务的变迁,也是中国的崛起和国际责任变大对我们业务调整的影响。
与商业力量合作,督促企业投资采纳环境标准目前困难吗?
确实有困难,其实不是他们没有意愿,而是整个环境没能让他们意识到责任。政府作用也很重要,很多企业都跟政府有联系,比如很多涉外企业都跟商务部打交道。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来讲,中国主要行业的市场转型,如何在贸易理念中增加环境意识,这是未来的趋势,要政府、企业和NGO共同面对问题,我觉得在中国刚开始的阶段,难度有点大。
你认为目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中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理解还处在初期阶段,认为慈善就是捐钱。实际上企业和NGO合作还能改善自身实践技能和环境管理。在初期阶段,舆论监督会促使很多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管理。我们推动的合作项目希望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减少碳排放,提高水效水能,保护所在水源地的环境。目前我们的多数合作对象是跨国公司,希望跟中国企业有更多合作,需要他们意识到和NGO合作不仅仅为了宣传品牌,而是真正做出改变。
在你看来,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从技术层面看,国际环保机构在中国有很大发展空间。如果把中国的环境问题放到历史视角中,会发现像伦敦、旧金山、纽约、洛杉矶等城市也经历了这个过程,伦敦是最典型的,很多人会把当时的伦敦和今天的北京做比较。欧美发达国家对城市环境的治理有挺多经验可以分享。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环境问题是全民问题,不能由政府单一面对,也要让社会力量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领域有很大潜力和空间。NGO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现在我们也能看到,从本土、草根、基于社区的NGO到国家的、乃至全球的NGO正慢慢形成序列。很多环保议题需要NGO慢慢做起来,中国社会发展也在呈现这种趋势。同时政府应该营造一个enable(赋能)的环境,让有意愿、有使命的机构、组织、个人能够发挥作用,共同应对这些社会问题。
中国NGO走向国际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很多海外基金会认为中国“不差钱”便停止援助,WWF对中国的援助情况如何?
这是全球趋势,最开始是国际援助、贷款慢慢减少,第一批国际援助离开了,慢慢退出扶贫领域。许多国际机构以援助型为主,会关注需求更大的国家和地区。WWF在资源上不算外援机构,我们注重环境问题,提供相关的试点经验和解决方案,而中国在这方面有需求。我们期待中国不仅仅接受资源,还能自己拥有资源,甚至去援助其他国家。未来中国资源组合会发生改变,这是未来十几年的趋势,也是国际机构所期待的。中国社会资源巨大,有很大空间可开发,这些都会和体制、政策等整体环境联系在一起。
现在中国区有自己的资源吗?
有一些,但捐款较少,其实跟政策有关,WWF目前还不能公募。其实资源也不仅仅表现为动员资金,也表现为动员社会的环保意识,比如推动“地球一小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可以有更多资源来回应自己的需要以及国际社会的需要。今后“生态文明”会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议题,在这个框架下,无论是国际NGO,还是本土的环保机构,都有许多开展工作的空间,共同为实现“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近几年总部在中国的投入有什么变化?
总部把中国放在投资的第一位,希望在中国建立和增强机构的能力,包括品牌影响以及未来动员资源的能力,都希望有战略性的投入。
在中国投放的资金是在增长还是缩减?
总体来看是在增长,虽然近几年全球经济不太好,但在中国的投入并没有减少。
NGO人才会是未来最大挑战
你比较期待看到怎样的政社关系?
我认为政社关系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关系。我从事十几年的NGO工作,其实NGO 的资源配置、管理模式、运营理念都跟政府不同。很多人会负面地把这种差异看成对立,我觉得这反而是差异性优势。政府是垂直结构,有很强的动员能力,NGO 强调草根和自下而上,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是可以互补的。关键是改变观念,正因为存在差异所以二者具有不可替代性,双方是互补、相互支持的关系。NGO和政府在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物种锐减等重要议题上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形成伙伴关系并发挥协同作用。社会问题通常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问题,只有通过协同才能有效解决,整个社会发展方向也是这样。
目前,广东已经率先开放社会组织登记政策,云南高调提出社会建设,你如何看待这些政策信号?
云南的登记制实际效果与注册差不多,有试点意味。其实政策都是提供一个体制的环境,让NGO的运作更有效顺畅。另外,这些开放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升社会对NGO的认识。现在NGO的人力资源瓶颈较大,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国际NGO都存在人才问题,这其实跟社会意识有关,没有优秀人才很难吸引资金,机构本身也存在专业性问题。对政府来说,如何营造环境很重要,因为社会本身动力很大,只需要释放它,很多创新自然就会出来,现在很多社会创新还是受制于政策。今后WWF会和政府有很多机会合作,特别是在城镇化方面,中国未来很大一个增长点在城镇化,环境的挑战是最主要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在上海和保定试点低碳城市,未来也希望能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和各级政府有更多合作。
你怎么看待中国NGO今后发展的趋势?
