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7 04:20: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七年级历史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 要: 七年级是初中生活的开端,也是一个学习的过渡期,这个学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读史明智的好习惯尤为重要,作者试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阐述如何优化七年级历史教学。
关键词: 七年级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也是生理、心理和思想的过渡期。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一切都是新的,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而且他们活泼好动、热情天真,虽然认知能力不强,判断力不高,但是记忆力不错,积极性很高,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做好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总的来讲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做到润物细无声。首先我们可以在校园里设置橱窗、在橱窗里和教学楼走廊及教室里张挂历史名人的头像和简介的挂图或者历史名人名言,让学生一进校园就可以感受到校园文化,同时激发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可以通过学校板报、班级黑板报、手抄报设计等途径增加同学们接触历史、了解历史的机会。
二、融洽师生关系,移情激趣。
首因效应十分重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既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又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历史教师要明确这种移情效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尊重及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提问、回答。甚至进行历史剧等方面的表演。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始终本着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因材施教。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关键作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可以以讲述法为主,先让学生看一下《封神榜》的一些视频片段,然后讲解王朝更替的经过,用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有什么共同之处,最后用总结法小结这一节的主要内容。通过综合运用讲述法、观看视频、讨论法和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把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观往往把活动课当做是“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认为它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真正的人才培养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有些甚至把课堂教学与活动课教学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人教版教材在历史活动课教学的设计中就提醒广大历史教师要走出这一误区,每个单元都安排活动课。如,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这节课如果组织得好,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这种辩论式的历史活动课,在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培养方面是单一模式的课堂教学所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一改课堂教学单一化、程式化、标准化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拉近课堂教学与历史活动课教学的距离,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五、注意教会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巧记历史的方法。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线索来记忆历史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了解、记忆、理解历史的能力,让历史知识有规律有次序地存放在学生的大脑里。如用数字记忆法记忆隋朝大运河相关的知识:一个目的,两个作用,三个城市,四条干渠,五大水系,六个省份来强化记忆;再如用对比记忆法或归类记忆法来记忆中国古代史上出现的盛世名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用图示记忆法来记忆代疆域乃至分布状况,还可以用来记忆朝代政权更替情况;用串联记忆法来记忆商鞅变法,主要整理出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内容、目的、结果、性质、指导思想和启示等知识点连成的线索。
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与兴趣的激发和引导,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开发和历史认识的升华,帮助其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历史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个育人工作者的义务与天职。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在接触一个新的学科――历史的时候,他们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又稍显迷茫,这正是对他们进行德育的大好时机。
根据上课的亲身实践,笔者发现初中历史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想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认同感的培养。(2)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3)创新、求实的科学态度的培养。(4)环保意识的培养。(5)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
