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1 10:16: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土木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摘 要:建设部最新制定了规范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则相关的土木工程概预算的内容也需要同步地改进,本文主要提出了急需改革现有土木工程概预算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计价的模式;土木工程的概预算;定额计价;计算的规则
一、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的介绍
(一)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的概念
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是指招标人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必须的全部费用,都由投标人来完成。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是在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的过程中,由招标人自己或者委托一些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去反映该工程实体的消耗以及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的清单,并将此作为招标文件的重要部分提供给该项目的投标人,从而投标人依据该工程量的清单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
(二)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的主要特点
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可以有效控制消耗量,将政府的社会统一平均消耗量作为指导标准,作为企业的一个社会平均尺度,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2.彻底地放开价格,全面地放开工程的消耗量中工、料、机的价格以及利润和管理的费用,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工程的价格。3.投标的企业进行自主报价,投标的企业主要根据自身的技术专长及材料的采购渠道和管理水平等,来制定该企业的自己的报价,自主地进行报价。
二、目前土木工程的概预算课程的主要内容安排
目前各种概预算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是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主要包括该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构成;第二是建筑工程的定额及单价的确定,主要是对建筑工程定额的种类以及组成的介绍,基础的定额、人工和材料的消耗定额及机械台班的定额等等;第三是工程造价的相关文件的编制主要包括设计的概算、投资的估算、工程的标书、施工图的预算等内容的编制;第四是工程量的计算的规则,主要是包括各个分部的分项的工程量的介绍以及实例的讲解等。
三、工程量清单的计价与传统的定额的计价的区别分析
(一)计价的依据不同
定额的计价的建设工程,主要的依据是国家、省、相关的专业部门制定的各种的定额,其性质主要为指导性。其清单计价的建设工程,主要计价是依据《计价规范》,该性质是为包含强制性的条文的国家的标准。计价时所用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多种多样的。
(二)工程量的的不同来源
在定额计价的方法中,其建设工程的工程量主要由招标人以及投标人分别按照施工图纸来计算。而在清单计价的方法中,招标方必须要设置清单的项目并且计算出清单工程量,工程量主要由招标人(或者委托给有关工程造价的中介机构)依据《计价规范》的附录中按照规定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以及计量单位进行统一计算。
(三)工程量不同的计算规则
这两种模式的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的明显区别在于:定额模式按照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来计算,清单模式则是按照清单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下面举例
(四)费用项目的划分的不同
传统定额的计价方式是把工程造价划分为四部分费用:直接费、间接费、利润以及税金。工程量清单的计价则将工程造价划分为五个部分费用:分部分项的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以及税金。两种的计价方式的各个费用项目的含义是不相同的。下面举个例子:
四、对新编制的土木工程概预算的教材思路进行分析
(一)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的一些基础知识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总投资的构成部分。但是其中的建筑的安装工程费用等等内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以前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新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
(二)建筑工程的定额以及清单工程量的单价的确定
定额的计价的单价是定额的分项工程单价,清单工程量的计价使用的单价则是综合单价,不仅仅有人工的费用、材料的费用、机械的使用费用,还包括企业的管理费用以及利润,并将施工期的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土木工程的概预算的教材的内容需要按照新的清单的计价模式同步更新。
(三)建筑工程的造价文件的编制内容
在施工图的预算之前的相关的项目可以和过去保持一致,但是施工图的预算则必须作很大幅度的修改。我们主要从业主以及投标人两个方面去思考。从业主方面来看,需要从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的作用、工程量清单的组成的编制的说明内容等展开介绍。从投标人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填报工程量的清单表中的综合单价的问题。针对这部分的费用计算的过程,费用计算的过程首先是计算三个费用:人、机、料的费用。接着可以计算非竞争性的费用:规费和税金,依据国家的相关的费用率和其计算方法确定。再者,企业的管理费用、利润以及风险等这几个部分由于属于竞争性的部分因此主要要根据该企业的本身的水平进行编制和预测。
(四)对工程标底的编制
主要要明确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下,标底是在以前统计的数据基础上或在以前的定额预算上通过调整市场价格而形成的,仅仅是业主掌握工程价格的依据,但不能够将它拿来作为评标的标准。业主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需要委托有工程造价咨询的资质的单位做工程量的清单或进一步地编制标底。这些单位必须具备历次的积累、统计及可以分析的资料,并且是由市场的价格体系变动的资料,否则将无法编制其标底。
(五)施工预算方面
施工预算的定义是施工企业的内部编制的完成该单位工程所必须的人工、材料的数量、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和预算的造价。其编制方法与以前一样。但是在新的规范下,编制施工预算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本章也必须着重强调。由于施工预算的编制的原则主要为平均先进水平因此施工预算主要体现了其企业的本身竞争能力、管理的水平。而利用工程量清单的计价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激励建筑市场的竞争。而作为施工企业自身要不断的完善、不断地修订企业内部的相关施工定额,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该企业的技术管理的水平,才能在该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五、小结
由于目前我国实行了建设工程量的清单计价的规范,因此现在实行的土木工程的概预算的内容必须同步加以改革,否则就很难适应其形式的需要。
摘要: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的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其对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概预算;影响分析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强调对工科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应体现工程知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特征[1]。土木工程概预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编制一般工程概预算的能力,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达不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为此,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在分析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在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上全面进行讨论分析,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满足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要求[2]。
