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分析

时间:2022-12-08 10:50: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企业文化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企业文化分析

企业文化分析1

会计专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和保密性,一直很难打破引入真实业务这一痛点,本文旨在会计行业特殊性和会计专业发展困境,研究为什么会计专业必须走双元育人之路,该专业如何进行双元育人,双元育人过程中如何渗透文化育人,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从顶层设计、课程设计、教师培养、教材编写、考核评价五个维度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培育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懂业务、懂核算、懂技术”的财务人员,同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并形成可借鉴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国家政策多措并举提供保障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涉及产教融合方面共10次,可见在改革过程中,要想让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方合作育人。2020年7月,为贯彻落实校企双元育人,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颁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就如何落实双元育人、如何引入产业优势、如何建产业学院给予指南性指导。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这是《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进一步落实,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开展试点,孵化产教融合成果,并形成可借鉴经验进行推广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021年12月,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的公示》,现代产业学院将推进“引企入教”,为产教融合孕育发展土壤,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将在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方面向纵深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孵化、社会服务、产品研发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内蒙古自治区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分批建设20个左右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落实产业学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职业教育参照高等教育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与产业集群深度切合,实现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校企“双向奔赴”必由之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殊性,真实的企业数据是会计专业学习的基础,但是由于商业数据是企业商业秘密,无法对社会公开,所以多年来,这一直成为困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的痛点,学生只能通过虚拟仿真数据进行账务处理和智能核算,真账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从企业需求方面分析,企业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聘用成本较高,应届毕业生无法直接上手企业账务处理,需要老师傅进行1―3个月的带教,才能完成基础业务处理,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这也是企业用人痛点。本文从学校需求入手,通过构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真实业务,彻底击破会计专业教学和就业痛点,解决企业用人痛点,创新财经专业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新路径。

校企双元育人文化育人路径研究

一、将企业文化流入学院,共建产业学院

校企双方共建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需要选择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借助企业庞大的生态资源和行业优势,依托学校理论教学优势和企业真实业务特色,以现阶段行业变革典型的“企业财务云共享中心”为中心,引入集核算、报税、咨询、管理、协同于一体的企业真实业务进行教学,把财务云共享中心搬进课堂,让学生在校就可以实现走进企业,实现真账入校,以真实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处理真实动态业务。实现产业学院的“生产”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企业真实业务并与客户对接完成职业素养塑造,通过设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轨并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将企业能力培养融入学生职业生涯全链条。

二、“双元”文化共建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的目的,就是解决学生就业对口率低、企业文化适应性差和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的。所以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为校企循环、人才输送,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全领域、全产业链的智能财务升级化改造。产业学院包含的功能有以下六大方向:产:校企结合专业特色共建当地财务云共享中心,依托财务云共享中心开展教学、培训和未来进行社会服务。学:校企合作开发企业实践课,将企业真实业务通过产业学院引入学校,不再是独立脱节项目,而是经过设计的三年连续培养的企业实践能力提升和企业实践能力锻炼以及企业文化熏陶。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除了完成学校的常规教学外,在实训基地还可以完成生产功能,通过学生以学徒的身份从事财务云共享中心工作,服务区域经济,产生产值。社:产业学院通过专业建设、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培养、企业员工培养,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为乡村提供数字化升级。与此同时,提升自治区高职、中职院校教师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实践能力。培:建立培训中心,输送大量产业学院成果给自治区同类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财经专业教师,开展财务云共享中心企业培训、技能大赛培训、数字化技术升级培训等项目。研:基于产业学院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优势资源,建立大智移云数字化研发基地,解决内蒙古自治区产业升级财务数字化改造基础工作研究、乡村数字化改造框架搭建、资产评估数字化评估等技术难题。学校输送优质生源到产业学院进行学习,企业输送真业务、真师傅到产业学院完成带教,相较于以前的校企合作是质的飞跃,因为产业学院顶层设计和规章制度以及成果孵化第一次将校企合作进行规范化升级管理。