虽然我们明白了历史教学中所能达到的几种德育目标,但在具体的课堂中该如何贯彻呢?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预设
课前预设要求我们平时备课时不仅要熟悉课文的内容,达到运用时得心应手,而且要研究教材,挖掘课文内容中隐含的可用来进行德育的素材。举几个例子来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一、二、三课的内容中,远古人类、氏族聚落以及传说中的文明曙光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流域,这就是我们德育的切入口。在上这三课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这些远古遗址的分布特点,他们回答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这时,笔者就联系目前长江、黄河两岸的水土流失以及污染情况启发学生,我们应当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进而联系学校实际继续引导,要学生明白,保卫黄河并非要亲自到黄河岸边,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保护我们的校园、保护我们的城市,进而保护我们的国家。就这样,环保意识就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了。
二、当堂随机设置
当堂随机设置要求我们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随时跟上学生的思维进度,创设德育情境,达到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在介绍山顶洞人的装饰品时,笔者就借机教育学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为中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而不是花过多的时间在装饰、打扮上。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正与我们的校纪班规相呼应。
有一次,笔者到教室上课时,正好碰见班主任在批评学生,原来是合唱比赛的事,学生总是不能齐心协力地练习合唱曲目《团结就是力量》。而很巧,笔者这天的授课内容是第四课《破解彩陶之谜》,是一个活动课。上课时,笔者展示了收集到的彩陶图片,并每展示一个图片,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观察图片,获取图片上的信息。当展示一个“舞蹈纹彩陶盆”的图片时,笔者让学生观察并猜想陶盆上手拉手的小人在干什么。有人说是跳舞,有人说是唱歌,还有人说是庆祝什么节日,甚至还有人猜测是在逃难(在尧舜时期,不是洪水泛滥吗?)。在惊诧于学生较强想象力的同时,笔者想到了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笔者问大家:“不管是跳舞还是唱歌,就像我们正在进行的合唱练习,要想做好,最需要的是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出:“团结。”“是的,如果不团结,舞步是不会那么整齐的;如果不团结,我们肯定唱不出和谐的曲调。”听笔者这样一说,大家立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笔者继续趁热打铁,问:“我们班合唱比赛唱什么歌啊?”“《团结就是力量》!”这一次的回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用专题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说起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而几乎所有的文化课部分都能起到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的作用。在历史教材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活动课除外)都是这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科技荟萃。通过学习这些课,引导学生对我国古代取得的那些显著成就产生向往与钦佩之情。为了强化这种爱国情感,笔者会在一定的时间搞一次“中华之最”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课下查阅课本或者收集有关资料,到上课时让他们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中华之最”。当他们看到自己收集到的那么多的“中华之最”时,每一个人的眼里闪动的是满满的激动与骄傲。同时通过学习各个科学家、文学家等的成功经历,可以加强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如介绍孙膑、司马迁等人的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李时珍、祖冲之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为科学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蔡伦、毕、王羲之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细节,引导,情境,兴趣
理解历史需要经验。易中天先生主张40岁以后读史,他说,30岁以前不懂事,读历史书也是白读。意即:人生经验不足,读历史但不能理解。的确,少年时学历史,多半是看热闹,听故事。中学历史课程从初一年级开始,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什么样的课程目标都无法实现。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想象力是关键环节之一。讲故事,说细节,在初中一年级主要就是培养想象力。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本文以七年级历史教学为例,依据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探讨初中一年级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教学路径,响应《历史教学》杂志的征文。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历史想象要有历史依据