有两个趋势。一是中国国际化,中国NGO会走向国际,大型NGO和草根NGO都会有国际视野。二是国际NGO融入中国,“融入”比“本土化”更确切,融入但不影响其国际视野和国际联系,看上去像是中国NGO,同时它又是国际网络中的一员。NGO的治理是大问题,比如如何监督理事会;另一个问题是管理领导,NGO在中国较新,稍具规模的一般有政府背景,而草根NGO生长环境近几年才好起来,形成环境特殊;在发达国家,很多经商从政的人才会到NGO相应领域工作,在中国还没形成这个趋势,所以人才会是未来最大的挑战。
【摘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思想与内涵极为丰富和精湛。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纷至沓来、不容乐观,日益成为束缚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约束。为保证中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顺利的物质变换。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被学术界重视起来,并且进行了深入研究,赋予其重要的生态意义。中国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为指导,掌握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思想的来源、内涵,重视其对中国的生态意义,寻求解决在中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异化的路径。走遵循自然规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物质变换 人与自然 中国生态环境
马克思主义是近千年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其理论内容包罗万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难发现,无论是《经济学批评大纲》、《资本论》还是《自然辨证法》、《反杜林论》,其中涉及“物质变换”的思想不胜枚举。研究物质变换思想,可以助益于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时至今日才出现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每况愈下。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乎到民族的未来,是中华民族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由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同时,这也彰显出在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改善中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应该在物质变换思想的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变“征服自然”为“善待自然”,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探寻改变物质变换断裂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物质变换的来源与内涵简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广泛地使用了“物质变换”的概念,但它并非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的独创。“物质变换”源于德语Stoffwechsel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生理学家希格瓦勒,原为新陈代谢的意思。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物质变换”的概念不容置喙,但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来源并未达成一致。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施密特为代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来自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者摩莱肖特和毕希纳以及谢林的自然哲学;而以美国学者福斯特及日本农学家棰名重明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概念源于与马克思处于同时代的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也有人介于这两种观点之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以上双方思想的共同影响而来。总体看来,第二种观点较为大多数学者认可,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受到了李比希的“归还定律”的影响,使马克思在级差地租、人与自然、商品交换等理论中彰显出物质变换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主要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主义认为是自然界内部单纯的物质变换。这种物质变换是发生在无人类干预的自然系统内部,属生物学上的新陈代谢,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如马克思认为“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破坏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第二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作为有机生命体,为了生存要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实现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即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猿相揖别的关键,而且也是联系人和自然物质变换的纽带,正是劳动才得以让人类维持自身有机的物质循环,让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命继续存在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第三种意义上的物质变换是社会的物质变换,也就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商品流通。马克思指出“交换使商品从把它们当做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做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劳动形式的产品。”(923)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同时,人的各种生活资料及用于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源于自然界,人离不开自然界,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三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因此,所谓“物质变换”,就是指人类通过劳动这一中介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然而,人类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没有尊重伟大的自然规律,物质变换出现了巨大的裂缝,物质变换受阻。
二、改善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革新观念,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依据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思想,只有正常持续地实现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人类才能在地球上永恒地生存。马克思在使用物质变换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的物质变换被扰乱的现实,但那时生态环境问题并非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可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致力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首先要革新观念,让人与自然界之间合理物质变换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即相互依存性。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是属“人”的自然,人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与生活,所以两者是统一的,而并非是对立的。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物质变换的历史。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是“人与自然界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既然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就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端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人所处的位置。恩格斯也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19)这说明我们应该和自然界进行和解,应该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当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物质变换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以最无愧、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物质变换,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调节国内经济物质变换,助益于生态环境建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与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中国的经济起飞比较晚,生产和消费方式也较落后,经济复苏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了严重破坏。回顾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代价,不难发现在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破坏自然植被和乱垦滥伐等现象,极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另外,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显得比较粗放,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却很低,从而导致污染排放严重,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的损失。
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崛起不仅是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崛起,而且也包括生态上的崛起即绿色世界的崛起。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就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因此,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根据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的思想,要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相对于产业内部而言,绿色经济的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在中国国内要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也不能忽视产业间的物质变换。只有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的顺畅,物质资源消耗减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既要大力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要促进第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物质消耗。
(三)改善国际经济物质变换,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
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调节国内经济的物质变换,还要重视改善国际间经济的物质变换,维护国际间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中国一直追求“经济增长至上”,长期依赖外国的科学技术,科技开发率低,总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虽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推动器,但很大一部分“中国制造”却也严重危害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中国要改变一味重视经济增长而实行的外发式的发展模式,不能为取得短暂的、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利欲熏心、不顾一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众所周知,工业文明的能源基础是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不可再生能源,这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不可持续的,从大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能源无法归还给大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目前,在信息时代,各个国家推崇的是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中国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低污染的生态经济,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受阻为物质变换顺畅。
但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采取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向境外出口了大量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尤其是发达国家借助于中国要发展经济的时机,向其转移资源消耗多的工业,甚至多种战略性资源都以矿产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国外,导致了物质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要改善国际经济的物质变换,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需求上。刺激内需,提高内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才是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国际经济间物质变换平衡的必然选择。