三、依托产业学院,开设企业文化实践类课程

通过“1+2+3”企业实践课模式,即第一学年利用第二课堂,开设企业认知类课程,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和职业目标。第二学年开设企业实践课程,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和真实流程,实现实训与实习联动,以“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方式,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赋能院校学生,由企业师傅完成教学,完全按照企业文化和企业流程开展实训,每天早晨开设晨会环节,由各小组汇报今日工作任务,接下来基于财务云共享中心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每日课程结束后进行工作总结,将企业文化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提前体验学徒身份和学徒工作任务。第三学年开设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在产业学院两年的培养,基于学科认知学习、企业文化感知、企业真实业务实操三维培养,让学生在顶岗期间就具备职业竞争力,成为会核算、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依托产业学院,共建“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

由于企业财务信息的高度保密性,下企业实践的教师短时间内无法接触到企业财会核心业务,依托产业学院企业真实业务和企业员工带教的特色教学,积极探索新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采取“学院+企业”双主题,将企业文化和企业业务输入基地,在基地双向流动过程中提升企业师傅的带教能力,双方依托基地发挥各自优势,紧密合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技术素质,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构建职教师资多元培养培训格局。

五、依托产业学院,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

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平台包括中高职教师能力培养、企业技术技能升级培训、“四新”培训和“1+X”培训四个模块。中高职教师能力培养包括行业变革和产业升级带来专业升级、课程升级培训、教学理念培训、企业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培训、技能大赛培训等专题培训。企业技术技能升级培训最主要针对西部地区记账还停留在电算化时代,而现在财务领域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财务云共享中心将替代小额代理记账公司记账业务,针对以上变革对企业员工进行数字化升级培训。“四新”培训主要包括新专业、新技术、新理念和新要求,完成大数据与会计融合培训、大数据基础、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系列课程培训。“1+X”培训主要针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变革的财经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括财务共享服务、大数据财务分析、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和政府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等一系列证书培训,就证书内容、培训经验与兄弟院校进行分享交流。

六、依托产业学院,提升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资源优势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人员优势,校企教师双方联动,依托学校所在区域经济特色,分析乡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乡村治理数字化等具体问题,推动乡村数字化管理、提升数据附加价值,实现数据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与此同时,产业学院也为企业开辟乡村市场搭建了桥梁,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拓宽了实践渠道,为培养数字化人才夯实了基础,为引领农村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石。

文化育人赋能专业竞争力

一、顶层设计渗透文化育人

依托产业学院,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培养条件、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保障培养效果,采取“五同”措施保障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双轨并行渗透人才培养全过程。校园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通过思政课程+第二课堂三维课堂,开展强团队、强课程、强实践、强感悟的“四强”行动,构建三维“四强”校园文化行动指南,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让学生有信仰,将个人职业理想和国家理想融为一体。企业文化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企业实践课中渗透经世济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通过晨会、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内容让学生提前感知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渗透“学习筑梦强国有我”育人目标。最终通过双轨培养,让学生成为素质好、留得住、上手快的具有职业竞争力的财经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典型课程设计文化育人

在校企合作、双元协同育人过程中,设计企业实践课,不仅能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1+2+3”企业实践课模式,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由浅入深的教育教学方式,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职场环境、商务礼仪等项目嵌入课程设计,通过学科认知学习、企业文化感知、企业真实业务实操三维立体培养,实现“就业与升学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设计和文化塑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教材建设融入文化育人

依托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典型课程设计,针对企业实践课行业变革和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共同编写工作手册式教材,将企业特色内容植入教材设计中,设计典型工作手册式教材,将成果不断推广应用。四、人才培养考核文化育人在企业课程设计过程中,考核分为学生考勤、知识点考核、企业工作任务考核、企业态度考核、工作日志考核和工作总结考核六维考核,旨在培养学生企业员工适应性和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综上,本文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元育人,设计共建大数据与会计产业学院,解决会计专业痛点和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实现中小微企业、财税服务机构、职业院校三方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

