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0:37: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能力培养范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当前,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入职教师大多是初次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占比较高,青年教师刚刚入职往往工作热情较高,这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活力[1]。然而,青年教师人数的激增,为民办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成为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刚步入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在专业素养、教学经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足,这也成为民办高校提升教学质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为民办高校更好发挥青年教师教学主体地位,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的优劣关乎学校声誉和学生培养质量,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而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2]。教师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直接面对的就是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和教学能力的强弱都直接关乎教学的质量。目前,随着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入职青年教师的人数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后备力量,然而,这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教学实践经验少、课堂教学能力弱、专业素养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各民办高校要给予高度重视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高质量专业化教师团队[3]。
(二)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4]。民办高校往往要培养的是职业技术型应用人才,民办高校学生往往存在自身的特点,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但教师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充分的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多获得感。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对于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来说,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不仅关系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更关系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关系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青年教师在做好自己职业规划的同时,也能够真正将教书育人理念落到实处[5]。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并能够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但是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存在的不足显而易见。这要求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新入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这不仅是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学校教学质量,关系学生成长成才,更关系学校长期发展。
二、影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突出问题
(一)青年教师专业素质较弱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往往是从校门到校门,所以专业素质较弱、教学经验不足、课堂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比较普遍,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就是教学能力不强,这明显不利于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一部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他们在工作中虽然有积极性,有工作热情,但是缺少提高教学能力的自觉意识和有效方法,这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主观意愿更强,工作较为随意,课堂管理失序,教学实效性较差。再加上这部分青年教师缺少自主学习意识,导致自身教学能力提升缓慢。
(二)青年教师评价评级体系不完善
当前教师评级更多的是注重科研成果,很多高校将科研成果的多少与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教师评价评级挂钩,这种评价评级体系对青年教师而言,不能全面反映他们实际工作。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和科研水平较弱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有较高水平的学术科研工作。一些学校的青年教师由于缺少必要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一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也缺少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工作效果不明显。这些会导致他们绩效考核成绩不佳,对他们的工作态度造成一定影响。
(三)青年教师培训进修机会有限
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参加培训学习的意愿不强,重视不够,缺少主动性。学校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时,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缺少针对青年教师特点设计的个性化培训。个别民办高校的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过多的条条框框不利于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青年教师对责任感认识不足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大多是刚步入到教学岗位的“90后”,对待工作有热情有精力,但对于教师身上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不足。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青年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高,在实际工作中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关心不够,不能对整体教学进行及时反思,导致教学质量迟迟无法提高。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没有责任感,就很难为学生传递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难完成教书育人任务。二是由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方法上很难做到灵活应用,再加上青年教师在初步入教学课堂时,更加注重自我的主观意识表达,对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难以进行理性的深入分析。而民办高校针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这使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缺少方向感和职业规划,一部分人可能很难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评价和保障体系
民办高校主要是教学型学校,在教学管理和青年教师评价过程中,要摒弃“唯科研成果论”,在对青年教师的评价与评级时,要将青年教师的教学成果(例如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奖)提升到学术科研成果同等地位,以激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鼓励青年教师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以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尤其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改方面的科研工作,如在鼓励青年教师在教改项目申报、优质课程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促进青年教师逐渐提升对教学科研工作的认识,更新教学理念,用科研带动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也应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绩效管理制度,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机制,青年教师与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方面比较接近,更应发挥好他们在教学方面的创新精神。因此,民办高校在教师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上,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青年教师实际的规章制度。此外,青年教师作为刚步入工作岗位的职场新人,民办高校需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为青年教师制定合理的薪资福利待遇,使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地把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完善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制度
