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

时间:2022-07-25 11:16: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过程形态: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民族特色 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总书记鲜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个重要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

民族特点是指_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但是,马克思主义要付诸实践则只有同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是可能的。在这种结合中,普遍的真理被具体化,具体的实践经验和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被概括和提升,融合为一种体现着普遍和特殊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并成为该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打上民族性的烙印。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马克思和恩格斯面对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想文化关系和发展进程,回答的是当时的经济、社会、历史发展和阶级斗争提出的重大问题,制定的是当时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战略和策略。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必然是带有历史特点的,同时又是具有民族形式的。当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就有一个同当时历史条件、发展过程和民族特点相适应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要与民族特点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强调,脱离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进程来谈论他们的理论,没有任何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各国的工人政党要胜利地领导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必须从自己国家的历史条件出发,制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z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他们明确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段重要论述,确立了两个基本原则:其一,不管情况发生多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必须永远坚持,决不能背离和丢弃。其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革命实践的产物,坚持和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必须以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必须与民族特点相结合。列宁认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时,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而是要求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

同志鲜明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都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确定党带领人民推进事业发展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战略策略,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重要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密切关联的重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就肩负着如何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历史任务。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加以灵活运用,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理论。早在1938年10月,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悱这一科学的认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挥指导作用的关键前提,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初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重要保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的词句和个别结论,而是紧紧抓住“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精髓,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考察了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的新形势,依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在新形势下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社会建设理论同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光辉典范。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任何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正确指导实践,而任何理论只有与文化相结合才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原则。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三,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和碰撞。

很早就意识到,来自国外的思想理论要在中国发挥作用,必须与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他明确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坚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活泼的民族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许多富有新意、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概念和思想。邓小平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结果。

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智慧。邓小平理论中的富民强国方略,巧妙处理复杂矛盾、统筹把握全局形势的斗争艺术及其伟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无不深刻体现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发展变化”、“民本”和“自强不息”等重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与时俱进、社会和谐等重要理念,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汲取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综上所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同时,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浅谈现代性视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文化 现代性 创新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对现代性诉求的必然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高意义上的现代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建构新的现代性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逻辑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的双重文化意蕴.是马克思主义在走向民族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东西方文化转换提供了中介,使马克思主义这一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理论融入了东方文化的精神智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化、通俗化、民族化的道路。”在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径和现实境遇,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积极的思想文化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同时他们又强调:“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与时俱进的“时”表现在以下层面: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实现理论的自我超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映时代的主题,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因地制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本土化或民族化;根据条件变化阐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表明,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要保持政党的先进性必须保持思想理论的活水源头。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妙,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60年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实质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创新史。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几大理论成果又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几大理论成果探索和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走什么样的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当今时代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扑面而来,文化多元思想融会方兴未艾,如何从理论上认识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现实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推向前进。

一切价值都体现文化的价值,都是以文化形式存在着的价值。从历史进程看,近代中国面临政治、社会、文化的多重危机,各种主义、思想流派先后粉墨登场。从林则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从“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呼号到孙中山“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的喟叹。无论是洪秀全的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还是康有为的大同乌托邦,严复的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都不可能救中国。但是各种主张纷呈沓至,各种学说斑斓多姿,造成文化上的无序而多元的状态,从而使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呼唤着一种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拯救中华文明于水火之中的新思想、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因而能够超越其欧洲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特征,它不仅能够成为世界各民族继承、吸收和容纳的一笔优秀文化遗产,而且可以成为各民族用来改造自身社会和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以十月革命为契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犹如春风化雨,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被接受、被认同,进而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对现代性诉求的必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蕴含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普遍与特殊、继承与创新的现代性主题。一个政党公开的旗帜至关紧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曾形象地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党的旗帜,就是党所确立的指导思想。它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关系到党的威望和形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得失。树立了正确的旗帜,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党才有坚强的战斗力,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一次彻底的民族精神的自我塑造,体现了中国人更理性、更自觉的主体性文化选择,基本上完成了由“物”的层面至“心物”层面、再到“心”的层面的过程,使五四以后的文化探索和文化追求获得了现代性视野。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所积淀、内化形成的文化形态具有一种独特的思想特质,代表一种崭新的文化气象,代表了文化现代性的正确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实现了从西方到东方、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转型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君权”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西方到中国的现代转换,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诉求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文化主体和客体相互重构整合、文化创新的过程。其实质是利用西方现代性文明成果对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汲取、借鉴与创造性转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体现在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又是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对中国社会和民族文化来说,是得到改造和走向进步的过程,是中国民族文化自我更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则是寻找新的生长点和再创造的过程,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对待中西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根本改造,汲取其民主性精华,并作为自己的思想来源,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秀成分被加以提炼、改造、弘扬,从而成为民族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针,总结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这种文化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内核”,而且具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文化形式,符合中国老百姓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审美取向;这种文化具有大众化品格,否定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等级制和贵族垄断制,打破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藩篱,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族文化现代性的双重转型。