1 传统的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一门内容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就目前来说,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1 教材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教学内容灵活性和系统性不够[2]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成果。由于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具有区域性,各个省市颁布自己的造价管理文件,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土木工程概预算教材都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和取费程序,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另外由于教材编写和出版周期较长,无法及时反映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教材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现有的大部分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工程计算规则、费用组成的讲解,教学内容多,枯燥,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材中加入了相应的作业练习,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学生所学知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这样根本完成不了实际工程图的预算。
1.2 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由于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大多是一些规则的罗列,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取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讲且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的被动教学模式,手段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先讲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后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由于内容较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机械化,容易丧失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学生对于定额的应用、工程量的计算(特别是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很难深刻理解。
1.3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欠佳 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还有待改进。目前阶段,应用现代媒体技术缺乏,教师不注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充实自己的教学活动,导致教学信息量太小,无法传授更多的知识。
1.4 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及考核方式单一。传统教学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的考核,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容易出现猜题搞重点突击的情形,也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中的体现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目标,切实加强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中的能力培养,突出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融合。主要建设思路如下:
2.1 制订新的教学大纲,开展教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紧密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课时等条件要求,制订新的教学大纲。依据新的教学大纲,从能力培养出发,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和取费程序,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同时在教材内引入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实例,加强学生对编制造价文件的理解。再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在合理安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点以外,恰当采用图表教学,使授课内容更加清晰、明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此类章节内容学习的兴趣,增强授课效果。
2.2 改进教学方法
2.2.1 充分利用互动式教学[4]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大胆构思,使学生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的灌输到主动吸收,这样的课堂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活泼、意趣横生。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问题大胆发言。如此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挥。
2.2.2 借助概预算软件辅助教学[3][5] 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在实际工程概预算中应用越来越多,学生必须要掌握造价软件的操作,这样才能更加接近实际工程,才能体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育理念。应用造价软件不但可以提高造价编制的速度、降低错误率,而且计算机记录数据,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审核,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学生可以把课程设计应用软件再完成一次,这样就把手算与电算相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概预算的相关计算规则。
2.2.3 层次案例教学法授课[3] 通过选用完整的工程案例分析,能够使概念、规则更加具体化,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概预算编制的实践应用能力。在选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层次化教学,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大型工程的计算思路与习惯,学生加深对定额各章节知识点的理解。
摘要:基于概预算编制质量对控制工程建设投资的影响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能力的现实需求,对《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应用型人才;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31-02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很强的学科,概预算是反映工程项目初步投资水平与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它不仅是控制一个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衡量工程设计是否经济、合理性的主要依据。概预算的质量和水平,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而工程造价对于控制工程投资规模,缩短建设时间,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技术创新高速发展,工程造价也处在一个亟需完善和发展的阶段。概预算的发展与完善影响整个工程造价的质量和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越来越大,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社会这一发展趋势。
