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2 10:29: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浅谈建筑底部空间的环境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要】实体和空间是高层建筑设计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但更重要的空间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高层建筑底部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因此,本文就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做一些探究。
【关键字】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对于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来说非常重要,虽然人们日常都生活在高层建筑中,但对于其底部的空间与环境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实际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密集、其内部人员的不断聚集、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中街道意趣不断丧失,车辆逐渐增多占据大量街道或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绿化面积也不断减小,最终引起了高层建筑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直接导致人在高层建筑中的生活质量下降。这使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与城市空间的环境设计产生矛盾。因此,人们须对底部空间环境设计加以关注,以期使高层建筑的底层空间成为自身和城市空间的过渡和渗透,提高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
一、高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人们更加关注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城市建设和规划亦是如此。以绿色生态的观点进行建筑施工、环境建设已成为了当下建筑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会对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高层建筑的施工设计不应仅停留在完善自身建筑的层次上,而是应该综合利用城市的开敞空间、景观景象、历史文脉等城市生态元素。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整个设计过程应该围绕着环境设计而展开。同时,它的开敞空间、街道空间、交通空间、立面造型等都应是建筑设计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高层建筑的设计要以整体环境为立足点,同时兼顾城市环境条件、限制条件和可利用的资源,不断地完善自身系统,使得高层建筑的内、外空间组成有机架构组织,将高层建筑的内、外空间不断地组建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环境体系。
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与设计的指导性原则
上面已讲到高层建筑在建设施工时,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性,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和环境作为高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与公共空间、街道空间、车辆以及其他城市元素接触,所以我们对于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应该予以更加严格的要求。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的指导原则。
1.整体性。整体性指的是建筑空间与城市中的一些其他的城市因素(如生态、交通、文化、公共空间等)的组合。整体性是系统设计的主要强调内容。在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整体性的原则,突破高层建筑空间自身存在的封闭问题,积极的将生态、文化、交通、生活等其他的城市因素引入环境系统中。通过将城市的街道引入高层建筑底部、将高层建筑立面的设计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与城市文脉相适应等手法,实现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的多层次建设,最终实现建筑空间与城市的融合、渗透。
2.开放性。开放性指的是将建筑的底部空间进行开放性建设,提供给公众使用,实现建筑空间底部的“公共化”。建筑空间底部的开放性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形式多样、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生活空间的需求,同时,积极地将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因素融合,缓解了我国城市建筑、城市空间的拥挤状态,不断地促进连续、宽松的城市空间的形成。
3.步行性。我们都知道步行可以减少车辆对能源的损耗,减少环境污染。所以高层建筑底部的公共空间设计应该把步行这个健康绿色的因素添加进去,将机动车辆道路避开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通过集约化的交通手段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系统。同时,在这个空间系统内根据确定的环境添加适当的娱乐设施、商业、绿化等,进一步扩大人的休闲服务空间,以此来舒缓高层建筑中人的情绪和生活,使高层建筑的底层空间成为自身和城市空间的过渡和渗透。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减少城市的拥挤度和嘈杂度也有很大帮助。以期将高层建筑打造成能产生情感归属、情感认同的建筑。
4.文化性。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插件,它的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和环境设计中的文化体现,或者说文脉传承不仅仅体现在了高层建筑的建筑造型本身,更可以在建筑与城市的和谐,与人的和谐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的设计一定要应对这个城市的文脉,同时加以认同和配合,使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不会对其产生陌生感,相反如果他们因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与环境的设计产生认同感,提高城市局部舒适度的话,该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划无疑是成功的。
三、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
1.绿化设计
在如今的城市环境设计方面,绿化日益重要。它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色,同时还可以改善城市的局部生态,创建宜人环境。高层建筑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地方,在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进行绿化设计,不仅可以为内部人员过滤烟尘,净化污染,还可以降低一定的城市噪音,局部缓解热岛效应。在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进行绿化设计,应以高大的乔木为设计核心,加上大面积草坪,多层次立体式绿化,另外还可以对绿化带进行一些特色的建筑修饰,使环境更加优雅,更加宜人。
2.路面设计
