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论文

时间:2022-05-11 09:51: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合理用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合理用药论文

合理用药论文:序惯疗法与临床合理用药关系的探讨

【关键词】 药理学

近年来,序惯疗法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了解与之相关的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序惯疗法是在了解疾病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科学、合理地安排用药剂量、时间和顺序,使用药掌握在疾病发展的最佳时机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它与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关系密切。前者已经并正在给医学以重大影响,促使医学改变某些忽视时间因素的传统理论,后者已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新标准和途径。本文综述了序惯疗法与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的关系,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时间生物学与序惯疗法的关系

以时间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药物的作用时,便可发现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都具有节律性变化。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时间治疗法就是临床试用较早的方法之一,并已取得了公认的疗效。如果糖皮质激素长期每日3次均分给药,可抑制ACTH的分泌,而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皮质功能低下,而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在这一方面经众多学者大量实验资料证实,肾上腺皮质激素用药后对自身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其抑制强度依次是夜间用药大于午后用药,午后用药大于午前用药。因此,早晨(7~8时)自然峰值时用药可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限度。

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的节律一样,但增殖周期呈明显的时间特征,因此,选择适当的化疗时间对肿瘤细胞杀伤力最强,而对正常细胞杀伤力最弱对肿瘤化学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动物实验证明,临床治疗肿瘤使用频率最多的环磷酰胺和顺铂的用药最佳时间不是在目前普遍采用的上午,而是环磷酰胺在晚上,顺铂在凌晨[1];阿霉素在中午12时给药,给药动物存活期较对照组延长60%~80%[2];阿糖胞苷采用起伏式给药法较之阶梯式(即在一天中有高、低2种剂量)或均匀式(将1天剂量总量平均分配)给药法为优,不仅能取得较高疗效,而且可以使毒性降低[2]。

和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一样,细菌生长繁殖也呈明显的时间特征,这为抗菌药物的序惯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成为当今国内外抗菌药物治疗的一大潮流[3]。例如,采用环丙沙星序惯疗法[4]不但可以有效地预防妇科术后感染,而且降低了医疗、护理、治疗的费用,减小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这对于目前严重的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时间药效学与序惯疗法的关系

时间药效学表明,在相同剂量下,给药时间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会有差别,药效也不同。例如,降血脂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活性,使血清LDL大量被摄入肝而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胆固醇的合成受机体节律性影响,夜间合成增加,根据每天1次给药的早晚双盲法比较试验表明,晚上给予这类药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强,即从药理学角度晚饭服用是合理的。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半是黎明前夜间发作型。由于黎明前(晨4时左右)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和cAMP浓度低下,血组胺浓度增高,故此时呼吸功能下降。因此使用每天服用药1次的茶碱缓释片,并选择晚饭后给药方法,可使血药浓度从夜间到黎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实践证明,夜晚8时1次给患者800mg茶碱比每天2次给药每次370mg茶碱的效果更明显[2]。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时间给药方案,由此推动了哮喘病的时间治疗法进展。

人体血压呈昼夜波动,因此,应避免睡前服用降压药和利尿药,白天给这类药更为合理。特别是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对血压的昼夜波动影响较强,口服20~60mg,白天每日2次,可有效地降低血压,并可明显地控制血压的昼夜波动,但并不影响心率的昼夜节律。维拉帕米抑制血压昼夜波动的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但却能抑制心率的昼夜节律。

3 时间药动学与序惯疗法的关系

机体节律性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动学特征,而且影响药物的毒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早晨服药的最高血药浓度(Cmax)要比晚上服药的高,而达Cmax的时间(tmax)与晚上相比有缩短的倾向。这表明这些药物在消化道吸收速度早晨比晚上快。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引起的镇静作用和唾液分泌减小等末梢抗胆碱作用,9时给药时最强。由于阿米替林具有较长的t1/2,因此,推荐每日1次睡前服药方法,可减少阿米替林镇静作用和抗胆碱的毒副作用,而且患者也易接受,比历来惯用的每日3次的给药方法合理。有些药物的分布和排泄也呈昼夜节律性,从而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对于拟定给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意义,这样,既可以迅速发挥药效,又可以防止毒副作用的产生。所以,设计合理的序惯疗法,对临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以适应现代药物治疗学的新进展,达到整体治疗效果的优化组合。

合理用药论文:浅析自我药疗中不合理用药现象

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由于知识不足导致诸多的不合理用药,其危害在于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损害健康,浪费金钱,甚至延误治疗,引发进一步的严重后果(1-2)。

