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工作论文

时间:2022-12-12 11:09: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篇安全教育工作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安全教育工作论文

安全教育工作论文1

1引言

有效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观念,是实现安全生产、做好安全风险源头防范第一步,也是安全生产全过程中最重要一环。随着新时代科技进步,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技术要求也在同步发展,就需要通过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风险辨识防范能力、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等综合性能力,达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生产目标。针对通信企业内部安全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分析、优化,通过线上平台在通信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应用及优化,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便捷性和效率性,实现基层一线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全覆盖,最终有效提高通信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了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和安全生产综合能力。

2优化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大量通信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数据表明,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事故始终排在首位。基层一线从业人员由于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不强,导致安全生产思想意识、风险辨识防范和现场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能力不足。随着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创新发展,通信企业经历2G、3G、4G、5G的通信技术变革,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等层出不穷,同时也衍生出新的安全隐患。必须依法依规有针对性对“四新”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更新安全教育培训内容,通过进一步熟悉“四新”特性及操作方法做好生产过程源头风险防范,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有效扩大了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优化了基层一线安全生产知识更新的效率,同步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功能,加强了全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和风险辨识防范能力以及现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凸显出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第四条中明确规定“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的特点,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履行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安全生产义务。”[1]从中可以看出,源头防范、生产标准化、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培训等安全生产重要内容宣贯到一线从业人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通信企业来说,线上平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是切合企业特点的实际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意义。

3通信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现状及问题

通信企业主要以传统的线下集中方式进行新员工入职三级教育培训、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和从业人员在企业持续工作过程中的转岗、复岗教育培训,在实际应用中尚有些不足之处。

3.1覆盖面不足企业改革创新发展趋势促进更多从业人员走出舒适圈,全员参与业务经营、积极拓宽业务经营脉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然而企业一系列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都以线下集中的传统方式层层组织实施,经常受生产业务、人员分散、培训时间等因素影响,不易协调组织,好些人未能参与线下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处于安全教育培训盲区,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明显不足。

3.2成效不足传统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方式通常是签到、拍照、念课件,从业人员是否从线下集中教育培训方式里掌握了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均不得而知。用纸质试卷测评了解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能力时,要经历选题、出题、印卷、发卷、监考、收卷、评分、向当事人纠错、存档保管等一系列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却效率低下的具体操作实施过程。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能每次进行知识巩固测评,不利于吸收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明显不足。

3.3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区域划小后,人员分散在各地常驻,传统线下教育培训方式受到疫情等情况的影响,无法正常组织开展,而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人员流动受到制约,集中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形成瓶颈难题,无法按计划开展、无法延续落到实处。集中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中产生的纸质资料,在长期积累后存量相当庞大,从业人员多了,更需要专门的物理空间进行存放、需要专人保管。遇到安全检查或是安全事故调查等事务需要提供安全教育培训资料时,涉及人数越多,在大量纸质资料中翻找就消耗更多的人工和时间,纸质资料越来越凸显出传统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落后效率。集中线下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由于企业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等忙于经营业务,参与安全培训的时间并不充分,线下层层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

4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优化成果

4.1有效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提升企业选择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后,能便捷通过线上平台经常发布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公司制度、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学习内容,同期可布置学习内容相关的测试作业,通过测试作业推动从业人员了解、熟悉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形成认知记忆,进一步巩固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基础,改善企业安全管理环境。通信公司从业人员都有线上平台个人账户,公司安全管理人按照年度安全教育计划和上级安全工作部署,向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发布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参与学习同时将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转训到本部门从业人员,各级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后都会随机产生测试题和合格要求,从业人员可以反复进行答题直至达到平台自动判定合格为止,通过测试题完成过程可有效巩固从业人员所学内容。上述实际应用案例表明,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有效触动了从业人员,除了使各级安全管理人在推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观念,使全员对安全生产在企业经营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达到新的认知高度。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能有效促进“关键少数”如企业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中坚骨干等参与到安全工作中,不论“关键少数”人在哪里身在何处,都能便捷地以上率下、层层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以零容忍态度坚持严的主基调,逐级推动,最终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基层一线从业人员,有效实现安全教育培训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4.2有效扩大安全教育覆盖面随着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变革和新时代创新理念不断深化,在当前普遍拥有智能化手机和PAD等电子产品情况下,疫情防控推动了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成为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利工具,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充分体现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带来的益处。通信设计院公司结合自身企业经营特点,在2年多时间对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应用中,不断地完善线上平台结构、题库等功能,融入安全生产需求,与时俱进向线上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发展。事实表明,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进一步扩大了设计公司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从业人员由原来的线下集中参与率48%左右到目前的100%,实现了从业人员全覆盖。

