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融合育人探讨

时间:2022-12-01 14:58: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职业院校融合育人探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职业院校融合育人探讨

1融合育人的实施路径

1.1进行校级融合育人顶层设计,实现全方位融入

融合育人是具有重大革新意义的系统工程,首要之务是应做好顶层设计。校级融合育人的顶层设计要有利于辐射人才全要素,有利于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实现学习、生活、工作各领域全覆盖,有利于师生员工及相关参与方、利益攸关方全受益。可在学校已有文化育人和劳动育人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完善。一是各自修订。两个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构成融合育人的整体框架和具体方案,但实施起来各有一条主线,又需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面临一定的难度。二是融为一体。在融合育人新理念的指导下,将二者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文本,吸收原有文本的优点和长处,系统重组,优化时、地、人、财、物等要素配置,更便于整体推进、分工协作。没有制定文化育人和劳动育人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的学校,则可从零开始,一步到位地进行融合育人的顶层设计。

1.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全员参与

教师是教育改革最主要、最能动的力量,是融合育人必须紧紧依靠的主体和骨干。首先,摸清学校的师资家底,迅速补齐短板。有的学校缺乏合适的劳动育人师资,有的学校缺少人文素质教育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可采取招聘、引进、内部转岗、临时借用、退休返聘等多种方式,补齐短板,满足需求。其次,制订师资建设规划,突破重点难点。要将解决眼前急需与谋划长远布局统筹起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需求,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制订师资建设规划。当前德、美、体、劳“四育”师资或多或少地存在数量不够、学科不齐、结构不优、质量不高、队伍不稳等问题。“五育”师资之间相互区隔的现象较为普遍,亟须打破区隔,适当跨界,互学共建。最后,全员开展适应性培训,增强育人效能。通过专题培训,使受训者掌握融合育人的逻辑、理念、思路和方法,熟悉校级融合育人的顶层设计及配套文件,在实践中将之转化为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及管理行为,从而提升全员融合育人的水平和成效。

1.3构建融合育人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全渗透

课程是育人的基本凭借。融合育人的课程体系是融合育人理念的具体物化成果以及融合育人实践的主要承担者。一是把握融合育人的精神要义。“融合”是教育要素、资源要素的共享共用,是实现文化育人和劳动育人有机联系、良性互动、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和谐共赢的必要手段。融合育人除了做到纵向课程序列贯通,还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有机融合,即专业课程板块里课程思政与课程劳育相结合、思政课程板块里文化引领与劳动践履相结合、公共基础课程板块里身心发展与课程劳育相结合,从而促使融合育人纵向课程序列、横向课程板块有机互融、共生共荣。二是沟通教育世界、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职业院校在此方面有更多的天然优势,能承担并发挥好沟通“三个世界”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课程的设计、研制、实施,既要注意让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合力育人,又要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去除“三个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遮蔽、理论遮蔽和幻象遮蔽,学会如何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1]”。职业院校劳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具身性,因此,职业劳动教育追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身心的到场,强调手脑并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信行合一。[2]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在协调处理好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个体劳动与群体劳动、常规劳动(勤奋劳动、诚实劳动、体面劳动)与创意劳动关系的同时,更需要关注走向社会的校外真实劳动、探索性及创造性劳动;在加强劳动观点、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培育的同时,更需要注重相应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濡养、升华。而这就要在课程体系中得到体现,在课程实施中得到贯彻。三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化课程。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它“把学习活动融入外在广阔的文化世界和内在丰富的经验知识结构之中,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融入课程中”,由此使课程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和智慧动能。[3]学习化课程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旧的课程模式的扬弃,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资源为中心、以学习场域为中心,建设一种适应学习化社会、促进人充分和谐发展的新型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所有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学习化课程价值的高低,与其服务于学习的成效是成正比的,而传统的旧有课程体系对此是不堪重负、无能为力的。为此,需要遵循融合育人的新理念,对课程的设计、研制、实施进行科学选择、系统改造和精心组织,以便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逻辑以及融合育人总目标和具体课程目标保持统一。

1.4发掘融合育人的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且直接的条件。[4]从传统观念来看,目前职业院校已有较为成型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从融合育人新理念来看,则必须对既有课程资源进行改造。总体而言,文化育人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劳动育人课程资源较为匮乏,须尽快开发出与文化育人课程资源相配合、可衔接、易贯通的劳动育人课程资源,尽早实现课程内容的全覆盖。同时,不仅要继续提升已有文化育人课程资源的质量,更要审视、充实其中的课程劳育因素,主动对接劳动育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资源结构,从而形成融合育人的强大合力。须全面体现融合育人的丰富内涵。既要查漏补缺,将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生成性课程资源这三类课程资源建全补齐,保持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又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和优势,或在条件性课程资源建设上取胜,或在素材性课程资源建设上见长,或在生成性课程资源建设上创优。