1 用药不对症

肚子痛用什么药?是止痛药、止泻药、消炎药还是胃药,其实擅自用哪一种都可能是错误的选择。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数十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不会判断自己腹痛的病因,不能做到对症用药。同理,有些人仅凭一知半解或“久病成医”,或听别人的用药“经验”,不经诊断,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症时就随意用药。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许多症状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却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

2 用药时机不对

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以乙肝治疗为例,许多人认为,一旦感染了肝病毒,就应立即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但有研究表明,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效果并不好(3)。其原因:①体内没有病毒复制时,使用抗病毒药是无效的。②体内免疫细胞处于麻痹状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差。③不考虑病情,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可增强乙肝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发生变异。④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脏发生纤维化的作用。可见,用药时机要正确掌握,不能想当然,在遵医嘱或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若有疑问,应主动咨询医师和药师。

3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的快,便随便加大剂量;有的人又经常忘服、漏服药,问其原因,回答是病情有好转,就不把吃药放在心上了。

所周知,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此类随便用药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使用药物时,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4 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觉症状的好坏来决定的,当您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未被清除。可见,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不要被主观感觉欺骗。以下几种情况,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杜绝的。①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对控制疾病发展不利。②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能成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时症状虽然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时若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并发症。③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④随意换药。有些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伤寒病程为4周,用药总疗程不少于2周;抗结核病药需0.5-1年,随意换药可使治疗复杂化,出现问题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5 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盲目联合用药

得了病,大家总想通过一次治疗断根,认为长期服药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至,除了少数能获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是难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治疗”而根治的。因此我们对疾病的康复要有一个科学的心理预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药。还有部分患者认为将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总有一种是合适的,还可以增强疗效。实际上合用的药物越多,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联合用药时务必咨询医师和药师。

合理用药论文: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7对“对药”和非“对药”的缓冲作用研究

作者:付彩霞,高宗华,宋敏,荣先国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的组合—“对药”和非“对药”间的缓冲能力的相似性差异。方法取中药的水浸取液,用数字酸度计测定ph,经0.1mol·l-1naoh及0.1mol·l-1hci滴定,然后进行“对药” 和非“对药”样品的ph对比分析。结果7对“对药” 和非“对药”及单味中药中皆有不同程度的缓冲作用。结论中药水溶液为缓冲溶液,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自成稳定系统,为进一步研究中草药的药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对药; 缓冲作用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的精髓和主流,是中成药和中药新药的主要来源[1],也是中医临床最广泛的用药方式。

中药复方组方、配伍理论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治疗范围广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近年来因其与西医结合在治疗肿瘤等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独特疗效而日益受到世人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医家日益重视中药复方的研究[2,3],特别是对中药复方的药理、药效及有效成分方面的研究更为关注[4,5],而对中药复方中单味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得较少。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出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作用和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分的综合效果[6]。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实践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药”又称“兄弟药”“姊妹药”,是中医传统经验证明了的优化组合,是“ 中药配伍中的最小单位,其组成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7,8]。“对药”配伍后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电化学、分析化学角度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对单味中药及7对“对药”和非“对药”的水溶液测定ph,其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中药药对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选取选亳州售中药饮片,经副主任中药师鉴定。配对见表1饮片经常温干燥,分级粉碎2遍,过80目筛,防潮保存。

1.2 样品制备称取单味中药生药粉10.0 g,“对药”中每种成分各取10.0 g,用纱布包扎,分别放入25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二次蒸馏水,放在电热套中加热,沸腾后调节温度使之微沸,60 min后停止加热,将溶液过滤后分别得中药单煎液及药对组合的水煎液 表1 对药组合与对照组合的药物组成“对药”组合[7,8]对照组合苍术、白术 苍术、钩藤砂仁、白豆蔻 砂仁、茜草紫菀、款冬花 紫菀、土茯苓黄芪、甘草黄芪、苦楝皮天门冬、麦冬天门冬、钩藤羌活、独活 羌活、蒲黄半夏、天南星 半夏、蒲黄

1.3 测量方法取30 ml上述中药水煎液于50 ml烧杯中,室温下测其ph,然后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hcl溶液滴定,每加入0.1 ml酸或碱测定1次ph,共加入3 ml酸或碱。计算加入一定碱液或酸液后溶液的ph,并计算溶液缓冲容量β(mol·l-1·ph-1)。

2 结果

将溶液的ph以及加入1.00 ml 0.1mol·l-1 naoh, 0.1mol·l-1 hcl后溶液的ph及缓冲容量β见表2。表2 单味中药抗酸、抗碱能力对照药品名称苍术羌活半夏天门冬砂仁紫菀黄芪蒲黄款冬花

