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筑工程论文

时间:2022-05-29 09:40: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双重语境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的U型玻璃

摘要:本文从技术和设计两条线索解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的U型玻璃:一是以C楼的U型玻璃为对象,分析其物理、构造性能;二是从设计意图出发,试图还原建筑师在技术之外的设计考虑。两种视角相互交织,探讨了同一效果在不同语境下的多义逻辑。

关键词:U型玻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材料

1 关于U型玻璃和C楼

作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楼的扩建部分,用于办公和研究生教学的C楼安静地坐落在校园的西侧。(如图1)用地局促、紧邻校园围墙、没有直达道路等限制,让这座七层高的建筑似乎隐匿在校园一角。但从远处望去,使用淡绿色u型玻璃的外立面和周围环境交相辉映,又似乎暗示着这座建筑的不平凡。

U型玻璃在设计建造C楼的2004年,确实一种名副其实的新型建筑材料。这种通过先压延后成型的方法连续生产出来的,因其横截面呈“U”型而得名的槽型玻璃,有着理想的透光性、隔热性、保温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不但用途广泛、施工简便,而且有着独特的建筑与装饰效果。和传统建材相比,有着显著的特色。

而04年C楼的建设,也正是一种对立于“旧”的宣言式表达。在被人遗忘的场地、混乱的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这个由全院教师民主投票选出的“新”设计,似乎有一种跟“新”材料之间的耦合。

从建筑师的个人情感来看,选择U玻和清玻这样的新式组合来表达对立面组织逻辑的理解,对于作为新生事物的加建系馆来说,并不那么令人意外。

2 在材料运用中实现建筑自身形式的“消解”

从D楼顶层的走廊望去,C楼的南立面在视线中简洁地渐次展开。U型玻璃、透明玻璃、素混凝土和镜面不锈钢板的组合让建筑统一在一种安静的青灰色调之中。整个立面之上省略了遮阳构件,省略了一切产生阴影的装置。抛却了建筑体量虚实、构图均衡比例束缚的立面,反倒让人的活动在清晰和模糊之间忽远忽近,消解在环境之中。

2.1 C楼南立面U型玻璃的构造方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C楼所使用的是双层U型玻璃构造,(如图2)u型玻璃分别由W型、U型的PVC缓冲垫固定于室内结构层,从而有效防止玻璃这种脆性材料和连接件磕碰造成损坏。PVC件由塑料膨胀螺栓固定在水泥墙面,每隔400-600放置一个但不得少于三个固定件。垂直放置的U型玻璃固定好上下两端即可让自重通过自身材料传递至地面,有效避免了水平放置时需要借助角钢传力的麻烦。

为了强化U型玻璃在光线下的平面效果,建筑师通过将玻璃外表面和混凝土外表面齐平的构造方式未消除光影,建筑立面除了凹凸的阳台之外,仿佛平面的一个整体。那些暗示着体量感的三维光影因此被消除,对当时施工条件的冒险换未的是建筑在视觉表现中的轻质感和消隐感。

2.2 C楼南立面U型玻璃的立面秩序

而在建筑立面上,U型玻璃竖向线条的横向重复所营造的秩序感(如图3),则得益于其自身的型材特质。它不像普通平板玻璃那样便于按照形状切割,也不像钢板那样可以弯曲,U型玻璃的材料逻辑就是排列和组合。而其特殊的透明度和颜色特点,使其不仅仅是多种立面材质的过渡,更起着联系室内外的作用。具体到房间单元来看,U型玻璃组合成片状外墙,上下两两对齐形成联系,水平凹凸相间构成对比,在自然光线的作用下,建筑的南立面的材料逻辑便自动生成。

对于C楼来说,建筑师肯定没有忽视光线要素在建筑氛围中的重要存在,只不过明暗不是单纯依靠建筑形体的变化直白反映,而是经由材料的质感侵入人的视觉。以U型玻璃为代表的多种材料如何在作为环境媒介的界面上表达出内部空间的组织逻辑,是建筑师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三楼及三楼以上朝南部分为大空间的研究生教室,这片南立面基本是一个不能被远距离整体看见的面,于是设计师用U玻和清玻的组合回应了斜向视角早晚阴晴的微妙变化。而北面小工作室、大的公共空间以及楼梯间也对应着相应的玻璃形式。

2.3 没有外遮阳的建筑南立面

对比周围建筑醒目的遮阳构件,C楼南立面上的一大显著不同就是没有外遮阳构件。(如图4)虽然隐约可以看到室内加设的双层遮阳卷帘,但夏季南侧研究生教室的室内热环境还是令人堪忧。尽管U型玻璃漫反射的光学属性削弱了阳光直射的不舒适感,但从技术角度来看,通过织物或者金属材料对南立面进行遮阳改造还是显得十分必要。织物遮阳卷帘能够根据天气状况灵活调节,而金属遮阳构件清洁方便,风格易于协调,都是理想的遮阳改造方式。

但为何在历次教学楼的改建中,外遮阳构件总是没有出现在建筑立面之上?笔者推测是出于整体构造策略的考虑,希望以各种材料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连接为原则,以简洁理性的构造方法达到物质形式的差异化和轻盈化,从而实现对于建筑形式的消解。于是,任何立面上的多余装饰,甚至是虽有着遮阳功能但会破坏立面材料感觉的构件也全都被果断舍弃。

U型玻璃构造的非理性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C楼是一座“形态”退后于“材料感觉”的建筑。建筑师在这里尝试通过U型玻璃等材料组合未消解建筑的形式感,从而实现了材料冲击力大于造型冲击力的初衷。在这样的逻辑下,无论是南立面的比例秩序还是坚决不用外遮阳的固执,都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3 材料和设计之间的矛盾和解决

走入建筑室内,南侧研究生教室的双层U型玻璃在不同光线下折射出变化的色彩,将室外景色朦胧成一片,使室内空间的纵深感在视觉中消失殆尽。但不可否认,作为经常使用的房间,使用U型玻璃、没有外遮阳的南向教室的空间舒适度、建筑安全性和节能性一直都是大家争议的焦点,如何平衡建筑设计中的效果和使用的矛盾一直是一条建筑师不断挑战自我的漫长道路。

3.1 材料和热环境性能

3.1.1 气候条件对窗的影响

从气候分区来看,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上海有着①夏季极端气温高②夏季静风率高③冬季寒冷④冬、夏季节湿度均高等特点。夏热冬冷地区冬夏气候的极端性对建筑的窗户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除了夏季防热之外,在冬季白天希望能引入更多的太阳辐射以降低采暖能耗,而在冬季夜晚又希望增加窗的保温能力以减少室内热损失。因此,研究U型玻璃对于相应房间的热环境影响,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而U型玻璃除了在大片使用时可能出现眩光之外,具有构造简洁、造价便宜的特点,且双层U型玻璃的光影效果和保温性能丝毫不亚于幕墙,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优势。

3.1.2 冬季热环境实测

3.1.2.1 测试时间和现场条件

具体测试地点选择使用U型玻璃的C楼312房间和使用普通透明玻璃的B楼205房间,测试时间选择冬季日照最短的代表性天气:2013年12月24日,该日为多云天气,最高气温为7℃,最低气温为0℃。

3.1.2.2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见表1)

12月24日为多云天气,在8:00~20:00时段室外平均气温达到5.4℃,当日测得室外最高气温为7.5℃。装有u型玻璃的房间(31 2)平均室温达到9.2℃,高于室外3.8℃。时段最高室温12.0℃,最低8.1℃;使用普通玻璃的房间(317)平均室温为8.4℃,高于室外3.0℃。时段最高室温12.6℃,最低7.8℃。(但考虑到两房间面积和人员数目不同,可能造成实验结果误差)两个房间的室温波动都相对较小,属于舒适温度范围,最高室温和最低室温的出现时间与室外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一致。使用u型玻璃的房间比使用普通透明玻璃的房间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3.1.2.3 使用者感受分析

调研测试的日期为12月25日,教室里有不少正在赶图的同学,于是笔者对其进行了访谈并对当时的热感觉进行了记录。10:00~15:30两个房间从事画图和做模型的同学感觉比较舒适,不需要开空调也可以进行正常活动,但其他时间段感觉稍冷。但从16:00之后安装普通玻璃的房间靠窗一侧感觉较晒,装有U型玻璃的房间因为漫射作用西晒感觉有所缓解,但还是将遮阳窗帘放下,来防止造成的电脑屏幕眩光等问题。

3.1.2.4 调研总结

实验证明,C楼建筑外墙采用的对排U型玻璃幕墙构造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根据国家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年的检测数据,其传热系数可以达到2.3w/m2・K),在冬季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辐射,提高了房间冬季的室内温度。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也造成了太阳透射率过高,容易造成对室内的电脑使用者造成眩光或屏幕反光现象。

但与其把大面积U型玻璃幕墙的弊端看成是一种设计的失误,还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为了空间效果的牺牲。U型玻璃在室内将室外光线和模糊的外部景色压平展开在玻璃表面的特质,让房间的使用者在大部分时刻可以感受到光线的细微变化,而不是作为具象的外部呈现。用光线和材质取代空间透视,正如从外部观察建筑一样,才是技术之外的设计初衷。

3.2 材料和安全性

U型玻璃在C楼中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立面围护结构,同样也大量运用于室内分隔之中。贯穿建筑的直跑楼梯一旁,半透明U型玻璃的柔性界面和混凝土的刚性界面相得益彰,借着从屋顶采光井射下的天光,很好地控制着教育建筑的整体氛围。

从构造角度来看,普通U型玻璃作为独立单元组成构件用于建筑,在受到;中击破坏时,呈现单元破坏的特征,即仅冲击点所在的U型玻璃破坏,周边的玻璃单元保持完好。但作为教育建筑用材,其仍然达不到安全玻璃的规范要求,这一度给建筑师和使用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出于整体氛围的统一和内外组织逻辑一体化的考虑,在不更换材料的情况满足规范要求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让普通U型玻璃满足安全玻璃的规范要求,使用单位花了百万元的代价将其做了贴膜处理,提高了构件抗穿透性能,使其内片玻璃破坏荷载远高于同厚度的钢化玻璃,才解决了规范和效果之间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4 结语

当技术和设计不再孤立地停留在各自的语境范畴,而是统一在建筑师从最初想法到最终效果的不断尝试之中,那其中各方面的困难、局限、妥协,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建筑上留下独特的痕迹,等待使用者的阅读和发现。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选择使用u型玻璃,就是这样的一次通过材料建构未表达和深化设计的成功冒险,基于设计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并最终实现设计理想。在双重语境之下,即使只是顺着细节的蛛丝马迹,我们也能发现设计过程的精彩和有趣。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摘 要 运用建筑色彩学原理,对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进行分析,通过对色彩的感知认识,分别从色彩学和建筑学的角度讨论色彩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建筑色彩学 感知 主体色 辅助色 点缀色

1校园建筑色彩设计

校园建筑色彩设计应抓住校园的主体色调,并通过辅助色与之搭配。教学楼、办公楼的色彩设计主要以宁静色调为主,以营造安静、和谐的色彩心理环境。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性建筑,其整体色彩应以鲜明大气为主,兼有娴静文雅的气质,体现出图书馆特有的地位及特征。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作为其主要居住者的学生而言,色彩对其建筑物的色彩的感受及各种心理、生理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如采用一些浅绿、淡蓝、米黄等素雅而不失色彩的颜色,同时要与整个校园环境色彩相协调。

2以中国地质大学建筑现状色彩分析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色彩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及功能可分为教学科研楼建筑色彩、宿舍楼建筑色彩、服务用房(弘毅堂、食堂、浴室、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色彩。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调研数据的综合分析、整理归纳,依据以上类别重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2.1教学科研楼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冷灰色调为主,主要为浅灰色、奶白色、淡粉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桔红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大红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教学科研楼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涂料;部分教学楼采用贴面砖、玻璃幕墙,教学楼门头局部采用大理石贴面、金属板。

2.2宿舍楼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豆沙色、奶白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墨绿色、中黄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宿舍楼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涂料。

2. 3服务用房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淡粉色、奶白色、浅灰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豆沙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天蓝色、蓝绿色、深红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服务用房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贴面砖、涂料,金属板。

3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存在的问题

3.1新旧建筑色彩不协调

新久建筑之间缺乏呼应,不够协调,每个建筑本身各自追求某种形式,表现某种个性,独善其身,使整个群体建筑色彩杂乱无章。

3.2颜色过多或配色不当

色彩明度过高,加上大部分建筑采用涂料的缘故,表面成褪色状;一些地方色彩选用不当,缺少内涵,甚至产生了色污染。

3.3区域划分不够明确

没有建立统一的校园色彩基调,可根据学校各部门的功能性质划分区域,制定各自的主色、辅色和点缀色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色彩管理控制体系。