三、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才能合理调节国内及国际经济间的物质变换。以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进步、协调发展、共存共荣。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就能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及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受阻则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会出现生态危机。所以,一旦发现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不顺畅,就应该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裂缝,致力于建设更适合我们生存、生活的生态环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思想,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的中国无疑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要】近些年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绵连着愈加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本文首先论述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起因,其次介绍发展低碳经济的益处,最后论述发展低碳经济应当注重的因素。
【关键词】生态环境;低碳经济;绿色GDP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巨大进步,但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石油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明显过高,不少城市缺水严重,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
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重要结合点。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保力度,全面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发展。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低碳经济,转变思维方式是前提。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难以摆脱对传统发展方式的依赖。在以往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只有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要高度重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环节的节能增效,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环保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还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的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消费。
摘要: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以及物质循环再利用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研究中国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物质变换的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解决中国生态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促进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的物质变换,促进产业内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质变换;中国;生态环境;环境产业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则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激化的反映。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以及流通领域实现物质变换。因此,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内部物质变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之间物质变换,减少物质资源消耗;改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外物质循环;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实现环境与能源之间的物质变换。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所谓“物质变换”,就是指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不断再利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然后把它们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新形态——也就是产品——的过程,也包括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产品使用消费之后的残骸释放到大自然之中的过程。”物质变换不仅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因此,人类要维持生存与发展,必须持续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一旦物质变换受阻,再生产就难以为继,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对于物质变换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要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提出了物质变换的实现方式,即促进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循环再利用。马克思认为:“对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生产排泄物是指工业和农业的废料。如制造机器废弃的铁屑是生产排泄物,但它在回收后又可作为原料进入铁的生产中。消费排泄物则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费品消费以后残留下来的东西。它对农业来说最为重要,可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浪费很大。”生产排泄物可以参与第二产业即工业的物质变换,而消费排泄物则可以参与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物质循环。这是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在循环经济中的具体运用。
对于废物的循环再利用,马克思还结合产业部门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物质变换既可以在同一部门内进行,也可以在不同部门间得以实现:如“在制造机车时,每天都有成车皮的铁屑剩下。把铁屑收集起来,再卖给(或赊给)那个向机车制造厂主提供主要原料的制铁厂主。制铁厂主把这些铁屑重新制成块状,在它们上面加进新的劳动。他以这种形式把铁屑送回机车制造厂主手里,这些铁屑便成为产品价值中补偿原料的部分。就这样这些铁屑往返于这两个工厂之间,这当然不会是同一些铁屑,但总是一定量的铁屑。”这是物质在同一生产部门内的变换和循环。再如,“进入直接消费的产品,在离开消费本身时重新成为生产的原料,如自然过程中的肥料等,用废布造纸等等。”“产品的废料,例如飞花等,可当作肥料归还给土地,或者可当作原料用于其他生产部门;例如破碎麻布可用来造纸。在前一种情况下,一个生产部门的一部分不变资本,就可以直接同另一个生产部门的不变资本相交换,例如棉花同用作肥料的飞花相交换。”这是物质在不同部门间实现变换和循环。显然,物质变换有利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间接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物质变换无处不在。马克思主要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对物质变换进行了重点阐释,但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领域。笔者认为,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需要实现物质变换外,流通领域也需要实现物质变换。流通领域的物质变换要求在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乃至能源与环境之间也要实现物质变换,达到动态平衡。人类对能源的消耗应该以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为限。一旦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大气自身的净化能力,全球气候就会变暖,这会严重危及生态环境。
二、物质变换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物质变换的顺利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做到物尽其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避免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物质变换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而物质变换受阻则成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物尽其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法则
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以自然界承受力为限。物尽其用,促进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认为,无论何种废物都具有再利用的必要。“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每种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既可以充当劳动资料,又能充当原料”。“一种已经完成可供消费的产品,也能重新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或者劳动使自己的产品具有只能再作原料使用的形式,这样的原料叫半成品,也许叫做中间成品更合适些,例如棉花、线、纱等等。”
不仅废料如此,事实上任何物品如果不加利用,它都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废物。“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不仅如此,它还会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布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所谓利用,就是通过“活的劳动”,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物尽其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物质变换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如果被消耗掉的自然物质最终能被循环利用,则会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再生产的顺利实现。“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将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在流通领域,如果商品能够顺利地销售,产销能够顺利衔接,则物质变换在社会领域就能得到顺利实现。这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间接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样,如果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则各地区之间资源与能源的物质交换就能顺利进行,从而有利于实现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三)物质变换受阻成为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地区差距扩大、对外向型经济过度依赖以及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过大等问题日渐突出。其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过于突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过大,可再生有机物质利用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于内陆地区,造成国内资源交换不平衡;国际贸易中,产品出口大于产品进口,资源外流情形比较严重;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较大,可再生能源占比过小,造成大气污染严重,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各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能源环境之间物质交换和物质循环得不到顺利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近些年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态破坏表现为植被减少、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情形越来越严重;降雨量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极端恶劣气候现象频繁出现等。而环境污染则表现为工业“三废”排放导致大气、水源和土壤污染;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导致农产品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正是物质变换受阻的重要表现。