在单味中药中,所有中药水溶液偏酸性,除蒲黄、独活外,其他单味中药的抗酸能力都比抗碱能力强;加碱后除钩藤、茜草、土茯苓、麦冬、苦楝皮的ph较大,缓冲容量小,溶液抗碱能力差外,其余样品的ph较小,缓冲容量大,具有明显的抗碱能力,其中独活抗酸抗碱能力最强。按同法测对药及非对药对照组合,溶液的ph及缓冲容量β见表3 表3 7对“对药”和非“对药”抗碱能力对照

在7对“对药”和非“对药”对照组合中,所有组合的缓冲容量都比单味中药增大,说明组合后的中药相互作用,保留或生成新的缓冲对。因此,对药组合以及对照组合的抗酸碱能力比单味中药增强。

3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知,无论是单味中药或是“对药”以及非对药对照组合,其水溶液的ph都在3.70~6.00之间,偏酸性;所有样品皆有不同程度的抗酸抗碱能力,即被测样品的水溶液具有缓冲作用,自成稳定的缓冲体系。该结论对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和双向调节作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合理用药论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合理用药

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1]。治疗药物分为解痉平喘类药物和抗炎治喘类药。解痉平喘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和炎症介质拮抗剂等;抗炎治喘类药包括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炎症介质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现就几种常用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报道如下。

1 茶碱

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药理作用。本品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时易于诱发心律失常,应谨慎使用并适当减少剂量。茶碱的治疗窗窄,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有条件时应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其有效、安全血药浓度为6~15mg/l。影响茶碱代谢的因素较多,如发热、妊娠、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合用甲氰咪胍或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应引起重视。多索茶碱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茶碱缓(控)释片口服后昼夜血药浓度平衡,平喘作用可维持12~14h,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由于血药浓度平稳、维持时间长,比普通剂型的茶碱安全、有效,与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2 糖皮质激素类

可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小,且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灭活,而使全身不良反应较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使用1w方可奏效。溶液型和气雾型制剂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和口咽部真菌感染等症状。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被推荐作为长期治疗持续性哮喘的首选药物。当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应尽早改用口服剂型。可选用半衰期短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等,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顿服的给药方式,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脑重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静脉给药,宜选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

3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较快,同时,还可通过与肺组织细胞表面的β2-受体作用来抑制气道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炎性介质,有助于预防哮喘的发作,从而使β2-受体激动剂成为首选的支气管扩张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非诺特罗、沙美特罗,作用时间持续12h,适用于慢性哮喘、夜间发作性哮喘。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也不宜过量使用,否则可引起肌肉震颤、低血钾、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可使气管平滑肌β2-受体数目减少,产生耐药性。

4 抗胆碱能药物

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研究发现支气管上的m受体以m3亚型为主,选择性m3受体拮抗剂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会更强。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胺,对支气管平滑肌m3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全身副作用小,作用持久,不易耐药,但作用强度、速度不如β2-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哮喘的病例可用来防止其症状发作,对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较满意,对运动性哮喘的治疗不如β2-受体激动剂,宜作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的辅助用药。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交替使用,可使气道舒张的疗效增强而持久,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的哮喘患者以及有吸烟史的老年哮喘患者。与茶碱联合应用平喘作用也有所增加。

5 白三烯调节剂

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其他细胞表面的白三烯受体的拮抗,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半胱氨酰白三烯的致喘和致炎作用,产生支气管舒张和减轻变应原、运动和二氧化硫诱发的支气管痉挛等作用,并有抗炎作用。本品能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的恶化。但作用不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也不能替代糖皮质激素。作为联合治疗中的一种药物,可减少中至重度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剂量,提高糖皮质激素的疗效。5-脂氧化酶抑制剂可能引起肝损,应引起注意。

合理用药论文:从处方点评浅析门诊不合理用药现状

【关键词】 处方;门诊;不合理用药

据报道,不合理用药使全球1/3患者死亡,我国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者近20万人,临床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占病例数的12%~32%[1]。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卫生安全,本部定期组织医药相关人员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现将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10月份门诊处方5205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医药书籍、公开的文献,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

2结果

5205张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7.2%,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026张,使用率为38.92%,不合理用药处方200张,占3.8%,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6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80%,用法用量不合理11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5%,不合理配伍3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6%,不适当的合并用药2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4%,联合用药产生拮抗作用、毒副作用2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0%,选用药物不当10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