3.4 缺少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由于盲目地跟从现代化,缺少了因社会和自然等条件形成本校独特的传统用色。一座有悠久历史的高校校园的色彩凝缩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校园的文明特征和文化内涵。

4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意向

4.1特征分析

4.1.1整体适应性特征

遵循高校校园景观及建筑色彩的整体适应性,西区新建操场采用高纯度、低明度的砖红色与草绿色相间的颜色,在视觉感知中被称为“前进色”,而操场作为西校区视觉的中心,周围建筑应与之形成呼应,在色彩上应趋向于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后退色”为主,这样可使空间感觉明快,减少封闭感和压抑感。

4.1.2文脉性特征

校园建筑色彩应浓缩学校的校园文化及发展历程,中国地质大学自搬迁到武汉起,建筑主要以简洁、大方、明快冷灰、暖灰颜色为主,从历史文脉这个主线考虑,在颜色的选择上也应遵循之前的特征,形成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4.1.3个性化特征

作为有地质学科特色的文化性教育场地,学校建筑除逸夫博物馆抽象表现了地质板块碰撞及地壳运动的动态,其它建筑过于呆板,缺少校园文化特色,从颜色及材质考虑,在遵循整体暖灰主色调的基础上,打配以冷灰色,以体现地质学特色。

4.2功能分区设计

(1)教学科研楼建筑选用色彩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系(米黄色、浅褐色)陶瓷面砖为主;辅助色以奶白色面砖、咖色玻璃幕墙进行搭配。

(2)宿舍楼选用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系(砖红色、奶白色)陶瓷面砖为主;辅助色以深咖色进行搭配。

(3)服务性用房选用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淡粉色、豆沙色)面砖为主;辅助色以奶白色面砖进行搭配。

5结语

校园建筑色彩景观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但色彩在保护和发扬地域文化、建设优良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何在发展中求得地方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保证具有和谐美观的校园环境,解决好历史――现代、传统――科技、保护――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大学建筑的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探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新建或扩建大学内建筑的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设计实践,提出大学建筑应注重教学主体关系和教学技术手段变化的观点,阐述了大学建筑中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转换的可能性。以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教学空间,为提高大学建筑空间设计的质量,使大学建筑空间不再是单纯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同时也满足现代教学活动对教学场地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教育建筑,教学空间,交流空间,设计与利用

1、理论与分析

1.1、教学空间的定义

教学空间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场所。脱离了教学活动,教学空间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在定义上,教学空间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空间是指一切教学行为活动所发生的地方,比如师父带徒弟作业的工厂、大人带子女去动植园认知自然等。

1.2 教学空间常用的布置方式

教学空间布置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5 种,它们分别是:围绕核心筒布置、围绕走廊

布置、走廊单面布置、围绕中庭布置与混合式布置。

(1)围绕核心筒布置

围绕核心筒布置主要是指教室围绕交通核排布。这种布局方式的优点是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功能流线较为清晰。缺点是走廊光照不足,无法形成展示空间。但可以通过灯光设计来弥补这个缺点,使走廊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2)围绕走廊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是将教室围绕走廊排布。 这种布局方式的优点是人流通畅, 功能简单,十分实用。缺点是若走廊过长,层高较低的话同样会产生光照问题;并且人流疏散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不容忽视。

(3)走廊单面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是第二种布置方式的简化,即一般是一排教室排布在一条走廊上,优点是采光十分充足。但若是教室排布数量较多时占地面积会变得十分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空间浪费。

(4)围绕中庭布置

围绕中庭布置主要是指在教学楼内部设计一个中庭,所有教室围绕中庭排布。优点是方便学生下课时可以在教学楼内部活动,但一般只适用于层数不高的教学楼,若中庭面积不是很大的话使用率也会有所下降。

(5)混合式布置

混合式布置顾名思义,是指将以上一种或几种布置方式通过设计组织到一栋教学楼中,优点是流线清晰,不易产生人流交汇,但需要增加楼梯确保人流疏散,建筑造价会有所提高。

1.2、交流空间的分析

从诸多建成的高校教学建筑中,我们不难发现:相比常规的教学楼而言,交流空间的比重明显加强。笔者认为这是大多数建筑师在项目设计中,重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交流活动的结果。

在新建成的高校教学建筑中,建筑师采用多种空间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来增加交流活动场所:有的结合交通空间(见图1),采取扩大门厅、局部放大走道、加宽辅助楼梯等处理手法来增加;有的结合共享空间,采取立体化中庭、设置边庭、放大端厅等处理手法来增加;也有的直接整体架空底层作为全开放的公共活动平台,加强建筑内外部的相互交流

2、空间设计内因:高等教育变革所带来的教学环境的变化

2.1、教育手段的变革要求

现代高等教学体系中,知识、信息不再是仅靠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学生在课本上记录的形式来传递,主要靠多媒体、投影仪、远程视频等现代教育手段,更为直观的、生动的传播。教育手段的变革,要求新的教学楼为现代高等教学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场所。

2.2、上课形式的变化

传统课堂上,讲究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辅的教学关系,采用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上课形式。然而在现代高等教学体系中,上课形式也由传统的听讲式向相互讨论式、导师辅导型转变,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见图2)。

2.3、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教育学家阿什比认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变革,教育也发生了变革;他认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教育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原始生产方式解体之时,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从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第二次是书写工具和文字的出现为前提,教学手段从口口相传变成了文字传播的方式。第三次变革在于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的发展,普遍采用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第四次始于二十世纪初,现代新型电子科学技术普遍用于教学活动,至今仍方兴未艾。

不难看出,四次教育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特别是第四次教育变革,光电磁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尤为显著。

3、新教学、交流空间的建设

3.1、科教兴国战略科

教兴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加速了全国各地高校校园硬件的建设力度,促进了各大城市大学城、城市高教园区的规模化建设。

3.2、新教学楼设计实践

在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气息的湖南大学中,研究生院楼作为一幢实验、科研、办公的综合性教学建筑,其内部空间设计引入了复合界面的理念。

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为了让其使用者的内在特性能充分地在建筑空间及布局中得到体现,尽可能摒弃传统的中间走廊两边用房的做法,故在设计中引入“复合界面”的概念。即在各类用房之间引入一些不确定的、随意的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驻足休息、交流,观赏风景。尽管用地极其局促,可供发挥的余地不大,但在设计中还是尽可能地安排了这样的空间,如底层宽敞的门厅,其南北向的落地大玻璃连廊可以将外面景色充分引入,同时在边角一侧留有安静的休息空间。再如各层走道并不全是同一宽度,而是结合用房在多处局部放大,形成“厅”的概念,创造出学生交流、停留的空间等等。(如图3、图4)

4、教学空间的功能布局及使用

教学空间的功能布局具体是指教室与教师准备室之间的功能组织方式。教室准备室,是教师准备上课所需器具,课间休息的场所,其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20㎡。有时也可作为办公室来使用,因此也称之为教师办公室,这种情况下面积一般按照使用人数来确定。

教学空间的功能布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联排式、附着式与嵌入式。

(1)联排式

联排式主要是指教室与教室准备室平行排列,空间组合方式多种多样,若教师人数不多,不需要过多的教室准备室,可以两间、三间或多间教室共用一间教师准备室:若教师人数很多的话,也可以每间教室旁都设置一间教师准备室。这种布局方式是现如今使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2)附着式

附着式主要是指教室准备室附着在教室空间上,这种布局方式下教室准备室面积一般都较小,或者干脆设计成为柜子摆放在走廊并紧贴教室空间。这种布局方式优点是占用面积较小,但容易阻碍走廊交通,并缺乏私密性。这种布局方式在实际中应用不多,若做成柜子一般也是给学生使用。

(3)嵌入式

嵌入式主要是将教师准备室设置在教室空间内部,这样设计占用面积小,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但从另一方面说,挤占了教室内部空间,减少了教室空间的使用面积,不利于教室的使用。

5、结论

本文以国外新学校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某大学研究院楼的内部空间设计感受,分析了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的影响,并阐述了新大学建筑中教学空间和交流空间转换的可能性。校园建筑的设计不应是简单的满足任务书功能要求,而是通过研究空间场所中活动的主体关系,以及满足教学设备环境要求,来进行综合考虑设计。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看中国建筑材料的变迁

摘 要:随着中国建筑材料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建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从中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四幢教学楼的立面材料设计及选用,来分析建筑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风格;建筑材料;建筑细节

1 前言

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内的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建筑群,以其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立面设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而承载其立面设计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更是建筑材料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现代建筑发展之初,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受材料加工及施工水平的限制,建筑材料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得到不断的丰富,进一步推进了建筑设计的繁荣。而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及后续的立面改造所选用的立面设计材料正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折射出新中国以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

2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规划设计

2.1众所周知,同济大学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思想精髓是基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而同济大学文远楼(A楼)则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文远楼建成于1954年,为三层框架结构,采用自由式布局;非对称形体组合;合理的平面流线;简洁的立面风格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深刻演绎,这种风格的建筑在现在看来比比皆是,但在上世纪50年代,却是全中国极为少数的现代主义建筑,文远楼的出现是中国建筑师对现代主义风格在中国的延续。

从现代主义风格出发,建筑师将立面风格与平面功能有机联系,在阶梯教室位置,将立面条窗沿地坪升高趋势依次升高,以反映室内空间的真实变化。

建筑的墙面选用了涂料以突出建筑原有的体块关系,配合大面积钢窗以体现建筑现代性的一面。选用涂料固然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有当时情况下社会经济状况的现实原因,当时涂料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外墙材料,由于涂料可以创造出最大面积的整体无缝效果、又能为建筑提供任何想表达的色彩要求,而且涂料的成本及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运用涂料得当能达到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在设计中结合建筑的体块变化、虚实对比、色彩映衬、阴影效果、 分缝形式及比例推敲等手法创造出形式的美感。可以说文远楼的外立面用材正是涂料这种材料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发展初期的典型应用。

2.2 1987年建成的明成楼(B楼),形体简洁、富有雕塑感,特别是建筑局部采用倒角,让建筑拥有了显著的现代主义特征。建筑在平面布置上采用了自由式布局,进门大厅正对采光中庭,中庭左侧为教师行政办公用房,三面围合与一侧采光中庭围合一个公共空间,可用于展览、演讲及学术交流,右侧也设置一个中庭,利用南北教学楼及一侧报告厅形成围合空间,大台阶将二三层联系在一起,在一二层之间加建了钢制大楼梯,将人流从入口大厅引入教学区域,既实现了建筑竖向的交通联系,又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明成楼的外立面利用废铁屑与陶土烧制出的暗赭红色面砖,因此也得名“红楼”。在南立面后期的立面改造中,加建了银色遮阳百叶,为古老的红楼增添了新的活力。

陶土面砖的饰面是自涂料饰面后,在七八十年代流行于中国大地的一种建筑材料,出于对传统砖墙的追求,同时为适应现代饰面材料所追求的轻、薄的要求,酷似砖面效果但厚度较薄的面砖出现了。

2.3 2004年建成的建筑城规学院C楼,是一个实验性的校园建筑,它不同于同济其他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建筑,是一个新材料、新工艺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建筑外立面裸露的清水混凝土、U型玻璃、镜面不锈钢片,还是内部的树脂地面,都是新世纪以来开始风靡建筑界的新材料,也正是由于这一点,C楼一直是业界争议的一个焦点。虽然如此,这样的一个实验性建筑,作为教授未来建筑师的一个场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单从建筑材料这方面来说,就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建筑材料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们对材料及构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C楼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C楼在建筑的墙体部分采用了清水混凝土,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以其作品中精致、柔美的质感完全打破了人们对混凝土简陋、粗犷的印象,使人们认识到了清水混凝土的无穷魅力。C楼立面材料另一个主要材质是U型玻璃,具有施工简便、自重轻、耐候性、耐久性好、透光不透视、无需二次装修等诸多优点,故在建筑的内外均可以使用。另一个使用在C楼北立面的特殊材料是镜面不锈钢板,由于不锈钢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自洁性好便于清洁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室内外装饰,C楼的尝试可以说是在国内开创了大面积使用镜面不锈钢折板的先河。C楼地面采用环氧树脂地面,将原本用于工业建筑及低成本建筑的地坪漆带入设计师的视野,它能创造出大面积无缝地面的效果,又有耐磨、耐水、耐冲击、耐腐蚀及易于施工等显著特点,它的配色也可以满足任何设计师对色彩的要求。

