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革新

时间:2022-10-11 15:38:4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革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革新

新就业形态在稳就业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政府高度重视,通过配套各类扶持政策,探索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的业务内容来培育就业新增长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作为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以培养学生适应新职业发展趋势的职业胜任力为目标,通过优化课程内容,积极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就业形态发展的新形势。

一、理论框架:以工作坊式教学和职业胜任力模型为理论基础

(一)工作坊式教学模式

工作坊,英文为workshop,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包豪斯学院(StatlichesBauhaus)[1]。工作坊最初在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中形成,学习过程由“形式导师”负责理论教学,“工作室师傅”负责手工制作类的实践教学,而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最初的教学组织如“工厂学徒制”[2]。1960年,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Harplin)将这一概念应用于“都市计划”实践中,其认为工作坊实际上就是主持者、参与者通过交流、讨论共同合作完成具体工作或讨论议题[1],工作坊内涵被进一步拓展。此后,工作坊被应用到各学科教育的诸多领域。综上所述,工作坊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教学载体。(1)专题化设计:其内容围绕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采取专题化设计;(2)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团队协作,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解决实际问题;(3)在“理论导师”“技术导师”和“助教”的引导下,通过教师点评、团队辅导等方式,充分调动学员的参与性,完成各专题任务,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如今,工作坊的模式被越来越多地的应用于实践性教学活动中。

(二)职业胜任力概念及模型

在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下,传统职业生涯发展追求的终身雇佣、职位线性发展路径正日趋改变,更多的是表现出无边界性和不可预测性[3]。因此,员工所积累的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行为能力、个性特征、价值观等所构成的“职业胜任力”成为其能够适应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应对劳动力市场新变化的优秀特质,现有研究主要围绕“胜任力”的内涵辨析及模型构建展开。在就业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课题组基于胜任力理论,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着眼于毕业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四个方面。(1)专业技能培养,激发创造力;(2)思维能力培养,关注道德建设;(3)求职技能培养,主要包含职业信息搜寻、面试等方面;(4)心理调适适应能力培养等,并根据行业职业的新形势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有针对性地调整具体指标。

二、高职院校传统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课题组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共选取了9所高职院校,通过向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和对招生就业办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提纲式访谈的方式,了解目前江苏省内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实施现状,调查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一)课程设置概况:从高校学生评价角度,调查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情况

目前课程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类课程已基本实现全覆盖。9所高职院校均设置有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与创业两门课程,内容涉及就业创业配套政策、就业信息获取、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求职技巧、心理调适等诸多方面,主要从学生主体角度出发,提升其求职技能,普及基础就业知识。(2)课程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借鉴国外职业生涯理论,对新就业政策环境和职业需求情况认知不足,没有建立本土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3)课程的属性多样化,部分学校将此类课程归为素质拓展课,由各系院安排课程教学;部分学校将课程划分为思政课,由思政教研室扎口统一安排。

(二)课程培养目标:从就业育人的角度,探索就业课程所承担的使命

理想状态下,课程试图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树立正确就业观,掌握必要就业技巧,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课程设计更多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师生对职业及真实就业场景的认知水平具有局限性,教师缺乏企业管理类、技术类岗位从业经历,以及受客观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基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探析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手段

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尝试脱离单纯理论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注重实践操作的相关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求职面试技巧和就业信息获取能力等,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教学中忽视学生职业体验环节,忽视专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也未重视职业道德修养教育;课程教学中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教学手段上,多采用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教学内容上,不能结合国内职业、岗位需求和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引导;教学流程上,更缺乏职业体验环节的设计。

三、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具体设计

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相辅相成,正逐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进校初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运用相关的生涯理论和测评认知自我,确定职业目标;通过“就业与创业”课程培养职业素养和技能,让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劳动就业法律政策”相关课程,普及相关劳动政策法规,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支持服务。这一系列课程构成了就业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工作坊教学模式具有互动、开放的特质,课题组在就业与创业教学中尝试工作坊模式,对高校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内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以增强师生间和学生小组间的协作,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具体设计如下。

(一)教学主题设计

根据就业与创业课程特点,将其内容整合,设计了五个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职业体验和职业发展工作坊、求职方法与技巧工作坊、就业程序与权益保障工作坊、创新创业工作坊。以任务为导向对各工作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设计(见附表1)。

(二)教学运行模式设计传统的就业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教师讲授+视频微课”的方式,学生扮演着非常被动的角色,缺乏在教学中融入职业体验等真实场景,学生只能照搬书本中国外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通过测试、小组讨论等来完成自身认知及职业探索,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职业体验和自我认知中的主体意识,学生求职时缺乏核心竞争力,工作后缺乏职业胜任力。因此,我们需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新职业挖掘———个人认知团辅———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规划、求职模拟融为一体。通过文献查阅和亲身体验英国开放大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的工作坊教学,发现通过工作坊模式的参与式学习,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都获得了提升,工作坊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亲身参与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对就业与创业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自2020年开始,开展就业与创业课程的工作坊式教学,具体运行方式和教学效果如下。

1.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胜任力提升为目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培养细化为以下几点目标:(1)“工作绩效”导向性。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技能等的最大特质在于胜任力关注个体特质能够产生的实际工作绩效;就业与创业工作坊教学指导中,在每个工作坊都以明确的任务导向来培养学生完成职业搜寻过程中的每一项事件的个体完成力。(2)“人职匹配”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需要和具体的岗位要求及工作情境相结合,职业胜任力不是一个笼统的胜任力概念,工作坊的优势就是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工作情境中,以完成其求职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3)构建多特质指标体系。职业胜任力并非单一的能力,由多种胜任特征构成并且存在差异表现,可衡量,可构建指标体系。五个工作坊细化培养学生多重能力,包含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个性特征、动机、价值等多重指标。

