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3 03:21:3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幼儿大班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随着对学前教育教学实践的开展,幼儿早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幼儿语言的关键发展时期,早教阅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对于幼儿早期阅读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通过对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误区提出合理性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大班幼儿 早期阅读教育

引言

学龄前儿童因生活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之中,所以从小就要对尤为重要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这就对早期阅读教育提出了重要的课题,信息社会使人类社会走进了高效学习的阶段,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教育模式,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获得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早期阅读教育极其重要。

一、研究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意义

幼儿的生理发育处于相对特殊的时期,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大班幼儿的成长,因为在5-8岁年龄阶段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多数成年人阅读习惯都是小时候形成的,早期阅读可以对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培养,同时还能够开阔眼界、促进心智发育以及启迪智慧,早期阅读教育能够促进大班幼儿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共同发展,是基础教育之灵魂。

二、大班幼儿阅读教育的误区

1.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的理解不充分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极少数的早教幼师能够对早期阅读教育的教学目标准确的理解,大多是教师都只是基本理解,甚至只是了解而已,目标是教师教育的方向,偏差的目标会导致教育活动的偏离。在实际教学中,因缺乏对早教阅读概念与目标的认知,致使多数教师将识字与书写当作早期阅读教育,教师在教学行为中过于偏向知识的传授,不断让大班幼儿学习小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与汉字的书写,更有甚者竟然鼓励大班幼儿过早的接触小学教育内容,提前进行小学学习,严重影响了大班幼儿孩子的成长与发育。

2.大班幼儿阅读教育过于盲目,指导不够细致

在幼儿园大班中,教师在阅读教育的图书选择上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同时也没有针对大班幼儿的需要进行书籍挑选,过于盲目的挑选自身喜爱的图书,幼儿没有自主选择书籍的机会,造成阅读材料不适合大班幼儿的阅读教育与发展,教师的阅读教育并没有进行幼儿个体差异的考察与教学方法的计划,在对于孩子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过于随意,对幼儿的阅读过程没有扮演参与者的角色,缺乏仔细及时的阅读指导,幼儿园大班不重视阅读活动,在设施上没有建立阅读区域,更无法定期更换书籍。

3.早期阅读教育形式与方法十分单一

通过对不同性质与城市的幼儿园进行调查后得知,大班早期阅读教育俨然变成了小学教育,教师在讲,孩子在听,并反复对生字朗读默写,过早的、单一的教育形式打压了儿童对于阅读的积极性,这同时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教学模式的要求相悖,活动形式缺少游戏环节,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们无法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何谈创新能力。

4.家长对早期阅读教育存在误区

部分家长对于早期阅读教育的概念没有真正的理解,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功于幼儿园,对自身幼儿教育这方面没有一定的意识,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在思想上没有对阅读教育形成一定的重视,忽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过于急功近利,同时与教师缺乏沟通,没有得到孩子在学习情况上的反馈,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没有长期性和计划性,只是流于形式。

三、对于大班早期阅读教育误区的解决对策

1.明确教育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大班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与小学教育有本质上的不同,要重点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方法与习惯,激发儿童的兴趣,在组织活动中要关注孩子的年龄特征,多开展游戏形式的阅读教育,利用辅助教学材料要具有生动性与直观性,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幼儿园还要定期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讲解与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规范的教学模板,开展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方向。

2.体现出幼儿主体地位

因为大班幼儿可以自主阅读书籍,对汉字的认识数量要比小班幼儿多,所以要在阅读教育中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重点关注兴趣的培养,站在儿童角度选择图书,找出适应不同孩子的阅读方法,将引导阅读与启发阅读作为主要指导方式,培养其主动阅读的习惯,多与大班幼儿互动,使其能够热爱阅读。

3.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幼儿园要创设阅读环境影响幼儿,对于幼儿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教师要多运用多媒体阅读法与游戏阅读法以及自主阅读法和故事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进行丰富教学,可以让孩子边阅读边欣赏动画画面,利于其对内容的正确复述,提高幼儿理解能力。

4.家长与幼儿教师要创建系统联系

家长要与教师勤沟通,多交流,掌握幼儿的学习动态,自身也要对孩子的阅读教育进行指导,教师要定期组织家长研讨会或网络论坛,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与特征充分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中,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其正确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家长与教师需要共同努力营造孩子的美好未来。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融入

摘 要:对于幼儿园的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其健康的成长。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儿童的健康成长,贴近生活实际,让儿童在教育当中体会到轻松、自然、温暖、亲切。应当在儿童走进幼儿园的时候,使其感受到家一般的感觉,对教师产生像妈妈一样的亲切感。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念; 幼儿园大班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包含了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等部分的内容,在我国教育领域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幼儿园儿童来说,其成长与家长和教师是分不开的,幼儿教育与生活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是在幼儿园大班教学当中,更是应该密切的贴近生活,让儿童能够在生活当中收获知识,从而更好的向学校教育过渡。

一、活动材料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主要载体就是各类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的选取,能够影响到儿童教育的效果,关系到儿童从教学中获取知识量的多少。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学计划,尽量多选取适合这一阶段儿童心理特点,能够引起儿童生活中共鸣的活动材料。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能够更好的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使其能够主动的对材料进行观察和学习,从而获取知识。

例如可以选取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草、石头、种子、果实、树叶等材料,这些材料十分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对这些材料也十分熟悉。利用这些材料,教师可以组织儿童给石头涂颜色、利用花草制作装饰、用树叶做图画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塑料玩具是幼儿园儿童十分喜爱的,这些玩具通常具有十分丰富的色彩和形状,能够充分的吸引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玩具加以利用,让儿童对这些玩具进行大小、颜色、形状的分类,或是进行加减、分合、排序等练习。

另外,教师可以与儿童的家长进行合作,请家长帮助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布条、纸盒、饮料瓶、易拉罐、报纸等废旧物品,在清洁消毒之后将其应用在幼儿园大班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交给儿童基本的制作方法,让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这些材料制作出自己能想到的东西。同时,教师要从旁进行指点和引导。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很好的提高幼儿园大班教学的趣味性,让儿童能够在快乐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二、学习内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当中,阐述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即教育是由生活决定的,而生活能够激发出教育的力量。例如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一分钟体验”当中,由于时间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因此幼儿园儿童难以很好的进行认知。对此,可以将生活与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出具体的教学情境。通过跑步、运动、看动画片、静坐等方式,让儿童体验一分钟的时间,从而更加直观的对时间进行感知。

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字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例如食品包装、钟表、宣传单等,让学生对其中存在的数字进行观察。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带有数字的具体图片,例如电梯、红绿灯倒计时等。通过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让儿童能够直观的认识和感知数字,同时结合具体物象理解数字中的含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方式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中,对生活教育的定义就是将教育融入到生活当中,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教育。例如儿童在观察植物的时候,会产生植物是否长高的疑问。对此,教师可以借此进行“自然测量”的教学,带领儿童对植物进行定期测量和观察,通过不同时期的数据记录植物的生长。在“分糖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儿童分为若干个小组,给予每组儿童相应数量的糖果,让儿童讨论如何才能每人拿到相同数量的糖果。通过这一教学,让儿童学习到“等分”的知识。再如“数字含义”的教学,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包装袋,让儿童分析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在儿童完成讨论后,教师再公布正确答案,同时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使儿童对这些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师应当注重观察身边出现的教学机会,并且及时的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进行学习。例如当儿童在户外跳绳、拍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儿童边游戏边数数。在儿童玩玩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玩一边给学生出题,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学到知识。