C楼对材料的选择、应用和顺利实施,反应了建筑材料在中国建筑市场的长足发展,也体现了设计师对建筑材料及其性状的熟悉和运用,这种大胆的尝试,在一个以建筑设计见长的校园里伫立,是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意义的。

2.4 D楼始建于1978年,作为建筑城规学院的基础教学楼,于2010年进行节能改造,对外立面进行了改造设计,运用了最新的立面设计手法,在保留建筑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的前提下,将建筑包裹于一层可活动的金属板表皮之下,使建筑有了崭新的面貌, 在建筑北部加建了钢结构楼梯及平台将建筑与环境取得关系。立面表皮的构造材质主要采用穿孔金属板,并通过特殊的构造系统,将金属板实现可以移动、转动,以便调节遮阳的效果。金属板外立面装饰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墙体材料,它是以各种金属板为原料,通过冲孔机械将板材局部呈规律性地打出各种孔洞,形成特殊的质感肌理。穿孔金属板具有透光不透视、可以通风等特点,在国内应用最多的是穿孔铝板。通过对特殊构造的处理,将墙面设计为双系统墙面,就能有效的调节建筑物的遮阳系统,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3 结束语

纵论同济校园内ABCD楼的立面设计选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材料在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建筑设计师水平的不断提供,我相信有越来越多设计师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建筑材料,正如路易斯.康所言:“……如果你忠实于材料,并知道它究竟怎么样,你所创造的东西就会是美的,千万别把材料用到次要的用途上,不然它就会让别人来忠实地使用它”。材料科学、建筑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不断创新的设计思想不停歇的催促着他们前进的步伐,作为一名有追求的职业建筑师必须对新知识保持应有的热情、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为自己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研究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开放式教学方法及其对中国建筑教学改革的启示,分析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学方法和普通工科大学的不同,从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方面介绍了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育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要开设的课程和要完成的项目设计作了简要的罗列。

关键词: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教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Universitt der Künste Berlin)有着300年的发展历史,是一所艺术门类综合的高等学府,目前拥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和表演艺术学院,也是柏林两个有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之一(另一所是柏林工业大学)。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教育制度上采用德国高校典型的Dipiom体系,也招收和培养博士生。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英、美以及中国的有所不同,没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之分,只是分为低年级阶段(Grundstudium)和高年级阶段(Hauptstudium),这是两个很明显的分界,毕业以后称为Dipiom。美国和中国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到德国留学,德国的高校只认定这些学生相当于完成了德国的低年级阶段,可以从高年级阶段开始就读,目前中国把在德国取得Dipiom学位认定为硕士学位。

作为一所艺术大学中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柏林艺术大学建筑教育和普通的工科大学中的建筑专业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感性认识,重视学生创造、创意能力的培养,如重视工作模型的表现手法,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的运用。同时,规定学生要有一个学期的工作实践训练,完成真实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设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结合起来,真正体会建筑设计的内涵,促使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实践。柏林艺术大学在建筑设计领域被公认为是培养建筑设计大师的地方,在建筑界有着很高的声誉。学校的教学气氛相当活跃,充满了开放、轻松、自由、有活力的学习氛围。

一、中国一般工科大学建筑专业教学方法

中国工科大学中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5个方面:美术基础类课程,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建筑力学和结构课程,建筑技术、材料和构造课程,建筑设计训练课程。其中,建筑史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力学和结构,建筑技术、材料和构造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用讲课的方式,辅以部分练习,让学生学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会产生几个方面的问题:建筑史论课程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思维,不会去寻找新的建筑哲学思想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路;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课程太多地注重力学和结构的计算公式,而忽视了建筑师所需要的结构创新方式和能力的培养;建筑技术和材料课程缺乏综合训练的内容,忽视建筑师执业过程中对技术综合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一般工科大学中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是:建筑力学和结构以及建筑技术和材料方面的课程基础总课时较多,学生基础扎实,但是对建筑结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二、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一)教学组织

柏林艺术大学的建筑专业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低年级阶段Grundstudium(按德语直译为基础阶段),一般要求跟班上课,两年内修完。后一阶段为高年级阶段Hauptstudium(德文意思是主要学业阶段),这一阶段不要求跟班学习。德国的学生在大学阶段也常常会去设计公司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去国外别的学校学习1~2个学期,然后再回来继续学业,所以高年级阶段往往会修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学分自主选择。德国建筑教育是开放的教学组织结构,不同年级的学生经常一起上课、共同学习。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程体系均由4个专业板块(prüfungsbereich)和1个项目设计板块(projekt)组成(表1),这四个专业板块为:造型表现(gestaltung),建造和设计方法(bauund planungsmethoden),建筑历史及社会学(geschichte und gesellschaft),构造与技术(konstruktion und technologie)。各个专业板块在每一个学期均会提供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项目设计板块也会在每个学期提供3~5个项目设计课程让学生选择。学生的选课由这样的板块体系引导,修完学校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才能进行毕业设计。

德国的大学里教师比例很高。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要求必修课必须是教授职称才能开课;讲师则只能独立开设选修课。1个教授通常会再带1~2个讲师,和1个学生助理一起上课,学生助理一般在该学期选课的学生中挑选。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很多,必修课每学期几乎都开,每个版块的选修课也都会在2~3门以上。开设的选修课多了,学生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选修的课程,甚至可以在在一年内就把高年级阶段所有的课程都修完。如在2009/2010学年冬季学期的选课列表(表2和表3)中可以看到,高年级阶段“版块2:建造和设计方法(Bauund Planungsmethoden)”提供课程: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2、集体研讨模式转换、建筑设计2、园林文化和环境艺术3(现代景观设计:艺术和建筑之间)、政府的危机和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该学期就开了3门必修课和3门选修课,提供了高年级阶段板块2中规定要修的所有课程,如果学生有能力的话,一个学期就可以修完这个板块中所有的课程。

(二)教学内容

对比中国的建筑教育,在德国的高校课程中很少设有Vorlesung(讲课为主的理论课),建筑专业的课程都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上课也没有中国常用的通用教材,课程开始后,教师会开出一系列书单,或者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和课程相关的书籍。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的课程主要为3种类型。

其一,Vorlesung/übung——讲述理论课和设计练习结合,大量的“建造和设计方法板块”和“构造与技术板块”中的课程均采用这种形式授课,教师在一个学期中布置几个设计题目,1~2个星期完成,每个设计题目集体点评,当中有几次集中的讲课,讲授一些理论性的概念。Peter Bayerer先生主讲的板块2中的Baukonstruktion 2(建筑构造2)课程,延续几个学期,每学期布置4个题目,每一个题目内容都是做一个快速设计,要考虑到特殊的构造问题,2周完成。学生看到作业布置的内容后,就可以拿回去做设计,以工作模型和图纸的形式表现,2周后集中到一起,由Bayerer先生和2位讲师一起来评图,然后记下每位参加的学生的分数。学生在一个学期或数个学期完成这门课程的作业,做完4个设计后就可以拿到这门课程的学分。Bayere先生出的每个题目都会是一个特殊的场地,要求学生用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来设计完成。有一个题目是让学生用一张A0的普通卡纸,来设计和搭造一座高塔,卡纸的搭建只能用胶水,不能用金属制品加固,学生用卡纸所做的模型不能超过原有卡纸的质量。有的学生的模型可以搭到二层楼那么高,塔得越高给的分数也就越高。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去感受结构支撑的极限,和一些连接方式,对培养建筑设计中创意思维方式很有帮助。另有一个题目是要求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设计一座钢结构的学生工作室,要从山崖上悬挂下来。学生练习如何在一种极端特殊的场地中,用特殊的钢结构体系来建造一个建筑物。Grazioli先生主讲的板块2中的Stdtebau und Stadtplanung 2(城市规划设计2)课程,一个学期讲完,要做4个设计题目,每2周1个,期间他分别和2位讲师给学生讲几次规划设计方面的知识。例如一个题目是在一个10 m×50 m,高10 m的室内空间中设计一个办公场所,另一个题目是在柏林的一块场地,需要将城市中感兴趣的景点引申到该基地中,完成自己的设计。Grazioli先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城市设计需要考虑的各个要素,从室内到室外,从一块基地扩展到整个城市。

其二,Seminar——教师和学生座谈型的研讨课。“建筑历史和社会学板块”中理论课基本上会用这种形式上课,这些课程中师生互动是教学的重点。师生围坐在一起,对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在德国高校中上课是师生都很兴奋的事,课堂气氛也很随意,学生经常带着咖啡,或者一边吃三文治,一边讨论。教师只是每一次讨论会的主持者,在讨论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在关注和思考,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

其三,Projekt——项目设计课。在每学期初,教师都会公布课程的题目、内容、时间及选课条件,供学生选择。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也会规定选课的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0名学生。由于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每学期开设的项目设计课比较多,所以一般每门课不会超过10个学生选课。教授在上课的开始,会把教学大纲、具体的时间,以及设计基地安排发给学生,学生要自己去当地的规划部门购买设计基地资料和图纸。在德国规划部门里,设计基地资料都是公开的,只要花不多的钱,都可以买到设计基地地形图。学生要对设计项目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以及查阅设计规范和资料,然后绘成图纸和介绍材料,制作设计基地模型,并要反映周围的建设环境。开课2~3个星期后,就有一次集中评图,学生要逐个介绍他们的方案构思,由任课教授、讲师和学生助教一起评图。这样的评图一个学期会举行2~3次,学期末进行最后的设计成果评图。如果学生当中需要教授改图,可以和教授预约,会在每周的答疑时间进行,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的教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所以改图也往往在教授的办公室进行。项目设计课会有几次讲课,教授讲授和项目选题有关的设计内容,通常是一些设计方法和设计作品介绍。针对设计课的题目,会有相应的建筑周游参观。笔者在学习Eilfried Huth先生主讲的项目设计课 Wohnen und Stadt(居住和城市)时,就和学生、教师一起去瑞士、奥地利、德国的几个城市参观居住建筑。出发前大家将要参观的建筑资料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参观的时候可以对照了解。这样的周游对以后的设计有相当大的帮助。建筑是一种三维空间艺术,好的设计往往要亲临其境才会有体会,并且在今后构思设计的时候有助于激发想象力。

三、对中国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启示

中国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要重点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在掌握一定的“艺术性”和“技术性”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建筑学思维能力、建筑技术和结构创新能力、建筑学造型创意能力。参考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方式方法,针对中国新形势下的建筑教育,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和建议。

其一,建筑史论课由教师将建筑历史发展列一个提纲,推荐一些书目让学生先去阅读,上课的时候用座谈型的研讨课(seminar)形式,大家一起来讨论建筑历史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欲望。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小型的“学术性”研究会,成为一次建筑历史“头脑风暴”,这样的授课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记住建筑历史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利用建筑历史知识来思考和帮助自己建立建筑哲学思想。这种训练对学生成长成为大师级的建筑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二,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师并不需要做精确的结构计算工作,这部分任务由土木工程师来完成,建筑师更需要一种对结构形式与美感结合的想象力。建筑力学和结构等课程中,在讲述基本的力学原理以外,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研究结构的各种支撑方法,动手做模型来体会结构的内在关系,通过模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并且验证合理的结构体系。

其三,建筑师在对一个项目进行建筑设计时,必定会对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时代背景做深入了解,才能进行方案设计。建筑设计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由教师提出一个理论主题,或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针对主题开展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再开始方案设计。这样的设计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设计中对人文和环境的关注,使设计内容更有深度,并且形成一套独特的设计方法。

四、结语

柏林艺术大学建筑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制作工作模型来辅助设计思考的习惯。教学内容十分贴近真实的建筑设计实践活动,注重和鼓励学生探索和培养自己独特的建筑美学修养。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探究

摘要:文章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育资源、学位制度及课程设置等作了介绍,并从专业教师的角度,对建筑设计课程的题目、教学目的、考核方式作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教育;学位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特色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在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中,以其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有机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度过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现将所了解的建筑系教学情况向同行作一简要介绍。在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今天,希望对建筑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教育资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创意学院,6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制和学科整体发展优势。

(一)教学团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师以学科团队方式组织整个日常管理和教学。2001年开始,学院逐步撤掉教研室,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团队, 其目的就是可以把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每个团队由3~10 人组成,在这个基本组织中,教师有决策的自由和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以形成学科建设多方位的联系,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间的联系,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国内与国外的联系,等等 [1]。目前,全院已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团队30多个。

建筑系师资大都来自国内外著名建筑院系,现有在编教师1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0名,具有