马克思曾强调,理论的应用一切以时间地点情况为转移,必须考虑各国的制度、风俗、文化传统。马克思曾说:“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正如刘少奇所说,“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为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才能建立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继续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如何把文化现代性与民族文化资源创新联系起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制度选择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基本原理转化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形态,实现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和民族化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于中国有适合它生长、发育的丰厚文化土壤。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许多优秀成分具有契合性。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和求真品格、大同思想、均平理想和小康追求,中国农民战争和反侵略传统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基础前提。

中国民族心理结构、致思方式和价值范畴虽与马克思主义有本质内涵的差异,但由于扬弃了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和英美的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实践的唯物论”的特质,两者有内在的精神联系,这些文化心理积淀无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心理图景。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了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的传播途径方面包含了表达方式的民族化、传播方式的民族化、理论形态的民族化几个层面。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表现于思想内容、历史资料和表达方式诸方面。

第一,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上优秀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命题和范畴给以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如同志在论著中,对于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与行的论争,关于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斗争,关于历史观上的道德与功利、动机与效果的争论,都作了科学的批判和总结。再比如,实事求是与思想路线、大同理想与最高纲领、尚贤思想与干部路线、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崇德精神与党员修养、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中庸思想与反“左”防右、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小康之治与小康社会等均是老命题、新创造。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继承和超越。

第二,对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某些言简意赅的词句和丰富的思想资料(名言、成语、典故)加以引申、发挥或改造,以表述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的原理、原则,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第三,在语言风格上,的文章,通俗、明快、易懂,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章法结构和表达手法上,的文章借鉴了中国古代文风的优良传统,开创了论说文的新格局。邓小平著作语言精炼集中,具体贴切,概括而不抽象,扼要而不晦涩,字字珠玑。当我们用“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一条血路”、“发展是硬道理”、“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台阶式递进”、“波浪式前进”、“先富带后富”、“求同存异”、“三个面向”以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五个统筹”等等概括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简明易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战斗力、感染力、凝聚力彰显功效。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次思想革命。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风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辩证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现代性视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关系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他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说,他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而孕育出了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在二十世纪初,世界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战争与革命”是当时的时代主题。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特别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和独特国情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回答“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代课题。党在建立初期,还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也导致了革命出现了一些弯路。直至遵义会议过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新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更确立了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思想的指引下,很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在新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新经验、新观点、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认识和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历经千难万险,认识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同样也是关山重重,历经曲折。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全党又面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的时代课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明确指出:首先是思想解放,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经过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科学地总结了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伟大实践,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总结,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面临“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新的问题时,深刻地洞察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着眼于新的实践,深入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新的问“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题,再一次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再一次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的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概念,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观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传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因为正是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才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他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并不断的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四大理论成果,是几代中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的原则,而且不断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理论上不断创新,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必将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如何始终保持理论创新活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心,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我国工人阶级和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试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论文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最早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命题,明确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进行卓越的理论创作,最优秀地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论文关键词: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首先完成于。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理论成果,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理论体系就是理论的内在的有机联系、系统组合。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思想基础;二是有明确的理论主题作为研究对象;三是多方面展开和系统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这三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一、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举起反对本本主义的大旗。最早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理论是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理论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这种认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其思想基础。这是一个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提。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毫不犹豫地高举这面旗帜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之中。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运动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就开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探索,就踏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但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还显得年轻幼稚,总体上,他们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忽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更不注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两种态度不是并行不悖,而是经常发生激烈的碰撞。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教条主义态度斗争并最终取得主导地位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奠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伟大旗手。

中国共产党内曾连续出现一次右倾和三次“左”倾错误,尽管这些错误的理论形态和实践表现有所不同,但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则有惊人的相似,即教条主义。尽管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但是,这种教条主义的态度却在党内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直到遵义会议。正确的思想是在与错误的思想对立和斗争中产生的,当然,正确的思想战胜错误的思想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这种教条主义的态度在实践中导致中国革命接连遭受挫折,这些挫折使得中国共产党内另一部分人在思考:究竟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逐渐树起反对教条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这就是以为代表的科学态度。