4.3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延伸发展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不断摸索验证、再修正,目前线上平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在通信设计院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用中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仅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瓶颈难题迎刃而解,而且推行无纸化办公略见成效,通过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纸质教育培训资料发放和试卷消耗,有效降低纸张使用成本,降低纸质资料保管不力的遗失、损坏风险;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在过程中发生的资料存储、保管、查阅,都在平台服务器里集中管理,电子化资料不占用物理空间,存储容易、保管方便、传输更便捷,查阅搜索更简单;尤其在安全迎检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有益,在检查方要求提供张三、李四等人近年某月安全教育培训资料时,安全管理员高效快速在平台内找到当事人细致到月份的学习过程和测试结果及时呈报,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得到检查方的一致好评。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同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代训”[2]在每年的安全生产月都通过线上平台建立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向全员开放,不管从业人员身在哪里,都能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全过程可在线上平台规定时间内反复进行,交卷即见电脑反馈的竞赛结果,公正效率而且不浪费一页纸张,仅此一项就解决了选什么题、出什么题、印多少卷、如何发卷、谁来监考、如何收卷、谁来评分、如何公平公正,谁来向当事人纠错、谁负责存档保管等一系列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却效率低下的具体操作难题。不仅未占用公司物理空间,还节约公司大量成本消耗和人力损耗。线上竞赛操作方式简介如下(与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相同):①制作课件(含通知、上级安全工作安排、安全教育培训具体内容等相关资料);②编辑题库(以本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为题干,做单选、多选、判断等题型)③设置规则(明确学习、考试起止时间;合格标准;题型数量;参与人员)④合格奖励(合格后以积分、证书等作为奖励)⑤监督机制(选择相关负责人作为公正、公平监督角色)⑥公开发布(面向公司从业人员公开发布竞赛或安全教育培训全套内容)⑦数据关联(电脑自动随机从题库中抽取试题派送到各个从业人员账户,自动判断测试答案对错。应用在安全教育培训时,自动判断学习和考试结果是否合格,不合格时可反复学习和考试,直到从业人员达到预设置规则才会自动停止。)⑧结果统计(电脑自动统计完成时长、合格率、完成率、参与率等竞赛结果)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有效提升了广大从业人员的归属感,不仅促进了从业人员赶学比拼、沟通交流,还能在学后测试和赛前练习中更易于吸收、巩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基础,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充分展示出线上平台信息化、电子化的效率和便捷,较以往线下方式更符合新时代信息化、电子化、无纸化发展要求,能及时、全面、效率达到安全知识文化宣传目标要求,是广大从业人员乐于接受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思想意识、安全生产技术等能力提高。

5结语

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带来的信息化、电子化、无纸化等成效明显,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起到的作用明显,是从业人员乐于接受的方式,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与时俱进的有益应用,线上安全教育培训方式非常适用于通信企业,得到广大从业人员一致好评。应当充分推广、有效利用,进一步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转化为行动融入到安全生产过程中,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作者:徐海滨 单位: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教育工作论文2

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建设祖国的关键阶段。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教师的义务,也是责任。唯有持之以恒、落到实处,教育实效最终才能体现在“人”的身上。通过金工实习,努力做好对本科人才的培养,必将为我国科技振兴和实践工程推动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各高校自春季开学后,既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又要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要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这势必带给大家匆匆忙忙、紧张急迫的感觉,从而也增加了犯常识性错误的概率。譬如,电源忘关、充电器忘拔等等。此类情况皆有可能引发火灾。火灾不仅使财物化为灰烬,更严重威胁着学生们的生命安全。金工实习课程是各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实践操作课程。因此,金工实习课程是本科生最初能够接触的动手实践操作的课程,也是直面接受化工安全教育的机会,从操作安全、机器安全、电路安全、贮存安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化工安全知识。通过将金工实习与化工安全教育紧密结合,合理规划授课内容,灵活调整授课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升和对化工安全的重视,让学生在保障自己人身安全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高校化工安全问题

