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27 04:48: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心理学研究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心理学研究论文

心理学研究论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心理学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明确指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16号文件”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较高的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摆在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未来思想教育发展的趋势

多年来,西方的公民教育一直强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从外部灌输向自觉观察学习的教育方式转化,加强隐性教育力度,增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合力。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注重正面教育,注重运用灌输方法,向被教育者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和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方式固然简单、易于起效,但西方的思想教育方法相比之下则更为隐蔽,深入人心,值得借鉴。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离开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当今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的重要课题。当前,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如何开展一场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浸润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实践方面面临的重要课题。以脑电理论为启示,形成一整套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将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和广泛的推广性。

二、脑科学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

跨学科学习脑科学,可以在脑电理论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间实现有效的衔接,用脑电理论指导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和实践开展。

1、左右脑分工理论概要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RogerWolcottSperry,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脑有左右两半部,各有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左脑操纵语言、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产生直观、想象,具有形象思维功能,右脑的存储量是左脑的100万倍。思想政治教育要产生效果,必须内化到大学生的心中,这一过程既是逻辑的,又是非逻辑的;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所以,既要储存于左脑又要储存于右脑。以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逻辑性强,只能与左脑相互关联。科学开展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与右脑相互关联,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内化,深入到同学们的心中。

2、脑电理论概要

脑电理论,又称脑波理论或脑电波理论。自从1929年,德国的精神科教授柏格(HansBerger,1873~1941)成功完成首例人类脑波的记录之后,经过数十年不断的测试及研究,脑波专家已经了解正常人在不同年龄的脑波型态、清醒与睡眠的脑波变化。国际脑波学会针对不同震动的周波数,把脑波由慢到快依序分为δ(得尔塔)波、θ(希塔)波、α(阿尔法)波、β(贝塔)波。研究表明,在α波时,人的意识处于清醒与半清醒之间,脑的防御降低,身体更为放松的,灵感与直觉敏锐,脑的活动活泼。所以α波是为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均是在大学生“警觉状态”(β波状态)下开展的,起效不明显。采用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放松状态”(α波状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则效果更好。但是,以往观念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仅停留在“寓教于乐”的层面,此旧观念有待推翻。

三、目前国内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国外均非常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环境、教育督导、发挥实效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做法;在我国香港和台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是,内地高校对于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实操经验的提升。

1、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在理论层面,开始有效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如何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调动校内外各种力量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以活动、载体、环境建设为切入点,运用隐性方式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形成一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包括人员的组成、培训、考核等;如何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加以结合;如何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如何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估、考评和激励。如何制定政策,完善机制,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等。

2、实践开展现状

在实践方面,开展的工作则略显滞后。很多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以正面灌输为主。诚然,在一定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正面灌输的思想教育必不可少,但是目前多元文化下,如何让课堂教育、政治灌输不仅入耳,而且入心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时候,受众表面在听,实则内心不接受,这种做法的效果就会大大折扣。以大学为例,目前的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支是思想政治课的两课教师,另一支是辅导员,笔者调查了大连的一些高校,从目前的工作形式看,两支队伍都是以正面灌输教育为主。

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开发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众多,而从研究中来看,隐性载体发挥作用的强弱,与其能否降低受众的内心防御有关,如果通过一些活动让受众的脑波达到“放松状态”(α波状态)那么教育效果会更加深入人心。研究中,开展了针对大学生道德和行为实践,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素质,真正促进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符合社会的需求,侧重考察艺术熏陶、团体辅导、社会实践、文化建设等十几种载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影响。

1、艺术熏陶

目前,还没有对艺术育人的效果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艺术作品是最富有情感的,它通过塑造生动的感性形象去感染人,使之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蕴含着大量的作者思想,当欣赏作品时,欣赏者就会与作者心意相通、实现共鸣。而更多的欣赏蕴含优秀思想的艺术作品,欣赏者就会领略到丰富的思想世界。这就是无言的教育。所以,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艺术教育的时候,不仅让更多的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更应该让同学们学会欣赏艺术的方法,而不是“看热闹”;同时,研究建设优秀的艺术作品库,收录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供学生自由的选择欣赏;举办大众化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表演当中。艺术作品,不仅能陶冶情操;根据左右脑分工理论,艺术作品还能开发潜能。

2、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有组织者的一对多开展的主题活动,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这种方式以运用专业的技术,促进学生们对自我的认知、对环境的适应、对他人的理解、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正是因为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没有说教,达成的共识也均在类似游戏的过程中形成,团体成员在分享体验时则更觉得真实。成功的团体辅导,可以很好的形成团队的精神和大学生合作的意识,同学们领导的能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社会实践以社会为教材,大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可以直接感受经济的发展、职场的氛围、团队的建构、自强的重要,所以,以社会为师,可以让大学生锻炼优秀的品质。同时,社会实践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是一种以他人为师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社会实践以后的学生,通常会更加热爱国家和社会,更加体会创业的艰辛、更加理解家长与师长的期待、更加珍惜大学生活的时光,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通过实践得以形成。

4、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大学生自觉成长、寓教于乐。《音乐欣赏》、《公共关系学》、《大学生心理卫生》等人文选修课,文理交融,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各式各样的竞赛,锻炼了能力,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扩大了知识面;阳光体育运动、大学生艺术团、朋辈辅导小组丰富了大学生健康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军训、观影、沙龙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使各种能力协调发展。历史和实践证明,新的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依托于教育理论的改革,而教育理论改革的灵感也来源于实践经验总结。很好地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吸收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进行学科交叉和学科交融,已经成为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思路。20世纪,脑电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脑电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针对人的学科,将脑电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必将很好地提示如何选择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来自自然科学的依据。

作者:陈肖东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心理学研究论文:农民工子女交往心理学研究

1农民工子女交往心理障碍的表现

通过对大量农民工子女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障碍包括交往动机、交往情感和交往行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一是在交往动机方面,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活圈子较小,他们更加渴望交往。但他们往往受到所生活的交往空间限制,交往范围较为有限,而城市学生往往也不太愿意与他们交往。二是在交往感情方面,农民工子女的现实交往往往不畅。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同学中朋友少,而好朋友更少。在这一背景下,他们在交往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往往容易积累起来。因此,存在大量农民工子女把交往的感情需要转向社会青年和虚拟网络空间的现象。三是在交往行为方面,较易走向封闭,不愿主动交往。农民工子女容易因为物质的匮乏产生交往的自卑,在城市生活中难以找到交往的对象,往往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因而极易形成孤僻心理,影响到日常的交往行为发展。

2农民工子女交往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

2.1农民工子女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个性即人格

指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经常的、稳定的不同于他人心理特点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的反映。由于不同的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所生活环境都有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方式和别人相比总是存在千差万别的。个性品质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令人生厌的、疏远的,有容易被人接受的,也有被人喜欢的等各方面不同情况。

2.1.1农民工子女具有一定的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但容易被误解,不利于交往农民工子女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存在一定的交往优势,如他们具有勤劳、诚实、谦虚等品质,这些品质可以使他们获得一定的交往便利。同时,农民工子女身上不少的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在交往中也容易被城市孩子误解,如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对物质较为敏感,容易被城市孩子认为是小气、自私;农民工子女说话较直,容易被理解成是语言尖酸刻薄;农民工子女较为胆小,容易被理解成是不合群,脾气怪异。这些误解,容易使本来人际交往能力就较差的农民工子女产生交往的障碍。

2.1.2农民工子女有部分不良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容易导致交往障碍的产生在城市生活中,一些农民工子女会具有不良的个性品质,这些不良个性品质表现在思想以及行为上。在学习上,一些人成绩不好,经常不交作业;在行为表现上,会拖班级的后腿,甚至有些人还破罐子破摔;更为严重的是有部分孩子还结交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甚至开始早恋等。这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很易引起同学们的反感,进而导致他们不愿意与农民工子女交往。同时,这些不良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还会破坏班级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导致班风学风被破坏,对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是不利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导致一些老师也在心理上不接纳农民工子女。