大革命失败后,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思想,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同时又没有机械地坚持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而是在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他的代表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井冈山道路遭到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不屑,以至打击和排挤。他们指责不懂马克思主义,是“狭隘的经验论”、“农民意识”,宣称“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等。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在实践中坚持自己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在思想理论上反击错误的态度、阐述正确的态度。1930年5月,为了反对教条主义,写下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他尖锐地批评:“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在这种心理。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开口闭口‘拿本本来’。”他认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是对的。”他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些论断在当时确实震耳发聩,这是党内最早对教条主义的公开挑战和反击。

由于当时教条主义还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呼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觉醒。随后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又一次占据党中央统治地位,这次把中国革命弄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就更加坚定了与教条主义斗争的决心和信心。

遵义会议是两种态度发展趋势的转折点。遵义会议“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实事求是态度取得了斗争教条主义态度的第一次胜利,当然这两种态度问题的本身即思想问题此时还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思想斗争还在继续,不过却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抗战全面爆发后,王明教条主义的表现形式由“左”倾转为右倾,并和的正确路线相对抗,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第一次正式向全党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号召。他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定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针对教条主义的,但六届六中全会没有正面批判教条主义。不过,通过这次会议,彻底解决两种态度问题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之后的便开始了对教条主义发起总攻。

在中,和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开展学习竞赛运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和党的历史,注重调查研究,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连续发表讲演系统地批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从1943年10月起,全党重新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错误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决议》的通过和七大的胜利召开,全党空前统一到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上来。这标志着实事求是态度最终赢得了对教条主义态度的彻底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观念最终得以深入人心。

二、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命题,明确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理论从其来源来说,产生于实践;从其用途来说,指导人们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个被解决的问题就是理论研究的对象,因此,任何理论都有其研究对象。当众多的理论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指向一个目标,这些理论就构成一个理论体系,这个中心问题就是这个理论体系所要研究的理论主题。

理论主题,是一个理论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贯穿一个理论始终的一条主线,可以说涉及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都是围绕着其主题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一个理论之所以有别于另一理论,重要一点,就是理论主题不同。思想的理论主题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由新民主主义转为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可见,理论主题是一个理论最主要的特征,但理论主题的提出不是轻而易举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客观上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探索,尽管在当时还不能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随着革命斗争的不断深入,党自身及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越来越激烈。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革命应当由谁来领导?这些关系革命成败的问题尖锐地提到全党面前。为了解决实际斗争中提出的问题,1925年前后,党内出现了理论探索的高潮。陈独秀、、、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纷纷发表文章,阐述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主要是: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问题,资产阶级和农民问题,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武装斗争问题等。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他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探索的成果。这些思想实际上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但是,当时无论是还是其他领导人还不能用“新民主主义”这样的命题集中提炼出这些基本思想。不过,这些探索,“虽然还有不确切、不完备之处,彼此间的认识也不尽一致,然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宝贵成果,对于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首创意义。”

在这些探索中,他们已经涉及到中国民主革命的特殊性问题,当时颇有代表性的“二次革命论”和之后的“一次革命论”,都是对中国民主革命实际问题的理论回答,都可以看作是对理论主题揭示的努力与尝试,但是在实践中都没有解决中国革命出路问题。“二次革命论”和“一次革命论”错误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一个是右倾,一个是“左”倾,但两者错误的实质又是相同的: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论述,只不过一个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一个是依据列宁的论述而已。中国革命到底是什么样的革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步进行不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行。中国共产党人到底应该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革命?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走不通,按照列宁的论述也走不通。这些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困惑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召唤着有为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为之求索,呼唤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真正理论家走上历史舞台。

1940年前后,相继完成了两篇影响深远的论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创造性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并着重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全部革命任务,就是完成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准备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着重论述了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走向社会主义。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提出“两步走”的革命战略,解决了如何从第一步到第二步的问题,即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国家,以此作为连接两个革命的中间站,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并全面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这两篇文章不仅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理论,而且第一次清晰地揭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由新民主主义转为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主题的揭示,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国革命陷入两难选择的历史难题,即既要搞民主革命,又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从理论上率先跳出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民主革命论述的教条主义认识。这个理论主题的揭示,一方面是对此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理论探索成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它把这些探索成果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指明了今后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革命的方向。正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所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全党对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内容、领导权和发展前途有了一个明确而完整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引导中国人民自觉地在复杂环境中不断前进的旗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起难以估量的重大指导作用。”这个理论主题的揭示加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进行卓越的理论创作。最优秀地集中全党的集体智慧。多方面展开系统论证。创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是正确的、系统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形态。一个理论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就只能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而不可能成为科学。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上成熟的标志,是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得到了多方面的展开和系统论证,它有着一个自己的独立的科学体系。