高校发生火灾的原因和概率与高校内不同场所有很大关系。综观以往高校火灾案例,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主要是有:实验室、学生宿舍及公寓、食堂内的灶间、办公场所、会堂和其他建筑。不同场所面临的化工安全隐患也大有不同。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科研的场所,依据其性质不同分别介绍可能面临的化工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

1.1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实验室作为科研基地,起到科学探索、发现、证明和应用推广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要解开很多科学之谜,科学研究人员就要尝试用各种方法对组成世界的各类物质,揭开其本质、现象和规律,为造福人类服务。实验室危险性大,人所共知。大学的理、工、农、医科等,不做实验无法获得数据。做实验就需要仪器和设备,要有场所,需要光、电、机械、化学、物理、温度、气候等众多的实验要求,需要固态、液态、气态性能、性质各异的实验材料。实验仪器设备都要用电,设备要高速运转摩擦,合成、混合等等必须用到很多的化学试剂。科学实验相当复杂,使用易燃易爆性气体、固体和液体,接触毒性、强酸、强碱、氧化剂、过氧化物等等是常态,也是科研之所需。笔者曾就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的化工安全问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进行过呼吁[1]。▲2021年10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2020年9月25日,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华为研发实验室起火,系无证焊工违规作业,高温焊渣引起聚氨酯内装修材料着火,3名员工遇难身亡。火灾现场如图1所示。学楼6层实验室起火,一名在读研究生身亡。▲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因储存大量危化品,超出做实验所用数量,实验室内还有较多的有毒试剂、高压钢瓶、火源等危险因素,发生爆炸燃烧,导致参与实验的3名学生死亡。同时实验室内装修采用了一些可燃或易燃材料等等。火灾现场如图2所示。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做好,所发生的一系列火灾事故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客观上看是因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与使用不当,电气线路缺乏维护检修,各类设备仪器的疲劳使用的问题;但是更应在主观上找原因:一是思想麻痹大意,相关人员责任缺失和制度遵守不严格,管理措施不到位;二是为了赶实验进度,参试人员在实验室持续工作十几甚至二十几个小时,人员疲劳,设备仪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稍有疏忽懈怠就会造成危险,危及人身生命和设备的安全;三是化工安全素养和意识不到位,没有绷紧防事故这根安全弦,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

1.2生活区

宿舍和公寓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开学后,各学校用电量增多,学生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现象比较普遍,不少学生使用的是比较廉价、质量没有保证的插排,有的仍在用“热得快”烧水,甚至给电动车的电池在宿舍内违规充电,容易造成电路负荷过大或者失控而引发火灾[2]。据国家统计信息发布:2021年,从全国发生居住场所25.9万起火灾原因看,电气火灾占42.7%,仅集体宿舍火灾就发生3212起,造成21人遇难[3]。第一是电器充电设备违规使用。乱拉乱接电线,使用劣质电插排[4],或在插排上插接过多用电器具,因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给手机、充电宝长时间充电、或停电后忘记切断电源,来电后无人照应而引发火灾;使用电热器时没人监管而烤燃周围的可燃物起火,长时间使用电气不检修,因绝缘老化、漏电短路而起火;违规给电动车电池在室内充电等。第二是日用电器过载使用。高校宿舍内的线路是按日常照明、使用小收录机、微机等情况而设计的[5],一般设计负荷较小,如果使用电炉、电饭煲、电热杯、热得快等电器,常使电线过载、插接触点发热而起火。第三是安全通道及出口不通畅。宿舍楼疏散通道被堵塞、占用等问题严重[6],学生自行车停放在疏散通道或者安全出口处;另外宿管员化工安全意识不强,未受过专门的化工安全教育培训,不能经常性的防火巡查,存在化工设施损坏、挪用等管理方面的问题[7]。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是防患于未然。

2化工安全与金工实习结合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职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新的就业形势以及大学生未来工作面临的动手操作问题以及可能产生的化工安全隐患,高校教师需要把化工安全教育纳入金工实习新课改,成为金工实习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以德树人根本目标不动摇,整合学校资源为大学生未来就业搭建服务平台,按课程表定期举办化工安全教育沙龙活动。金工实习教师不仅仅要讲好课程内容,还要对学生的相关工种操作进行化工安全教育。高校课改要着眼于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题的创新能力,优化课程安排,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模拟、实践操作、制定作业等方法,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经常总结分析讲评;大力开展金工实习设计比赛和化工安全教育竞赛,帮助学生未出校门就已掌握不同工种基础技能和化工安全基本知识。做学生们的被倾述者、牵线搭桥者和共同参与者。