环境问题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能否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尽管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以资本主义为例进行阐述的,但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促进物质变换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运用这一理论,对于探求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路径方法,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促进物质变换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认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以及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路径的重要理论依据。要解决中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消除影响物质变换实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内部的物质变换
根据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全球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下,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减小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式。所谓循环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发展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经济。“废料”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于特定一种用途或目的来说没有使用价值,但在另一种用途或目的中却具有较高的或必不可少的使用价值,完全可以被再利用,“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途径多种多样,既可以在同一生产部门内参与生产再循环,也可以在另一个生产部门参与生产再循环,甚至可以在不同的产业之间实现生产再循环。
循环经济也是指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物质清洁闭环流动模式,尽可能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可见,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再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间接地保护了自然生态。当然物质的循环利用必须在工业上具有经济性与技术可行性;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安全性。
长期以来,由于环境意识落后,科技和资金投入的不足,我国经济发展采用了粗放型生产模式,国民生活养成了用完即弃的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了大量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产生。这些废弃物未经很好地利用就排放到大自然中去,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再生产。然而,我国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首先,工业废弃物数量多,这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资源条件。其次,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如生活垃圾可用于垃圾发电,废弃的家用电器:家具等则可参与循环再利用。再次,在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如牲畜粪便既可以发展沼气,也可以用作农作物肥料。农作物秸秆则既可压制成家具板材,也可以用于发展生物能源,成为提炼乙醇的原料。最后,国外拥有发展循环经济的成熟技术,我国可以走引进消化之路。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尽早产生经济和生态效益。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使物质的多重属性得到充分开发,是实现物质变换、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物质消耗
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必须依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只有产业之间物质变换顺畅,物质资源消耗减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既要加快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又要促进第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减少物质消耗。
1 加快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共和国成立至今,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导致第二产业发展异常突出,形成了重化工业、钢铁、水泥等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多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重工业消耗的大多是无机物质,不可再生,不利于与其他产业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在大力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农产品价格采取了剪刀差政策,将大量农业资金输送给了工业。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制度效应有限,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然而农业落后的整体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科技力量薄弱,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部分品种已经被国外操控。因此,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必须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农产品属于可再生资源,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产业之间的物质变换,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发展模式。信息咨询产业、文化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第三产业物质消耗少,产业附加值高,经济贡献率大。因此,我国亟需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文化、教育、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投入和创新力度。要积极引导居民改善消费结构,扩大对服务产品的消费,为第三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2 促使第二产业发展走集约化道路,减少物质消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其低下。在发展第二产业时,必须注重资源的节约。目前,我国资源能源消耗过大,尤其在发展房地产业和汽车业的过程中,钢铁、水泥、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度过快,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要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必须走产业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一,在房地产领域大力推行经济适用房建设,限制超大型住宅的开发。房地产业是资源密集型行业,不符合国情的房地产开发政策将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首先,房地产业不受限制地发展必然会过多地挤占耕地。考虑到我国人均耕地很少的实际情况,必须限制大面积商品住宅和别墅建设,大力推行经济适用房,以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让更多的人改善居住条件。其次,房地产业技术门槛低,其过度发展会吸附大量钢筋水泥等自然资源,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下降。再次,房地产高价泡沫削弱了公民综合消费能力,使得文化和教育消费受到抑制,这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综合考虑国情,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才能解决庞大人口的住房问题,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道路资源占用。中国人多地少,私人汽车的过度发展将占用大量道路建设用地,消耗土地资源。同时,汽车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污染排放。一个既符合国情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交通解决方案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发展了,社会总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得到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物质循环问题也就更容易实现。
因此,通过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消除导致各部门间物质循环的障碍,减少物质资源消耗,使产业发展与物质变换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三)改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内外物质循环
要解决中国环境问题,还必须在地区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维持物质变换的动态平衡,避免国内物质向国外过多地净流失。长期来说,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建立在扩大内需基础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国向境外出口了大量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资源消耗多的轻工产品),甚至多种战略性资源都以矿产品出口的方式直接流向国外,导致了物质资源的大量流失。为了满足生产需求,中国加快了国内资源开采,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能源,造成了大量污染。与此同时,中国进口产品中,除部分附加值较高的成套设备外,大多是金融、会计、法律、管理投资咨询等第三产业服务类产品,以及知识产权等非物质产品。因此,这种贸易格局必然会造成国内资源向国外的单向外流,不利于国内物质变换的实现。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国内需求上。这既是缩小国内地区经济差距,提高内地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实现国内物质变换平衡的必然选择。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对国内第三产业产品的需求、扩大内地居民的需求、扩大广大农村的需求。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以广大农村的发展作为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经营集约化,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第二产业提供更多可再生原料;二是加快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增强农村后续发展能力;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能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快各种职业培训教育、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作为中国人口主体的地位暂时不会动摇,他们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所在,也是国家内需扩大的主要方向。包括广大农村在内的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将极大地改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国内物质循环。
(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
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之间物质变换实现程度决定生态环境的好坏。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会造成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还会导致气候变暖,对全球环境造成破坏。当前,由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超出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将会造成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使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进一步加剧。
要促进能源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必须同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大对传统能源节能减排的力度,另一方面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 加大对传统能源的节能减排力度。近年来,随着国内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全球加工业向中国的转移,中国在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同时,能源消耗也史无前例地增加。近年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并已达到56%,能源安全及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均受到严峻考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必然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有害气体大量产生,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能源洁净化程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节能改造方面,一方面要加快设备的改造和更新换代,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能源的循环再利用技术改造,使工业能源能够被循环利用。在能源洁净化方面,国家应加强煤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大力推广脱硫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降低传统能源对环境污染的程度,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能源消费的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这既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能源短缺的必然选择。所谓清洁能源,就是对环境污染小,能够实现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而新能源则是指传统能源以外,能够经过开发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它们本身也可能就是清洁能源。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关键在于降低石油和煤炭的使用比例,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目前世界上石油消费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用作交通运输的燃料;二是用于提炼合成材料。要降低石油消费,必须在交通运输上积极寻找替代能源,以降低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消耗,如开发新能源汽车。在开发新能源方面,要结合国情,因地制宜。