四、学习环境

结合幼儿园大班时期的儿童性格特点,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中,应当注重生活化的体现。在儿童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将语言、艺术、文学、科学等融为一体,并进行逐步渗透,使其能够对儿童的生活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当中,儿童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更加符合自身的特点。同时在教师的积极和正确引导下,不断的增长知识,从而更加全面的成长。

例如幼儿园可以在楼梯或墙面上设计各种不同颜色的数字排列组合,让儿童随时随地的了解和感知各种数列和数字形式。这样,儿童在平时上下楼梯的时候,就会有意无意的观察和了解这些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观察能力。在儿童平常玩耍的走廊或操场,可以在地面设计一些棋盘、迷宫等图案,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对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为其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即将离开幼儿园,正式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儿童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的过渡到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具有极大的好处。将教育融入到生活当中,使儿童在生活中能够更好的学到知识,对儿童日后的成长十分有利。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有效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开展大班幼儿纸雕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协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在研究中,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丰富纸雕活动的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提高家长参与纸雕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大班纸雕活动的策略与途径,彰显班级纸雕特色;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促使幼儿在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提高家长参与纸雕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1.活动内容的选择,紧紧结合家长教育资源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作为延伸,开展纸艺主题周活动。例如,《我们在春天里》的这个主题中,我们就围绕风筝开展了纸艺主题周活动“欢腾的风筝节”,活动之前,我们请家长利用空闲时间,带孩子去放风筝,并感受风筝对称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家长教育资源,让孩子和风筝有了亲密接触。

2.活动的实施过程,请家长积极参与其中

每次纸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配合。每当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孩子们会力争表现得更好,操作的时候会更细心、更认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例如,亲子纸雕制作活动“鸿山的葡萄熟了”,通过教师简单而又清晰的讲解之后,家长和孩子们就开始动手创作,在合作的过程中,虽然有的家长和孩子会因为材料的选择、纸雕技能的选择等发生一些小矛盾,但是他们还是会进行商量,并做出最终的选择,共同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新品”葡萄。

3.提供纸雕制作步骤示意图,为亲子纸雕制作创设机会

很多时候,家长们都愿意在家与孩子一起进行纸雕制作,来进行亲子间的互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但是,家长们苦于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只能放弃这一想法。于是我们把一些纸雕制作的过程和方法拍成照片,编注序号,制作成纸雕制作步骤示意图,发到网上,提醒家长不仅可以参考步骤图,也能以步骤图为基础,发挥自己与孩子的想象力,和幼儿一起进行创作。

二、通过家长资源与大班纸雕特色活动的有效整合,促使幼儿在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

1.幼儿的纸雕技能得到了发展

通过不断的巩固,幼儿的纸雕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在丰富、提高。从最初的剪、贴;到学会压凸、切口推折等技能;到现在,已经能综合地运用各种纸雕技能,独立完成纸雕作品。例如,中班的孩子会运用卷、折、切口推切等多种方法表现葡萄的立体效果,根据物体粘贴顺序正确使用双面胶,保持作品整洁;大班的孩子则会综合运用叠加、压凸、切口推折等方法表现更具立体感的葡萄,并能根据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的顺序粘贴一颗颗葡萄,体现构图的层次感。

2.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在,孩子们制作纸雕作品,不再是单纯的拼贴。他们会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搭配,还会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布局。例如,在制作“妈妈的表情”时,孩子们做好了五官后,会进行整体的布局,然后再把五官贴上去,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比较和谐。家长会有意识地请孩子仔细观察儿童故事书中的插画;和孩子一起画画,使孩子构图时能大胆创新,增进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对有效整合家长教育资源开展大班幼儿纸雕活动的后续

思考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要有序地推进原定计划,更重要的是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

第一,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家长真正走进课堂;也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的方式,针对纸雕活动与家长多沟通、交流,让家长对我园的纸雕活动有一个更系统、深入的了解。这样,家长就知道如何更好地配合老师,提高幼儿的纸雕制作能力。

第二,在纸雕活动的评价环节中,除了在课堂上老师与孩子自己的点评之外,教师也可以把作品拍成照片反馈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纸雕创作能力,可以有针对地强化孩子在纸雕创作方面所欠缺的地方,真正做到家园统一,促进孩子全方位的发展。

在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大班幼儿纸雕活动的研究中,我认为对于孩子,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真正实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在教师与家长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纸雕作品;对于家长,在帮助他们理解纸雕制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家长真正走进课堂,提高家长参与纸雕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品德,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又是一种美德,它应该是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修养。因此,懂得感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孩子更要学会“感恩”。当今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心中只有自己。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幼儿园大班中的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关键词:大班幼儿 感恩教育 对策

感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助于从小为他们树立一种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思想,做到心中有他人,从而更好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自己的一种责任意识与健全的人格。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曾经提到幼儿园对于幼儿德育的目标,即:萌发幼儿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以及爱劳动等情感,初步形成诚实、好问、自信、勇敢以及友爱等优良品质。但是,当前幼儿园中的孩子存在感恩教育缺失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幼儿的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处世哲学,是一门爱的教育与情商教育的结合。感恩教育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又容纳了西方的感恩教育。中国人都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懂得感恩的具体体现。

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学会感恩有助于分辨是非,懂得生活中的真善美。现在的孩子,多半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对孩子的过于宠爱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孩子不懂得心疼、体贴父母。再加上,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些腐蚀着孩子心灵的腐朽落后的思想,以及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孩子对父母的一味索取让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人心开始变得冷漠与自私。因此,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好地回报社会。

感恩之心不仅是一种优良品德,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与自立意识,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存于世必备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孝心作为感恩教育的先导,加强孩子的感恩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培养孩子孝顺父母、孝敬老人之心。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助于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们的品质,健全自身的人格,身心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二、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缺乏对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大班孩子来说,比起小班与中班的孩子,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在逐步增强。有些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过于宠爱,孩子在家里处于“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知道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更不知道心疼父母、孝敬父母。而父母因为溺爱孩子,对感恩的教育也不加重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的一切要求都尽力满足,从来不去研究是否正确与合理。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则采取暴力教育,在孩子的管教过程中,孩子若是稍有不令父母满意的行为,父母便对其打或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不用说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父母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关爱的孩子,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冷漠与麻木,感恩之心就更难培养了。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当今社会,无论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侧重在智力教育方面,家长与教师关注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的开发。不管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还是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要求,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偏向于书本知识的充实与拓展,而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这一方面却不加重视,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根本就从来没有涉及感恩教育,因此,孩子的感恩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幼儿从小就缺乏关爱他人与孝顺父母之心。

(三)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此外,社会在感恩教育这一方面的缺失也是影响着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来自家庭与幼儿园的原因以外,社会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但是,由于当今整个社会风气对感恩教育不是很重视,直接导致了社会关于感恩教育的缺乏。

三、大班感恩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

感恩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父母自身要做到孝顺老人、关心他人,只有父母自身做到这些了,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树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从而逐渐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成长。例如,家里有老人的情况下,父母要自身做好表率,好好孝敬老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慢慢会将孝顺老人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与本能牢记在心,从而逐渐懂得感恩。

(二)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孩子除了在家里的时间以外,另外的时间多半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此,教师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眼中,教师的地位是很神圣的,他们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因此,在大班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去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动作。因此,教师在日程的生活与学习中,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刻表现出关心与爱护,让孩子对教师的这种关心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学会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以活动的多样性去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感恩他人,收集一些如乌鸦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在幼儿的心灵深处树立一种感恩意识。

