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09:00: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医院管理论文范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论文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论文摘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摘要: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解决目前国内就医问题的利剑,而医院管理体系必将随着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而大幅度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院管理体系改革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医院必须转变立场,重新定论,加强自身管理,以适应市场。
关键词: 医疗保险制度;医院管理体系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动法》的普遍实施、国务院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病人选择医院、医药分开、全新的医保政策,都将医院推入了市场竞争。目前城镇医院的就医患者仍以公费医疗为主,且私立医院的不断扩张,已使医疗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将决定医院的生死存亡,每位医院管理者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1 当前医院管理与医疗保险之间的关系
旧的公费医疗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以前是卖方市场,医疗费用由国家承担,医院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患者与医院间的关系是“求医”与“被求”的关系,医院始终有种衣食无忧的感觉。随着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医保政策,并且新的《社会保险法》亦在制定之中,随着法制的完善,医患间的关系亦随之改变,患者作为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并且中间多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监督,对医院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院必须转变立场,重新定论,加强自身管理以适应市场。加强医院管理,主要在于管理好人才、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3个方面,培养和吸引高级人才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前提,也是决定医院能否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的保障,而物美价廉则是吸引客户的不败策略。绝大多数的医院提供的是普通医疗服务,同样是阑尾炎,很难区分出不同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在此时价格则成为病人的首选。在降低成本方面,以前医院做的远不如企业,这也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而随着医改的普遍推行就迫使医院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医院应当在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病人的基础上,还应该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根据国务院的精神,各省纷纷出台了不同的医保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城市享受医保政策的职工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成了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谁能把这块大蛋糕的主体弄到手,谁在医疗市场上就占有了主导地位。于是医保定点就诊医院的确定及适宜于医保政策的管理模式就成了各医院的竞争与改革的方向。
2 医疗保险对医院管理体系
提出了新的要求医保对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医保实施中,给付和汇总核查工作需要医院的配合,做大量的工作。对于门诊病人来说,各地就诊基本都采用了ic卡,这就要求医院门诊起码要拥有ic卡读写设备。比较理想的方案应该包括医院给医保部门上报就诊病人的费用细目,以供审查和汇总分析使用。这样,医院就需要建设功能比较完整的门诊收费系统和培养一批熟练使用计算机收费的操作人员。目前,全国很多省市建设了医院与医保中心实时联网的收费系统,起到了实时反馈参保患者费用的作用。因为脱机处理不能及时了解患者保险费交纳情况、就诊资格、费用超支情况,可能还有假冒用户就诊。但是,我国城市通讯公网的质量、服务、价格普遍不能令人满意,价格高、速度慢、服务质量差,安全和可靠性不高,在此基础上建设大型实时网络风险度极高,尤其是大型城市。ic卡付费系统与医院门诊收费系统互联有一个十分突出的技术问题,就是ic卡写卡权利是否可以向医院计算机部门开放。如果不开放,医院很难将门诊收费系统和ic卡读卡机互连,造成门诊收费双重操作;如果开放,众多人员拥有写卡权利,很难保证密码不被泄露,不能保证系统安全。如果由医保部门统一配备门诊系统,很难满足不同医院的不同需求,与门诊和医院信息系统其他模块互连又成为难题。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的方法。对于住院病人,医院需要分别计算自费部分和医保费用,向医保部门上报病人费用细目。病人在住院处建立计算机病案首页,病房护士每天将病人的全部医嘱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划价收费,病人出院时由计算机结算并打印费用细目。患者持费用清单到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报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费用计算准确及时,同时强化了住院病人费用管理,堵塞了大量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药品丢失和浪费、检验检查的漏费和搭车开药等问题。这种模式可以很容易地与医保部门连机,通过网络直接报审,满足当前医保细目审查的要求。
3 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管理之间的相互促进医保的中心目标
是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参保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医院减人增效,降低医疗成本应是医院管理适应医保改革的主要手段,但在现有体制下实施非常困难。在医保政策的压力下,医院很可能仅仅通过降低医疗服务水平达到降低成本,而达不到真正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这同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十分相似,一些企业甚至到了即将倒闭的时候,还不能实现留住优秀人才,分流多余人员。这些都需要医疗行政部门和医保管理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创造医院体制改革的良好政策环境,才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患者是医疗市场的买方,医院的繁荣有利于患者的长远利益。目前,医院主要依靠医疗收入维持正常运行,医疗科研和新技术的引入,也主要依靠创收和医疗收入的支持。按照现行收费政策,基本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将限制医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外,通过医保引入市场竞争,需要医保结合医疗市场发展的整体规划,细化政策,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以促进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摘 要】医院财务统计信息不仅仅是衡量医院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院了解所服务地区医疗卫生需求、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等重要信息的来源。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统计信息作为医院管理的隐形策划者,其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青睐。本文根据我院在管理中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应用和把握,总结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成效,从而为医院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管理 应用 成效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财务和管理逐渐成为一对不可或缺的孪生兄弟。医院要在医疗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由财务部门负责向管理部门提供准确适用的财务统计信息,而管理部门要及时开发利用这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在指导和预测医院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早就开始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管理层采取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重视财务统计信息的基础工作等措施,切实加大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一)观念的转变和学习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管理层已经认识到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发现到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并对其深入开发利用,以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进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统计信息要从单纯的记账、算账工作转变为核算、监督职能的财务管理机构,力求把那些敷衍了事的“死数据”变成活的有用的信息。通过相关财政政策、法规等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借鉴兄弟医院的成功经验,财务人员自身也认识到积极开展财务统计信息服务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医院,而且对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也很有益处。
(二)健全财务统计信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财会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统计信息的服务质量,也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财务统计信息制度,从而完善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体系。我院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要求财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还要逐步建立财务数量信息、定期整理和反馈财务制度、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负责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报表分析和资料存储等工作,同时能正确处理好财务、核算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做到积极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以加强财务信息与核算、统计的联系。
(三)从基础做起,由小看大
医院财务基础工作包括报表制度的建立、原始资料的收集、数据的维护、数据的核算等,要保证基础工作的有效性,责任到人是关键。首先,财务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维护和计算机的安全,加强与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日常沟通,防止病毒、黑客的袭击,确保财务各项信息的安全;其次,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充分做好原始凭证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保证财务统计信息资料的科学准确性;最后建立有效财务监控系统,从方法、组织等方面对财务统计信息中的数据误差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四)实现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
信息化的到来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信息化的到来提高了财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速率,有效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的复杂繁琐,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我院财务部门很早就开展了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并且根据医院his系统的完善程度,计划逐步加强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使得统计出的财务数据更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管理。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每一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曾经一直考虑过的问题。而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有效开发利用本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在财务统计信息中,我院管理者依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具体情况,对资金流向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从而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医院发展急需的项目上,以确保医院建设的需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另外,医院领导在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前,依据财务统计信息,先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能够真正做到依据地区卫生资源分布情况来配置资源,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医院服务管理方面,管理者还依据财务统计信息,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具体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规模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改善了门诊和住院条件,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肯定,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
(二)科学决策的前提保障
财务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前提保障。通过财务统计信息表,医院领导不但可以了解业务收入、医疗成本等经济效益,还可以同时了解所服务地区的卫生需求、门诊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药费比重等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制定出了具体的适宜我院发展的业务发展计划,同时调整各科室设置,做到了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在掌握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及时确定和调整了我院的发展战略,做大规模,做强重点科室,从而增强了我院竞争力。
(三)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是各种医疗指标和经济指标,更具体一些是指医院固定时间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数、单病种费用和药品费用所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等。近几年来,我院利用这些财务统计信息,不断总结和完善,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疗费用实行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比重,尤其是针对医保病人,保证他们的平均费用能处于合理的水平,从而既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称赞,同时也为医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医院也因此在近几年的市级考评中一直名列前茅。
三、小结
本文通过我院财务统计信息应用的一些实际措施和效果,强调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财务统计信息越来越引起医院的重视,它不再仅仅是医院利润盈亏的一种象征,在现代化的今天,它对于医院管理的预测作用甚至超过简单的经济效益评估功效。
【关键词】 安全 强化 医院管理
患者安全是一个严肃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各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增进患者安全的重要性。统计数字表明,在发达国家,每10名患者即有1名在接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1]。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与卫生保健有关的感染风险比在发达国家高出20倍。医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患者带福音的同时,也可能令患者的生命安全面临威胁。医疗服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健康权,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是衡量医疗机构发展状态的核心内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
1 患者安全的概念
1.1 患者安全的定义:患者安全是指患者接受诊治的过程中,不发生医疗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对患者心理、机体构成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不发生医务人员在执业允许范围之外的不良执业行为的损害和影响。
1.2 患者安全的内涵:包括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心理安全三个方面。
1.3 患者安全的本质:患者安全的本质是医院的基本职能,是医院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评价医院的核心标准,也是医院永恒的目标和追求,获得安全保障是患者的基本权益。患者安全是医院和医护人员对生命的一种珍视和尊重,我们必须坚持一条底线就是生命尊严高于一切。
2 患者安全的目标及存在的隐患
患者安全主流是好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断加强医院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力度,患者安全的状况不断改进,意识不断增强,理念不断更新,条件不断改善,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要引起高度重视。
2.1 2008年中国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2.1.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要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有创治疗,记录文件与交接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姓名、身份证号、住院号等),要特别注意,同名同姓病人、新生婴儿的识别。
2.1.2 提高用药安全。诊疗用药柜内药品的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注射、内服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转抄和执行医嘱要严格核对且有签字证明;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建立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临床药师要指导合理用药。
2.1.3 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通常情况下不得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医嘱或检验数据;危重抢救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重述,执行时双重检查,事后准确记录;接口头或电话通知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检查结果,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及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2.1.4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对所属“危急值”报告项目实行严格质量控制,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2.1.5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部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1)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病人、部位、术式错误。(2)病历与手术室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术前准备已完成,所需文件资料与物品(病历、影像资料)均已准确备妥。(3)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实施麻醉、手术。
2.1.6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措施。医务人员在以下6种情况下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接触病人前后;摘除手套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黏膜、破损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转到干净的部位;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命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合格无菌医疗器械、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术后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2.1.7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建立跌倒报告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实施防跌倒制度与措施,配合足够的护理工作人员(床∶护士=1∶0.4)
2.1.8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程序;实施有效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有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2.1.9 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建立良好的医院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对个人的方式,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具体案例,医院将安全信息与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管理体系、运行体制、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