综上所述,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对于分析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以及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物质变换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以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能源环境之间的实现,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物质变换的实现对于贯彻落实科学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 要】在今后的半个世纪里,我国老龄人口将会经历一个飞速增长的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将会先于其他地区面对老龄化问题,而我国绝大部分城市老人现阶段都居住在社区中,特别是中小型城市中更是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现象。因此本文以在城市居住社区中如何为“空巢老人”提供适合的居住建筑和生活环境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空巢;老年人;居住环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当下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生活条件是一件全社会都应该做的事情。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体现在与其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当中。
1 中国目前“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以及其居住环境特点
1.1 “空巢老人”现象的原因
中国素来有句古话:“父母在,不远游”。指的是,让年轻人在父母还健在的情况下,不要出门远行或者客居他乡。但是,在现如今,年轻人为了谋求自己的发展和事业理想,已经不再能够留在家乡,守候在老人的身边,因此,“空巢”老人现象随即产生。
“空巢”现象大多发生在中国的二线城市以及二线以下的城市,而且城市大多位于中部以及中西部地区,因为这些城市往往存在经济欠发达、新型产业不足、教育资源不足、对劳动力需求较少等原因,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难以在当地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以及年轻人得不到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选择向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这就导致这些城市的人口结构出现了失调,年轻人外出求学或者工作,老年人被留下下来。
1.2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方式的特点
在心理方面,“空巢”老年人相对而言在心理上是比较孤独的,由于长期和子女分开,产生思念子女的心情,在心理上出现失落感,神情恍惚,生活缺少了目的性。因此,导致他们的情绪萎靡,缺少交流,对社交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外出次数减少。
在生理方面,首先是老人的视力退化、生理适应能力降低,一些老年人还患有青光眼、白内障之类的眼病,因此他们对环境中光线的要求比其他年龄层的来说要高。其次是听力衰退,老年人一般对高频声音感知较差,因此他们在与人交流中经常以靠近谈话人的方式来弥补听力衰退的不足。并且,老年人的身体灵活性以及体力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人,因此在一些室内外空间和构造方式上都要特别设计,比如,道路以及人车混行的道路;楼梯踏面、体面尺寸、坡道铺地、室内家具尺寸、卫生间位置等。
1.3 目前国内老年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房地产开发模式新建的郊区大型养老社区,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配套较差、环境较为封闭、人口构成单一、与老人原有生活割裂、不方便子女照顾等等。甚至一些项目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以“养老”为卖点,目的是换取政府在政策、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其品质、服务和社区氛围往往与养老社区并无多大关系。
随着国民经济以及城市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在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原来几代人挤在一个狭小居住空间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在一些旧居住区,随着购置新房,家庭中的年青一代逐步搬出,而老人由于多种原因,往往还留守在原来的社区中,实际很多旧居住区从人口年龄构成上已经变成了“空巢社区”。
根据本人对长沙市区老年区的走访和调查,房龄超过30年的旧小区,多数缺乏电梯,很多居住在较高楼层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甚至几个月都不下楼。但是装一部电梯通常需要15万元~16万元,安装后还需要日常运营费、更新大修费。这些费用无处解决,从而导致一种现象,很多旧居住区的“适老改造”,往往只能无奈地避开这些难点,仅停留在小区的公共绿化、老人休闲活动设施、建筑入口的无障碍坡道建设上。
2 分析我国老年社区和国外老年社区的区别和差距
由于养老意识的差异,致使国内、外在老年住宅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运营模式。以美国为例,他们的老年公寓是收费的,老年人只需缴纳个人收入的1/4—1/3,如果不够1000美元,剩余部分则有政府进行补贴。国内老年公寓收费的,一般为固定的收费标准。国外老年公寓服务管理人员很少,通常只有 3-4人,主要依靠老年人自治、自理和社会义工,通常来老年公寓免费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很多,有时由于报名的人太多,都安排不过来。而国内的老年居住社区,一般为旧城区中低层收入者的私人住宅,或者是由一个大型公司收购后,租赁给需要的老年人。一般情况下,会有年轻人一起居住,并且缺少必要的社区服务管理人员。
国外的老年公寓大都会选择在距离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这样方便老年人与家里团聚、方便老人购物、休闲、锻炼、娱乐等。国内的老年公寓建设比较随机,政府无统一的城市规划,大多建设老年公寓的项目多是在城市的远郊,整体的环境狠优美,但市政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尤其缺乏相应的医疗设施。
3 改善“空巢”老年居住环境问题的探索
探索模式1 集中老年社区模式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社区老人养老模式,采用酒店式的管理模式,将老人集中起来,然后安排固定的专业工作人员照看。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让这些老人有一个集体的生活,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接触,避免老人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集中照看可以降低看护老人的成本,也可以请到很专业的护理人员,让有限的护理人员能够照看到更多的老人。并且,集中式的老人社区,由于老人的人数众多,可以建设高质量的医疗机构和公共保健设施,提高这些设施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集中模式的医疗设施和机构都可以设置在集合社区的底层或者旁边,这样就可以让“空巢老人”在发病的情况下,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治疗。
探索模式2 独立电子化自助老年住宅模式
目前世界上得的电子智能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建筑设计当中,日本和中国一样同属亚洲国家,在一些生活习惯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但由于日本的人工费用很贵,雇人看护老人的方式变得非常昂贵,因此日本老年人住宅的电子智能化程度很高,这特别体现在老龄人住宅和为老龄人提供的公用设施上,使得老龄人能够在生活中充分实现自助和自理。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空巢”老人的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作为从事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人员来说,无论是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还是自主思考符合国内状况的解决方案,都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对象现实状况,充分利用周围的地理、人文环境,来改善“空巢”老年人的居住生活状况,相信解决类问题也将成为未来人居环境研究的热点。
摘 要:从工业革命完成开始,现代化发展就逐渐席卷全球,中国先后失去两次现代化发展的机遇,终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候迅速崛起。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吸收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极其迅速,但是,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要面对很多发展困境。其中,环境问题成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好环境问题,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环境问题;污染;应对措施
现代化又叫近代化,是从农业到工业的整个现代转型过程的总称。现代化经常被用来描述现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通常包括技术、工业、政治、城市等方面的发展。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心态等等都随之发生变化。
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始于鸦片战争,是外力的推动,是强行被纳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体系。1840年到1895年,中国现代化第一次机遇形成,但是由于上层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现代化政权领导,下层又缺乏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民间推动力量,所以,中国失去了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世界局势相对稳定,这是中国第二次现代化发展的机遇。但是,政府在发展路线上犯了“左”的错误,中国又丧失了第二次机遇。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中国第三次启动了现代化的脚步。
二、现代化发展对中国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国发展现代化,直接吸收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进行,所以中国进步极快。但是,在这种飞速的发展中,隐藏和遗留的问题也一时间积聚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问题开始慢慢显露出来。环境污染、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信任危机等等阻滞了现代化的继续发展。其中,环境问题最先暴露出来。环境是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的基石,所有的一切发展都要以环境为基础。
(一)人口问题
人口爆炸是现代化本身造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中国人口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暴涨,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9%,相当于欧洲、澳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的人口总数。现代化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三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人口增加,必然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制造更多的污染,占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为资源的占有发生更多的争夺,带来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生态方面的严重后果。
(二)环境污染