博士学位的教师67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名。拥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1名,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Hon. FAIA)3名。外聘博士生导师中,有国内建筑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聘有贝聿铭、查尔斯·科里亚、安藤忠雄、理查德·罗杰斯等国际建筑大师为名誉教授。

全系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20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约25名,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0%。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1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25~30名左右[2]。师生比例在1:7左右。

(二)教学设施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拥有A—E五栋教学楼,教学空间非常宽裕。A、B两栋楼是以日常教学为主,包括理论课和设计专业教室以及大小报告厅;C楼以教师团队工作室为主,研究生课程有时就在教授的工作室讲授;D楼有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基地、艺术教学创新基地、中国传统家具教学实践基地等10个分基地,高密度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E楼原为设计院,现为学生专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场所,以充分实施“预备建筑师”计划。

(三)图书资料

B楼的一层为学院专用图书馆,截至2009年,拥有各学科藏书343万册,其中中文藏书277万册,外文藏书65万册。中文建筑类图书共11 986种,85 773册;外文建筑类图书共5 922种,10 396册;中文建筑类期刊共572种,980册;外文建筑类期刊共810种,14 415册[2]。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22:00,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查阅资料、自习、构思方案。

(四)学术平台

《时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设在C楼,这2本杂志都是业界权威期刊。《城市规划学刊》创刊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期刊。《时代建筑》是一本以中国建筑为特征具有国际水平的杂志,关注国际思维中的本土特征,用世界的眼光探索中国命题,强调本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具有超大即时的信息容量。

(五)实践平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服务的产业平台,同时也是建筑教育和实现“预备建筑师”计划可依托的实践平台。

两个设计院凭借雄厚的设计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计手段,跻身全国前五名之列 。借助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实力,给教学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

二、 培养方案

(一)学位制度

一直以来,高校建筑系都是五年制。从2010级新生开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率先改革学制,推广“4+m”学制,即本科阶段4年,研究生阶段2年到3年。这意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可以压缩到6年的时间。据悉,这一改革在同济大学开展之后,有望在全国建筑专业中推广。

按照新的学制要求,本科阶段,建筑学专业学生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达到相应总学分即可毕业,可获得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硕士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攻读的年限为2年、2年半、3年不等,只要修满总学分,即可授予学位。而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的建筑学双学位硕士则需要3年的时间 [3] 。

在这次改革中,硕士研究生期间强化了在设计企业(设计院)的实习时间和要求,全面加强实践课程。实践课学分比重由20.3%增加到36%,并强调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要求企业按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对教师的企业背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课程设置

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设定了建筑学派的68个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这68个知识点才能离开学校。所有课程也都围绕这68个知识点设置,以保证教学的延续性。

1.基础入门课

基础入门课程主要有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与历史、计算机应用、美术等。这类课程的讲授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定义、属性、思维方法和职业特点,以及当代建筑概况。通过图像的记录与转译、环境认知与设计思维的徒手表达、图像的采集、工程字体训练、摄影创作技法与平面构成(色彩)练习、建筑抄绘与测绘等,培养学生完整的建筑设计理论素质、技术能力和价值观,从而达到能力训练目的。

2.设计主干课

设计是建筑学本科学习的核心课程,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较大,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与原理、住宅建筑设计与社区发展、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建筑改扩建、城市设计与更新、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保持着建筑专业三维空间设计的优点,同时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方案创造能力,解决空间问题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能力,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的能力,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设计课程及周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3.实例研究和实习课程

所有的建筑教育学校大都利用所在城市的有利条件,对城市和建筑进行不同范畴的实例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以波士顿地区建筑为研究对象,宾夕法尼亚大学以费城为研究对象。同济大学则以上海及周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评论、传统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上海近代建筑研究、建筑经济与建筑法规等实例研究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4]。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4.校企培养新理念

结合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同济大学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培养新理念——“预备建筑师计划”,以解决在校学生实习与学业安排的冲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需要。通过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

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为五年制本科生,时间为第8和11学期,培养环节主要有生产实习、参观企业、聆听讲座、参与工程项目实践。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来源于企业(设计院),依托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工程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采用双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使学生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拥有解决建筑设计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预备建筑师”。

为落实培养目标,学院规定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教师应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在升入四年级时,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以使他们能专心于学业。

目前,上海市规划研究院、现代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综合甲级设计企业已与建筑学院开展了“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校企合作。

三、教学特色

(一)建造与建构

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延续德国“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自主创造、博采众长的学术风格和教学特色,特别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从入学开始,新生被灌输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创新,第二必须动手实践。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一些理论性的概念,还有很多动手直接操作的技术和经验。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建造的过程。

自2008年起,每年的5月底,建筑学院都会举行一届建造节,每组参赛学生经过8小时辛苦、紧张、快乐地建造,用纸板搭建风格各异的房子,并在里面居住一晚,真实体验了自己建造的空间,领会、把握了建筑最基本的要素——适用、经济、美观。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空间架构的认识,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济大学“以建构启动设计教学”,把建筑教育由美术型引导到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工型教育体系中,并致力于空间建构和建造教学的实践研究,采用将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构分解为设计步骤的教学方式。在设计课的教学中,采用较大比例的工作模型作为主要的表现与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建构和结构的观念(图1)。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安排学生摆砌砖墙,学生在通过砌筑分割空间的过程中,理解了建造的理念。

(二)设计课程教学

同济大学建筑教学中,设计题目的选定,以专题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教学重视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对材料结构的真实建构,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到建构在空间设计中的主动作用,从而使空间设计问题明晰化。

一年级的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概论和建筑概论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设计任务围绕建筑表现技法、建筑空间认知和建筑材料的建构设计,如里弄住宅建筑中色彩的采集、面积的对比、城市环境认知等,目的是向学生综合介绍场地、道路、纪念物、外观等基本要素。学生通过设计、模型制作及研究过程,对这些问题逐步加以熟悉(图2)。

二年级的设计课程,则注重建筑形态哲学的形象表达方面,强调在建筑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进行视觉表现。通过生成技术和空间句法,理解建筑功能及空间特征,强化空间组织能力,提高建筑综合造型能力,建立环境观念。具体任务有小品建筑方案设计、建构模型制作、小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

三年级设计课程的一系列题目设置,体现了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建筑类型不同,教学目的也不同。如区县图书馆、展览馆建筑方案设计,其训练目的是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建筑形式、屋面和楼梯构造;民俗博物馆、山地建筑和滨水建筑、商业中心等题目的设计过程则是鼓励学生对文化、地域、建筑、历史等与人类居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建筑与人文环境紧密联系。

四年级的设计课程集中在第7学期,是一项复杂性、协调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专业设计工作,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设计的特殊问题和一般规律。题目主要是旅馆类建筑、商办类建筑、商住类建筑和专题设计,如搜狐大厦建筑方案设计、时尚青年城建筑方案设计、旅游区四星级酒店建筑方案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等等。这些题目多是教师的实际工作项目,学生通过现场参观、基地勘察、模型制作、方案推敲,掌握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律,包括结构、设备、垂直交通、安全疏散及消防等特殊问题,熟悉高层建筑的造型处理方法,认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及景观的关系。

专题设计是建筑设计教学的分化阶段。通过多题目的设置,学生选择喜欢的题目或需要加强学习的方向,为发展学生各自志向潜力与选择专业方向及日后的研究方向创造条件 [6] 。在注重设计概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更强调建筑的特性与共性设计、训练方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发挥各位教师研究方向的优势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选教师所设定的多个题目进行教学。专题设计由多个分课题组成,他们包括大跨度建筑(技术性较强的题目)、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与设计、住宅设计、建筑历史理论与当代设计、校园建筑设计、建筑数字化生成、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等。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采用独立的或几人一组集体的方式进行,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要递交自己的设计成果,即集各学科于一体的最终完整的设计。

(三)专题讲座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在各个学科方向都有完整的学术梯队,校内及校际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常进行团队学术活动,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定期作研究进展报告,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要求每个团队每学期必须轮流作学术报告,同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外及国内其他研究单位的学者作报告,了解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开拓思路。可以说,除了节假日之外,平均一天一场专题讲座。

仅笔者在同济的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矶崎新、安托内·普利多克、米歇尔·舒马赫、弗兰克·盖里这些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在同济大学举办讲座。学生在这么频繁的“学术声音”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必将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材选用

同济建筑系的教师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注册建筑师;既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又在设计企业从事建筑创作。许多教师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们既从事教学,又从事创作,同时致力于此领域的学术研究。灵活、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能够及时将经验带入课堂,也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

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师大部分都不用固定的教课书,也不指定教材。他们认为,一本教材,从编著到印刷、出版至少要2年时间,这种滞后性会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跟踪学科前沿。有的教师会把准备出版的书作教案,有的教师则用自己的分析内容和研究成果作教案。课堂上会发给学生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推荐大量的参考书籍,还有大量的笔记,这些便是学生最终的考试依据。所以,虽然上课不考勤,但是学生听课积极性反而很高。

(五)考核方式

在同济建筑教学中,考试不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形式,而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和课堂讨论才是考核重头戏。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新型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在设计课程中,最客观的考核方式就是“评图”课。每一次设计交图,班里所有学生的成图将被粘贴在教室的评图板上,所有的工作模型也摆放在相应的图纸下面。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专家、外校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教师将逐一询问每个细节,捕捉每一思路,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加学生之间的纵向影响。

四、结语

同济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建筑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建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不论是教学体系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在学习同时应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取长补短,把实践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建筑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建筑人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馆扩建项目研究

摘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其建筑系馆(以下简称系馆)位于校园西南角,始建于1956年,因教学体质改革及使用人数增加的需求,在其北侧进行扩建。本文以此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系馆扩建场所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质与建构三方面方面,梳理出系馆改扩建项目设计特点及建构过程。

关键词:改扩建 建筑系馆改扩建 钢木张悬梁结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其建筑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建筑系馆(如图1)始建于1956年,为四层混合结构(三层以下为砖混结构,四层为钢结构),南北长40m,东西长18m,现有总建筑面积7650㎡。是一栋以建筑学院的教学、办公、科研和开放空间为主的综合性功能复合的建筑系馆,系馆内除专业教室外,还包括建筑实验室、报告厅、图书馆、建筑博物馆、科研所、教师办公室、以及开放空间。(如图2)

近年来,由于院系发展,使用人数的增加,原建筑面积已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建筑教育全方位开放式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实施对教育思路、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出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建立和营造开放性教育空间、教育资源优化及激发创造力的学习氛围。从2010年开始,对建筑系馆的改造、扩建、以及新建提出了多种方案,最终确定最为实际和可行的南侧加建的方式。加建部分增加建筑模型制作及展示功能。

场所与环境

建筑系馆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东南角,与主楼、西楼共同构成建筑学院办公、教学、科研区域。三栋教学楼均建于建校之初,形成以校园南门——喷泉——教学主楼——图书馆(因位于地震带之上现已拆除为绿地)为中轴线,东西附楼对称的布局形态。

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27平方米,其中南北宽8米,东西向长60米,非常狭长。此外用地内杂草丛生,需要保留原有建筑系馆排水及供暖设施。其东侧为校园停车场,面积2280平方米,主要供学校大巴车及教职工车辆的停放。西侧直接对外,面向校园道路。南侧紧挨西安城市遗产保护研究所。北侧为需要扩

建的建筑系馆。

功能与空间

当代随着多元化建筑文化与思潮的影响,建筑学的教学模式也有原小班单独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转变。因此,当代建筑系馆的功能除了需满足教学、办公、科研之外,还需有展览评图空间、多年级交流空间、自由讨论空间、中型报告空间、模型制作空间。此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馆扩建部分功能定位为建筑模型制作及展示空间。因此需要安置大型模型制作设备,如模型雕花机、木材切割机等。

建筑系馆南立面由外立面转变为扩建部分的内立面,系馆内部采光成为重大问题。扩建部分位于两栋建筑的中部,其北侧紧挨系馆,南侧与研究所仅1.2米之隔,扩建部分亦无法侧向采光。因此,扩建部分采用玻璃屋顶,顶部采光既可以满足扩建部分充足的阳光,又可以是建筑系馆间接采光。建筑空间顶部开阔的视野柔和了水平方向的局促感。但随之而来的是玻璃屋顶的夏季通风问题。为了最大节能效益,系馆扩建部分采用下开低窗,上开百叶的做法,通过自身高度产生的烟筒效应达到自然通风效果。

在与原有建筑空间联系方面(如图3-5),扩建部分作为建筑系馆的附属部分,主要通过系馆出入,将系馆内部与楼梯间相对的办公室打通,改造为通道与扩建部分相联系,方便学生进出。出于疏散的考虑,在基地内唯一对外的西侧设出入口,但为加强扩建部分与系馆的联系,需隐蔽设置。入口西花园在设计中考虑到内外环境的参透,将花园延伸至室内,形成:“自然花园(外环境)——入口平台(过渡空间)——室内”的空间序列。