1.5加强融合育人的实践场所建设,实现活动全天候

实践场所对融合育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融合育人目标不可或缺且必须大力完善的基本条件。就实质而言,实践场所是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考虑到条件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对象,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5]”,因而须对其单独加以强调。一般应优先加强条件性课程资源建设,然后再加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生成性课程资源建设。建设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实践场所,要在遵循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既立足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可能,充分发掘和扩充校内资源,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拓展家庭资源、主动联通企业资源、千方百计地开发社会资源,不断升级并拓展融合育人的学习场域。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场域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实体空间,而早已延伸至课堂之外和虚拟空间。目前融合育人的理论教学、办公场所通常都能得到较好的保障,问题主要集中在实践场所的匮乏上,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教学和育人的场所总量不够;二是具有文化教学功能的实践场所较多,胜任实践育人、承担劳动育人功能的实践场所较少;三是实践场所的开放、使用、服务情况比较滞后,甚至有的还沦为摆设,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实践场所就应当“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需求,成为全天候的教育场所。

2融合育人的运行机制

2.1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只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真实的融合育人。为此,必须构建多方联动机制。首先,要在校级层面主动建立家、校、政、行、企、社等各方力量参与的融合育人联席会议或类似的议事机构,明确具体的议事清单和流程,形成稳定的联动机制,为全面推进融合育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方有力的配合支持。其次,在多方联动机制中,学校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应该且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教育业务领域、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中尤其要把握议事决策的主动权。例如,融合育人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件颇见功力的技术活。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谁来开发?怎么开发?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应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工作支持和经济援助,并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但是,最终决策的实施,必须尊重并服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特别是重视课程研制、设计、实施的科学性与实务操作的规范性。确定课程资源开发价值的标准包括: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在筛选课程资源时,还要坚持优先性、适应性、科学性等原则。[5]面对类似问题,职业院校只有依托大量细致、具体、科学的工作,才能看得明白、想得周到、做得漂亮,才能在多方联动机制中发挥主动作用,推进融合育人取得实效。

2.2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将目标、职责明确到岗到人

职业院校要聚焦融合育人主题,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级,将职责明确到岗到人,构建起事事、处处、时时、人人有职责、有任务、有考核的责任落实机制。作为融合育人的中心工作,课程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层级分工合作。例如,建立学校融合育人课程资源中心与数据库,从学校、院系、专业到教师个人,从教务处、信息中心、后勤保障处到教师团队甚至外包公司等,必须做到各有其责、各司其责,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完成好。再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及其配套资料、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和课程包等众多丰富的课程资源,大多经历了从教师个人或团队的研制到专业带头人和系部的论证及审核,再到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多方把关,甚至外包公司的专业化检视和规范化制作等诸多环节和流程,才能最终成型。这都离不开责任落实机制发挥作用。

2.3完善协调机制,确保规范可控、高效便捷

融合育人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从达成共识到制订方案,从校内沟通到校外联络,从常规事务处理到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机制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与多方联动机制相配合,不断完善校外有关主体开展联络、沟通、研讨等协调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机制,致力于提升协调的速度和效果,确保既要协调得上,也要协调得好。另一方面,完善校内各责任部门和主体开展日常工作的协调处理制度和流程。经过校外协商并最终确定的事项,要在校内尽快形成工作方案或实施意见,协调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和主体。针对工作重点、难点、堵点、痛点、亮点等不同情况,要分类施策、逐项协调,在具体协调中完善处理制度和流程。例如,针对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如何拓宽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少不了协调。一般由教务处牵头、信息中心和系部等参与,以课程资源建设者或拥有者为主,进行课程资源登记。对课程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开发动态和使用事项等进行登记造表、分类存档、归口管理。[3]具备条件的学校,还可将上述各项纳入管理系统,提供查询、使用服务,也便于后续更新和补充。待这项工作完结后,就能制定出具体的制度和流程,以后照章办理即可。

2.4探索交流互鉴机制,形成良好新生态

首先,组织对外学习,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要注重借鉴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融合育人找到最合适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参考。例如,学习化课程理念和实践,就可为融合育人提供有益的借鉴。学习化课程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服务;它认为学习具有情景性和个性化特征,强调最有力的课程资源开发形式是以学校为平台,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为学习服务。[3]其次,组织对内研讨,观摩交流,互学互鉴。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优秀的实践成果来审视自身,开展本土化实践,构建本土化资源,凝聚本土化特色和优势,逐步总结提升,开创融合育人新格局。如上所述,针对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应拓宽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如此既便于查找、调用、更新和补充,又可促进课程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和分享,从而创造和积累课程资源建设的经验,不断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3]

2.5健全评价机制,促进融合育人

评价是指挥棒。在既有传统评价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应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精神,围绕融合育人主题,将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关键内容,调整优化育人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更好地促进融合育人。在校级层面,要改革对二级学院和职能处室的评价,将融合育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重评价融合育人推进落实的力度、进度和成效。注重融合育人的过程性评价,吸引并扩大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以融合育人为导向,改革课程评价和教师评价,注重课程的融合性和实效性,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育人成效,引导教师上好每节课、关爱每个学生;改革学生评价,以科学成才观指导学生成长,实施学习化课程,创新融合育人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引导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职业人、社会人、自由人、和谐人。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2]曾天山,顾建军.劳动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320-321.

[3]申仁洪,黄甫全.学习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价值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7):7-14.

[4]吴刚平.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9(3):19-25.

[5]吴刚平.解析课程资源[J].现代教学,2006(1):10-13.

作者:杨益斌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