2.2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障碍

产生的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长既是启蒙之师也是终身之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施加的影响是最早和最全面的。农民工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也受到父母的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能否跟进、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收入等因素都将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农民工家庭容易导致子女人际交往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父母的缺位,造成亲子感情的缺失

不少的农民工子女都在农村长大

上小学后才来到城市,而在农村生活时,这些孩子往往是由爷爷、奶奶隔代进行抚养的,等到孩子要上学读书了,才把孩子接到城市来。由于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长期缺位,孩子与父母形成了一定的隔阂,无法表达他们间的感受和爱,孩子心理在发展上已经蒙上了阴影。

2.2.2农民工父母文化水平过低

缺少必要的教育常识可以说,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父母的学历水平都不高,在城市中主要从事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同时,他们还缺少教育孩子的必要常识,但却对孩子的发展有较高的要求,这极易形成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影响孩子的自信。

2.2.3家长与老师缺少沟通

对孩子发展关心不足不少老师都反映,一些家长,特别是农民工家长,除了考试分数,他们平时极少与老师沟通,很少关心孩子的表现和发展,以为把孩子送到城市的学校,孩子的一切教育问题都迎刃而解,自然能够获得比在农村学校更好的成长。

2.2.4父母收入偏低

影响孩子交往的自信农民工受文化程度所限,在城市大都从事建筑、环卫等职业,他们的收入也较低,在城市生活中往往仅够维持基本的生活。这样的经济条件,往往不允许孩子在物质方面与城市孩子相对比,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孩子在学校的交往。

2.3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学校原因

学校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影响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有学校的管理、教育方式、同伴交往等,这些因素不合理,都会导致农民工子女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2.3.1学校管理不够合理

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学校的教学管理包括对教学纪律、成绩管理、评优评先、班队活动的安排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知道,由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总是随父母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来回,他们曾在不同的学校学习过,对城市和农村学校的管理都有一定的对比,不少城市学校较为注重成绩,评选各种先进均根据排名,而农民工子女基础本来就有一定不足,他们还存在一定的学习适应困难,因此往往很难跟上城市学生的学习步伐,学习成绩也就很难提高。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很容易造成他们丧失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以致产生怕学、厌学的不良情绪。这些怕学、厌学情绪的产生,以及学习兴趣与信心的丧失,都是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心理根源。

2.3.2学校教育方式不够恰当

缺少教育的针对性在城市学校里,一些农民工子女无法和本地生学生一起参加升学考试,一些农民工子女基础较差,甚至有的农民工子女人际关系不够好。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老师就把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看成例行公事,甚至有一些教师还把农民工子女看成是教学及班级管理的负担,仅限于课堂上传授知识,不太关心他们心理的需要。哪怕有些老师或是班主任意识到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特殊性,而学校和老师也没有对他们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2.3.3同伴关系的不良

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存在弱势,一方面他们难以得到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学习和行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城市学生对他们也会产生反感,不愿意与农民工子女交往。从而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正常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交往往往就会表现出退缩、封闭、胆小、怕事等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使他们在内部形成小团体,脱离班集体的范畴,成为一个游离于班级的小团体。而一些问题严重的农民工子女,将交往的需求转移到互联网上,甚至结交社会上不良青年上,进而导致这些农民工子女在学习、行为上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2.4导致农民工子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社会原因分析

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生活,在城市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环境里,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容易导致他们的交往障碍产生。

2.4.1传统的城乡差别观念

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存在一定的偏见农民工及其子女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一些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存在一定的歧视。一些素质低的城市人甚至认为是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到来,影响和破坏了城市的形象与秩序,挤压了城市居民的原本就不足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等。这些歧视,容易导致农民工子女看不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

2.4.2户籍的二元结构体制问题

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户籍制度都是二元结构体制,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同样受制于户籍的二元结构体制。虽然,农民工在城市里为所在城市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可在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上,甚至是在社会的认可上,都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平待遇。农民工想让子女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教育,让孩子来到城市上学,往往因为户籍障碍使其子女在入学和升学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平等的优质教育。同时,加上家庭无法给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这些会对农民工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深深的影响。

2.4.3人际关系网络过小

农民工子女无法获得各方关爱农民工虽然来到了城市生活,但要融入现实的城市生活是很不容易的。他们往往是较孤立的来到城市,没有多少亲戚和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无法让孩子获得包括叔叔、阿姨等各方的关爱。人际关系网过窄,极容易使他们的内心产生失衡状态,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此外,农民工子女还会受父母心态、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在与同伴交往中产生心理落差,存在明显的自信不足,评价过低,这些拘谨、压抑、退缩等心理综合在一起,让他们无法获得正常的人际关系。

3交往障碍的引导策略

农民工子女健康的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很多,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的重要影响。农民工子女是人际交往中的主体,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从农民工子女的人际关系发展过程看,他们在中小学阶段的人际交往发展还是人际发展与成熟的开始阶段,尚未形成稳定和人际关系,还有较大的可塑与可变性,这一阶段也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影响人幸福的环境因素,包括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都包含了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因此,要消除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是孩子发展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也是成长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保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应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友好的发展与交往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培养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让他们能够获得健康快乐地成长。

3.1农民工子女的公平受教育权利,有赖政府的保障与社会的关爱

3.1.1教育公平是建设

公平社会的基本体现现代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以保障公平受教育权为基本出发点制定相关教育政策,使孩子人人都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包括孩子在入学、受教育过程和取得学业成功等等方面的机会均等。

3.1.2政府保障农民工子女公平的受教育权应采用的措施

农民工子女公平的受教育权能否可以得到保障,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是密切相关的。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将农民工子女学习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的绩效考核范畴,并对职能部门的责任进行问责,确保落实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权;还要取消农民工子女入学以及升学的户籍的限制,让他们可以和城市孩子一样可以就近入学,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考取理想的学校,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优质教育,和城市生有相同的机会升学与考试,甚至在将来同样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农民工子女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是他们是否被城市的教育认可,他们在学习的热情与潜能能否被激发的前提与保障。

3.1.3社会要形成关爱

农民工子女的城市氛围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农民工子女来到相对陌生的城市,他们肯定向往城市生活的美好,但现实却把农民工子女推进了城市生活的低层,对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本来就容易产生孤独、寂寞和自卑的心理。在部分城里人歧视的眼光下,他们的发展将步履维艰,幼小的心灵是无法承受这样的负担的,他们作为弱势群体,无法在城市里寻找到归属感。因此,他们在学业和人际交往上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不但会造成他们难以适应城市的发展,也极易造成他们将来成为城市生活不稳定因素。因此,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全社会都要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接纳和包容城市农民工的存在,给农民工子女创建温暖的发展空间,让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平等地生活与学习,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3.2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3.2.1父母要掌握相应的教育知识与技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孩子在城市中呆在家里的时间是最长的,他们受到家庭的影响也是最深远的。因此,农民工虽然自身的文化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一是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不少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无暇关注,只关心成绩,成绩不好就知道责骂或是惩罚,不利孩子的身心发展。二是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父母除了孩子的学习问题,还要关注的交往问题,要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谈,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骂,不宜让孩子幼儿小的心灵独自承受过大的压力;三是要有合理的期待目标,不少农民工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态,甚至有些人还把自身在文化上的缺失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这样不但容易造成因目标的差距给孩子过多的责骂,也会让孩子承受了过大的心理负担。家庭教育的不当,不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3.2.2创建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与家庭人际关系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分不开的。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是子女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不但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还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物质条件不足所产生的自卑心理。反之,缺少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会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家庭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使家庭成为孩子发展过程中躲避风雨的温馨港湾。积极的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则孩子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