屋顶考虑到排水,北侧与系馆连接处高8.1米,南侧新建部分高6.2米,顶部的设计,是此次改扩建的重点之一。其最大特点在于钢木张悬梁结构在屋顶上的应用,通过钢木结构自身的美感来塑造空间魅力,使逻辑性建构与空间艺术表现达到完美统一。

与传统的直线型钢木结构相比,张悬梁结构在受力方面,上部木梁受压力,下部钢索受拉力,受力更为均衡的同时,钢索与钢节点的加入缩小了直线型钢木结构的截面宽度,空间感受更为轻盈。这种形式还缩短了单个木材的长度,也更为经济。连接方式与传统钢木“外钢内木”不同,系馆扩建的钢木连接方式采用“外木内钢” 铰接点——铆接的连接形式,木材中心契合预制钢构件。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在于,单榀屋架视觉上以木材为主,具有整体感。同时屋架不断重复也形成了韵律。

材料与建构

主体结构施工分为三个阶段:整理场地设备管线、墙体砌筑、屋架组装安装。

整理场地与设备管线中,去除基地内杂草树木,保留原有暖管,排水管重新翻新,并留有四个1.5米×1.5米检修井,便于检修。

墙体砌筑中,新建墙体采用370砖墙,间隔3.6米配合顶部屋架位置设一道240×240的构造柱。

屋架组装安装中,结构暴露在空间中,形成多种材料由密集结点单元集聚而成的立体构成。钢木结构屋顶的构件由空间中自由灵活的点、线构成,其组合趋势是追求发挥多种材料特性的复合构件:轻巧瘦薄、节点纤细、质感光亮坚硬、色彩含蓄沉着。这也是系馆钢木张悬梁结构和构造从单纯的“追求结构支撑和构造强度”转变为“结构和构造的艺术化表现”,建筑的所有元素都被最大限度地视觉化。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浅析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及人文因素

摘要:本文以大学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学建筑设计形成历史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对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本土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针对新时期大学建筑设计中应当如何体现本土及人文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这一工作在进一步提高大学建筑设计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直观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人文因素,发展,完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作用之下,高等教育建筑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建设迎来了其蓬勃发展的崭新阶段。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教学事业受到的关注与重视度越高,大学校园建设工作的发展速度也越快。我们在认可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发展为高等教育教学事业提供必要场地支持的同时,也需要明确的认识到现阶段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个大学校园建筑空间的单一性问题比较严重,硬质建筑线条勾勒出的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呈现出了较为冷漠的环境,在此基础之上营造出的整个大学校园文化无法与高等教育所传播的人文思想向配合,人性空间在整个大学校园文化以及校园建设中的体现有所缺失;②.大学校园在建设过程当中由于设计工作不够充分,建设动作对大学校园建设区域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大学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指标比较高,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校园建筑在使用过程当中极易与周边环境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与制约,大学校园建筑的使用性未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体现;③.从整体角度上来说,各个不同地区所构建并设计的大学校园建筑在设计风格、设计思路以及设计方式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同一化趋势,大学校园建筑中有关地区特色、地方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较为薄弱,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特色无法通过建筑本体充分的表现出来。笔者认为现阶段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诸多原因,其关键仍然在于大学建筑设计主体在设计过程中显著的形式主义以及功利心态,整个大学建筑在设计的过程当中以功利化、利益化的设计心态所主导,这最终会使得属性文化的大学建筑无法冲破世俗文化的传统禁锢,再加上单一化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大学建筑设计中有关建筑与地区(本土因素)、建筑与人(人文因素)之间关系的体现还不够充分,这也正为当前大学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思考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何谓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与人文因素呢?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有关本土因素以及人文因素的体现存在何种缺失呢?大学建筑设计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更深层次体现其本土因素与人文因素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大学建筑设计发展概述

(一)大学建筑设计的启蒙阶段发展概述。相关研究学者经研究表明:古希腊可谓是高等教育教学事业的起源。这一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形式较为简单与质朴,仅在井边搭建简答的封闭式棚子,教师的前身(古希腊智者)在井边发表有关自身思想与思维意识的讲授演说,听众在搭建的封闭式棚子当中学习智者的思想文化,并与智者就各种文化问题展开系统且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这也可谓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大学建筑设计的最初萌芽,其也为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建筑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学建筑设计的起步阶段发展概述。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大学建筑设计工作研究隶属于整个大学建筑设计研究系统的初期起步阶段,于12世纪左右蓬勃兴起的神思想学习是推动欧洲大学有关建筑设计研究工作蓬勃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此时所谓的大学建筑实际上就是修道院,其受神、修到思想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封建性的考虑多,我们仍能从当前所遗留的文化古迹中窥探到这一时期大学建筑设计的最基本风格:四周封闭的方形院落;与周围建筑之间的有效沟通弱。造成这一时期大学建筑设计呈现出以上风格的最关键原因在于:在神权主义思想主导整个社会思想的背景作用之下,其对于方正以及隔离原则的强调直接导致这一时期的大学建筑毫无个性化与创新化所言,更多的隶属于一种僵死化的学究性设计。在神权主义思想之后逐渐占据整个社会主导地位的歌特文化以及巴洛克文化更是将这种封建性的大学建筑设计思想推向了高潮。直至文艺复兴的序幕拉开,欧洲古典社会对于人性的关怀才逐步影响到大学建筑设计领域,此时的大学建筑设计在设计风格上与整个时代所强调的古典建筑文化趋向相同。

(三)大学建筑设计的兴起阶段发展概述。到18世纪末期,受以巴黎美术学院为代表的“美艺”主流学派影响,该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风格开始呈现出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规模化以及分区化。简单来说,这一时期的大学建筑从设计角度体现了整个设计规区域的外延性拓展,整个大学建筑设计的规整化特点体现突出。与此同时,整个大学建筑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将功能分区的思想融入到了主流设计思路当中,强调各种差异性应用功能建筑在区域分化上的独立性以及在整个大学建筑中的统一性,美国早期大学受此种思想影响也体现了功能分区性大学建筑设计的基本风格及一般形式。

(四)大学建筑设计的成熟阶段发展概述。20世纪全世界范围内经济科学的蓬勃发展深刻的影响着各行各业,这对于大学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在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业革命持续推进的作用之下,新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正逐步向着规模化、复杂化、系统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大学建筑设计最显著的设计特点在于其从大学建筑的设计形式以及大学建筑空间特征的构造这两个方面将整个大学校园所传播的教育教学精神深刻的体现了出来。大学建筑欣赏受众能够以大学建筑为载体,深刻的探求到整个大学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精神。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新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无论是在设计风格的体现还是设计形式的选取上都应当充分体现出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将多元化、风格化以及个性化作为新时期大学建筑设计的基本特征。

二、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及人文因素分析

(一)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分析。何谓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呢?从理论上来说,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是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事业当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经过长时期历史沉积而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这也正是以大学为整体的文化共同体的集中表现以及整个大学建筑中系统载体各方价值观逐步构成与细化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应当在何种方式作用之下去探求整个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呢?首先,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以物化的形式体现在大学建筑设计当中,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建筑设计中所选取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形式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有着浓厚本土因素的大学校园建筑无论从建筑方式还是从建筑风格方面来说都与现代社会当中千人一面的建筑整体形象严格的区分开来,这与短时间之内以人工机械为主的集中性建筑建设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可以说,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本土因素同整个城市空间的发展一样,均是在长时间的历史沉淀与积累的过程当中有所深化与升华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大学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针对大学建筑展开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将本土因素所体现出的个性化设计风格深入体现在大学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而为整个大学校园的本土化发展奠定有利的物质基础;其次,大学建筑设计当中的本土因素还应当是整个大学校园办学特点以及所开设学科教学特色的集中表现。现阶段整个大学校园从办学情况及其发展状态上来看,同质化问题尤为严重。有关这一问题国内大学建筑设计者们应当充分借鉴国外高等学府优秀的建筑设计理念,大学各个办学分区之间的独立性应当以建筑的空间性为载体得以体现,在建筑空间形式与校园文化充分融合的基础之上更深层次的体现整个高校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二)现阶段大学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因素分析。新阶段建筑设计工作从技术型的发展角度来说有着极为迅猛的研究进展,新时期蓬勃发展的网络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与应用。简单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在为大学建筑设计提供新鲜活力的同时,也使得现代经济社会当中的工具价值过多的凌驾在人文因素的体现之上。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对于整个建筑区域的规划设计强调整体布局的规范与整齐,善于将对称的思想融于整个大学建筑设计当中,新时期的大学建筑设计同样遵循于这一法则,但大学建筑应用过程当中的结构性功能分区始终存在,学生区与教学区之间关系未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大学建筑设计中以上两区的规划距离过大,步行时间大多超过了10分钟以上,这远远超出了人3~5分钟的步行时间心理承受极限。大学校园建筑区域的单一性延伸与扩大使得学生在由住宿区向教学区行进的过程当中无法完全选择传统意义上的步行方式,借助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在无形之中淹没了大量极有价值的交谈,整个大学校园在建筑设计的作用之下难寻人性化交谈空间的踪迹;②.现阶段大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工作给予学生人文环境的关注度比较低,单一性的建筑设计功能使得现阶段大多数大学校园与现代经济社会城市交通出行系统当中广泛存在的“钟摆运动”沦为一体。大学建筑设计从外形表征上的规整化在无形之中制约着簇群式室外空间的构建与发展,无法兼顾大学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以及大学文化行为的承载性。

三、大学建筑设计中本土及人文因素的完善措施分析

(一)大学建筑设计中本土因素的完善措施分析。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点:在不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背景作用下为不同应用人群所服务的大学建筑设计在设计规划阶段应当结合差异性的本土因素,明确相应的建筑设计理念以及文化思维。作为大学建筑设计工作人员的我们应当在设计阶段对整个大学建筑区域所处地区的本土文化有所了解,建立在对建筑区域场地因素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展开将个性化建筑设计理念融于共性化教学设施中的思考与研究。简单来说,从本土因素角度来说,大学建筑设计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点问题:①.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对于自然环境的尊崇。在整个大学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一切建筑设施的设计及规划都应当与建筑区域当中既有的自然地形及地貌特征相吻合,避免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冲突;②.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对于天气气候的响应。大学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对大学建筑设施规划区域所处地区的基本天气气候有所认知,综合使用现代化的遮阳装置,并在功能分区建筑设施间隔位置合理组织庭院设施,发挥其通风功能;③.大学建筑设计本土因素对于地方特色的延伸。大学建筑设计在设计规划阶段所选用的材料及细部处理均应当与整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相吻合,体现大学校园建筑的多元性以及特色性。

(二)大学建筑设计中人文因素的完善措施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将人文因素在大学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其关键在于以下几点:①.大学建筑设计人文因素需要从建筑功能的角度入手,试从单一建筑体多种功能的融合入手,将层次关系错综复杂的功能分区性建筑物变得简单有条;②.大学建筑设计人文因素需要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入手。简单来说,大学建筑空间当中的道路交通需要与城市设计中的道路交通设计理念相吻合,将学生在教学生活中所经常使用到的建筑场所通过交通道路连接在一起,以最大限度的空间应用来承载个体化的人文活动,将人文因素融于大学建筑设计中的方方面面。

四、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建筑设计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这无疑推动着整个教育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人自身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全面提升的一大关键教学阶段,其发展速度及发展质量对于整个教育教学事业的完善而言可谓是尤为关键的。高校建设过程中的成功及失败经验也是尤为丰富的。有关研究学者曾经明确指出:对于现阶段的大学建设工作而言,最根本性的制约因素还是在于建筑设计阶段,其本土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在大学建筑设计中发挥基础型职能,高校教育教学职能的发挥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阻滞。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清华设计,清华风范:纪念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院)的正式成立,是1958年7月24日的事。那一年,我国最早期的一批高教系统设计院差不多同时成立。但是严格地讲,清华院机构的前身始创于1952年。从最早的雏形到现在已50多年,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个历史阶段。

在今天国人的眼中,清华院是一支高素质的、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设计团队,大到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及全新科研领域的开创,小到具体技术规范数据的订制,你总能感受到清华院设计的力量。虽然清华院很少宣传自己,但是凭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人的风范,无论在市场竞争或是在建筑设计业界中,它都是一支擅于打硬仗的威武之师、闻名之师和智慧之师。