目前,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主要有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等形式。岗前培训,就是指在教师入职新岗位之前,对新岗位的工作内容而展开的培训,以便于教师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并且能够尽快将科学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等与新岗位相匹配,通常我们也可以将岗前培训阶段称之为工作开展前的适应阶段。继续教育是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各级教育部门和本学校有关部门开展的各类培训,以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对于青年教师培训体系的完善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民办高校对于教师培训在资金支持、培训设计和教师自身认识等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为切实提高民办高校培训效果,民办高校要大力加强在青年教师培训方面包括制度保障、培训安排、资金保障等各项投入力度,青年教师也要加强认识,提高自主学习主动性。
(三)搭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以建立起一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一是以评促教。民办高校可以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评比,通过教学任务完成度、学生认可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根据评比结果对优秀青年教师给予相应奖励,以激励青年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二是教学团队。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师资源优势,形成“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团队模式,在团队内部展开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方式探讨等一系列活动,让青年教师在参与活动中发现自身不足,积极吸取其他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优秀做法,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使得自身教学能力也有所提高。三是民办高校提供实践平台。目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一定专业基础,但由于青年教师刚刚步入到教师行列,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定很好发挥其专业知识,换句话说,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储备还只停留在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中,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效果如何、学生的接受程度怎样都需要青年教师不断探索,并且不断完善才能进步。因此,民办高校要提高认识,注重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多的提升平台,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读书研习等方式让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不断提升自我。青年教师也要对自我提升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提高。
(四)强化青年教师的责任感
青年教师的责任意识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青年教师责任意识的增强。毕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直接接触学生,教师的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对于青年教师责任感的强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化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与学生课堂的交流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也在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由此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和强化青年教师课堂责任意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并且培养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第二,强化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意识。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并不能因为遇到这些问题就停滞不前,或者产生消极情绪。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青年教师更要不断突破自我,遇到问题积极解决,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更要积极主动扩展自身的知识面、提升教学能力。第三,强化青年教师自我反思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要经历一段模仿的过程,在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的同时总结自身不足,及时反思并给予改正。首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期待的课堂效果,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规划;其次,建立起良好的同行沟通关系,通过向优秀教师请教经验或者请优秀教师对自己的课程进行评价等方式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以确保每一次课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各民办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有效途径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同时,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中,既受到外在的条件制约,也受到了青年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在学校制度、资金、培训等保障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前提下,青年教师也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职业道德,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己任,将教育事业与个人目标相结合,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良好职业发展。
作者:汤家鹏 袁静 刘珊珊 张立新 陈思含 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
能力培养范文2
一、激发投掷轻物训练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加一些趣味性的体育训练活动,特别对那些刚接触的体育项目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参与这些体育训练的热情也相对高涨。但是,他们对该体育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如果教师长期采用同一种体育器材和训练方式来开展相关的体育训练活动,他们对参与这些体育训练活动的兴趣也会逐渐丧失。而在投掷训练中,最常用的体育器材就是小沙包,虽然其重量、大小都非常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投掷轻物训练需求,但是如果在训练中一直采用这种器材,小学生很快会感觉到单调枯燥,这样其参与训练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自制投掷器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重量合适、大小合适、安全有保障的投掷器材,既能促进学生动手、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也能有效激发其参与投掷轻物训练的兴趣。
二、纸质器材投掷,锻炼上肢灵活性
投掷轻物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低年级小学生的上肢运动能力发展,以及锻炼上肢灵活性。为了更好地锻炼其上肢灵活性,教师可以利用纸质器材引导小学生进行投掷轻物训练。纸质材料不仅取材比较方便,而且成本也非常低廉,同时造型也比较多变,安全性也非常有保障,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制作多种造型的纸质投掷器材,这样就能利用投掷轻物训练的机会有效锻炼小学生的上肢灵活性。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利用纸球进行投掷轻物训练,纸球的重量相对较轻,投掷时能够很好地将投掷者的注意力从器材转移到动作上,这样既能增强其对投掷轻物技能的掌握,也能很好地锻炼其上肢灵活性。其次,利用纸飞机进行投掷轻物训练,纸飞机与纸球的造型有很大的差别,想要增加投掷距离,就必须灵活控制投掷角度和力度,这样才能够锻炼投掷者的手眼协调性,以及上臂对所投掷轻物的控制能力,从而促进其上肢灵活性的提升。再次,利用纸炮进行投掷轻物训练。由于纸炮是空心的,内部充满了空气,因此非常轻盈。投掷者必须掌握好投掷角度和力度,这样才能保证投掷效果。而且纸炮落地后,投掷者还可以捏住其一角向下甩,此时纸炮会发出类似气球破裂时的响声,更能增强投掷轻物训练的趣味性,从而唤起小学生参与投掷轻物训练的热情,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最后,利用纸板开展投掷轻物训练。纸板重量相对较大,而且具有平直性的特点,因此其投掷角度和力度的控制与纸球、纸炮等有一定的区别,能够很好地锻炼其上肢灵活性,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距离和防护手段。