历史不能复制,但可以想象。历史想象应是有根据的想象,没有根据或根据不足,在教学中就不宜引导想象。语文也需要想象,但文学的想象可以是完全的形象思维,按照文学创作常说的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历史的想象不能高于历史,不能没有依据。强调依据就是说,历史的想象要接近历史事实,想象只能弥补不能复原的空白。历史依据来自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依据历史留下来的材料,将历史还原到能够还原的程度,这样,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这样的历史被写进教科书,教师依据教科书的描述,在备课时充分了解了教科书描述的依据,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引导想象。假如教科书的描述依据不足,或不恰当地提出想象的问题,教师又没有认真备课,那么,要求学生想象,结果不仅不能培养想象力,而且会导致学生漫无边际地瞎想。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但创造所需要的是有科学根据的想象,瞎想培育不出创造力。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纠正学生的胡乱瞎想,为形成更缜密的历史思维打下基础,才能达到培养思维素质的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主要介绍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北京人是俗称,应为“北京中国猿人”。教材说,“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教材“动脑筋”栏要求“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这是否可以想象呢?我们首先要讨论想象的依据。
“想像北京人的一天”,前提要搞清楚:北京人是不是人。北京人如果不是人,就不能让学生按照人的生存状态去想象;北京人如果还属于野兽,人对于野兽可以通过观察去想象。众所周知,北京人是俗称,应该叫“北京中国猿人”。在古人类学上,北京人属于直立人。现在世界公认,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他们生活在距今5万至1万年前,山顶洞人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晚期智人的体质已经趋向于现代人,因此有人打比方说,如果给晚期智人穿上现代人的衣服,恐怕没有人能辨别出他的生存年代。而直立人生存在距今150万年至20万年前,学者根据其脑量,推测直立人可能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能力。但也有研究推断,由于直立人的脊髓不具有足够的神经组织,因此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很好地控制呼气,不能像现代人这样表达复杂的思想,至多能发出简单的哼哈声和各种叫声[2] (p.7)。因此,直立人是介乎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中间的另一种最原始的人类[3]。这个物种现在没有可供参照观察的对象,学者们也只是“推测”“推断”。人和野兽的区别更多的是无形的特征,比如人有智慧、有意识、有语言,这些不是化石能完全证明的。以制造工具作为人的标准,也存在争议。因为至今只有间接的证据:制造的工具。而这不是人类本身的化石。裴文中先生很早就指出了其中的问题[3]。
“想象北京人的一天”不能以人的生存状态去想象,也不能以动物的状态去想象。黑猩猩估计已经存在了500万年以上,是和人类比较接近的猿类,也可以说是人类在演化上最亲的亲戚。但黑猩猩毕竟还属于野兽。如果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最接近20万年前的状态,只有去动物园观察黑猩猩。但人和现代存活的猿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是分道扬镳。这样的观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人类学知识才有意义。如果强调制造工具这个特征,用制造工具去想像北京人的一天,最不好解释的是考古的专业问题。打制石器是由天然石块发展而来的,天然石块的碎石与人工的碎石,在考古学上有一定方法来区别,这其中的知识太复杂、太专业了。
“北京人的一天”不宜提出想象的问题。因为教师无法指出学生想象中的合理与不合理成份。历史想象必须强调历史依据,没有依据的想象没有学科教育意义。
历史想象的依据和逻辑
历史想象的依据大致有文物和文字记载两种。初中一年级学生没有古汉语的基础,先秦的古汉语又是比较难懂的文字,因此,如果用文字记载的材料作为想象的依据,首先要解释古汉语的问题,这在课堂时间上不允许。初一教学的一节课要带领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用直观的材料展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对培养想象力,并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可行的。
青铜文化在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青铜器及其文化意义。初一年级的学生太小,认识青铜文明还比较困难,但对于青铜器及青铜工业的发达,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想象力,形成深刻的印象。以往教学只停留在观察青铜器的精美,至多讲解到青铜制作的复杂工艺。其实,从培养想象力的角度设计教学,教师大有可为。
观察青铜器的实物大多数初级中学做不到,即使是现代制造的仿品,也难搬到课堂上去。但是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图片总是有的,找到更精美的图片也不难。这就很容易解决直观性的问题。启发想象力在于教师的讲解和问题的设计。
第一,教师要说明青铜是一种质地细密、坚硬又相对柔韧的材料,既可以用来铸造祭祀使用的礼器,也可以制造成锋利的武器。可以用图片展示不同用途的青铜制品,并指出,青铜礼器是当时贵族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是当时普遍的观念。
第二,告诉学生,青铜制品是铜和锡、铅;铜和锡;铜和铅的金属合金。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地搭配铜、锡、铅的比例,能够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铜的延展性好,但强度低,铸造性能差;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铸造性、强度和硬度。加铅也是为了降低熔点、提高铸造性,但加铅同时也降低了强度和延展性。
然后围绕青铜器的制造环节,逐步提出想象的问题。
青铜器是多种技术和多种工艺的结晶,制作青铜器既要改变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同时也要改变其化学成分,制造过程远比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等复杂得多。首先要到山区找矿,商周所在的中原地区没有,需到山区寻找矿山。以那时的技术条件,古人怎么才能发现矿藏?找到矿苗,还要解决采矿、选矿和冶炼问题。那时没有铁器,工具用什么?古人怎样采矿、选矿、冶炼?炼出铜料后,古人怎么发现加锡可以增强硬度?怎样掌握加多少的比例?有些青铜器不同部位的合金比例都不一样。然后才是铸造问题,体量庞大、造型复杂的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青铜质地的武器,如刀剑、斧戈,怎样使之锋利?铜镜怎样使之光亮?
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环节,不是为了探究这些环节是怎么解决的,主要目的,一是看他们能不能想到这些环节,图片上的文物就是依据。二是纠正想象的偏差,具体知识学生未必具备,但历史条件应该得到提示。而且想象也是有根据的。比如找矿,主要是根据地表征兆;开采有露天式的和打井、打斜巷式的;冶炼是用竖炉,等等。这样的想象主要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引导想象要有依据。在这些环节的想象中,逻辑也很重要。制造过程有生产和工艺的逻辑,解决各环节的问题有历史条件的逻辑。有逻辑才能克服没有价值的臆想。