历史回顾

清华院的前身是“三校建筑委员会”,1952年3月成立。1951年底,教育部准备进行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调整为多科性的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综合性的“北京大学”,成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建筑计划委员会”,每校各推三人为委员,梁思成任主任委员,张龙翔任秘书长。

“三校建筑委员会”承担了研究学校建设的任务,既有研究,又有设计,工作一开始就有科研的使命。当时正值全国“三反五反”高潮,所有国营建筑公司都在“三反”,私营公司都在“五反”。经教育部批准,“三校建筑委员会”经历了设计、备料、招工、施工全部自己动手的阶段。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委员会拥有清华、北大建筑系全体师生200人。

就这样,第一批约6万平米的校园设计任务于1952年3月正式展开。由于是“白手起家”,师生们极端缺乏经验。这就是最初清华北大师生们参加建筑工程设计的开端。

1953年5月,清华大学成立本校基本建设委员会,蒋南翔为主任,刘仙洲、梁思成,何礼为副主任,钱伟长、陈士骅、史国衡、张做、何东昌、张维、吴良镛、解沛基、李德耀为委员。

1954年1月,成立工程委员会,相当于现在的基建处,张维任委员会主任。是年,建校任务基本完成。

1955年~1958年,基本建设委员会设计科承担了学校基建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主要有:新水利馆、土建基地、焊接实验室、汽车实验室、给排水实验室、3~8号公寓、学生宿舍5~12号楼、员工食堂和学生食堂等。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参与实践?当时建筑和土木两系的教师采取了轮换制:在设计科完成设计任务之后回到系里再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这种轮换制一直延续至今,清华院现在仍保持着院系有30%的专业教师作为设计院定聘设计师的传统,保证了学校的教师们既能参与教学,又能投身实践,达到了让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1958年7月24日,设计院正式成立,当时的名称为“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隶属于土木系和建筑系,设有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城市规划、给排水、暖气通风、供电等6个专业设计室。

此后,设计院不断发展进步,至今经历了8个发展阶段。

1、1958年~1960年

这个阶段经历了“”时期,我国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生们的实习必须在这里完成。帮助学生们完成实习工作,变成了高校设计院最重要的两个任务之一,迄今为止,仍然没有改变。

这个时期,设计院承担的建校工程有 燃料综合利用发电厂、综合性机械制造厂、中央主楼、核能研究院主厂房(806)、精密仪器系系馆(9003)等。此外,设计院还承担了大量的校外设计项目,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中央科学技术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剧院和学习馆、北京垂杨柳小区、河北“徐水”新农村规划设计等。

这是清华院的初创阶段,虽然缺乏经验,但在工程经验积累、员工精神素质的培养方面,为今后奠定了基础。

2、1961年~1966年

这一阶段经历了经济困难时期,设计院进行了相应调整。

由于学校院系调整,土木、建筑两系合并为土建系,“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也随之改为隶属于土建系,并于1961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土建综合设计院”。它对外是独立的机构,可以直接承接工程设计任务。从那时起,设计院有了专职设计人员,固定编制40人。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任命汪坦(图1)为院长、施士升为总工程师、殷一和为设计室主任,庄崖屏、潘国强和郑金床为设计室副主任,制定了院章程和生产技术管理办法。

这个时期完成的主要设计任务有:航天部二院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图2)和精密仪器系系馆改造、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的配套工程、清华大学四川绵阳分校(图3)以及北京左家庄小区规划设计。(图4)

3、1966年~1976年

这个阶段处于时期,清华大学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处于停顿状态。设计院的工作也不能正常开展。1969年下半年至1976年10月,设计院被撤销了。但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开门办学”,当时建工系各连队的师生仍然承接设计任务,如石家庄火车站、泰安火车站、清华大学机械厂,以及为数众多的地下人防工程等。

此外,建筑学连队的教师参加了新北京饭店的方案设计,工民建连队的教师参加了北京市“前三门”工程的部分高层建筑的设计研究工作。设计院的组织机构虽然没有了,但设计工作仍然进行,为之后设计院机构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4、1977年~1989年

这是设计院组织机构恢复以及变动较大的时期,为1989年以后设计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7年,清华大学决定恢复设计院,成立了设计研究室,任命高亦兰为研究室主任,薛恩伦、郑金床为副主任。当时固定编制37人,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和电气5个专业。

1980年,建工系分为建筑系和土木系,清华大学研究将设计研究室更名为“清华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直属学校领导。同时,学校任命汪坦为院长、王鲁生为副院长,下设两个设计室,第一设计室主任高亦兰、副主任薛恩伦和郑金床,第二设计室主任谢照唐、副主任叶茂煦和包裕昆,固定编制70人。

1981年,根据建委规定,对设计院进行了审查,认定其可以承担大中型项目的设计任务。同年9月20日,设计院获得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印制的《勘察设计证书》,同时获得该证书的高等学校设计院还有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工学院和浙江大学。从此,设计院正式明确为清华大学和教育部的双重领导关系,并成为中央在京单位的甲级设计机构。

1984年,设计院内部调整,分化为三个设计室。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任命常务副校长解沛基任院长,汤纪敏、郑金床和殷一和任副院长,汤纪敏为常务副院长。

1987年,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审批,设计院成为建

筑设计综合甲级单位和城市规划设计乙级单位。此后,为适应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需要设计院先后在海口、福州、上海、深圳、珠海设立分院,并扩大了承接的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设计水平。

在这个时期所设计的工程项目,后来陆续获建设部、国家教委、北京市,以及其他省市、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研究网等部门的优秀设计奖共46项,主要有:

东方歌舞团业务用房、北京燕翔饭店、清华大学专家招待所、清华大学社科楼、框架轻板板柱――剪力墙体系多层住宅建筑、北京菊儿胡同类四合院住宅(图5)、亚运工程之一的北京体育学院体育馆(图7)、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图6)、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颐和园后湖“苏州街”、北京中国儿童剧场(图8)、山东财经学院总体规划设计等。

此外,设计院自编的结构设计程序TDDI获1991年建设部工程设计计算机优秀软件铜制奖。

这个时期,设计院的固定编制已达100多人。

5、1989年~1993年

这是设计院组织机构再次进行较大调整的阶段,是组织机构日臻完善、设计院迅速发展的时期。

1989年,清华大学领导研究决定,调整设计院体制,将其改为一个由学校直属领导管理的设计机构,更名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学校任命胡绍学为院长,赵军、徐莹光、刘竹青为副院长。此后,根据国家教委的批复,胡绍学任清华设计院独立法人。这使得设计院开始有了可以独立运作的公司模式。

1990年,清华大学向教委提出申请,将设计院的人员编制暂定为120人。这个时期设计院坚持设计、教学、科研三结合,取得了较大成绩,并多次获得国家教委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高等学校校园规划、科教建筑、剧场影院、饭店宾馆、综合办公楼、体育建筑、古建筑复原等方面成为专长。此时,设计院共有100多名工程设计和研究人员、10多名行政后勤人员、30多名兼职设计人员,除本部两个综合设计室、一个CAD室和一个室内设计室外,还在上海浦东、广西北海等地设立了分院。

6、1993年~1996年

1993年3月,胡绍学院长去美国,设计院工作由袁镔,郝亚民负责筹办清华大学土建承包总公司。此时,上海浦东、广西北海的分院都已开始工作,还在福州开设了办事处。

在这个时期的设计工程主要有:1994年设计的上海不夜城天日广场,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杯”中青年建筑师优秀设计奖;设计院与建筑学院历史教研组合作完成了珠海圆明新园的设计任务。

7、1997年~2000年

这个时期,在胡绍学院长的领导下,设计院体制重大改变,撤销两个综合设计室,改编成建筑室,结构室和设备室三个专业室,对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如何集中承接任务,专业所之间如何配合等新问题也摆在了清华人面前。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势在必行。

8、2000年至今

2000年4月,经全院推荐和学校任命,庄惟敏为院长,戴德慈、侯建群和季元振为副院长。设计院体制再次调整,撤销专业室,设立四个综合设计所,每个综合所都配有建、结、水、暖、电专业。此后,设计院又先后成立了两个创作室、钢结构所、古建所、房屋建筑所、绿色建筑所、审图所、咨询室等。

2007年底,院领导换届调整,经清华大学批准,庄惟敏继续任院长,侯建群、刘建华和刘玉龙为副院长。

八年以来,设计院承接和完成了大量的设计任务,设计水平更高了,获得国家级优秀设计奖5项、建设部优秀设计奖16项、教育部优秀设计奖32项。代表作品有:杭州雷峰塔(新塔)(图9)、中国戏曲学院迁建工程教学排演场、上海锦绣江南家园(一期)、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图10)、北京海淀区社区中心(图11)、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图12)、清华大学游泳跳水馆,天桥剧场翻建工程(图13)、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北京电影学院逸夫影视艺术中心及留学生公寓、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图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综合办公楼、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大楼、扬州中学科技信息图书资料中心、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北京美林香槟小镇(图15)、徐州汉文化景区规划设计、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工程(图16)、奥运射击馆(图17)、奥运柔道跆拳道馆(图18)、洛阳体育中心(图19)、清华专家公寓(图20)、清华科技大厦(图21)等。

院长访谈(图22)

一声“对不起,久等了”,庄惟敏手握着资料走过来,开始了我们的访谈。

他身穿灰色毛衣、灰色洋装外套、灰色西裤,低调、沉着却充满自信。他细致地介绍了过去的20世纪中清华院发展的历史;他强调在积累经验、体力储备上,清华院目前已经进入了它的壮年时期,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了。他说,前辈们为今天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强有力的清华大学学校背景支持下,有良好的市场,有兄弟单位的协作,近几年清华院成绩巨大。

然后,他在谈起清华院的今天和自己的感受时说

“今年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50周年。在50年的历史中,能够成为几任院长中的一位,我深感有几点幸运:

1、我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清华院当院长,清华给我的滋养,清华给我的依托,清华大学给我的一双坚实的臂膀,使我感到幸运。从1992年毕业来到设计院,我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师成长为清华院的院长,我无时无刻不感到清华的力量。

2、作为这一任院长,我适逢一个好的时代:国家建设大发展、奥运工程建设等等,使我们院得到了更多走向市场、施展才能的机会。

3、前几任院长的学者风范,他们敏锐、逻辑的思考和管理模式,给今天的清华院奠定了一个继续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在清华院50年的经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所以,我实际上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做事情。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4、清华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员工的团队,作为领头人,给了我很强的信心。对清华院的员工们,我也充满感激。

正是得益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幸运,使我在担当清华院院长期间,受益良多。”

谈到清华院面对的竞争和困难,庄惟敏也毫不掩饰。他态度诚恳地表示:

“我认为清华院要继续发展,必须面对四个挑战”:

挑战一:超越自我

1、怎样让清华院继续发扬光大7在前人的基础上超越自我,可能是每一届院长的希望,但又相当有难度。针对以往建立综合性设计院的概念,我们院目前也许更该向专门化发展,比如我们在生态、绿色,体育、医疗、观演类建筑设计方面的重点发展。我院的生态、绿色建筑设计,相当于一个带动全院发展的发动机,结合了众多清华大学‘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使我们拥有清华大学全学科合作为后盾的良好平台。

2、尽量扩大与国外的合作交流。这几年,我们院从给

外国建筑师打下手,发展到并肩作战,再到提原创、出理念,让他们给我们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例如,在奥运会投标中曾与我们密切合作的日本佐藤综合计画在我院的‘丹东医院’项目中就为我们负责设计监理;在我们曾经参与投标的‘成都体育中心’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我们就把其中的生态技术设计部分分包给德国的一家设计公司。用国外设计公司的优势弥补我们的不足,使我们渐入佳境。

3、对于人才的使用方面,我院正在建立多级配、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库。改革开放以后,清华进人的标准越来越高,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进院的新人在学历要求上逐年提高。曾经有一段时间进来的人都是高端,但是像我们这样以‘产、学、研’结合的设计机构,实际上更需要混凝土级配型的人才架构,我们需要人才‘骨料’,更需要大量的设计辅助型人才。随着学校的机构改革,我院最近做了调整,建立技术助理制度,使人员组合更加合理。

4、加强科研。以科研为先导来拿项目,投标中以科研为切入点,使我们尝到了巨大的甜头。我院与建设部有关部门合作,研究新农村、小户型、观演建筑、节约型校园等问题,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且通过科研使我们厚积薄发,在拿到后续项目的同时积累了自己的数据库;参与编规范、编导则,使我院能够登上国内多个领域技术层面的至高点。

挑战二:面对市场

清华并不擅长面对市场,市场意识不够,又疏于宣传。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也是有惨痛教训的。我们意识到,无论什么产品,都要让市场了解自己。