3不合理用药分析

3.1不适当的合并用药(1)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是速效抑菌剂,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头孢菌素类属β-内酰胺类为繁殖期杀菌剂,二者合用使后者难以充分发挥其繁殖期杀菌作用而出现拮抗[2]。(2)微生态制剂+抗生素,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妈咪爱),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培菲康),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整肠生)等微生态制剂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合用易被灭活[3],因此两者应间隔2~3h使用为宜。(3)多酶片+复方氢氧化铝片,多酶片为多种消化酶的复合制剂,每片含胃蛋白酶0.04g,淀粉酶、胰酶各0.12g;其中胃蛋白酶消化活力在ph=2时最好,当ph>6即被破坏,淀粉酶也在微酸性时分解淀粉的活力最强。处方中复方氢氧化铝片系复方碱性制剂,口服能中和胃酸使胃液ph升高,影响了两种主要消化酶的活力。二药不宜同时服用,可在消化酶治疗结束后再服抗酸药物。

3.2药物联合毒副作用增加(1)阿司匹林+格列本脲:两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格列本脲血药浓度升高,易致低血糖。(2)卡托普利+螺内酯,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减少醛固酮的生成,增高血清钾。螺内酯为利尿药,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受体与醛固酮竞争,抑制钠泵,使钠、钾交换减少,钾的排泄减少。两药合用时血清钾明显升高而导致钾中毒[4]。(3)氯丙嗪+苯海索,较大剂量的氯丙嗪用于精神病治疗常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苯海索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可减轻锥体外反应,氯丙嗪也具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联合应用时可显示较强的外周抗胆碱作用,不利于治疗。

3.3药物配伍产生拮抗作用(1)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肠溶片,阿司匹林与吲哚美辛肠溶片同属非甾体抗炎药,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而产生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两药合用,阿司匹林通过竞争性拮抗作用抑制吲哚美辛肠溶片的吸收,使血药浓度明显降低[5],所以两药不宜联用。(2)硝苯地平+葡萄糖酸钙,硝苯地平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它通过与钙通道外侧的二氢吡啶受体结合而减少通道开放数,从而钙内流减少而发挥其药理作用,与钙剂合用,属于药理作用拮抗的不合理联用。(3)阿托品+甲氧氯普胺,阿托品是抗胆碱能药,甲氧氯普胺是胃动力药,阿托品能减弱甲氧氯普胺增强胃肠动力的效应。也属于药理作用拮抗的不合理联用。

3.4用法用量不合理(1)β-内酰胺抗生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不符合该类药物的使用原则。首先,该类药物半衰期(t1/2)很短。其次,该类药物为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杀菌效力与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应将每日量分成2~3次给药,以确保用药疗效。(2)糜蛋白酶做超声雾化时间过长,超声雾化后糜蛋白酶效价下降明显:5min下降29.1%,10min下降64.1%,15min下降75.24%,20min下降89.31%,因此,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时间宜控制在5min左右为宜[6]。(3)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物处方用法为每日1次,患者会误认为1天的任何时间服用均可,但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发挥降脂作用,该酶夜间活性高,晚上服用效果好,所以处方中应注明晚上服用。

3.5选用药物不当(1)癫痫患者选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含有氟离子,脂溶性强,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部位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而诱发癫痫。因此,有癫痫病史者应慎用此类药物[7]。(2)未成年患者选用喹诺酮类抗生 素,由于该类药物会引起骨软化,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18岁以下患者应避免使用。(3)孕妇选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引起过期妊娠、产程延长和产生出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无不良影响,故孕妇需用解热镇痛药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4讨论

通过分析发现:(1)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约占不合理处方数80%,说明门诊不合理用药主要以抗菌药物为主。(2)联合用药存在的问题较多,包括不适当的合并用药、不合理的配伍等方面。同时,联合用药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报道,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0种以上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8]。说明门诊医生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及种类。(3)医药人员都要不断学习医药领域的新知识,精通业务,掌握相关的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慎重、准确地使用药物,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合理用药论文: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干预

【摘要】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现象 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1]。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2]。

医院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1.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问题。

表现在不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没有指针随意使用抗菌素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如:美罗西林钠、奈夫西林钠、夫西地酸钠、林可霉素、氟罗沙星。

2. 不合理选用溶媒。

2.1 血塞通、丹参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或5%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作溶媒,由于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增加。

2.2 呋塞米注射液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呋塞米为碱性的钠盐注射,碱性较高,因葡萄糖注射液ph低于4时可与呋塞米产生沉淀。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3]。

2.3 10%氯化钾注射液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补钾同时滴注钠盐和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会降低钾的作用,故需迅速纠正低血钾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3. 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合用。

3.1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液同瓶静滴。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映,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4]。

3.2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同用,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5]。

3.3 消旋山?~宕碱片与甲氧氯普胺片同时口服,消旋山?~宕碱属于胃动力抑制药,甲氧氯普胺属于胃动力促进药,二者联用呈拮抗作用。

4. 重复用药现象。

4.1 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

4.2 牛黄解毒片与黄连上清丸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泻火类药,均含大黄成分,合用后容易造成腹泻、恶心。