3.2.3关注孩子交往过程的细节

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好的交往行为或是不良的交往行为产生总有一个发展过程。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密切关注孩子平时交往过程中的细节,及时发现一些不良行为的苗头,对培养孩子的良好交往能力非常重要的。对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的有益的交往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而对一些不良的交往行为,则要及时给予说理、引导,防止他们走上交往的不良极端。

3.3学校要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3.3.1学校要制定相应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

在学校管理中,要制定相应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督促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履行公平教育农民工子女的责任,也让教师能够开展有效的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的工作,禁止歧视农民工子女的行为发生,使学校和老师切实关注农民工子女。同时,学校也要创建一个同学间和谐友爱的交往环境,同学间是能够产生和保持愉悦、兴趣、自豪和满足等积极情绪,避免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歧视或孤立现象的产生,给农民工子女一个安心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3.3.2根据农民工子女特点

提高其自信水平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农民工子女交往障碍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因为自信的不足。要提高孩子的自信,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农民工子女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信水平;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关注农民工子女,要有意识地多提问他们,对他们的良好表现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感;此外,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农民工子女的不同特点,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任务,给他们更多展现自身的潜能的空间与平台,通过能力的展现和提升增强他们的自信。只有自信水平提高了,孩子才有可能敢于主动问老师和同学的学习问题,通过在学习和活动中与老师、同学的接触,增加他们和老师及同学之间的认可,克服交往中存在的障碍,提高交往的能力。

3.3.3引导农民工子女学会交往的技巧

农民工子女身上有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存在一定的个性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扬长避短,让他们学会交往,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是要教会农民工子女学会角色扮演,在交往中,要克服自我中心,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同伴,只有信任同伴,才会获得同伴的信任,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人际交往一定会成功;三是要让孩子勇于和同伴交流,把自己从封闭中解放出来,在交往中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行动中加强与教师和同学的友谊;四是要教会孩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交往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要教会孩子及时通过学习或活动等形式转移出去。通过积极的情绪教育,在乐观心态的过程中,甚至能够将一些消极的情绪转变为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保持积极和阳光的交往的心态。

4总结

总之,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心与帮助,他们交往能力的提升,也要有农民工子女自己努力,只有当农民工子女享有了和城市人一样的公平教育环境,个性和潜能都能够得到积极的发展,他们人格才能不断地健全,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

作者:谢龙华 钟贞 单位:梧州学院

心理学研究论文: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研究

一、以情境教学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对一些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在进行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激励学生学习物理,勾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帮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提供保障.所以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将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等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经验等建立适合学习的情景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等获得基本的物理技能、掌握基础知识.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准备几个通过敲打可以发出响声的物体,如茶杯、小鼓等.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用木棒敲击任意一个物体,学生猜出是哪个物体发出的声音.之后教师将撕碎的纸屑放在鼓面上,然后敲动鼓面,带领学生观察鼓面上不断舞动的纸屑.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人体什么器官起到了声音的感知功能?声音又是怎么传播的?让学生一一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模式,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物理现象进行理解,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以角色扮演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学的教学中同样十分的适用,在该方法的使用中,让学生扮演物理学习活动中的某一个角色完成任务.在实行角色扮演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相关的课堂主体设计一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物理活动,该活动的设计主题中还应该融入乐观、好奇等积极的元素,然后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学习电功率以及欧姆定律后,教师可设计一个相关的学习主题.这个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扮演成一个设计师的角色,设计一份自己房间电器设备以及电路的图纸,在这些电器设备和电路当中,应该包括电灯、电表、变压器、空调以及开关等.为了使学习的内容更具有挑战性,还应该对这些电器设备和电路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解释.学生设计完成之后,同学之间可以对这些设计进行评价,还可以在教室里面展出,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关的交流和沟通.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某个重要角色的演示,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设计一个较好的主题,让学生在学习的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开发学生所具有的潜在力量,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以实验教学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授课开始的前一段时间,教师可以对整堂课的布置进行精心的设计研究,将需要引入的教学实验合理地融入进教材内容当中,使学生在读书、听课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发现这个关键点,为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埋下伏笔,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例如,在讲“速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实验,准备几张白纸、刻度尺、秒表等相关实验器材,让学生比较纸片下落的速度.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哪张纸片会下落得更快呢?是依据什么进行判断的呢?在演示实验时,让学生拿出两张16开的纸,将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外一张对折两次,为了让纸片可以平稳地下落,可以把纸片两端向上叠起一些,将纸片放在同一高度,将其同时释放.要求学生对纸张下落的时间进行记录,比较那张纸下落的速度快.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动手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速度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以评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积极心理学是一项重视学生幸福指标的学科,教师是影响学生感受幸福的关键人物.在进行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评价的方法,对学习有进步的一些学生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演以及肯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积极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板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教师能够更加合理地开展教学,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作者:江银燕 单位:江西上饶婺源中学

心理学研究论文: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1、理顺师生关系

1.1换位思考来理解老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不存在一点毛病和问题都没有的人,在中学生的师生关系里,有时会出现师生冲突,这时无论是怎样的情况,学生首先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千万不能不顾场合顶撞老师,甚至有过激的行为发生,这样会使问题升级,铸成大错。想想老师有时出发点是好的,是对学生的负责任,也许有时语言会激烈些、或者是不是学生误解了老师等等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冲突。但不管如何,中学生都要尊重老师,维护老师的自尊和尊严。

1.2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优越感强,以自我为中心现象明显,有些学生不允许批评,也受不了挫折和批评,如果在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往往就会对老师产生不满、心中不悦,有时还会影响到其所教授课程的学习效果。

2、协调亲子关系

这里所说的中学生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关系。具体包括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它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青春期是人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容易产生亲子的冲突,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温暖的亲子关系。中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理解父母

首先,要看得起父母。无论父母从事什么工作,无论他们的文化水平如何,他们都是在为社会同时也是为子女做奉献。理解和珍惜他们的付出,从心里感激他们。中学生对待自己的父母要尊重、平和,有事情要与父母商量,遇到父母与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时,要与父母好好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能顶撞父母、与父母大嚷大叫,甚至有的中学生还与自己的父母来硬抵抗,让他们感到极度地伤心。

2.2关爱父母

从小事入手,养成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的行为习惯。主动做些家务劳动,平时多留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如果看到哪里不舒服,问一问,有病要陪他们去看病。父母过生日时,送上真诚的祝福,节日里多陪陪父母。2.3自我成长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也在成长,成长中我们既要做到与父母的良好沟通,也要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因为不远的将来,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要注意从老师、父母、长辈身上学习他们的经验和阅历,汲取他们知识和教育,这些有益于我们中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提高。

2.4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

尊敬长辈要落到实处。比如:吃东西时,要先给长辈,出门之前要同家人打个招呼,公共汽车上要给老人让座等。

3、同伴关系

3.1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在学习和生活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和想法,总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种交往方式最不好,最容易导致孤立局面。要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学会理解他人,要学会运用人际交往的“黄金原则”——即象你希望别人如何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3.2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努力理解对方

当观点不一致时,应想办法心平气和地讲明你的想法,增进相互的理解,使彼此间的感情融洽。切记不可粗鲁行事,伤害他人。凡事多为他人着想,自己有错时应主动承认并道歉,对他人的缺点也要给予宽容。

3.3对待友谊需要真诚

进行人际交往要有一定的原则,要给予他人真诚的批评与帮助,要有一个真诚的感觉,建立起真正的、互帮互助、和谐有益的人际关系。

3.4交往方式要及时调整

当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型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只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对自己看不习惯的人根本不理,就显得十分幼稚,会造成自己的心理压力。

4、结语

最后,做为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往往具有新奇性、探索性的特点,有时情绪也不是很稳定,所以我们要主动避免不良的外界刺激,避免有时会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学生这一人生发展特定时期的人群,社会、学校和家长要充分重视学生们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对于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处理好,保证中学生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刘恕华单位:吉林辽源职业技术学