一、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1.教学资源和课程信息的陈旧与落后。“土木工程概预算”政策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作为一名优秀的造价工程师,应该熟知工程技术与计量、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并兼备经济法规、工程合同、工程财务等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多方面知识。概预算课程涉及了多学科知识的联系与综合,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更新,都会对概预算课程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相应的贯彻教程与教材建设需要时间,概预算课程教材信息对先进成果的反映有所滞后是一种常态。根据市场变化及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缺陷,为了不断地完善工程造价体制和规范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等修订、颁布、实施频繁。学校与企业相比较,对各种市场信息变化的获取和认识相对滞后,因而教学图书资源的陈旧与落后,已完全不能适应概预算课程教学的基本需求。即使是更新后的概预算教材,偏重于基本概念和理论,缺少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这往往使学生感到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相差甚远。教师只能加大课堂上的信息量,有些学生跟不上讲课的速度,课下没有配套的参考书以及相应的规范、规程和图集等,不利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从而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教学内容多与计划学时少的冲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的变革。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教育改革,为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开始大幅度压缩必修课课程教学学时,开设“百家讲坛”选修课,即学生学分选修课。必修课程的教学学时大大缩减,这就形成了教学内容多与计划学时少的矛盾。
3.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在“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推动下,研究型教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实践,但一方因缺乏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创新,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行政权利而忽视学术权利的现象,对教学实践干预过多,各种检查、考核评估过于频繁,科研工作量的压力过大,使得教师要花在教育教学上的精力大大减少,更无暇顾及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研究。另一方面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号召,使学生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实用性课程内容简单,不能体现出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发展的愿望。相反力学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认为力学课程考试好,证明自己的能力强,因此,大学生关心的往往是最后的成绩而不是学习与提高的过程和方法。
二、课程教学新思路
1.设问式教学,引导课前预习。概预算课程不仅涉及知识面范围广,政策性强,而且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也都很强。课堂教学学时压缩以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内容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工程量计算规则量大繁杂,教师的详细讲解与分析,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机械化,而不能集中精力或没有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安排学生提前预习理论知识,课堂侧重讲授案例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学生又往往因未预习理论知识而听得一头雾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结合本课程的实际应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设问式教学方法。例如,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术语和重要条款以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以选择题或问答题的形式总结出来,提供给学生作为课下练习,然后在课堂上提问或大家分组讨论,提问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紧跟教师教学思路,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也可某个同学或全班同学呼应,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激情。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的奖励,鼓励大家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一方面,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掌握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的疏漏和普遍存在的问题,选取代表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或易理解错误的条目,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节省了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时间。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问题中增加注册造价师、建造师等执业考试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作比较,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一个优秀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2.情境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概预算课程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等知识的衔接能力、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时间跨度等因素直接影响概预算课程教学的质量。如何将概预算课程中抽象的概念、枯燥的规则变得相对的实际和真实,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手段。因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安排在概预算课程教学之后,在概预算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亲临工程现场观看也不太可能,多媒体教学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讲如何确定灌注桩工程量清单项目以及报价时应考虑的定额子目,将灌注桩的工程施工工艺拍成图片,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感和授课的信息量。对于主体结构,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教学楼、办公楼为例,熟悉的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感知活动,从而更易进入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状态,有利于学生接受概念,理解规律。