甲骨文也是可以想象的。甲骨文造字本身就有想象的因素,如果完全是象形,就造不出那么多字,现代人认识甲骨文也有很多想象的成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字,甲骨文一个,是人字;两个,为什么是“从”字?我们的解释是会意,前后向从,其实就是想象得出来的,但不是瞎想。因为现在的“从”字是由繁体的“”字简化而来的,两人相从有行走之意,在楷书形成时在“从”下面加脚,左面加行,表达行走之意;太复杂了,于是在实行简化字时借用古体字,还原到“从”[4] (p.18)。理解汉字造字的会意和指事,特别需要想象。对初一年级学生不必非明确说什么叫“会意”,什么叫“指事”,提倡想象力都能够解决问题,而且还有趣味性。
在想象中培养学习兴趣
不能要求初一年级的孩子理解历史,但可以通过教学使他们对学过的历史留下比较准确而深刻的印象。这也需要培养历史想象力。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在“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中,讲到隋炀帝,连续提出“范文澜说隋炀帝是浪子,浪子的条件是什么?”第一次问,学生说是会花钱,他说不是,是长得帅,然后用材料证明隋炀帝很漂亮;第二次问,学生还是说会花钱,他说不是,是头脑聪明,再次用材料证明自己的说法;然后才是胡乱花钱[5]。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脑子里的隋炀帝丰满了,可以想象了。以后再说到隋炀帝,学生脑子里一定会跳出张老师给的“浪子”的印象。这是“准确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也展现了有依据的历史想象。
其实,写历史就需要想象力。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但是他笔下的鸿门宴,犹如他本人在场亲眼所见一样,他笔下的许多细节都是合理的想象。学历史也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历史就成为死水一潭;没有想象,历史课堂就缺乏吸引力。比如七年级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科书说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几十万年的时间是怎么判断得知的呢?从教科书的表述可以得出:化石是证明远古人类的证据。那么,仅仅发现牙齿、头盖骨的化石就能够证明远古人类的存在吗?在考古学上,化石发现的地层所属的年代、与化石同一地层发现的动植物化石,都是证明远古人类化石的证据。那么,在严谨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出:假如你发现一块很像人类牙齿、骨骼的化石,是不是就可以认定为远古人类的发现?与远古人类同时存在的动植物是可以想象的。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科书在课文后提出的两个问题,很有意思。“史书记载: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多万人。真够狠的!”对应的另一个问题:“史书记载未必可靠。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秦将白起手下至少要有八十多万人。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这两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好。其实,这件事学术界曾有过质疑。“坑杀”四十多万,怎样坑杀?四十多万岂是个小数字,逐个杀头都费些时间呢,挖坑谈何容易?为何非要坑杀?赵国原来有多少士兵?秦国全国有多少士兵?四十多万这个数字为什么不可靠?这里面的细节启发学生想象,质疑到每个环节。学生想象可激发兴趣,也有潜在的识别证据的意义。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要讲昭君出塞。王昭君在现在湖北省兴山县长大,利用地图指出兴山县在湖北宜昌以西、长江北面。在地图上再指出南匈奴所在的现今内蒙古与华北接壤的一带,即长城以北地区。这两地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草原大漠风云变幻,气候不像南方那样温暖。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与长江一带的汉民族,又有很多不同。游牧民族也没有很好的卫生习惯。王昭君33岁就死了,她为民族和睦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有了这些铺垫,让学生想象昭君出塞所遇到具体生活困难,他们才会产生情感,建立深刻的印象。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材有一幅“丝绸之路”的地图。丝绸之路的艰难要启发学生想象。教师应该充分准备地理知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沙漠,了解中亚的地形地貌,告诉学生:往返丝绸之路一趟,时间短的,两三年;时间长的,七八年。那时,通过丝绸之路的贸易量应该不会很大。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也需要用想象力去体验。因为,按照教材所绘制地动仪,文字解释说是铜质的。那么,圆体内的铜柱有多粗?用细铜柱,附近有车马过也会产生震动,铜柱也会发生倾斜。用粗一些的铜柱,多粗的铜柱合适?铜柱是立在圆体内底上吗?这样的地动仪能测到千里以外发生的地震,但仪器没有地下部分怎么会产生感应?这个地动仪要做成多大体积的?这样的想象也是探究,尽管老师也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但对启发学生思维是有意义的。
我们还能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说明想象力在学习历史中是非常必要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学历史,主要以感知历史为主。感知需要想象,有了想象才能够进入历史情景,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历史的想象力需要培养,不是看了历史课本就自然会产生想象。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历史想象力,研究教学中具有典型的想象力价值的内容,启迪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作者简介】郑春红,女,1971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关键词】兴趣特点方法
学史可以明智。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并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但任何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七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何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呢?