2.1.10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者理解与选择诊疗方案;主动要求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教育患者就诊时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
2.2 其它安全隐患
2.2.1 基础设施
电源漏电保护装置;治疗室、药柜、物房、污水房要上锁;门窗要上锁;呼叫系统正常运作;走廊无阻塞;地面经常保持干爽、平坦;房间少杂物、电线、家俱;定期检查所有车轮刹车系统;注意热水器热水温度;墙上挂物:氧气、负压、风扇、灯的安全;火警指示图贴在显眼处;床栏的功能等等。
2.2.2 医疗仪器
定期检查仪器的功能;有仪器使用指南备用;仪器损坏及时上报维修;损坏仪器及时移走或挂不准使用标识以防事故发生。
2.2.3 需约束的病人
必须有医生处方;通知家人并签字同意;约束期间需密切观察病人情况:如四肢血液循环情况,记录病人被约束的时间及期间护士提供的护理。
2.2.4 病人自杀倾向
最好有家人陪伴;拿走所有可用作自杀的物品、刀、绳、药物;病人安放在靠近护士站、易观察的地方;给予病人支持、安慰,了解自杀原因;会诊心理或精神科;频繁巡视病人
2.2.5 运送危重病人
运送期间要有有经验的护士陪同,必要时要有医生陪同;带急救药物及仪器、病历;安排合理交通工具;严密观察病人情况;尽量缩短运送时间;提前与接受部门有沟通并做好接收准备。
2.2.6 鼻饲与喂饲
必须依照操作规范操作;必须用两种方式以确定胃管位置;采用有效碱度指标的石蕊试纸。
2.2.7 准确连接导管
采用不同设计的“接头”;在给药物、液体或其它产品前,必须找出导管的源头方可注入。
2.2.8 病人失踪
在病室内张贴通告,使病人知道,若要离开病房时必须告知护士;当发现病人失踪,应立即搜查;通知保安人员协助;通知家人;必要时需通知警方协助;详细记录搜查经过及结果。
2.2.9 转交病人资料
传递特定病人资料,由一医护人员转给另一位,或由一组医护人员转给另一组医护人员,为确保医护人员的照顾得以继续及保证安全,要交待:病人的情况、最近病情有何变化、最近有何治疗、可能会有哪些转变或并发症需要观察等。
2.2.10 交班时
用清晰语言,避免含糊不清;有效沟通技巧;要专注,不受骚扰,有足够时间可提供发问及澄清;病人转病房建议使用标准化变更,如:采用转病房核对表。
3 产生患者安全问题的原因
我国患者安全与全球其它国家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其它行业,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四大矛盾:(1)无限的医疗需求与有限的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而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加之分布不均匀,服务能力的有限性,引起医院门诊、急诊、住院、手术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导致看病难、住院难问题突出。(2)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与有限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发展日新月异,患者安全问题正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医药的升级换代,更大量地涌向医院[2]。新型药品耗材价格高昂,而现实环境是公费医疗、医保保障水平较低,群众个人支付能力有限,引起公费、医保欠费和病人欠费现象普遍,导致看病贵问题突出。(3)医院公益属性与市场运作之间的矛盾[3]。医院承担较多的政府和社会职能,必须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之政府定价,部分价格与成本背离;而政府在补偿上不到位,医院不得不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平均成本提高,引起医院收不抵支,导致医院经济运行困难。(4)医疗行业对政策、法制、舆论的高度依赖与不理想的执业环境之间的矛盾。医疗行业对政策、法律、舆论有高度的依赖性;但实际情况是国家政策和投入双双欠缺,患者对医疗环境、服务、效果又过分苛求,病人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舆论也在逐渐走入将医务人员“妖魔化”的怪圈,导致医务人员压力大、积极性受挫、身心疲惫、医患关系紧张。希望新的医改方案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
3.2 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不健全,诊疗常规不完善,标准及质量指标不健全。对高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和准入制度[4]。
3.3 医疗人员有关患者安全知识在校教育和执业后继续再教育滞后,整体素质包括人文、技能、沟通等有待提高。
3.4 某些医德医风问题诱发医患关系不协调,不利于创造患者安全的环境与条件,尤其是滥用抗菌药物,以及输注血液制品等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过渡医疗引发的不适当检查、用药、不必要的手术所带来的损害。
3.5 没有形成医疗安全文化氛围,病人伤害在一家医院发生了,不知不觉没有任何处理和结论,而这一原因日复一日,继续伤害着新的病人。
3.6 浮躁的医疗作风(如询问病史不细,过多依赖实验室检查,观察病情不仔细),给诊疗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
3.7 护理力量不足,所致的医疗服务不高以及病人护理安全问题,医护人员个体素质差异,科室管理的不足,医院管理的漏洞。尤其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足,是影响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医院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忙中出错概率增加”。
3.8 医源性损害逐步显现应给予高度关注。
3.9 医疗及公共设施使用、维护不当造成。化验数据误差、标本互换,射线辐射,参数设置不当,监护呼叫系统不报警,电梯、电源、氧气、火灾等。
4 如何应对患者安全的严峻形势
患者安全问题与隐患的成因很复杂,它将伴随着经济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很长历史时期,既不能急于求成,寄希望于短期得到解决,也不能认为医院无可奈何,无所作为。我们要以对人民健康负责的积极态度,立足本职认真对待,必定会取得明显效果。
4.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及规范。近年来中国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规范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为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
4.2 颁布和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制定患者安全评估标准。明确患者安全目标,制定时要依据患者安全的要求与现实可行性,并与时俱进,实施动态管理。依据目标制定阶段性评估标准,使其有据可依,通过评估,发现问题,进行根原因分析,及时改进,保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4.3 创新患者安全的环节和预警管理,把患者安全的措施落到实处。要在重视终末质量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环节质量管理,特别要加强高危医疗环节的管理。如:手术、急诊抢救、意识障碍病人、偏瘫、昏迷患者、长期卧床病人、不安全注射,以及药物医源性损害等。防止造成对病人的损害。要逐步倡导建立不良医疗事件的非惩罚性报告制度。并以此寻找规律,对高发、多发安全环节实施预警管理。
4.4 配足配好护理人员,保障患者安全。护理安全十分重要,有数据表明,护理安全问题逐渐占医疗安全问题的40 %,由于护理人员不足,负担过多,导致护理职能不到位,极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以减少护理人员和降低护理人员待遇来降低人力成本的思维模式十分有害。解决办法:首先要配足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安全的意识、素质、技能培训。
4.5 医患携手,共同维护患者安全。医务人员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给患者带来损害,而且要承担起对病人进行知识宣传和指导的责任,让患者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安全。维护患者安全,要调动医患双方积极性,医患携手,共同努力与疾病作斗争。为此要加强医患沟通,改善目前医患关系不够协调的状况,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用医患双方的合力来维护患者安全。
4.6 增加医院职工患者安全意识,培育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时时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处处为患者安全着想,形成自觉维护患者安全的习惯是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核心。为此,首先要全员参与患者安全的活动。对职工进行患者安全的教育,通过知识讲座、专题讨论、集体演讲、征集标语、营造氛围等形式,增强全员的患者安全意识,让广大职工不仅要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次,要加强组织推动,通过院长行政查房,建立职工和患者安全监督员制度,实行关键环节如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专项治理,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手段,大力推动患者安全行动,在维护患者安全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其自觉性。创建开放的医院安全文化,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应考虑安全因素,时刻警觉防止错误发生;当错误发生时,应关注为什么而不是谁;创建非惩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环境,鼓励上报意外事件。追踪意外事件报告资料,找出和处理流程中最易发生错误的环节;对报告和分析的资料进行反馈,并提出流程和系统方面改进的建设性意见。虽然,我们现在讲关注患者安全的文化,其实就是要实现这样一种目标,要让更多的医院和医护人员将身边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报告拿出来讨论,但不追究,这种不追究不代表一种宽容,而是一种事后的补救。若事事过于追究,就没人敢讲了,成为冰山一角,就被隐藏起来了。有的医院提倡每个季度要季读,要拿出典型的死亡病例全院讨论,其实它更多的就是要引起全院上下大家各方面的重视,努力防范这种隐性的影响患者安全的问题,这样就能警钟长鸣了。
4.7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技术水平。(1)强化“三基”培训与考核:全员“三基”培训与考核,专项技能考核(副高职称、急诊及icu医护人员),新入院医师培训与考核,新职工病案室轮转学习,老专家查房(传、帮、带),死亡病例讨论分析制度化。(2)加强疑难重症杂病的处置:加强急诊工作,解决急诊不急的问题,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加强各类重症监护的管理工作,成立多科会诊制度,发挥多学科整体优势。
总之,患者安全问题正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医疗设备的更新和药品的升级换代以新的更大量涌向医院,医院管理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上来讲是一个更高的境界,就是不仅仅停留于医院管理的一般要求,而是从关注患者安全的角度来认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患者安全在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上都有可能发生。尊重患者生命,保护患者安全既是医务人员和医院生存的起点,也是我们救死扶伤天职职责所在的终点。面对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问题,既要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又要虚心学习,借鉴国外医院管理好的模式,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即以不变的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应对万变的社会环境及不断增加的患者需求。做好应该做到但未做到的工作,做好可以做到但未做到的工作,做好不能解决但可以改进的工作,我们的医院管理及患者安全问题一定会逐步有所改善。
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1]。医院管理与医学科学是密切相关,它同时综合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这些基础理论及相应观点为医院管理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
医院管理是指医院法人及管理者随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了保证医院医疗活动有效进行,合理配置医院内部各种资源,协调医院员工的各种人际关系,医院员工获得高昂斗志和成就感,实现协作效率与协作效用,实现医院的既定目标,而运用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手段对医院的医疗和管理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2]。本文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医院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医院管理系统的基本思想和运行保证、运行前提、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和系统特性等。
医院管理系统以管理科学化为主要内容,不仅局限于实际操作的医疗技术管理,还扩展到对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全程管理,注重分层次的多元化管理;以全员为主要行为主体,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将全面的薪资体系作为系统的“润滑剂”,实现人员与医院之间全面和协发展;以创新为实现途径,不仅坚持医疗技术的创新还要兼顾管理模式的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医院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机构的不断发展,而创新型管理观念的培养、方法的实施与组织的构建刚好极大地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而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是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目标;以系统协调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地扩大开放,深化内涵管理改革,增强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扩大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保证系统由平衡状态走向动态平衡状态。
1 科学化的医院管理为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是指采取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合理设计、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医疗服务中的各种资源,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3]。
科学的进行管理可以使医院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进行准确、科学的反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医院可以形成一种螺旋向上式的良性循环轨道。医院在进行科学管理时,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方面达到最合理配置,从而使医院的技术优势、科研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使医院随着医疗市场的变化,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医院的全体员工为主要行为主体
直接参与到医院内的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医疗服务中的各层次的全体员工是医院管理系统的行为主体,是医疗服务产品的提供者,能够保证医疗服务产品的实施与实现。
医院的管理者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改革的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4]。管理人才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创新型医院管理系统就是行为主体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改革,完善医院各种经营制度。
在整个医疗实践活动中,医疗和护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十分重要。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医生,在医院管理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导向性作用,其行为能够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忠实度与整体印象。医生所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病患,既是医学科学的探索者,又是人道主义的体现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和社会职业,具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护士既是医生的合作者,又是医嘱的执行者,主要为医生提供患者的信息和资料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能够处于接受医疗治疗的最佳生理状态。只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与优质的护理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
3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医疗资源配置方式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医院在面对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引领医院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促进医院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积极推进体制、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及手段,积极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建设创新型医院。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和大力提倡创新必将使医院具有更加活跃的生命力和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几个方面。观念创新是前提、科技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关键。特别是管理创新对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机制的合理安排、创新组织的合理设置都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实现,最终影响着整个医院管理系统体系的运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全国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医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生存与竞争意识,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试行医院管理会计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试行医院管理会计
在我国70年代末,国内企业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理论探讨,之后企业中有较高素质的经营者开始了管理会计运用的新尝试。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大力试行管理会计有了新的外部条件。目前,在医院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极少,综观医院面临的竞争环境,推行医院管理会计,及时给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定能促进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和方法
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主要是为单位管理者预测前景、经营决策和规划未来等经济活动服务,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医院的各项资源(含人、财、物)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配制和应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医院大批量使用的制(合)剂产品来源问题,是自行配制还是购买成品,哪种方式最经济实惠,运用管理会计中的相关方法通过分析可获取节约成本、获利最多的优化方案。另外,药品的库存数量应为多少时既能保证医院运转的正常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药品占用资金数额等方面的问题,都能通过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分析得出。
2.规划和控制 规划与控制主要是为医院管理者反映和分析过去以及规划控制现在的经济活动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医院日常经济活动,明确各职能科室的经济责任,并对各科室的经营业绩进行正确评价、考核及奖惩,及时正确地调整和完善科室和医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例如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入是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还是重复建设,连年征战,运用业绩评价会计,对医院多年基本建设过程和财务收益、银行借贷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给经营决策者提供极具科学而有力的依据。又如医院临时工聘用数量的多少,医护人员合理的配比,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设置均可通过评价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有效控制。
医院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是财务分析法以及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它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综合体。
三、试行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及时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因而其采用的程序与方法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的客观必然性,即如果没有财务会计工作,单位就无法掌握其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不管单位领导重视与否,财务会计都是各行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日常性工作。管理会计根据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特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与程序向单位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以便单位管理部门能够根据这些管理信息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但是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个单位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如果企业领导缺乏对应用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或对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知之甚少而不应用管理会计,而是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判断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可能并不影响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尽管由此可能会导致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下降,但这种不利影响需要通过应用管理会计之后产生的效果对比才能体现出来。因而,单位在实践中是否能够主动地应用管理会计,则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即是否能够将管理会计视为一项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经常性工作。只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单位拥有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使管理会计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应用。