心理学研究论文:职教心理学研究探析

1.研究目的职业教育心理研究学的首要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更好地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应以职业教育对心理学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和工作范围。

2.研究领域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必须及时地吸收本学科和某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调整自身的学科体系。从组成内容上说,职业教育心理学将包含有关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心理发展理论、职校师生心理理论、职业心理理论、教育社会心理理论等相互联系的六大块;从理论观点上看,除了认知观外,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将吸收其他心理流派、理论学说的精华,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方面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观点,来充实和完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3.研究方法就职业教育实践而言,负责施教者是本地区的教师,接受教育的是本地区的学生。

因此,任何有关教与学的问题,全都是本土性的。针对本土性的职业教育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以谋求解决,以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一切构想与实际运作,即是研究方法的本土化取向。研究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未来职业教育心理研究只有适当的方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凡是适合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及问题性质的方法,就是最适当的方法。

4.研究对象职业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个性的、整体的人,在职业学校教育的情境中,应以全体学生为范围,以每个学生的身心全部为对象所采取的研究取向。虽然研究的范围包括学生全部,但研究对象却是以个别学生为基础的,是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与主观价值的教育基本目的”的理念之下,对每个学生身心全部的研究。研究整体的身心统一的学生主体是未来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艰巨任务。

5.研究重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热点”纷呈,心理潜能开发、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创新教育、人格教育等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学习策略、教学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操作技能训练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将更加深入,这些策略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实际的桥梁。要解决未来职业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上述这些课题的进一步集中与深化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6.研究手段目前,世界各国对教育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加强了高新技术和方法的训练。我国心理学研究人员巳经开始借助于计算机,采用多因素分析等统计技术,而且还引进了现代统计分析软件包,这就为未来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增添了现代化手段。可以预见,高新技术与手段在未来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研究队伍由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日益完善与深入,复杂性日益增加,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课题研究仅凭个人的努力是难以胜任的,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协作完成,越来越多的相关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已经进入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工作者、职业教育工作者,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等共同合作进行职业教育心理研究,必将成为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取向。

心理学研究论文: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研究论文

【摘要】电工课程是高校电子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思索并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电工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电工课程是电气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工程性质和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半导体器件多,内容杂又难理解,抽象概念多,大部分的学生普遍认为入门难。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的特点,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发展,求知欲旺盛,对感兴趣的东西可以积极思考,乐于创新。教员在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作为教员,只有理解了学生,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授课质量。

1.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中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学生即要学习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掌握从事各类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又要在本专业内拨博览群书,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钻研。大学教育还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学习方法的特点。

经过高中的有组织有指导的学习后,大学生的学习转变为自学方式占主导地位。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学习的意义、价值,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独立性、批判性都很强,能够独立思考,探索所得到的正确结论,喜欢表达自己独到的想法、见解和观点。

2.顺应时展潮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育终身化。

一个人的工作职能也将会经常变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不断更新,我们应当紧跟时展潮流,随社会经济结构经常变动,以“学校课堂”为主体的一次性教育将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领会终身化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把握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正是依赖自主学习,从人才应具备素质和能力分析,排在前三名的是:创造性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这三大能力的结合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任务有

2.1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兴趣是做好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觉发展进行的,这将有利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将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学,而是一个在交流中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而获取知识的过程。

2.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长期的学习中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经过高中时期的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自学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2.3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的刻苦努力固然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大学教育并不一定要记住所学的东西,但一定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到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3.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

奥苏伯尔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习心理学中有一种重要的驱动力,即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三种内驱力就是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动机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内驱力指的是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

当一个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课程基础阶段时,教师要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一些与课程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讲述555定时器时,先从我们日常用的触摸灯讲起,在黑板把灯的亮灭设为输出,几次触摸设定为输入,与学员一起分析输出与输入间的逻辑关系,而后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在心理上给学生们制造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书上关于555定时器的内容。最后才有教师讲解,这时已经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

关注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或是认知内驱力决不是生来就有的,教师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比如电力电子技术这一章,采取的授课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去开放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几个学生一组亲自动手做一稳压电源。任务布置后,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课上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主动与老师讨论,课后积极的查阅相关的资料,挑选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系统和设计的思想贯穿课程的全过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本章的重点如晶闸管、双基极晶体管、桥式整流的工作原理,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及应用,对电力电子的专业知识有全面、系统、深刻的把握。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对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有了深刻理解和印象,熟练的掌握基本电子仪器的使用,了解电子仪器、器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学生看电路图能力、电路分析计算能力、选择设计方案和器件的能力、电路设计及调试的能力在自我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感到自己学有所用,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他们学习电工学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协助能力。超级秘书网

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接纳而表现出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大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甚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合理的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和胜负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有的章节如时序逻辑电路这一章,在教师统一讲授后就可以采用分小组学习,把与本章节有关的计算机硬件的内容整理组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每小组选派代表为大家讲解。最后有教师点评,给他们以鼓励。例如译码器这一节,学生在自己组织时,自然而然的就与计算机的存储器这一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即很好的理解了译码器,又很直观的理解了地址的概念,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起计算机硬件不再觉得很难了。一个章节内容完结后让每小组就所学的课程及时归纳总结———写出各章小结,总结出每章的知识点、应用的分析方法及重要的结论,再有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会有较大提高。事实证明表明表扬与激励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

4.结束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里特点,关心和爱护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同情和理解,很好的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对他们热情期望,严格要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再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趋势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结束语,对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趋势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积极心理学的起源、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基本含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整合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happiness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M.&King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Seligman&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⑴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

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年时仅有20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SrivastavaA.,LockeE.A&BartolK.M,200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Lyubomirsky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和Emmions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水平。

⑶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Peterson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大量对如患有爱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病人的研究表明,那些始终保持乐观的人活得更长久一些。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当然,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的偏差”(optimistic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SandraS.,2001)。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andraL.Schneider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SandraJ.Optimism,2000)。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论\文\网LunWenNet\Com]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的基础上将积极人格特征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一是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因素及其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inberg和Lubert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多种资源构成。他的理论对人类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观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的个体特征,创造性思维加工过程与创造性环境。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以及创造性生理激活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考)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测被激活(CarlssonI.,WendtP.E.&RisbergJ.,2000)

3.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Bacon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确实,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当被调查问及:“你拥有多少亲密朋友(不包括家庭成员)?”报告中有26%的人少于5个朋友,38%人有5个以上的朋友,并说他们感到“很快乐”(DavidG.,2000)。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取向之一,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合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是实验、测量等,积极心理学需突破现有研究方法,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手段。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仍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类心理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其研究结果不能被实践证实,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某些方面积极心理学仍不能对幸福感作出完美解释。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然而中国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人士在其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经常要自己去做一些烦琐的、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所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积极心理学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能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happiness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四、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羽毛渐丰,终于与消极心理学分庭抗礼,成为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在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和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更有待开拓。

第二,研究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定向(self-directed)、适应(adaptiveentities)、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

第三,研究方向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构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第四,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基因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五、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心理学研究论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摘要:从整体角度分析,教育心理学受到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人文主义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新形势下,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并且从现实角度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加以概述与分析。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二、新形势下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心理学研究论文: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

心理环境是相对物质环境而言的,即人的一种情绪、思维、心态等。幼儿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家长、教师、社会的密切关注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和谐的心理环境,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今天,社会的不断发展令人们日渐重视“情商”的培养,也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内向,孤僻,敏感的孩子,他们对群体的生活的适应能力差,对家人的依赖性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不能经受挫折,令父母老师头疼不已,而这一切正是因为幼儿没有健康的心理因素,也再次证明了孩子除了要有良好的外界环境,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只有内外因结合,才能令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开心而又开朗的孩子。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经验。

