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17:03: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全新挑战和全新发展形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不但肩负着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责任,还担当着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使命,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落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管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升企业运营质量,促使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成为当下国有企业管理的重点问题。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方向展望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如何打造具备充分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企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立足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机制,深刻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发展方向,做到精确识别、科学评估、及时预警,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精准识别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识别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周密分析企业所处的微观及宏观环境,进而剖析企业财务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预期收益目标的影响。国有企业日常运营中可以结合企业现实状况创建针对性风险模型,全面整合企业中相关业务的报表资料,并进行科学处理,随后以此为基础准确识别判断财务管理风险影响范围和发生概率,为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提供合理的信息支持。为此,企业在初步构建风险防控模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偏好设置明确指标,财务工作人员于日常运营中判断企业某类经济活动超出指标范围后将其界定为待识别目标,通过管理层科学分析判断此类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实现风险防控目标[1]。企业做好财务风险识别工作需要全体人员打造良好财务风险管理环境,树立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在规章制度控制下形成科学的风险识别机制,促进企业风险防控的顺利实施。
(二)科学评估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评估是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对该事件造成的损失或影响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架构的创建需要在深刻剖析当前运营状况的前提下对业财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分析,针对具体业务分析各类经营数据进而对各种风险影响范围以及发生概率进行全面量化,协助财务工作人员以更直观的方式开展风险评估,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设计发展策略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依据,最大限度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运营造成的不良影响,支持企业有序发展。此外,由于国有企业拥有公益性、盈利性双重企业属性,其在日常运营发展中应更加关注国家发展策略对企业战略部署产生的影响,以更加科学灵活的姿态面对企业、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做好财务风险评估工作需要联系自身运营状况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对经济业务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闭环管控,系统解析潜在的风险问题,有效控制风险的不良影响。
(三)及时预警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预警应当能够根据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特点,通过采集相关财务信息,评价各种风险事件偏离预期警戒线的强弱程度,向高级管理层发出预警信号并协助其采取相应控制对策。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创建和应用需要大量内部经营信息支持,要求将企业预算、内控、审计等相关业务数据融会贯通,针对财务风险形成基准线,一旦触碰基准线,便会上报管理层并协助其采取对策,此体系对财务人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具有完备的风险防控策略。企业做好风险预警工作需要强化各类业务数据的应用,完善内部交流渠道,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合理利用企业管理资源,形成一个完备的预警系统。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特征分析
国有企业在开展市场化改革中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财务风险,针对其特殊的主体性质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主要存在以下特征:第一是必然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但较之普通企业,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性质更为特殊,由于国企特殊的企业属性,导致国企在部分关键企业资源的配置使用上不具有真正的自主权,在生产经营决策时可能会受到政策的影响,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这些政策性风险几乎不受市场化规律影响而客观存在,需要企业管理者精确解读政策进行应对。第二是动态性,反映了财务风险的可变及难以预测的特点,这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会对企业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较之普通企业,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动态性更为复杂,究其原因是国企具有公益和盈利的双重企业属性,有时会做出违背市场规律的决策,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秩序,导致企业陷入某种发展危机当中。为此国有企业需要在财务管理基础上,适时调整自身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第三是系统性。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各项活动都与资金密切相关,财务管理涵盖企业运营不同方面,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财务风险来源,任何涉及资金的活动都会产生财务风险,任何环节产生财务风险都有可能影响其他环节。为此,国有企业创建风险防控体系中,应该注重防控模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效控制风险概率,降低风险对财务管理不良影响。
三、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体控制策略
(一)打造良好风险管理环境
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全体员工有着显著的引导作用,是企业实施风险管控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能够促进员工从潜意识中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工作方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将防范财务风险视为责任[2]。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下列处理措施,第一是采取合理的方式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与企业规章制度进行科学融合,将财务风险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决策的层面。第二是调整绩效考核体系。将风险管理指标与绩效考核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物质嘉奖和精神激励调动员工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风险防控水平稳步提升。第三是健全现有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企业在日常运行中需要对现有防控体系实施科学评价,通过科学分析及时检测现有体系的适用性,建设具备高度敏感性的风险防控体系,促进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第四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自查,全面掌握企业现有管理结构特征,完善企业管理体系结构,进一步健全企业管理机制。企业各管理层工作人员需要促进各项岗位职责的全面贯彻落实,针对各项业务实施监督权,提升企业管理实力,控制各种风险隐患,营造良好风险管理环境。
(二)提升风险防控意识