2.力争实现单位内部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化 为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考核评价单位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业绩。
3.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来体现的。素质系指会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应用微机的能力,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是推行医院管理会计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医院管理会计推行设想
1.增强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意识 能否成功推行管理会计,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推行是一句空话。通过参加管理会计培训班或自学有关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主要领导增强管理会计意识,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可为顺利推行医院管理会计打下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2.组建医院管理会计科 为防止机构繁多,便于协调工作,组建的医院管理会计科可与财务科合署办公,但管理会计科必须配备初具管理会计知识的干部和会计人员,并由院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如定期提交分析报表、专题报告、项目预测分析、评价、建议,适时列席部分院级工作讨论会等等。
3.培养医院管理会计人员 从现有财务人员中培训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培训,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4.开展医院经营财务专题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性分析。针对近几年连续不断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回顾和再评价,尤其是银行信贷投资效益分析,为今后医院基本建设立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大力加强对各部门人力、物力消耗使用的控制是提高经营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各科室实际人员费用及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消耗指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物资采购预测和决策分析。医院每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资金额巨大,任何盲目的设备采购和药品库存积压都将给医院带来资金上的浪费和周转困难。因此,事前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总之,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参与决策的作用,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尽管目前普遍推行尚存在不少问题,但管理会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不断探索,总结提高,使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整个社会自愿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信号传输来实现的,而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更多的是需要管理会计信号来调控。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及其它有关的事项或活动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各级管理人员据以对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规划与控制,并帮助管理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信息处理系统。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二者存在许多联系,但是作为现代会计的两个不同分支,其基本目标、职能、核算对象、方法程序、报告体系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1)财务会计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历史资金运动,存在将核算和监督内容具体化的要素科目。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管理会计的对象既涵盖已经发生的历史现金流,也包括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同时还包括“会计问题和业务问题”以及“效用价值流”等非财务指标,例如:顾客满意度、非货币和货币计量等,不存在具体的要素科目,方法灵活,模式可变。
(2)财务会计的服务范围通常是内外部的利害关系人,管理会计更多是内部管理者。财务会计职能主要是核算反映和监督,管理会计主要是规划和控制。
另外,管理会计依从成本效益原则之外,几乎没有统一的会计准则,其程序的遵从度没有财务会计严格,其报告的编制在时间上、计量单位上,模式内容上较为自由,没有财务会计在信息持续产出上的系统性,连续性、综合性要求。
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主要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财务会计主要为财务管理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的职能基本上有如下几项:一是为组织机构确定和计算成本提供依据;二是为组织机构领导进行预测提供基本信息;三是为领导作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四是为决策目标实现制定合理的计划;五是为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并实施控制。
2、医院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
目前,医院管理会计应用更多体现在成本会计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出现,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反映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植和价值提升的需求催生了综合型管理会计萌芽。财务会计的“货币化、精确、平衡“思维定势有所偏离,转而关注以可持续增值为目标、以顾客为导向、面向战略管理、基于流程的价值链分析为工具,以及实时的、定制的、个性化的多信息类型的会计信息上来。
我国医疗行业在“全成本核算”要求下管理会计应用,较多的是成本核算观念和实务的实践,在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反映能力等核心能力塑造方面仅有初步尝试,因此,管理会计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还十分广阔。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点
(1)财务会计的规范性要求,必然导致财务会计在岗位的设置、内部控制牵制原则的遵循符合规范制度的约束;管理会计因其规范性要求不严,故没有较为固定的岗位设置,也因其固定性不强,而疏于对常规财务经营管理信息的持续跟踪收集,如果借助财务会计体制,经常性重点收集和加工基础信息,必定可以强化管理会计规划和控制职能的发挥。
(2)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从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切入方可为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进程,在整合资源方面突破财务会计的不足。
(3)二者都面临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医院财务的对外职能发挥与体现非常充分(财务会计职能),对内有效指导与控制的职能有待加强(管理会计职能)。内外作用的发挥,其落脚点是会计核算管理主体的资本保值增值。因此,财务会计反映的“结果”既可以作为管理会计分析规划和控制的原因,又可以作为管理控制达成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结合的最终结果在于核算终末的数据应当是规划“好的”期望值。
同时,管理会计是依存财务会计,其数据直接来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数据。二者都能够依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共享同样的业务数据库,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体现会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4、医院管理会计的常规应用
医院管理会计以成本核算为切入点,从市场、成本、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知己知彼”进行价值提升。带动财务会计的发展,参与医院发展战略、项目规划、投融资管理、资本运作、薪酬设计的全过程,这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当前,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存在财政供给不足,以及医疗收费偏离成本有大背景下(注:我国医疗收费的定价方式不是依据社会平均成本而是按边际成本定价,单位产品给社会带来的效益恰好等于新增加的成本,因此社会净效益最大。这无形中导致医疗收费不能弥补医院支付的实际成本现象出现),开源较难,节流尤重。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如何更好发挥,是医疗管理者较为厚重的期望!
管理会计的常规应用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编制。提供计划信息,合理确定经营所期望的数据(财经及业务数据),形成管理会计的原因。
(2)标准成本制定。提供每住院床日各种物耗,能耗标准,以病区为责任中心,对其所运行的结果事先确定控制的“红线”,发挥管理会计促使各级管理层或责任中心改进自己的计划和控制工作之职能。一个动态的“标准成本”,正是“规范会计学”给定的“应该”“好”的标准控制值。以“规范的标准”作对比,对事实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加以控制。
(3)本量利分析。揭示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内在关系,确认盈亏平衡点以及目标业务量、目标成本、目标利润既定条件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选择调控方式提供可靠信息。
(4)价值链分析。调整医院服务产品环节位置,确定一体化战略或分流方式。
(5)短期经营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分析、预测分析、作业成材管理及流程化。
(6)责任中心结果的评价。绩效评价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前提,“考核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运用上述工作的成绩,在财务效益维度、客户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就能够对责任者作出评价,兑现奖惩,维护目标的严肃性。
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整合方式探讨
(1)组织架构上整合,扩大经济信息流转参与度。物资管理、固定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病案统计信息管理等分属不同科室的岗位同时接受管理会计科(经济管理办)业务领导。按月汇总定制报表有信息流向财务会计有关岗位,经汇总信息后再流向管理会计科(经济管理办)。
(2)会计核算科目上整合。重整或优化信息系统及流程,规范科室名称、代码。要求所有报送到财务处的票据或报表都按规范信息填报,在每一费用科目中设置“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明细。
(3)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整合。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与分析,以科室或病区为财务会计的末级科目,确定确定管理会计核算的责任中心,收集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信息。并与责任中心经营预算信息(即战略信息)对比,作出差异评价。
(4)考核指标体系整合。增加前瞻性信息,利用“量本利分析”确定责任中心的保本保利业绩,利用“敏感性分析”描述责任中心努力的业绩方向和前瞻的业绩愿景。
(5)增加背景信息。提供责任中心占用资产和人力资源的背景信息,建立资源效能发挥的紧迫感。
(6)增加竞争对手信息。揭示市内同行间的资源利用平均水平,建立责任中心的横向比较理念。
(7)建立责任中心业绩衡量标准体系。运用实证会计学(财务会计)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通过会计科目的事实来说明。比如,这个实体的会计制度是健全的、报表是可信的、存货是合理的;运用规范会计学(管理会计)回答“应该”或“不应该”、“好”或“不好”的问题,以“规范的标准”作对比,对事实作出评价,提出提升价值的建议。
财务会计认定受托的预算责任的完成情况,管理会计保证受托预算责任的完成,审计对财务会计所认定的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给予重认定,对管理会计所定的计划和保证措施重评价。
(8)病区有收益的责任中心建立责任核算管理员。记录责任中心的经营信息并具体落实改进工作。
6、整合后的医院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初步例举
(1)责任中心收入、费用和结余,资金需要量的预算预测分析。(2)责任中心盈亏平衡、利润敏感性分析。(3)责任中心增加新服务项目、停止服务项目、联合经营项目的决策分析(成本无差别业务量= 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相关单位变动成本之差)。(4)责任中心服务项目价格确定决策分析(保利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预计销量)。(5)责任中心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益及更新、维修、联合经营决策(现金流出现值比较,即:现金流出现值=固定成本+年维护费用(p/a,i,n))。
7、整合后的医院日常管理会计报表体系举例
(1)医院总的管理会计报表;(2)责任中心管理会计报表;(3)项目管理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应用的范围宽泛,管理者按照阶段目标确定关键指标,通过经常性系统的数据反映、考核、奖惩,必定对于管理目标达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摘 要]会计与统计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数据都与会计和统计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和新医改的深化要求,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统一,对医院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结合
中国论文联盟
1 会计和统计在理论和技术上的联系
在许多方面,会计与统计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收集和分析经济活动资料,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会计和统计通过各自的职能来完成经济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它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核算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它们资源的共享,它们根据相同的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资料来完成各自的核算任务。统计学作为一种数量计算与分析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医院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中,很多会计方法都是系统地采用统计方法来处理。医院日常的经济业务核算,如急诊的病人人次、病人人均费用、药品收入费用的核算等都采用统计方法核算;财务会计中存货计价的平均移动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原理就是统计学的平均数原理;管理会计中医院经营状况预测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法,审计中的审计抽样技术,财务分析中的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等都属于统计方法的范畴。在统计领域会计方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在核算方法上,统计借助了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根据各账户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应的要求,使医院日常经济运行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科学地联系起来;医院统计工作多以会计资料为依据,许多统计指标从会计数据中取得;医院统计体系中的资产负债核算,流动资金核算都大量采用了会计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账户设置、会计平衡式等。
2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的必要性
2.1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为医院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会计和统计都是获取原始的数据信息,运用不同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加工整理,提供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信息。统计通过对医疗服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会计通过对医院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和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医院其他信息都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用。
2.2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是医院科学决策的依据
会计、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者科学决策的依据,通过财务统计信息,医院决策者可以了解医疗收入、医疗成本、资金运行等财务信息,还可以了解病人医疗需求、医疗费用、药费比重、门诊量、病床使用率等统计信息,这些信息是医院制定发展战略、业务发展计划的基础。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收支情况;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会计和统计做到相互协调,医院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提高医院决策的准确性。
2.3 会计和统计的协调统一是医院资源有效配置的依据
依据会计、统计信息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医疗服务急需、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依据本地区卫生资源分布、配置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和论证,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根据医院的门诊量、业务收支和床位周转率等信息,对病房的床位进行合理规划,调整科室设置,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财务、统计工作者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合理、有效地处理会计、统计信息。
3 会计和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协调统一的思考
3.1 国家政策应给予支持
财政部门应结合目前医院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核算体系、财务会计制度的需要,积极配合;从理论上给予指导,从政策方针、法令法规以及体制制度等方面加以规范,为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一体化创造条件。
3.2 医院管理者转变观念,重视会计和统计工作
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医院管理者应该重视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财务统计信息资源,合理配置;重视会计和统计相结合后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作用。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会计和统计信息的质量,强化财务管理的分析、监督职能,完善财务人员的管理体系。同时正确处理好会计和统计工作的关系,加强会计与统计工作的联系。
3.3 统一会计和统计核算的指标口径
由于会计和统计在研究方法、内容及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具体工作中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调整,相同指标应尽量保持在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上的一致性;有差异的指标应配备明确的使用说明,以避免使用者相互混淆、理解错误。
3.4 完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现已成为收集、传输、加工和使用信息的现代化渠道,对医院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分析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和统计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平台,建立会计、统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的信息资源的处理和分析系统,既能够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又能消除会计数据多元化的弊端,保证了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对加强医院的事前预测、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论文联盟
3.5 完善部门设置,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当前会计、统计往往分工明确,但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影响了会计资料和统计信息的互通与互动,会计、统计人员难以取得各自需要的资料。在实践工作中,统计工作许多数据都来源于会计资料,借鉴了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统计的许多工作是对财务数据进行再处理和深加工,统计人员要熟悉会计处理方法,使所提供的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相一致。而会计涉及的成本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是利用统计技术,会计人员要学会用统计方法对经济数据作全面分析、预测。会计和统计工作者要了解和熟悉会计和统计的资料能在哪里使用,怎样相互利用,充分发挥会计和统计资料的作用,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效率。这就要求会计和统计在人员分工上加强协作,使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各司其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自的领域。
4 结 论
会计与统计作为医院经济管理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渗透在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之间既有联系,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发挥管理者的智慧,利用两者的协调统一为我们提供有利的管理依据,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 医院 中管理 会计 的作用分析