3.信息教育,创设信息技术教学环境。①开拓教师信息获取渠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趋势中,科学的进步和科研成果的创新已日益取决于对信息的及时获取和掌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促使人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为提高教师信息获取能力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多数高校建立起信息检索中心,这个中心包括普通的图书期刊、微缩资料胶卷、电脑教学软件以及电脑互联网络等现代化信息载体,为教师提供自主接受信息的重要场所。多数教师不仅具有阅读、分析学术著作和科技期刊的能力,熟练使用多种工具书的能力,还有检索数据库的能力以及在因特网上查阅资料的能力。但是,多数教师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及对工程实际问题处理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多参与一些社会兼职工作,能使教师更好地积累工程实际经验。特别是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及时地了解法律、法规的颁布情况,技术规程与设计施工图集的更新内容,才能避免课堂教学中的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脱节。②培养学生信息获取技能。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是深处信息环境下衡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对专业研究领域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已成为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如美国针对理工科学生制定的五大标准(信息需求判断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意识地开展概预算课程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概预算课程系统性强、涉及知识范围广,学生要想步入造价行业,必须能够识图、熟悉各种建筑材料、了解结构的施工工艺及现场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分析和资料管理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识图水平、施工工序与施工技术的感性认知程度较差。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想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的方向。例如,大学课程中没有专门用来学习识图的课程,学校里的图书资源也相对缺乏,最新图集资料和相关的规范、规程往往不能及时更新,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特别关键。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任务,然后提供给学生与任务相关的图集、规范、规程等名称,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化信息载体来搜索和获取。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所需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学生学习的重心不仅要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要会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信息素养,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
三、考试考核方法多样化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由于各门课程考试集中安排在期末进行,容易造成学生平时逃课缺勤、迟到或早退、上课开小差、玩手机、睡觉,考试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等问题的出现,有时成绩虽能勉强过关,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效果较差。笔者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响应学校规定的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基础上,对另外30%的成绩评定,采用了多种考核办法:平时出勤情况占10%(视上课出勤、迟到或早退情况记录评定成绩),实验成绩占10%(主要依据为实验报告和软件应用成果),平时回答问题情况占10%,对于经常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在评定成绩时给予适当奖励。这样既提供给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选择权,让学生感受到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出发不断探索课程改革。《土木工程概预算》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课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完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不断地激发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才能不断地为企业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土木工程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科学合理的工程概预算对于现代化的建筑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建筑项目最佳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之一。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预算;问题;对策
1、引言
工程概预算是一个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价格体系,并且具有单件定价和多次计价的特征。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为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技术性要求非常强,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概预算的编制工作有了很多变化,这就导致概预算人员的任务非常繁重。由此可见,工程概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管理的复杂过程,必须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真实性、可行性、科学性。
工程概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的体制,必须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全面控制,甚至渗透到全体工作人员的主动控制之中。工程概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要在资金投入最少的情况下实现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达到工期最短、投资最省、收效最快的经济效果。
2、问题
某个特定时期概预算的额定情况和编制办法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施工工艺情况、建筑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等建筑技术的综合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必然会降低各类资源的消耗,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所以额定情况和编制办法并非一成不变。现阶段,我国部分建设企业对于土木工程概预算的研究不断深入,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成本管理的实践当中。然而随着国内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土木工程概预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概预算的覆盖面较小。在编制概预算过程中,借用定额是经常遇到的情况。如需参照工民建定额来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等,这类定额的借用势必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项目工程、不同工作水平的企业造成影响。因此应结合土木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趋于完整的定额体系。笔者建议依据地理的差异情况和施工人员的水平能力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发展程度调整定额,即在基础定额之上增加相应的难易系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产出更多的非生产性及生产性的固定资产。