(三)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要想改进当前大班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方式,除了确保家长正确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的表率引导作用以外,还需加强家长、幼儿园与社会的三方面的合作,从而确保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的顺利实现。幼儿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只能作为他们受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毕竟幼儿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度过的。如果来自家庭的父母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整天面对父母的冷漠与自私,长时间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总有一天孩子也会变得自私、麻木。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视的都只是孩子的智力教育,对孩子的感恩品德的教育却不太看重。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充分发挥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作用,通过三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对孩子感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塑造离不开父母的正确教育与引导,父母在关心老人方面若是为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的话,孩子也会懂得关心老人、照顾老人、孝顺老人。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在加强家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的情况下,还需充分发挥社会的宣传教育作用,加大对感恩教育的宣传,将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让孩子时刻生活在充满关爱与感恩的环境之中,从而将感恩变为自己的一种本能、一种“随身携带”的优良品质,伴随自己的一路成长。

通过关于大班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要加强幼儿感恩教育,必须从家长、教师与社会三方面入手。只有三方面同时起作用,幼儿的感恩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相信通过以上分析,能够为改善当前大班幼儿感恩教育的现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对大班幼儿的勤俭节约教育

近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一些浪费现象,有一部分较富裕的家庭甚至纵容孩子高消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勤俭节约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方面的熏育,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同时也是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体现。”勤俭节约的内容很广,我们主要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这几个方面对大班幼儿进行教育。主要做法如下:

一、在参观、讨论活动中树立幼儿的勤俭节约意识

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水厂、电站,让幼儿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及操作活动,了解水和电是通过工人怎样的劳动送到千家万户的;组织参观附近农民的田间劳动、面粉厂、加工房等,让幼儿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应该节约每一粒粮食;让幼儿参观父亲、母亲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是怎样工作的,体会其工作的辛苦,知道怎样尊重和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在每次参观活动之后,都组织幼儿开展讨论,通过以主题“劳动辛苦吗?我们应当怎样爱惜爸爸、妈妈、工人叔叔、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怎样做到勤俭节约?如果缺少了水电、粮食、钱,生活会是怎么样的?”这一系列讨论活动,让幼儿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电、粮食、钱等等。我们的生活虽然好了,但我国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生活还不富裕,还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因此,我们不仅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而且要勤俭节约,争取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过上好的生活。

二、在教育活动中进行勤俭节约知识的熏陶

在语言活动中,通过故事――邓奶奶补衣、的一双草鞋、一个鸡蛋;看图讲述―穷山沟的小女孩、我要读书、爷爷的书包;儿童歌谣――浪费粮食不应当、针线包是传家宝、白米饭等;常识活动中,让幼儿认识了水、补丁、煤油灯、稻谷;小实验――米从哪里来,电从哪里来,水从哪里来;音乐活动中,进行了歌舞表演――螺丝帽、勤俭节约是咱们的传家宝、大馒头、哗啦啦的流水等。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了水、电、粮食等物质资源的来历,懂得了勤俭节约的道理,进一步树立了勤俭节约意识,激发幼儿勤俭节约的道德情感。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勤俭节约习惯

对幼儿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可以通过活动区活动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如教师有意识地分别让幼儿扮演父母和什么都买、什么都要吃的孩子。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商品的买卖关系,知道钱是不能乱花的,游戏中,教师也参与角色的扮演,在语言发展区教师讲述自己小时候勤俭节约的经历给幼儿听,以情激情,用自己的情感熏陶幼儿。又如,在看看说说区,专门收集整理一些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是怎样生活、学习、劳动的照片、图片、资料等,引导幼儿观看。通过看、听、说、想激发幼儿有帮助和关心他人的愿望和高尚的道德情感,并鼓励幼儿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不该花的钱,节约不该浪费的东西,将它们支援给灾区人民和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幼儿对“勤俭节约”的认识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辨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他们很难以老师灌输的正确的观点来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只有经过反复地被动练习,形成条件反射,才能变成自觉行动。而一日生活活动是检验幼儿是否受到教育的行动再现,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让幼儿勤俭节约的行为得到经常性的练习,持之以恒,使这种良好的行为内化成为习惯。

四、在家庭教育中落实勤俭节约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由家长或其他年长者自觉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和影响。幼儿在园内养成的良好习惯,由于幼儿的自制力差,可塑性大,容易受社会和家庭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中断。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家园结合,家教同步。幼儿的浪费行为,在园内节制了,在家却不能坚持,在勤俭节约教育行动过程中,我们对幼儿在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如比比谁吃的米饭多、蔬菜多、吃的零食少;爱惜自己的物品,不要求家长买不适用的玩具、用品;用水后随手拧紧沙龙头;随手关灯,不开灯睡觉,将这些项目列成表格发给家长,每周进行统计和评比。另外,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设制一个小小储蓄箱,让幼儿将每月每天用于买零食的钱存起来,月底数一数;其次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动手自制一些玩具、用具等。在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家园密切配合,有统一要求,才能让幼儿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全班幼儿不但收获了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知道了应该怎样尊重、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了如何关心、帮助别人,而且有了明显的节约意识,并能用实际行动做到勤俭节约。现在,全班95%的幼儿已基本不吃零食,而且增加了食量,在定期的体格检查中,幼儿的身高、体重、血色素呈明显上升趋势;90%的幼儿有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好习惯。在上学年的郊游活动中,98%的幼儿带去的是各种各样的饮料和零食,而本期的郊游活动,85%以上的幼儿带去的是白开水及面包、饼干。实验结束时,我们开展了一次“节约赠送”活动,全班有23名幼儿用节约的钱买了图书和玩具送给班上,有14名幼儿将利用废旧制作的玩具、用具送到了活动区,有19名幼儿将节约的钱买了礼品送给亲人、老师和小朋友,有9名幼儿将自己储蓄箱存下来的钱和一些图书、衣物寄给了希望工程的小朋友。

总之,通过对大班幼儿进行勤俭节约教育活动的开展研究,我们认为勤俭节约教育对于幼儿园来说是必须进行的,也是能够进行的,它是德育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要长期坚持下去。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部队资源对幼儿园大班幼儿常规教育的隐性帮助

摘 要:常规教育是幼儿园老师做好幼儿一日生活管理的“基本功”,常规教育的过程是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师生潜能的过程。所谓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是为了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既丰富又有规律,培养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它要求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坚持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很有必要。身为部队幼儿园,幼儿更容易接近解放军,通过观察解放军,幼儿更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常规教育;部队资源;帮助;习惯

常规教育是把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让幼儿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借以形成幼儿神经细胞的一系列联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幼儿的良好常规呢?我觉得首先应给幼儿创造平等、公平、合理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参与到常规管理中。在培养过程中,老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领导全体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可请接受快的幼儿来做组织者,这样既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又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其次,避免统一的常规教育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因人而异地进行常规教育。在建立常规前,要先想想我们所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最后,树立榜样,及时地给予正面的评价激励。幼儿的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身为部队园所,我园的幼儿比地方园所的幼儿更容易见到军人,更容易听到军歌和军号,这使幼儿对军营生活充满了好奇。一次,园内组织幼儿参观了战士们的宿舍,当幼儿们走进宿舍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啧啧”声,他们看到了雪白整齐的床单上放着“豆腐块”的被子,被子上放着战士们的皮带和帽子;床的右下角整齐地摆放着鞋子。个别孩子会轻轻地摸摸战士们的被子。回园后,幼儿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相互讨论着。借此机会,教师利用幼儿的模仿能力,对孩子进行了谈话活动及常规教育的渗透。参观前幼儿的鞋子总是摆放不整齐,每天都需要老师提醒。参观后我通过观察发现,除了个别幼儿以外,大部分幼儿午睡时不再需要老师提醒鞋子应该怎么摆放,起床后被子应该怎么叠,有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还会试着叠“豆腐块”的被子,下床后会将床单往展拉一拉。保育老师在做最后整理时不再像以前挨个重新整理,只需个别整理,幼儿的寝室就变得非常整洁了。

