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管理范文

时间:2022-12-07 10:56: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财务预算管理范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财务预算管理范文

财务预算管理范文1

当前,在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以及决策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并不完善。这就需要结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特点,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条件。

1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预算管理机制提升了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可以通过全面预算,对现代企业财务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再加上财务预算执行和企业中的战略目标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实现对财务预算的综合性监控,可以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制定动态的战略规划,从而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1]。其次,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效果。企业在发展中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对其中的资金数量等进行统一规划,还能够预防资金储备不足等情况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减少不良风险的发生。最后,预算管理能够防范公司的风险。企业自身的价值只有在市场的发展中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所以相关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借助市场的预测结果,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力度。在对财务预算管理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可以对企业发展中的风险进行预防。再加上预算管理能够初步揭示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让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暴露,加强对这些内容的整合。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参照财务的预算结果,及时发现其中的潜在风险,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发展中的经济效益。

2新时期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2.1财务预算管理认识程度不够由于企业在发展中,一些员工自身的素质不高,并没有系统性地接触过预算机制和编制,所以预算编制不合理,并且在财务预算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其中的财务预算整体控制能力不强,普通的员工对财务预算认识不足,认为其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关系。部分工作人员认为财务工作中的内容复杂,积极性不高,这会导致预算工作受到影响,更影响了财务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再加上部分企业中的部门上报预算结果不准确,这会增加预算管理的难度,影响财务预算结果的准确性。

2.2财务预算考核机制不健全完善的财务预算考核机制不仅可以促进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还能够保证执行和评价的有效性。同时,一些激励的措施还能够促进员工自身的积极性。但是,部分企业在具体的内部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并不完善,缺乏考核机制,并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2]。再加上在考核中没有系统和健全的考核机制,带有非常强的感情因素,这会导致考核结果不公平。如果出现了失误,被考核方自身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并且其在成功情况下,过分强调了个人因素的作用,这会对考核结果带来比较大的影响。等到考核完成后,也没有制定健全和相应的奖励以及惩罚体系,这会对考核工作的稳定实施带来严重影响。

2.3风险预警程度不强虽然大部分企业在发展中都加强了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的风险预警不足,此部分内容主要有内外部两种因素。如果从内部因素分析,一些分企业比较注重利润的提高,这会导致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企业中的预算部门没有精细化评价指标,考核环境没有得到优化,这会对后续的评估等工作带来影响,增加了管理风险。此外,财务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也不足,当其出现财务漏洞后没有一个完善的应对方案,这会不断降低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
2.4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强在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受到以前管理和监督等理念的影响,实际的预算管理效果并不强,也没有认识到此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加强对规范化和科学化监督方式的有效应用。但是,在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中,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强,部分企业的预算编制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这会增加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发生。

3现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策略

3.1掌握财务预算编制方法,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新时期,大部分现代企业在具体的财务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编制不合理情况。要想保证编制预算的有效性,首先,可以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从现代企业自身情况出发,通过对零基预算法的有效应用,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这种方式也就是企业在不考虑上一年基数的基础上,对企业所有能够使用的资源进行科学化计算,根据各工作项目的内容,实现对资源的分配。这就需要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对其中所有可供使用资源进行综合性盘点,保证核算的准确性[3]。其次,结合现代企业年度中的项目和排序情况,实现对预算管理内容的计算,保证各项预期成本和费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还要采取措施核算和分配出不同项目中所需的经费,加强对不同预算编制方法的有效应用,保证各种经费计算的准确性。同时,掌握具体的编制方式还能够全面反映出各工作项目中的费用应用情况,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体编制的有效性。此外,各个部门之间也要相互配合,加强交流,实现信息共享,保证财务预算编制符合我国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不断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效果,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条件。再次,坚持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趋势为中心,实现对财务预算内容的综合性整合,积极发挥预测考核的效果,完善以及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同时,企业在对财务预算目标进行制定和完善时,还需要结合现代企业发展趋势以及长期的发展战略,对其进行合理化预测,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对资源和财务内容的科学化规划,保证投放和支出等内容管理的有效性。最后,还需要促进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衔接,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的盈利水平。在制订管理目标时,要以市场为基础,结合市场变化情况,科学调整财务预算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多样化的预算目标机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避免财务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脱节,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情况,为现代化企业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提供条件。