2.1教师定位教师的年龄比本科生大得多,除了作为引导着引领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和化工知识之外,还要做一个金工实习与化工安全教育的共同参与者。在学生们的心目中,老师的阅历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高,是可以信赖和倾述的对象,遇到问题都很愿意向老师请教并征求意见和建议。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金工实习过程中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帮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以及相关的化工安全知识实进行分析。这会给学生在未来的毕业设计、毕业后工作或者读研提供可靠的基础技能保障以及基本化工安全预判。因此,在校期间所学的金工实习和化工安全知识将成为学生参与竞争、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必要保障之一。

2.2课程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预防火灾也有很多办法。可通过光、烟离子电子感应或者视频声光报警,但这只是在发生了危险情况后的感知。化工车是为灭火而造,而不是预防火灾发生而用。“防患于未然”说者容易,实际做起来有很多需要落实的。只有增强教职员工和学生预防事故的意识,提高应急对策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金工实习与实训基地都是融入安全教育的好机会,指导老师可以结合金工实习训练场地的条件,采用视频讲解与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会学生怎样预防火灾、预判危险、报警求助、应急逃生,以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施救火救援。除此之外,加大宣传教育也很重要。

2.2.1识别灭火器根据学校不同场所,配齐相适应的灭火器材和工具。所强调的一点是:根据不同的场所、物质燃烧性质和火灾类型,灭火器是扑救初起火灾的利器,选型要正确,如图3所示。水基型(泡沫)、ABC干粉型、BC干粉型、CO2和卤代烷类1211(CF2ClBr)、1301(CF3B)等灭火剂[7],都有各自独特的应用范围,它们所适用扑救的火灾类型不同。利用多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安全疏散等的宣传教育;通过结合模拟火场、地震、洪水、台风和暴雨等突发灾害,开展逃生与救援演训活动,增强教职工、学生的自救、互助能力。操作前的仪器、设备、电源、管线、火源、辅助装置的检查,尤其要检查通风排烟、报警探测设施是否正常。实习操作期间,要严密监视设备仪器仪表的工况,按实际需要领取试剂物料,严禁实验室、教研室、实训室内超量存放化学危险品,盛装腐蚀、毒害品、易燃易爆液体或试剂的容器、氧气钢瓶和其它危险类钢瓶均需定置管理。实验结束,应认真进行场地清理,剩余的试剂、危险品及时归位。在实验室、教研室实习或实训基地,要认真接受事故教训,必须严格实验室培训考核制度,坚持专人管理,严格要求,定岗、定人、定管理措施。搞清楚各类灭火剂(灭火器内充装的灭火剂)适用扑救什么类型的火灾,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教会大家相应的知识和本领,现场操作训练。据相关培训结果可知,凡是进行过灭火器操作演训的人员,遇到火灾后都能及时使用它,避免小火蔓延成大的火灾;参加过化工安全实训的人员都能掌握火场逃生要领。

3结语

疫情之下,每家都有准备用于消毒杀菌的液体酒精,切记酒精具有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特性,要远离火源、电火花。两年多来,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很大威胁,给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不采取线上模式或者线下录制操作视频。在此背景下,我们高校教师更应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提高认识,加强安全管理。通过金工实习课讲述化工安全课程,将灭火器的使用和逃生措施等融入到课程中,通过教学、视频、演练等,传授防火工作,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大学生掌握动手技能的同时培养安全忧患意识,面对化工安全隐患临危不乱。

作者:尹绚 禹璐 李立旗 庞皓升 张冰 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安全教育工作论文3

引言

民办高职院校园突发状况是指发生在民办高职院校校园内外的威胁校园安全的各种突然发生的情况,如果对其应对不善可能给民办高职院校带来不良后果。本文所要论述的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应对是指民办高职院校围绕解决处置校园突发状况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和行动。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第一,高度不确定性。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内容广泛、产生原因多样。第二,异常紧迫性。突发状况一旦发生,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和处置。第三,严重危害性。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危害性大,直接威胁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第四,高度社会关注性。突发状况极易受到家长、社会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第五,持续性。从突发状况的萌芽、预备到突发状况的发生,再到突发状况的应对、处置、恢复,都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一、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应对现状

