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核评价与教师教学研究

时间:2022-11-09 11:14: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学生考核评价与教师教学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生考核评价与教师教学研究

在教学领域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双减”政策的提出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针对学生作业负担以及课后的校外培训负担所提出的要求,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减少作业量,使教学工作按照课程标准逐步推进,同时明确提出考试成绩以等级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和家长。同时,为解决学校和家长所提出的问题,教育部下发了“五项管理”的文件,致力于帮助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寻求健全的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以及教师对学生评价模式,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探究的问题,特别是对刚刚步入学习生涯的小学生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素质都有所提高,面对社会中激烈的竞争,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从而使孩子的压力愈加繁重,将孩子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各项技能,无形之中毁掉了孩子的童年。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会在学生课后增加作业量,对于学生的负担更是雪上加霜。如今的“唯分数”论作为基础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指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考虑其他因素,唯独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考核的唯一标准,只是为了提高成绩,繁重的作业量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大大加重,将教育变得功利化、畸形化,引起社会的焦虑,对此,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一项关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文件,即“双减”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目的在于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缓解家长的焦虑、紧张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一政策主要目标是在一年内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帮助家长减轻教育支出和焦虑情绪,三年内成效显著,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经调查显示,双休日、寒暑假的培训机构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在学生负担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双减”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校外培训机构被大规模限制,从而将落实“双减”政策的压力由校外转向了校内。加之“五项管理”文件的实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师课堂评价学生的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法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从而突出评价改革的成效。另外,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更好地将教学成果展现出来,需要进一步为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制定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发展自己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自己的教学短板,并分析原因,根据教学经验,来进行针对性地解决,以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刚刚开始学习生涯的第一步,仍处于稚嫩懵懂的阶段,思维较为发散,自制力不强,课堂上容易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教师多年形成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且枯燥,导致学生对其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与预期存在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刚刚经历过以动手、做游戏、运动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学前教育,在步入小学之后其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尚未形成,面对教师单一的讲课以及课后的作业会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新自身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培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促进其全方位发展。

三、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多元考核评价的策略

如今,许多教育者仍然持着这样的观点:如果想要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则必须要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对学生课内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认为只有将学生的每分每秒都花在学习上,提高学生的成绩才能在未来获得优势,虽然成绩对学生而言固然重要,但这一想法是片面的,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师要始终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在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课内活动和课外拓展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学校的减负途径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特别是针对本次“双减”政策的提出,促使教师重新思考问题。下文将从多元考核评价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多元考核评价的理论支撑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出的九种智能,主要是针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既要对学生智力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因此,基于这一理论,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首先要着眼于整体,所设计的活动要能对全班适用,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其次,要时刻观察总结学生表现的智能特点,根据其特殊性,考虑到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而进行因材施教,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方案;另外,所设计的练习应对学生的一切领域都有所涉及,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加德纳还提出,人的智能领域的发展是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影响,因而学校教育不应仅仅传授知识,注重学生后天的发展,更应引导学生朝着多元化趋势成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未来的道路。

(二)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1.评价内容:将“常规化考试”变为“综合性考试”

传统的考试方式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由于“五项管理”文件的提出不以成绩的排名来衡量学生,且不得举办单元考试、月考、期中等考试,基于此要求,教师可以将属于地方特色和校本色融于考试中,以多样的形容、丰富的内容来进行,比如,闯关类游戏,可以依照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和理解,还能使他们产生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除了常规的课本内容的考试之外,可以在课上增加数学文化论坛模块,让学生对数学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并对相应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研究,或者采用数学知识竞赛的方式,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十分强烈,竞赛的形式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引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对英语课来说,教师可以举办类似于“TextPlay”活动,也就是让学生将平面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立体真实的语言情景,通过运用其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打招呼,介绍自己,互相进行问候,经过一系列对话后互相告别。根据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进行多样的考核标准,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健康向上的品格,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除了学科课程外,校本课程也可以参与学生的综合考核,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的庇佑和溺爱下成长,很少独立完成家务,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对此可以增加校本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如进行“话端午”主题课程,以端午节的文化为课程核心,举办知识问答、粽子制作评比、端午绘画作品展示等活动,既能以多种形式来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评促学,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端午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

教育发展到当今阶段,人们对考试评价已然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提起“考试评价”,会认为评价主体必然是教师,这是由于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教师是“绝对权威性”的,其在课堂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以及“五项管理”文件的发布,人们的观念不再是“唯试卷论”,此时,评价主体也应发生转变,例如,针对课本内容来说,教师在对其进行考核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同学之间互相答题,并进行阅卷,让学生成为考试评价的主体,不仅能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自己也能作为被评价者从而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参与其中,对学生的题目进行评价。这种形式不仅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一名“小老师”,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能让学生真正将在课堂中动起来,激发其学习热情。

3.评价要贯穿始终

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完善优化,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传统的教师评价形式主要是体现在每日的作业批阅、月考、期末考试中,这些考核形式存在滞后性的弊端。同时,在“双减”政策下,考试频率大大降低,作业量也随之减少,而学生如果想要了解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则必须要求教师转变评价观念,即“教学评一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通过几道小题来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调整学习进程,使评价及时且更加可视化。四、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双减”政策的实施是要求对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而并不代表没有作业,那么减什么、如何减,是小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落实改革目标,以此形成对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以“校为本”进行分层评价

如何能将“双减”政策以及“五项管理”文件有效落实,教师首先要理解国家出台此政策的背景,加强认识,才能明确接下来如何改进并完善自身的教学。同时,社会各界对于学校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其精神,提高素质教育的意识,更新教学理念,从而使教学方法更加具有创新性,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评价,学校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依据“动态化”原则,设立不同的评价等级,将教师的评价分为“三型”,即胜任型、名师型、骨干型,以此来对教师进行评价:首先教师应依据标准,来申报相应的评价等级,之后教师再根据教师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分类,是其在评价、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建立开放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来说,教师的评价改革至今仍然是一个难题,“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学校、教师来说,都需要一个认识政策且完善策略的过程。对教师的评价,能为教师带来成长的新动力。对教师作出评价的主体,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校领导,教师自己的评价更为重要,通过以自我的反思与复盘为主,校领导、学生、家长的评价为辅,从而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从多层次、全方面地获取信息,从而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既要进行定量的综合性地精确评价,又要进行模糊的定性评价,每月一次,及时复盘,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其主要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中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另一方面是素质方面,包括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等,从这两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明确自己哪方面具有优势,哪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提升自我。

(三)考试评价不再是唯一标准

“双减”政策的提出,教师的评价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旧的评价体系相比而言,新的评价体系要更加强调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变化,主要是关注于教师所发表的文章以及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等形式来进行评价;二是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转变,其主要是关注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主要是通过公开课、听课的形式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三是作业布置的情况,作业对学生来说是学校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是教学内容中较为关键的一环,这主要是通过观察教师的作业布置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分层作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总而言之,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以及“五项管理”文件的发布,学生考核评价与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其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多元考核评价,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素质等方面加入考核评价中,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评价,在教学中及时复盘,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采取措施针对性地改进,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教师、家长作为落实这项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应当协调好三方力量,使其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从而使这一新教育政策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林锦川 单位:漳州市龙海区港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