1.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七年级学生由于心理的发展,非常喜欢历史故事,在教学中把某些内容故事化很有利教学。比如在上《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时,将原始聚落先民的生活情况故事化,并且引导学生设想乘坐时间机器回到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聚落。让学生想象在原始先民的聚落里与先民一起劳动、做饭、生活等等的场景,这样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还让学生了解掌握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等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学生由于对人类学会使用火并促进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于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想象大猩猩如果要学会使用火其过程会是多么艰难,而地球上的大猩猩懂得使用火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再如用地方史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到山顶洞人时向学生介绍本县(阳高县)的许家窑人遗址,向学生讲述许家窑人是山顶洞人的后裔和他们当时的生活场景;( 阳高“许家窑人” 是“山顶洞人”的后裔,据考察,许家窑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靠狩猎过着艰辛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群族生活。)讲魏孝文帝时介绍大同(平城)的相关内容等等。
2.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此要注重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激发其求知欲的问题。在学习《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内容时,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3.将抽象的历史内容尽量形象化
从思维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历史事件具有特定时间、空间、人物等内容特点,老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媒体等手段,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所需要的特定情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由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秦帝国的兴亡》的教学中,利用《英雄》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片中对英雄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趋势,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在教师适当引导下使学生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历史观、正确的情感态度。再如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借助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渲染历史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即高涨起来,为教学成功开了个好头。
4.加强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由于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不对路,也容易产生学习的问题,教会其学习历史的方法很重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我经常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
4.1顺口溜法。顺口溜的特点是顺口简洁、巧妙有趣、方便记忆,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历史课堂教学中,顺口溜运用得恰如其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教学目标的完成,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比如,学生对历史朝代名称、顺序很不好掌握,于是我就把《中国历史朝代歌》让学生溜上几遍,便可记住朝代名称,又把握住了它们的时间顺序。另外,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编写顺口溜,促成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2设计图表。历史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学生们往往对理清历史线索、准确地把握历史概念感到困难,而且记忆的遗忘率高。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平时学到的点滴知识,如果不构成一个系统,其用处就不明显,一旦通过综合性整理加以系统化,它们就变得非常有用了。
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只要教师有信心,并能从学生、教材等实际情况出发,打破常规,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高效地完成历史课程的教学。以上是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历史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勉。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
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七年级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达到这个要求,七年级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 七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学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
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 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
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七年级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
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三、 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 从思维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如我在教学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陕西省洋县贯溪初级中学)
看了一期美国明星教师罗恩・克拉克担任《天天向上》嘉宾的节目,从中我了解到当下美国最优秀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受益颇多。而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七年级历史,我们该如何进行教学呢?
新课程改革已推行好几年,教学模式也日渐成熟、趋于完善。但是现行的教学模式仍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模式,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我们要真正摆脱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打破传统,健全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历史教学模式。例如,在《远古的传说》这一课的教学中,关于从北京人学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种到山顶洞人学会燧木取火,学生无从理解早期人类这种劳动技能的进化实际上要经历漫长的进化时期,因此他们也就无法体会人类祖先对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贡献。针对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燧木取火的艰难,来一次“亲身体验”呢?也就是模拟远古人类野外生存钻木取火,把课堂搬到郊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课堂知识。
第一,许多教师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已进行了尝试改革,出现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这正是打破传统创新教育教学形式的一种体现。
第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对所教、所学的知识都会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秦的统一》这一课的教学中,“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知识点的讲解,单纯从课本上理解,学生对此印象不会太深。若教师创设一个情境短剧,将以上知识点转化为统一后的秦朝由于各地“度量衡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带来新的问题和麻烦,学生通过表演或观看表演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达到了新课改要求的让学生自我学习,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加强人格魅力的塑造。罗恩教师之所以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得益于他与学生之间所构建的平等互信的交流方式和他的人格魅力所在。幽默风趣、博学多才、真诚待人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优秀品质。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眼中的“百事通”,同时更要塑造自身健全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成为受欢迎的历史老师,才能与自己的历史教学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 江西省贵溪市第四中学)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学生从小就被灌输的思想是“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里都不怕”。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历史课的不感兴趣。所以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学生来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呢?就此问题谈了认识。