一个月后,大班组的幼儿又一次观看了各营区的会操,当幼儿来到训练场上看到穿着军装的解放军叔叔们时,难以克制自己的喜悦之情,大声地呼喊着:“解放军叔叔。”当会操开始时,幼儿立刻安静下来,小眼睛好像不够用一样,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表演,生怕一不注意就错过一个精彩的表演。解放军们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幼儿不时地为他们鼓掌。会操结束后,每个班级请到了两名解放军战士,由他们来给幼儿指导我园自编的军体拳,太阳下的幼儿们认真地模仿着每一个动作,小脸儿热得红扑扑,此时,如果是我们老师在教幼儿们,他们也许早已厌烦或喊叫着太热了。所有活动结束后,在回园的路上,幼儿还感觉意犹未尽,边走边探讨着动作的要领。之后的活动中,我观察到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排队时还会有拥挤的现象,现在不但速度快而且非常整齐,喊口号时也简短而响亮,做操时不再需要老师刻意提醒,他们的动作整齐而有力。通过近一个月的观察,我发现幼儿们喝水、入厕、洗手都不需要老师过多的提醒,他们能够主动排队并能够互相谦让,偶尔有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不太好时,只需老师提醒他们想想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表现的,他们就会立刻改正。久而久之,幼儿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幼儿之间也会互相提醒、帮助。在幼儿的心中,解放军叔叔是多么的伟大,幼儿长大想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行为规范都在刻意地模仿着解放军叔叔。

幼儿所有的行为都在受着一种隐性力量的帮助,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相信幼儿们定会更加努力,将被动变为主动,再将主动转换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要跳出以往常规教育的误区,摆脱原来强制的、自上而下的行动逻辑,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把常规教育合理地融入幼儿的生活中,让它成为影响幼儿的资源,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大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数学不仅是任何一个学习阶段必学的科目,更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行为对幼儿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大班幼儿处在幼小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也是幼儿数学思维形成和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鉴于此,了解大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的情况,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把握该阶段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利用好自然的数学学习环境,有助于家长和幼儿教师对该阶段幼儿更好地开展适度合理的教育。

一、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本问卷调,随机抽取宿州市5所幼儿园的300名大班幼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因在实际操作中,直接把问卷发放给家长有些困难,调采取委托老师把问卷发放给家长,家长把填好的问卷再交给老师。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为256份,回收率为85.3%,剔除17份未完全作答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共239份,合格率为79.7%。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家长对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视度。

从图1可见,20.9%(50人)的家长觉得大班幼儿的家庭数学教育非常重要,有71.1%的家长认为重要,6.3%(15人)的家长对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的认识不确定,仅有4人认为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可见,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家庭中的数学教育还是重要的。有60%大班幼儿家长表示只是偶尔在家与孩子开展数学活动,另有37.9%的家长表示经常与孩子在家开展数学活动,有5位家长从不与孩子在家开展数学活动,占调查人数2.1%。以上数据说明,虽然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家庭中的数学教育是重要的,但是常与孩子在家开展数学活动的家长还是只占少数。

2.家长对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特点的把握度。

由调查可知:家长对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特点的认识参差不齐,对幼儿数学学习特点把握度较好的(非常了解)较少,仅占到调查人数的1.26%(3人),而比较了解的也只有16.7%,略有了解的所占比重较大,约占到60.3%(144人),很不了解的有21.8%(52人)。说明现在家长大部分对于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特点了解得不够。除此之外,调查还显示,家长对于大班幼儿的学习内容认识度和了解度也不够,只有12%的家长对学习内容非常了解或较了解,其他家长不知该如何去引导幼儿学习,对内容把握度很差。

3.家庭教育资源及教学方法的开发度。

从图3可知:家长对于家庭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学资源的认识度都明显高于其实际的使用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家长对于玩具的认识最为充分,65%的家长认为在数学教育方面玩具是可用的教学资源,但实际使用度仅占50%;在实际使用中,对数学教材利用最充分,实际使用度达到58%,大多数家长主要通过家庭作业完成这一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有69%的家长多采用口头回答或书写的方式,通过做游戏启发式的教学相对较少。

4.家长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家园合作的表现度。

图4主要分析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期望度,从图中可看出,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期望与幼儿合作交流共同开发幼儿数学兴趣,其中非常迫切的占12%,比较迫切的占41%;表示一般的占42%,虽然不强烈要求,但也不排斥;不太迫切和非常不迫切的较少,仅占到5%左右,说明现在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而对于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家长基本能采纳幼儿园制定的计划。

三、大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家长现在对于幼儿的教育问题都比较关注,重视程度较高,但由于家长本身认识的差异,在教学方法、家园合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大部分家长对幼儿家庭数学学习的特点把握度偏低。家长对教育学习特点的把握是合理高效提出学习任务的基本前提,在调查中显示80%以上的家长对于幼儿数学学习特点不太了解。这一方面是家长不了解幼儿本身成长发展的特点,不知道在这一阶段幼儿主要应该学习什么东西,导致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另外,要把握学习特点还应重视个体发展特点和差异,不同孩子成长环境不同,认识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这一点家长应该最清楚。

多数家长对教学内容了解得不够。由上述调查可见,多数家长不太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对内容广度的认识不够,有些家长只知道让孩子进行数学加减运算,其实这只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方面。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多方面训练,如图形认识、简单推理、发现事物等,主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就是对内容的深度了解不够,给幼儿出一些不合适的数学问题,太简单不能锻炼幼儿的能力,太难家长又会埋怨孩子不会。所以,合理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培养幼儿数学思维逻辑非常重要。

家长对数学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开发较欠缺。从调查中显示,多数家长习惯采取传统的教学书籍进行数学教育,而对于其他生活情景教育和游戏教育不多。其实家长应该创设生活情景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感觉到处处有数学,培养其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幼儿最容易最愿意接受的。

有些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表现不积极。研究显示,虽然多数家长对于家园合作期望很高,但是实际行动欠主动,主要由于多数家长对于幼儿的数学教育缺乏自信,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认为老师很权威,自己能做的就是嘱咐老师多照顾孩子;但是现在的幼儿教育还是以集体教育为主,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补充,对于幼儿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幼儿教育,家长虽然重视度较高,但是其对幼儿数学的学习特点、学习内容、教育资源的开发及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笔者就幼儿数学教育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家长要充分认识幼儿的数学认知水平,科学准确地引导幼儿学习的兴趣;第二,家长要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特点,对其内容有正确认识,从多方面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第三,家长要多进行生活情景教育,这种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生活中学习;第四,家长应主动与幼儿园配合交流,学习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论大班幼儿冲动行为表现的教育策略