同时,我们的市场服务意识不够。例如在感情投入的问题上,要让我们的设计人员站在业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当好业主的顾问;都说我们清华院大,究竟是规模大,还是脾气大?在清华人服务的态度上,要做到‘切身服务’,还要继续努力。

挑战三:员工执业素质

清华院员工的智商、基本素质都不错,但我们的知识结构有问题,当然这与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关,是一个全行业面临的挑战。当前各国家建筑师基本职业素质差距很大。

能否全面替业主考虑?是否有法律、社会,经济等方面全面的知识结构?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把眼光盯在施工图上,认为做施工图设计就可以挣大钱:而人家国外事务所很大一块业务范围在前期。事实上,前期咨询对项目、城市、国家的影响巨大,如果前期做不好,社会,环境、经济效益都不会高。

挑战四:现代企业管理

这方面,我觉得压力很大。现代企业要依靠科学、逻辑、系统的管理方式,同时要依靠网络化、系统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院用的《统一技术措施》很长时间来都是参照北京市院、建研院等其他大院所编写的。像北京院这样的大院有科研处,它们的管理和配置模式是系统化的,有自己的院标、院规和科技平台。类似这些东西,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此外,我院在人才资源方面要引进来、走出去,建立一支技术骨干的梯队,把我们的骨干派往世界各国的大学和事务所深造。

四个挑战实际上都是庄惟敏给自己出的题。他说,这四道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任期内完成,但他会努力去做。他还说,要把清华院建设成为一个有特色的高校设计院,与社会上的设计院形成优势互补。只有把清华院的特色竞争力发挥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所贡献。

回顾清华院50年的发展,倾听新一代院领导深刻务实地自我剖析,看到清华院激进为里、渐进为表的改革作为,我想,清华院的未来充满希望!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近代长沙大学建筑的发展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长沙近代大学建筑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分析了由外国建筑师倡导的中国传统形式的雅礼大学近代建筑和湖南大学近代西式风格建筑,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获得对长沙近代教育和高校建筑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借以肯定长沙近代建筑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长沙近代建筑;雅礼大学;湖南大学

1近代长沙教育的发展

学堂和书院是长沙近代并存的两种教育机构的名称,自宋代以来随着教育在湖南的发展,书院开始纷纷建立并长期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为湖湘理学在湖南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及至清末,新式学堂开始在长沙出现并逐渐取代传统书院。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长沙士绅王先谦等人创办了湖南近代第一个大型机器制造企业宝善成制造公司,此时洋务运动已经在湖南民间广泛展开。出于兴办洋务所需,王先谦等人开始策划创办时务学堂。光绪二十三年时务学堂建立并向全省招生。

时务学堂(图1)公开提出了“学生所学,中西并重”的教育方针,并规定了“学生考核办法”。其中西学包括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等。时务学堂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大力倡导民权学说,指斥君统,其锋芒直指清朝专制政府。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失败,时务学堂即遭停办,改名称为求实书院。时务学堂前后开办仅一年,虽然遭关闭,但它在湖南教育领域的改革已经深入人心。

为缓和矛盾,延续清政府的统治,从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策划“新政”改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王寅学制,湖南巡抚余廉三将已改名为求是书院的实务学堂改为湖南大学堂,揭开了长沙创办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湖南省志 第一卷 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第194页)。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仿日本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各级各类学堂纳入了新学制的轨道。次年湖南大学堂和岳麓书院合并,以岳麓书院为校址成立湖南高等学堂,即为湖南大学的前身。

经湘绅王先谦等人上书要求,湘抚俞廉三于1902年又设立了工艺学堂,1903年湘抚赵尔巽接受由日本留学归来的梁焕奎的建议创办了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并先后开设了矿业、土木、机械、化学、窑业等实业学科,服务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需要。此后,湖南的近代教育事业蓬勃展开。

1904年长沙开埠以后长沙的教育事业又多了外国传教士的参与。1906年,由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组织的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在长沙西牌楼购得民房数间,开办了雅礼医院和雅礼学堂,开始以大学为目标的预科教育。

2旧时书院建筑的过渡

自宋代以来湖南的教育事业就一直很发达,作为“理学之邦”,遍布的书院成为传播理学,光大湖湘学派的主要教育场所。直到清末,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新思潮的引进,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取代了一千多年的书院的教育职能。新式学堂虽然讲授内容和讲授方式都与传统书院大不相同,但大多还是借助书院的基础,在原书院建筑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讲学,藏书和供奉先贤一般为书院的三大职能,与这三大职能对应的讲堂,祠堂,藏书楼也构成了书院的主要建筑。除此以外书院还配备有供学子休闲,生活的园林等。书院的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群和院落组织上的精华,在明显的中轴线的统领下尺度不一的院落和连廊井井有条地组织在一起,极具变换性的空间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群步移景异的特征。

1901年清政府“新政”之后长沙的近代学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03年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06年美国雅礼会在长沙开办雅礼学堂,至1912年民国建立,长沙先后还创办了官办,私立,教会实业学堂共十所,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近代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的学校建筑一部分仍然沿用旧时的书院建筑,如湖南高等学堂使用岳麓书院办学,但是书院建筑也有受外来影响,局部建筑细部也有按西式样式改造的。另外的私立和教会学校多租用民房,雅礼学堂最初通过高姓长沙人购得了西牌楼民房数间,“这是一种半中式的,不十分规整也不十分清洁的结构”

3由外国建筑师设计的雅礼大学的中国传统形式

民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三十年代以后,湖南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复苏,教育蓬勃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学校建筑的发展。1914年在湘督谭延的大力协助之下,“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与雅礼会兑现在1913年就签订的草约,共同创办医院、学校。双方共同征购土地70余亩,新建校舍于北门外麻园岭。

筹建新的学校建筑和医院建筑的工作在1913年签订合作草约之后就开始了。亨利・墨菲与丹纳事务所由于与耶鲁大学已有的合作关系,被雅礼会选中为新的雅礼大学进行校园规划和设计。同年,墨菲亲自赴长沙,在仔细地考察了场地之后,调整了前期的大学校园规划,确定了方案。(Jeffrey W.Cody Building In China:Henry K.Murphy’s‘Adaptive Architecture’1914-1935.Hong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雅礼之后墨菲在中国规划设计了一系列“中国传统复兴式”风格的大学校园和建筑,对近代“中国古典复兴”运动起了重大影响作用,而雅礼大学和湘雅医学院的设计正是他在中国实践的开端。为了获得当地人的认可,雅礼协会希望在他们的建筑物上能尽可能地体现出对中国古老的建筑遗产的继承,同时采用现代的结构形式和技术。雅礼协会希望使自己的建筑物不那么“外国”而将耶鲁的美国根植入中国。尽管没有资料可以显示雅礼会给了墨菲什么特定的指示,但是仍然可以相信这些理念提供了墨菲和丹纳在1913年所设计的方案框架。

墨菲尝试了以弗吉尼亚校园开敞的三合院组织的形式规划了雅礼大学的校园。墨菲认为图书馆是整个校园建筑群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图书馆的位置不仅仅只是放置在中央,而应当置于一个当人们走进校园并继续深入时能感受到的一个高潮,为了表现这样一个高潮,墨菲借用了北京城巨大城门的形式。他压缩了大屋顶覆盖的下层,并在主体量两侧加上了同样屋顶形式的两翼,以符合图书馆的功能。

另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有雅礼大学的小教堂,显示了墨菲如何平衡现代功能和传统形式之间的关系。小教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屋顶形式和瓦片覆盖,周遭有柱廊,并且在檐下的柱头加上了模仿斗拱的托架过渡,这些都使得建筑的比例和墙体部分更加地贴近中国传统式样。但是在构图上依然是传统基督教堂的十字形式,和位于山墙尽端的钟楼并使用了玫瑰花窗。墨菲在雅礼大学的教堂和教学楼的一些设计手法在他之后的建筑实践中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奇数的开间,建筑周遭的廊道和突出墙面的圆柱等。

4本土建筑师的西式实践

当西方建筑师为了获得本土认可而采用中国传统形式设计建筑的同时,留学归来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却多呈现出西式的古典折衷主义风格。长沙开埠以后传入的西式建筑基本上都是殖民地常见的外廊样式或欧洲古典折衷主义风格,这两种样式也分别被长沙新增的学校建筑所采用。几位对长沙影响比较大的建筑师,都是在国外接受了西方建筑教育回国,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和新的结构技术。

湖南大学成立之初,岳麓书院原址称为第一院,为理、工两科的校舍,为了增扩湖南大学的教学设施,湖南省政府拨款兴建第二院,图书馆和科学馆,这是省立湖南大学时期的三大建筑。第二院作为法、商两科的校舍,由湖南大学教授刘敦桢设计。刘敦桢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日本的近代建筑教育直接移植于欧洲,尤其是受英国影响。刘敦桢设计的第二院为两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立面三段式和入口的处理带有比较典型的古典主义手法。窗间墙以壁柱分割,立面造型上细节丰富,基座为抛光花岗岩与毛面花岗岩并饰以线脚,屋顶却是采用青筒瓦曲线型,整幢建筑的细部甚为考究。

土木系教授蔡泽奉于1927设计了湖南大学图书馆。蔡泽奉亦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设计手法和风格和刘敦桢同为西式古典折衷样式。图书馆1930年春动工,1933年9月建成,平面成“工”字形,为古典集中式构图。底层为阅览室,入口位于两侧,大讲堂通过走廊与阅览室联系。第二层大阅览室紧靠藏书室,方便阅览,书库为上下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楼梯联通,在每个书架之间开有狭窄的小窗。第三层特别阅览室为八角形,上建八方塔一层做观像台用,覆以穹项。整个建筑立面严格对称,台基、墙身和檐口三段式立面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构图。四根两层高爱奥尼柱支撑上部檐口作为入口门廊。檐口处用层层水平线脚加以强调,中央八角形阅览室每个角附以壁柱,中央穹顶统率整幢建筑,体现出壮丽、坚实的古典主义风格。可惜这座建筑在1938年4月被侵华日军炸毁。

湖南大学科学馆于1933年6月胡庶华校长任内兴建,亦由蔡泽奉设计,原为两层,于1944年由柳士英教授设计改建,加建了一层,由平屋顶改建为了青筒瓦坡屋顶。北、东两个主要立面临街,都采用了对称形式,设计之初为两层,立面为三段式构图,花岗岩基座之上为清水红砖墙,檐口以水平线脚划分,原作为女儿墙的屋顶栏杆现已成加建的第三层贴面装饰。入口处作了重点处理,北,东两个入口略有不同,均为花岗石贴面并做有券洞,并有详细精良的细部装饰。

此外还有柳士英1947年设计的工程馆,造型与结构与科学馆相似;还有“外廊样式”的湖南第一师范,由周凤九设计的明德中学乐诚堂等西式样式建筑。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暨学院组建庆典文艺晚会

2011年6月22日,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毕业作品展暨学院组建庆典文艺晚会在中南大学艺术楼隆重举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出席。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土木建筑学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建筑师学会、书法家协会、中国室内设计学会以及省内高等学校建筑与艺术专业相关专家学者150余人参观了展览并出席晚会。

毕业设计展中,各位嘉宾与专家学者饶有兴致的参观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美术等六个专业的展板与实物模型,并亲手体验了部分展品的使用功能。各位嘉宾对设计作品表达出的创造性和学科交融所进发的活力高度赞赏。

晚会前,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肯定了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在学科融合、学科交叉、科研创新等方面所作出的新尝试。晚会以音乐舞蹈系为主体,各系参加,专业与非专业同台表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庆典晚会,受到一致好评!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于2011年4月由原土木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和艺术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学院涵盖7个一级学科,下设有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音乐舞蹈系、美术系等七个系。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组建是站在国际视野对国际国内先进办学理念的成熟借鉴,是对“包豪斯”大艺术大设计伟大教育实践的借鉴。作为国内大学同类学院中,涵盖一级学科最多的学院之一,在当代跨学科发展的教育背景下,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以大艺术为背景、大设计为路径、大创意为范畴,正在努力探索学科交融的教育新模式。

大学建筑工程论文: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影响下的近代教会大学建筑

关键词:英敛之 马祖伯 辅仁 涛贝勒府 北平三大建筑

跟北京的很多古建筑类似,且又有自己的特色,它是一种容易被人熟悉的气息,充斥着怀旧味道,让奔波的人在一瞬间就沉静下来,然后心波荡漾,思接千载。这里所说的就是辅仁大学的校园建筑――宫殿式建筑。辅仁大学不仅延续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教士的“学术传教”传统,在校园部分建筑上也采用了西方传教士当时的先进工程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创造出中西合璧建筑新式样,拉开了了中国古典建筑文化艺术复兴的序幕。