根据相关规定,学校在校园突发状况应对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为厘清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应对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现实状况,课题组对四川多所民办高职院校展开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各校园信息化建设形势喜人,在保障校园安全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整体校园安全观尚未树立,意识形态安全仍面临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各校都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融媒体在讲好校园故事、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应看到,在一些学科西方理论占主流,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任务依然艰巨;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思想观念和评价标准日趋多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仍有抬头倾向。在建立民办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监督预警机制、强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超前意识方面,民办高职院校仍然比较薄弱。

(二)校园网络安全主体职责不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网络是把双刃剑。近年来,网络不断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频发高发趋势。据安全狗啸天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数据,仅2021年4月份一个月就监测到300万个网站遭受了251738774次Web攻击[1]。据任子行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发现的移动恶意应用类型主要为资费消耗类、流氓行为类和隐私窃取类。民办高职院校网络管理主体不清,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强,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网络游戏的危害。短视频、追剧、玩游戏占据了学生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此外,浏览不良网站容易造成病毒木马传播,对校园网络安全造成威胁。调查显示,各校每年平均发生网络诈骗3—5起,涉及金额上万元的1—2起,个别学生因身陷“网络贷”“校园贷”而不得不中断学业。

(三)食品安全防护体系较为健全,但外卖渠道风险剧增民办高职院校制定了食品安全应对预案,建立了食品追溯体系,食堂经营管理基本有序。但学生却对外卖情有独钟。超过70%的学生表示曾为同学带过早餐或外卖;超过52%的学生午餐和晚餐都使用外卖平台,每天使用外卖平台的学生比例高达46%。在个别访谈中,有学生直言:外卖方便快捷,而且还比食堂饭菜好吃。校园周边是餐饮店铺密集之地,也是流动商贩必争之地。虽然国家不断强化行政执法和管理,但仍有部分商户在原料采购、食品生产和餐具消毒等方面把关不严,易引发学生不适,进而导致突发状况。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日益规范,但隐患仍然存在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在民办高职院校校园内外,存在大量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和仪器。调查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章程,责任到人,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管理。然而,仍存在部分师生存在安全意识不强、不按章程开展实验、校外实习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

(五)学生之间纠纷不断,情感问题威胁校园安全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纷纷向省外投放招生计划,外省学生明显增多。由于区域差异、生活习惯、个性特点差异易引发同学间的纠纷和矛盾。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班级之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现象比例超过30%。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易出现“三动现象”,即易动———容易冲动;互动———相互影响;盲动———从众行为明显,感情用事,行为极端,由个性问题演变为群体性突发事件[2]。由于缺乏情感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恋爱问题可能成为校园突发状况发生的导火索。此外,民办高职院校还存在对情感问题不够重视、家校协同乏力、寝室防火和校外安全事故高发等问题。

二、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应对不力的原因分析

(一)安全意识仍然不强,校园安全文化尚未形成任何一项危机的萌芽都必然源于人们安全意识的松懈。整体而言,民办高职院校的突发状况应对仍然处于突发状况发生后被动处置应对的阶段,不仅对突发状况预防监测缺乏建树,而且仍然存在侥幸心理。有受访对象坦言,平时事情太多,根本管不过来,只盼着自己运气好点,自己的学生不出事。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对突发状况的应对处置存在敷衍了事、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校园安全文化尚未形成。

(二)应对体系不健全、效率低下在突发状况应对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制定了文件和规则,基本的应对流程相对清晰。但由于忙于行政事务,应对演练不足,导致在应对危机时仍然手忙脚乱、层层请示。在应对处置层面,主要表现为学校安全部门、学院和班级层面仍处于被动应对状态。调查发现,有的学校虽然成立了校园安全工作专门组织机构,但在实际安全危机应对处置中,各类安全危机事件仍然由不同部门负责,往往各自为政,部门联动协同仍然乏力。

(三)处置队伍建设滞后、能力不足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安保队伍建设,安保队伍素质和能力有所提升。但整体看来,民办高职院校安保队伍仍然存在着人员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体能不足等问题。调查发现,相关校园安全工作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只占12%左右,50岁以上人员占比达到60%以上。各校虽然有业务技能演练,但因次数太少,参与度不够,难以满足安保技能提升需要。同时,由于安保人员缺乏体能训练和岗位晋升机会,整体工作能力难以提升。