【摘 要】根据儿童认知速度的不同,把学习者分为冲动型和独立型。冲动型的幼儿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不习惯进行全面思考,认知问题速度快,错误率高。这种冲动型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敏捷的,眼光是急切的,行为上是偏好触觉的,对问题的认识是总体性的、大概的、模糊的,他们的情绪是容易激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越来越趋向于稳定。此年龄段幼儿的冲动行为容易得到改造。

【关键词】冲动 大班幼儿 教育策略

每年带班都会遇到有冲动行为表现的幼儿。《纲要》指出:要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话音未落,他就高高地举起双手急于回答,可是当老师让他回答时,他的答案要么就表达不清楚,要么就错误率很高。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越来越趋向于稳定。此年龄段幼儿的冲动行为容易得到改造。因此要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对幼儿的冲动行为进行改造。幼儿园的集体组织及其活动,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都能影响幼儿。还有班级中的气氛,儿童在班级的地位,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活动中同伴之间的关系,都会对幼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些活动中幼儿逐渐能看清自己,发现自己冲动行为的表现,并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慢慢改掉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身修养,并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细心观察,对于冲动行为表现的幼儿总结了以下几点教育策略:

一、尽量增加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

冲动型的幼儿总是急于回答老师的问题,有时候他并没有思考就高高举起双手,这时候作为教师要尽量增加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不能一看他举起手就让他回答,老师要适当延缓他思考的时间,可以故意把提问的语速放慢一些,也可以让其他的幼儿先回答给他做个示范的作用,或者让幼儿先组织好语言再回答,总之老师要尽可能地增加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大班有个叫任彭宇的幼儿就有冲动行为的表现,总是喜欢抢着回答问题,而且错误率很高。有一次,我的话音未落他又高举右手,这时我故意没有看他,希望他可以思考一下再回答。我在教室里走了一圈,转身看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站起来,这时我走到他跟前对他说:“孩子,你很棒,很积极,有的小朋友也想说,咱们给别人一次机会,老师相信你能说得更好,可以吗?”结果在我的引导下,他点了点头,仔细倾听别人的回答,当任鹏宇小朋友站起来回答的时候,语言组织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强迫他延迟对学习材料的反应

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需要幼儿自己看清学习材料自己想出答案,教师要不断提醒幼儿先将学习材料看清楚,了解透彻再发表意见。老师永远都不要强迫他加快速度,永远不要让他和别人比快,永远不要催促他赶快做出答案,这样只会增强他的冲动。在一些需要操作材料的活动中冲动型的幼儿总是不认真听操作步骤就急于动手操作,结果是作品完成的不完整。这种幼儿总是自以为是,自己觉得明白了其实并不是完全清楚的。在大班的一节美术课上我教幼儿折花和叶子,可是当我还没做完示范时,任鹏宇就想动手折起来,这时如果我不及时对他引导,他又会像以前一样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于是我对他说:“任鹏宇小朋友你听得真认真,老师想让你当个小老师,等老师说完步骤以后,我想请你给不懂的小朋友再把步骤说一遍,你愿意吗?”任鹏宇听了以后说:“我愿意当小老师。”说完便认真地看老师做示范,然后还当了小老师,把折纸的步骤又讲了一遍,接着他在折的时候终于顺利完成了作品。可见,并不是他做不好,而是总是好冲动,没有认真地去思考。

三、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对冲动型的幼儿教师要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办法。除了在教学活动中对他进行一定的控制外,教师也可以在游戏时找机会对他进行单独谈话。冲动型幼儿的表现欲很强,他喜欢被关注,总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我在大班设置区域时专门对他们考虑,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区“悄悄话”。冲动型幼儿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抢话题说,而且说得还不清楚。而“悄悄话”这个区角正好可以克制他们的冲动地行为。首先你必须得小声说话才叫悄悄话,这样他自然地就会放低声音,而且给他说的权利,想什么就说什么。其次对说的要求很高,必须先在心里组织好语言然后再有条理的说,不然你说的别人根本听不懂。而且我会主动到“悄悄话”的区角里找冲动型的幼儿谈话,慢慢与他交流,引导他先听清我的问题经过思考然后再慢慢回答,这样时间长了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四、家长给幼儿树立榜样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中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老师发现了冲动型的幼儿后应主动与家长交流,告诉家长孩子的表现,并与家长交流解除的办法,要求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当孩子在家里向家长提出问题或要求后,家长千万不要立即回答,要经过思考后再回答。自己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大班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在科学方面的目标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趣味;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这五项要求向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具有学习的潜能,我们的教育应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课程可以由师生共同来建构,只有幼儿的经验受到真正的重视,幼儿才会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幼儿基本科学素质的培养,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使幼儿在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科学启蒙教育活动中学会获取知识与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改革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实施以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为基点的科学教育组织策略,使幼儿从教师的控制和被动学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应用尝试教学法的理论,让幼儿充分动手、动脑、动口,注重幼儿重现科学家科学活动的过程。

2.重视幼儿兴趣,开展主题科学活动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我们注意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所在,开展系列的主题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秋天的某个早晨,幼儿在草地上发现了许多蜗牛,个个都十分好奇,专心地观察蜗牛,逗蜗牛玩。我们就以“蜗牛”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主题科学活动,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幼儿不仅知道了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去再现蜗牛,如逗蜗牛、学蜗牛的动作等。这些知识都是在兴趣的带动下轻松获得的,而且幼儿还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了观察的方法、与人讨论的技巧,会从大人、电视、图书等途径自己找答案。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在班级内设置自然角和科学发现角,投放与教学进度相同的科学操作材料。如认识“浮与沉”时,我们放置了玻璃水缸与各种材料:铁丝、牙膏壳、木块、石头、泡沫、塑料等,为幼儿提供动手机会,便于幼儿能随时进行探索。

(2)充分利用科技馆。每周进行一次科技馆活动,提供材料让幼儿尝试、操作,如实验操作、科学制作等,并利用多媒体让幼儿直接了解宇宙科学的奥秘。

(3)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学科学。我们幼儿园外有一大片农田,幼儿在这儿可以看到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还能看到农民伯伯如何耕作。在幼儿园内,我们也有一小块种植园地,在这儿,幼儿充分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他们在种青菜的过程中知道了种植的知识,在收获的季节还学会了如何洗菜、炒菜。

4.家园共育,开展亲子科学游戏

学期初,我们向家长宣传了科学教育的优点及家园共育的好处。每周有一亲子科学游戏供家长在周末与孩子一起玩,每周一由幼儿自由交流进行科学游戏后的发现与心得。

三、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本实验选择大班段进行,选取了幼儿与教师水平相当的大一班与大二班进行,每班35人,共计70人。其中大二班为实验班,大一班为对照班,对实验班进行控制实验。时间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共计一学年。主要采取问卷法、观察法与教育实验法。

四、研究的过程

1.第一阶段――前期(2012年9月至10月)

(1)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两个班的实际进展水平,拟定了测查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自然科学认识水平的问卷表,以及幼儿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的观察表格和评分标准。

(2)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班的幼儿从认知、操作、兴趣方面进行测查,并按统一标准逐一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测查结果表明,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总体不高,对自然科学的认知水平和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水平较低,两个班无统计差异。

2.第二阶段――中期(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

总的教育目标是使实验班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条件让幼儿参与一些科学实践的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利用实验活动和观察有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设置疑难问题,启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善于动手、动脑,使之成为习惯,逐步培养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3)鼓励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问题,掌握一定的科学经验和知识。

