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思考

时间:2022-09-02 04:22: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思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互联网+下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思考

在线课程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在全球教育领域掀起了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服务终身学习为宗旨的开放课程建设潮流,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文件中指出,我国教育改革方向是全面实现信息化、大规模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战略。

1高校在线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推动着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尤其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更加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但是,由于资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往往都重在一次性投入,后继乏力,缺乏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在线课程的运营难以为继

当前,很多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制作是为了迎合比赛或项目开展而建设的,在比赛或项目完成后,就再没有持续资金的投入。然而,在线课程的后期运营仍需要平台的支撑以及人力物力的支持,资金有效供给的匮乏使得很多原本优秀的在线课程在建成后很快被搁置,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

1.2在线课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通常,在线课程大多是传统教室集中教学的翻版,尚缺乏针对主要学习主体的思考和沟通交流,课程内容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的质量无法获得保证和提升。即使是现在符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后续跟踪和持续更新的课程体系也会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1.3在线课程的效益难以兑现

由于众多在线课程的建设多以项目和比赛为导向,这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日常工作量。但在线课程的质量和持续运作与教师的个人利益并无太大关系,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无法激发教师对在线课程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

2对在线课程所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高校在线课程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机遇,但在线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也严重阻碍其有效发展。这里针对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审视,从互联网的视角对在线课程进行反思。

2.1在线课程建设与课程运营缺少一体化设计

从“互联网+”的观点来看,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行业或产业进行创新改进,就需要将互联网思维与行业或产业发展进行结合和思考。因此,要实现互联网与课程教学的无缝对接,应将在线课程的建设与运营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不仅要考虑课程资源建设还要考虑未来的推广运营,课程的各个环节既要满足学习要求和课程特征,也要能在在线平台上得以持续体现。

2.2在线课程运营与课程质量保证尚未相辅相成

在高校在线课程的运营过程中,只有符合实际需求的高质量课程才会为学生接受并持续使用。在线课程的质量是持续运营的关键,而运营过程又为在线课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保障。例如,从在线课程的运营中可以获取学生特征、学习策略、学习内容、知识掌握、课后反馈等一系列过程数据,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了解在线课程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在线课程以促使课程始终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由此带来良好效益并激发运营者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形成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和运营的良性循环。

2.3在线课程持续发展与教师能动性间未紧密关联

在线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其建设运营的主导者终究是教师。教师的认知以及主观能动性对在线课程的建设运营有着重要影响。从国外在线课程发展来看,教师能从在线课程运营中获得长期收益,使其愿意为课程质量提升付出努力。然而,我国很多在线课程是为了暂时的比赛或项目开展而建设的,比赛结束或项目验收后基本上与教师收益不再相关。因此,教师可能不再会关心课程的后续质量提升等问题,这也是很多在线课程刚开始推广得很好,但过后基本上就不再有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营发展路径思考

从对在线课程所存在问题原因的反思分析来看,在线课程的建设与运营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在课程建设后提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支撑。这里以“互联网+”的观点为基础,从课程运营机制、教师团队建设以及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3.1基于工作室化的教师团队协同打造

教师是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在线课程建设运营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问题。以在线课程教师团队为基础建立课程工作室,按照准市场化、准企业化方式进行运作,建立工作室创建、聘任、运营、评价与退出全过程管理规则,在注入建设启动经费和初期运营经费后,教师团队对工作室的盈亏负责,引导团队自主思考课程建设的愿景。另外,课程工作室不能仅局限于在线课程的建设,要集“课程、平台、技术开发”为一体,课程团队负责特定课程的设计、教学、评价等建设,平台团队负责在线平台研发、运行与维护,技术开发团队负责过程数据挖掘、学习资源设计和制作等,形成与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在线课程教师团队。

3.2基于数据平台的在线课程市场化运营

当前,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运营需要解决的是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增值)以及教师投入产出的利益补偿(激励)等问题。这两个问题均涉及利益的合理分配,需要从制度改革和创新角度思考。可以考虑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运营平台,将课程/平台的产权细分以形成利润来源,促成在线课程的商品化发展。在此基础上,以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有效教学效果为核心,分析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营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动态质量评价体系和绩效奖励机制,形成类似企业自负盈亏的优胜劣汰机制。

3.3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及质量保障深度融合

在线课程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产物,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桥梁来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在在线课程建设与运营中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搭建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与管理的数据云平台及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在线课程质量的提升。建设或使用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在线获取知识,满足学生对泛在学习的诉求。以在线课程教育云平台为基础,收集课程资源、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多方面的过程性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有效融合。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改进在线课程质量,形成在线课程质量螺旋式提升良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