(一)规划和决策的作用
它是医院根据医疗市场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对医院的经营和 发展 作出 科学 的预测分析,对医院重大投资建设作出明智决策。可以结合全面预算和科室部门的责任预算,确定各项经营目标,用以指导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它的作用体现在利用回归直线法,测算医院各期病人就医总量和医疗费收入总量,以及各病种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应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并确定医院的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利用差量分析法和贡献毛利分析法,对医院的投资方向进行了可行性决策。在医院的总体经营目标和建设发展计划下,根据医院总的本、量、利目标,结合各科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责任单位的本、量、利任务。
发挥管理会计的规划和决策作用,可使医院的经营活动避免盲目性,增强医院各项预算和规划的前瞻性;能够使医院在经营活动的组织实施、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成本效益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从而促进医院 经济 效益的提高。
(二)控制与调节的作用
在医院经营决策过程和日常医疗活动中,可利用价值工程和成本控制及效益中心原理,根据经营目标的要求,以及工作进程中所反馈的问题和差异,控制和调整相关环节,纠正偏差,以保证医院预算和各项责任目标的实现。对于科室成本的调控,管理会计的参与作用也不可忽视。根据科室的业务量和额定收益,确定科室的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照实际完成数检查其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差距和分析问题所在,责成限期整改。
(三)考核与评价的作用
考核与评价作用能否真正发挥出来,关系到上述管理会计多个管理职能的落实,更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目标的最终实现。首先,应根据医院的经营目标和各项责任目标,结合医院管理需要和各科室部门的工作内容,制订一套科学而又实用的考核评价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规定,对照科室的考核指标,根据各种渠道所收集反馈的信息资料,检查各责任单位的本、量、利责任目标和医院总体经营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并对其动态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分析。最后,依据这些数据资料,对各责任单位履行岗位职责的业绩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实际业绩和预期业绩不理想的,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改进,并进行相应的处罚,而对成绩优秀者,则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此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进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特征分析
(一)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将更加多元化
医院核心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用会计语言来描述,医院核心能力包含显性资产和隐性资产。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意味着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突破传统“财务信息”的界限,进入一种更加多元化的局面。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信息与精神层面信息都将成为管理会计信息。
(二)医院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管理会计跳出了本单位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医疗业务发展的外部大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 环境、 法律 环境、地域经济环境以及专业学术地位、医疗服务半径、同行竞争能力等等,医院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 计算 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等。
(三)医院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 医院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一般有这样一些因素对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患者的满意程度;医院规模;市场占有率;专科建设;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因此,医院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医院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所以,构成医院竞争地位的上述因素都是医院管理会计必须研究的内容,而不是仅局限于优良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务指标。
三、在 医院 管理中发挥管理 会计 作用所面临的问题
(一)国家医疗体制不合理
首先由于目前的医院均属于政府垄断,不存在较大的竞争,没有激活内部活力的机制;其次以药养医的畸型模式,使得很多医院更关注药品管理,而忽视整个医疗成本管理;再次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大医院收入居高而无需担忧成本,而小医院考虑成本仍然入不敷出的局面。而管理会计就是要使医院面对市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控制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实现其作用的。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必然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二)业务流程不规范
这是影响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很多医院财务管理相当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第一,科室对物资消耗管理太松散,使得物资消耗波动幅度太大,对进行管理会计的物资分析造成很大影响;第二,报账不及时。由于医院对费用管理实行“一支笔”的政策,院长要对所有费用逐一进行审批,对有疑问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同时,科室对本科室的费用报销亦存在怠慢的现象,造成每个会计期末时,对费用的归集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从而影响管理会计的分析结果。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容易遗漏成本。会计核算不全面,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维修费用的处理不完善。在进行收入成本配比时,成本容易被人为低估,造成结果的偏差。
(三)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举例来说,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的医疗单位的会计人员中,专 科学 历占87%,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2%。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及理解操作能力,尤其是对重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和可塑性较大的成本支出项目分析控制能力,例如对重点成本项目实行重点监控和专责管理,控制“非必要”的成本支出,把各种“额外”的成本损失控制在萌发之前,这些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由于医院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大部分人均比较安于现状,没有及时提高专业水平学习,导致与时代 发展 不协调。
四、发挥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对策
(一)建立医院管理会计体系
我国于1998年颁布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是我国医院财务会计的重大改革,顺应了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也为医院运用 现代 管理会计,加强医院经营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是医院实现集约型经营管理的基本保证。因此,我国医院应逐步建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轨并连网运行的管理模式。《医院管理会计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医院管 理学 科的初步创立。本书参照 企业 管理会计的方法,将医院管理企业化,从医院管理的定义、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目标、会计职能、特点与原则加以了阐述;建立了成本状态与分类、收支平衡分析、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基本概念和方法体系;对医院管理经营决策、投资决策、预算控制、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国外应用服务量单位理论与绩效评价等有关内容。随着 经济 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医院管理学必将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深入地推广与应用。作为全新的学科,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
(二)建立医院运用管理会计的组织框架
在财务管理模式上,应改变传统的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报账型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型模式”的转变,建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并运用管理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拓展传统财务管理的内涵,如进行医疗业务本量利分析、开展风险管理、存货控制等;同时应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会计的组织形式。由于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没有将管理会计纳入其中,因此,要采取逐步引入,持续提高,最终有机融合的科学发展过程将管理会计融入其中。此外,还应建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审计部门,并在制度上和组织体系上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监督医院的经济活动。
(三)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医院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如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分级进行经济核算,责任会计负责全院各科室的责任经济核算,并直接对总会计师或财务科长负责,其主要职责有编制责任预算和进行日常记录、核算及编制责任报告等。要以责任预算和业绩分析为工作重点,建立科室管理员制度,科室管理员为科室核算责任人,直接对科室主任负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算 网络 和成本控制网络,为医院预算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分支之一,近年来一些大中型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为强化管理、拓展经营也开始设立管理会计,但同是管理会计。医院管理会计在工作原则和策略上与企业是在所不同的,其工作重点应放在收集、分析、鉴别信息的准确性和价值性上,以更好地服务于决策、这就需要领导重视,完善机构,健全制度,明确工作性质,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附属医院;原则;措施
管理会计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综合体[1]。随着全国医疗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大中型医院也开始相继设立了管理会计,那么作为事业单位的医院,其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一、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原则
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全局性的经济管理活动。其总目标是促进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从医院业务工作实际出发,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原则重点在以高质量、的准确信息服务于经营与管理决策上。
(一)服务性原则
与其它管理会计的职能一样,医院管理会计并直接实施管理,而是为医院领导加强管理、作出决策提供相关信息,这就要求在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时,首先要力求全面系统,要从临床经营、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医院领导和责任单位决策及协调的需要,要具有宏观战略特点;其次要注意可理解性,管理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同于机械性、专业化、程式化的财务会计报表,既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易于被决策者理解,既要以带有分析性、探讨研究性特点,还要立足实际,增强实用价值。
(二)准确性原则
管理会计信息虽不同于以数字为主构成的财务会计报表,要以表述性语言为主,但必须以真实性为生命,首先要准确,不说“过头话”,不作无根据的主观推测,其次要可靠、可核,与其它会计信息并无矛盾,只存在不同的分析判断角度,不存在不同的结果。再次是客观,就事论事,不掺杂着管理会计人员的个人兴趣和偏见[3],更不以迎合领导和其它信息需要者的愿望去作片面分析和断章取义。
(三)实用性原则
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参考消息和“参谋意见”,而是正确决策必不可少、必须采纳,有重大实用价值客观事实。这就要求:一是及时性: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应能够及时满足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包括及时产生、及时处理和及时报送;二是全面。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既有来源于本院内部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内部信息,也有来源于医院外部的诸如政策、环境、其它医院、本校其它部门的信息;三是稳健。管理会计人员在处理及提供信息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除所提供的信息本身要求真实、客观外,还要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诸多因素,包括时间、政策、环境等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
二、管理会计产生效能的保障措施
(一)争取医院主要领导的重视
管理会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医院是否设立管理会计,取决于医院领导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认识,管理会计对医院经营管理能产生多大的促进促进作用也要看医院领导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否则,再好的信息也难以体现出真正的价值,要争取医院领导重视,管理会计必须通过比较,将其有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因而,是否设立管理会计,则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而管理会计信息是否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要靠管理会计以各种方式充分展示其应有的价值,只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才能够使管理会计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应用。
(二)完善机构,加强制度化管理
为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为防止机构繁多,便于协调工作,组建的医院管理会计科可与财务科合署办公,但管理会计科必须配备初具管理会计知识的干部和会计人员,并由院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考核评价单位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业绩。
(三)明确工作重点
管理会计部门人员要经常列席部分院级工作讨论会,做好医院经营财务专题分析定期,按时提交分析报表、专题报告、项目预测分析、评价、建议等等。主要包括:(1)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性分析。针对近几年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回顾和再评价,对银行信贷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对今后医院基本建设立项进行评估论证。(2)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通过对各科室实际人员费用及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并制订出合理的消耗指标。(3)物资采购预测和决策分析。医院每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资金额巨大。(4)管理会计要事前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制订资金使用计划,有效地避免任何盲目的设备采购和药品库存积压等问题的发生。
(四)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来体现的。素质系指会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心理(下转第39页)(上接第26页)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可以从医院现有财务人员中培训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参加相关培训,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二是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队伍,为推行医院管理会计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现代医院管理会计是结合管理会计学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经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性学科,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本文就建立医院管理会计学科体系提出一些见解,以促进医院管理会计学科的建设发展。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也称为内部报告会计,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特定要求,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管理会计具有强烈的“内向性”,其主要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管理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内部强化经济管理而产生的,是生产力和科学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管理会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显示出了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管理会计学科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管理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同属于会计系统。医院管理会计也不例外。财务会计是衡量医院的总体业绩,主要是定期向医院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资料,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外部与医院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财务会计应用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客观反映和监督已完成的事项,以医院整体为服务对象。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否则其会计信息将失信于医院外部的利害关系人。医院管理会计重要的一个职能是衡量医院各科室(部门)的业绩,主要是根据医院内部各级管理部门的需要,提供满足医院管理者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以提高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其服务对象是本医院内部。并对财务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预测方案,控制经营活动全过程。管理会计着眼于医院的未来发展,它扩大了财务会计的职能,前瞻性地为医院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以尚未发生的事项为处理对象,筹划医院经营活动,预测未来经济效益,或对某一经营项目的多个实施方案进行预测、评估,目的是产生最佳决策方案。医院管理会计无须遵循财务会计的法规和制度,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制约,可以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内部管理会计制度和方法。从时间上讲,管理会计可以根据内部管理者的需要确定会计期间;从范围上讲,可以灵活安排医院、科室、部门、班组及至个人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责任;从方法上讲,可以灵活多样地采集各种数据,应用多种计量单位,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各种性信息资料,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与成本会计的关系
成本会计与医院管理会计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成本会计是医院管理会计的前身,是医院管理会计的资料来源,它服从于医院管理会计所体现的战略决策。成本会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成本确认、分类、归结、计算、分摊等。医院管理会计是围绕着医院经营决策和内部成本控制,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
二、现代管理会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院逐步实行了医院与科室、部门之间的两级核算,并建立了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和一系列的核算制度,增强了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以经营管理为手段,促进医院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降低医疗成本消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解决“看病贵”问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已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大医院管理者运用,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所不能替代的。现代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一是为医院各级各类管理者提供客观、科学、实用的内部会计信息及分析意见;二是以现代管理会计的核算方式,技术方法及其实施过程,积极参与医院经营管理。管理会计是以“管理”的形式,促进“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是推动医院实现科学化经营,合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会计以特定的组识形式,运用预测、决策、分析、评估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为医院的经营活动提供各种科学、优选的决策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控制、及时反馈、科学修正,以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现代医院管理会计,使会计职能上升到综合管理的高度,是从科学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上参与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
