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研究

时间:2022-10-17 10:57: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研究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力量,是互联网运用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之一。在后疫情时代,疫情原因导致大学生隔离、待在家里、上网课、停课等突发情况,增加了大学生寻找网络打发无聊时间、分散空虚焦虑情绪的机会,使上网浏览网页、打游戏、学习、观看视频、互联网社区互动交流、网上购物、网贷、网恋等等逐渐成为大学生一种生活常态。网络一方面带给了大学生新思想、新面貌、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也强烈冲击着大学生。因此,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的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以福建省某些高校为例,调研了某些高校的学生。本调查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基本情况”“网络虚拟行为”等。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56份,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80%。通过调研福建省某些高校,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虚拟行为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揭示这些新的变化,对于我们准确掌握大学生网上的生存状态,管理他们网络虚拟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一)主动接受主流价值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心国家时事,在网络上开始普遍关注主流文化,主动接受或融入主流价值。有30.5%的大学生一直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有32%的大学生经常关注时事新闻、抗疫报道等。有36.5%的大学生偶尔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另外,我们发现大学生浏览反映主流文化的网页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98%的大学生认为上网看到爱国类视频、音乐、文章,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仅仅有2%的大学生认为不会产生情感共鸣。

(二)获取个人服务

问卷调查显示,疫情改变了大学生的教育形式和生活方式,赋予了网络更多的高校使命。使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常态。经过疫情的大学生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性,更加精于科技,有更为强烈的获取个人服务的网络行为。服务范围主要包括上网浏览网页、打游戏、学习、观看视频、网上购物、网贷、网恋、社交等。有25.03%的大学生上网主要是聊天;有23.22%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学习;有13.57%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打游戏;有15.38%的大学生上网主要是刷剧;有16.36%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看短视频。有52.32%的大学生上网为了工作,有37.97%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社交,有34.68%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时事咨询,有28.85%的大学生上网是为了购物,有4.33%的学生是为了挣钱。通过上述的阐述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差异性。大学生运用互联网获取个人服务的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追求折射出来,同时这些也会反过来塑造大学生“虚拟化性格”。大学生在虚拟化性格的驱动下,就会创造和个人特质、追求相一致的网络虚拟行为,建立自己多种的个性,展示自己获取个人服务的无限可能性,从而强化某个方面的自我意识。不同的个人服务的网络行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例如2021年7月福建某高校大学生浏览网页时,发现间谍露出了马脚,拨打12339举报至当地的安全局,切实维护了国家安全,避免了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三)提高评判是非能力

问卷调查显示,恰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突发事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谣言。经过官方破除谣言的行为和惩戒,大学生颇受教育。大学生评判是非的能力显著增强。有96%的大学生会在接收网络信息时甄别信息真伪。仅仅有4%的大学生不考虑信息的真假。在问到“你是否会被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动摇价值观”,70.5%的大学生觉得从来没有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判断。关于谣言问题,有54.01%的大学生处理谣言的态度是不理睬,有22.99%的大学生处理谣言的态度是自己能够辨别真假,有11.76%的大学生处理谣言的态度是选择宁可信其有,有11.23%的大学生处理谣言的态度是反感谣言的。(四)善于创造讴歌时代的内容和形式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善于运用互联网创造讴歌时代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网络表现爱国行为。有81.5%的大学生会运用网络通过创造各种内容和形式,表白祖国,讴歌时代。仅仅有18.5%的大学生不太擅长于通过创造来讴歌时代。可见,网络和青年不断地融合。网络在他们探索社会化自我与成为独立的、创造认同的状态中,提供了一种机会和牵引的动力。这种动力促使大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善于表达、愿意表达,愿意通过多样形式创新内容和传播方式来讴歌时代。这导致大学生不仅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讴歌时代的内容,而且也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传播方式。(五)报名参与志愿活动问卷调查显示,学生网络虚拟行为有着特殊性。一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深知国家和自身的深刻关联,想要奉献、担当;另一方面大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了单打独斗,缺少集体行动或者行为,渴望像先辈一样能够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有46%的大学生有积极通过网络报名抗疫志愿活动的意愿,有35%的大学生对于网上报名参加志愿活动较为积极,有19%的大学生对网上报名参加志愿活动的意愿程度为一般。可见,大学生更加注重主体意识,注重社会担当。例如福建晋江籍大学生蔡旭伦在朋友圈发布招募防疫志愿者的消息。消息一发出,蔡旭伦就收到200多名大学生报名,组织大学生组成了服务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虽然呈现出一些好的行为特征,但是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管理,还需要对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监管不到位

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存在问题,很大程度上和我国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监管不到位有关。第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大学生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沉迷网瘾;在微信、微博、B站等平台上爆粗口等;浏览黄色暴力等。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有64%的大学生认为是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造成的;有31.5%的大学生认为是网络的利益驱动造成的。第二,高校对学生网络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存在不适应、不知所措情况。这种挑战表现为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动态把握不够;不能运用互联网最新的通信手段对学生进行高效管理;不能有效地整合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等。