一、作为家长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1.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在专横的旧式家庭环境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的个性特征,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2.在生活中给孩子建设性的关怀,让幼儿在正确的关爱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的生活日渐富裕,孩子也越来越少,每家可能只有一个“宝”,此“宝”自然变成了家人的中心,事事包办,盲从的父母、祖父母等数不胜数,可事实证明这样的关怀方式给我们带来的只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并未为孩子的成长给予良好的帮助。我们提倡关心爱护孩子,与溺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建设性的关怀意味着为孩子的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从一个孩子能承受接受的方式支持他,这种开放式的关怀需要父母积极参与到孩子情感生活中去,和孩子一起玩,每天坚持花20分钟的时间参与幼儿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表扬孩子合适的行为,说出您的感受等,让孩子们感受到肯定性的关怀,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3.给予孩子积极的约束,我们在让孩子得到正确的关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到纪律约束性的必要性曾有个孩子,因为下午放学的时候说好妈妈来接,妈妈还答应孩子下午接的时候会带玩具来,但下午来的却是爷爷,妈妈临时有事来不了了,爷爷没有带玩具,孩子马上就不高兴了,推爷爷回家,叫妈妈来,爷爷劝孩子不能这样,但说了几句也没什么效果。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家长们都在犯着同样的错误,认为总是应该劝孩子,给他们机会,即使他们行为已超出了社会现有接受的标准。其实,正如一名国外作家所说:“所有孩子都需要接受纪律的约束,这既是积极性的,也是限制性的。”

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1.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要尊重理解幼儿学习兴趣,创造主动学习气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完成任务,达到能力的提高。

2.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创设一个文明、健康、温馨的心理环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许多大人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无意中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令他们愈来愈没有自信,最后成为孤独自卑的人。为了训练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开学回来我要求每个孩子都要讲一个故事。未料,能力薄弱的孩子居然把讲故事当成接受惩罚的方式,紧张到哭了。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给部分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方式确实能锻炼到部分孩子,但并不代表全部孩子都能接受。

3.组织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活动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集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持“着眼高”(即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为祖国做贡献),“起点低”(即教育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创设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内容)等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例如:针对部分家长一味的溺爱和包办,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可以设计“看谁穿得快”“自己的事自己做”“谁最能干”等有趣的活动,如拾落叶、拔草、种花等,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解一粒麦子,一颗螺丝钉,一分钱,一张纸来之不易,使之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良好品质。

4.还应给孩子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孩子的本性就是好动,但因为大人过多的去约束孩子,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体能发挥,导致孩子在该动的时候不敢动,不该动的时候却控制不住自己。班上的老师告诉我有一个孩子,天性比别的孩子好动,但因为家人怕他到外面后控制不住自己,到处乱跑,所以很少带他出去玩,以为把孩子控制在较小的空间里,那样他会有所改进,但得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心理健康与心理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气氛中学习和生活。不良的心理环境,不仅对孩子的性情行为有所影响,甚至于会歪曲、破坏孩子的一生。

三、社会传媒对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不可低估

幼儿期,儿童生活范围较狭窄,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和部分报刊杂志。如果这些传媒内容健康,会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积极作用,让幼儿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幼儿喜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去模仿社会传媒中的人物及言行举止。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则会从反面为幼儿树立某种学习样板,使幼儿出现品德障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总之,我们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占领家庭这块阵地,把握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酝酿良好的社会大氛围,让幼儿在健康和谐的环境里受到全面的教育,促进其良好品德的形成。让我们携手努力,使明天的太阳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高慧敏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

心理学研究论文:影视审美心理学研究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子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观看影视娱乐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影视娱乐的内容随着观众需求在不断变化。近些年来,电视剧、电影以及电视广告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本文着重对于影视娱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影视娱乐化对于观众审美心理的具体影响作出分析。

【关键词】影视娱乐化;审美心理;影视娱乐化的问题;影视发展方向

一、影视娱乐的审美心理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视娱乐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主要是靠人的精神潜意识来完成的。影视娱乐的内容触发人们的潜意识,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后会在脑海中产生合理或夸张的想象,这是审美意识产生的基础。这种潜意识的形成和人的梦境形成比较相像,在梦境中除了可以生活场景重现,还会将人的想法或者内心渴望的东西重现在画面,组合成人们的梦境。电视、电影通过较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将人们的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因此电视和电影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产业之一。电视电影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两种体验相结合,通过还原较为真实的生活片段,刺激观众的大脑皮层,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潜意识。

二、影视娱乐产生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对于人的心理进行分析,总结成三种心理状态“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精神状态,而人的心理需求就是趋向轻松、快乐方面的内容。电影和电视因其较完美的画面感、故事内容以及听觉享受,给观众精神上的享受,放松观众的精神状态。但是这种放松只是暂时的,仅仅会在潜意识中对观众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还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状况越来越差。我国的人民群众不习惯通过心理医生来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因此影视作品成为解压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观众可以通过愉快的影视作品,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轻松的故事内容中,从而减轻部分压力,使观众能够放下部分忧愁,自信乐观的继续生活。

三、影视娱乐发展的不足

由于受商业化影视作品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影视作品缺乏真实内涵,这使得人们在观看影视节目时被错误引导逐渐失去了文化审美能力。观察近几年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不可否认,电影市场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影响着人民的审美理念与生活观念。例如,这两年来真人秀节目以其趣味性的内容受到了众多观众的追捧,于是真人秀进军电影市场,诞生了一系列的真人秀电影作品。虽然这些能给人愉快的精神享乐,但缺少艺术内涵,电影纯粹只是为了商业。看过真人秀电影的我们,顶多在电影院内哈哈大笑,电影并没有对我们实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观念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影视娱乐作品的监管,给观众正确的审美心理暗示,这对我国影视娱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影视娱乐化的发展方向

针对影视娱乐作品中出现的过度娱乐内容,我国广电总局出台了“限娱令”,要求电影电视作品不可以装疯卖傻,没有文化内涵;作品内容不可以哗众取宠,出现虚假信息;作品内容更不可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宣传。这些禁令有利于规范影视作品市场,保障影视作品的内涵和正确的娱乐性,从而给观众美好的休闲内容,丰富娱乐生活。

影视作品的规范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保护社会公众与影视明星的利益。近些年来,各类亲子节目盛行,部分儿童明星开始拍摄广告或者参演影视作品,这些活动不利于儿童明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给他们自身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除此之外还会给普通儿童传递错误的价值观。因此,今年广电总局就了对于亲子节目的要求:限制明星儿童的出镜率;对于普通儿童在影视作品中的出镜加以限制;更对亲自节目的内容加以规范。影视作品的发展,除了依靠广电总局的限制,还离不开制作人和导演对作品内容的把控。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应该拒绝低俗媚俗的影视画面,并且注重画面的华美,注重对传统文化或者价值观念的传承,对于广告植入的内容,也应该做到“无缝连接”,使广告的出现不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

因此,我国未来的影视作品应该更注重于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反映群众的真实想法,为群众树立正确而有深度的价值观念,给观众更美好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从而使影视作品在内容、思想和道德方面做到统一,拒绝低俗作品或过度娱乐作品,生产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作品。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为我国影视娱乐文化审美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文明产业的发展,并为我国新兴文化的发展走向树立新的航标。因此对影视文化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李鑫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研究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

摘要:管理心理学提出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新观点、新理论,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论述管理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方面的应用,旨在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企业家都越来越重视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学习或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尤其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一、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并使之在管理领域具体化。它主要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研究哪些因素最能在员工心理上起到激励作用,如何保持和加强员工的积极行为等。这些就是管理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有两个,一方面是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是对员工进行心理方面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掌握工作中员工的心理活动及其需求,才会在管理上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方法,从而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对管理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吸收并理解才能将其真正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去,对提高工作积极性以及全体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二、管理心理学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与应用

