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资源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7 11:09: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关于传统文化资源应用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关于传统文化资源应用研究

学龄前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国家的希望,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富有文化传统的园所环境,是国家教育事业对幼儿园教职工的基本要求。然而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力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但是教育效果却出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而不尽如人意,比如幼儿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把握不当,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教育观念的缺失,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较难开展的主要原因。

一、传统文化在当前幼儿园中渗透的现状

1.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丧失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学校以教师为教学环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在幼儿阶段。长期以来,教师对幼儿的印象停留在爱动爱闹、习惯不好的刻板层面上,在教学中很少考虑幼儿的感受,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开展教育工作。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还会限制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影响其健康成长。

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形式单一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并没有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枯燥单一的环境削减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乐于助人、艰苦朴素、尊敬师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仅仅被幼儿园以标语的形式张贴在园内,这种方式缺乏生动性,无法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内核的探究欲和兴趣。

3.教师对区域环境创设的不重视

教师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许多幼儿园教师并没有全面认识到区域环境创设对幼儿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区域环境创设就是创设所处空间的环境。这种片面的认识不仅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还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良好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传统美德与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增强认知、润泽心灵的天然功效。这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浓厚的文化传承氛围,让儿8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城市印象CityImpression童了解并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2.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经典读物,岳飞“精忠报国”与孔融让梨等著名历史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踢毽子、拔河等民俗活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发明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科学技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引导幼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关爱他人,自强自立,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有利于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园要营造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在教育的双向作用下,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多种教育资源能够被无形地整合和统一,提高教育的效能。

有4.利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真正体会到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学前阶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之中,可以使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1.在整体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必须从幼儿教育入手,把中华传统文化有效地贯穿到幼儿的日常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价值,使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从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创造了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也创造了人。”这说明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以教育发展自然环境为本,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体,形成了“拜水民间,琢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美”的校园环境,通过设计水韵清雅的园徽、幼儿园形象墙,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标,并借此提高园区的文化内涵,促进现代教育教学发展。根据3—6岁幼儿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要让其自然、主动且目的性明确地接受传统文化的难度系数比较大,所以幼儿园教师要采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文化熏陶,让其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的人文知识,增进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幼儿园来说,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化学校建设相融合,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这对幼儿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2.在楼道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楼道是一处有效的传统文化信息的传递空间,在楼道环境的创设中加入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元素,有利于幼儿积累知识,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幼儿园应充分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慢慢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幼儿园的楼道是幼儿和家长经常经过的地方,教师应抓住这个有利的教育机会,将更多知识分享给幼儿和家长。可以分享一些具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又有意境的内容,如二十四节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中国民族文化标志等,使幼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此外,楼道还可以结合少数民族风格进行设计,一方面体现各民族特色,以及56个民族是一家的民族团结;另一方面,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精致巧妙的设计,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元素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出童趣,让幼儿乐于接受,使其在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感受各民族的独特风情,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如摆放水墨画、青花瓷、刺绣作品以及各种文创衍生品等。在楼道中,可以摆放幼儿自己的创作绘本、亲子手绘作品等,使楼道成为幼儿学习的好地方。幼儿可以驻足观看,尽情观察和分享故事,教师可以引导、激发儿童的感官,丰富儿童的民族文化认知。通过在学校楼道的环境设计中加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经过日常的培养熏陶,可以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儿童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在楼道装饰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元素,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日复一日的熏陶,传统文化的种子将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比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深入人心。

3.在班级环境创设中的运用

学校是幼儿成长的一片天地,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度过,所以教师必须注重传统文化在班级环境创设中的积极应用,从而使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班级环境创设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感知体系,创设积极、有浓郁文化气息的班级环境。通过幼儿为自己助力,教师为幼儿加力,共同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以幼儿为主导,以教师为引导,营造丰富多彩且有文化内涵的园区环境,把互动性氛围创设落实在园区的每个角落。在不同年龄的班级环境创设中,应使用不同的设计方式。班级文化以一种传统文化元素为特点,并根据该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对设计要素加以灵活处理,打造出不同的艺术环境,如水墨锦江、传统剪纸等。班级的主要活动应以学校特色墙、艺术栏等总体环境设计为依据,主题游戏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图画、图片、数字等启发幼儿思维。幼儿与幼儿互动,幼儿与教师(家长)互动,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互动式的教育,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与了解传统文化,掌握一定的主动性,这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与班级环境相互交融的作用。班级环境的创设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每一个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班级中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并努力表现出自己的主体能力。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积累,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打造和谐自然的班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辅以教师的正确引导,课堂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

4.传统文化环境创设应有效利用家长资源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其必须建立起正确的文化信念和教学观念,唯有把正确的教学观念应用于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才能使幼儿切实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传统教育观念中,只有家庭教育到位,教育效果才能更为精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环境创设材料可由教师、家长、幼儿一起将其美化并陈列于区角、楼道内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在园区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幼儿的知识量较少,所以在传统文化氛围营造上一定要以图画类的材料为主,文章为辅。通过多种互动方式,如“户外踏足”“家长进课堂”“亲子活动”“实地参观”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地域历史及文化,体会家长的辛苦,培育幼儿爱家乡、孝顺父母的优秀品质。总之,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美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帮助幼儿从小掌握中华传统文化,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在具有开放性和艺术氛围的音乐课堂、美术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探索其他各种优秀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师要继续研究新教学方法,在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做好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并长期不懈地以培养幼儿综合素养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这不仅将使美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也有助于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同时,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活动,对促进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2(14):111-113.

[2]肖庆玲.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中的应用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5):48-49.

[3]王莲莲.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83):38+40.

[4]卢小娟.浅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8):135-137.

[5]姜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57-58.

[6]林婷.浅谈如何让民间文化在幼儿活动中绽放光彩[J].考试周刊,2021(45):165-166.

作者:孙毅明 韶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