(二)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

互联网上充斥着的西方社会思潮会冲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有21.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思想会偶尔影响自己的价值观,有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会经常性地动摇自己的价值观,有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会一直影响和左右自己的价值观。在问到接受主流价值观问题,有36.5%的大学生只是偶尔接受主流价值观。可见,大学生易网络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剧大学生的精神焦虑和文化空虚,陷入空虚、颓废、纵欲、游离、放纵、暴力、色情的网络状态。这会影响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有些大学生就会疯狂追星,思维方式容易极端;有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淡漠,基于疫情谣言随意散发;有的大学生情感比较淡漠,看到疫情比较“佛系”;有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动摇,会受金钱、颜值、行为、外貌等影响作出一些异化行为。

(三)大学生自我发展问题

受网络虚拟扩张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一是自控能力问题。问卷调查显示,有1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中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易受网络不良内容的影响。有3%的大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二是网络道德问题。网络上不健康的视频、色情网站、暴力视频、诱导性网站等会诱发大学生网络犯罪,或者出现网络道德问题。例如有的大学生干脆把生活全部搬到网络,完全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有的大学生热衷于通过各种APP完成网上谈恋爱、网络聊天等刺激。问卷调查显示,有32%的大学生认为上网需要遵守网络道德,有68%的大学生认为上网可以暂时逃离网络道德。三是大学生在防疫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比如情感上,有的大学生在防疫过程中过于果敢疏于防范,对大自然的敬畏不够;态度上,有的大学生对某些事件过于偏激,对他人缺乏宽容;在行动上,有的大学生存在拖延、冲动、迟缓等。另外,问卷调查也显示有59.5%的大学生对未来疫情态势比较悲观,存在担心疫情扩大化的问题,有40.5%的大学生对未来疫情态势比较乐观,相信国家会保护好人民。

三、当代大学生网络虚拟行为的管理策略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学生自身发展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加强网络监管,是消除青年网络虚拟行为负面效果的有力举措。为此就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进行网络多维治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高校、网友、大学生等多元力量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网络多维治理,形成网络多维治理的协同效应。通过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移动通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害信息过滤技术等强化网络监管,建设网络强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加强网络治理,着力解决“饭圈文化”、暴力文化、色情文化等网络问题,主动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做到文明网络交往。第二,推进网络阵地建设。推进大学生网络前沿阵地建设,发挥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站、学习强国、共青团网站、青年之声、中国青年报等主流阵地作用,发挥好校园思想政治网站、校网、校园网上专栏、校园网络新媒体等新阵地作用,让大学生自觉向先进思想靠拢。第三,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高校管理者要探寻大学生上网的规律,适应大学生网络的新特征,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方式,努力学习和运用网络,积极开展网络教育活动,适时引导帮助大学生走出网络虚拟扩张的误区,引导他们文明上网。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持续不断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年的政治素养。适当时候可以根据网络教育的规律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端正他们的思想,进行有理有理据的说服教育,促使他们网络虚拟行为正确合法。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喜欢创造新事物和参加志愿活动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年正确看待网络上的各种社会思潮和网络消极价值观的表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不断地消除其不良思想的影响。要加强网络道德、网络法治、网络规则等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生辨别网络不良思想文化侵袭的能力,让青年自觉抵制网络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自我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第三,要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要运用和引导大学生讴歌时代的行为,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和大学生网络行为相融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使用微信、微博、QQ、B站等自媒体平台与网络新平台等形式来宣传爱国主义,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要根据大学生不同学校、不同层次、不同地方、不同水平、不同起点等造成的差异性,对大学生上网进行差异性的网络行为指导。

(三)着力解决学生自身问题

要解决大学生自身问题,才能干预学生的网络虚拟行为,促使学生不断地适应网络。第一,着力解决大学生自身问题。需要大学生科学认识网贷,避免误入歧途;需要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平衡游戏、学习和生活的关系,避免沉溺网游;需要大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自立自强,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需要大学生通过读好书、看好影视、强化身体锻炼、参与社会性活动等充实精神世界,摆脱精神空虚问题;需要大学生要正确认识恋爱、爱情的真谛,爱情要宁缺毋滥,要真诚相待,避免学生沉溺于网恋等行为;需要大学生掌握时间主动权,学会控制自己,加强对自我的管控,提高自控的能力;需要大学生科学地看待自身问题、科学地评价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促使自己认识自己。第二,妥善解决大学生的网络风险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网游、网贷、网恋、网性、网暴等问题,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解决方法和方式去解决问题,着力解决可能威胁到大学生的网络黑势力、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腐败、瘟疫、传销、犯罪等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切实解决疫情暴露的大学生问题。要注意利用和引导大学生参与防疫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合理控制自身的情绪;教育大学生敬畏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多角度多方面地通过网络热点事件的解读,启迪学生认识网络,不能过于偏执和偏激;要通过大学生参与疫情的实践,让大学生明白奉献的价值,学会宽容别人,善待他人;要通过网络典型事件、典型案例教育大学生要富有爱心,克服自身的惰性。

参考文献:

[1]林洪鑫,肖家铭,王彦,吴美娇.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的问卷调查[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4).

[2]间谍不小心露出马脚,福建大学生举报至安全局[EB/OL].(2021-07-15)[2021-10-01].spider&for=pc.[3]李莉.大学生网络谣言调查问卷分析[J].科技资讯,2019,17(33):254,256.

[4]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福建筑起抗疫“青春防线”[EB/OL].(2021-09-24)[2021-10-01].

[6]孙立民.大学生不良网络虚拟行为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4):67-69,87.

作者:黄冰冰 单位:厦门南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