作者:张岩瑾 单位:供职于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系

企业文化分析2

诚信思想是我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企业的道德基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当前,我国企业必须坚持诚信思想。诚信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则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企业必须恪守诚信原则,可以说,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基。儒家的诚信思想对当今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因此,企业必须建设诚信的信用文化。古代晋商、徽商,当代中国的华为、德国的宝马,因诚信而誉满全球。诚信在使这些企业获得了长远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诚信文化现象和社会声誉。从这一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质上是“诚信经济”。

一、儒家诚信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做人要真实——做老实人儒家诚信思想的基本内蕴是为人要诚信,即诚实守信,做人一定要真实,做一个老实人,说话算话,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就不能安身立命,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诚信体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故民无信不立[1]。诚信的本意即真与实,儒家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人无信不立”,因此,诚信思想就是要求诚信无欺,反对欺诈和虚伪。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的正是儒家所强调的为人必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道德思想。《论语》中“诚”字均作“真正”“真实”讲。“诚”是万物的根源,是不欺心,即真实无妄、真心实意;“信”就是要求不欺骗人,即诚实不欺、遵守诺言、恪守信用、言行一致。诚信作为做人的基本文化道德素养,对古人和今人的思想和行为,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简言之,就是做人要真实,做一个老实人[2]。

(二)做人要和善——为人善良儒家强调和为贵,儒家的诚信思想强调信与义、信与善的有机结合,诚信思想中体现了人性中最为自然的善德。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实于为善,实于不为恶,便是诚”,强调诚信不能离开“善”和“义”。善良是一粒火种,能点燃信任之灯;善良是一盏明灯,能驱赶人们心中邪念。要想他人善待你,你就得先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那么,对于今天的企业,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坚持诚信善念,做人要和善,经营管理要和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三)做事要诚信——老实做事孔子认为国家统治者要“主忠信”,治理国家必须信而无欺,具有公信力。在全社会提倡“忠”和“信”。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第一原则。做人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诚信正直。诚信正直,就是有责任感,说真话,做实事;对于人和事,要求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说到做到;对于企业管理者,要求做到诚信管理企业,员工才会诚信,贸易伙伴才会持续交易,否则,难长久矣。

(四)交往要诚信——待人以诚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也把信作为朋友之交的重要规范,认为“信”是平等主体之间相互帮助和协作的基本原则。朋友之间言出必践,信守诺言,不可背信弃义。人与人交往要诚信,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往也必须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合作共赢。基金项目: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专项,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融合创新研究(200131)作者简介:段维龙(1964—),男,浙江大学访问学者,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段敬毅(1989—),男,教师,国际商务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商务与电子商务。

(五)经商要诚信——诚信从商《孔子家语·柏鲁》说:“贾羊豚者不加饰”。认为要取信于顾客,就必须做到“价实”“量足”。梁启超说:“晋商笃守信用”,徽商亦“贾而好儒”,能够“以诚待人,以信接物”。古代商人在进行商业活动中,不贪暴利,不为眼前小利所惑。这些优秀品质就是当今企业经商的诚信商业典范[3]。

二、当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诚信文化,是以诚信的道德观念和经营理念支配并调节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合作商、企业与社会乃至国家之间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的价值标准和法律规范。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诚信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效益的同时,还要尊重民族、国家、政府、社会和人民的切实利益[4]。

(一)诚信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底线,诚信文化则是企业优秀的精神文化的内核,更是优秀企业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DNA基因片段。企业诚信经营,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社会信誉,提高企业知名度,建立良好的口碑,形成企业品牌,才能形成企业无形资产优势。有了诚信文化,有了良好信用,企业就可以吸纳社会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发展资金,吸引优秀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二)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建立了满足WTO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诚信经济,市场只有在诚信运行时,才会保障经济效益。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经济需要企业诚信作为经济运行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守信、互利、平等、竞争等市场运行规则。否则,非诚信运营,最终会背离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就会退出市场。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承担其管理运营诚信、产品功能诚信、质量标准诚信、安全服务诚信以及爱国爱民等社会责任诚信。