2.教学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导师团队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以模块化学习任务的完成带动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工作坊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设计者、辅导教师、助教形成的教学团队主要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此称之为导师团队。每一个工作坊都有专业不同的导师团队来设计、实施整个工作坊的教学活动。导师团队注重课前教学的设计,要构建好各类职业环境,设置好每个工作坊需要完成的教学细化目标。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中,教师在自我探索环节内,设置好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决策平衡单等经典测试,布置学习任务后,强化学生的主角意识,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测试结果,将相似类别的归到同一学习小组中,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探讨中挖掘自我,更清晰地认知自我。

3.组织形式:以群体学习为主,依托产业学院真实工作场景高校基于其专业特点,企业充分发挥其产业行业优势,共建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学生的职业体验和职业发展、求职方法与技巧、就业程序与保障、创新创业等各环节的学习活动开展都需要依托具体的产业、行业、职业,归根结底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以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办学模式为载体,在实实在在的车间、办公室等办公场所,共同完成就业与创业教育。

4.教学实施流程在教学工坊的实施过程中,经历准备阶段、学习环节、体验阶段、反思阶段、模拟求职阶段、质量评估等六个阶段,最终质量评估的结果再反馈到新的工作坊的准备阶段(如图1所示)。

5.教学设计小结通过上述分析,围绕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目标,以双导师、学生、产业学院为主体,通过科学设定具体的各主要环节的阶段目标,在实践中形成一个阶段目标明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就业工作坊。通过新职业挖掘、个人认知、就业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四个环节,通过调研、测试、团辅、小组互助、微课、情景模拟等多种运行手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以实现职业胜任力为目标,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内容,以工作坊为载体”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见图2)。

(三)教学效果评估课程结束后,课题组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改良了Akklermans等开发的包括动机自省、自我意识、自我展示、社交网络、工作探索、职业控制6个维度的“职业胜任力”量表[4],设计并向学生发放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就业与创业系列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分三期发放,合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问卷调查结果见附表2。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同在就业与创业系列课程中应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并认可该模式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方面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通过课程成绩+课程相关的大赛获奖情况+创新创业项目+就业满意度调查等四个维度来综合考察。学生课程成绩主要由每个工作坊布置的阶段性考核任务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合成,考核中除个人提交的作业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成绩参考小组表现,包括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汇报等来进行考核。在上课过程中,导师团队可以主观评估学生前述六个维度的职业能力提升情况;课后,学生自我评估和小组互评的问卷调查结果也可以作为辅助性参考。自2020年至今的两届四期学生中,学生获得了与本课程相关的校级和省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奖项合计20人次,创新创业项目4项。

四、体会和反思

(一)围绕职业胜任力提升的教学目标,设计专题化、融合性的工作坊式教学

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多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结构、就业与创业的步骤程序等来设计独立的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往往不能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工作坊的教学设计,双导师分别发挥自身理论和就业实践的特长,从企业对求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充分融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就业能力提升、价值观树立和正确动机等,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工作坊的专题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将原先分几学期开设的“职业心理与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职业规划与社会发展”“职业安全”“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前面所述的五个工作坊,将职业胜任力的多个方面融入到各工作坊中。基于确定目标,各工作坊教学内容要密切围绕主题、结合职业场景进行设计;明确各工作坊的阶段性考核方式和内容,确定学生学习中能力提升效果的反馈机制,对前面设计的教学内容安排进行细分,形成一个闭环式的完整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各工作坊的学习,逐步提升自己各维度的职业胜任力。

(二)组建高水平双师双导教学团队,是工作坊模式运行的根本保证

为了将工作坊教学方式灵活地应用于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学中需设置真实的求职、工作等场景,要求教师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经验,能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和就业指导的教学、科研工作,完善建立劳动就业相关案例库,并做好教学反思,切实提升学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的职业胜任力,解决职业发展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校企间合作,将有行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纳入教学工作坊中,增加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就业与创业工作坊教学内容涉及多门课程交叉融通,因此,为了教学方案的设计更完善、师生间的互动更活跃,我们建议教学团队应打破专业、课程壁垒,将涉及到的素质拓展课和德育课教师均拉入教学团队中,组建教研工作坊。

(三)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工作坊教学环境,以产业学院为基础

前述所围绕的就业课程体系构建目标是:提升学生就业胜任力。其中胜任力是指能帮助个体在相关工作情境中取得成功的一系列特质,是与具体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态度和技能的结合,不同职业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也不尽相同。因此,就业与创业教育应该将工作坊建在校企合作的产业学院内,根据行业、企业、岗位对职工的用人能力素质需求,共同开发就业创业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就业指导导师团队、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依托产业学院,让学生能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健.国外工作坊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组织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8):59-64.

[2]郭朝晖.工作坊教学:溯源、特征分析与应用[J].教育导刊,2015(5):82-84.

[3]周文霞,辛迅,谢宝国,等.职业胜任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7):17-25.

[4]张宏如,孙继,李功华.企业多重雇佣关系模式对职业胜任力的影响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21(3):63-70.

作者:沈忱 单位:南通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