高层建筑的底部是人们活动最频繁的空间,同时也是人们在视觉上接触最多的地方,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进行路面设计。路面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路面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质感等增加路面的识别性,对人们的活动进行一定的引导,进而提高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交通安全性能。当然,路面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因地制宜的进行搭配和施工,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以一种路面设计材料为主作为该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主导,不同的材料对空间的变化或空间的使用性能进行提示,以此来创造视觉上趣味性,同时保证了统一中的多样性建设;其次,路面设计材料的运用应该与其他设施的水平界面要素协调一致,这样才会显得相得益彰;最后,当路面出现高低变化的情况时,路面设计的材料要进行适当的变化调整,达到明确提示人们的作用,从而避免意外的发生。
3.室外设施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可以增加室外设施的安装设计,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的使用性。高层建筑底部的空间可以根据商业建筑的性质和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合理的布置一些花坛、交通标志、广告牌、桌凳、垃圾箱等。这些室外的设施不但可以满足人们一定的使用功能,同时设施经过简单的艺术化处理,还可以提升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品质。
结语:
近几年,高层建筑大量施工建设,而高层建筑空间的序幕就是高层建筑底部的城市空间,它不仅是城市整体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起到了协调建筑中的人和建筑本身之间关系的作用,时刻影响着高层建筑在所在城市的区域和环境。但是,许多的城市设计与环境设计没有能在高层建筑建设前进行有效设计,导致了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与环境设计质量低下,使其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产生矛盾或者脱节。因此,我们必须对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和环境设计加以关注,不断提高环境设计的工作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利益利用和环境利用,才能创造出美丽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友好型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论文摘要:高层建筑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问题,使人们对环境设计有了新的要求。阴影、聚风效应、街道情趣的丧失、拥挤的车辆、人行交通、绿地减少、纪念性建筑受到视觉破坏等外部空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内容。鉴于此,文章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的演变
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城市、建筑、环境已成为当代高层建筑设计的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多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高层建筑设计不能够停留在独立的自身完善的概念上,高层建筑的开敞空间、景观、轮廓线、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城市的生态元素。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在设计概念上的差异已不十分明显,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也不再单纯地被列为外部空间的组成,而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组成的高层综合办公建筑的环境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应是围绕着环境设计而展开的系统工程,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开敞空间、公共空间、街道空间、车、人交通空间、体量、造型及动力供给、信息的收发等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设计要从整体环境出发,同时城市环境条件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相应的限制和资源作为自身完善的系统,内部、外部的空间组成本身又应有明确的架构组织关系,使内、外空间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生态系统、文化传承等因素互相交织,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性原则要求以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为中介,建筑空间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积极介入城市环境系统,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其职能要素正突破建筑自身功能体系的范畴而越来越多地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功能,从而使建筑与城市走向一体化。建筑空间中引入城市街道,中庭成为城市交通的集散枢纽,屋面成为城市广场,使建筑空间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建筑与城市相互联结、渗透。
(二)开放性
开放性原则要求适应现代化开放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建筑的底部空间向社会开放,使其“公共化”,或将室内与半室内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供公众享用。这些大小不同、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既是某幢建筑的,也是属于城市的,每幢建筑的底部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并且与城市道路、人行天桥、街道花园等其它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空间环境,减少了堵塞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形成了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城市生活场所,并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多样性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
(三)步行性
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应将步行条件设计置于中心地位,机动交通应围绕步行交通考虑,通过集约化的交通组织,形成安全、舒适、宜人、连续的步行空间系统,系统由商店、娱乐场所、宾馆及居住单元构成,其中将充分设置人们能游憩的开放空间,以缓解现代城市空间的拥挤和嘈杂。在这个步行区域中人们更加亲密,公共交往和公共活动较多,从而营造了一个具有情感归属和情感认同的现代城市社区。同时,步行的实现可以减少车辆对能源和土地资源的需要,减少污染。
(四)文化性
高层建筑可以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插入体,每个设计都应是对现有城市文脉的尊重、认同与配合,从而使一个城市的秩序逐渐形成和完善,使居民保持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城市的宜人性。对于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与传承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对传统街道尺度、居民活动模式与生活习惯的尊重与保持方面。如旧金山的波特曼酒店紧挨着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奥林匹克浪子俱乐部,波特曼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同时吸收了周围建筑的一些独特的品质:如色彩、材料、肌理、尺度和形式等,最终使酒店与特定场所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五)人本性