从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就开始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和改造。在非工业时期,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协调的,但是现代工业文明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企图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世界现代化进程初期,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大规模砍伐森林,开发牧场和农田,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中国现展的进程中,也重蹈了西方的覆辙,砍伐森林,占用耕地,开发农田,导致绿色森林数目锐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急于求成,飞速地发展工业。工业厂区将大量的废渣污水有害物质排放到江河湖海中。自然系统本身是可以降解和自净外来物质的,但如果排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害物质过多,超出自然系统的调节功能,就会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和生物受害。2000年6月28到29日,我国江苏东海县石梁河水库春天放养的1200箱30万尾半成鱼,由于受上游工业污水袭击,相继死亡。这是该地渔民自1999年以来第三次遭此厄运。面对水污染造成的灾害,渔民欲哭无泪。除此之外,飞速的发展还带来了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一系列污染。拿大气污染做例,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粉尘和酸雨危害最大。中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最严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频率高于80%以上。中国环境科学院和清华大学2003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酸雨给中国每年带来1100亿元的损失。虽然这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治理,但是每年由酸雨造成的损失仍然是巨大的。
本来,地球是具有自我平衡和修复功能的。但是,地球的平衡和修复功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地球便无法进行自我修复,从而产生无法挽救的困境。由于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化的普及,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急于赶超发达国家的心态,中国的环境污染远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环境破坏使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陷入困境,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德国学者莫特尔曼指出,“西方世界毁灭第三世界的自然环境,并且迫使第三世界毁灭它自身的自然环境,相反的,第三世界自然环境的破坏——如雨林的滥伐和海洋的污染——通过气候转变反扑到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率先死亡,然后是第一世界。穷人率先死亡,然后是富人。小孩先死亡,然后是大人。”
保护环境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保护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这样人类发展与自然才能相辅相成。
(一)建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利用科学技术监测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以便在最快时间内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遵循“防胜于治”的原则,尽最大的可能预防污染的发生,加强污染源的现场勘查,而不是一味等污染发生了才思考应对方案。在防治污染过程中,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注意抓主要矛盾,处理好相应关系。
(二)合理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居民区的设置应当远离噪声频发的地方以保证居民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机场等噪声严重的地方应该设置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在市区内,要合理控制交通噪声,正常工作和休息时间内控制大型车辆的行车。
(三)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中国政府应当加强监管措施,对污染严重的工厂进行合理控制,对车辆激增现象进行调控,减少废气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大量植树造林,只有保持森林的完整,这样才能达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目的。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挽救濒危物种,维持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生物圈有着自己固定的食物链,食物链任何一环断开,都有可能造成生物圈的紊乱,人类处在食物链的最高层,如果不注意保持下面食物链的链接,人类就可能会失去整条食物链从而将自己孤立起来,对人类自身造成巨大威胁。
(五)保护饮用水源,加快污水处理机制的建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匮乏,一旦水资源出现极度缺失,中国发展就会失去现有的稳定和进度。
保护环境,防治要结合。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也要为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负责任。日常中,我们要节约用水,尽量利用太阳能,将垃圾回收分类,保护珍稀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使用节能型物品,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参与宣传环保行动等等,只有在我们每个人的观念里加强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将中国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下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的不断和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国家还利用贸易措施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从2010年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议题,更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落后的科技水平与欠缺的制度等都是造成我国贸易与环境冲突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环境保护;出口贸易;资源枯竭;贸易与环境冲突
一、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初,环境问题被认为是一国国内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逐渐从国内问题转变为全球问题。热带雨林的减少、臭氧层的消耗越来越引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有许多。从社会层面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从经济层面看,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为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环境资源具有很强的非独占性,如空气、水、公海的鱼类等,无人需要为其承担资源枯竭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在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贸易和环境会发生相互影响。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通常人们习惯于把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归结为三个方面:
1.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即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自给自足的国家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进口产品。专业化分工和生产提高了生产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提高了各国的消费水平。对于一国的环境而言,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竞争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反之则是负的。
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主要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变化,通常被认为具有加剧环境恶化的作用。在生产活动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活动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即对环境是有害的。
3.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体现了产业生产技术的改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政府会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以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低。
(二) 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首先,各国制定的环境法规和国际环境公约在一定程度上给国际贸易带来影响,如产品的环境技术标准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材料、品质和成分的含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客观上起到了限制贸易的作用。但同时,严格的环境措施也可能给贸易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出口企业在达到较高的环境标准后,由于领先于其它的竞争者,则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如近年来欧盟实施的“环保标签”的认证,使很多得到认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拿到了进入欧盟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其次,各国政府实施的绿色补贴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成员方允许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绿色补贴或环境支持。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资金匮乏,在利用此规定对生产者提供补贴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三,由于各国环境标准不一致,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利用对外投资的机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污染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由于外来投资而加剧恶化。
当然,贸易和环境之所以发生冲突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政府没有充分重视环境问题的结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环境问题更是如此。
二、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5779亿美元,不仅出口数量大,而且增速惊人,这种高速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我国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 出口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现行的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给我国的环境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远远高于初级产品的比重,2009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94.7%,初级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是5.25%,尽管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但它也意味着更多的环境成本留在了我国。本文所说的环境成本是指生产和制造工业产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都成为出口这类产品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担。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于初级产品的出口,环境成本更高,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中,具有优势的多是那些污染密集型行业,而那些对环境污染较小,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环境友好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则较低。目前,我国出口比重最大的五个工业部门是纺织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交通运输与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这五个工业部门正是污染密集型行业。这就意味着相关的几个行业产品出口量越大,对我国环境的危害越大。
其次,从出口企业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18亿 美元,外资企业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55.9%,外资企业对中国外贸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必须承认,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标准不一致,使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污染企业新厂址的所在地。据统计,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将25%的资金投向了污染型产业,如近来社会反响极大的大连PX项目的投资;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外商还将本国淘汰的、污染环境严重、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以投资的名义转移到我国,给我国环境造成了更坏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二) 出口贸易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方式在所有贸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由于在加工贸易方式下,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成最终产品然后再出口,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同时一些洋垃圾也打着中间产品的旗号进入到我国,这些都加剧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尤其是对危险废弃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耕地,并危及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对策建议