4.3 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

4.4同一时段内联用几种适应症近似的中成药口服药、西药、中成药注射液,且使用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通滞苏润江胶囊+血塞通胶囊+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七叶皂苷注射液。

5. 用药不考虑毒付作用对患者的其他疾患的影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诉有胃溃疡,医生用药“奈普生”口服,导致胃溃疡加重。如改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就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综上所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对这种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呢?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又称合理用药管理,即通过制定、执行药事法律法规,推行合理用药指南或规定,实施干预计划和措施,批判、抵制和干涉不合理用药心里和行为,建立合理用药的秩序和规范,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6]。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我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 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 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 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

1.3 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 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 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

4. 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药品营销人员为了促销药品,给医生提供销药提成,有的医生在金钱面前,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和责任,乱用药、大剂量用药,使用高价药,为的是能获得更多的非法药品提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在为病人治病的过程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药品。

6.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 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关注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是广大医药学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药学人员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临床用药过程,杜绝和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以最低的医疗费用获得最佳药疗效果,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放心用药,提高药物治疗质量。

合理用药论文:药师深入临床促进合理用药

我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1月21日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药事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 治疗 ,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 药学服务正从“单纯的保障药品供应”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转变。我院临床药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临床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积极探索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在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获得药物治疗的第一手信息,并对其分析评价,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本文以具体的临床实例阐述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1 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1.1 病例1: 患者,男,53岁,因头面部皮肤挫裂伤于2008年5月31日入院,同时诊断有脑震荡。经外伤处理后给予脱水、抗炎等对症治疗。6月1日给予(1)生理盐水250ml、头孢米诺钠1.5g/(2)甘露醇125ml/(3)葡萄糖氯化钠500ml、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5ml/静滴。

据病历记载:患者从6月1-5日一直在沿用上述药物治疗。在6月5日下午2点钟(第四天),静滴液体0.5h后患者出现寒战、体温38.4℃,无呼吸困难、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憋气,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5mg静推、非那根50mg肌注、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地塞米松10mg静滴、当日下午3点钟患者病情好转。

分析:

2 积极开展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中心的合理用药工作

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合理用药。我们从2007年11月25日—2007年12月25日期间抗菌药物使用前三位的药品中抽取了18份住院病历,最后筛选出了两份比较典型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了分析,并在全院科主任周会上从合理用药方面提出了药学角度的提醒和补充,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1 病历1:患者,男,63岁,2007年11月25日入院,2007年12月12日出院,初步诊断:右侧自发性气胸,补充诊断:高血压病,于2007年11月27日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该患者自11月25日起应用头孢曲松钠2g,bid,左氧氟沙星0.4g,qd,自11月29日开始用洛美沙星0.4g,qd,至12月11日停药,其中除左氧于11月28日停药外,头孢曲松钠连续应用17d,洛美沙星连续应用13d。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如下:

(1)此患者体温一直正常,并无联合用药指征,连续应用左氧、洛美沙星、头孢曲松纳最长达17d,明显违反了抗菌素使用原则。

(2)该患者男性63岁,属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就属低下型。以上三种抗菌素均主要经肾脏代谢,联合应用加大其肾毒性,严重时可导致肾损害。

(3) 上述三种抗菌素中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有11项相同的 治疗 作用,洛美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有32项相同的治疗作用,属重复用药。

2.2 病历2:患者,男,42岁,2007年12月13日入院,2007年12月23日出院。入院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脓肿,12月14日大便检出霉菌++。

自12月13日起使用头孢曲松钠2g,bid,洛美沙星0.4g,qd,甲硝唑250ml,bid,一直使用到12月23日,三种抗生素联合应用达11d。

根据以上用药情况分析如下:

(1)该病人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联合用药的指征,但采用三联抗菌素,且连续应用11天,特别是甲硝唑连用11天,属过度治疗。

(2) 据病历记载,该病人是因在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无效的情况下住院治疗的,且在入院第二天就检出霉菌++,在未做细菌培养的情况下,盲目采用三种抗菌素联合应用,违反了抗菌素使用原则。

(3)上述三种抗菌素具有相同的抗菌谱和相同的治疗作用,从药效学的角度来讲,抗菌谱一致的抗菌素以不合用为宜,以免增加毒性反应或诱导灭活酶的产生或竞争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现象。

(4) 副作用增加。上述三种抗菌药物同时具有相同的不良反应: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皮疹、肝功异常、尿素氮升高等,合用会加重其不良反应。

