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17 10:36: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世纪30年代,英国传播学者为抵抗当时低俗流行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该理念在欧美逐步演化和发展,后被各国教育界所重视,引入本土教育体系。媒介素养主要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所表现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批判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媒介信息能力[1]。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内容复杂多变,传媒渠道愈加多元,媒介信息的传播风险大幅增加,个人媒介素养亟须提高。尤其对大学生而言,学习的多样性与广泛性使其与媒介信息的交互不断增多且深入,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其面对消极或负面媒介信息的风险增大,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多元、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易对其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开展更具价值引领、精神导向和道德塑造的媒介素养教育。近年来,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口,倡导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基于此,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入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实现大学生的媒介知识习得、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

一、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媒介素养与意识形态的密切关系

从本质上说,媒介不是一个中立、懂常识的或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2];从过程上看,媒介信息传播是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对自己所认可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向接收者输出的过程;从目的而言,传播者的思想观念通过媒介衍化为受众进行价值判断的认知元素,进而实现对受众的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塑造[3]。由此可见,媒介是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场域,相应地媒介素养与意识形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会受到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制约,媒介信息的创造和制作能力则会反作用于意识形态,影响意识形态的走向。高校是意识形态传播、研究和交锋的重要阵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在此框架下发挥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与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度融合、同向同行的必要性。

(二)媒介素养与社会舆论的密切关系

舆论是社会中形成交集的众议,既有使人心“向”和使人心“聚”的正面力量,也有使人心“背”和使人心“散”的反面作用[4]。社会层面想要积极发挥舆论的正面力量,遏制其反面作用就需要通过价值导向进行正确引导。媒介素养与社会舆论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媒介既可作为传播载体反映和扩展舆论,又可通过新闻时评的方式引导舆论。基于此,媒介素养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舆论。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参与渠道的广泛性和匿名性使其更易传播个别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形成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的社会舆论场。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特性,能够规范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因此,其应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导向标,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舆论,合理利用媒介,最大限度地扩大正面舆论的影响。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理性呼唤

媒介是技术客观性和价值主观性的统一体,这决定了其相关教育既要具有工具理性,也要具有价值理性。媒介素养教育的工具理性体现在媒介信息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其价值理性体现在引导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伦理道德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和理解,构筑媒介环境的人文价值语境。近年来,媒介传播的技术日新月异,部分高校的媒介素养类课程过于关注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强调技术的操作应用,弱化了媒介传播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至上的异化倾向。并且目前技术赋权导致媒介传播主体泛化,信息传播过程的规范性不足,有效信息相对匮乏,这更要求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关注人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和理解,复归其应有的价值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特性,其高度明确的价值导向能够为推进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伦理自觉提供既有的思想保障和价值体系。基于此,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是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理性呼唤的直接回应,也是促成媒介素养教育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统一的必然之举。

二、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一)目的一致性

媒介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选择、理解、思辨、评估、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其根本目的是在新媒体时代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涉及“何以为人”“人何以为”的问题,其通过对人们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影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可见,两者都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来探究“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5],具有目的一致性,这为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逻辑起点。

(二)内容互促性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可分为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理解层面,其中理解层面统领三者,着重使大学生在媒介信息知识习得和技能提升过程中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大学生的媒介法制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五大方面,其注重教导大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甄别多元媒介信息,学会独立思考,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由此可见,两者在教学内容上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这为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教学内容的着力点。

(三)方法共通性

在媒介素养课程中,知识层面的教学一般采用理论讲授法,能力层面采用实操法,理解层面采用讨论法,在应然状态下这些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以主动参与的方式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以理论讲授法和讨论法为主,但近年来其越来越重视社会考察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操作法,这些教学方法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理思辨和教化感染来塑造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使其形成健全人格。因此,两者的教学方法具有共通性,都重视以学生为本,通过潜移默化的隐性方式形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其自身素养,这为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教学方法的良好抓手。

三、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的链式推进路径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可采用“资源支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链式推进路径,环环相扣、前后一体、衔接推进,为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保障,使媒介素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有机融合。