三、有效发挥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几点建议
(一)设置总会计师制度,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医院管理会计无论作为一门新兴管理学科,还是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有待开发应用的一门新的技术方法,都必须以总会计师及其相应的工作制度加以保障。我国医院经济正面临着入世后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时期医院管理会计是医院改革开放、实行全成本核算、单病种限价、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解决“看病贵”问题与国际卫生质量标准接轨的有力保证。医院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三者必须由总会计师加以协调,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建立总会计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科室核算员为一体的会计管理核算体系。服务监督医院经营管理全过程,为医院有序经营,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建立我国医院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
建立医院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推动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而且能强化医院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增强管理会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广大管理工作者和管理会计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的场所,也是培养管理会计的基地。
(三)加强管理会计在电算化中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医院的应用率普遍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无法运用,这是造成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缓慢的原因之一。目前,多数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医院,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因而,计算机网络化建设是实现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发挥现代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管理会计学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全国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医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增强生存与竞争意识,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试行医院管理会计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管理;管理会计;构想
一、试行医院管理会计
在我国70年代末,国内企业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理论探讨,之后企业中有较高素质的经营者开始了管理会计运用的新尝试。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大力试行管理会计有了新的外部条件。目前,在医院管理中,管理会计应用极少,综观医院面临的竞争环境,推行医院管理会计,及时给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定能促进医院的各项重大决策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和方法
医院管理会计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主要是为单位管理者预测前景、经营决策和规划未来等经济活动服务,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医院的各项资源(含人、财、物)得到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配制和应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医院大批量使用的制(合)剂产品来源问题,是自行配制还是购买成品,哪种方式最经济实惠,运用管理会计中的相关方法通过分析可获取节约成本、获利最多的优化方案。另外,药品的库存数量应为多少时既能保证医院运转的正常需要,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药品占用资金数额等方面的问题,都能通过管理会计的相关方法分析得出。
2.规划和控制 规划与控制主要是为医院管理者反映和分析过去以及规划控制现在的经济活动服务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控制医院日常经济活动,明确各职能科室的经济责任,并对各科室的经营业绩进行正确评价、考核及奖惩,及时正确地调整和完善科室和医院的未来发展规划。例如医院基本建设项目投入是总体规划,分期实施还是重复建设,连年征战,运用业绩评价会计,对医院多年基本建设过程和财务收益、银行借贷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给经营决策者提供极具科学而有力的依据。又如医院临时工聘用数量的多少,医护人员合理的配比,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设置均可通过评价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有效控制。
医院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方法是财务分析法以及本量利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等。它是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综合体。
三、试行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及时性、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因而其采用的程序与方法具有在实践中应用的客观必然性,即如果没有财务会计工作,单位就无法掌握其全部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不管单位领导重视与否,财务会计都是各行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日常性工作。管理会计根据单位内部经营管理的特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与程序向单位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选择的、部分的和不定期的管理信息,以便单位管理部门能够根据这些管理信息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但是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个单位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如果企业领导缺乏对应用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或对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知之甚少而不应用管理会计,而是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判断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可能并不影响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尽管由此可能会导致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下降,但这种不利影响需要通过应用管理会计之后产生的效果对比才能体现出来。因而,单位在实践中是否能够主动地应用管理会计,则取决于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即是否能够将管理会计视为一项有助于加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经常性工作。只有得到单位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单位拥有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使管理会计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应用。2.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 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运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人员素质高低来体现的。素质系指会计人员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价值观和职业水准。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数学、预测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应用微机的能力,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是推行医院管理会计的重要条件之一。
3.力争实现单位内部的管理会计工作制度化 为确保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必须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与财务会计部门平行的管理会计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考核评价单位管理会计师的工作业绩。
四、医院管理会计推行设想
1.增强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意识 能否成功推行管理会计,医院主要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培养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推行是一句空话。通过参加管理会计培训班或自学有关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主要领导增强管理会计意识,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可为顺利推行医院管理会计打下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2.培养医院管理会计人员 从现有财务人员中培训专业管理会计人员,通过培训,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3.组建医院管理会计科 为防止机构繁多,便于协调工作,组建的医院管理会计科可与财务科合署办公,但管理会计科必须配备初具管理会计知识的干部和会计人员,并由院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如定期提交分析报表、专题报告、项目预测分析、评价、建议,适时列席部分院级工作讨论会等等。
4.开展医院经营财务专题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合理性分析。针对近几年连续不断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回顾和再评价,尤其是银行信贷投资效益分析,为今后医院基本建设立项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医院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大力加强对各部门人力、物力消耗使用的控制是提高经营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各科室实际人员费用及材料消耗的统计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消耗指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3)物资采购预测和决策分析。医院每年的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资金额巨大,任何盲目的设备采购和药品库存积压都将给医院带来资金上的浪费和周转困难。因此,事前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总之,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参与决策的作用,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尽管目前普遍推行尚存在不少问题,但管理会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不断探索,总结提高,使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摘要:现代医院管理会计是结合管理会计学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实践经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性学科,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本文就建立医院管理会计学科体系提出一些见解,以促进医院管理会计学科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医院管理;管理会计;经济
前言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也称为内部报告会计,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特定要求,提供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管理会计具有强烈的“内向性”,其主要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管理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内部强化经济管理而产生的,是生产力和科学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管理会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学科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显示出了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管理会计学科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管理会计与其他会计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同属于会计系统。医院管理会计也不例外。财务会计是衡量医院的总体业绩,主要是定期向医院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资料,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医院外部与医院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财务会计应用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客观反映和监督已完成的事项,以医院整体为服务对象。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否则其会计信息将失信于医院外部的利害关系人。医院管理会计重要的一个职能是衡量医院各科室(部门)的业绩,主要是根据医院内部各级管理部门的需要,提供满足医院管理者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以提高医院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其服务对象是本医院内部。并对财务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预测方案,控制经营活动全过程。管理会计着眼于医院的未来发展,它扩大了财务会计的职能,前瞻性地为医院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以尚未发生的事项为处理对象,筹划医院经营活动,预测未来经济效益,或对某一经营项目的多个实施方案进行预测、评估,目的是产生最佳决策方案。医院管理会计无须遵循财务会计的法规和制度,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的制约,可以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内部管理会计制度和方法。从时间上讲,管理会计可以根据内部管理者的需要确定会计期间;从范围上讲,可以灵活安排医院、科室、部门、班组及至个人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责任;从方法上讲,可以灵活多样地采集各种数据,应用多种计量单位,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各种性信息资料,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与成本会计的关系
成本会计与医院管理会计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成本会计是医院管理会计的前身,是医院管理会计的资料来源,它服从于医院管理会计所体现的战略决策。成本会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成本确认、分类、归结、计算、分摊等。医院管理会计是围绕着医院经营决策和内部成本控制,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
二、现代管理会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院逐步实行了医院与科室、部门之间的两级核算,并建立了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和一系列的核算制度,增强了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以经营管理为手段,促进医院努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降低医疗成本消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解决“看病贵”问题,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已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大医院管理者运用,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所不能替代的。现代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一是为医院各级各类管理者提供客观、科学、实用的内部会计信息及分析意见;二是以现代管理会计的核算方式,技术方法及其实施过程,积极参与医院经营管理。管理会计是以“管理”的形式,促进“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是推动医院实现科学化经营,合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会计以特定的组识形式,运用预测、决策、分析、评估等现代管理技术方法,为医院的经营活动提供各种科学、优选的决策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控制、及时反馈、科学修正,以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因此,现代医院管理会计,使会计职能上升到综合管理的高度,是从科学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上参与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 三、有效发挥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几点建议
(一)设置总会计师制度,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医院管理会计无论作为一门新兴管理学科,还是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有待开发应用的一门新的技术方法,都必须以总会计师及其相应的工作制度加以保障。我国医院经济正面临着入世后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时期医院管理会计是医院改革开放、实行全成本核算、单病种限价、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解决“看病贵”问题与国际卫生质量标准接轨的有力保证。医院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三者必须由总会计师加以协调,实行总会计师负责制,建立总会计师——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科室核算员为一体的会计管理核算体系。服务监督医院经营管理全过程,为医院有序经营,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加强管理会计在电算化中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医院的应用率普遍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无法运用,这是造成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缓慢的原因之一。目前,多数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医院,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因而,计算机网络化建设是实现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趋势,是有效发挥现代医院管理会计职能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管理会计学是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建立我国医院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管理会计的全面发展
建立医院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推动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而且能强化医院管理会计的社会地位,增强管理会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广大管理工作者和管理会计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的场所,也是培养管理会计的基地。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异常迅速,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但医药流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其中较为尖锐的一个问题便是财务问题。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其次对现阶段医药流通行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财务精细化管理在医药流通行业当中的运用。
关键词:财务精细化管理;医药流通行业;运用