(4)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3.第三阶段――后期(2013年6月至7月)

我们利用两周的时间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后测,并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效果非常好,实验班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班。

五、实验研究的结果

第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观察力、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班的三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班,尤其是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与对科学现象的表述能力尤为显著。

第二,我们在相同条件下测查幼儿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专注程度、完成度的情况。实验班与对照班从对科学实践的兴趣、注意力、完成度来看,水平相当,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有一个小问题值得注意,实验班有9名幼儿相互之间有合作行为,占总人数的26%,而对照班是0。

六、实践研究体会

第一,实验结果表明,结合我园实际制订的幼儿科技启蒙教育的方法还是切实可行的。由于幼儿充分地接触科学内容,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学会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也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与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设计科学活动组织策略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地安排活动内容。这是因为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们应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分层次安排活动内容。如“月亮船转起来”的活动可以为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设法使1/4个乒乓球转起来。幼儿进行探索,却不知要利用水和滴管,教师适时点拨一下,幼儿发现加点水后,乒乓球能在塑料板上转起。第二层次:怎样使乒乓球转得又快又稳,幼儿在操作中初步感知到了水的张力。第三层次:装饰月亮船。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再如:“认识水”的活动中,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让幼儿充分感知水的特性。第二层次让幼儿感知浮沉,知道不同材质的物品在水中的表现也不同。第三层次通过辩认“清水和盐水”知道水的浮力也不同。第四层次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要节约用水。

第三,对幼儿进行科技启蒙教育,还要培养幼儿的现代意识,我们从三个方面安排了这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中的现代化技术。它包括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认识钳子、锤子、指甲钳、起子等,知道各种工具的使用价值。还有就是认识各种家用电器,如微波炉、榨汁机、电话等,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安全使用的方法。二是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化技术,如移动电话、克隆技术等,知道它们的先进之处。三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例如:照明工具从火到油灯、蜡烛发展到了电灯、节能灯,灶具从柴灶、煤炉发展到了液化气灶、电饭锅、微波炉,计算工具从算盘到计算机、电脑等。

第四,丰富多样的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游戏是激发幼儿兴趣、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实验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拓宽幼儿的眼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初步能力,它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例如:我们分组进行的“种子发芽”的实验,每组都有4个盆,分别将两个盆中放点水,一个放教室里,一个放室外,其余两个分别浇许多水和不浇水,要求幼儿每天进行观察。到第三天放室外的种子就发芽了,以后每天的晨间、课间、游戏时间都有幼儿去观察,他们通过对每个实验盆种子发芽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最后得出种子发芽需要有适宜的阳光、空气和水三个条件,缺少一个条件种子都不能发芽的结论。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幼儿园大班教育活动的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实施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生活的准备。”“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就是生活。”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将儿童的学校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教育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将教育活动融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形成以面触点,让大的环境影涉小的教育点,润物无声。

一、一日活动以一个知识点为主,以点带面

如,在我的一节大班音乐活动《小毛驴》中,我是这样设计的:1、观察图片,理解儿歌内容。2、变正常语速的口头语言为3/4拍的节奏来表达这首小儿歌。

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认知规律。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握。这节活动课,如果没有活动前的3/4拍整体感知作为铺垫,再有活动后的知识继续运用。幼儿在一次活动中是很难掌握的。这一节拍不同与以往的2/4拍、4/4拍。知识点有难度,幼儿说起来有困难。本次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就是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自主的探索学习,发现生活中原来还可以这样说话,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节拍,感知体验以及思维方法――拍一下手加拍左右肩膀的方法。在拍手的第一拍时说出“小”,在拍左肩的第二拍时,用向左歪头不出声来做延长的这一拍,在拍右肩的第三拍时说“毛”,下一节的第一拍拍手说“驴”,第二拍第三拍再左右歪头就OK了,以此为准,整体试说。自主地练习3/4拍,请幼儿自由为3/4拍编排动作。在不断坚持努力下,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二、一日教育活动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兼顾五大领域

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在一次续编故事《一只耷拉耳朵的小白兔》活动中,在导入部分,老师以舞蹈的形式带幼儿做《小兔子》舞,体验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再引出那只很烦恼的耷拉耳朵的小兔子。通过情感对比,使幼儿感触更深,从内心想要帮助耷拉耳朵的小兔子。能力强的幼儿能讲述续编内容。如:用石膏给小白兔做一只坚挺的耳朵,还用道德感来教育其它的小兔子们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不要取笑别人的不足,这样所有的小兔子就能开开心心的渡过每一天了……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用这样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纲要中要求我们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为了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收获,特将这一讲述续编环节加入绘画内容,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意愿画出来,然后在大家的欣赏点评中,把故事讲述完整。在结束部分,我们全体幼儿以跳欢快的《兔子舞》结束本次活动。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以兔子为主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以说话为主的语言活动让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活动形式的添加,无疑是给幼儿创设了更多的发散思维的机会,组织语言的机会,交流思想机会。同时也加入了艺术领域的内容――绘画,还加入了社会领域的内容――引导如何幼儿正确交往。

三、一日教育活动以现实生活为主线,遍及五大领域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我们的幼儿园在郁郁苍苍的大树环绕下,春天夏天的幼儿园显得绿意盎然。而当温度降低时,大树的叶子也就纷纷而落,户外的卫生也不再是老师三两条帚能整理干净的了,每年一到时这个落叶的季节,都会有老师辛苦劳动的一幕――扫落叶。

何不让这生活中的问题落叶成为我们的教具,成为幼儿的玩具,让它物尽其用,方便着老师,快乐着幼儿呢?我决定一试。

早晨我来园后,看见满地的树叶,心里暗喜。又见其他班的老师挥舞着大扫帚,用尽全身的力气扫着,风不停的吹,叶不停的落……我把今天的教育内容换成酝酿已久的科学和艺术活动。终于,幼儿入园了。

我迫不及待的把幼儿带到大树下,孩子们不用我指引,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大树落叶的事情。顺理成章地,我就让幼儿每人从地上捡10片树叶,而且还要一边捡一边数,是正数,从1数到10。孩子们听到指令,马上行动。我把早就准备好的装树叶的大桶拿了过来,等最后一名幼儿捡起第10片树叶后,我又下了第二道指令,请小朋友们倒数10个数,从10数到1的把树叶放到空桶里。我在一旁检查着、帮助着、欣赏着。这样,每个幼儿重复了大约3、4遍,你再看吧,有的幼儿抬头等着,一有树叶飘落,就跑过去捡起来,大声的数着,高兴的跳着……

我又要求幼儿两片两片的捡,两个两个的数,树叶在风中不断飘落,孩子们在树下追逐着树叶跑着、闹着、叫着、数着、吸收着……几乎每个幼儿都能准确的正数、倒数、两个两个数了。

下午,做了个准备,我又带着幼儿到大树下,,一起欣赏树叶从空中飘落。请幼儿描述树叶飘落的样子,幼儿的语言很丰富,有的讲到树叶像蝴蝶,飘飘悠悠的落在地上,真想把它捡到起来,由于幼儿说话方言比较浓,老师做示范后,请幼儿用普通话说出来,并每人捡一片大大的树叶。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收获了普通话,高兴极了!老师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风吹树叶是什么声音?小树叶喜欢大树妈妈,当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心理会怎么想呢?它会对亲爱的大树妈妈说什么呢?借此,我们学习歌曲《小树叶》的歌词: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好象勇敢的说话,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

回到教室,孩子们跟着琴认真并富有感情的唱着,围着我跳着自编的幼稚舞蹈。我仿佛看到好多的小树叶把大树妈妈打扮得更美了。这小树叶就是孩子,而我则有幸成了大树妈妈。

我又指引幼儿把树叶擦洗干净后在上面画画,用树叶当纸,自然比用纸做画更有难度,树叶小,表面光,但是难不倒孩子们。他们小心的画着,用油画棒上钯用记号笔勾边,画得真不错,现在班上还有树叶画呢!