2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不足,工程投招标工作不够规范。项目储备缺乏、资金投入有限、现场调研不够、资料数据不新致使编制内容不够规范细致,影响了工程概预算的准确编制,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常会出现编制内容不完整、多算、漏算、错算等现象,最终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发生,增加了工程投资。项目招投标时,部分项目工程不公开投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或议标等方式规避招标,部分单位签订与招标文件不符的合同,对于招标文件的审查不严格,尤其是对工程量清单的审查不够详细,致使工程项目后期出现大量不当支出,工程概预算失去实际意义。
3土木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不给力。建筑设计阶段是将工程由计划变为现实的重要阶段,然而常常由于项目急于施工、工程急于上马而大大缩短了设计时间,致使设计思路不够清晰,设计方案不够合理,图纸内容不够完整,最终导致后期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及人力、物力的浪费,致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施工阶段造价管理较为混乱,部分项目管理无章可循,存在土木工程结算概念不明确、结算目标不清晰、结算职责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出现未按相关程序审批而直接扩大规模的现象。项目结算过程常出现误结、重结、多结等浪费现象,造成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数据失真、造价管理失控。
4间接费中以直接工程费为基数的计算方法容易引起造价失控。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办法只对 八种材料的基价做了规定,其他上百种材料的价差不用于计算间接费而变成实际的工程概预算,这些变成实际工程概预算的材料价格则直接算进了工程费中。受市场经济及国家政策性的调价是影响材料价格的主要因素,材料价格在各个不同地区的差异比较明显,另外各个部门的利益和人为因素也对价格有影响,所以材料价格时高时低,因而影响间接费的准确性,在材料造价的过程中容易失控。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可能多的搜集材料价格信息,若是异地,至少每三个月利用互联网每个材料价格的上限或建筑工程的调价系数。
3、对策
3.1深化设计深度,优化设计方案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龙头环节,该阶段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实施,是控制概预算的重中之重。若要提高土木工程概预算质量,设计单位必须做好设计前准备工作,并积极推广限额设计。设计前准备工作包括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土木工程所在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及建筑材料及工艺设备的选择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最优化,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限额设计是指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上层估算控制后续工作概预算的方法,即将已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作为控制初步设计的限额,然后再将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概算,并将其作为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的限额。由此可见,限额设计是一种有利于实现“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科学合理确定工程概预算的设计方法。
3.2实行法人责任制,强化项目合同管理
现阶段,我国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责任感,更有甚者以权谋私,贪污腐化,造成工程概预算质量下降,可信度不足。因此,若要提高土木工程概预算质量,建设单位必须积极实行法人责任制,强化项目合同管理。按照建筑项目法人责任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选择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且责任心较强的人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管过程中要认真落实管理责任,理顺各职责关系,另外还要制定奖惩制度,对于认真落实完成概预算目标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玩忽职守,未能按要求完成相关指标的员工给予适当惩罚,使其充分发挥鞭笞和激励作用。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合同,强化项目合同管理,而不能使其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建设单位在工程款支付过程中必须认真核算,对于施工单位提交的结算工程款清单,必须指派专人进行逐项核实,确认无误且符合签订合同要求后才可支付,尽可能地避免超概预算问题的发生。
3.3落实投招标制,健全设计变更及监理制度
施工阶段的造价及质量管理直接决定着建筑项目建成所需时间及成本及项目建成后的质量和功能。为有效控制工程概预算,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落实投招标制,健全设计变更及监理制度。投招标制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投招标制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增加施工单位之间的净增里,有助于选择最好的施工队伍和最优的施工方案。虽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不可避免,但施工单位必须要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会带来概预算较大变化的设计变更,必须按照相关程序由相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查,审批后才可实行。土木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执行,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到“现场监督,跟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降低概预算变化幅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概预算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项目概预算质量,以有效发挥其指导和控制作用。
摘要:结合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讨。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将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工程类专业课的教学应以技能培养为主,突出职业化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出适应本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预算;教学改革;实际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1 工程类专业课的教学应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普遍化,传统教育主要是知识的教育,而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现在越来越需要具有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的人才,即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要转换新的教学模式,重新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一方面,老师在理论课阶段一定把重点难点讲透,使学生在理论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适当在授课中加入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检验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检验学生通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开动脑筋,勤于动手,为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由于土木工程预算这门课具有实践性强、地区性强、政策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传授基本知识。