3.2健全考核机制,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执行能力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时,需要将其发展目标作为核心指导,并且在具体的实施中,还需要充分保证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管理执行效果,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同时,按照顺序完成考核等工作,加强对各个环节的严格考核,加强对机构和审批制度的建设,采取措施对物资等内容进行严格控制。企业需要按照预算中的相关制度,执行具体的财务活动,分析和反馈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实现对此过程的全面监管,做好监督和审计工作,不断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和执行效果。因此,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积极实施考核制度,保证其中的预算目标可以按时完成,加大执行效果管理。同时,还要采取详细和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员工自身的潜力,强化财务预算效果。在实施考核机制时,还要定期对预算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加大此制度的执行力度。此外,管理人员要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物质奖励等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

3.3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预算风险应对水平现如今,在我国企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以前粗放型的预算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对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完善,让其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主要以精细管理措施为代表,加强对增效模式的有效应用,让其成为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主要内容,进而实现对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4]。在应用精细化管理措施时,要加强对不同业务内容的整合,将其纳入财务预算管理中,对企业年度中的计划进行科学分解,将其落实到各个部门,保证各部门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时,要对其中的影响要素进行整合,加强对此部分内容的系统性分析,及时找出影响企业经营效果的因素,对不同的财务内容进行细化。在对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建设时,要明确企业各项业务发展情况,实现对财务信息的整合,在提高财务管理效果的同时,强化执行效果。在具体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受到市场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风险,可以说收益和风险是共同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不能准确预测,更不能彻底消除,所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等需要强化自身的风险预防意识,制定风险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还要保证预算制度和企业发展情况的适应性。这就需要财务预算工作人员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企业资产情况进行分析,在明确企业资金流向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时,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配置,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实现对企业内部资金结构的优化,保证其完善性。如果出现了财务风险,要及时对其进行科学性应对。提高风险应对水平,还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企业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了解市场的相关动向,从而为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5]。

3.4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企业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让其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出发,加强工作人员对此工作的认识。这就需要企业制定完善和详细的目标以及计划,不断提高对财务预算内容和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系统性培训工作,将财务预算中的具体知识进行整合,将其纳入培训内容中,加强管理人员对相关财务预算的深入了解。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长期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培训中,工作人员要明确财务预算管理流程,不断强化自身的预算编制水平。此外,还要采取措施强化财务预算人员自身的执行能力,加大监督力度。同时,在培训活动中要强化其他部门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具体的培训活动,多普及财务预算知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合作能力,保证财务预算的准确性。

3.5科学划分监督职能现代化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和运行中,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就要对财务预算管理中的监督职能进行科学性划分,实现对财务预算编制内容的细化。在此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力度,强化工作人员的预算编制执行能力。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加强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科学化分配,不断提高各个项目风险的评估效果,保证发展规划的有效性和科学性[6]。企业中的相关部门要执行预算管理编制制度,加强对整体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保证其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此外,现代化企业在发展中还要设立财务预算监管部门,优化管理机制,将相关奖惩制度落实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对监督职能的科学划分。4结论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机制中的关键组成内容,更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其在现代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保证财务预算的效果,还能够规范现代企业对资金使用的行为,及时规避企业在发展中的各类财务风险,进而促进其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作者:王妍飞 单位:杭州贝嘟科技有限公司