关键词:七年级历史教学;学习兴趣;重要性;措施
一、培养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所谓的历史学习兴趣就是学生渴望获得和了解历史的知识,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积极的认识和良好的情绪。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的气氛中解脱出来,难免有些放纵自己,这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一个人在教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和写,这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样也难以达到提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更有甚者,学生在整个初中三年都不知道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那么何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力求摆脱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就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有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然而传统的教育局限了学生的这种能力,就历史学科来说,创新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一历史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能盲从,要有质疑的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基于学习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因此,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历史问题是真实的又是敏感的,是开放的又是隐秘的,是丰富的又是带有阶级局限的。因此,历史学科会为学生提供许多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观点来研究和看待。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设计和教授中要刻意去引导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欲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所谓健全的人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等各方面达到一定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养成健全的人格是当今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是人格教育,所谓的教书育人,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而历史学习兴趣的养成正是形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能强烈地表现出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尤其是优秀的历史人物和事迹对学生的人格的
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当前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现状及其分析
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这值得我们每一个参与者反思。下面我们就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来探索其发生的原因。
1.从学生方面来看
首先,学生在认识上对历史课存在偏见,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被传输的观念就是历史课是所谓的“副科”,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课学不学无所谓,只有学好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课”就行了。其次,学生学习压力大,这也是一方面,由于教师的考核有许多不妥之处,对学生的作用布置得太多,这样导致了学生整天只有做不完的作业,何谈兴趣,何谈积极性。最后,历史课的特殊性,也是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加之有许多的人物、时间和地点需要记忆,这样学生会觉得枯燥。
2.从历史教师方面来看
授课方式单一,在今天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仍然用“一书一笔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身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该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另外,大部分历史教师在知识的广度上欠缺,我们某些教师认为只有懂得历史知识就行了,因此教学中知识面狭窄,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知识联系不起来,从而导致了历史教学的枯燥无味。
3.从学校、社会方面来看
首先,在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只要自己的孩子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像史、地、生这样的学科不学也罢,这种错误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学生,使他们认为历史课不重要。其次,有些学校也不重视历史教学,由于中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历史教学就是无足轻重的,那他们何必要自讨压力了,所以也就不重视历史教学,这在大部分地区体现得相当充分。最后,社会也不重视历史教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人们都关注的是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的学科,而历史学科游离于古书档案中,当然不受重视了。
三、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导入要讲的新内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到教学中,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兴奋点,促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前提是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和视角,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深挖教材背后的相关材料;另一方面,要事先有意识地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广泛搜集各种与该课程有关的素材和资源,比如,文学、历史、文献知识、各种有趣的问题等。这样的话,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让学生愿学乐学。
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积极的学习兴趣的环境
首先,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参与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以探讨、辨析和导演历史剧等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从而激发自主意识和创新兴趣。教师还应允许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通过有效、积极的辩论使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新颖,思路更加开阔。其次,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想的摩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无错就没有自悟和更新,也就没了创新和成绩。最后,扩大信息输入的容量,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偿,使学生在大量丰富有趣的信息中活跃思维,增加兴趣。因此,加大材料的容量,一方面能促使学生的实战能力,又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加强科学横向系统的联系。
3.善于挖掘现实中的资源,和生活结合起来
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兴趣,通过联系现实和现代的事情来说明历史的现象和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例如,通过钓鱼岛问题来引导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中日之间的恩怨情仇,可以联系到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历史知识,来达到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眼界,善于在实际的教学中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
起来,达到让学生更加对历史学科感兴趣的目的。
总之,在做好以上的一些措施后,教育部门要切实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来提升历史学科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只有社会、教师和学生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摘 要: 历史,是学生小学毕业后升入初中所学的一门新学科,开始学习比较生疏,很难产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使遥远的历史形象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
进入初中,七年级学生接触到一门新课程――中国历史。如何使学生快速对本门学科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课堂上死气沉沉,不够“配合”,不够活跃,凡此种种。老师有此等感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言而喻。
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课堂呢?一名优秀的称职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在关注他,重视他,肯定他,他的努力是有观众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无从谈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比如,刚接到班级时,教师应迅速而准确地记住并叫出学生的名字。如此学生会加深对该教师的亲近感和对其所教学科的兴趣。