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异常迅速,行业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同时也面临着正在改革的政策环境,在目前的行业及经济环境下,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面临医药分开、医保控费、基本药物、低价药物、两票制、保险基准价等制度的影响,因此医药流通行业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生存下来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组织好企业的财务工作、处理好生产过程当中的各种财务关系,企业的生产与发展才能稳定进行。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一种价值管理的过程,在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协调好多种要素之间的组合,可以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进一步赢得市场竞争。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在本文当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对医药流通行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1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1.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被认为是源于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W.Taylor)的管理理念,在泰勒的经典代表作《科学管理的原则》中,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已初步显露。二战之后,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技术进步,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被充分发扬光大,特别是在日本,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的精益生产思想,对现代精细化管理思想形成了重要的影响。精细化管理的深层次含义可以大概理解为各行业、各单位以及企业内部各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各班组等通过市场用户的关系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使这些企业、系统以及每道工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能转化为可用内部价格所衡量的价值,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1.2财务精细化管理特征分析
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需要实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所谓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是严格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的各个细节都进行密切的关注与监督,从而使财务工作处于一种高效与透明的状态当中。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解读,“精”就是切中财务管理的要点,抓住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财务管理标准、指标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企业的财务精细化管理覆盖了整体财务管理系统构架、制度管理、岗位设计、业务流程以及各项任务的关键控制点,相关衍生出的流程、制度、信息系统、表格以及各种工具都涵盖在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首先是建立在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其次在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实现“财务组织结构专业化、财务工作方式标准化、财务管理制度化、财务人员职业化”。通过拓展财务管理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管理的潜在价值。
2现阶段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医药流通企业都面临着较为强烈的市场竞争,大部分企业为了获得生存与发展,往往都将企业的重心放在商品的销售当中,这种以市场销售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理念必然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医药流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都不重视,在企业当中也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财务管理在企业当中仅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而并不是一种管理手段。许多医药企业往往在年底结算的时候才发现,虽然企业的销售规模增长了,但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却在不断下降,还有部分企业由于收款不及时从而导致呆账坏账的数量不断增加,还有部分企业由于盲目地扩展,不断融资,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链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清晰,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2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存在漏洞现阶段部分医药流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着漏洞,部分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缺失或者存在设计缺陷,并没有将企业的全体人员以及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囊括在内,甚至没有制度可以遵循;从而导致许多财务活动的范围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各种各样的漏洞,从而导致企业在面临商业危机时往往在财务上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
2.3存货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
医药流通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存在存货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的问题。企业药品库存必须根据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SP)并结合药品特点进行管理。GSP对诸如通风、湿度、温度等方面的仓储、养护、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需要冷藏的药品,在配送时还需特别的冷藏装备车进行配送。医药流通企业仓库管理人员都要进行相关专业培训方能上岗。国家药监局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对药品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一些医药流通企业存货管理水平不高,在内部存货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有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合理,或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但形同虚设,执行不力,造成企业存货管理混乱,定期盘存实施得也不到位,产品保管不当,存货丢失、损坏、过期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增加了医药流通企业存货管理难度及存货管理成本。
2.4应收账款控制状况严峻、企业风险大
目前,对于医药分销企业与采购药品的各级医院、其他终端销售机构形成的销售市场来说,整体属于买方市场,医药企业不得不依靠赊销方式来提高市场份额,增加销售。为了保证企业的销售增速,有些企业往往会无节制地扩大应收账款规模,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目前行业内的知名医药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应收账款销售比增速较快、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长也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的实务操作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销售人员重销售轻回款,缺乏信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企业销售合同管理不严格,存在条款漏洞和违规赊销风险;价格管理不规范;购销联动意识薄弱等。作为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应收账款管理必须放到重中之重。
3精细化财务管理在医药流通企业中的实际运用
3.1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医药流通企业若需要实现真正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必须要建立并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要以具体的管理机制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同时也可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权威性。首先,医药流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制定出覆盖到企业管理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这样就可以保证财务管理活动在企业内部的合理开展。其次,医药流通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对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必要的完善,查漏补缺,及时修复财务管理当中所存在的漏洞,从而使得许多问题在还未发生之前就得以有效的避免,从而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最后,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财务管理面前任何人都不应该具有特殊性,都必须要按照应有的规章制度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顺利的执行。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还需要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医药流通企业应该针对不同部门的特点,建立明确针对不同部门的财务考核标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同时还可以使得管理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
3.2财务预算管理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不断精细化与专业化传统的预算编制与现阶段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已经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因此,现阶段医药流通行业在采取预算管理创新当中的首要任务在于剔除传统生产预算、销售预算理念的束缚,广泛推行目标利润预算理念,从而促使医药企业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本增值观预算。其次还应该对预算编制的方法进行创新,在医药流通企业当中,预算编制方法是医药流通企业进行预算编制的重要工具,基于此种情况,医药流通企业必须要加大对预算编制方法的创新,医药流通企业应结合本身的业务类型、品种结构、业态占比、经营特点、经营策略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编制方法。稳定环境下的定期预算、管理者长远视角下的滚动预算、某些固定项目的固定预算、匹配销售预测的弹性预算以及复杂条件下的作业基础预算应该在企业预算编制中进行有效的切换。最后,医药流通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算编制,根据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选择权威式预算、参与式预算和混合式预算编制,不断提高医药流通企业预算编制的精确性与合理性。
3.3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财务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若想实现真正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从现阶段医药流通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首先医药流通企业必须要落实好各项基本的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是医药流通企业发展的最真实反映,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反应出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的效率,因此,必须要做好各项基本的财务工作。此外,还需要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现阶段的网络技术已经较为发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财务管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应收账款、存货等关键资产的管理完全可以采用ERP手段进行优化,票据台账、电子发票等信息工具的采用都能促进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4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医药流通行业正面临着较大竞争压力,做好财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医药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医药流通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因此,在医药流通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研究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总结了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沈涛 单位: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加上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在当今社会中,采用现代化技术对医药物资进行有效管理已经逐步的趋于常态化。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目前的管理渠道中,多以西药为主,中药材在这方面涉足的并不多,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医药物资物流管理中库存管理现代化的问题进行简析。
关键词:医药物资;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现代化;中药材
1中药材的物流运输与库存管理
为了确保药材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国家相关部门对药材的物流过程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涉及冷链运输的一些药材,不仅对运输渠道和运输条件有严苛的标准,而且对温湿度等信息,采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已经达到了实时监控的效果。这种措施看起来是比较完善的,但是相对与之形成截然反差的中药材物流过程来说,期间的差异就表现的比较明显了。很长时间以来,医药学界对于中药材的物流运输以及库存管理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是做好通风处理就可以了,毕竟大多数中药材都是采用晾晒的措施处理过的。笔者是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的,这已经不仅仅是对中药材认识上存在的偏颇了,更是对中药,中医药学认识的缺失。除了人参这种比较高端的中药材之外,有数量庞大的中低端中药材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物流运输与库存管理措施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这样才能让中药材在实际的临床上发挥出最大的治疗效果。
2中药材的物流运输与库存管理存在的认识误区
虽然目前各个市级行政区划内都有独立的中医院,并且在三甲以上的综合医院里也基本上开设有中医科,但是对于中药材的物流运输与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的完全按照现代化的流程进行操作,其中有三大误区直接影响药材质量。其一,重量轻质。中药材的销售基本上都是沿用了本地的中药材营销公司渠道进行的,这些公司在集中收购中药材原材料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数量来作为基本参数,虽然对于这些药材的入库前质量掌控的比较严格,等级划分的比较细致,但是一旦完成了收购之后,就完全忽视了其实际存储环境中的一些具体要求。直接导致了部分中药材在二次出库的时候质量明显降低了。其二,重运轻储。由于部分中药材质量较轻,运输起来比较麻烦,为了最大化的节约运输成本,极少数的运输渠道在运输过程中完全忽视中药材不能挤压的问题,甚至还曾经出现过中药材与具有挥发性的化学制剂被同一个渠道进行运输的案例出现。在运输的存储过程中就完全把中药材的基本药效给改变了,当中药材被临床使用的时候,不仅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药效,反倒有可能释放出一定的毒性,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其三,重色轻效。优质的中药材,其外观的色感是极为重要的,品鉴师在选择中药材的时候,也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在中药材的存储过程中,一旦措施不当,一些已经风干的中药材其外观虽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但是其有效成分已经丧失,就直接导致了该类药材不能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中药材的物流运输与库存管理现代化措施
历数中药材的物流运输与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说有些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一蹴而就的解决掉,但是总体上来看,仍然是相关的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到位导致的。目前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相互结合的渠道已经畅通,完全有能力在整个的中药材运输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操作。首先,采用量化对比技术加强中药材的采购管理。在中药原材料采购完成,准备实现首次入库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在中药材公司的后台,对已经经过初次检验的中药材,利用多媒体量化管理措施,进行二次复核,这种复核把优质药材的图片信息经由局域网,从后台传输到前台,品鉴师在对药材完成色差对比之后,再进行药理药效的抽检,相关数据再经由局域网迅速的传递到后台,完成技术处理,尤其是关键技术参数的对比之后,同一批次的中药材就完成了系统化的质检。进过这个措施之后,可以有效的让初次入库的中药材,其质量与药效最大程度上符合不同品级中药材的定性与定位。其次,采用实时监控技术加强中药材的运输管理。中药材公司的中控管理中心,要对已经完成入库的中药材进行运输的时候,要充分地了解需要运输的中药材其物理及化学特性,尤其是针对一些可能存在的空气污染或者是化学挥发等。适度的采取一些隔离措施,适度的增大中药材之间的分类距离,把每一个包装箱上都设定好一次性的铅封标致,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在运输车辆上架设高清云台摄像头,按照GPS定位的预估,合理有效的评判出其最短或者是运输时间最少的运输路线,最后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对运输车辆在途中的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这样就能够让中药材的出库运输与存储运输基本上实现与仓储环境最大化相似的程度。能够有效的保护中药材的药性稳定。最后,采用微电脑循环技术加强中药材的仓储管理。这是中药材仓储管理中的一个最为核心内容。中药材经过运输达到成品库之后,仓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要明显差于专业的存储仓库,有可能受到空间位置的限制,导致了药品之间的间隔距离明显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微电脑循环技术对每个空间范围内的中药材存储信息进行同时间段对比以及类比。一旦相关数据超出了临界值之后,就完全有必要对药材进行药效的抽检,以确保药材其主要药性的稳定。如果其中发现有些药材存在药性挥发的问题,就必须要对药材进行降低品级或者剥离处理。这里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因为自然气候的原因,中药材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微差,这其实与药品自身的质量关系不大,相关临界值范围的确定,要充分地考虑温湿度效果的同时,也要注意考虑自然气候的原因。中药材的仓储管理的确需要重视,的确需要引入高科技技术,但是因为过犹不及而导致本末倒置的现象出现就违背了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管理的初衷了。
4结束语
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不仅仅关系到药效,而且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能因为其属于固态的中药材就忽视了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仓储及物流。各部门,尤其是从事中药材仓储运输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将药材质量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让中药材在临床中发挥最大的治病效应,才能让中医学在医药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喻德强 单位:贵州联盛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深入实施,医药行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金融海啸的余威之下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再加之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医疗改革方案,这使得医药行业所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多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此条件下,医药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建设和完善,财务会计管理与内控制度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已成为医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医药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内部控制
医药产品较为特殊,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故医药企业相应地承担着更重、更多的社会责任。医药行业产品国家管制较多、销售模式特殊、时效性强、业务量大、种类繁多,相对于其他行业企业而言,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在基本的控制流程、控制方法、控制原理的基础之上,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工作规范、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过程控制体系等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一切经济行为。医药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应当由专业的财务人员予以实施,对企业全部的财务工作进行业务审核、计划执行、指标约束等,并以会计核算、经营管理、有效监管、防范风险为目的。做好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对于医药企业保障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确保财务信息正确可靠、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医患关系和谐融洽、实现医药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符合医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美好愿景。
一、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意识不足
在财务管理方面,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着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甚至有些医药企业对风险的概念知之甚少,这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鲜少涉及风险防范的内容。在上述医药企业所面临的内部、外部风险中,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成因是药品销售商的违约行为,由于应收账款占据了医药企业销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影响着企业的整条资金链,如果医药企业不及时处理超过账龄的应收账款,不仅会增加坏账产生的可能性,业会严重阻碍医药企业的经营发展。在此,以我国某医药企业A举例说明,2015年年末A企业未就某项金额为1500万的应收账款与B民营医院对账,相关手续也没有进行完善;2016年年初,B医院由于经营不善被C国有医院整合,由于前述应收账款的手续不健全,C医院对此产生疑虑,表示要对其真实性进行进一步验证,如此一来,A医药企业的收账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可能会严重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