城市的本质就要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现代城市中,街道因为汽车的介入成为交通的机器。钢铁和混凝土的发展使超大尺度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因而,现代城市设计开始关注城市和建筑对人的满足,人性化设计就是一种从人的需求着手的设计思想。人的需求在实质环境中,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即通常所说的建筑和城市的使用功能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是要建筑和城市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物理条件。人的心理需求有:安全、认知、愉悦、多层意义等几个方面。一个好的建筑的城市空间,应该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高层建筑城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空间比例的设计,消解大体量的建筑主体对人心理的负面影响;其次,利用空间质感和色彩的变化,塑造舒适的、吸引人的空间环境;此外,精心设计庭院、屋顶花园等室外景观,并合理布置足够的、舒适和美观的并与整体空间效果匹配的室外设施。只有在每个细节的设计中都认真的考虑到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在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城市中创造出一个宜人的空间环境。
三、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一)路面设计
路面不仅是高层建筑底部人流最频繁的活动空间,也是人们视觉上接触频率最高的界面,路面不仅能满足路面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色彩、质感和构形加强路面的可识别性,以划分不同性质的活动空间,对人流进行引导和疏散,给人以方向感和方位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底部空间交通的安全性能。路面的视觉效果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更具有人性化和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从而使底部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路面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铺装和搭配,注意以下要求:(1)通常以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为主,不同材料只在暗示空间的变化和提示不同区域的使用性质或创造视觉趣味时采用,并保证在铺装统一中多样;(2)铺地材料的运用应与其他水平界面要素统一协调,在统一中形成对比;(3)当铺地出现高低变化时,交接材料要变化,给人以明确提示。铺地与垂直界面上其他要素交接处最好以材料的变化来形成明确的过渡,较粗质的铺装材料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大面积使用的不同材料交接处,也应使用变化的材料以表示交接明确,交接材料要略高级一些。
(二)绿化设计
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绿化的设计越来越重要,绿化的加入使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更加丰富。现代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充满灰尘。通过绿化的合理布局,可以改善城市局部生态,形成宜人的小气候。例如在底部空间区域的边界,种植高大的乔木,可以挡风遮尘,过滤空气中的尘埃,隔绝城市中的噪音。大面积的草坪可以降低地面的辐射热、调节建筑周围的小气候。绿化可以引申出多种空间创造手法,例如分割、围合、遮掩、过渡等。绿化设计应根据高层建筑与其场地环境的不同状况选择不同的绿化形式与空间组合。例如,在城市交通繁忙闹市区的建筑,应种植高大的树木来遮声降噪,减少烟尘污染。对于要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的建筑,可以选择低矮的灌木种植成“绿墙”气柔化实墙造成的封闭隔离感。对于用地宽阔的建筑,可在其周围种植大面积的草坪,点缀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小品,形成一个宜人的室外空间。
(三)水体设计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中的水体主要设置在公共人流聚集比较多的地方,由于水体具有天然的美感,因此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水体的设计与处理十分重要。水不仅仅能带给人感官上的美感,而且还有许多实际的功能,比如可以调节小气候,建筑物前的水池可以有效的降低周围气温并且增加空气湿度。另外喷水池还可以过滤空气,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除了物理上的功能外,在空间意义上,水体还可以用作区域的划分,可以拓宽空间,将有限的空间距离加大。水体还可以作为景点,成为区域中心,创造富于趣味的空间。在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空间中水体的形态有许多,主要包括:(1)静水。平静的水面可以把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反射街景与高层建筑本身,扩大视觉感受,它与环境小品、绿化等相结合,会更加有效果。(2)喷泉。喷泉会使空间更富有动感和中心感,并且可以和灯光、音响相结合,形成音乐喷泉。
(四)室外设施设计
城市空间设计中,适用的设施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室外设施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空间是否真正适用。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空间设计中为满足人们的各种活动需要,及一些辅助功能的需要,应合理的布置足够的座椅、桌凳、路灯、垃圾箱、电话亭、售货亭、廊、亭、花坛、交通标志和广告牌等。这些室外设施不仅具有确定的使用功能,而且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空间品质。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目前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环境,很少有集纳人们停歇座谈的设施,特别是在商业建筑中,疲劳的人们一般只能靠在墙边或树下。可坐的设施不仅是座椅,还可以是水池、花坛、雕塑、台阶的边缘。
摘要:本文主要深入分析研究了高层居住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现代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是高层建筑竖向系统与城市环境水平系统的结合部,它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在此谈谈自己的观点,希望同行业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底部空间; 环境设计
一、前言