医院 药学工作不仅仅是提供合格的药品,更重要的是参与临床用药,为患者提供最 经济 、最有效、最安全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把医学、药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知识融为一体。所以临床药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药学服务工作才能更加完善,使临床合理用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合理用药论文:现在医院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干预

【摘要】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现象 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

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据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至32%。按照美国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占社会人口的1/2200计算,我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1]。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四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2]。

医院常见不合理用药现象有

1.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问题。

表现在不执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没有指针随意使用抗菌素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如:美罗西林钠、奈夫西林钠、夫西地酸钠、林可霉素、氟罗沙星。

2. 不合理选用溶媒。

2.1 血塞通、丹参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或5%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作溶媒,由于盐析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使不良反应增加。

2.2 呋塞米注射液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呋塞米为碱性的钠盐注射,碱性较高,因葡萄糖注射液ph低于4时可与呋塞米产生沉淀。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3]。

2.3 10%氯化钾注射液选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补钾同时滴注钠盐和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会降低钾的作用,故需迅速纠正低血钾时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3. 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合用。

3.1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液同瓶静滴。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维生素k1混合后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映,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4]。

3.2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同用,可抑制庆大霉素的抗菌活性[5]。

3.3 消旋山?~宕碱片与甲氧氯普胺片同时口服,消旋山?~宕碱属于胃动力抑制药,甲氧氯普胺属于胃动力促进药,二者联用呈拮抗作用。

4. 重复用药现象。

4.1 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

4.2 牛黄解毒片与黄连上清丸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泻火类药,均含大黄成分,合用后容易造成腹泻、恶心。

4.3 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

4.4同一时段内联用几种适应症近似的中成药口服药、西药、中成药注射液,且使用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通滞苏润江胶囊+血塞通胶囊+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七叶皂苷注射液。

5. 用药不考虑毒付作用对患者的其他疾患的影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诉有胃溃疡,医生用药“奈普生”口服,导致胃溃疡加重。如改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就可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综上所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对这种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呢?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又称合理用药管理,即通过制定、执行药事法律法规,推行合理用药指南或规定,实施干预计划和措施,批判、抵制和干涉不合理用药心里和行为,建立合理用药的秩序和规范,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6]。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我认为医院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

1. 应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组织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

1.1 建立药品品种遴选原则、制度,制定基本用药目录,对新申请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估。

1.2 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讲座、学习班、研讨会。教育医生和药剂师合理使用药,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常见病的正确诊断和处理的培训。

1.3 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合理用药科室、医务人员,推广他们的经验。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2.1 建立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负责的处方点评制度并有效开展工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讨论分析公示。

2.2查阅门诊和住院病人用药情况分析,检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管理等工作。

3. 制定药品处方集,规范医院用药。

4. 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对药品使用总金额和数量排名前10位进行分析,是否超常规,是否合理,定期公示结果,指导医师用药。

5.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药品营销人员为了促销药品,给医生提供销药提成,有的医生在金钱面前,忘记了做医生的本分和责任,乱用药、大剂量用药,使用高价药,为的是能获得更多的非法药品提成。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加大医德医风再教育的力度,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理念。在为病人治病的过程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药品。

6.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促进合理用药。 药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大量新药的面市,药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将药学信息收集、整理,通过药讯、不良反应简报等提供临床人员参考,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有力的保证。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如不干预,任其蔓延,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损害患者的健康,威胁患者的生命,浪费资源医药,干扰或影响社会安定和和谐,关注合理用药,促进合理用药是广大医药学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药学人员应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临床用药过程,杜绝和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以最低的医疗费用获得最佳药疗效果,确保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放心用药,提高药物治疗质量。

合理用药论文:试析自我药疗中不合理用药现象

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由于知识不足导致诸多的不合理用药,其危害在于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损害健康,浪费金钱,甚至延误治疗,引发进一步的严重后果(1-2)。

1 用药不对症

肚子痛用什么药?是止痛药、止泻药、消炎药还是胃药,其实擅自用哪一种都可能是错误的选择。要知道,腹痛的原因有数十种,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不会判断自己腹痛的病因,不能做到对症用药。同理,有些人仅凭一知半解或“久病成医”,或听别人的用药“经验”,不经诊断,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症时就随意用药。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许多症状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却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

2 用药时机不对

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以乙肝治疗为例,许多人认为,一旦感染了肝病毒,就应立即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但有研究表明,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效果并不好(3)。其原因:①体内没有病毒复制时,使用抗病毒药是无效的。②体内免疫细胞处于麻痹状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差。③不考虑病情,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可增强乙肝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发生变异。④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脏发生纤维化的作用。可见,用药时机要正确掌握,不能想当然,在遵医嘱或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若有疑问,应主动咨询医师和药师。