等到展画评画环节,我们又发现在树叶正面和背面画画、上色的区别。油画棒和彩笔在树叶表面的附着力不同,铅笔在树叶上划线不会很容易看到等等。我们又有了新发现。

捡树叶,我们从捡到树叶的游戏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知识,幼儿的双手在捡的过程中,记忆下数学,眼睛在看的过程中欣赏叶落的美丽,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到大自然的造物神斧。

教师就是要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合理安排一日的教育活动,让幼儿轻松的从生活中悟化,内化知识,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教育活动游戏化的实施

教学游戏:幼儿教师为了实现幼儿园教育的任务、目的,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我们通常把这种活动称为教学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游戏要促进幼儿自主自然发展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幼儿玩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活动本身,是为了好玩而游戏。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交往,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个性。

在区域活动时间,我要充分的照顾每个幼儿。在搭建区里,听到一个小男孩对另一个小男孩说:“哎,谷梓杨,把你那个给我用用好吗?”“嗯,给你!”这是孩子们积极友好的交往。刚刚表扬完这边,在另一边则出现了争抢积木的现象,因为孩子爱模仿,所以这很正常,“我们可以合作完成一个大的建筑!”我指点着,孩子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合作盖高楼了。游戏中教师的只言片语指引着幼儿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游戏活动中受益最大的是那些有成功感的孩子。每次游戏结束,我会让孩子自己先说一下自己的进步和收获,再鼓励周围的幼儿对他进行评价,最后老师总结。玩积木的氛围在不断的融洽,每一小组都显现出一个组织者,游戏活动的意义在上升……

二、教育游戏要为幼儿提供主动交流与探索的机会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

幼儿动手动脑,开发智力。手指游戏不仅方便、简单、易学。通过手指运动,发展幼儿的手部肌肉群,提高幼儿手指的准确性,灵活度和控制能力。让其动作更灵活,从而促进大脑发育。幼儿通过手的动作提高兴趣,加强注意力,从而提高记忆。

大于号,小于号的认识对孩子来讲很抽象。于是我就用贪吃的小鸭子手指操作来完成教学。先让孩子来想一想贪吃的鸭子会选择大的还是小的食物呢?再请幼儿自由猜想,随之他们会选择大的食物。然后老师出示两张画有不同数量小鱼的图片,请幼儿来选择并双手掌根相对,指尖分开做出大嘴状学贪吃的鸭子。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主动交流主动探索,感觉到开口总是对着大数。大于号、小于号的开口正对应着贪吃鸭子的大嘴,很是形象,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兴趣十足。

另外,手指活动尽收眼底,易于掌控教学。手指的灵活性加强了,如:可以自己用手表示一部分数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玩配合性、协调性强的游戏。目的是为了锻炼幼儿的反应力和协调性。教师根据上一部分的玩乐学习了解到幼儿已经会手语的那些数字,然后教师用手语表示出数字,让幼儿说出来或反过来幼儿说数,教师用手表示,并询问幼儿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那请幼儿表示出正确的手势。这样锻炼了幼儿的观察性,反应能力和眼,口,手的协调性。幼儿的手指动作较大,每个幼儿的手指都在老师的视线里,老师很容易观察和控制,及时的纠正错误。大班的相邻数、分解组成、加减法等都能用此类手指游戏变魔术来进行游戏教学。

三、教育游戏是愉悦的情绪体验。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玩游戏,也就是说“工作”。只要幼儿在活动中具有满足感、成功感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就可以说幼儿具有了愉悦的情绪体验。

幼儿的发展是游戏与教育内在联系的纽带,游戏对幼儿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有指引发展的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直属机关第三幼儿园)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浅谈大班幼儿的音乐教育

大班幼儿处于学前晚期,认知和社会性均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教育中容易片面注重智力发展,强调规则和道德教育,忽视了音乐教育,然而音乐教育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如果不重视幼儿音乐教育,就等于剥夺了幼儿生活天然的快乐。本文结合我在实习期间的见闻,对大班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充分认识音乐教育有自身特有的价值,不能仅作为教育的手段,更应作为教育的目的。

1、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

音乐如同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的一种交流手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音乐都体现出它的特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它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足以使它成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

2、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手段。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人类文化的共性和个性。音乐能帮助我们认识自身,认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同时,音乐也帮助我们认识其他民族和他们的传统与行为。

3、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的过程。

音乐学习覆盖认知、技能、情感、动觉等主要学习领域。音乐有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动作协调性的发展,要求各种器官参与学习,改变人的态度和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心中有音乐的人一定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人性的美好。

4、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发展自我表现力和创造性的一种方式。

音乐学习过程中对声音加工、想象,尝试再现,是一种探索,包含着复杂的思维的运动。人的创造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5、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

音乐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在音乐学习中,幼儿能接触到数学、自然科学、社会、语言和体育等各领域,提供完整的教育情景。

(二)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前面也提到了教师的兴趣会影响幼儿的兴趣,教师的业务能力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身上担负重要的使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要求。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明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情感的培养。其实,每个人都有音乐天赋,好的教育能使这种天赋保留和发展,不好的教育则有可能扼杀这种天赋。

此外,在师资培养的时候也应注意到,不仅要培养教师本身的技能技巧,更要培养教师的审美能力,对音乐的理解力,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真正的进行幼儿音乐教育。

(三)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符合幼儿的兴趣,适合幼儿的特点:

大班幼儿有一定的音乐理解力,教学形式和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可以有欣赏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学会欣赏美,在欣赏过程中感受艺术的神奇,也可以进行创编活动或与其他领域进行整合,如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在教学法上也应该多样化,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由国外的,国内的,其他幼儿园教师的,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活动,大胆的进行尝试和改革。

(四)大班幼儿音乐教育应注重民族性和文化性:

民族性和和价值观念应该从小就进行正确的引导,大班幼儿思维、语言都有所发展,是培养爱国主义、民族情感的时期,可以在音乐教育中船体民族性和文化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教师可以选择那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素材,如组织幼儿了解京剧、欣赏京剧,;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民俗选择反映民族文化的歌曲,如在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选择适合的歌曲。

我在这里强调民族性和文化性,并不是说排外,而是强调现在幼儿生活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斥着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如果不从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让他随波逐流,长大以后就容易无所适从,没有文化中心感,产生一种价值缺失,没有归属感。

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还因为一个现象,现在城市里家长给幼儿报各种兴趣班学习乐器演奏,但是有多少幼儿能够真正把这视为一种乐趣呢?再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人,他们大多生活在边远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不能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但是许多民族的人都能歌善舞,在活动庆典上就能即兴高歌或演奏乐器,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幼儿学会唱多少歌曲,能够把乐器演奏的多么好,而在于让他们的童年有艺术的体验,在艺术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接受义务教育,我们有责任为他们的学前期画上艺术的句号,让谈们有一双音乐的耳朵,音乐的心灵,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扶余市实验幼儿园)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用亲子教育活动促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