2 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自身的特点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定额原理:主要讲述定额的概念、作用、编制方法,定额的组成及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概预算的编制:主要讲述工程建设项目的费用构成、计算方法及概预算文件的编制。由于工程所处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力发展不同、国家政策不同等,造成概预算中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因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政策性。同时,预算这门课贯穿整个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应用及其广泛。因此,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套取定额,授课时最好结合一个实际的工程图纸来详细计算。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只有通过实际的计算,才能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更加认真细致,认识到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另外,概预算这门课程与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地基基础等,这些都是学习概预算的基础,因此必须学好与之相关的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学习概预算时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要想学好这门课,不但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重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理论实践脱节,现在都是在讲授理论基础知识,并没有结合实际的工作使所学知识得到应用,因此,实际算例的接触也是微乎其微。
3.2 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全国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并没有按照本地区的现行定额,脱离了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学生工作时很茫然,不会使用定额,不会套取取费,不了解工程的经济技术指标,不具备实际的工作能力。
3.3 一直以来使用的教材,缺少定额套用、换算及工程量的计算等实际的计算方法。
3.4 现在的教材缺少基本建设程序的内容,不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定额和不同深度的概预算在建设工程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
3.5 费用构成方面,缺乏地区不同、政策导向造成的差异,没有充分体现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的特点。
3.6 根据现在建筑行业对土木专业学生的要求看,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经济管理、投资分析、编制和分析概预算等。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以后能力顺利上岗,必须针对以上六个问题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4 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施
针对以上问题,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预算课程的教学改革
4.1 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过去的教育模式已经陈旧,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及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方式。首先,调整教学计划,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提高实践课程的学时,最好在增加一个“土木工程概预算”的课程设计;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时一定要注意:对定额原理部分的理论知识,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予以保留,同时应该增加建设工程的程序,并且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政策、不同建设时期预算的不同作用以及深度;最后,最好是为每班学生配备两套现行的《黑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取费定额,以便增加实践环节,切实保证学生掌握施工图概预算的编制方法。
4.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体分一下四步:
4.2.1 理论课的教学 根据教材特点,把教材作为主要的参考书,而不是全部授课内容。其内容包括:第一,基本建设程序:主要介绍定额及概预算文件在基本建设各个时期的作用及编制方法;第二,定额原理:侧重于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中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人工日工资标准、材料、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及定额基价的确定;第三,费用构成,侧重于取费基数及费率的选取;第四,具体概预算文件的编制:主要侧重于不同文件的区别及用途。
4.2.2 实践课的教学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授课:第一,结合《黑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取费定额,逐条逐项讲解,并且授课前,给学生配备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结合定额和图纸,边讲边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第二,在定额的运用中,分部工程的列项、定额的套用、换算及工程量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准确熟练地掌握,在具备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熟记定额内容。为使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发现集中问题,及时解决。
4.2.3 动手能力的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学生学习完定额的使用方法并且了解当地造价部门编制概预算的政策规定后,安排一个课程设计,这个设计是根据实际工程来进行预算的。要求学生使用目前《黑龙江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完成这个实际工程的施工图预算。首先,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其次,在熟悉理解定额基础上,进行工料分析;最后,根据黑龙江地区造价管理部门的取费标准,套用定额,算出工程造价。通过以上三部分的指导,学生都顺利完成了课程设计,不仅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4.2.4 培训学生的上岗资格 通过以上的学习实践,学生们普遍掌握了概预算的编制方法并且能够准确计算工作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黑龙江省建委以及大庆统一组织的“预算员资格认证”考试,如果取得了“预算员资格”证就可以为毕业后顺利走向预算工作奠定了基础。
5 结论
该门课程的改革尝试,收到了以下的初步效果:
①使概预算这门课教学更加系统完善,因为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很多实际的工程,增了教学的趣味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②由于教学中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一改过去概预算的枯燥乏味,提高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由于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使大家觉得学有所用,增强了自信,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基础。
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任课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有过硬的基础知识,也要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学时偏少,定额的变化引起教学资金的不足等,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通过以上改革我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概预算这门课程理论以实践相结合的更加紧密,必须对该课程继续改革下去,使教学形式更加系统具体,更加便于以后学生的上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