创立 发展 合并

辅仁大学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坐落于定阜街东面路北。它的创立延续了始于明末清初利玛窦与耶稣会会士的“学术传教”传统,迄辅大酝酿创校之时,天主教在华已有两所耶稣会经营的高等教育中心(上海的震旦学院,天津的津沽大学)。其实大部分的中国天主教知识分子一如其他的知识分子,全心倾力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其中,以满清皇族后裔英敛之与复旦大学创办人马相伯为著名代表。1912年,英敛之和马相伯二人以中国天主教领袖人物的身份,给罗马教廷上书“请派才高德硕之士,来华增设公教大学,发扬中国文化,介绍世界知识”,共同撰写了《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提倡在北京建立一座天主教大学,但是当时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议并未被及时采纳。1913年英敛之随后于香山静宜园建立“辅仁社”,其与马相伯手创震旦学院的理念十分类似,受到马氏的大力支持,收有学员20余人,课程主要是学习国学。“辅仁”一词取自《论语・颜渊》篇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意。1917年冬天,辅仁社停办。直到1925年,在罗马教廷与美国公教本笃会的共同支持下,在北京设立公教大学的事宜才被正式提上日程并着手实施,取名为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聘请英敛之为社长,并邀请前教育部次长陈垣,地理学家张蔚西,前清进士、诗人郭琴石,史学家、北师大教授李泰芬、应千里等文化名人来社任教,同年首次招生23人。学校于1927年更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经过英、马二氏的不懈争取后,“北京公教大学”终于得以顺利开办。1929年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因应北京改名北平而改称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比肩,并称“北平四大名校”。美籍教士奥图尔任第一任校长,后由著名教育家、广东省新会人陈垣出任校长,陈垣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历史学家,而且对世界三大宗教都研究颇深,可谓学贯中西,启功先生便是其亲传弟子。有政界、文化教育界名流张继、胡适、傅增湘、翁文灏、沈兼士等任董事,执教者多为卓有成就的学者,如王光美、王光英、启功、美国高能物理学家邓昌黎博士,著名指挥家李德伦等均师出辅仁,胡适、季羡林、范文澜等都曾经在辅仁任教。辅仁大学先后设文、理、教育3学院,规模最大时有4个学院、13个系、6个研究所。辅仁27年办学史就贡献了中科院11名院士,以及各行各业一大批人才。1931年在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攻占北平,华北各大院校一时风声鹤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早先南迁云南另组西南联合大学,未及迁校者只能坐待日军接管,名存实亡。辅大由于罗马教廷与国际关系因素,是年夏季仍在炮声隆隆中正常招生。校方同时联络平津其它国际性教育团体,达成了在日占区内共同遵守三项原则的决定:一、行政独立;二、学术自由;三、不悬伪旗,以示不屈。1942年,辅仁大学英千里教授与多名学生因秘密组织抗日活动被捕入狱。抗战期间辅大师生在日本压迫威胁之下,仍继续依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之学制、校历与假期规定。同时积极扩充学系,以招收沦陷区失学青年入学,由于辅大乃唯一不受日本控制之大学,因此沦陷区青年均以考入辅大为荣。此时,钱思亮、王普均等名教授均曾于辅大任教,日后享有世界性声誉的原子能科学家邓昌黎、冯彦雄均为此时辅仁大学物理学系与化学系的毕业生。

新中国成立后,辅仁大学于1950年10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辅仁大学各系科分别并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共有27年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历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注册入学的学生共12355人,历届毕业本科学生4812人,研究生76人。现存教学楼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及“辅仁大学校友会”使用。

理念 风格 特征

辅仁大学创校伊始,就选址在晚清贝勒载涛府邸,涛贝勒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叔叔。在清朝时,其府邸算占地约60亩。辅仁大学建校时以16万美元的价钱永久租用了这座府邸。

学校同时招收女生并采用男女分校的教学方式,当时女子学院就设在恭王府内,以王府后排的瞻霁楼和宝约楼作为女生宿舍,在恭王府正厅多福轩设女院图书馆。整个女院由圣神女修会管理。恭王府环境优美之至,学校的女学生在此生活学习,为外人称羡,还被称为“格格”,能够进入这里读书的女生们也以此为荣。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辅仁的女生部从恭王府中退出。

涛贝勒府则用作男生部。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原本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1929年学校开始在涛贝勒府花园南面兴建新的校舍,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教学楼主楼。1928年,本笃会委托比利时籍传教士格里森设计教学楼。1929年教学楼始建,翌年竣工。该楼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于1930年竣工。这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宫殿式建筑,砖混结构的楼身呈封闭式的口字形,东西南北4个角楼及南面中间大门为3层,其余部分是两层。楼顶铺有绿色琉璃瓦,每扇玻璃窗都是雕花木框,墙砖采用浅灰色水磨砖。在当时它与城东的协和医院、城西郊的燕京大学(今天的北京大学)共称为北平三大建筑。这三大建筑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都被列为上个世纪早期我国大型建筑中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1929年,辅仁大学在北京购得兴建校舍的用地,1930年在贝勒府花园南侧空地和马圈旧址建造而成。刚恒毅(中国天主教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特意聘请了格里森担任辅仁大学新校舍的建筑师。辅仁大学校方按照刚恒毅的思想提出了对未来新校舍的设想:“建筑方案应体现天主教的‘大公精神’,做到新旧融合,宜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并使其适应现代学校的功能要求。”在施工奠基仪式上,刚恒毅应邀发表了有关辅仁大学建设方针的演说词:“辅仁大学整个

建筑采用中国古典艺术式,象征着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信仰,我们很悲痛地看到中国举世无双的古老艺术倒塌、拆毁或弃而不修,我们要在新文化运动中保留着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但此建

筑的形式不是一座无生气的复制品,而是象征着中国文化复兴与时代之需要。”

在这种指导方针之下格里森开始对辅仁大学的教学楼进行设计。但辅仁大学的基地在北京市区内,且靠近故宫作为一个大学的校址实在显得过于局促,若采用中式大屋顶的单体形式就比较困难。格里森来到北京之后,花了数月时间查寻中国北方古典建筑的原始资料,并将其与他从中国各地搜集来的古建筑照片进行对比研究,与此同时,格里森还对北京及周围地区的古典建筑做了实地考察,加强自己对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研究和思考后,格里森认为:辅仁大学“以经济的观点和基地环境及交通条件来说,都需要在中国古典建筑传统中寻找另外一种结构方式,可以从中国皇宫的城墙、城门和城楼造型中得到某种启发,这些造型显示出中国皇宫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某些特征。”

这样格里森将教学楼设计成为一座有四面围楼和中间楼房围成两个天井,中西合璧式的“日”字形的建筑,砖混结构,外墙磨砖对砖砌造,墙身厚重,收分明显。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楼四角是四方形塔楼,和正面中心皆为三层,其余均为二层。正入口三层,作汉白玉大拱门,券面浮雕精致,红漆大门金色门钉。上加三个中国传统歇山式屋顶,屋脊正中竖十字架装饰,四角亦加歇山式角楼。建筑立面混杂使用了较多的中国传统建筑手法,如作绿琉璃瓦清官式屋顶、汉白玉须弥座、南方封火山墙、封檐板和小泥仿木斗拱等,建筑整体造型重点突出,轮廓线主次分明,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新楼内部有房间500余间,南北向作为教学用房,单面走廊设计;东西向作为办公用房,走廊居中。新楼中间下层为图书馆,上层为礼堂。

格里森更偏爱高低起伏的体量组合和丰富多变的阴影效果,他将辅仁大学设计成了一座全封闭的中国皇宫式城堡,建筑中轴线是以故宫的北海为依据来确定的,内部空间布局是仿西方修道院型制,四面围合并以中间楼房分隔成两个小庭院,东西南北四角各矗立起角楼的造型墙身厚重,窗洞深凹,收分明显,上覆重檐歇山屋顶,四周围楼的檐口也均做成城墙箭垛形状,真有种皇宫那般戒备森严的气势。先期竣工的南部楼房,是用二尺厚、四尺长的浅灰色水磨砖砌成,施工质量较高。中间人口是仿皇宫城楼式的汉白玉大拱门,在轴线上连续向前凸出两次,形成了一种组合复杂的歇山顶,正中拱门挑出阳台,模仿中国古典建筑的台基和栏杆式样,与歇山顶配合造成宫殿的缩形,又隐喻佛龛的意思。檐下的斗拱装饰采用的是中国石窟的雕塑手法,别有一番趣味。格里森还在正面混杂使用了一些其他的中国古典建筑细部,譬如绿色的琉璃瓦,雕花的木制窗框,汉白玉的须弥座,木制红漆大门镶着金黄色的铜钉,最有意思的是将南方封火山墙造型搬用于正立面的人口拱门和角楼之间,整幢建筑还用装饰有中国石狮的栏杆围了起来。1940年,辅仁大学北部的司铎书院建成,四合院围合完毕。司铎书院的宫殿韵味少了许多,是中国古典式城楼和牌坊造型的混合体,隔着长长甬道的是被称之为大观园原型的恭王府旧址,供传教士休闲和女学生帘舍之用,仍然保留了古色古香,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园林布局。在轴线上还修了中国式的园亭,这一切似乎与故宫有着某种潜在的呼应关系。格里森在辅仁大学的建筑造型上极尽能力来捕捉中国古典建筑的外部形象,但内部处理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整个平面几乎全是封闭的单走廊组成,教室的进深太浅,室内楼梯数量较少,门厅采光显然不足。

辅仁大学内还保留有原涛贝勒府花园的部分建筑,包括格阁楼、雨香亭等。其中格阁楼为二层楼阁式建筑,坐东朝西,面阔五间,歇山顶过垄脊灰简瓦屋面,一二层均有回廊环绕,两侧设木质楼梯以便上下。建筑首层廊柱间装饰倒挂楣子及坐凳楣子,东、西立面明间均设桶扇门四扇,盘长如意棂心,次、梢间槛墙支摘窗,亦为盘长如意棂心,各装修均内嵌玻璃。二层廊柱间装饰倒挂楣子及荷叶净瓶寻杖栏杆,层间还装饰“万不断”雕刻木挂檐板,明、次、梢间装修同首层。建筑西侧设有卷棚游廊与其相连,形成“口”字形院落,游廊廊柱间均装饰倒挂楣子与坐凳楣子。雨香亭为单檐八角攒尖形式,筒瓦屋面,攒尖处作宝顶,各戗脊为花瓦脊式,檐柱间装饰倒挂楣子与坐凳楣子,绘箍头彩画。

创造 保护 继承

1987年被公布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东至柳阴街规划红线,南至定阜街规划红线,西、北至现状围墙。建筑是中西合璧式,外墙磨砖对缝砌造,墙身厚重,收分明显。立面上混杂使用中国古建筑手法,有绿琉璃屋顶、汉白玉须弥座,杂有南方封火墙、封檐板和小泥仿木斗拱,格局基本完整。

辅仁大学本部旧址主楼是外国人所设计的建筑质量较高的仿中国传统建筑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生了迅速变化,近代建筑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这一时期在仿西方古典建筑的同时,也开始流行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辅仁大学本部旧址主楼建筑便是这一时期代表作品之一。外国设计师在满足建筑新功能、新结构和新材料的条件下,创造了中国传统风格,且建筑整体权衡与细部装饰做法熟练,构图比例合乎则例,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仿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实物遗存,亦是当时北平著名的三大中西合璧式建筑之一。辅仁大学本部旧址内除教学楼外,还保留了原涛贝勒府花园的部分建筑。

据说教学楼是建在贝勒府邸的马圈之上,同时还占了府邸花园南边的一部分,所以在外界的口碑相传里,它是一座具有奔腾气势的花园建筑,更有甚者,把它视为古城北京美丽的后花园。但就建筑旧址来说,它是跟整个什刹海融合在一起的,充盈着神秘。在一波一波的学生从这里走进走出之后,它依然是安静的,仿佛整座建筑都沉寂在同样的氛围里。

结束语

北京辅仁大学旧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辅仁大学北京校友会”所在地。仍做教学用途,很好地延续了保护单位原始诞生时期的使用功能和文化气氛,辅仁大学所经历的27年,是20世纪中国最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缩影。为此,以北京辅仁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是自此开始被国人在思想观念纳入了文化的大范畴之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由于中国民族意识逐渐觉醒,这种建筑新式样不仅被视为了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象参照物,更是作为一种成熟的中西合璧式样的建筑风格,承载着过多的政治与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