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它不是集体智慧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严谨的科学体系。“集体智慧”是思想的来源,“结晶”是对“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严谨的科学体系。是这个科学体系的最杰出的创造者,著作是这个体系的集中体现。

思想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成熟,则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主客观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奠基陕北后,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我们党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抗日根据地和比较安定的政治环境,大量翻译出版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再加上共产国际七大后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这些都为全党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向全党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热潮。特别是以为核心的一大批党的领导人,先后集中在延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社会调查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心环节,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这方面,作出最伟大、最杰出的贡献,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从而大大地发展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过去那些不够系统、不够完整的思想观点,构成了思想科学体系的主体。

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首先表现为思想的核心部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在明确揭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的同时,全面地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纲领、前途和转变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各个部分之间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使新民主主义理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表现为思想其它组成部分的成熟。这个时期,写出了大量的理论著作,使“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更加完整,统一战线理论更加丰富,武装斗争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党的建设理论更加完备,哲学思想形成体系。这样,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期间,党的其他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在学习研究思想的过程中,开始对这个理论体系进行概括,如张如心、、肖三等。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把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九个问题,这是在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比较完整、系统的对思想理论体系的概括。在经过解放战争和建国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以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又一次把思想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六个方面和三个灵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对思想的内容和体系所作的比较全面、完整、系统的分析概括。思想的理论体系之所以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因为“它是中国的东西,又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恩格斯曾这样说过:“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是公正的。”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用的名字来命名是公正的。

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思想仍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著作仍然是我们必须经常学习的宝贵财富。“这不但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了解;而且因为这些著作中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由于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贡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思想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过程和形态:试论建设和谐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

(论文关健词)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和谐文化建构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别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要素的基拙上,找出二者之间内在贯通的接桦点,然后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高度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指马克思在其相关著述中,对人的基本生存境遇及其趋势进行整体性批判与反思的学说。当代中国审美意识形态的主导与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其“中国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包括中国哲学和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创新过程。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外来文化要真正化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成为其内在组成部分,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站在本民族立场上,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吸收与创新的过程,这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创新的必由之途,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必由之途。而要跨上这一不可规避的途径,首先必须找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接桦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框架和线索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与价值,使这一活动的“内在尺度”在把握、整合与超越“任何一个种的尺度”的历史过程中,愈来愈具有“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尺度,就是一个不断地向“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为旨归的“真正的自由王国”迈进的历史过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一个不断摆脱和超越传统农业社会的神圣性,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换价值等等外在尺度的束缚,逐渐向人本身回归和提升的自然历史过程。其间有三个主要相关美学的论点:

(1)“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自身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基础上也不断得到改造,“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人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是一个“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不仅能在精神上反思自身,而且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生产实践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将自身内在尺度运用到实践对象之上,使之符合自身需求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的过程,亦即各种不同因素和谐共存的社会实践过程,其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和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互为表里的互为前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含义。

(2)美是一种人以自身的“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曾经对“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及其与“自由”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自由王国”以“必然王国”为基础,后者属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领域,“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而在“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则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本身”,这是一个以人自身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领域,人自身“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类特性”在其中获得淋漓尽致的体现。马克思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活动过程,人自身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在物质和生理层面肯定自身的存在,而且在理论和思维层面反思自身的存在,“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图。在马克思看来,艺术和美学既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类用以直观自身天性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角度和能力。

(3)“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人类生存活动的方式,审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个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性和精神自觉的历史环节,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亦即“那些能够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同时,所谓的审美能力,是人类实践过程的产物:“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性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美和艺术是人类衡量自身文明程度的基本尺度。