中国出口贸易要实现良性发展,确保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就必须走出口贸易增长与环境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加强环保的国际合作,提升整体环保水平
从全球来看,发展国际贸易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各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不断升级,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和摩擦也日益增多。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就必须加强与联合国环境署及其他国际环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各种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一方面,国家要积极参与环保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本国环境专家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探索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升本国环保水平;另一方面,国家应充分利用国际上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歧视和限制的保护条款,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彼此借鉴,共同提升环保水平,联合起来同发达国家谈判,共同为取得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款而努力。政府要努力促进国家间生态标志和其他环境标准的互认,协助我国外贸出口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二)加强保护国内环境,鼓励发展环保产品
在积极遵守国际上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及人民、动植物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为此,需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贸易措施体系,合理规划我国的环境发展。要关注其他国家在我国以投资的方式转移的污染企业、废物作为资源进口等问题,同时要提高我国进口产品的检测标准,认真对我国的贸易政策进行环境评估,进一步完善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处理好保护环境和促进贸易发展的关系。同时要对相关的出口企业,施行环境准入制度,通过设立较高环境和资源耗用标准及进一步扩大出口征税范围等措施,减少新增产能,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应予以关闭。同时也可将污染企业的信息公诸于众,通过公布环保黑名单等形式,使国外进口商获知污染企业的不良行为,停止进口其产品。这样的措施不仅有利于国内环境保护,也有助于树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良好的环境形象,减轻国际舆论的压力。
(三)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
造成环境退化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不能正确地给环境资产定价,进而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造成环境恶化。中国出口商品的低价格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完全是以牺牲我国环境为代价的,因为其中并未包括环境成本。也就是说,我国环境的恶化没有通过转移环境成本给国外消费者而获得补偿。国外消费者免费享受了我国的水、空气和生态环境,而我国人民却不得不承受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从长远看,产品成本中考虑环境成本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国家应采取措施尽快实现出口产品环境成本内部化。运用排污收费、环境税收、排污许可证交易、押金、环境损害责任保险等经济调节手段,促使企业改变其污染环境的行为,降低成本,提高环境竞争力,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
为了提高公众对各种消费品和其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的认识,帮助消费者了解消费品生产商在改善其产品和生产设施的环保性能方面所做的工作,政府应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对环保有益的消费品,针对像个人护理产品、家居清洁剂、汽车修理用化学品、非农业用杀虫剂、非工业用胶黏剂和密封剂、气雾型喷漆、建筑用涂层等不利于环保的商品消费进行指导,减少对这类产品的消费,促使企业放弃生产污染环境的产品,达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目的。
(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
我国长期粗放式、数量扩张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和不合理的出口商品结构使我国在外贸总量增长的同时,并未获得很大的贸易利益,相反却付出了资源流失与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因此,要缓解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冲突,首先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而技术进步是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根本途径。国家可利用当前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运用财政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等方式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出口产品的能源与原材料消耗。
因此,合理的环境贸易措施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资源、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总体上较十年前有所退化,八成人担心十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经历了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的接连爆发,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和警觉,垃圾危机一触即发,1/3以上受访者表示有过环保抗议行动
中国公众对绿化的感受最好,对自然水体的感受最差。
相比较而言,多数人认为绿化较10年前好,而生活用水的质量、江河湖海的状况、空气质量、以及生物环境,都较十年前有所退化。其中,公众感到退化最严重的是空气质量和江河湖海的水。
对于10年以后的状况,中国公众对绿化最有信心,对饮用水和空气质量都深感忧虑。
2010年4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公众的生态环境感受及十年以后的想象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考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9~2010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62.7分。
本次调查以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作为总体样本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将城市按照地区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然后在每类城市群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目标抽样城市,对该城市的实名固定样本组进行随机问卷发放。
早在2003年3月,国家主席就曾经说过:“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然而7年过去了,这些目标仍旧是人们所担心的。
“中国的环境压力和面临的形势,确实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近十年来,中国的环境形势局部在改善,但是在总体上,处于退化的趋势。”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在去年12月《小康》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如是指出。
经历了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的接连爆发,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和警觉。本次调查中,觉得自己目前正在受到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均达到受访者总数的八成以上;觉得自己受到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的,达七成以上。而且有八成人觉得所遭受的环境污染对自己的健康威胁“比较大”或“非常大”。
“城市速绿”的代价
从公众对几个环境指标的评价上看,对绿化的好评最多。而且和10年前相比,六成以上受访者认为绿化越来越好。其中,城市受访者对绿化进步的感受更为明显。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2010年3月的《200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37%,绿地率33.29%,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9.71平方米。和10年前相比,这三个指标都有较大进步。
但是在“城市速绿”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为众多业内人士所诟病的“大树进城”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和郑延海在“2010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对近10年来因“大树进城”造成的乡村生态破坏深表痛心。2009年6月,“大树进城”被叫停,但“许多大树、古树都已‘命丧黄泉’――大树在移栽过程中的死亡率高达50%~70%,乡村山坡水土流失,鸟兽失去家园,与其改善的城市局部环境相比,可谓得不偿失。”
不过总体而言,不论城乡,中国公众对中国的绿化还是抱有很大信心,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想象10年以后,中国的绿化状况会更好。
近八成人担心 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
与对绿化的乐观相比,中国公众对于水,既不满意,也没信心。四成多受访者感觉生活用水质量在下降,感觉自然水体发生退化的比例更高达六成以上。近八成人担心10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九成人担心水资源更加匮乏,以至出现饮水困难。
“中国的水危机是在加剧,湖泊和水库尤其严重。”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说,这个判断建立在对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之上。
“自然之友”李翔分析了官方报告中对中国水质状况描述上的变化。20年前的官方报告称:“我国江河湖库水质基本良好”,十15年前就变成:“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0年前的说法是:“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去年则成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
2009年的官方报告称,我国七大水系Ⅳ类以上水质的断面为45%。“也就是说,近半数的江河水是不能饮用、身体也不应直接接触的,其中,一些是连工业和农田灌溉也不能用的。”李翔说。
更为危机的是湖库水。太湖、滇池、巢湖、西湖、东湖、大明湖,以及门楼水库、大伙房水库、崂山水库,均始终或多年保持在劣Ⅴ类水质,即水质已经差到基本毫无用处。
2008年3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中国)赴太湖地区调查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峰介绍说,当地人反映,自来水发臭,湖里很多鱼都已绝迹。“化学农业污染是造成太湖蓝藻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方立峰说,太湖流域耕地化肥施用量已达667公斤/公顷,其中65%~70%进入水和空气成为污染物。太湖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约50亿元。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制定了减少农业污染的措施。”方立峰说,但其中的一些措施并未得到落实,尤其是生态农业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每个人都是吸尘器
中国公众对于空气质量,同样是忧心忡忡。本次调查显示,超六成人认为近10年来空气质量发生了退化甚至恶化。多达八成人担心10年以后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
2009年的官方报告称:“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是部分城市污染仍重。”“自然之友”顾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李解释说,2008年是历史数字当中最好的,优于二级的达标的状况在72.8%。但是他提醒大家注意,“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粒物是没有列入监测指标的,而这恰恰是毒性最强的颗粒物。2008年有媒体曾报道过,城市灰霾天年夺命30万。”
不少专家警告说:“每个人都是吸尘器”,每人“每天要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尤其要警惕汽车尾气对生命的危害。一项针对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的调查显示,北京6岁以下儿童有近7%血铅超标,汽车尾气污染是主要原因。
环境健康事件进入高发期
4月份的一天,“自然之友”调研部的张伯驹接到了一个来自贵州黔东南州的电话。有人反映,一个占地123公顷、耗资100亿元的造纸厂将落户他们所在的玉屏县上游的舞阳河畔,而对于该项目的环评过程,许多当地民众并不知情。建厂的消息引起了民间的反对声浪,人们议论说:“黔东南州要以破坏环境的代价来换取GDP”,“拯救舞阳河,誓死保家园”的抗议活动随之而起。
张伯驹说,每当接到类似的电话,他们总是要先劝投诉者千万要理性,尽量不要在法律框架之外做出行动。但事实往往是,合理合法的渠道却并不有效。据说玉屏县“四大班子”曾向省里提出过“迁址”要求,但被要求“顾全贵州经济发展整体利益”。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2006年曾披露过一个数据,“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将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
本次调查中,表示有过环保抗议行动(投诉、举报、发控诉帖/博文、集会、诉讼等)的受访者,达1/3以上。