财务预算管理范文2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发展迎来新挑战、新机遇,与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不同,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要加快推进内部改革,财务内控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仍面临着管理意识薄弱、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风险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为此,如何利用高效手段打破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所面临的困境成为众多事业单位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1.事业单位推动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保障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进程深入发展,新形势背景下国家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高要求、严标准。但就现有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随意性较强、预算控制不足等问题,进而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同国家、事业单位财务体制改革相脱节,严重阻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根本目标,需加快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利用该体系增强事业单位对各类财务活动的控制力度,通过查漏补缺等手段消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潜在的诸多风险,并以此来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改革奠定基础。此外,事业单位可通过信息化沟通手段实现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实时共享,通过不断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可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2.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较为固定,通常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内部人员需要具有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通过在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可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财务管理意识,促使事业单位将财务管理工作摆在单位发展建设首要位置,从根本上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安全。同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是事业单位遵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具体表现,可充分堵塞现阶段事业单位各类关键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对事业单位各环节财务活动、财务人员行为可起到监督、控制等积极作用,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3.事业单位确保财务信息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事业单位通过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利用财务管理系统针对自身财务情况进行实时预测、精准剖析,促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化、清晰化,并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事业单位通过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可对自身财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进而确保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安全,确保事业单位自身工作效率,保障事业单位各项活动均能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面临的困境

1.财务内控管理意识尚未树立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误区,例如: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财务内控管理概念缺乏正确把握,使其不能将财务内控管理摆在优先位置,不能从全局角度来认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仅仅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程序。与此同时,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的素质不高,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了解,同样无法全面把握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此外,部分事业单位负责人未能按照内部控制规定执行相应工作,大幅度削弱财务内控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改革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此外,在新形势的背景下,由于公众对事业单位监督还不够彻底、不够深入,致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存在诸多缺陷尚未被发现,导致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2.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由于事业单位领导层、工作人员缺乏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促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由于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缺失,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无法按照既定规章制度开展财务工作,长此以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执行力度、效率等必将大打折扣。此外,由于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事业单位内部无法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间接增加事业单位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严重制约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效率。

3.财务内控管理流程并未规范在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形成规范的财务内控管理流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事业单位由于缺少规范的财务内控管理流程,致使其出现预算不准确等问题。在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预算准确性、精细化程度难以得到保障,支出超预算、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频发。第二,部分事业单位关键财务活动控制缺失,相关岗位职责并不明确,针对财务使用授权、审批等尚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于事业单位资金收支、固定资产控制等均未进行规范。第三,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形成全面的采购规划,事业单位在开展各类采购工作时较为盲目,针对采购后物品的管理工作存在缺失,进而造成事业单位内部存在资金浪费等现象。

4.财务内控管理风险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就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少相应的风险控制意识,尚未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体系,对于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潜在的支付风险、核算风险等问题认识明显不足,针对自身经营活动缺少规范化管理措施。