二、强调人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中国传统美学

在《尚书·洪范》篇中,“五行”(水、火、木、金、土)是当时人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始基”,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因而是五种与人自身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基本元素。站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层面上描述原初物质与人内在关联的基本属性,说明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人们理解其自身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视野集中在二者之间的和谐并存而非主客二分这一焦点之上。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文中指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开始只能是在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生存关系,人们首先在其头脑中“铭记”的,不是自然物的某种抽象的“理论”属性,而是对相对于人自身生存的能够“满足需要”的属性,“他们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尚书·洪范》中的五种味觉,就是一种先于理论认识的关于事物能够满足生存需要的属性的原初意识。其中关键在于,世界的属性是一种在满足自身需要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的把握,不在于理论的分析,而在于味觉的品尝。这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是包括美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出发点。《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的史伯论“和”与“同”范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种强调生命自身的生存意义在于多样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容忍、并存和融合的传统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为一种人与自然在矛盾中和谐共存不相分离的天人关系视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然与人都来自共同的本体,遵循着共同的发展道路,因而“致中和”是万事万物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魏晋以降的山水情趣就是以此为基础生发出来的。南朝宗炳追求一种“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的“仁智之乐”,刘腮则强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而辛弃疾则吟诵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宗白华先生从中国美学的“散点透视”和西方美学的“定点透视”这样两种不同的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区别角度人手,强调前者是一种站在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立场上,以身度物地体味事物性质的哲学基本立场,这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基本出发点。

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

“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接桦点。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试图以消除事物自身内部对立面来解决现实矛盾的形而上学方法时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这里的“辩证运动”就是指事物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之间的“共存、斗争和融合”,是宇宙间新陈代谢一般过程的基本方式。这恰恰与中国美学中“以他平他谓之和”的“和实生物”的思想相吻合,中国人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和谐文化,其理论基础、哲学根据就是“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即包含着“不同”、差异、矛盾在内的多样性的统一。在当前,这种统一的社会基础,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所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命题,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根本利益,故而能够将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各种相互矛盾的要素凝聚成一个和而不同的有机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和谐的思想资源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出来的崭新理论。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建构过程,较多保留了以身度物地体味世界的“生命一体化”原初意识要素,在思维方式上能够比较自觉地抵制对象化的看待世界的本质论分析方法,从而一开始就与西方自古希腊时期已经成形、在近代认识论美学中成为基本框架的理性本质论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走的是一条与西方美学迥然不同的具有明显生存论特征的审美之途。现代中国美学基本按照西方美学的思路构建自身的理论框架。在这种“照着(西方)讲”的逻辑中,自身固有的问题意识和思路贝组被遮蔽掉了。这种遮蔽使得当代中国美学一直跳不出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的逻辑怪圈。个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对于自身传统中的生存论资源理解不够,对其价值领会不深。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致思之途中,审美主体是与其周围的生存环境内在关联的原始的交互主体。它不同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中的“此在”,因为作为“主体”,后者经过了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近代欧洲哲学中“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严格的自我反思。与之相比较,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审美主体,作为一种保留了更多的“生命一体化”的原初意识内涵的“源主体”,它与西方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互主体”的区别,在于其原始的平等观保留了更多的“让对方生存我才能生存”的生存论智慧,而这,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得以建构的最基本的传统资源。扬弃当代美学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本质论美学”、“斗争论美学”、“生产论美学”的工具属性及其狭隘眼界,切实将人本身亦即人的历史的现实的整体的生存状态作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必须在回归“源主体”中进行资源梳理,发掘其中固有的“和谐化辩证法”属性,使其在美学转型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流价值及其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高消费、高污染、高能耗”为基础的高福利生活方式。这是“西方现代性”的必然逻辑,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异化关系的发展模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不可能成为全球现代化的引领方式,更不可能为已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所遵循。作为一个一百多年来一直处于西方文化威胁之中的以农业和农民为主体的人口大国,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只能走“低消费、低污染、低能耗”的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道路。这是一条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里,人与其生存环境本来就是“天然统一”的,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人自身的物质需求,以消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全面实现人的生存尊严,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理念。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里程碑。这一思想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在于,作为中华民族现代化历程的必由之途,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污染环境和扩大社会的贫富惫殊的程度来片面地增加社会财富总量的过程,而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相处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来证明人自身的生存的薄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这一契机就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强调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重要阶段,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资源、传统美学思想资源和其他文明相关资源之间的相互涵化和补充,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性美学思想体系,以引导中国人在现代化道路上以自己特有的框架和眼光,深刻反思和领悟在经济全球化境遇中所领悟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以激发民族精神生产的活力,提升民族精神文明的程度,建立起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得以与当今世界各种文明对话的社会主义审美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