“环境群体事件近年凸显,固然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媒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有关,”浙江财经学院社工系童志锋指出,“但如果不是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危及到当地老百姓的基本生存,受损者也不会起来抗议;另外,地方政府无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实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背后,往往是目前看来还坚不可摧的、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观。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认为,正是由于我们30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执法不严,而同时又由于环境污染和破坏后果的显现有一定的滞后性,才导致了去年多起由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受损事件的接连爆发。
也有专家指出,今后若干年,环境健康事件都有可能频繁发生。
垃圾危机“一点就着”
5月在南京天井洼、9月在北京阿苏卫、10月在江苏平望、11月在广东番禺,去年,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和建设,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2009年是中国垃圾危机的爆发年。”张伯驹说。
中国公众前所未有地关注垃圾问题。本次调查中,九成受访者对垃圾处理问题表示“关注”。且和10年前相比,超过八成人表示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度有所增加。
去年,随着“垃圾发电黄金期千载难逢”等主张被媒体报道,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势头愈加强劲,围绕垃圾焚烧的争议也日益升级。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垃圾处理正在演变成为社会敏感问题,一碰这个问题,社会公众反应强烈,在新建垃圾焚烧场、规划处理场新址等环节,群体性事件出现“一点就着”的苗头。
那么,垃圾焚烧厂对人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害?观点针锋相对。
2010年4月8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称,现在人们在炒作垃圾焚烧厂对周边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一种误导。“西欧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厂,大都建在城市中心,无非是把这些垃圾处理厂卡通化了,做得非常漂亮,连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去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低的。”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2009年11月1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常聘专家赵章元作客人民网时指出,国外技术较好的垃圾焚烧厂旁边就是小学和幼儿园,这种说法是早已过时的广告词。
“由垃圾焚烧产生的二英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焚烧大国。据国际二英会议报告介绍,日本全国的二英浓度平均值超过欧盟许多国家五倍多。”赵章元说,“所以说,把垃圾焚烧厂建在居民区中是有教训的。”
本次调查中,有近七成人认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垃圾处理设施,对附近居民的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认为“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则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只有两成多。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增长率为10%以上,每年未被处理的垃圾约有2000万吨,全国600多座城市当中的2/3已被垃圾包围。但同时,由于民众抵制和选址困难,新规划的垃圾焚烧设施迟迟难以动工,导致一些地方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进退两难。
“如果只把出路放在末端,垃圾永远处理不完。”张伯驹说,政府动辄投入几个亿去建一个焚烧项目,而对于垃圾的前端减量、分类、回收、转运、管理和再利用工作,却远远没有做到位。
10多年前,台湾也曾启动“一县市一焚化炉”的庞大计划,招致全岛民众反对。此后民间社会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并取得成效。如今焚化炉面临垃圾不够烧的困境。一位台北环保局的工程师曾对媒体表示:“应该是在建造焚化炉之前先做垃圾减量;如果不减量,以我们的环境承受能力,能盖多少座?”
“海峡对岸的对抗垃圾焚化炉的经验是:减量、分类、资源化,才是垃圾政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张伯驹说。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提供的支持)
“小康生态调查”问卷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设计,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实施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以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作为总体样本框,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将城市按照地区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然后在每类城市群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目标抽样城市,对该城市的实名固定样本组进行随机问卷发放。
调查执行时间为2010年4月,最终回收有效问卷量为1068份。采用统计学误差估计公式进行估算,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
问卷同时在“新浪调查”推出,3000多位网友参与答题,数据用于比较。
【摘要】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还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用城市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我们要解决的事情,本文将结合生态学,把生态环境和城市规划联系在一起,从而有了城市生态规划的新观念,之后以城市生态规划为基础,提出一些改善生态环境的解决办法,为如今的城市规划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对策
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是发展与环境。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同时,社会经济更是加速发展,但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造到了破坏。有些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顾眼前经济效益,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城市的许多资源都被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等。如今,我们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在优化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环境,完善城市的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保护好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把城市建立成为一个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良好的城市规划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在此前提下进行的城市建设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1.1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如今,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却是:环境总体在不断恶化,局部在逐步改善,破坏速度比治理速度快,生态赤字持续扩大。表现为:水土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沙漠化快速地发展;森林、草原大面积减少;生物灭绝的速度加快;水体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等的问题明显加重;大气污染加重、废渣的不合理排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同时已经造成社会财富和经济的损失。经济趋势的预期和目前的经济指标制定都直接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七十年代末,我国的城市数量为190个,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个数目已经变为670个,其中城市人口达200万或以上的有14个,还有两万个建制镇。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却带来诸多问题。[1]
1.2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目前,诸多原因造成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象。三大压力是其主要原因:人口压力,我国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类迫于生计,围湖造田、开荒毁林、破坏植被、滥挖乱采等。人类在获取利益与生存的同时,诸多活动均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输出能力和支付能力;工业化压力,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时间迟,起点较低,却面对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任务,以高资本的投入为基础,勉强支撑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以环境、资源消耗高的代价来换取社会经济的繁荣,这样失之远谋。目前只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的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短期性经济的干扰非常严重;市场压力,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转型。市场经济就会产生诸多外部正的或者负的经济效应,环境污染是其中突出的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公共财产,它提供(例如大气、水等)的,对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如果想要更多的人享受到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不应该破坏它。但如果没有人类的公共财产,不仅人们的利益会有损失,其他生物也将受到严重伤害。如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依照我国的情况来看,市场或者个人都不会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治理的费用,只有政府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治理的费用。在面对市场经济压力的同时,政府要积极地防治环境污染、治理好国土资源。为了能及时改变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们应当立刻采取行动,否则生态赤字的日益扩大将会使我们目前所获得的成绩大打折扣。
2.城市规化应对生态环境问题
2.1重视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地域的经济与活动中心,在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可以促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城市体系与功能的完善,并改变人们的观念、思维及交往和生活方式。但随着工业不断地发展,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张,及人口数量、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递增都严重地影响到了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们的生活质量。
2.2重视可持续发展观
目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已有100种,无论从何解释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但其真正的内涵都是在不断地强调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好自然环境,为我们的后代留下较好的资源、环境条件,让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进行生态环境研究。城市可持续性有环境、社会、经济3个方面,而环境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应充分重视城市可持续性的研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等方面,加强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
2.3重视城市产业的转型
构建生态循环的经济系统、推行科学的清洁生产。本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在工商界逐步得到实施。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是清洁生产,而清洁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循环经济。从当今的社会生产来看,清洁生产说的就是高产出、低污染、低消耗。我们要重视由生产本位经济模式向职能经济模式的转变,交换价值是前者的中心概念,而使用价值是后者的中心概念。[2]
3.小结
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解问题的特点、表现及性质,研究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控制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就需要多行业、多部门、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我们还应充分地认识到城市规划只是应对环境问题的一个部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从实践和理论这两方面进行系统科学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