(一)管理心理学对人才选择方面的应用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岗位的具体信息,通过利用管理心理学能够对其工作的内容、性质、任职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由此对任职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地判断。为了真正了解员工对自己任职的岗位是否真的合适,岗位的细致化判断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都需要通过管理心理学进行明确分析,企业在岗位设计的同时适当增加岗位职责,增加工作的挑战性,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企业和职工双方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管理心理学在人才使用方面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能岗匹配,为了让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首先要对员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素质等具体方面进行分析考量,以此判断其工作能力是否符合任职的岗位和团队环境。通过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等方面的管理,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和学习,才会对员工的身心素质的把握更进一步,逐渐使其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个人的发展空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活动中,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强项,也要尽量回避个体的劣势和弱项,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为他们提供最合适他们的工作岗位,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长处,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其整体目标。比如说,外向善言的员工,适合从事影响他人想法和行为的工作;沉稳、内向的员工,适合做严谨细致的工作。因此,在企业用人或员工职位晋升时,要特别考虑员工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

(三)管理心理学对人才保留方面的应用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与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了留住人才,首先要切实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并尽量满足,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才会有所提升,同时员工也会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最终达到双赢的管理效果。

(四)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的应用

员工个体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绩效,而提高员工积极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适当的激励,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员工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并适当的采取某些激励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说提高薪酬待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让员工职位能得到晋升和生活中给员工更多的关心与照顾等。另外,给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安排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也可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瓶颈的员工,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这样不仅能让员工胜任本职工作,还能对员工产生激励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在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居占首要地位,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掌握和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作用的研究和讨论,让企业管理者在选人、用人及留人等方面掌握和熟悉管理心理学知识并真正将其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

作者:黄亚敏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心理学研究论文:高校辅导员工作心理学研究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实践中对人性关注的缺失

很显然,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来看是失败的。社会各方面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其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中普遍出现高分低能,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等现象。大学教育更也是如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以前的“教”和“学”的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由于人格教育的缺失,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法对人生做出规划,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大学校园成为了他们混文凭的地方。大学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首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这需要以学生完善的人格为依托。然而中国教育在思想人格方面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在人格方面出现“断层”,无论从能力结构还是成才观念上都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对原来憧憬的大学身生活产生失落感,出现目标和能力上的空白区。

(二)大学生群体普遍出现严重复杂的心理问题

有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心理抵抗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应对大学里更加复杂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再者学生的生存适应力差,从在父母身边的被保护与被指导到大学生活的亲力亲为,自主、自控与自我服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转换自己的角色,缺乏自主意识与自控能力,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同学及老师的关系,无法快速的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对大学生活产生厌倦情绪,久之很可能发展成抑郁症,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心理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大学生遇到的任何问题都会通过心理体现出来,使得行为表现与特定的社会化境,人文环境交织在一起,具有一定的掩饰性和复杂性,对其他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是校园安全的潜在隐患。

(三)大学的扩招,自费,选择就业等问题已经出现端倪

由于大学的大量扩招,招收的学生个性更加多样化,兴趣也各有不同,这就给高效的教育带来更大挑战。现代的教育应该提倡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全面性的要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引导性的教育模式。择业的自主性产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每年都会有因为找工作问题而发生的自杀事件,这就凸显出了辅导员在就业规划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高校内的就业择业辅导课程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教育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高效管理层应该尽快注意到这种转型,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成功就业。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层面的缺失

(一)育人与自我发展层面的缺失

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和市场调研,总结出高校辅导员认为自身缺失的问题主要有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不足;学生们认为辅导员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有待提高。学习能力体现了辅导员的自我完善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也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与工作激情。而其他能力都是关乎辅导员对于辅导学生的工作是否能胜任的关键因素,这些能力的缺失不仅影响辅导员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辅导员与学生的正常交流与合作,对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培养都是不利的。

(二)育人理论与辅导技术的缺失虽然说现代大多数高校都不再设置班主任,辅导员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班主任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引导为主,因此辅导员必须懂管理,会育人,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所想,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讲究育人的艺术性与技巧性也是辅导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目前大多数辅导员的工作完全是照抄前人的模式,不能将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当中,甚至有些做法过于偏颇。至于心理层面的交流与辅导更是缺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因为辅导员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无法深入学生内心探究学生的实际需求,缺乏相应的交流技巧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以胜任辅导员的工作。

三、辅导员工作的心理学建议

(一)选拔过程中注重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高校相应管理部门在选择辅导员时应该综合考虑参选者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专业知识以及面试表现等因素,并对他们及时的进行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最有能力胜任者,然后再利用一段时间对入选者进行实际检测,看其是否可以胜任辅导员的工作。同时高校应该完善对相应人员的任免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力来减少任人唯亲等现象的出现,使得辅导员的任免更加透明化,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创建有效的培训机制,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专业化培训是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准,提升其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弥补辅导员专业知识不足,辅导技巧单一等问题。多数学校每年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与财力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辅导员对这种形式的培训往往存在抵触情绪,或者无法提起足够重视,这就导致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目标。所以有必要探索有效的培训机制,使之成为高效管理的一种制度,同时要不断地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对这种培训提起足够重视,真正满足辅导员们提高辅导水平的愿望。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安全感

辅导员作为一种长期和学生打交道的工作,其身心安全往往受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影响。再者辅导员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校区内,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辅导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辅导员的安全感既来自外在的人际和谐,也需要练就自身的坚强与独立。所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辅导员的辅导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可以直接影响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注重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能力,创建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等措施,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国高校教育水平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李凌峰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心理学研究论文:高职教学管理下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是适应学生心理特点所必需

首先,高职类院校学生来源多样,水平各有高低。高职院校学生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高考生,通过高考进入院校,二是来自部分等职业学校的中专生。学历背景各不相同。因为专业差异,文科专业只招收文科生,理科专业大都招理科生,有的专业不限文理,因此,学生的组成多样,但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有很大的不同。另外,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来源与普通大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素质有差异。普通大学的学生大都来自普通高中,而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多来自中等职业学院,甚至存在初中毕业生。学生来源广,学校无法很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都缺乏了解,在教学中只按照的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难免出现学生接受困难甚至厌学的情况,不能兼顾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基础差,不愿意学习文化课程,学习的缺乏主动性,又对学校的管理存在抵触心理。因此,这样的学生组成不仅加大了教学难度,也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其次,由于高职生的学历为专科,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类院校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里。高职类院校着重培育专业类人才,因此对文化课分数要求并不高。进入此类院校的学生大多文化课成绩不好,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就不受重视,高考结束后,又觉得出路不如一些学习好考上大学的同学,对于以后的发展没有信心,更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加上周围大多数同学情况都是如此,缺乏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气氛,使得学生会觉得不上进也是常态,最终会使得学习越来越差,也造成意志消沉。另外,当今社会对高职类院校和学生仍存在认识偏差,不像普通高校或重点院校受到重视,虽然现在各项政策有所倾斜,且在宣传上也对高职教育多加肯定,但是部分家庭和企业单位,仍然持有偏见,这样的社会氛围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会加深对自身的不认同和自卑感。

二、教育心理学应用在高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激发求知欲和主动性,从而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根据学习的普遍规律,一个人知道的越多,才能发现自己不知道的原来更多,这样才能激发人们不断去探求未知的世界。那么,运用教育心理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学校加大对学习的重视,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技能时间,有问题积极帮助解决,有进步要及时肯定,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兴趣为导向,以求知欲为动力,求知欲越强烈学习动力才能越强。另外,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小集体,好的班级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树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目标,使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相结合,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进步和整体提高。班集体管理好,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地遵守班级规章纪律。学生的这种从中是在管理规范、集体性活动的压力下产生的,虽然不是真正出自自愿的转变,但是对于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心态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解决难题,为班级争得荣誉。班级管理得当,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团结的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开放的心境,溶于集体。对于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将其树立为榜样,鼓励其他同学像其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模仿优秀使自己变得优秀,是学生进行心态转变的重要步骤,引导学生像优秀的方面进步,有利于促进积极态度的形成,从而实现教学的进步。重视高职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的心里辅导包括隐性引导和障碍梳理。通常,人们将学生的心里问题大致分为困扰、障碍疾病等不同等级。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由于高职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和家庭的不同程度的偏见,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因此,应当在教学之余,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也可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心理辅导,也为需要个别咨询的学生提供便利,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积极地生活态度。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不仅在辅导和引导,还要加入“干预”机制。如有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学校的心理辅导则不能仅限于等待学生主动寻求帮助,而应积极干预,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关注学生心态的变化,只有加强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才能有效掌握学生的心态变化,做好辅导和干预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可以实行教师值班,定期谈话等形式,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感觉被重视、被关心。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宣传,让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加入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尊重学生,树立积极心态,从而影响到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类院校学校和学生的特点,都需要重视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宗旨,是将来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学校和社会都是尤为重要的。因此要积极采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作者:王丽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