摘 要:亲子教育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教育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

关键词:亲子教育;大班;学习习惯;养成;研究

大班幼儿处于幼儿和小学生过渡之间,如何让幼儿和小学生的角色有效的转换,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班幼儿家长很关心的问题,结合我多年从事幼儿和小学教育的经验,对大班幼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提出一些建议。

一、定位――家长困惑的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桥

任何家长对幼儿在幼儿园学什么、干什么,都是十分关注的。所以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不时提出自己的困惑问题,比如,为什么我的孩子回家不知道留了什么小任务?为什么孩子画画马马虎虎?为什么晚上完成任务总是要催?……一连串的为什么。这些都是因为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家长们明白了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这就使家长的困惑问题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搭起了桥。同时家长和老师都明确了培养目的,那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共育――亲子教育活动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行

1、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点来源于家长集中困惑的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困惑的问题很多,我们保留有共性的问题作为亲子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解决绝大多数家长的困惑。比如,家长发现孩子每次在家学习姿势很不好,家长怎么提醒效果都不好,我们结合这些共性的问题确定了亲子教育活动的内容,比如开展绘本故事阅读活动、加减法运算活动等,每个内容指向不同的习惯培养目标。

2、家长明确亲子教育活动中学习习惯目标的指向

在设计亲子教育活动方案的时候,教师都会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动设计,尤其是在设计观察表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观察的指标,分别列出项目,在亲子教育活动中家长有目的地去观察。

3、家长成为幼儿共同的学习者,深入了解幼儿学习习惯

亲子教育活动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掌握现代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比如,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为了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积极提问的学习习惯,家长成为了幼儿共读的伙伴,坐在幼儿身边同上一节课,孩子们看书并绘画出问题的标记,家长为其书写出问题。在记录的过程中家长了解了自己孩子学习习惯中的问题。

三、思考――亲子教育行为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对接

我们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二是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支持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幼儿的学习行为为什么时好时坏。而且我们每进行完一个活动,都会结合家长填写的观察记录表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优势与不足,分析原因。比如在“好玩的数字玩具”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幼儿表现较好的几个方面:认真倾听、互相学习、提问与思考等习惯都很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1)活动内容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2)活动中环节设置以及环境的创设较适宜幼儿活动,满足幼儿喜欢交往学习的愿望;(3)教师能够结合幼儿提建议的难点问题进行示范讲解,为幼儿树立了榜样,使幼儿会做,所以幼儿能够动脑筋大胆地为小伙伴提出建议。

四、拓展――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

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实践、反复培养。现代教育观提倡全程教育、全程发展,所以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体现亲子教育方法的全方位融入,全时段的跟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拓展亲子教育方法,同化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良好学习习惯更加持久。具体落实亲子教育方法与幼儿学习习惯养成同化分为两个方面:

1、针对已经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习惯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后都有部分幼儿家长反馈幼儿学习习惯都很好,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这时家长就要结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方法尝试落实巩固幼儿好习惯,然后再结合孩子的表现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尝试新的方法进行培养。

2、针对未养成指定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幼儿进行亲子教育方法的拓展

每次在亲子教育活动之后都有个别家长感觉自己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学习习惯还较差,这时我们就会根据该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亲子教育方法,比如,发现胡竟颢小朋友倾听、交流的习惯很好,而大胆自然表达的习惯不够好的时候,我们就结合孩子表达习惯设计相应的亲子教育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首先创造在三人以上的环境中独立讲话的机会:其次家长为孩子做榜样,使幼儿在家也有模仿的对象;最后发现有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在幼儿园里教师也有意识地为胡竟颢创造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良好的表达习惯的养成。

利用亲子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大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了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中的作用,使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在活动中支持幼儿更好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大班教育论文:浅谈对大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教育培养

当我们走进孩子的生活,就会发现,在天真可爱的孩子身上,常常表现出一些不文明的言行,当他们在家当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发脾气、任性、不听话。文明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这种文明也需要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幼儿年龄尚小固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与提醒,但是当大班的小朋友头也不抬头的说了声“老师好”时,我们是否要思考:这是为了听老师的话呢?还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针对这样的行为和现象,我们展开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关于大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培养的渠道和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觉规范文明礼貌行为。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应该成长在良好的环境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老师、家长、同伴、周围环境都是他们重要的学习资源。

1.利用环境创设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为了给刚升班的幼儿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在教室内外环境布置上围绕的主题就是“文明礼仪”。墙壁上那“助人为乐的小鹿”、“活泼可爱而又热情好客的小白”等动物形象深深吸引着幼儿,感染着幼儿。我们还在教室门口开辟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的专栏,进行每月“礼仪宝宝”的评比,根据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礼貌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2.利用榜样示范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和家人,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要用自己热情、礼貌、友好的态度去影响幼儿。同时要求家长要仪表整洁端庄,谈吐举止文明礼貌,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

3.利用生活学习经验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教师要有目的对幼儿的行为加以引导,每天我都要把新的发现告诉小朋友。

如:我发现幼儿午睡后穿衣服的时候很有礼貌,就及时将情况告诉全班的小朋友“今天小朋友们起床后,我发现了阳阳对帆帆说:‘请你帮我系一下背后的扣子好吗?’,然后说了声‘谢谢!’,阳阳对帆帆说‘不客气!’,真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只要幼儿有文明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地,孩子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他们学会了见面主动与人打招呼,学会了热情礼貌地交谈,学会了尊敬老人、孝顺父母。

(二)以教学、游戏活动为载体,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1.通过故事、儿歌、歌曲等形式,萌发幼儿讲文明有礼貌的意识。故事、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文学形式,大班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

以“三八”节的爱妈妈教育活动为例,语言活动儿歌《爱》;学唱歌曲《好妈妈》;美术《和妈妈一起拍照》等等,让幼儿通过亲眼观察,体会老师父母辛苦和关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把这种关心付与行动和言语。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为此,我还将孩子们的礼貌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比如在超市、餐厅的角色游戏中,让孩子接待、让座、倒茶,启发幼儿排队买东西,遵守公共秩序,并会使用礼貌语言“请”、“谢谢”“欢迎光临”等与“服务员”、“售货员”交往。孩子们还不断地交换角色重复进行游戏,礼貌行为得到了良好的练习。

二、将文明礼貌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中,巩固文明礼貌习惯

为使幼儿的礼貌行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并巩固下来,我还将礼貌教育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我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巩固他的礼貌行为。如:喝水时不小心撒了别人一身;吃饭时碰翻了别人的碗;睡觉时和别人说话等等,这些都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老师随时随地培养幼儿礼貌用语。让幼儿真实地体会到礼貌行为才是解决争执的最好办法,才能与小朋友愉快共处。当我发现幼儿不太会使用协商的办法来处理与同伴的关系时,我就创设一些条件促使幼儿与他人协商。

三、家庭幼儿园的相互联系,达成教育一致性

孩子在家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一些,更多一些。要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影响培养,必须要借助于家长的鼓励,要求家长督促,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我们还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家访、网站交流、填写成长足迹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使家庭、幼儿园之间的教育做到一致性。这样才能使幼儿礼貌教育工作产生实效。

文明礼仪就像和煦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每一个角落,照耀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孩子个个充满着朝气,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言谈笑语中,礼貌语言与文明行为就很自然地表现在孩子们的生活、游戏之中。一种将伴随并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逐步形成。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

(作者单位:北京明天幼稚十幼羊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