三、就地取材,锻炼投掷技巧掌握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就地取材制作器材,这样小学生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投掷轻物训练。而且利用不同类型的投掷物进行训练,能够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对投掷技巧的灵活掌握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其投掷轻物能力的提升。可就地取材的投掷物种类很多,乒乓球、羽毛球、空饮料瓶等,都可以用作投掷轻物训练的器材。不同的投掷物在形状、重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在指导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投掷轻物技巧后,让其在自主训练的过程中,摸索和探究不同种类的投掷物在怎样的投掷角度、力度下能够获得最好的投掷效果。以空饮料瓶的投掷为例,由于其重量很轻,而且内部是空心状态,充满了空气,因此在投掷时很容易受到风的阻力影响,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学会观察风向、感受风力,引导学生发现风向和风力对空饮料瓶投掷会产生的各种影响,在此基础上调整投掷饮料瓶时的力度和角度,从而获得最佳的投掷效果。
四、分组投掷毽子,培养合作能力
毽子也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投掷轻物训练,而且毽子通常用彩色丝线、羽毛等制成,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目光,进而激发其参与投掷轻物训练的兴趣。毽子的玩法多种多样,既可以用其进行投掷轻物训练,还可以利用踢毽子游戏进行投掷训练前的热身。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投掷毽子比赛,由五至六名小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小学生以圆形合围的方式站位,拿着毽子的小学生可以随机向任意方向投掷,接到毽子的同学亦是如此,如此循环,直至毽子落地即为结束。通过这样的投掷轻物训练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在投掷的过程中小学生会重复进行肩上屈肘、向后引体等相关的技术动作,对其投掷轻物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在投掷比赛的过程中,由于投掷毽子的方向并不固定,因此小学生需要控制好投掷角度、力度等,这样也能促进其投掷轻物技巧能力的提升。
五、利用跳绳,培养侧面投掷轻物能力
侧面投掷轻物训练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力量、灵敏性、协调性的发展有益,但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这种投掷训练方式相对较难,主要体现在蹬地转体、控制出手方向和速度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蹬地转体时容易出现屈膝或蹬地动作不到位的问题,转体之时身体先胯而动,或者是转体过度以致左肩支撑不够牢固,从而发生摔倒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跳绳来帮助小学生进行投掷轻物训练,这样可以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动作,促进其侧面投掷轻物能力的有效提升。首先,教师将跳绳对折并固定住一端,借助跳绳的伸缩帮助小学生了解屈膝、蹬地动作,形成相关的动作表象认识。其次,指导小学生利用跳绳进行自主训练。右腿屈膝并用右脚踩住跳绳的一端,右手握其另一端并保持适度的松弛,然后快速做出蹬地动作,此时跳绳会被拉紧,小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蹬地时所产生的重心前移情况,多次训练后将会形成身体记忆,这样日后在投掷轻物训练时蹬地动作就能准确的做到位。最后,两名学生一组,其中一人背向投掷方向,一人侧向投掷方向,将跳绳绕过二人的躯干,两人左手各握跳绳一端,背向而立的小学生迅速拉动跳绳,另一人则是放松身体随其拉动方向转髋、转肩,两人最终对面而立,正对投掷方向。这样可以帮助其较好地掌握转体动作的技巧,对其侧面投掷轻物能力的提升有益。总之,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各种器材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投掷轻物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投掷轻物训练时,为了节约小学生捡器材的时间,可以让小学生自制多个投掷训练器材,而且可以利用彩笔、颜料等对其进行装饰,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参与投掷轻物训练的兴趣。此外,训练前教师要对小学生自制的投掷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投掷轻物训练的需求,而且不存在安全隐患。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投掷器材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投掷训练游戏,这样能够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训练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投掷轻物能力的提升。当然,教师还应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多利用多样化投掷器材进行投掷轻物训练的方法,进一步促进投掷训练效果的提升。
作者:辛启坤 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青草河小学
能力培养范文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在传播各种国际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自然生态紧密联系,为了加强该领域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接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提高我国水利水资源技术水平,需要相关专业学生加强其专业英语能力,最重要的是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由韩孟奇主编,庞彦杰、刘全勇、余桂霞等编著的《水利英语》(2021年10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一书,对高等水利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内和水利水资源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英语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专业英语的辅导教材。该书内容新颖、条理清晰,注重水利水资源专业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并在涉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学实践。针对该书的几点总结如下:
一、主题明确,紧扣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
该书紧扣水利工程相关内容,包括水资源、水循环、水环境等,详细阐述水利工程各环节英语语言的学习技巧,基于专业需求、行业需求、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对水利水资源专业英语教学进行理论创新,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该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全书以水利水资源相关内容为主体,通过对专业英语知识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对专业英语相关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该书内容丰富、难度适中,涵盖了相关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口语等实践练习,基于练习设计,注重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该书通过对水利水资源专业英语口语与翻译技巧的系统讲解,强化对学生专业英语口语表达和翻译能力的培养,提升其专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水利水资源专业学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跨国交流和学习,进而促进我国水利水资源国际化发展。
二、针对性强,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升
在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英语语言能力是水利水资源专业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基础。根据相关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概要,要求专业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够独立进行以英语语言为主的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和翻译,并与外国专家进行学术讨论和基础交流。该书旨在强调对水利水资源专业学生英语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针对英语语言学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并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该书的阅读与分析,可启发专业英语教学人员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探索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人才培养需要紧跟国际形势,水利水资源行业与国际接轨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本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因此,必须不断探索水利水资源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相对于传统英语专业,水利水资源应用型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专业性、高业务水平的水利水资源专业英语人才,对有效推进该行业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书基于水循环、水资源、河流与湖泊、水库、防洪、灌溉与排水、大坝、水轮机、水力发电、水环境与水污染等水利专业知识,进行全面英语指导与教学,并结合实际需求,设计相关练习模块,可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对于水利水资源专业领域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发展以及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策略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赵李盟 胡家英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