三、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具体对策

1.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管理意识第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实施,取决于其是否受到事业单位领导和员工的高度重视。加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财务内控管理意识,以便事业单位各部门从上到下正确认识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作用,促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清楚认识其所要肩负的工作职责,引导事业单位领导层改变思维及管理方式,从根本上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第二,事业单位应从根本上提升内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更深层次的了解有关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内容,引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财务内控管理概念,促使工作人员明确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要点及要求,并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三,事业单位应从管理层入手,自上而下形成高度的财务内控管理氛围,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在事业单位长期发展运营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财务内控意识,并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2.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第一,事业单位在充分重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利用财务内控制度不断约束事业单位人员行为,使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充分了解其所应该担负的工作职责,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第二,事业单位还应建立健全财务信息沟通机制。利用高效的财务内控沟通机制促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朝着高效率、高水平方向发展。一方面,事业单位内部需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步实现高效信息化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实现单位内部财务信息共享,加快业财一体化,以此来保障财务内控管理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建立畅通的工作报告沟通渠道。事业单位内部在制定使用款项计划、支出款项计划时,应同财务部门展开积极沟通,不断强化事业单位各项财务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工作。例如:若事业单位内部发生大额资金支出时,应要求各部门利用书面报告形式前往单位内部财务部门进行备案,同时还需要获得上级领导及单位批准。第三,事业单位需健全财务内控监督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内部需成立独立的财务内控审计、监督部门。财务内控审计、监督部门需定期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展开监察工作,同时需针对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执行方案等展开评价,明确事业单位现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针对内部控制执行方案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另外,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监督部门还需针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是否合规、合法进行审查,同时对于三公经费、预算落实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应责令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3.强化各环节财务内控管理流程事业单位在强化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需从预算、岗位职责、授权审批、资金收支、国有资产、采购等多方面规范财务内控管理流程。第一,事业单位应不断强化预算控制工作。事业单位应认真编制财政、部门预算,利用多样化预算编制方法,明确事业单位年度使用经费标准,不断细化预算编制中的各项内容。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应以月度为单位制定完善的用款计划,应重点增强对三公经费项目支出的控制力度,确保项目资金可实现专款专用。第二,事业单位应不断增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控制工作。事业单位内部应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职责,尽量避免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促使各岗位之间形成相互牵制、互不相容的工作关系。第三,事业单位应不断强化对财务活动、重大事件的授权审批控制工作。需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授权审批流程,对授权审批期限做出明确规定。例如,针对三重一大等工作严格实施集体决策制度,以此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对各类项目支出、常规经费支出的审批控制工作,从根本上杜绝超额审批、不符合预算的审批。第四,事业单位应不断增强对资金收支的控制工作。单位内部应实施收支、收缴分离制度,第一时间将事业单位收入上缴国库。单位内部人员不应以任何理由侵占单位收入。同时,事业单位需加强对开支的内部控制,明确开支的范围,严格规定开支的报销程序。第五,事业单位应不断强化对国有资产、固定资产的控制工作。事业单位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验收、清查、处置制度,针对固定资产形成、使用、报废的各个环节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确保事业单位资产账目与事实相符,从根本上杜绝固定资产违规转移、报废等情况的发生。第六,在采购阶段,事业单位应不断强化采购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采购前应列出对应清单,促使工作人员按照既定清单开展采购工作。采购后应严格监督采购物品的使用去处及情况,避免出现采购资金浪费等不良情况。

4.建立财务内控管理风险评估体系事业单位应重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内控风险评估体系降低支付、核算等风险发生的概率。第一,构建健全的风险评价体系。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单位内部财务活动、经济活动展开风险识别与评价工作,明确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各类财务风险,并据此制定相应对策。第二,强化支付风险控制工作。事业单位要对财务支出、权限审核、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重点对超预算的支出问题展开评估,评估各种支出凭证的正确性、真实性,对于其中的潜在财务风险展开防范工作。第三,不断强化核算风险控制工作。事业单位应重点对会计核算是否合法、会计核算流程是否健全展开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强化会计人员正确判别各项业务的经济风险能力,避免由人为所导致的事业单位财务损失。总而言之,为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信息质量,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就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仍面临着意识淡薄、制度尚未建立、流程尚未规范等诸多困境。本文认为通过树立正确的财务内控管理意识、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强化各环节财务内控管理流程、建立财务内控管理风险评估体系等诸多手段可有效增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

作者:郑宝珍 单位:红安县财政局

财务预算管理范文3

一、引言

我国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和政府会计,企业会计一直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与国际会计核算模式趋同,而政府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原政府会计核算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政府会计核算质量,财政部门于2017年颁布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并于2019年初开始全面实施。这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极大地改变了政府会计制度原有的核算模式和方法,改革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涉及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通过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弥补了过去政府会计体系的不足,实现了以绩效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体系,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政府部门的运行成本,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为政府部门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会计体系完善的必要举措。

二、政府会计目标分析

1.提供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及运行情况等会计信息行政事业单位等政府会计主体具有主动公开提供自身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会计信息情况,保证这些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等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在会计工作期间主动提供自身的会计信息,并按照要求出具合规的财务报告、预算报告、决算报告等会计信息。