(四)班级治理能力不足、水平低下民办高职院校班级治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辅导员个人管理素质和技能。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强、晋升通道不畅、流失率高、应届毕业生比率大。学校对班级治理干预过多,班级行政化倾向非常明显,以学生自治为基础的班级“三治”体制尚未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也是导致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甚理想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主要的形式是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与活动等。调查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形式单一、内容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且存在应付检查、拍照留痕现象,实效性较差。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让班干部主持召开安全教育班会,安全教育沦为形式。学工和保卫等部门虽也组织安全讲座活动,但由于诸多原因,往往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效果并不好。

三、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突发状况应对与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策略

(一)增强校园突发状况预警意识,强化校园突发状况管理主体责任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预防为主的危机管理意识。民办高职院校应成立突发状况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将校长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加快构建和强化统筹协调的部门联动机制,压紧压实各部门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将突发状况的应对处置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应急值守,积极开展突发状况应急处置。按照危重等级划分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并及时报告。坚持按照相关部门突发状况应对处置要求,把握危机应对的“3T”原则和关键点危机公关“5S”原则,学习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成熟经验[3],及时回应家长、社会关切。

(二)严格依法依规办学治校,提升校园突发状况应对法治化水平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和教育,尤其强化《消防法》《食品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防灾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与校园安全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民办高职院校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用法律法规制度构建起校园突发状况应对的法治体系,严格照章办事、依法处置。同时,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律素养,筑牢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法治基础。

(三)优化校园突发状况应对流程,构建整体校园安全文化2021年7月,四川省率先出台了《四川省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细则(试行)》。《细则》为民办高职院校应对校园突发状况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工作指引。民办高职院校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严格执行。及时修订校园突发状况应对预案,完善校园火灾、水灾、踩踏事件、交通事故、大型活动、食物中毒、学生伤病等专项应急预案。对突发状况区分紧急程度、损害程度,采取不同级别的应对响应机制。优化应对流程,强化执行,严肃问责,对各部门、学院采取通报排名、面对面约谈等方式倒逼校园安全责任落实,确保工作实效。同时,加快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师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校园安全应对体系,构建整体校园安全文化。

(四)加强队伍和“四防”体系建设针对当前处置队伍能力不足、技能不熟等现实问题,除不断加强突发状况应对处置队伍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外,还应该注意招聘或引进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注重安保人员的专业结构、体能素质和安全管理经验。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运用大数据、云监控等技术,运用安全数据平台完善校园突发状况监测体系。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主动仗”,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确保隐患问题及时发现、迅速清零,着力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同时,优化应对流程,营造校园安全文化,助力校园突发状况应对能力提升。

(五)加强班级治理,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和水平树立“治校必治班,班治则校治”的治校理念,坚持以班级自治、德治、法治为基础,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班级治理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技能实训平台,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引导和帮助学生创新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游戏模拟、实操演练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切实提升学生的安全技能水平。注意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立场坚定的学生干部。发挥寝室安全员的作用,改变班级行政化倾向,确立寝室、班级、二级学院、部门、学校“五级安全响应机制”,加快形成以学生自治为基础的“三治”班级治理体制[4],以扎实的班级治理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

(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并对学分设置、专任教师数量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当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各校应严格按要求配齐配强师资。同时,可考虑将安全技能的培养纳入公共必修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安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民办高职院校可尝试开设“大学生安全基础”“大学生恋爱”及“婚姻家庭”等课程,打造安全教育主课堂。同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运用融媒体、情景模拟、现场实操等形式,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束语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培养,高质量人才培养需要高质量安全保障。安全与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予民办高职院校的神圣职责。应对和处置校园突发状况,一方面要加快《校园安全法》立法进程;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整体校园安全观,按照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统筹发展,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校园突发状况应对处置能力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构建新格局[EB/OL].中国网,2021-05-27.

[2]董雪梅.高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09(7):91—94.

[3]钱静.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危机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8.[4]刘顺才.高职院校班级治理改进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2019(1):134—135.

作者:刘顺才 唐娜 唐清荣 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遂宁银行成都分行 吉利学院