(三)诚信文化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信用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产力。主要体现在: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减少或免除诉讼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成为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企业建立的诚信优秀文化,始终诚信为客户提供货真价实、服务周到的商品,尽可能地满足客户需求。诚信经营可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企业诚信经营,可以获得供应链稳定的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企业间以诚信合作,避免诈骗、减少纠纷,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诚信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信”作为儒家思想中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原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国GE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曾说:“如果我在通用电气极力宣讲过什么的话,那就是诚信,这是我们最高的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日本的松下公司将“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英国的管理学家罗杰·福尔杰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容易损害一个经理威信的,莫过于被人发现他在进行欺骗。”日本著名企业家士光敏夫提出“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作为建立威信、使员工信赖的两条原则。由此可见,诚信原则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地位的重要性,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诚信企业文化。

(五)诚信文化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门票我国入世后,加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企业在WTO组织中实施跨国发展,说到底,国际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企业信誉的竞争,否则,无法进入国际市场。若想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企业诚信文化就是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门票。

三、儒家诚信思想对现代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一)确立诚信价值观念古人言:“诚信者,遍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指出“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因此,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最基本素养,企业必须确立诚信价值观。一个企业,只有建立良好的信誉,树立其他人对企业的信赖,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在业界根深蒂固、屹立不倒,否则,将导致企业破产。建设诚信文化,全体员工,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道德准则。因此,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5]。

(二)对员工诚信企业诚信文化建设,首先是企业对员工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才能认同并支持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要讲诚信,主要包括:签订劳动合同,安排工作岗位;根据资历,按时发放工资;根据员工贡献,发放奖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放福利待遇;员工合同期内,不随意开除员工等。这样,才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归属感,把敬业爱岗的自发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尊重员工,首先是尊重员工人格,把员工当人看,作为第一资源看待和开发;关心员工,就是孟子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关爱员工是企业内部建立诚信机制的重要条件。企业实施人本主义的诚信思想,管理者对员工献出爱心,尊敬员工,员工必然报之以“爱”和“敬”[6]。与此同时,员工对公司而言,员工也要对等地对企业诚信。员工对企业的诚信主要体现在: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发挥自己最大能力和水平,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节省工作成本,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合同期内,不无故离职等。

(三)对市场消费者诚信常言说:“诚招天下客。”信誉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对一家企业来说,企业诚信是一种“社会形象”,一种“品牌”,更是一种信誉;对消费者而言,是对消费者的最基本尊重,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对消费者诚信。然而,当前中国企业诚信危机令人担忧,假烟、假酒、假药、假农药、假种子、假币、毒大米、黑心棉等不一而足。市场上,一些对消费者缺乏诚信的企业,出现的制假、售假、缺斤短两等不诚信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轻则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重则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还损害了诚信的经营环境,损害了企业形象,损坏了国家形象。一个优秀的、有道德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定会注重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绝不蒙、坑、假、骗。只有“诚”才能有“信”,也只有“诚信”,才能获得消费者信赖。对市场消费者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向顾客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要想与顾客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关系,必须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保持和提高客户市场占有率,就必须为顾客提供满意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给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诚信管理制度企业建立起诚信管理制度。对内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约束机制。在企业重大决策时,做到信息公开,实行民主决策,形成监督制衡机制;同时,建立诚信管理制度,建立诚信经营奖惩机制[7]。对出现非诚信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诚信文化。

(五)构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商业活动无不体现信用。企业信用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企业监管并促进规范运行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联系应该是以契约和信用为基础的。因此,企业必须树立起诚信至上的理念,建立起诚信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商誉。建立企业信用公开制度。建立信用信息资源库,实现诚信信用信息开放,明确界定信用资料的公开类型、失信程度、合同履行、违法违规等内容。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客观的、科学地评价和判断,并向社会公开,成为企业信用信息资源与形象。让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在商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8]。建立企业信用惩罚制度。对于存在非诚信问题的企业,建立诚信黑名单制度,建立公示制度,把企业信用的不良行为记录并公布出来。对失信企业,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列入诚信黑名单,禁止失信人员进入管理者人才市场,取消其乘坐高铁、飞机、邮轮等交通工具的资格,丧失银行贷款、企业融资的资格。与此相对,给那些信用好的企业予以正面宣传和奖励。四、结语综上所述,古代儒家诚信文化具有伟大的历史贡献,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必须构建信用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管理,创建社会信用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基业长青。