底部空间是高层建筑竖向系统与城市环境水平系统的结合部,它是交通组织的焦点,市区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城市生活的舞台。如何把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创造出内部空间的活跃氛围,又能使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相协调,是建筑师必须致力解决的问题。,和谐的城市整体空间环境。 近十年建设的高层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功能的多样化与综合化,而这一特点体现最集中的部位又是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无论是高层综合体,还是普通的高层建筑,在其裙房中布置的经常是这样的功能空间:商场、餐饮、娱乐、健身、会议、展厅、中庭等,这种功能的集合既为建筑内的使用者提供了服务,又对外开放服务于整个城市,成为市民商业生活的焦点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高层建筑与城市地面的结合通常采用加强的方式,即以裙房或扩大底部面积的方式来取得与城市环境之间更广泛的联系。建筑师根据基地的不同条件,当用地较紧张时,采取底层全部或部分架空的手法,留出供人们休息、娱乐的空间,并形成建筑内与外的沟通;当用地较宽裕时,就作成各种形式的广场和庭院,创造出一些向公众开放的活动场所;同时,在底部空间的设计中还融人对公众的社会使用方式的考虑,即对人在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社会生活体验等多种需要的考虑,诸如安全、交往的需要、视觉愉悦的需要、各种活动的需要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的需要等等,体现出明确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如高层建筑的中庭溢满光线,广场中的各种装饰、小品、绿化和活动的人、上上下下的电梯构成一幅生动的空间场景,这种活跃的设计就是以造成人视觉和心理感受的愉悦为目标的。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与保护问题分析
人类源于自然,与自然共生,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人们都愿意接近自然。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也由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因而,近年来,人们已经对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的城市绿化也更加地重视。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师十分重视拓展高层底部的绿化空间,把绿化作为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中的必要元素进行考虑,同时把水、阳光、空气等也请进了现代的室内设计中,这既丰富了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也使建筑内外环境相融合,满足了人们“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要求。这也使得城市中即使在高层最密集的地区,也不难看到大面积的草坪和成片的绿荫。以福斯特和马来西亚的杨文博士为代表的建筑师则更进一步,以空中花园的方式把绿化带到了高层建筑的每个角落,开创了全方位的“生态高层”新领域。
三、流畅的立体化交通系统问题分析
底部空间是高层建筑垂直、水平交通的汇聚点和内外交通的转换点,这里不仅有大量的人流,还有相应的物流与车流,这也对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既要防止人、车流的交又干扰,还应有适当的集散空间。同时,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交通组织实际上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末端。为与城市交通网络取得更通畅的联系,创造高效、丰富的交通空间,只有在高层建筑底部建立起一套以人车分流为主,并结合城市广场、街道和地下空间的立体化交通系统,才能既缓解高层中心区地面交通的压力,提高了运营效率,又解决人车分流的问题,行人活动也不再局限于常规的人车共行的街道,而是通过四通八达的空中、地下步道进人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中,这也为给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和城市注人了新的活力。
四、绿化水体问题分析
在绿化布置中,可用形式各异的图案作为设计的母题,配以不同品种的植物,构成交叉的美丽图形,无论置身其中还是从旁浏览,都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形态各异的植物从外面自然延伸到架空层,弱化了架空层与开放空间之间过渡的生硬感,而这种建筑边缘绿化占了楼盘整个绿化面积的相当一部分比重,成为改善绿地生态效果的重要手段。绿化设计要点: 一是可进入性。绿化是营造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但是绿化仅供观赏是不够的,好的绿化设计应该使人能够亲近,这就要求绿化设计应与小路、硬地相结合,并适当配以坐憩设施,充分满足人们交往活动的需要。二是利用绿化隔断、错落,创造丰富的休闲场所。架空空间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避风雨的休息、娱乐场所,在这里他们能够下棋、聊天、游戏、甚至有些体育活动,依据各种活动的特性,可以通过绿化隔断、空间错落的暗示作用.组织不同的休闲场所,满足各种活动要求。另外绿化还可以软化界面,有些高层小区的交通部分的墙体要落地,简单的将实体落地必然会生硬,可以通过绿化软化接地的界面,形成良好的过渡,不但整体效果很好,而且还美化了环境。还可以将室外空间的绿化、人行步道、水系、小品有组织穿插、延伸至底层架空空间,达到空间的延续、渗透,使得整个组团空间成为一种开敞的外部空间与压缩的半开敞底层空间有节奏交替变化的序列空间,这种对单一空间多层次的划分、收放,扩大了空间感。三是植物的选择。建筑底层架空式开放空间的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其架空空间上布置的绿地、花草树木应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生态的特点相吻合,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绿化品种本身在特定地区的生态合理性,如阳光、植物、风向和水面,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受人工因素影响,植物的选择受到限制,室内园林绿化和架空层的园林绿化都是由人工仿自然创造的。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和空气,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室内绿化和架空层绿化对植物影响最大的是光照,在光照程度、光照时间与光质都不满足植物生长要求的情况下,室内绿化和架空层绿化只能选择荫生植物,因此对营造各种各样园林景观增加很多限制。绿化设计中为了让春夏秋冬各种花草树木能够交相辉映,应注意引进各种时令花卉及各类绿化,运用构筑物、水体,在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城市高层居住区中创造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的空间环境。
五、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高层建筑迅猛地发展起来。但同时,超高超密地建设摩天楼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又让人们不得不把曾经忽视的城市环境上升到重要地位,相应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注重。综上所述,与自成系统、相对独立的多层建筑不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是与整个高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功能上为主体部分提供服务和附属空间;在交通上承受主体中大量的人流、物流;在造型上受建筑主体结构形式的限定;在空间环境上要减缓主体的压力并创造安全愉悦的空间感受,并进一步与城市空间相契合。这一系列的约束条件构成了底部空间独有的特征,这也是建筑师在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的切人点,我们要根据我国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抓住这些特征,从底部空间的交通组织、空间结构和形体环境等方面出发,树立明确的目标,把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与周边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创造出精美的高层建筑和宜人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