(二)医药购销业务控制难度大
医药购销活动作为推动医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具有控制难度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而目前我国的医药企业普遍 缺少风险预警机制,想要通过自身控制来降低经营管理风险的愿望很难实现。我国医药行业的销售市场相对狭窄,主要的销售市场仅有OTC药店、医药公司、医药机构等,但是各个销售市场均制定了不同的推销、采购、配送规则,这些规则都是建立在各个销售市场的不同实际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给医药企业的运行管理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困难。
(三)成本控制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较弱,这是由于企业对行业、市场以及自身需求的不明确造成的,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而实际上,不在少数的医药企业仍然在应用较为落后的资产折旧方法、存货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就成本核算方式而言,绝大多数医药企业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总成本核算方式,而非服务成本费用核算、科室全成本费用核算,对高效的、现代化的核算方法(例如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等)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企业对成本的制约和控制能力大打折扣。
二、完善医药行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医药企业必须加强风险意识,要对企业所面临的各项风险进行透彻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并经由理事会、监事会、董事会认真审议、核查;管理层要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往来账目并作出相关处理。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快各方体制建设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和风险管理的要求是并存的,所以企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具体途径如下:第一,建设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医药企业必须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离,将风险控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的风险管理贯穿于内部控制全过程,不断防范“内部人控制”、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同时完善监事会机制、董事会机制、股东大会机制,夯实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实现完善医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目的。第二,建设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医药企业应该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同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税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健全财务核算控制体系,该举主要是为了强化企业的财务监督功能、预算管理功能以及各项授权审批制度,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作用于各个经营环节,最大限度地对各种风险进行防范。与此同时,医药企业要致力于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实现监督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独立性,进而建立以专项管理为补充、以绩效考核为保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以经营目标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第三,整合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不仅是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主体,也是内部控制的控制对象。因此,医药企业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控制,积极开发、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用以约束员工遵循财务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目标行事,发挥、培育团队精神,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三)树立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控制
医药行业必须加快树立成本意识的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药的技术和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自然地制药成本也与日俱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成本意识势在必行。医药企业必须将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加强对日常成本的控制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对各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针对采购成本而言,企业要成立产品成本信息库,用来加强对制药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充分了解、掌握供应商资源,选择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此外,医药企业必须引进现代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加强自身成本管理的同时,积极适应国内外的市场要求。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适应现代化发展
在信息时代,医药企业必须对管理方式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在确保企业产品质量、资产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经营风险。推进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是医药企业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具体做法可参考如下建议:一是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医药企业可以在企业范围内采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企业上上下下的所有财务事项只能通过该系统来变更,这样既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低效和弊端,也规范了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二是规范财务系统的应用程序。为防止数据丢失,除了排除系统运行问题之外,医药企业还要不断地完善数据库管理,使其具备完整的机房准入规定、详细的系统操作指南、严格的系统操作审批流程、科学合理的错误应急处理办法等,同时也不能忽略辅助性的系统操作登记台账、机房准入规定等;三是增强权利约束与监督。为减少徇私舞弊行为,必须建立一套针对操作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可以通过划分不同模块的方式来进行人员职能分工,或是通过设置财务管理系统权限来实现;四是注意安全管理。医药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加密措施,严格设置各级别权限,定期对系统进行杀毒和数据备份;同时设置独立的、线下的设备存储空间,用于保护设备安全。
作者:严宣 单位: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企业之一,医药化工企业在我国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医药化工所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医药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确保我国的医药化工企业能安全的生产,医药化工企业应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生产的安全性,使其能规范的操作相关的生产器具,这样才能减少医药化工生产施工的发生。
关键词: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
在对医药化工生产增强安全管理时,医药化工企业要明确生产现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将其实施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企业才能在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本文将对医药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此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
1关于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
1.1先进生产技术的利与弊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药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引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尽管先进的生产设备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些生产设备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危害到工人生命安全,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由于医药化工的车间处于封闭状态,一旦发生事故,人们将很难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1.2医药化工企业缺乏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
大部分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都只将注意力集中于企业的经济利益方面,而严重忽视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样就导致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性和规范性。此外,医药化工企业在投产之后,并没有制定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定,使得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不符合医药化工的生产标准。其次,安全生产管理执行能力较弱,虽然有些企业已经提出管理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符合实际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观念,进而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1.3工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大部分医药化工的员工学历较低,自身素质较差,缺乏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这就给医药化工企业增添了安全生产管理难度。许多员工为了尽快的完成工作量,而没有按照具有的要求操作生产设备,甚至出现违章操作,这不仅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也给自身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通常情况下,员工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自己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1.4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设备不到位
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资金投入,企业并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相应的资金,只是为企业员工配置简单的安全设备,而且,有些安心设备由于长期不使用,已失去其本质作用,如果发生事故,这些安全设备仅仅只能起到摆设作用[1]。
2加强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站在企业的角度分析,加强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是为企业提供安全的基础保障,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使企业能稳定的在市场中发展,并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位置,而从员工的角度分析,增强安全生产可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因此,医药化工企业对此受到重视,采用科学方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
3针对加强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措施
3.1明确管理目标、制定管理方案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能有效的提高,医药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的生产现状,明确管理目标,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只有明确管理目标,企业才能朝着目标的方向而努力。这样,医药化工企业才能经得住考验和检查,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伟大的贡献。
3.2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对于医药化工企业来讲,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的激励和鼓励员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会将相关的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并对其进行奖励和惩罚,这就说明,工作人员为何积极努力的生产,并不断的维护产品的质量。因而,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在发展中所应做到的事情[3]。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与其它的企业不同,医药化工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医药化工所生产的产品就会危及到其它范围。因此,医药化工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将正确的工作理念灌输到工作人员的思想中,使其了解自身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3.4构建一支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在管理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应引进专业的人才,并加强对人才的培训,进而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拥有一支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只有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才能带动员工共同工作,并维护好生产秩序。此外,专业的管理人员也会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当中。
4结语
总而言之,医药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要明确管理方案,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从而为企业的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其次,医药化工企业要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让其掌握正确的生产技术,使其按照相关的要求操作生产设备,并配置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意识到合理操作生产设备的重要性,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
作者:王玮 单位: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企业之一,医药化工企业在我国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医药化工所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医药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确保我国的医药化工企业能安全的生产,医药化工企业应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生产的安全性,使其能规范的操作相关的生产器具,这样才能减少医药化工生产施工的发生。
关键词: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
在对医药化工生产增强安全管理时,医药化工企业要明确生产现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并将其实施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企业才能在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本文将对医药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此提出相关的管理策略。
1关于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
1.1先进生产技术的利与弊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药化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引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尽管先进的生产设备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这些生产设备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危害到工人生命安全,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由于医药化工的车间处于封闭状态,一旦发生事故,人们将很难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1.2医药化工企业缺乏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
大部分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都只将注意力集中于企业的经济利益方面,而严重忽视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样就导致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性和规范性。此外,医药化工企业在投产之后,并没有制定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定,使得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不符合医药化工的生产标准。其次,安全生产管理执行能力较弱,虽然有些企业已经提出管理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符合实际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观念,进而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1.3工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大部分医药化工的员工学历较低,自身素质较差,缺乏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这就给医药化工企业增添了安全生产管理难度。许多员工为了尽快的完成工作量,而没有按照具有的要求操作生产设备,甚至出现违章操作,这不仅降低了产品的质量,也给自身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通常情况下,员工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给自己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
1.4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设备不到位
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资金投入,企业并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相应的资金,只是为企业员工配置简单的安全设备,而且,有些安心设备由于长期不使用,已失去其本质作用,如果发生事故,这些安全设备仅仅只能起到摆设作用[1]。
2加强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站在企业的角度分析,加强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不仅是为企业提供安全的基础保障,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使企业能稳定的在市场中发展,并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位置,而从员工的角度分析,增强安全生产可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保障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因此,医药化工企业对此受到重视,采用科学方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
3针对加强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措施
3.1明确管理目标、制定管理方案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能有效的提高,医药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的生产现状,明确管理目标,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只有明确管理目标,企业才能朝着目标的方向而努力。这样,医药化工企业才能经得住考验和检查,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伟大的贡献。
3.2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对于医药化工企业来讲,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的激励和鼓励员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会将相关的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并对其进行奖励和惩罚,这就说明,工作人员为何积极努力的生产,并不断的维护产品的质量。因而,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在发展中所应做到的事情[3]。
3.3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与其它的企业不同,医药化工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医药化工所生产的产品就会危及到其它范围。因此,医药化工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将正确的工作理念灌输到工作人员的思想中,使其了解自身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