财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与风险防控意识紧密相连。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发展中应该持续深化对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系统研究财务风险主要影响和风险类型,科学制定针对性财务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消除风险对企业经营所形成的不良影响。为此,企业员工在日常经营中应该密切联系现实需求形成合—26—理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以此为基础导向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创新财务管理流程,进一步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是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宣传,促进企业全体人员深刻认识财务风险的威胁和隐患,确保企业员工以科学的态度面对日常财务风险,进而通过全员优秀的风险认知能力实现财务风险控制目标。实践操作中,可以针对企业内各个部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专业宣讲和培训,使企业人员充分意识到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促进财务风险管理全面落实,通过跨专业协同的方式实现提升风险防控意识的目标。第二是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的业财融合能力,帮助企业员工形成规范的风险控制意识,充分了解到财务管理属于一种系统性、重要性和规范性工作,于实践操作中减少主观臆断,实现风险防控操作流程全面合规,提升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创建风险评估机制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工作需要考虑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管理层决策程序实施的合理性及合规性。企业应该进一步联系自身运营状况形成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针对企业各项业务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等环节合理开展评估,系统解析各种潜在风险问题,协助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为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第一是制订风险评估方案,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根据经营实际情况分析预测风险来源,科学制定指标体系,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分析目标风险,为管理层提供直观的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应急预案。第二是充分认识国有企业特殊的企业属性,根据企业自身行业政策及时调整风险评估机制。以国家电网财务筹资风险为例,由于其特殊的垄断属性,电网企业内部资源调配与国家政策方向密切相关。近年来,为响应国家相关市场改革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产业融资政策,合理制定供电成本,扩大整体供电利润,提升电力企业整体投资回报率,其运营战略的变更将不可避免的影响企业风险评估机制。第三是充分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借助信息技术支持财务信息分析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使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经营数据进行深刻剖析,从技术层面提高工作效率[3],支持财务风险评估有序实施,科学设计资本投向,促进各项资源配置全面优化,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益,促进企业顺利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促使经营管理活动实现程序化和信息化管理。
(四)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完备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除了具有预警功能,还应当能够检测诱发财务风险的原因,并及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风险进一步恶化。当再次发生类似财务风险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预警系统历史数据迅速做出决策,及时控制财务风险。国有企业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当关注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是应当遵循系统性原则。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应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相关预警指标不仅要有敏感性和先进性,而且要具备全面性,能够关联覆盖企业经营活动,对目标风险进行系统性分析,准确定位风险成因。第二是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指标必须能够科学地联系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揭示企业经济活动的规律,反映潜在的财务管理风险,协助管理人员按照不同的风险防范等级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有效降低企业整体损失程度。第三应当遵循动态性原则。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疏漏的潜在诱因会让正常的经济活动逐渐成为财务风险,并且财务风险的动态属性会导致风险本身不断演变。为了保持先进性,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当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具备时效性的预警信息。第四是应当遵循预测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当立足于企业历史运营数据,结合企业当下所处的市场环境,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经营异常并采取对策。第五是应当遵循直观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作为保障企业经营平稳运行的重要系统,应当能够直观地提供易于理解把握的信息,并通过将企业各部门业务数据融会贯通的方式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做出应对决策。
(五)合理利用企业资源
国有企业应当合理利用自身的管理成果资源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优化风险预警措施,实现风险合理控制风险的目标,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是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将企业整体财务管理状况和财务目标偏离程度维持在标准范围内,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本质是针对财务目标实施具体化和量化处理,因此在制订相关约束指时标可以借鉴财务预算工作成果,针对各种异常状况做好科学分析预警,对预算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增强风险控制敏感度。财务工作人员应该联系企业实际业务模式,力求对企业内部各项数据实施准确核算与精准预算,进一步提升预算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实现对企业相关成本核算支出的细化管理,做到精益管控,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的战略辅助功能,扩大企业的投资效益和运营利润,提升财务管理成效,进而加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第二是优化企业内部沟通交流平台。优秀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的业财融合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借助跨部门工作研讨会及其他基础信息平台实施综合反馈沟通,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发掘企业运营数据应用价值,熟识前端业务情况,在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下促进企业实现预期战略目标,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做到事前准确预测财务风险、事中做好风险调整、事后及时统筹应对,促进企业实现财务风险管理全过程闭环。第三是合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内部审计的各种管理操作行为倾向于密切联系企业内部各部门,各部门相互作用,共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审计工作目标[4]。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同样需要打破部门间的壁垒,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针对各项内审稽核监督规则进行全面提炼和整理,并在财务管理系统内进行合理设置,提升财务信息化质量,促进实现财务风险控制的在线稽核[5]。国有企业应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构建专业内审团队,提升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第四是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的安排是企业融资战略的核心内容,大型国有企业在建设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需要运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对自身资本结构做出动态调整,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将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作为我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责任。国有企业的稳定运行对改善民生、促进国家经济繁荣有着巨大影响。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财务风险管理对国企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特殊的企业属性,加强财务风险防控宣传,积极引导员工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激励员工财务风险防控的主观能动性,在相关人员具备足够风险管控能力的前提下,打破各部门之间信息壁垒,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各类营运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构建科学直观的财务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做好财务风险的事前预防、事中调整、事后应对工作,辅助企业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合理的决策,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目标,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亚荔.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模式运用思考[J].现代企业,2021(11):172-173.
[2]王海德.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与风险控制策略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1(10):43-45.[3]叶华龙,张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与风险控制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1):204-205.
[4]黄建喜.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6):174-175.[5]范士新,肖一飞,张丽,等.企业财务多元化风险稽核管理实践[J].新理财,2020(Z1):79-83.
作者:唐维霖 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