3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的快,便随便加大剂量;有的人又经常忘服、漏服药,问其原因,回答是病情有好转,就不把吃药放在心上了。

众所周知,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此类随便用药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使用药物时,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4 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觉症状的好坏来决定的,当您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未被清除。可见,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不要被主观感觉欺骗。以下几种情况,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杜绝的。①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对控制疾病发展不利。②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能成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时症状虽然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时若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并发症。③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④随意换药。有些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伤寒病程为4周,用药总疗程不少于2周;抗结核病药需0.5-1年,随意换药可使治疗复杂化,出现问题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5 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盲目联合用药

得了病,大家总想通过一次治疗断根,认为长期服药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至,除了少数能获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是难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治疗”而根治的。因此我们对疾病的康复要有一个科学的心理预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药。还有部分患者认为将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总有一种是合适的,还可以增强疗效。实际上合用的药物越多,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联合用药时务必咨询医师和药师。

合理用药论文:嘉定区中心医院临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5年内罗毕会议上就指出,合理用药即“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廉”[1]。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不合理应用,临床上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4月7日,我国首届合理用药大会召开,提出“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2]。因此,促进抗生素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分析全国各级医院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也成为近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3]。为了解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门诊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本院2011-2012年度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门诊处方共计16 500张(剔除麻醉、精神药品及中草药处方)。

1.2 统计方法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文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等专业书籍,对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审核并归类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抗生素使用情况

2011-2012年度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共3 353张,占所查处方总数的20.32%,详见表1。

2.2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问题

经统计,在上述处方中,存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135张,占所查抗生素处方总数的4.02%,不合理应用主要涉及到药物选用不当,用药剂量、疗程不当等方面,详见表2。

3 讨论与小结

通过对我院2011-2012年度门诊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多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包括用药指征不明,用药剂量不当,疗程过长等方面。而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相应的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抗生素合理应用,降低药物耐药性,保证患者安全用药,避免经济损失。综合近年来对抗生素合理应用领域的相关研究[4],笔者对导致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3.1 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3.1.1 医学知识方面的原因

随着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领域。抗生素是常用药,其专业性不如本专业那么强,而且科技进步,新药层出不穷,用药知识不足就会导致误用或者滥用的发生。另外,一些医生缺乏钻研精神,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未充分掌握并运用抗生素的药理知识指导合理的临床用药,盲目诊断开药以及从经验出发,大范围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治疗效果,从而造成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

3.1.2 医疗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现代药物治疗理念要求医师、药师、护师共同为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承担责任,形成医师、药师和护师之间良性的互相依存、相互合作与干预制约的关系链,促进合理用药[5]。但是,目前国内预防或治疗用药方案的制定,是医师说了算,药师基本未发挥作用,不参与临床用药。这是由于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药监管力度较弱,对医师用药处方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行政干预措施,导致医护人员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

3.1.3 经济利益的驱动

抗生素滥用现象的背后其实掩藏着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有些医疗机构把临床使用药品收入与医务人员的奖金挂钩,“医药不分”、“以药养医”,这必然形成多用药、用贵药和用药不当现象。此外,由于我国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弱,药品以仿制药为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过多、过滥,多为低水平重复生产抗生素,导致药品名称混乱、说明书不规范等现象,其后果必然造成抗生素用药不当。每家生产企业想方设法推销自己的药品,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促使医生不断增加抗生素药物的使用量来增加收入水平,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6]。

3.2 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对策

3.2.1 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师的专业知识、责任心以及职业道德修养,使临床医生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基本知识,掌握抗生素作用和不良反应,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及时追踪新药信息,更新知识,采用以不同形式作好新药用药知识宣传,提高医生对新药的认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3.2.2 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我国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严格把处方关,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临床药师,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要走向临床,直接服务患者,经常抽查门、急诊的处方,对患者进行用药咨询,定期核查有无不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及时纠正。同时,临床药师要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为重点患者建立药历,努力实现个体化给药。临床研究同时发现,加强对抗生素合理用药监控后,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有所改善[7]。

3.2.3 建立严格的药品监管制度

由于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造成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对此国家应该建立严格的药品监管制度,砍断医院和医药企业的经济利益链。医院要制定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管理制度,从而对全院抗生素的使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可实行分级处方权,控制等级高、价格高的药品使用,从而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度增长,促进合理用药,亦可对不合格的处方与绩效挂钩,达到改进处方质量目的,确保用药的安全。与此同时,应开展医药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不盲目追求疗效,谨慎处理抗生素类药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健康风险。