3.4构建一支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
在管理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应引进专业的人才,并加强对人才的培训,进而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拥有一支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只有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才能带动员工共同工作,并维护好生产秩序。此外,专业的管理人员也会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将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当中。
4结语
总而言之,医药化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要明确管理方案,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从而为企业的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其次,医药化工企业要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让其掌握正确的生产技术,使其按照相关的要求操作生产设备,并配置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意识到合理操作生产设备的重要性,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
作者:王玮 单位: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虽然近年来我国医药销售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运营资金是医药销售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医药销售企业目前运营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应多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医药销售企业更为科学高效地进行运营资金管理提供可行参考。
关键词:医药销售;企业运营;资金管理
资金短缺、运营能力不高是医药销售企业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严重者甚至会对企业的生存产生威胁。因此,对其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并予以有效解决,对资金使用率的提高意义重大。较之于外资企业,国内医药销售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企业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转变经营理念,重新梳理企业,尤其是企业资金,更需加以重点改进。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壮大。本文就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对其运营资金管理现状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加以探讨。
一、公司简介
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为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其于1997年由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后成立。当前,该公司已拥有22个分、子公司,连锁网点达2000多个。和平药房从事的主要经营项目包括中西药、中药饮片、成药、医疗器械、保健品、药妆便利产品等,经营品种达20000多种,属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十强之一。和平药房将零售发展作为企业核心,并构建了电子商务与实体店两大平台,将信息技术、人才及内部管控作为支撑,目前已发展成将药品零售、电子商务与分销三大业态集为一体的药品经营企业。
二、运营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1)费用预算欠缺或执行力度不够。我国医药销售企业起步大多比较晚,现阶段尚未构建相对完善的运用资金预算体系,使得企业内费用预算欠缺、执行力度不够等限制十分常见。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对进货费用进行科学控制;对日常经费支出缺乏合理预算;资金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对重大支出缺乏有效预算。现行的医药销售企业重大项目若事前科学预测、事中有效执行、事后监督评价均较为缺乏,长此以往极易造成恶性循环,使企业蒙受严重损失。(2)信用政策缺乏合理性。随着医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部分企业为对现有市场进行巩固,对潜在客户进行进一步挖掘均通过应收账款信用政策,进而使得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对企业运营资金持有量被不断吞噬,坏账呆账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一措施为企业带来短期的表面盈收与繁荣,但长此以往则会使企业损失惨重。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企业运营资金存在限制,因急于占领市场而未对赊购方基本信用缺乏调查;另一方面,企业收账政策不够积极,对到期货款不敢频繁催促,且部分赊销方无力还款。(3)存货资金的不合理占用。因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销售企业属中小企业,因而赊销尚未真正实现现代化,故难以进行高效管理,对相关药品的购销存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但医药企业属于特殊行业,销售好坏同政策、产品特点、季节、有效期等存在密切关联。若采购前未能对库存市场情况加以详细掌握,再加之企业缺乏必要宏微观调控,使得无效采购存货占用过多运营资金,而部分药品未能及时采购进而失去销售机会。当前我国医药销售企业在运营资金管理方面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便是存货资金被不合理地过多占用,故需予以重视以尽量避免该现象的发生。(4)资金管理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使得医药行业利润逐渐下降,资金的集中管理便成为医药销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因和平药房医药销售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地区,涉及范围广、成员机构存在较大差异、财务管理体系相对复杂,使得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难度相对较大。(5)融资渠道过于单一。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密集是医药销售企业的四大特征,其在药品采购与市场开拓等诸环节均需大量的流动资金。但目前国内医药销售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为股本金与银行贷款,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限制。因此,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财务成本的有效降低已成为解决医药销售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任务。
三、管理策略浅析
(1)强化预算管理力度。强化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调控与考评,预算整个过程须严格按照控制流程相关规定执行,以事实为基础,及时分析与调整,力争对大小事务、各种状况充分熟悉并做好应对工作。如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预算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稳步提升预算水平,重点管控年度重点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掌握并进行有效解决,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从而实现对公司运营资金的高效科学管理。(2)提升信用政策的合理性。赊销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一项必要营销手段,在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也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可借鉴国外做法,通过建立健全的收账款管理制度,促进应收账款控制重心从财务方面向商务方面的转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新分配管理责任,大部分企业贷款催收均由财务部分负责,但若将赊销问题交由销售部门,便可有效对因提高业绩而随便赊销此类情况加以控制;对赊销所带来的成本费用与收益进行权衡对比,对赊销最佳规模进行科学合理预测,从而对应收账款规模进行有效控制;赊销对象须科学确定,可通过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在赊销前对其信用情况加以全面深入调查,对风险等级进行科学评估,并进行相应的等级设置,从而有效减少损失风险,最大化地将账款收回;严格限制信用期,通过合同等有效形式来对信用期限加以严格规定;合理利用信用折扣,以吸引客户还款;尽可能地减少挂账现象,提倡使用票据,以凭票索账;建立科学合理的坏账准备机制,减少呆账坏账。(3)注重库存管理。库存管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零库存被认为是当前存货流动资金最为有效的解决方式。但我国当前环境企业需加强采购产品的计划性与预测性,将市场、政策等因素纳入计划安排考虑范围,尽量缩短时间差,以有效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有效管理库存。如某连锁医药销售企业通过应用创联医药流通行业药品管理系统通过对企业人、财、物等多方面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成功实现库存的降低,有效地降低了购销链这一过程的成本。(4)不断丰富融资渠道。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已成为医药销售企业的一大发展阻碍,故需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比如,2013年,贵州省某医药销售企业通过集资、吸引外资投入、制定资金有偿使用制度等来丰富其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筹集更多可用资金。
四、总结
现阶段国内医药销售企业在运营资金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空间仍较为广阔。和平药房作为跨区域经营的连锁医药销售企业,需对本企业现行运营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稳健发展。
作者:彭敏 单位: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我国医药销售企业是正在崛起的一种企业,而且发展速度快,其影响力得到了很多的关注。尽管医药销售企业的地位已经上升,但是与其他国家的医药销售企业相比,我国的仍处于落后的阶段。我国当前的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因此也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很小,但是也要解决。在这些问题中运行资金管理是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本篇文章以运营资金为视角,讲述了在管理上的问题,并且进行探析,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医药销售企业;运行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对于企业销售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资金管理是重要的工作。医药销售企业的资产有一部分是流动的,而对于流动的资金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运营资金。在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上,最主要就是对资金进行管理,而且要做到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在做账的时候,尽量不要出现坏账。本文分析了运营资金中可能出现了几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医药销售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问题
1.1存货资金占用不合理性
其实我国的医药销售企业规模比较小,一般都是中心企业。而且在经营上距离现代化还有差距,在管理上也不能实现高效。更不能科学的存放药品。医药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而且很特殊,销售是否有效与国家对药品的政策有关,而且与产品的特点功能都有联系。如果在采购药品之前,不知道市场上这类药物的存储情况,或者是药品企业在调节上力度不够,都会使采购人员不能采购到合适的药品,还会造成运营资金占用量大。而且如果药品的采购不及时,就会影响要的销售。在我国医药企业运营资金管理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存货资金占用不合理。
1.2信用政策不合理性
在医药市场上也存在中严重的竞争,很多的企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扩宽市场都将发展的目标转移到客户上,在开发客户的时候,积极采用信用政策,在应收账款上放宽政策。这一措施确实有效,但是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使企业的运营资金减少,增多了企业中的坏账。虽然这种措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只是表面上的盈利,长期一定会损害企业的利益,甚至是让企业在经营上失败。造成信用政策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a.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可以运营的资金总量是很少的,因此为了增加销售,提高企业在医药市场上的占有率,就要把存储的药品快速的销售出去,将要品变为可用的资金。而急于销售的态度,就会使企业对用户的信用减少调查,企业给予合作的用户中赊销权,但是有一部分用户却存在着信用问题。b.企业在收账上做的不好,对于一些欠账的用户在收取费用的时候不积极,即使到了规定的日期,也不催促,让用户有了逃帐的可能。而且一部分用户的确不具备还账的能力。
1.3费用无预算或执行不力
基于我国的医药销售企业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的实际,现在大部分的企业还未拥有完善的费用预算系统。所以,医药销售企业现普遍存在着无费用预算或预算执行不严的情况。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是对进货的费用缺乏应有的预算。事前没有对相关产品的价格进行市场调查比较和有效的控制;二是对日常费用支出缺乏应有的预算。医药销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许多无效费用支出的情况,如采购中的舍近求远、采购价格较高的产品等。目前我国的医药销售企业并未将这些无效的费用支出进行有效地预算,长久发展必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计的损失。
2运营资金有效管理措施
2.1加强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竞争下一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并且很多医药销售企业都在使用这种方法。在库存在管理中保证零库存的管理理念,被很多企业使用。这种理念是将库存的药品清零,而且可以节省流动资金,可是这种管理理念却很难真正的实现,这是由于我国医药销售企业的环境致使的。尽管实现很困难,一些企业还是可以引用其中的基本理念,这样也能保证企业的流动资金能够在利用取得效果。也缓解了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而企业所要采用的措施就是在对药品采购前,了解市场以及国家政策面对药品的采购有一定的计划性。在采购中,知道所要采购药品的数量以及特点。将采购与销售的时间差缩短,因此节约存货资金,进而可以对库存药品有效管理。
2.2合理利用商业信用
具体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理清管理责任。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认为是由财务部门来负责货款的催收,无销售部门的责任。但事实上,若是由销售部门负责账款的收回工作,且将其列为考核指标之一的话,那么销售部门在而对赊销问题时,就会更加谨慎认真地对待,这样就可以避免为业绩而随意赊销的情况发生,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有着更加直接有效地促进作用。二是权衡比较因赊销带来的收益及成本费用,科学合理地预测赊销的最大规模,控制应收账款的金额。三是科学的确定赊销的对象。企业应实时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在提供赊销方案之前,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评估相应的风险等级。通过实时收集的信用资料,对客户进行等级设置,相应地对不同等级的客户实施不同的信用政策,以减少呆账坏账的损失风险,有效回收账款。
2.3加强预算管理
在管理运营资金上,还可以采用预算管理,而预算观管理就要知道企业的实际状况。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采购药品进行编制、执行预算方案、对预算进行调控、最后对预算的进行考核评价。医药企业在预算管理上要控制流程,严格按照程序处理事情。在事实的基础上,分许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问题调整政策。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要了如指掌,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有应对措施。
2.4扩宽融资渠道
大多数的医药销售企业在发展上不如意,主要是因为它的融资渠道受限。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企业的就无法显现突破。因此,要将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发展多方面、多角度的融资体系,如果一个医药销售企业的发展规模大,可以吸引到外资,那么可以将融资渠道向国外的资本市场拓展。对一些使用药品的用户或者其他企业建立有偿使用机制。
2.5借鉴国外管理经验
我国传统的运营资金管理模式属于内向型的管理,强调节约资金的占用,强化管理责任制。而西方的管理模式是内外结合型的管理,强调优化资金的结构,进行定量控制。因此,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任务是注意开展对运营资金的定量分析,注意内外结合优化资金结构。
3结束语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受企业日常财务控制高低的影响程度较大,特别是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分析企业运营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建立有效的运营资金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金玉 单位: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1.分析当前医药工程项目中质量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医药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十分重要,而我国目前对于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并且由于医药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从事医药工程项目管理的人才太少,以至于质量风险管理很难贯彻,导致医药工程项目出现各种问题。医药工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中有以下几点问题:
1.1未能意识到质量风险管理在医药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医药工程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人并不关注医药工程,对医药工程项目的质量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其结果就是医药工程项目中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其顺利发展。同时由于相关的医药工程管理者也缺乏专业的医药工程管理经验及风险管理培训,从潜意识中并不认为风险管理对于医药工程发展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很难将风险管理落实到医药工程的发展中。
1.2医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者的素质需要加强
因为我国专业的医药工程人员的人数很缺乏,素质也不高,导致医药工程进展困难,严重影响其正常有序的发展。提升相关医药工程项目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由于医药工程项目管理者的不专业,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作用,导致医药工程管理中经常发生失误进而影响其正常发展。医药工程项目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提升空间很大,加强对其专业素质的培训能使其重视风险管理在医药工程发展中的作用,使医药工程项目更好的完成。
1.3医药工程项目中风险管理的方式有很多不规范之处
虽然目前我国医药工程的相关制度及法规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完善,一些相关的标准还需要制定。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医药工程项目起步晚、发展时间短,风险管理制度很不健全;其次由于一些措施实施不到位,导致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困难。相关医药工程项目管理者缺乏对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视,并且不能充分实施风险管理制度,导致医药工程项目不能顺利发展,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其正常有序的进行。
2.研究医药工程项目中质量风险管理策略
加强落实医药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风险管理是使其正常发展的首要条件。而当前医药工程项目中问题很多,只有进行并实施相应的风险质量管理,才能尽量的降低项目发展中质量问题的发生,将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质量风险管理对医药工程项目的成功意义非凡。
2.1加强医药工程项目管理者对于质量风险意识
质量风险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作为预判、评估风险的方法,具有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目前医药工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管理者的经验缺乏、自身素质不足,工程很多时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更应当重视工程的质量管理。只有该项目管理者对质量风险管理的作用有足够的认识,切实将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到项目管理中去,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工程中发生的问题,推动医药工程的顺利发展。
2.2提升质量风险管理者的自我素质
医药项目工程十分复杂,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极高,管理者只有提升自身的风险质量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的减少项目发展中的风险。因为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较少,所以要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质量风险管理的培训,提高其质量风险管理水平。另外可以引进专业的医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才,加强与国外先进管理者的交流,学习其优秀的经验,从而提高我们项目管理者的素质。
2.3不断完善质量风险管理规范
必须不断完善相关的质量风险体系和规范,建立质量管理的标准。此外,建立质量风险责任机制,从而推动相关人员重视质量风险管理,减少人为失误,提升其管理水平。
3.讨论
医药工程的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医药水平的进步,而质量风险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医药工程的效果。所以只有医药工程管理者对质量风险管理足够重视并切实落实,才能保证医药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者质量风险意识及自我素质的培养,不断完善质量风险管理规范,进而才能完成成功的医药工程项目,最总推动我国医药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毕动菊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