2.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等政府主体,也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其资金来源于财政,社会公众有权对政府主体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了解和监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等政府会计主体而言,其运营的最终目标不在于获取利润最大化,而在于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据此提供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依据,评价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政府业绩。

3.为政府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参考一是向社会公众公开运行情况。政府主体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具有信息公开透明的义务和责任,公众需要通过公开信息对政府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政府通过会计信息公开公示自己的预算合规性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信息,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二是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为加强监管,各级政府部门都受到上级部门或审计部门的监管,各级政府部门的会计信息是上级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政府会计信息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对相关政策做到及时修订和调整。三是向政府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参考。政府部门同样也是市场的参与者,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社会资金,因此政府部门运营情况以及期末资产负债情况是社会公众投资者密切关注的信息,也需要通过其会计信息得以体现。

三、新形势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带来的变化分析

1.重构了会计核算模式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过去政府会计收付实现制单一核算基础的情况,实现了会计科目双功能、会计核算双基础、会计报告双报告的会计体系。政府会计包括了预算会计体系和财务会计体系两大体系,会计核算将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为双基础,会计要素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与费用构成。新的政府会计核算方式充分融合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者相互分离又相互衔接,针对同一笔业务,会按照两种核算方式的功能进行平行记账,将需要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业务既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同时又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2.扩大了资产负债核算范围为了加强对政府会计信息的管理与公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规定在原有的会计科目上进行了增设,扩大了整个会计中资产、负债等科目的核算范围。具体而言,在资产科目上,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新增了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科目,保证了资产项目更加准确的反映;在负债科目上,增加了往来账款、预计负债、受托代理负债等科目,保证了政府负债的全面披露。对于资产、负债等会计科目的增设和范围扩大,能够有利于政府单位细化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情况的真实反映,能够为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决策信息,也能够提升政府的社会公信力。

3.完善了报表体系结构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政府单位的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办法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实现了预算报告与财务报告并行的双报告模式,增加了政府单位需要报告的内容,由预算收入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构成的预算报表形成了政府单位编制部门决算报表的基础。同时,财务报表也增加了净资产变动表等报送内容,财务报表和预算报表两者之间也形成了相互衔接的钩稽关系,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披露也增加了要求,在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中对不同核算基础下产生的差异进行披露,更好反映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财务管理目标发生转变原政府会计制度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在于对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报表披露,保证单位预算管理符合政府相关规定,预算活动符合预算管理方案,最终预算决算报告能够切实反映单位的预算方案执行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任务单一,重点就在于保证预算执行合规合法,满足政府体系内部的受托责任。但是,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进一步加深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在满足原有内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满足向外披露信息的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要求的提高,不仅要保证预算资金使用的合规和安全,还需要保证单位会计体系的经济性与效率性。新政府会计制度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发生了转变,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积极寻求财务管理方式的创新和优化。

2.财务管理要素亟待完善一是财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报告结构发生变动,对政府会计核算的范围扩大,会计核算要素也有所增加,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资产、负债等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已经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数据质量的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创新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有关资产、负债等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满足新会计制度对于政府会计信息的要求。二是单位人员及组织有待优化。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体系,一方面,会计管理人员已经习惯其会计核算办法,另一方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随意性,很多单位的财务报表数据缺乏准确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另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并不具有独立性,往往由其他部门兼任,组织结构不够完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亟待加强财务管理优化,不断提升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优化组织结构,为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奠定基础。