(一)资源支撑链

资源支撑链包含师资、平台、资金和工作机制等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第一,师资支撑具有内部挖潜和外揽人才两条途径。内部挖潜指对高校已有的媒介素养课程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相关培训,使之树立“将学科理论体系发展与育人价值诉求发展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挖掘媒介素养学科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自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全过程。外揽人才则通过引进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党建、学工、团委专职人员等,以“担任指导—把关核心理念,共同备课—完善教学设计,共同任课—参与教学实施”的模式进行媒介素养课程思政的师资融合。第二,高校应搭建富含思想政治元素的“新媒介教学平台+实践平台+推广平台”,以延展育人的时间和空间,为大学生使用媒介和参与媒介提供更多教学实操机会,也为多元师资融合、师生双向互动提供便利。第三,高校应划拨课程思政专项经费,为师资培训、平台维护、本土化教材开发、教学活动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改革实践提供专项资金保障。第四,高校要建立健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思政融合改革工作机制,完善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强化资源配置的保障作用,实施动态监测,统筹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理论性、实践性、时代性与创新性并重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序推进。

(二)教学设计链

教学设计链包含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改进设计。第一,高校应改进媒介素养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各章节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媒介认知、参与及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为新媒体时代的良好公民”为课程总目标,围绕“知识+技能+价值”框架来制订各章节教学目标。第二,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认知媒介、参与媒介和使用媒介三大类[6]。在认知媒介类课程中,教师在教授媒介的内涵、外延、发展历史和价值意蕴时,要兼具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注重媒介的价值理性,利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对技术至上的媒介观展开反思与批判。在参与媒介类课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媒介传播规律、媒介参与技能,还要注重将社会舆论、意识形态、媒介道德、媒介规范等内容融入相关教学板块。在使用媒介类课程中,教师在教授媒介的使用、制作、开发和生产全流程时,要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媒介的客体性等媒介伦理,使学生不依赖、不盲从媒介,合理使用媒介。同时,教师要将时政热点、区域与学校特色育人元素灵活穿插进授课内容。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耦合,通过讲授、讨论、实操等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与技能,采用情景模拟、现场参观体验等教学方法开展价值引领教育。第四,教学评价应既注重结果性,也注重过程性,既注重回溯性,也注重前瞻性,重点关注教育元素的挖掘是否充分、到位,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机融合,各章节教学目标是否适当、明确、具体,“知识+技能+价值”的教学目标以及总的课程目标是否具有较高的达成度,以根据评价反馈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实施链

教学实施链包含开展课堂教学、组织课外实践、组织考评推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第一,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教师应通过理论讲授、学生讨论、学生实操等,使大学生获得媒介素养知识、媒介使用技能。第二,课外实践是第二课堂,教师应结合区域与学校特色,充分挖掘课本和身边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引导大学生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开展多样化的媒介文化活动和作品创作,锻炼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第三,高校应围绕“知识+技能+价值”的教学目标,组织课程考评,以获取评价反馈,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另外,高校宣传部门也应联合校园媒体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线下活动,广泛宣传具有“良好价值导向+富含技术创意”的优秀思政作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更大范围的价值辐射。

四、结语

文章紧扣新时代媒介素养要求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媒介素养课程为载体,探索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推进路径,为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为构建“知识+能力+价值”的课程育人格局提供参考。基于此,笔者将继续研究“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知识教育+价值教育”的教学实践,重点关注大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和规律,以及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满意度和思想政治育人效果,进一步探索高校媒介素养课程思政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CML.MediaLiteracy:ADefinitionandMore[EB/OL].[2022-04-20].

[2]黎冉.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功能的策略分析[J].科技传播,2019(21):16-18.

[3]姚丽亚,杨晓东,甄国红.本然、实然、应然: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J].职业技术教育,2021(26):54-58.

[4]丁柏铨.新闻学科课程思政:特殊性、有效性及实施路径[J].当代传播,2020(06):9-13,30.

[5]张威.通识教育: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9(02):36-38.

[6]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徐卓钰 杨帅 田景敏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实验师 遵义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讲师 遵义医科大学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