若想使学生持续保持对该学科的兴趣和新鲜感,则仅凭叫出学生名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课堂上要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素质,准备充分,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师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板书,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语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条件。这些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学多练,功在平时,功到自然成。教师胸有成竹,思路清晰,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才不会出现老师不知所措,学生不知所学的现象。
上课之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而且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例如可以在课堂中巧妙利用情景导入,把学生引入与本课历史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比如在教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可让学生先听一首歌曲:林俊杰的《曹操》:“不是英雄,不读三国……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不需要多说一句话,脍炙人口的歌曲定会将学生带到那尔虞我诈、雄争霸的年代。
此外,可在课堂中就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兴趣。
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中战国七雄时,可以根据七国位置关系编撰顺口溜如下:
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可将七国进一步形象记忆为:
东南西北上中下,亲属请宴招胃寒(即齐楚秦燕赵魏韩)。
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中秦灭六国顺序时,可编撰顺口溜如下:
汗招味,初咽气。(即韩赵魏楚燕齐)。
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关系》时,为使学生快速记住四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可编简单顺口溜如下:
东南西北,南吐回
即:东(东北)南西(西北)北,(H)南(南诏)吐(吐蕃)回(回纥)。
这样既能快速记住少数民族的名称,又能记住各个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大致分布。
在课堂中还可以运用成语典故教学,效果不差。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前秦苻坚,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王羲之,入木三分。这些典故,既是成语,又是故事。教师除了讲故事外,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课堂上讲给其他学生听。当然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不能歪曲历史。如此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又学习了成语,一举两得。我发现,在历史教学中巧妙运用顺口溜和典故成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既能提高学习成绩,又能提高对该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历史探索世界。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学生的积极性放在课堂首位,让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有趣的、快乐的、简单的,久而久之,他们会自觉投入课堂,爱上历史,学好历史。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要采用角色扮演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辩论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巧用资源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将这些方法运用于课堂,能巧妙体现新课改精神。
关键词: 角色扮演 激情辩论 巧用资源 新课改精神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反思的重要性。反思三年成名师。
自新课改开展以来,我经常反思教学:是否配合了新课改的节拍,是否紧跟了新课改的节奏,在教学中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唯恐忘记了一个历史老师应尽的责任。下面简略谈谈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我是如何巧妙体现新课改精神的,以求教于各位方家,敬请斧正。
一、角色扮演法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如何开启学生的思维?怎样充分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课堂上,我采用角色扮演法,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
如教学《活跃的学术思想》时,讲到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善于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课本小字介绍了孔子如何因材施教。学生看过后,印象平平。为此,课前我找了几个学生,排演了一幕话剧。让平时马虎莽撞的李智扮演子路,让一向谨小慎微的杨硕扮演冉求,让老成持重的邱宇饰演孔子。剧情是:一日,邱宇饰演的“孔子”端坐书桌旁,专心致志看书。忽然,李智饰演的“子路”捧着一摞书,从外面慌慌张张跑来,匆忙之中,几本书洒落于地,他手忙脚乱地捡书,再踉踉跄跄地跑到老师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问:“老师,如果听说一个很好的主张,我应立即去做吗?”孔子合上书,悠悠地回答:“你家有父兄,应该和他们商量一下,怎么能自作主张呢?”“子路”叩谢过老师,退下。不久,杨硕饰演的“冉求”小心谨慎地走到“孔子”面前说:“老师,如果听说一个很好的主张,我应立即去做吗?”“孔子”说:“那当然要去做,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像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怎么有截然相反的回答呢?历史上的公西华一头雾水,学生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观看表演。“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冉求办事过于谨慎,常常畏缩不前,所以我要鼓励他,让他大胆地去做。而子路呢,性格比较莽撞,容易轻率行事,所以我要抑制他,让他审慎一些。”至此,不仅公西华,就是全班学生豁然开朗,彻底明白孔子的因材施教。
当然,适于角色扮演的内容还有很多。像《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在讲到赤壁之战时,让学生演苦肉计(黄盖诈降)一段,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激情辩论法
鲁迅先生说:“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陶行知先生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激情辩论最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最能培养学生动手搜集信息的能力,乐于探究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一举几得。
在教学《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时,第一个子目的内容是:农业的发展。其中一个表现是扩大耕地面积。扩大耕地面积是通过开辟圩田、开垦梯田实现的。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课堂上展开辩论,为此我把他们分为正方、反方。正方的观点是:开辟圩田,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开辟圩田,弊大于利。为了一展辩论雄风,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上网查资料、采访老年人、去图书馆,询问老师,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辩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正方观点:开辟圩田,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当时农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他们甚至举出些数字予以证明。而反方观点则认为:这种以开辟圩田为代价,扩大耕地面积的做法,从长远的观点看,破坏大片森林,破坏植被,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还煞有介事地举出近几年沙尘暴天气肆虐人类,黄河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鲜活例子加以论证,颇有说服力。这样,真理愈辩愈明。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主动合作、探究,人人乐学、善学,完成教学任务,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易如反掌。
三、巧用资源法
这里的资源很广泛,一是图片(人物图、事件图、历史地图等)漫画和邮票,二是书中文字资料(大多在辅栏部分)及诗词歌赋等,皆和历史息息相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更可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从各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不枯燥,也不单调,它无处不在,历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样,学生边学历史,边悟出学史的目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真正认识到:学史使人明智。
《秦朝的统一》这一课,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知识后,我们用下图予以总结。题目如下: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后,图中的人物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识读下面三幅图片,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人物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的名字叫什么?
(2)图2和图3反映了秦朝在哪些方面实行的措施?
(3)除了图中反映的措施外,秦朝还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措施和制度?