心理学研究论文:红楼梦中管理心理学研究

一、管理者的特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传统的中国人所推崇的。管理者的素质是一种修养,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红楼梦中有具备卓越管理才能的人,“金紫万千谁治国,钗裙一二可齐家”。综合薛宝钗,王熙凤和贾探春的特点,管理者的特征可总结如下。

(一)恩威并施

管理不能多恩无罚,仅靠下人的良心是不行的。应该恩威并施,因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PK。王熙凤评说过家中的奴才:“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地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平儿也训过奴才:“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若是料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饶这么着,得一点空儿,还要难他一难,好几次没落了你们的口声。众人都道他利害,你们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里也就不算不怕你们呢。”管理的理想境界不应该是因为权利而生出的对权力的惧怕,而是应该由自身的影响力决定的。凤姐的失误在于威多恩少。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回中,凤姐一到宁国府,她就发表了措辞极其强硬的就职演说:“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薛宝钗和王熙凤一样,深知管人是要讨人嫌的。但她的处理风格却和王熙凤完全不同,她在就职演说中说道:“我本也不该管这事。就你们也知道,我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们太太又多病,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就是街坊邻居,也要帮个忙儿,何况是姨娘托我?讲不起众人嫌我。倘或我只顾沽名钓誉的,那时酒醉赌输,再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薛宝钗把自己参与管理说成是身不由己、万般无奈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被管理者的同情。即使是强化治安管理,薛宝钗也不是金刚怒目式的,而是循循善诱,尽可能启发人们的羞耻之心。事实证明,薛宝钗的这套柔性管理确实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人们对此都口服心服。

(二)德才兼备

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要求管理者应是有德之人。下属对管理者的德行进行评价,进而决定管理者所具有的影响力。凤姐所不足的就是德行。她的精明中含着狡诈,泼辣中带有阴险,追求独立的个性中又包藏着权欲和贪心。作为贾府的实际管家人,凤姐并没有以维护家族利益为出发点,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5]。兴儿演说荣国府中说:“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估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去说,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六十五回)显而易见,正因为王熙凤的无德,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权威,有的仅仅是一时的权势而已;靠山一倒,便寸步难行,一败涂地,任凭她再有管理才能也无力回天。

(三)心里口里都来的

1.心理素质结构

(1)上进心上进心就是要求向上、进步的心情。这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首要品质。林黛玉没有。林黛玉擅长写诗,有文学才华,她多愁善感,伤春悲秋,以为爱情便是生活的全部。她从不曾劝宝玉追求“仕途经济”,宝玉也深深感激林妹妹“从不说这些混账话”。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都是有上进心的,薛宝钗在《咏柳絮》中写道:“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贾探春说过:“我要是个男人,我早走了,到时做出一番事业来,自有我说的,偏我又是个女孩,话也没有我多说一句的。”而凤姐最喜揽事逞强:“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2)经济头脑做管理者一定要有经济头脑。宝钗懂得“生计”,且会“理家”,对社会的商业运行非常熟悉。她认得当票(五十七回),知道商人会如何给人参作假(七十七回),她与王熙凤都知道钱的用处,所以凤姐拼命敛财,宝钗使劲散财。凤姐敛财有三条主要途径:第一,下人送礼;《红楼梦》中有三处写到凤姐弄权,弄权铁槛寺、贾芸种树、金钏月例;第二,利用月银放高利贷;第三,当家中顺手得利,比如给凤姐凑份子过生日时,凑的银子多花不了,凤姐就赚下了一部分。宝钗用自家的钱财帮助姐妹,得到了姐妹们的高度赞扬和评价。宝钗帮助史湘云办过中秋螃蟹宴,给林黛玉送过冰糖燕窝,给王夫人送过金钏的装裹衣裳,给袭人送过戒指,还把哥哥从南方带回的土特产分送给每一个人,甚至包括赵姨娘。贾探春作为一个千金小姐,本可只知安富尊荣,但她颇有经济头脑:“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探春在管家期间,兴利除弊,不仅节流,精简不合理的费用,而且开源,把大观园承包出去。(五十六回)

(3)情商高薛宝钗在贾府获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这与她在人际关系上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薛宝钗白天要到贾母王夫人处去问安,还要承色陪坐,姐妹那隔三差五也要去问候看望,白天几乎没有时间做针线活,每天晚上忙到后半夜。从情感智商的角度来说,林黛玉与薛宝钗相比的确是逊色的。假如在我们周围,有一个像林黛玉那样的人,她(他)只专注于自己的感情,不大注意别人的情绪反应,甚至时常为了“我的心”而开罪别人;另有一个像薛宝钗那样的人,她(他)不动声色地把别人的情绪看在眼里,作出适当的反应———或排忧解难,或慷慨相助,我们会更愿意和谁做朋友呢?

(4)处事灵活研究表明,管理者中外向性格占90%以上。外向性格的人把注意力和能力集中于外部世界,经常而且是自然地被外部的人和事物吸引,更多趋向于参加外部活动。与之相对应的特点就是灵活。他们在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相当高的适应性。对环境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随机应变)。宝钗扑蝶是宝钗思维灵活性的最好表现。宝钗在大观园中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一路追逐来到一个亭子旁。亭子里两个丫头正在说悄悄话,怕人听见就打开了窗户,宝钗想走已经来不及了,急中生智,遂含笑喊道:“颦儿,你还不快出来,我看到你了!”然后向两个丫头问道:“你们可见到林姑娘了?”两个丫头心惊胆战,生怕悄悄话被林姑娘听去了。宝钗扑蝶一直为人所诟病,认为是她心底狠毒的表现,但是事实上这个事件并不能给黛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伤害。王熙凤的思维灵活性更是功夫非同一般。正如王蒙先生所说:“王熙凤其人虽然没有高水平的战略眼光,个人品德上也颇可非议,但她的精明强悍机变却使她成为能够胜任贾府的日常管理的唯一的、无可替换的人物。”

2.表达能力

(1)口才王熙凤言谈爽利,说话风趣,素日善说笑话,肚内有无限的新鲜趣谈。元宵节家宴上,凤姐要讲笑话,下人们纷纷开心地去叫亲属来听笑话,可见其语言表达能力之强。山东大学张瑞芳教授曾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薛宝钗和贾探春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她们的诗词水平上就可看出来,宝钗的诗词水平与黛玉难分伯仲,探春的诗词水平虽不如钗黛二人,在贾府的姐妹中算是出类拔萃。

(2)反应快反应快慢与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有关。心理学研究认为,王熙凤是典型的多血质气质类型,贾探春是典型的胆汁质气质类型,薛宝钗是多血质和胆汁质的混合型。这三种气质类型都是外向型,精力充沛型。林黛玉是典型的抑郁质气质类型,内向、易倦、孤僻。

(四)雅俗共赏

雅指的是知书达理,俗指的是世俗事情。管理者要做到上上下下都敬服,需要做到两点:

1.懂礼日常生活中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貌似随意说笑,其实从未离过正谱。贾母说:“我喜欢她这样,况且她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里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她从神儿似的作什么。”(三十八回)围绕贾母生活所展开的谐趣横生,欢乐活跃的场景,几乎都是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五十四回)的效应。既表现了她对老祖母的一片孝心,又表现了她千方百计讨老祖宗欢心的心计。凤姐在贾母跟前的承欢取乐,是其他小辈所不敢为也不能为的,是她独有的才干———“心眼子“和”巧嘴儿”的绝妙结合。在贾琏娶取尤二姐的问题上,她抓住了“国孝”和“家孝”两重违礼的把柄,牢牢地把握了事情的主动权。

2.懂理理就是道理,做事的智慧。凤姐再强悍,也要讲理,做事情要能堵住别人的嘴,就是俗语说的“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了”。在秦可卿的丧事上,凤姐的风度无人能敌,“一应张罗款待,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俱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珍贵宽大,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十三回)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见到凤姐时,凤姐的表现既不失贵族少奶奶的身份,更不失热情。“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地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第六回)

二、结语

《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书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反映了一定的心理规律。性格的养成与家庭环境和参加的实践活动有密切关系,其中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做得更好。

作者:赵冬梅 王雪艳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心理学研究论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实现手段。如何进行跨文化教育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专家和学者们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教育心理学取向为指导,以学习者的认知、感情(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为切入点,着力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心理学

引言

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需求,更是当今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保证。国际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水平,这是外语工作者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任务。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颁布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文件,首次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这一文件的颁布为国际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纽带和桥梁,是传播本国文化、吸纳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要组成部分和环节。跨文化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门独立的、新增的学校课程,它更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尤其是与外语教学紧密结合。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除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跨越文化背景,传递异域信息的必要桥梁和手段,也是衡量跨文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数和外化标准。但是,究竟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者们具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Imahori和Lani-gan(1989)研究称,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具备恰当的动机、知识和技能水平。贾玉新(1997)指明,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少由基本交际能力、情感和关系能力、情节能力和交际方略能力组成。此外,张红玲(2007)也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指应具备一定的文化和交际知识,同时还要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跨文化场景中,并且从心理上不惧怕,主动、积极、愉快地接受挑战,而且,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杨盈和庄恩平(2007)则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需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还要重视跨文化意识、思维能力、非语言交际及交际策略等方面的重要性。虽然学者们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观点不一,但是研究者们积极归纳总结,从不同定义中找出共同之处。故而,本文以胡仲文的概括总结作为本文探讨和研究的基础,即以认知、感情(态度)和行为这三个层面的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内容。胡(2013)指出,“在认知层面,学者们指出要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交际者不仅需要一般文化的知识,还需要具备特定文化的知识以及关于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人文、宗教、习俗等各方面的知识。感情层面包括交际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对于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等。行为层面主要是指交际者的各种能力,如语言能力(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非语言能力、变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异文化环境中做事的能力等。”

二、教育心理学

自赫尔巴特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五步教学法”以来(即准备、提示、联系和比较、概括与总结、实践应用),教育科学化的观点便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代教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已经十分科学化、系统化以及独立化。教育心理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心理学原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其发展已日渐完善,并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系统化独立化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一般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与学的制约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张大均,2005)。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充分重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原理,着重分析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及要求,且结合自身教学条件,做好教学准备。但,究竟什么是教育心理学,长期以来,研究者们意见不一,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与阐述。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一类是把教育心理学看成是一门研究人性的科学;第二类是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心理规律作为教学心理学的主要任务;第三类则是主张兼顾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董刚,2010)。第一类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Thomdick及Judd。而第二类观点中,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多侧重于学习者,主要代表人物有Welton及Starch。第三类观点则较为全面,从教与学的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二者与学习的关系,主要代表人物有Gage和Berliner。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直接将其分为两类对抗性的观点,即一类是教育心理学看作是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实验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第二类则是将其看作是教育情境中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是独立的应用型学科(叶浩生,2012)。就学习理论而言,教育心理学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主要流派。其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是教育心理学的学者们所最为广泛讨论及研究的理论派别。本文也以这三大理论派别为指导,从认知、感情(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出发,探寻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

三、理论应用及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经不言而喻。广大研究者和学者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都对外语教育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和论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而言,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也有很多,如生理因素(年龄),认知因素(认知风格、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情感因素(动机,动机归因,自我效能,自我概念,自尊及焦虑),社会文化因素(语言态度、文化适应、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等。1.认知主义学派认知派认为学习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完形或认知结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主张对学习问题应注重对内部结构与内在条件的研究。其突出之处在于肯定意识及主观的能动作用。从外语学习角度而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其意识到外语学习,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涉及面积广泛,可以是特定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及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常识,故而能与学习者的固有知识建立相应的紧密联系,更新现有知识体系。这也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的先决条件。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做好课程设计,尤其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未来的职业走向,从未来职业要求出发,为学生有选择地介绍本国及他国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固有知识可以被看作是影响学生理解和认识新知识的内部结构和条件,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实现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一般和特定文化知识。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辅助者和启发者的角色,教学设计和实践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学”上,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完成由被动学习到独立学习的转变。同时,从认知角度出发,教师应帮助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习效果,如此,学习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习者进一步自主学习、自我指导以及自我管理。在教育心理学的各大派别中,教师的角色早已从以往传统课堂上的主导者逐渐转变为协助者及组织者的作用。学习者的自主能动性和自我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学习过程的源动力和推动力。2.本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马洛斯和罗杰斯,主张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其典型教育主张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学习主体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并且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同时,罗杰斯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自由的,而自由学习是有意义的。在其列出的10条学习原则基础中,提到“学生倾向于拒绝那些引起自我组织变化的学习”,同时“当外部威胁逐渐降低时,学生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引起自我组织变化的学习内容”。在外语学习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文化沟通和理解过程中难以跨越的鸿沟,这种差异便是“引起自我组织变化的学习”,会对学生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造成冲击或冲突,故而学习主体往往“倾向于拒绝”。在情感上的表现则是,学习主体对异域文化的不熟悉和不理解,容易造成学习主体对外语学习的畏难情绪,产生情感上的恐惧,进而容易缺乏学习动机,产生焦虑情绪,并造成学习主体自尊心上的打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及准备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降低“外部威胁”,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包容度,如此学生才会“察觉”和“同化”相关学习内容。此时,在实际教学课堂的组织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情感上的细微变化,引导学生逐步从“拒绝”到“同化”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深刻理解本国文化,比较异域文化差异,进而最终达到尊重他国文化,包容异域文化的目的。同时,从情感(态度)角度出发,教师还应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动机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学习,而教师作为辅助者参与其中。3.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提倡以“刺激—反应”为原理,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语言是一种行为活动,可以通过反复刺激和反应,重复操练形成语言习惯,为学习者输入足够语言材料,进而达到输出的目的。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注重语言材料的输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外语使用能力。同时,较为普遍的语言练习场景则是对语境的模拟。学习者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场景的模式,熟悉语言环境,增强学习者对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该理论多应用于语言技能的磨练与提高,但对于非语言技能等能力的培养,仍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渠道。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要为学习者营造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语境,给学生实战训练体验。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得到理想的“效果”,并从中“学习”。行为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反复“刺激”的强化练习,使得行为习惯得到改变和加强,由此产生与美国的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便是外语学习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实际交际语境的不断观察、模拟和演练,鼓励学生克服对文化差异的不适感,习惯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沟通交流。

四、总结

外语教学的心理过程,既包括教师的心理及认知,也包括学生对外语课堂的依赖与认可。教学“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自我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张庆宗2010:147)。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层次、多角度以及全方位的参与,教师要从教育心理学的维度出发,积极把控学生心理,从认知、感情和行为三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度和包容度,熟练语言及非语言技能,夯实心理素质,增强异域文化适应性,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困难与难题。

作者:高姝 康立敏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