总之,随着抗生素研究的不断发展,新药在我院临床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增加,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现有条件,确保医院处方管理的规范化,处理好经济效益、安全与患者利益之间的关系,需要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合理用药论文:传染病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的探讨

【关键词】 传染病 治疗 不合理用药

目前,在传染病治疗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查阅住院病志92例,发现8例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现简要讨论如下。

1 对抗菌活性的模糊认识

头孢氧哌唑直接用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尽管亦能收到较好效果,但在用药上却不尽合理。因其属第二代头孢菌素,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抗药活性低于第一代,不仅常常拖延了治疗时间,又因其价格较昂贵,不符合价廉、有效、易得的用药原则。然而,头孢唑啉用于治疗肠伤寒,因其抗菌谱对伤寒杆菌作用较差或基本无效,故亦不适宜。

对于肠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病人有的采用肝必复治疗,但肝必复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协助机体清除乙肝病毒的,而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引起的肝损伤,随其原发病的痊愈而消失,只需用一般护肝药即可。

2 正确实施联合用药

2.1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有的临床医生对于肠伤寒并发大量肠出血。血压偏低尚未出现休克的病人采用了下列治疗措施: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静点;②654-220毫克,肌注;③0.85%生理盐水200毫升、脑垂体后叶素20单位,缓慢静点。众所击知,脑垂体后叶素是通过收缩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达到止血作用的,而654-2能解除血管痉挛而扩张血管,两种药物的不同作用,联合使用必然产生拮抗作用,而使止血效果降低甚或消失,当属不合理用药。

2.2必要的联合用药:氨复命14s注射液对于低蛋白症的肝病患者是有效的。但有人将其直接做周围静脉点滴,这容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因为氨复命14s注射液浓度为8.5%,其渗透压为1100mds m/l,远远超过周围静脉最高耐受渗透压855~885mds m/l。为此,将氨复命14s注射液用10%葡萄糖等稀释后做静脉点滴,不仅可避免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还可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等。

3 细菌的耐药性与药物敏感性

慢性肝炎病人,多并发有胆道感染,采用氨基苄青霉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四环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常常不理想,这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细菌性胆道感染,多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克雷白氏菌所致。

据国内报导,大肠杆菌对氨基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40~50%以上,对四环素耐药高达80~100%,但对庆大霉素和第三代头孢霉素相当敏感;绿脓杆菌对四环素、氮苄青霉素及一、二代头孢菌素基本不敏感,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绿脓杆菌却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此,对胆道感染病人最好选择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尤其在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下开展治疗工作,其效果方能满意。

4 药物的相互作用

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复方磺胺甲嗯唑(smz-tmp)可增加拉米夫定血浓度,但通常不需调整本品剂量。拉米夫定与扎西他滨可相互影响在细胞内的磷酸化,两者不宜联合应用。阿德福韦,10mg阿德福韦酯与100mg拉米夫定合用,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都不改变;本药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的方式经肾脏排泄,与经肾小管主动分泌的药物合用时应当慎重,因为两种药物竞争同一消除途径,可能会引起阿德福韦或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治疗药物,叠氮脱氧胸苷与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西咪替丁、保泰松、吗啡、磺胺药等合用,可降低自身清除率,应避免联合使用;丙磺舒抑制叠氮脱氧胸苷的葡萄糖酸化,并减少肾排泄,可引起中毒危险。在用药期间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者更易引起血细胞变化。遇有发生头痛、发热、寒战、皮肤灰白色、不正常出血、异常疲倦和衰弱的情况,应注意骨髓抑制的发生。奈非雷平具有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与利福平、口服避孕药、咪唑安定、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有相互作用,同时使用时需严密监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治疗药物,甲泼尼龙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增强其致溃疡作用;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红霉素与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并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氧氟沙星与茶碱类合用时可导致茶碱中毒症状;与环孢素合用,可使环孢素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去甲万古霉素与耳毒性和肾毒性药物使用可增加毒性损害。干扰素与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和改变细胞代谢的药物合用时相互影响。红霉素与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并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相同。金刚烷胺不宜与中枢兴奋剂合用,以免引起不安、失眠等兴奋症状或心律失常。甲泼尼龙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可增强其致溃疡作用,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

水痘和带状疱疹治疗药物中,盐酸阿米替林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应在停用10~14天后再用本药。如与中枢抑制剂、甲状腺素、吩噻嗪类、抗胆碱药等药物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宜适当减量。阿糖腺苷与别嘌呤醇合用可增加本品的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毒性。

笔者仅是抛砖引玉,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除了临床医师专业水平外,把医药做为商品谋取暴利所引发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更是到处可见,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卫生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