3.财务管理内容急需优化一是预算管理质量急需提升。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调整等各环节都存在漏洞,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对预算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只有在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模式,规范预算管理项目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利用预算会计功能,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关键作用。二是资产管理流程需要进一步规范。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双体系对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予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对现行资产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资产管理流程,才能保障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处置的有效性,提高资产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内部控制建设需要加强。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报表结构和披露要求的细化和调整,部分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并未设定对会计制度调整的应对,导致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模式应用缓慢,在试用新会计核算办法时出现内部信息传达有误等问题,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优化现有内部控制体系,是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的基础。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预算管理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通过对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数据的调研来看,单位的预算方案数据基本上是在上一年度的预算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上浮,并未充分考量单位未来一年的新建设计划,也没有根据市场环境和政策方针的调整对预期事项进行预估,导致预算方案缺乏合理性,实际的预算变动与预算方案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单位的预算方案都存在大额超支的情况,实际上,这也反映出很多单位在财务预算方案的编制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未审慎考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二是预算编制数据缺乏准确性。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方案的编制,但是很多单位内部财务部门较为独立,与其他的业务部门沟通交流较少,其他业务部门对于财务预算管理也缺乏参与感,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在预算管理数据沟通上缺乏准确性和积极性,财务部门由于对业务了解不足,也无法判断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保障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三是预算执行缺乏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案执行过程中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进行监管,导致具体预算目标的执行者缺乏激励机制,预算方案的执行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也难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应对。

2.资产管理一是缺乏专门的资产管理组织。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未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的管理及采购都由业务部门的岗位人员兼任,由财务会计部门人员进行财务系统的录入,而缺乏对资产核验、盘点等资产管理程序,导致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二是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系统未相互衔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系统没有资产管理模块,办公人员将相关资产信息录入独立的资产管理系统或只是简单地建立一个资产台账,未与财务系统进行衔接,导致出现资产入账清理的时间与财务系统中的时间不匹配,财务人员在对单位的资产进行折旧核算时出现差错,难以保障资产价值的准确性。三是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在资产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水平还不够,存在着资产台账登记不及时、资产使用责任落实不到位、资产领用报废缺乏监管的问题。

3.收支管理一是收支核算不规范。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单位的票证管理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在会计核算时,往往存在票证缺失、原始票证内容不完善等问题,而一些单位并未重视票证管理,在会计信息登记入账时并未严格核实原始单证,存在舞弊的风险;另外,一些单位的会计账务处理不及时,存在较多收入与支出往来款项挂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单位会计账目的真实性。二是收支管理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于收支的权限进行明确规定,不同岗位的人员收支范围和内容的权限没有划分,对于大额的收支没有严格审批流程,导致大量不合理支出发生,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制约。

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1.预算管理的优化一是加强预算方案编制的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在预算编制环节鼓励业务人员参与,各部门要结合本年度的项目规划进行预算需求阐述,财务管理部门要综合归集各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做好预算费用的综合分配。二是加强预算方案执行过程的监督。在科学合理预算管理方案的基础上,要将预算管理目标进行细化,与各个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挂钩,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实施预算季度/年度执行进程汇报,对于预算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项目要做到及时反馈和调整,并将预算执行效果与各部门的绩效挂钩,提高预算方案执行的积极性。

2.资产管理的优化一是加强对资产管理的重视,优化资产管理组织结构。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采购、验收、使用、盘点和维护负责,并且配备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提高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力。二是在资产管理中融入风险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资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梳理,依据风险导向理念找出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识别和防范,并对不同环节的风险管理设置专业责任人,做到有责必追。三是优化资产管理录入信息的质量。一方面,单位要加强对资产的日常维护,定期做好资产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工作,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单位资产的录入信息既要保证准确性也要保证及时性,从而提升资产的安全性。

3.收支管理的优化一是加强收入管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应当实行分类管理,将其分为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三大部分,针对不同的收入来源制定不同的具体管理条例,确保各项收入来源都能够追溯,保证收入的合法与合规。同时,建立合同票据管理系统,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财务系统中增加票据、合同管理的模块,设置专员存放管理。二是加强支出管理。严格遵守专款专用的原则,对于资金的使用去向进行跟踪管理,对于资金滥用的现象加大处罚力度,同时严格执行支出标准化,对单位的各项费用支出设定严格的支付标准,对于特殊性质、超大金额的支出,必须有严格的审批程序,避免铺张浪费、公款私用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边志娥.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7).

作者:叶玲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