作者:段维龙 段敬毅 单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文化分析3

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要从员工本身出发,一方面,要让员工熟悉农信事业发展历程,建立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另一方面,要运用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在为员工进行服务的同时不断深化成果,用实际行动促进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1.抓思想促进文化铸魂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为四川农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省联社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齐心推进四川农信事业蓬勃发展。始终坚持把党组织的主导作用与干部员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党管一切的领导地位,推动党建文化统筹、协调、科学发展。二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群众工作新模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参与党建活动,夯实全省农信系统党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团委、工会合力,把党员和干部员工紧紧凝聚在各级党委周围,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三大银行建设”“四川农信日”等主题活动,通过文化培植和文化渗透,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员工的行动自觉和价值追求,推动四川农信党建文化成为凝聚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坚持“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总体思路,固化四川农信“双基共建”“党建+”等党建融合发展成果,以“六共”(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星级”共创、利益共谋)为载体,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地方党政、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的共建互助,打造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四川农信“党建共同体”,全面做实党建引领金融业务发展,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引领全省农信系统高质量发展。

2.带队伍促进文化“强身”

突出支部书记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头雁领飞”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典型党建工作主要推动者作用,当好支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心骨、领头雁”。突出“群雁带飞”能力,建立各支部党建专责兼职企业文化联络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业务人员双向交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管理的双向融合。突出“雁阵齐飞”效果,持续加强在企业文化活动组织、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等工作中提升锻炼党员能力,针对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有先进经验或突出表现的人建立企业文化专家人才库,做好人才资源储备,同时坚持以典型带动整体的思路,实现全员能力共同提升,以队伍赋能企业文化建设。

3.抓品牌促进文化赋能

全面深入推进四川农信形象品牌建设。加大对品牌形象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加快推进全省农信系统品牌统一规范,使四川农信整体形象品牌推广工作“步调一致、形象标准、口径统一”。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建设好、运用好四川农信展示厅,充分展示农信历史、农信精神和农信力量,增强农信自信。扎实推进四川农信改革发展史编撰,讲好四川农信故事,传播四川农信好声音。坚持把“四个一”平台作为“内聚人心”的宣传主阵地,把握自有宣传平台特点开展精准宣传,同时积极探索网络新媒体运作管理方式,加强互动活动策划和H5、微视(音)频等新媒体的运用。加快推进四川农信改革发展,采取“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方式,探索推进以省联社为基础的深化农信社改革模式。

4.抓实践促进文化融入

一是打造以人为本的职工文化。强化民主监督,畅通维护职工权益和困难职工帮扶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保障职工利益。积极打造职工学习园地,适时组织业务技能培训、综合劳动竞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建立四川农信荣誉体系,对员工实际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并搭建起奖励机制,加快推进全系统“职工之家”阵地建设,搭建起广大员工身心同修的温馨驿站。二是打造无微不至的服务文化。坚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聚焦体验感、产品、效率和流程等关键环节,持续优化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客户体验。三是打造勇立潮头的营销文化。紧紧围绕省联社“多找客户、找好客户”的总体思路和“五大营销”举措,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定力和战略方向,加强党政、银担和银企合作,进一步搭建营销平台,建立完善营销机制和考核机制,大力倡导“共创共享共赢”的全局观,充分激发全员营销活力。四是打造稳健审慎的合规文化。以“做合规员工、办合规业务、建合规银行”为行动标尺,聚焦合规制度完善、合规理念教育、合规制度执行等内容,以合规银行建设为落脚点,持续开展合规文化教育、合规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大对“小毛病、小差错、小问题”等屡查屡犯问题的整治惩戒力度,营造氛围浓厚、知行合一的合规发展氛围。

作者:阳晓川 李贞 单位:内江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