这样,通过用图片训练的方法,学生进一步理解秦始皇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政治上通过创立皇帝制度等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通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当然,书中还有一些极重要的文字材料,非常能反映历史问题。
如《西周的建立》一课,P27辅栏部分:古人对西周政治格局的描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这个材料是说西周初年,通过分封,周天子的权力很大,拥有无数的臣民和无尽的土地,制作礼乐和征兵打仗都要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而到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弊端日渐端倪,诸侯国的权力愈来愈大,直接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于是春秋争霸,战国争雄,王权无足轻重。通过两则材料对比,学生透彻理解封制:积极作用,巩固西周的统治;消极影响,导致王权衰微。再者,也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材料还有一些。如《商鞅变法》和《秦的统一》两课,辅栏部分: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史记・商君列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商鞅变法的目的:强国利民,而且只要能达到这种目的,不必效法古人,也不必遵循古代的制度,它表现了商鞅变法的决心。第二则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而且志在必得,两则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书中这样的资料俯拾皆是。
历史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书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分析历史,探究历史,让学生通过图片、材料,分析历史,感悟历史并掌握历史。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配合新课改的节拍,跟上新课改的节奏,巧妙体现新课改精神。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播放历史歌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感知历史的魅力;也可以播放一些视频,直观再现历史;还可以朗诵一些诗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并和历史联系起来:“秦皇汉武”指哪两位帝王?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各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国家?“唐宗宋祖”又指哪两位帝王?他们对历史又作出怎样的贡献?像这样,诗词歌赋、邮票、漫画皆可反映历史。教学时,巧妙渗透到教学中去,一为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二为课堂教学更有文采,旁征博引,让历史课堂有血有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接下来无论是教学,还是课堂管理,都会不无裨益,水到渠成。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七年级历史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改精神,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更希望,在历史教学中,大家都献计献策,实现资源共享。
摘 要:本文从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入手,通过了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尝试,提出了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运用列表法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列表法;七年级;历史教学;尝试
历史课程是七年级的重点课程之一,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如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更有效地学好历史课程呢?笔者从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入手,尝试了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深觉列表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历史教师不但要日益关注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而且要通过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尝试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极大地促进历史教师更积极探索、研究、创新列表法的运用途径,从而推进历史教学的深刻改革。
1 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功能
(一)掌握历史知识
首先,运用列表法能够使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整体内容和基本框架,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框架结构;其次,学生能够通过列表对相似的知识进行对比,进而找出知识之间的异同,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再次,列表法能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让学生使用联系的方法进行记忆,降低历史知识记忆的难度。列表法还能够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将琐碎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方便学生背诵;最后,列表法还能够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复习。教师在讲解历史之后,给学生提供列表框架,进而让学生自己填写具体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
(二)训练逻辑思维
列表法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知识的联系性,并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表格。并且,表格的空间有限,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和概括,找出重点知识。而知识的分析、整理和概括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兴趣
列表法能够将历史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琐碎的知识点用线索串在一起,增强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如果采用媒体技术对表格进行色彩美化能够提高表格的吸引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跟着老师的思路,主动填写表格中的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减轻学生负担
列表法所筛选出来的历史知识多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性较强,使用列表法能够减少学生做笔记的时间,让学生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思考中,加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表格开展课堂讲解时,打印表格发给学生,既方便又实用。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五)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列表法能够减少课堂板书的时间,教师只需要对重点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将剩余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相互交流,进而加强对历史内在联系的把握。另外,列表法能够将琐碎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增强知识的系统性,降低学生的听课难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列表法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一)列表法运用于章节知识讲解中
在讲解章节知识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列表法,用表格归纳整理重点内容,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解第一课“周口店的北京人”时,历史教师可以将元谋人、北京人生活时间、体制形态、工具使用、社会组织、生产活动等制作成表格,如图(1)让学生在表格中进行对比,加强学生对远古先民相关知识的掌握。
在讲解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时,也可以采用列表法,将原始居民的地域、时间、生产工具、畜牧和手工业等知识制作成表格进行对比,如图(2)。
(二)列表法运用于知识整合复习中
在单元、学期专题复习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使用列表法,对同一类历史知识制作成表格,方便学生对比记忆。例如,在整理复习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的时候,可以制作图(3)表格进行对照复习。
又如,在整理历史朝代的时候可以制作图(4)表格,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朝代、历史时间、事件和主要人物。
3 七年级历史教学运用列表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立足于课程标准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列表法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历史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为此,历史教师应深入研究历史课程标准,掌握历史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历史教学内容,运用列表法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整合,进而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与系统性。
(二)注重系统性与科学性
列表法讲求系统、简明,要求历史教师正确掌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整合为表格。并且,表格中的文字要精简,不能长篇大论。另外,表格的设置要合理美观,避免表格内容过多而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另外,教师在制作表格的时候要加强重视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进而制作成表格。
(三)结合信息技术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列表法应积极结合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表格,减少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电子表格能够打印出来供学生复习使用,利用率较高。另外,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列表法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历史知识的列表,将网络上的历史知识列表进行深加工,制作成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v史知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